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
水稻生物返青肥 |
CN200710144901.8 |
2007-12-24 |
CN101468928A |
2009-07-01 |
韩庆岭 |
水稻生物返青肥,目前水稻返青肥主要应用硫酸铵或是尿素等速效氮肥,配合其它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这种返青肥施用量不当,往往引起水稻叶部含氮量过高造成徒长、倒伏以及引起中后期病害的发生。由于长期过量追施无机返青肥也会造成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本发明组成包括:无机氨态氮肥、生物产物、有机物、粘结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无机氨态氮肥为重量份数为33-87,所述的生物产物的重量份数为0.0015-4、所述的有机物的重量份数为1.25-47、所述粘结剂的重量份数为2.9-26.5。本发明用做化肥中的返青肥料。 |
342 |
一种油菜专用配方肥 |
CN200710052313.1 |
2007-05-29 |
CN100503525C |
2009-06-24 |
邹娟; 鲁剑巍; 陈防; 吴江生 |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菜专用配方肥。肥料中有效元素以纯养分计的重量百分比为:氮23.0-16.0,五氧化二磷10.0-7.0,氧化钾16.0-9.0,钙5.0-2.0,镁3.0-0.5,硫6.0-2.0,锌0.5,硼0.2和钼0.0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油菜专用配方肥养分含量全,配比合理,符合油菜对养分的吸收规律,能明显地促进油菜生长、提高油菜籽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改善油菜营养品质。试验区每公顷油菜籽增产331-543kg,增收759-911元,油菜籽油分绝对含量增加2.03%,油酸含量增加5.42%,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花生烯酸含量分别降低0.32%、0.18%、0.52%和2.09%。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2.3%-14.5%。 |
343 |
一种熔体料浆塔式造粒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 |
CN200510102650.8 |
2005-09-13 |
CN100503524C |
2009-06-24 |
高建华 |
一种熔体料浆塔式造粒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一种熔体料浆塔式造粒复合肥由下列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尿素:45~50份;氯化钾或硫酸钾:20~25份;磷酸铵:20~30份;填充剂:1~5份。一种熔体料浆塔式造粒复合肥的制造方法,制造过程采用高温熔融尿素做载体,把原料融合均匀,再经塔顶喷淋冷却成粒。塔高在60~120米,塔径在8~20米。制备过程中不向系统内引入水分来粘合造粒,能够防止因水分超标而结块。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制备的熔体法复合肥,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的是高塔喷淋自然冷却,一次成粒成型技术,此技术不存在返料,使生产能力大为提高,避免了因传统方法成粒率低、返料多的毛病,节省能源,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因几乎无返料粉尘污染,使工作环境更为清洁,避免了三废排放。 |
344 |
低成本环保型氮肥控失方法及控失肥 |
CN200710020264.3 |
2007-03-11 |
CN100503523C |
2009-06-24 |
蔡冬清; 丁克俭; 姜疆; 乔菊; 余增亮; 吴跃进; 王相勤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环保型氮肥控失方法及控失肥,利用天然一维纳米矿物材料——凹凸棒土复配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和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达到将氮素(氨氮、尿素等)固定在土壤中,减少氮素通过淋溶、径流及挥发三种途径的流失。本发明可以减少氮素流失达20%-60%,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长期施用,可以改良土壤。 |
345 |
尿素造粒冷却工艺 |
CN200610088907.3 |
2006-07-25 |
CN100497266C |
2009-06-10 |
王威; 徐耀武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其是在尿素造粒的过程中利用喷头加入压力为0.6~1.6MPa、温度为220~320℃的水,加入的水量为10kg/吨尿素。本发明所述的冷却方法可以使冷却空气的用量减少10%以上,尾气排放量减少10%以上,能源消耗量节省了20%以上,达到了既环保又节能的目的,且本发明所喷洒的水为蒸气状,降温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尿素的造粒,有效保证了尿素产品的质量。 |
346 |
无公害水稻专用肥 |
CN200810249701.3 |
2008-12-24 |
CN101445411A |
2009-06-03 |
苏玉俊; 黄冬升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肥,具体说是无公害水稻专用肥。它由经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水溶性硅酸盐、钾细菌菌种、固氮菌种、硫酸锌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本发明具有化肥、有机肥、生物肥、土壤改良剂的综合功能和特点,具有出色的改良土壤、防病虫害的能力。 |
347 |
硫加树脂包膜桃树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200810014277.4 |
2008-02-22 |
CN100494126C |
2009-06-03 |
万连步; 于淑芳; 颜明宵; 葛玉明; 吕同震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加树脂包膜桃树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以不同包膜量的硫加树脂包膜尿素、硫加树脂包膜复合肥、硫加树脂包膜硝酸钾、硫酸钾复合肥等组分复配制得。本发明的桃树专用控释肥是在春天桃树萌芽前一次施入,减少多次施肥对根系的伤害,且省工省力,能够满足桃树年生长期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要,增产效果好。 |
348 |
一种液体硅肥及其生产工艺 |
CN200810238522.X |
2008-12-16 |
CN101440001A |
2009-05-27 |
于春开; 步陟峰; 宫玉东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硅肥及其生产工艺,属于化肥技术领域。一种液体硅肥,特征:原料为可溶性硅、尿素、微量元素螯合物、黄腐酸,建立平衡复合的液态肥。工艺:1.固体硅酸钾溶解;2.微量元素的硫酸盐溶于水,加EDTA得EDTA微量元素螯合盐;冷却过滤后,加入硼酸、钼酸铵、尿素、黄腐酸;3.混配螯合即得液体硅肥。本发明:(1)利用水玻璃与黄腐酸螯合,可对其碱性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并且可有效提高水玻璃中SiO33-的稳定性;(2)微量元素用EDTA、黄腐酸二次螯合,成为螯合态金属离子,避免了硅酸根与金属离子反应形成难溶于水的硅酸盐,影响硅素利用率。本发明以液体硅酸钾与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建立平衡的复合体系,可有效提高作物对硅素及各种营养元素的利用率。 |
349 |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方法 |
CN200810160005.5 |
2008-11-07 |
CN101438666A |
2009-05-27 |
张衍栋; 吕阿芳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方法,它主要包括用生石灰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培养料的制备、装料和接种以及发菌出菇四个步骤。本发明采用生石灰处理玉米秸秆,发挥了石灰的消毒、抑菌的作用,达到了控制玉米秸秆中的杂菌生长的目的,解决了在玉米秸秆生料栽培平菇中因滋生杂菌而导致失败的问题。 |
350 |
硫加树脂包膜茄子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200810014409.3 |
2008-02-28 |
CN100491301C |
2009-05-27 |
万连步; 张炎光; 李华波; 刘承银; 宇翔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加树脂包膜茄子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以3%硫加树脂包膜磷酸铵、4%硫加树脂包膜硝酸钾、6%硫加树脂包膜硝酸钾和不同包膜厚度的硫加树脂包膜尿素、硫酸钾复合肥等组分复配制得。本发明的茄子专用控释肥在茄子移栽前一次性施入,有利于吸收,提高施肥效果且省工省力,能够满足茄子年生长期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要,养分缓慢释放,减少肥料流失,利于茄子高产增产。 |
351 |
利用氯碱厂废弃盐泥生产一种碱性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
CN200810073957.3 |
2008-12-04 |
CN101429079A |
2009-05-13 |
王建平; 梁毓平; 王仕宁; 梁上疆; 刘勇波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氯碱厂废弃盐泥生产一种碱性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是利用氯碱厂的废弃盐泥经初步干燥粉碎后与泥炭混合堆肥改性,然后再添加尿素、硫酸钾、硼砂等肥料有效成分混合均匀,经造粒、干燥、包装即可得到一种适用于酸性土壤的碱性有机肥。本发明通过利用盐泥的有效营养元素,加以科学处理和合理的配比,能全面消化氯碱厂废弃的盐泥,变废为宝,符合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情。本发明工艺成熟、简单,投资少,成本低,产品可以调理南方酸性土壤。 |
352 |
水稻育苗母乳粉 |
CN200810209614.5 |
2008-12-02 |
CN101429076A |
2009-05-13 |
许柏成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育苗母乳粉,由加有缓释剂的肥料、调酸剂和加有载体的药剂复配制成;肥料由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硫酸镁、二氧化硅、硫酸亚铁、硫酸锌和缓释剂氢醌组成;调酸剂为糠醛渣子;药剂由3.3%福美双·甲霜灵和药剂载体陶土组成,上述肥料和缓释剂、调酸剂、药剂和药剂载体分别分装成三个包装袋。育苗母乳粉中加入了缓释剂,可提高养分的有效利用率,保证了水稻秧苗各生育阶段对全量营养成分的均衡需求。调酸剂为生产化工产品糠醛渣子,是废弃物的再利用,能满足稻苗对生理酸性的要求。所用药剂为广谱抗菌剂,防病、抗病效果显著。本发明包装独特,使其各成份保持独有的特性和功能,相互间不会产生拮抗作用。本发明具有保肥、调酸、抗病三种功能的综合作用。是水稻旱育苗稀植高产不可缺少的产品。 |
353 |
腐植酸尿素及其制备方法 |
CN200810080040.6 |
2008-12-02 |
CN101429063A |
2009-05-13 |
王矛; 李毅 |
一种腐植酸尿素,是在70~150℃温度下将尿素加热熔融为液态后,以0.4~0.6MPa的压力喷涂到转鼓中转动的腐植酸颗粒表面,冷却制成尿素包裹腐植酸型的腐植酸尿素。本发明的产品外部是由尿素或尿素为主的混合物组成的坚固外壳,营养物质腐植酸包裹在产品的中部,不仅产品颗粒晶莹纯白,外观光滑漂亮,而且产品没有粉末,营养物质内置不会脱落,产品外形美观。 |
354 |
盆栽花卉凤梨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200810014486.9 |
2008-03-17 |
CN100482620C |
2009-04-29 |
万连步; 张炎光; 李华波; 刘承银; 王代红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盆栽花卉凤梨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以硫磺包膜尿素、不同包膜量的改性环氧树脂包膜磷酸铵、改性环氧树脂包膜硝酸钾、改性环氧树脂包膜复合肥和硫酸钾复合肥等组分复配而得。本发明的盆栽花卉凤梨专用控释肥是每年施用一次,避免多次施肥对凤梨根系的伤害,省工省力,提高肥料利用率,能够满足凤梨不同生长期中对氮、磷、钾的需要,避免肥害发生,有利于凤梨良好株型的保持。 |
355 |
观赏性植物雪松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200810014485.4 |
2008-03-17 |
CN100482619C |
2009-04-29 |
万连步; 张民; 高义武; 李荣霞; 刘建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赏性植物雪松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以硫磺包膜尿素、不同包膜量的热塑性树脂包膜尿素、热塑性树脂包膜复合肥和氯化钾复合肥等组分复配而得。本发明的观赏性植物雪松专用控释肥每年施用一次,避免多次施肥对雪松根系的伤害,省工省力,避免氮钾肥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能够满足凤梨不同生长期中对氮、磷、钾的需要。 |
356 |
土耕栽培用液体肥料及作物的栽培方法 |
CN200780010186.7 |
2007-03-29 |
CN101410350A |
2009-04-15 |
村上充幸; 池田政文; 宫浦纪史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使迄今为止不能作为肥料而被实际使用的硝酸脲在利用上成为可能,并且提供一种能显示特别优异的肥料效果的土耕栽培用液体肥料。本发明是含有硝酸脲的液体肥料,是肥料中硝酸脲的含量为0.006~1.2重量%的土耕栽培用液体肥料。通过将本发明的土耕栽培用液体肥料施用于地表和/或地下而不浇淋到发芽作物的叶,可以栽培作物而不产生药害。 |
357 |
硫加树脂包膜速生杨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200810014309.0 |
2008-02-27 |
CN100478312C |
2009-04-15 |
万连步; 杨力; 王恒光; 芮文利; 郇恒星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加树脂包膜速生杨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以不同包膜量的硫加树脂包膜尿素和硫加树脂包膜磷酸铵、氯化钾复合肥等组分复配制得。本发明的速生杨专用控释肥是在秋季杨树落叶后土壤翻耕时一次性施入,省工省力,提高速生杨栽培水平,能够满足速生杨年生长期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要,增产效果好。 |
358 |
山楂树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200810014190.7 |
2008-02-26 |
CN100478311C |
2009-04-15 |
万连步; 张民; 解玉洪; 刘元兴; 沈菊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楂树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以不同包膜量的硫加树脂包膜尿素、3%硫加树脂包膜磷酸铵、5%硫加树脂包膜硝酸钾、硫酸钾复合肥等组分复配制得。本发明的山楂树专用控释肥是在春天山楂树萌芽前一次施入,减少多次施肥对根系的伤害,且省工省力,能够满足山楂树年生长期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要,增产效果好。 |
359 |
肥料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使用方法 |
CN200780010008.4 |
2007-03-29 |
CN101405239A |
2009-04-08 |
村上充幸; 池田政文; 宫浦纪史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硝酸脲及磷酸钙的固体肥料组合物以及由硝酸脲和磷酸钙溶解于水而形成的液体肥料组合物。本发明的肥料组合物是可供给植物体发育不可或缺的氮、磷酸及钙的肥料,保存稳定性优异,当溶解于水时不产生磷酸盐沉淀物。本发明的肥料组合物适合用于养液栽培法,例如可将液体肥料组合物施用于植物体的茎和/或叶上。 |
360 |
一种有机无机生物肥料 |
CN200810230822.3 |
2008-11-11 |
CN101397222A |
2009-04-01 |
赵跃进; 赵跃民; 赵跃文; 易卿; 胡书才; 李中波; 李百强; 刘晓东; 赵富责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汇集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的肥料。有机肥料由畜禽粪便、生活污泥组成,无机肥料由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或/和氯化钾组成,微生物肥料是由酵素菌扩培菌组成,它们的重量百分组成为有机肥料33-66%,无机肥料33-66%,微生物肥料1-2%。具有富含有益微生物,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了微生物肥、有机肥、无机肥三种肥料的良好结合,发挥了1+1+1>3的整体效应,具有急缓相济、优势互补、营养全面、均衡,持久,减少环境污染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