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含铁污泥生物炭的人工湿地系统及强化Feammox反应脱氮的方法 |
CN202510042503.3 |
2025-01-10 |
CN119683775A |
2025-03-25 |
杜京京; 张雪婷; 杨清香; 张俊杰; 汪茂森; 秦杨毅; 赵建国; 金宝丹; 徐媛倩; 王兰 |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铁污泥生物炭的人工湿地系统及强化Feammox反应脱氮的方法。包括系统主体,系统主体的顶端为开口,底端封闭,沿所述系统主体的高度方向、系统主体内上下叠置有支撑层和基质混合层,其中支撑层和基质混合层的高度比为1:5~7;支撑层为第一砾石层,基质混合层是以含铁污泥生物炭和第二砾石体积比为1:2.5~5混合制备形成。本发明构建的人工湿地系统,含铁污泥生物炭丰富的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为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的附着基质,缓慢释放的铁离子不仅为微生物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还通过调节氧化还原电位和增强电子传递,进一步激发了微生物活性,促进了脱氮反应的进行。 |
102 |
一种降低好氧颗粒污泥MBR膜污染及能耗的装置及方法 |
CN202411915801.0 |
2024-12-24 |
CN119683772A |
2025-03-25 |
王顺; 王胤; 赵晓龙; 李志刚; 杨舒茗; 赵志勇; 罗超; 牛玉欣; 周露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好氧颗粒污泥MBR膜污染及能耗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厌氧区、好氧区和缺氧区,厌氧区和缺氧区并排平行设置,厌氧区、好氧区和缺氧区按水流方向依次连接;厌氧区内的污泥处于饱食状态,厌氧区尺寸分别小于缺氧区尺寸和好氧区尺寸;好氧区内设有多个用于给污泥供氧以及增加水力剪切力的曝气单元;好氧区末端以及缺氧区内的污泥处于饥饿状态,缺氧区内设有振动膜组件,振动膜组件产生低幅振动使膜丝与水体形成相对运动。本发明利用振动MBR生物反应器,可以避免强曝气导致的高剪切力,结合饱食‑饥饿和污泥筛分设计,可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膜组件截留污泥,节省了二沉池。 |
103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空气自扩散微生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411452082.3 |
2024-10-17 |
CN119038765B |
2025-03-25 |
殷逢俊; 刘鸿; 岳学海; 常林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空气自扩散微生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膜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空气自扩散微生物膜,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疏水层、粘结层、亲水层和微生物层,其中粘结层为具有支撑、连接防水层和亲水层、防水和透气的作用,通过调节所述粘结层厚度来调控空气扩散通量大小。本发明通过构建空气自扩散微生物膜实现空气从疏水层一侧向亲水层一侧扩散,替代传统鼓风曝气或机械曝气供氧方式;同时本发明通过对亲水层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增强其亲水性及微生物挂膜性能,从而提升微生物的负载能力,本发明公开的空气自扩散微生物膜制备成本低,用于污水处理时工艺的构筑简单,无需曝气、二沉池及土工建设等,能降低污水处理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
104 |
一种屠宰场废水过滤处理系统 |
CN202510194125.0 |
2025-02-21 |
CN119661036A |
2025-03-21 |
邓佑锋; 肖雄; 蒋惠敏; 张小寒; 邓炼平; 谢斌国; 李琼辉; 蒋安军; 骆永富; 李姣; 刘杨; 魏小婷 |
本发明涉及屠宰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屠宰场废水过滤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模块,包括用以过滤固体污染物的格栅以及用以去除油脂和悬浮物的气浮池;生物处理模块,其与预处理模块相连,包括用以将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的水解酸化池和分解去除小分子有机物的好氧池;过滤处理模块,其与生物处理模块相连,包括用以将经过生物处理的废水进行沉淀的沉淀池和与沉淀池相连用以对沉淀后废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池;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气浮池内部的图像采集单元,以及设置在好氧池和沉淀池内部的水质检测单元;控制模块,其分别与预处理模块、生物处理模块、过滤处理模块以及检测模块相连,提高了屠宰场废水的处理效率。 |
105 |
一种化肥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202411889070.7 |
2024-12-20 |
CN119661001A |
2025-03-21 |
赵敏; 于文浩; 时新强; 陈颖; 刘波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肥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对化肥生产废水和部分生活废水进行混合后进行水质的均衡得到均衡废水,再对所述均衡废水进行pH值的调节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废水;接着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化学反应处理、沉淀处理、生物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得到处理后的废水;将所述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二次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絮体;最后将二次沉淀后产生的水体和废渣进行回收利用。该处理方法使化肥生产废水经处理后的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满足回收再利用的要求。 |
106 |
一种双级串联序批式反应器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 |
CN202411872882.0 |
2024-12-18 |
CN119660999A |
2025-03-21 |
陈志强; 王琛; 温沁雪; 陈川 |
一种双级串联序批式反应器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向序批式反应器Ⅰ和序批式反应器Ⅱ中均接种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步骤二、将含酚废水通入序批式反应器Ⅰ中依次进行缺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好氧处理结束后,静置沉淀使泥水分离,排出上清液;步骤三、将序批式反应器Ⅰ排出的上清液通入序批式反应器Ⅱ中再依次进行缺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好氧处理结束后,静置沉淀使泥水分离,排出上清液,完成全过程处理。将本方法应用于含酚废水处理,经二级完整处理后出水后COD与总酚可被去除95%以上,生物毒性可削减98%以上。 |
107 |
用于废水处理系统的监测装置 |
CN202411849597.7 |
2024-12-13 |
CN119660995A |
2025-03-21 |
李世龙; 龙飞飞; 王志瑜; 苏立安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系统的监测装置,包括第一装置,设置于废水处理系统的第一位置,配置为发射第一信号,接收由第一装置的投射区域内的物体反射回的第二信号,并基于第二信号输出第一监测信号;第二装置,设置于废水处理系统的第二位置,配置为发射第三信号,接收由第二装置的投射区域内的物体反射回的第四信号,并基于第四信号输出第二监测信号;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在第一方向保持预设距离,且第二装置位于第一装置下方;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通信性耦接,配置为响应于第一监测信号和/或第二监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配置为控制是否向废水处理系统供应用于废水处理的调节剂。 |
108 |
芬顿剩余铁泥耦合铁氨氧化与厌氧氨氧化的装置与方法 |
CN202410404254.3 |
2024-04-07 |
CN119660983A |
2025-03-21 |
高锐涛; 金秋燕; 李智行; 郑豪; 李祖荣; 江鑫; 吴小刚; 毛加 |
本发明公开了芬顿剩余铁泥耦合铁氨氧化与厌氧氨氧化的装置与方法,包括进水箱、五段式反应器、二沉池和芬顿反应器顺序连接组成。本发明通过将芬顿反应器产生的铁泥(含三价铁)回流到五段式反应器实现活性污泥中铁氨氧化菌群的富集,铁氨氧化产生的亚硝和硝氮被直接或间接被填料上的厌氧氨氧化菌利用,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好氧区产生的硝态氮可以利用进水中的碳源和氨氮进行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脱氮。本发明实现芬顿铁泥的减量化及无害化处理,实现工业废水高脱氮除磷效率的同时,去除难降解有机物。 |
109 |
一种用于低碳氮比养殖尾水的处理系统和方法 |
CN202510199903.5 |
2025-02-24 |
CN119660966A |
2025-03-21 |
龚望宝; 李伟豪; 李志斐; 张凯; 谢骏; 王广军; 夏耘; 李红燕; 田晶晶; 钟全发; 谢文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碳氮比养殖尾水的处理系统和方法,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低碳氮比养殖尾水的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厌氧处理单元、第一过滤单元、好氧处理单元、第二过滤单元及生物净化单元;其中,第一过滤单元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第一填料组成;第一填料填充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第二过滤单元由第三隔板、第四隔板以及第二填料组成;第二填料填充在所述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之间;厌氧处理单元填充有厌氧反硝化污泥,好氧处理单元中填充有好氧反硝化污泥。本发明可实现低碳氮比养殖尾水优异的处理效果,同时具有耗能低、运行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
110 |
一种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和方法 |
CN202411988123.0 |
2024-12-31 |
CN119660965A |
2025-03-21 |
李金城; 陈飘; 徐芝芬; 韦春满; 张亚楠; 井含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和方法,处理系统依次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硫自养反硝化滤池和石灰石滤池,在所述厌氧池内放置有铁碳微电解悬浮球,在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之间的墙体上方设置有过水孔,在所述缺氧池内设置中空曝气纤维膜组件,在所述好氧池底部设置有曝气管,贯穿所述好氧池底部设有混合液回流泵并通过管道使混合液回流泵与缺氧池连接,贯穿所述二沉池底部设置污泥回流泵并通过管道使污泥回流泵与厌氧池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厌氧反应器中介入铁碳微电解以达到提高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可生化性和强化生化处理的目的,有机结合缺氧段MABR无泡曝气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脱氮方式,提高系统处理负荷以及活性污泥利用率。 |
111 |
纯生物膜分段进水连续流工艺强化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实现生活污水深度脱氮的装置与方法 |
CN202411873779.8 |
2024-12-19 |
CN119660964A |
2025-03-21 |
彭永臻; 刘潇广; 赵洋; 李夕耀; 张琼; 张亮 |
纯生物膜分段进水连续流工艺强化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实现生活污水深度脱氮装置与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装置包括原水水箱、“缺氧‑好氧‑缺氧”连续流反应器;部分生活污水和好氧区末端硝化液进入前端缺氧区,短程反硝化菌利用碳源将硝态氮转化为亚硝态氮,为厌氧氨氧化菌提供充足底物,从而将氨氮和亚硝转化为氮气;混合液进入好氧区,氨氮被硝化反应充分转化为硝态氮,进入前、后端缺氧区,为短程反硝化提供充足底物;部分生活污水进入后端缺氧区,为后端缺氧区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反应提供碳源和氨氮底物,出水总氮降低;前后端缺氧区厌氧氨氧化菌得以富集,发挥厌氧氨氧化优势,显著节省碳源,最终实现低C/N污水的深度脱氮。 |
112 |
农林湿复合系统及稻作水产区域综合增效方法 |
CN202411874896.6 |
2024-12-19 |
CN119318287B |
2025-03-21 |
陈雪初; 赵午阳; 孙彦伟; 陆衍; 黄莹莹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林湿复合系统及稻作水产区域综合增效方法,包括:生态稻田区、生态陂塘区、林湿复合区、水产养殖区以及生态水耕区;所述生态稻田区通过管路连通生态陂塘区,所述生态陂塘区通过管路连通林湿复合区,所述林湿复合区通过管路连通水产养殖区,所述水产养殖区通过管路连通生态水耕区,所述生态水耕区含有底泥、残饵与生物碎屑的来水通过管路连通生态稻田区。本申请基于各个单元的对于养分需求不同出发,以农林湿复合为核心,将稻田、养殖塘的水肥、饵料需求与尾水污染处理的对立关系转变为耦合适应的多元协同关系。 |
113 |
采用MABR进行同步生物脱氮除磷的方法 |
CN202411755201.2 |
2024-12-03 |
CN119219199B |
2025-03-21 |
杨海亮; 陆美杰; 周新宇; 李宇萌; 胡洋; 徐敏; 陆敏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MABR进行同步生物脱氮除磷的方法,将废水原水分两部分分别通入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脱氮区和除磷区,进入脱氮区的废水量大于进入除磷区的废水量;脱氮区设有多个MABR膜组件,监测脱氮区的溶解氧浓度,保持所述脱氮区的溶解氧浓度为0.1mg/L~0.3mg/L,脱氮区的出水进入除磷区;监测除磷区的溶解氧浓度,保持除磷区的溶解氧浓度为2mg/L~4mg/L;除磷区的出水进入固液分离区,固液分离区的上清液回流至脱氮区,固液分离区底部的污泥一部分以剩余污泥排出系统,一部分回流至除磷区。本发明提供的采用MABR进行同步生物脱氮除磷的方法,可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
114 |
一种废水分类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202410753162.6 |
2024-06-11 |
CN118702319B |
2025-03-21 |
许钰娟; 杨智盛; 张冰 |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分类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废水分类排放单元,其位于工厂端,包括高浓度污水排放管道和低浓度污水排放管道,所述高浓度污水排放管道和低浓度污水排放管道之间设置水质检测管道和污水排放调节管道;所述水质检测装置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能够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对污水排放过程进行调控;废水处理单元,其位于处置端,所述废水处理单元包括高浓度污水处置模块和低浓度污水处置模块,本发明所述的废水分类处理系统和方法通过在工厂端对污水排放过程进行前置调节,能够降低高浓度污水排放量,同时对低浓度污水进行匀质,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
115 |
酱香型白酒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CN202410799983.3 |
2024-06-20 |
CN118598422B |
2025-03-21 |
王远桃; 钟星; 张光利; 杜兵; 曾凡君; 任伯俊; 戴年武; 刘凯华; 陈绪周; 王伟; 罗茂林; 何远伟; 黄婷婷; 晏经纬; 刘寅 |
本申请涉及一种酱香型白酒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其包括过滤单元和调节单元;厌氧处理单元,其包括第一厌氧单元和第二厌氧单元;化学处理单元,其包括化学脱氮除磷单元和化学沉淀单元;生化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其包括臭氧氧化单元和终沉单元;其中,调节单元和化学脱氮除磷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超越管道,第一厌氧单元和化学脱氮除磷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超越管道,第一超越管道和第二超越管道被配置为:根据酱香型白酒废水的水质指标控制其开度。本申请可以以粗调节和微调节相配合的调节方式实现对化学处理单元的化学处理产水的CODCr/TN的值的精准调节,避免了处理达不到排放标准或者成本的浪费。 |
116 |
一体化生物反应系统和生物反应方法 |
CN202211611545.7 |
2022-12-14 |
CN115925171B |
2025-03-21 |
卢洪斌; 黄张根; 曾泽泉; 宋广清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生物反应系统和生物反应方法,属于生活污水处理领域。该系统包括集水单元和污水处理单元;所述集水单元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排气孔;所述污水处理单元包括填料区;所述集水单元与污水处理单元以连通器方式管路连通。该方法为收集并前处理污水,经前处理的污水通过连通器导入污水处理单元,经进一步处理后利用虹吸方式将尾水间歇性地排出污水处理单元并引入溶解氧。该系统和方法利用连通器结合虹吸的原理控制污水以不同方式和阶段进行有效净化,具有维护简单、去污效果好、零能耗、成本低等优点,同时通过调控不同虹吸高点,实现结冰期污水处理单元高效运行,适合在无集水管路的农村地区大范围推广。 |
117 |
一种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强化运行方法 |
CN202211038515.1 |
2022-09-01 |
CN115818835B |
2025-03-21 |
贾文林; 陈熙; 陈云帆; 王倩; 赵爽; 杨伟华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强化运行方法,属于含氮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膜生物反应器上设置污泥内回流系统,在内回流管路上施加电磁场发生系统,并采取逐步提高进水氨氮浓度的方式启动全程自养脱氮工艺,通过调控磁场强度和施加周期、混合液内回流比、溶解氧浓度,促进好氧氨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速率和活性,使二者和谐高效共存,实现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快速启动,增强工艺运行稳定性。本发明所属的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提高中低温条件下工艺的脱氮效果;泥水内回流及较高的回流比有利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与污水的充分混合,降低了搅拌动力需求,可降低反应器运行成本,同时更易形成颗粒污泥;反应器不受永磁体尺寸限制,无磁场衰减问题,可随时调节磁场强度,适用范围更广,可在现有反应器基础上进行改造,便于工程应用。 |
118 |
一种危废化工污水零排放分级净化处理设备 |
CN202411834406.X |
2024-12-13 |
CN119638113A |
2025-03-18 |
殷超军; 朱洪平; 许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废化工污水零排放分级净化处理设备,包括依次相连通的预处理机构、催化处理机构、分级沉淀分离机构、生物处理机构以及膜分离机构;预处理机构包括格栅拦滤机构,格栅拦滤机构包括格栅拦滤容纳壳,格栅拦滤容纳壳内固定有竖直延伸的格栅支撑环壳,格栅支撑环壳侧壁上具有多个内外相通且竖直延伸的格栅安装槽,格栅安装槽内安装有过滤格栅;该设备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危废化工污水中的固体颗粒、胶体等悬浮物,且格栅排渣机构能够及时对过滤格栅进行清理,保持过滤格栅的有效过滤能力;催化处理机构,能够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一系列氧化反应,逐步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无害的无机物。 |
119 |
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及其方法 |
CN202411725749.2 |
2024-11-28 |
CN119638104A |
2025-03-18 |
王新; 刘远阳; 胡婧; 孙亚坤; 曹冬萌; 陈嘉树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包括用于将污水通过过滤膜生成第一处理液体A、第二处理液体B和第三处理液体C搅拌的分离区(1),用于将所述第四处理液体D分离沉淀生成第五处理液体E和第六处理液体F的解析区(2),用于对所述第五处理液体E进行厌氧生化反应生成所述第七处理液体G的厌氧生化区(3),用于对所述第六处理液体F、第一处理液体A进行厌氧/好氧生化处理生成第八处理液体H的AO生化区(4)和用于对所述第八处理液体H进行曝气反应生成所述第九处理液体J和污泥的吸附强化区(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通过分阶段的对污泥进行有效处理,能够提升对污泥的处理效果。 |
120 |
一种低碳高氮污水处理方法 |
CN202510186957.8 |
2025-02-20 |
CN119638076A |
2025-03-18 |
苏蕾; 吴海强; 苏玉婷; 萧海敬; 王志雄; 吴闪闪; 舒昕; 彭义雄; 刘付文晓; 翟小燕; 潘其燊; 周永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高氮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将污水在若干特殊处理池中并特定控制各处理池的溶解氧及填料填充率,使得整个污水处理过程无需引入额外碳源,以污水中本身的碳源实现氮降解,并且省去了传统工艺必需的污泥回流过程,处理后水体水质达标,并且在污水C/N比在0.5~5范围内均可以实现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