181 |
一种有机营养肥的生产方法 |
CN201110218087.6 |
2011-08-01 |
CN102303987B |
2013-04-24 |
郭占富; 郭睿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营养肥的生产方法,其通过电化学产生自由基反应,使稳固性有机物得到有效降解,有效提高了肥效,工艺简捷,成本低。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常压下,先将有机物进行臭氧氧化处理,然后将经过臭氧氧化处理后的有机物放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处理,电解槽的阳极采用铁,电解槽的阴极采用石墨电极,电解质采用硫酸钠,加入量为15~25g/L,电解时间为1~4小时,使有机物在pH=2~3条件发生降解,降解成有机物小分子,再将处理后的有机物调整到pH=4以上。 |
182 |
提高彩桂幼苗成活率的移栽基质及其应用 |
CN201210571640.9 |
2012-12-26 |
CN103044092A |
2013-04-17 |
董元华; 刘肖肖; 李建刚; 兰成兵; 倪竞德; 党燕 |
本发明提高彩桂幼苗成活率的移栽基质及其应用,由泥炭、风化煤、长江冲积潮土新土混合而成,其中泥炭、风化煤的体积比例为9:1-8:2,泥炭、风化煤混合物与长江冲积潮土新土的体积比例为9:1-3:7。移栽40天后,所配基质彩桂成活率达到100%,39天即开始抽出新梢,而以长江冲积潮土为对照处理的成活率只有36%,遮荫处理可达80%,但至100天时仍未抽出新梢。 |
183 |
一种生产黄精农产品的种植方法 |
CN201210494307.2 |
2012-11-28 |
CN102960111A |
2013-03-13 |
潘凌烊 |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生产技术领域,是一种生产黄精农产品的种植方法。是针对果实类农产品和菌类农产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按照适应期使用黄精药渣配制的生物有机肥料、亲和期注入高浓度黄精浸膏营养溶液,加大输送和吸收黄精有效成分剂量二个步骤进行种植和培养,同时根据果实类农产品和菌类农产品的不同调整黄精药渣生物有机肥料和培养基料的配方,并配制黄精药渣生物有机肥料和培养基料,实现黄精农产品的生产,经过该方法种植和培养的农产品既具有原有农产品的风味,还具有黄精的风味和保健功能。 |
184 |
生物缓释尿素及其制备方法 |
CN200910136735.6 |
2009-05-14 |
CN101885646B |
2013-03-06 |
张希纯; 陈久顺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裹式生物缓释尿素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用生物菌、大颗粒尿素、腐殖酸、膨润土。首先将生物菌按比例吸附和融在以粉碎的腐殖酸里,按照重量份数比大颗粒尿素∶腐殖酸∶生物菌∶膨润土60-70∶25-20∶10-5∶5-5的比例,依次备料后,在圆盘造粒机上用粘合剂将含有生物菌的腐殖酸粉末包在大颗粒尿素表面制得。这种生物缓释尿素,含有30%-35的氮元素、30--40的腐殖酸、5-8%的膨润土和1%的生物菌,该种氮肥腐殖酸的含量高,养分更全面丰富,因有生物菌的粘合剂包膜缓释功能,可有效的缓控氮肥的释放,因而可减少氮肥施用量,降低种植成本。使用本发明的生物缓释尿素,不但能提高作物的产量,而且能提升其品质。 |
185 |
由褐煤获得的功能上有效的有机分子 |
CN201180012138.8 |
2011-01-27 |
CN102918008A |
2013-02-06 |
杜尔加·普拉萨德·扬达帕利 |
本发明涉及通过用过氧化氢处理褐煤一次或更多次而获得的功能上有效的有机分子。在高压下吸收氮气而对通过裂解获得的有机分子进行结构调整。将这些有机分子与多种溶剂和溶液混合或共混(例如,将这些有机分子与乙醇或甲醇混合),以通过叶面喷洒用于植物营养。 |
186 |
一种秸秆促腐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
CN201010158018.6 |
2010-04-28 |
CN102234616B |
2013-01-30 |
白震; 张旭东; 解宏图; 郑立臣 |
本发明涉及促腐剂,具体的说是一种秸秆促腐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菌剂由霉菌、放线菌和细菌等组成,其中按数量份数计霉菌∶放线菌∶细菌为10-20∶10-20∶50-90。制备:将各菌种进行一、二级培养而后按照比例混合即得菌剂,所述菌剂可用于秸秆高温堆腐。本发明秸秆促腐菌剂由真菌、细菌和放线菌三类菌种复合而成,所得菌剂对秸秆促腐效果明显,可有效降解农田残留的秸秆,并且操作简单、应用广泛。 |
187 |
一种降解秸秆的赭绿青霉Y5及其菌剂 |
CN201010574302.1 |
2010-12-06 |
CN102174411B |
2013-01-23 |
范丙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降解作物秸秆的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Y5及其菌剂,赭绿青霉Y5高产纤维素酶,能够高效降解秸秆纤维木质素,具有降解多种作物秸秆的能力,对小麦、玉米秸秆具有很强的降解效果,尤其对小麦秸秆中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降解作用为佳。赭绿青霉Y5的纤维素酶活高于已报道的菌株,适合南方的水稻秸秆、北方的小麦、玉米秸秆的快速降解,具有促进秸秆田间的原位生物降解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作用。 |
188 |
功能上有效的尿素组合物 |
CN201180012158.5 |
2011-01-27 |
CN102811975A |
2012-12-05 |
杜尔加·普拉萨德·扬达帕利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植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功能上有效的尿素组合物,其用于与或不与其它肥料一起使用,其中使尿素与碱金属之硅酸盐或盐或其混合物反应,和/或使尿素与过渡金属之盐或硅酸盐或氧化物或其混合物反应,和/或使尿素与褐煤之有机提取物反应。 |
189 |
功能上有效的有机螯合微量营养物的生产方法 |
CN201180012141.X |
2011-01-27 |
CN102811974A |
2012-12-05 |
杜尔加·普拉萨德·扬达帕利 |
本发明涉及功能上有效的有机螯合微量营养物及其制备方法。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制备功能上有效的(例如,锌、铜、铁、硼和锰的)有机螯合微量营养物的方法。所述有机螯合微量营养物具有多重作用,例如植物营养物活性和植物保护活性。 |
190 |
盐碱地改良增肥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200810072918.1 |
2008-07-21 |
CN101633587B |
2012-10-03 |
石师宁; 于建兵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改良增肥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粉煤灰20~40份、腐植酸10~20份、有机质5~10份,经粉碎、配比混和、造粒、烘干、冷却、筛分、磁化等工序加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产品对盐碱地改良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每亩施用50公斤做底肥,种植农作物出苗率可达98%,如:亩收小麦406公斤,与正常土壤的种植收获相等,而且收获后,经土壤测量,其含盐0.55%,脱盐率达到47%,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能压盐抑碱,既是土壤改良剂,又可以作为肥料,减低了种植成本,作为肥料使用与普通肥料使用方法相同,而且在盐碱及贫瘠土壤中肥效显著,相对于不同农作物,比使用普通化肥可增产10~30%。所以本发明不但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还可以加快土壤脱盐的改良,同时又是肥料,大大降低农民的种植成本,提高了农民种植的收入。 |
191 |
牧草富硒专用肥 |
CN200810049963.5 |
2008-06-05 |
CN101597188B |
2012-08-15 |
胡华锋; 介晓磊; 刘世亮; 郭孝; 李明; 刘红恩; 李自刚; 马闯; 刘芳; 崔锦 |
本发明是用于牧草富硒的专用肥,它基本由下列物质组成:磷酸二氢钾、四水钼酸铵、抗坏血酸、七水硫酸锌、五水硫酸铜、七水硫酸亚铁、无水硼酸、腐殖酸、硝酸钙、亚硒酸钠;所述专用肥的生产方法为:将上述组份分别粉碎至粉末,然后按比例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所提供的牧草富硒专用肥能使牧草增产15%~30%,体内硒含量提高5~30倍,钙、磷、锌、铁、铜、钼等矿质元素含量提高15%以上,粗蛋白含量提高10%以上,生产的富硒牧草利用安全、营养全面和附加值高。 |
192 |
一种无公害叶面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200810249698.5 |
2008-12-31 |
CN101503323B |
2012-07-04 |
毕军; 夏光利; 史桂芳; 朱国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无公害叶面药肥,其特征在于每100重量份所述的新型无公害叶面药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生化黄腐酸10.0-30.0份、尿素25.0-40.0份、磷酸二氢钾20.0-35.0份、钼酸铵0.5-2.0份、硼砂1.5-4.0份、硫酸铜0.8-2.0份、苦参碱0.1-0.5份、助剂3.2-7.5份,余量为填充物。其制备方法为将各种成分计量混合,经搅拌机充分搅拌后粉碎,计量包装。该叶面药肥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产增收、改善品质、提高养分利用率、防治害虫、无污染等多重功效,特别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该叶面药肥应用效果显著、生产工艺简单、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193 |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液及其在制备有机肥中的应用 |
CN201110363626.5 |
2011-11-16 |
CN102492621A |
2012-06-13 |
张小霞; 温丹; 韩一凡; 黄志勇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菌液,包括有帕姆酒耐热梭菌、琥珀酸嗜热梭菌、波茨坦短芽孢杆菌、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门多萨假单胞菌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的活菌。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复合菌液制备的菌制剂,用于制备有机肥。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在复合肥使用过程中,减少无机复合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微生物菌剂的协同作用下,使有机无机复合肥,在较低施加氮、磷、钾的条件下,将较低价格的富含氮、磷、钾、钙、镁有机质的农林废弃物秸秆进行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单糖、寡糖等小分子物质,从而获得较高的作物产量,起到明显的增产效果。这对改变我国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化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方面能用很大的帮助。 |
194 |
生物有机肥料 |
CN200810095247.0 |
2008-05-05 |
CN101284741B |
2012-05-30 |
张仙峰; 马娟利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用生物有机肥料,特别是一种对土壤具有抑盐改土作用的生物有机肥料,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按重量百分比配制的原料:腐植酸10~45%;有机质10~50%;植物桔杆10~45%;麦饭石10~20%;油页岩10~20%;生物菌0.5~5%;烟碱水0.5~2%;苦参0.2~3%;醋酸0.5~5%。它可以有效的改变土壤,促进植物的生长。 |
195 |
用甘蔗生产黄腐酸的方法 |
CN201010506792.1 |
2010-10-14 |
CN102442845A |
2012-05-09 |
朱天南; 王汝新; 朱毅彬 |
本发明针对所有的甘蔗生产黄腐酸的方法,包含压榨机、浓缩设备、发酵罐、蒸馏设备、干燥设备。相比用煤炭提取黄腐酸生产过程,无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属低经济,循环经济范畴。在生产黄腐酸的过程中,还可产出可再生燃料、有机肥料、气态或液态或固态二氧化碳、乙醇四个副产品。 |
196 |
一种边坡人工土壤专用复合肥料 |
CN200810046495.6 |
2008-11-07 |
CN101391918B |
2012-04-25 |
艾应伟; 刘浩; 曾丽霞; 裴娟; 郭培俊 |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人工土壤专用复合肥料,它考虑边坡人工土壤的使用环境、组成成分以及养分供应特点,由化学肥料和多种助剂按合适的比例经过复混制成。其成本低廉、配方合理、营养全面、安全无害、使用方便,能够明显提高培肥土壤、恢复植被的实际应用效果,减少肥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197 |
一种生物质综合加工方法 |
CN200910172512.5 |
2009-11-09 |
CN101724658B |
2012-03-28 |
肖进彬 |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综合加工方法,有效解决生物质物理化学加工方法中存在的除尘难、原料适应性及经济性差的问题,方法是,生物质粉碎后,裂解反应生成炭和裂解气,裂解气经除尘后,冷却分离为气体和液体,气体冷却后进入气柜,用作裂解炉燃料,液体送入分馏塔分离,塔底分离出焦油,用作裂解炉燃料,或用于加工成液体燃料或其他化工产品,塔顶分离出轻质液体木醋酸液,木醋酸液先送入液体储存罐储存,或与另粉碎的秸秆混合堆沤,堆沤后的秸秆与有机废物或生活污水混合调和后进行厌氧消化产生沼气、沼渣、沼液,实现生物质的综合加工利用,本发明工艺简单、清洁、节能、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是生物质能源化领域的一个创新。 |
198 |
一种可溶性秸秆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1110199404.4 |
2011-07-15 |
CN102351578A |
2012-02-15 |
周法永; 邓鹏; 郭帅; 谭武贵; 丰来; 蔡浩; 惠秋沙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溶性秸秆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可溶性秸秆腐熟剂按重量份计由复合菌剂10-20份、营养成分20-50份、植物源乳化渗透剂2-5份及可溶性载体25-68份组成。所述复合菌剂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蛋白分解菌、营养生防促生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可溶性秸秆腐熟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可溶性秸秆腐熟剂为粉状剂型,可全溶于水,既能撒施又可喷施,适用于机械化作业。该可溶性秸秆腐熟剂能显著加速多种农作物秸秆的降解速度,能促进农作物生长,预防多种农作物病虫害。 |
199 |
一种秸秆腐熟剂及其生产方法 |
CN201110146980.2 |
2011-06-02 |
CN102276301A |
2011-12-14 |
陈黎明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细菌、真菌为原料生产秸秆腐熟剂的秸秆腐熟剂及其生产方法,选用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米曲霉和黑曲霉作为复合菌种组配,经过配制培养基,控制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调节pH值参数进行单独培养,然后经过浓缩干燥,调合配比过程制成能使作物秸秆就地还田的腐熟剂产品,具有针对性强、腐熟效果好、质量性能稳定的优点。 |
200 |
利用碱渣促进农作物秸秆高效腐熟的方法及应用 |
CN201110108125.2 |
2011-04-28 |
CN102249748A |
2011-11-23 |
翟修彩; 刘明; 李忠佩 |
利用碱渣促进农作物秸秆高效腐熟的方法及应用,先将秸秆粉碎并调节含水量至60~70%wt,加入菌剂混匀,用尿素调节碳/氮比至20~30,再添加占上述混合物质量5~15%的碱渣,将物料密闭培养50~60天,每隔两天通气一次,每次通气5~15分钟,期间调节含水量保持在60~70%wt。本试验采用花生和水稻秸秆为原料,选用两种菌剂,再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碱渣,在恒温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水平碱渣添加对秸秆高效腐熟的促进效果,为秸秆的好氧堆肥提供适宜的化学添加剂,提高秸秆农业利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