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
保持厌氧氨氧化工艺稳定运行的市政污水生化处理系统 |
CN202411514680.9 |
2024-10-29 |
CN119370994A |
2025-01-28 |
徐水周; 吴振国; 邢金丽; 李媛媛; 王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厌氧氨氧化工艺稳定运行的市政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在现有生化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微生物扩培装置、微生物筛分装置和微生物孵化装置。微生物扩培装置设置在现有生化处理工艺系统外,以现有生化系统内的厌氧氨氧化菌为母菌,扩培厌氧氨氧化菌,补充厌氧氨氧化菌。微生物筛分装置设置在现有生化处理工艺系统外,截留厌氧氨氧化菌、排出活性差的无机污泥、排出凝聚性差的老化污泥、提高系统活性污泥浓度。微生物孵化装置设置在现有生化处理工艺系统内的好氧池,提升厌氧氨氧化菌的增殖速度、增大内循环加强搅拌、改善污泥性状。本发明实现了快速启动市政污水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并保障市政污水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稳定运行。 |
222 |
一种化肥加工污水生化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CN202411526385.5 |
2024-10-30 |
CN119038739B |
2025-01-28 |
李芸; 姜秋波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肥加工污水生化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前端固定连接有可变螺旋桨机构,所述可变螺旋桨机构的前端安装有导流板。本发明中,根据化肥加工厂污水产生量和水质在不同的时间内具有显著变化的特点,通过两个可变螺旋桨机构与辅助搅拌桨之间相互的配合,来解决现有的生化处理设备无法根据污水产生量和水质的变化而导致污水与活性污泥在生化处理阶段搅拌不充分或者过度搅拌的问题,从而使活性污泥可以与不同阶段的污水进行充分的混合,促进污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物质等能更快速地扩散到活性污泥中,提升污水生化处理的效率。 |
223 |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及系统 |
CN202411907970.X |
2024-12-24 |
CN119349826A |
2025-01-24 |
李田 |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污水处理领域,涉及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及系统。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箱,箱体上端设有顶盖且箱体上设有废水进水管、排水管和排气管。转筒单元,包括筒体、枢轴部及与驱动总成;筒体设在反应箱内且水平设置;驱动总成能驱使筒体旋转;筒体的外壁上覆设有二氧化钛涂层。紫外灯单元,包括连接座、弧形板、多个灯体及控制器;弧形板置于反应箱内并对应设在筒体上方且凹面与筒体外周面相对;灯体分散设在弧形板的凹面上。以及曝气单元。本发明能促使诱导生成的OH·自由基与臭氧共同作用,利于结合形成的强氧化能力,将废水中的多环、杂环化合物充分氧化,生成易降解有机物,有助于提高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
224 |
一种基于棚池生态净化的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202411485092.7 |
2024-10-23 |
CN119349795A |
2025-01-24 |
高峰; 马聘; 钱长兴; 赵方悦; 李华兴; 刘涛; 于亚明; 郭咏新 |
本发明涉及养殖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棚池生态净化的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布置水质监测设备,通过水质监测设备对养殖棚池中的养殖水体进行监测;设定水质安全阈值,并且根据养殖水体检测结果判断养殖水体是否为养殖尾水;判定养殖水体为养殖尾水后,通过养殖棚池的管道系统从养殖棚池中引出养殖尾水到生态净化区域;设置生态净化区域的多级净化处理设施,通过多级净化处理设施对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对净化后的养殖尾水进行水质评估,判断净化后的养殖尾水是否可以回流至养殖棚池。通过本发明,有效地降低了养殖尾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并且通过生态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 |
225 |
一种基于微米级硅藻土粉末的污泥厌氧消化沼液脱氮的装置和工艺 |
CN202411775081.2 |
2024-12-05 |
CN119349770A |
2025-01-24 |
戴晓虎; 王泓 |
本发明涉及废水脱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米级硅藻土粉末的污泥厌氧消化沼液脱氮的装置和工艺。本发明通过构建基于微米级硅藻土粉末的两段式亚硝化‑厌氧氨氧化高效低耗脱氮系统,实现功能微生物的快速富集和工艺启动周期的缩短。硅藻土粉末提高了氨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的丰度,亚硝化反应器稳定且适宜的出水供给后续的厌氧氨氧化工艺,提升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有效实现了污泥厌氧消化沼液的高效低耗脱氮和有机物的去除。 |
226 |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202411280842.7 |
2024-09-12 |
CN119349768A |
2025-01-24 |
黄霞; 薛涛; 陈春生; 俞开昌; 程朗 |
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污水脱氮除磷系统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前缺氧池、好氧池、后缺氧池和振动过滤膜池。厌氧池和进水口连通,振动过滤膜池和出水口连通。振动过滤膜池和前缺氧池之间设有连通彼此的第一回流管路,好氧池和前缺氧池之间设有连通彼此的第二回流管路,前缺氧池和厌氧池之间还设有连通彼此的第三回流管路。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回流管路的实际回流比为200%~300%、第二回流管路的实际回流比为50%~600%、第三回流管路的实际回流比为50%~100%。本申请通过利用控制器自动控制各个回流管路的回流比在上述范围内,能够维持厌氧池和前缺氧池的环境平衡,可以提高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以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
227 |
一种压滤机及采用该设备的机械深加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
CN202411824771.2 |
2024-12-12 |
CN119345766A |
2025-01-24 |
张彩吉; 周稳成; 李鸿平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主要公开了一种压滤机及采用该设备的机械深加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收集特种机加工厂房废水的废水池、收集综合机加工厂房废水的沉淀池、固液分离装置、隔油调节池、一体化组合气浮设备、厌氧配水池、CSTR高效厌氧反应器、缺氧池、接触氧化池、一体化深度处理设备、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污水处理站室内废水收集地沟。本发明对废水处理的针对性、独特性设计,使其污水处理达到最佳状态,能够使生物污泥产生量大幅减少,可实现高度自动化控制,管理简单,废水处理高效,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省,运行稳定达标等,同时本系统的导入能够大大提高该机械深加工废水的处理量。 |
228 |
水生植物用于水体净化的方法 |
CN202410161577.4 |
2024-02-05 |
CN117945558B |
2025-01-24 |
奚霄松; 王颖; 冯业成; 张廷辉; 孙德瑞 |
本发明涉及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中的应用及其方法,所述的水生植物由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搭配组合形成植物修复生态系统,其中,所述挺水植物选自美人蕉、千屈菜、再力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浮叶植物为睡莲;所述沉水植物为苦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几十种水生植物的实验研究,确定各自的水体净化能力后,通过搭配组合各类型水生植物,组合形成了对水体具有高效净化效率的植物修复生态系统。 |
229 |
一种上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 |
CN202311378674.0 |
2023-10-23 |
CN117401815B |
2025-01-24 |
徐丹; 刘冬冬; 张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涉及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技术领域,包括反应器罐体,反应器罐体内部下方设有布水系统,反应器罐体的顶部一侧设有出水管,反应器罐体的中部设有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将反应器罐体自下而上依次分割为主反应区、三相分离区和精处理好氧反应区;主反应区内位于布水系统上方设有曝气系统;反应器罐体的顶部设有汽水分离器;还包括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水端连接布水系统,进水端分别连接三相分离区和精处理好氧反应区,形成外循环系统。本发明可在连续流状态下,反应器内能够实现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并稳定运行。与传统好氧生物反应器相比,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内污泥浓度更高,投资成本低,脱氮效果更佳,更加节能。 |
230 |
一种沉淀池改造的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生化系统 |
CN202310209378.1 |
2023-02-28 |
CN116253434B |
2025-01-24 |
唐军旺; 李喜; 吴志连; 邢家良; 庞丽新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沉淀池改造的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生化系统,可以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进行改造,且不需要新增土地和新建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极大的减少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成本,通过高低隔板的设置形成若干独立的处理单元,可以分别控制曝气量和溶解氧浓度,还可以灵活增加高低隔板的数目来调整系统的高径比,可以促进好氧颗粒的形成和颗粒污泥系统的颗粒化程度,减少无效曝气,极大程度减少电耗,改造后的生化系统完全可以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水要求。 |
231 |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及用于药材水处理的废水处理方法 |
CN202411888659.5 |
2024-12-20 |
CN119330549A |
2025-01-21 |
陈成绪; 唐培源; 陈伟; 唐超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及用于药材水处理的废水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本发明中通过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收集网框和清理辊在过滤格栅的拦截过滤侧往复升降移动,同时清理辊能在升降移动过程中同步旋转,以将过滤格栅侧面拦截附着的漂浮物和悬浮物清理输送到收集网框内,防止漂浮物和悬浮物将过滤格栅堵塞,使得过滤格栅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且清理下的漂浮物和悬浮物存储于收集网框内,能防止漂浮物和悬浮物重新弥散于格栅池,保证格栅池正常稳定工作。通过推板的平移和旋转运动,能将收集网框内的漂浮物和悬浮物推送排出,实现自动排污。 |
232 |
一种半导体工业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
CN202411661731.0 |
2024-11-20 |
CN119330538A |
2025-01-21 |
周龙坤; 关晓琳; 王怀林; 王珅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工业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和方法,处理系统包括调节单元、预处理单元、磷回收单元、生化处理及膜分离单元和释磷及除钙单元。释磷及除钙单元用于使膜分离浓水中的磷释放出来并与生化处理及膜分离单元的部分水解酸化水经旋流富集后一起进入磷回收单元;磷回收单元利用预处理单元的高pH值,以未沉淀的氟化钙、新生成的氟化钙,以及释磷及除钙单元回流的磷酸钙和氟化钙为晶核,诱导废水中的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快速形成氟化钙和磷酸钙,最终通过物化排泥和磷产品回收方式从系统中脱除,从而降低了钙离子对MBR膜的影响,提高了磷回收率,降低了沉淀剂使用量与污泥量,减小了药剂消耗,保证了生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
233 |
一种智能化的污水处理系统 |
CN202411875346.6 |
2024-12-19 |
CN119330506A |
2025-01-21 |
乔瑞龙; 汪韬; 丁鹏程; 郭鑫; 张琦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的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设置硝化单元,反硝化单元,预分析单元,智能调节单元,在硝化单元设置若干组透光检测模块,在反硝化单元设置托盘模块,厚度测量模块以及若干排泥口,预分析单元在曝气机构的不同曝气状态下通过不同高度的水体透光度获取水体特征表征值以判定水体杂质是否具有性状特征,通过智能调节单元根据托盘内污泥的变化情况判定水体杂质的性状区分类别,以及根据性状区分类别选定托盘内污泥的处理方式,进而,实现了根据污水的实际情况对水体杂质性状进行分类,适应性地调整污水中污泥的处理方式,提高了污水中内部碳源的释放效率以及污水脱氮的效率。 |
234 |
一种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
CN202410355577.8 |
2024-03-27 |
CN118026468B |
2025-01-21 |
邓欢; 闫博佼; 陆海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方法,第一人工湿地通过第一管道组件将第一人工湿地内的污水引入至前置过滤箱,通过前置过滤箱对污水进行过滤,前置过滤箱通过第二管道组件将过滤后的污水引入至调节池内;厌氧池通过其内部的生物填料将污水中难溶性有机物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厌氧池通过第四管道组件连接于好氧池,好氧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本发明正负絮凝电极产生大量的阳离子和污水水体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实现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净化去除效果;将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中的澄清液循环引入至厌氧池内,实现对澄清液的再次循环处理,进一步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
235 |
一种利用微生物菌剂处理高盐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
CN202411868133.0 |
2024-12-18 |
CN119320225A |
2025-01-17 |
王慧荣; 谭映宇; 卫俊杰; 陈俊刚; 钱璨; 刘文婧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菌剂处理高盐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处理高盐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流程为预处理+MBR+UF+RO,在MBR反应池中投加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为保藏号为CGMCC No.8172的红球菌(Rhodococcus corynebacterioides)、保藏号为CGMCC No.8173的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按照(0.5~3):1的体积比混合得到的混合菌剂。将所述微生物菌剂投加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的MBR池内,能够在盐分在1.0%~5%的条件下,CODcr和氨氮浓度较高的情况下,提高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本发明提高了高盐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率,减轻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和维护成本。 |
236 |
针对不稳定进水的污水处理系统 |
CN202411770356.3 |
2024-12-04 |
CN119320221A |
2025-01-17 |
孙美玲; 张生勃; 王树志; 陈永平; 陈梦; 刘颖 |
本发明涉及针对不稳定进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中间调控池、生化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不稳定进水污水进入调节池内均质调节;中间调控池包括依次排列的溢流区、进水区和出水区,调节池的出水管连接进水区,进水区下游侧的底部连接出水区,进水区上游侧与溢流区之间设溢流板,溢流区的出水管连接调节池,用于对调节池的出水进行流量控制;生化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和二级好氧池,对调节池出水进行生化处理;后处理单元包括沉淀池,对生化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泥水分离,得到产水。 |
237 |
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工艺 |
CN202411482552.0 |
2024-10-23 |
CN119320214A |
2025-01-17 |
李杰; 武夏雨; 王珊珊; 王元青; 夏玲玲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过滤处理;S2、气浮处理:将步骤S1分离后的污水通入第一调节池中,经第一调节池进行水量和水质调节完成后,通入气浮设备中进行气浮处理,去除污水悬浮物杂质和臭味,S3、第一次好氧处理,S4、厌氧处理,S5、第二次好氧处理,S6、脱色消毒处理,本发明涉及养殖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工艺,可实现通过将污水进行分批处理,并通过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的协调工作来进行更高效的处理,大大提升了处理效率,很好的达到了通过将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配合间歇使用,来提升污水处理效率的目的,避免了好氧处理设备长时间会处于闲置状态的情况发生。 |
238 |
一种高效复合碳源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1873807.6 |
2024-12-19 |
CN119320210A |
2025-01-17 |
梁迅; 梁金杨; 李振豪; 李昊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复合碳源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1~3%聚乙烯醇、1~4%甲酸钠、2~5%腐殖酸、2~14%改性丝瓜络、4~16%改性壳聚糖、5~20%葡萄糖、5~20%丙酸钠、48~51%水;本发明所述的能够高效复合碳源污水处理剂有效的降低COD和总氮。 |
239 |
一体化管网溢流及水体污染高效削减系统 |
CN202411622670.7 |
2024-11-14 |
CN119308404A |
2025-01-14 |
韩志刚; 吴亮; 周影烈; 钱季佳; 代克岩; 冯作萍; 王颖; 黄瑞; 王宇铮; 许静静 |
本发明涉及合流制网管溢流及水体污染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管网溢流及水体污染高效削减系统;技术方案:一体化管网溢流及水体污染高效削减系统,包括有COS调蓄池、COS调蓄池(高效快速过滤设施)、集泥池和控制单元;本发明相较于传统污染高效削减系统,但该系统仅仅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不能对造成污染的源头进行控制,然而降雨溢流事件并非经常发生,导致悬浮式快滤池存在晴天闲置,利用率低等问题,该污染高效削减系统通过采用雨期和非雨期两种运行模式,实现了合流制溢流(CSO)污染的控制与黑臭水体污染负荷的削减的协同处理,提高处理设施的利用率,节省了运行空间和占地面积,充分发挥挂膜的动态填料作为快速滤料和生物膜载体的双重作用。 |
240 |
一种提高白水循环利用率的废纸造纸方法 |
CN202411334634.0 |
2024-09-24 |
CN119308167A |
2025-01-14 |
王洪超; 徐清凉; 张小红; 陶建冬; 张晨健; 贾旺强; 李文章; 阳剑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白水循环利用率的废纸造纸方法,涉及废纸造纸技术领域,采用高效浅层气浮澄清器对轻质除砂器的尾渣进行处理;经过澄清器处理后的尾渣,将其进行回用,用于制备白水;在造纸车间,采用机外白水槽回收白水;在制浆车间,采用多圆盘纤维回收机对车间多余的白水进行分级;将超清白水经超级过滤器过滤后用于造纸车间的网部、压部低压喷淋系统;将浊白水则回用到碎浆机碎浆,以回收白水中的纤维;在废水车间,经过厌氧、好氧处理的废水,再经过超滤膜、反渗透膜处理。通过四级回用技术,将废纸造纸车间的白水循环利用率提高到97%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