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纺织设备及加工 / 纺纱 /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接头的工艺及设备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接头的工艺及设备

阅读:471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自由端纺纱装置的接头的工艺及设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在具有 纤维 接收表面的自由端 纺纱 装置中的接头工艺,在该工艺中,将 棉 条供给开松装置的纤维喂入装置开启,从而产生的纤维流在其纤维喂入装置和纤维收集表面间的路径上发生偏转,并且甚至在纤维流正在增加的情况下,其被导离直至把将要再次退绕的 纱线 返回而开启实际接头操作,因此,与返回纱线相配合,纤维流再次偏转并供纤维收集表面,这甚至是在纤维流达到其正常纺纱 密度 以前,其特征在于,因在纤维喂入装置的实际接头操作(t4)开始之前,它暂时地开启一段时间阶段(t1-t3)。,下面是自由端纺纱装置的接头的工艺及设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在具有纤维收集表面的自由端纺纱装置上进行接头的 工艺,在该工艺中,将条供给开松装置的纤维喂入装置开启, 从而产生的纤维流在其纤维喂入装置和纤维收集表面间的路径上 发生偏转,并且甚至在纤维流正在增加的情况下,其被导离开直 至把将要再次退绕的纱线返回而开启实际接头操作,因此,与纱 线的返回相配合甚至是在纤维流达到其正常纺纱密度以前,将纤 维流再次偏转并供给纤维收集表面,其特征在于,因在纤维喂入 装置的实际接头操作(t4)开始之前,它暂时地开启一段时间阶段 (t1-t3),从而使接头所不需要的纤维从棉条的前端梳掉,避免被 梳掉的纤维落入纤维收集表面并被导离开,然后,纤维喂入装置 关闭一段时间阶段(t3-t4),从而一方面单位时间梳出的纤维数量 基本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棉条前端上的纤维仅因刮离和/或缠结 稍有损伤,由于纤维喂入装置然后再开启(t4),并且在纤维流达 到正常纺纱密度以前,纤维首先被导离开直至在纤维喂入装置的 重新停止期间被轻微损伤的纤维已基本被导离开,然后只是在时 间(t5),将不断增加的纤维流供给纤维收集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纤维喂入装置暂 时开启的开始(t1)之前,时间阶段(t1-t3),即纤维喂入装置暂时 开启阶段,被设定为开松装置继续作用在被纤维喂入装置关闭而 停止的棉条前端的阶段的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其特征在于;在纤维喂入装置暂时开 启的开始(+1)之前,时间段(t1-t3),即纤维喂入装置暂时开启阶 段,被设定为棉条前端状态的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一个或多个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时 间阶段(t3-t4),即,在纤维喂入装置暂时开启(t1-t2)之后的纤 维喂入装置再关闭阶段,不论其纺纱的材料如何,都将被选择相 同的,以这种方式,不论纺纱材料如何,在纤维喂入装置再开启 时(t4)时,单位时间梳出的纤维数量保持恒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一个或多个的工艺,在该工艺中,供 于纤维收集表面的纤维通过纤维喂入通道引导,并且纤维收集表 面形成为具有开边的纺纱杯上的纤维收集沟槽,一方面,在导离 由纤维喂入装置释放的纤维的过程中,为了进行导离而提供的辅 助负压气流被致动并通过纤维喂入通道被导入纺纱杯,另一面在 纺纱时,在纺纱杯中提供一个纺纱负压,由此,纺成的纱线通过 与纺纱杯同轴配置的纱线抽纱管引出,其特征在于,当纺纱杯停 止时,由纺纱负压和辅负压气流的综合作用,纱线被带到抽纱管 的准备位置,然后才暂时开启纤维喂入装置(t1)并且被释放的纤 维被导离开配置的,其特征还在于,纺纱负压不活跃(tVE),由于 活跃的辅助纺纱气流,由负压气流牵入纤维喂入通道的纱线被释 放,同时纤维被继续导离开而不与纱线相接触,因而纺纱杯再次 被驱动并且,在此期间纤维喂入装置被停止同时辅助负压气流继 续起作用,而在时间点t4纤维喂入装置被再次开启,然后在时间 点(t5),经过再开启纺纱负压并关闭辅助负压气流,纤维和纱线 被供给纤维接收沟槽,同时纤维流正在增加,在此,纤维并入正 在连续引出的纱线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工艺,该工艺中,纤维收集表面形成 为有开口边的纺纱杯上的纤维收集沟槽,提供一个负压气流,该 气流通过开口边溢流出纺纱杯,其特征在于:在纤维喂入装置的 暂时开启阶段(t1-t3),从棉条前端梳出的纤维由过溢出纺纱杯开 口边的负压排除掉。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先前暂时开启的 纤维喂入装置被关闭(t3)之后,及其再开启之前,纤维流从其纤 维喂入装置和纤维收集表面间的路径上开始发生偏转。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工艺,其中在纺纱时纤维收集表面是旋 转的,其特征在于:纤维流从其纤维喂入装置和纤维收集表面间 的路径上开始偏转是在预先停止的纤维收集表面重新驱动之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时间阶段(t4-t5), 即从纤维喂入装置再开启至纤维流供到纤维收集表面的阶段,被 设定为棉条传输长度的函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时间阶段(t4- t5),即从纤维喂入装置再开启至纤维流供到纤维收集表面的阶段, 被设定为纤维材料的函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纱线被进行监 测,并且时间阶段(t4-t5),即,从纤维喂入装置再开启至纤维流 供到纤维收集表面的阶段,被控制为接头外形的函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新接好头的纱 线被控制为纤维收集表面上的纤维流活性增加的函数。
13.一种用于自由端纺纱装置的接头装置,其具有一个纤维 收集表面,一个能开启和关闭的纤维喂入装置,一个开松装置, 一个偏转装置,该偏转装置位于纤维喂入装置和纤维收集表面之 间,并且在其的纤维释放位置,将由纤维喂入装置开启产生的纤 维流供给纤维收集表面,并且在其纤维流的偏转位置,将纤维流 供给纤维导引离开装置,而且该偏转装置还与控制装置相连,还 具有一个纱线返回装置和一个纱线退绕装置,用此来执行权利要 求1至1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3、40;6)具有一个 时间控制装置(46),其控制纤维喂入装置(110)在一设定阶段内开 启,和在一设定阶段内再关闭,然后再开启,并控制纤维偏转装置 (5、45、451)移入它的纤维流偏转位置和再回到它的纤维流释放 位置,其是与纤维喂入装置(110)的开启和关闭相同步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输入装 置(460),该输入装置与控制装置(3、40;6)相连,其用于校正所 设定的阶段,该设定的阶段是在时间控制装置(46)中,基于由该 输入装置(460)输入的值来设定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输入装 置(460),该输入装置与控制装置(3、40;6)相连,其用于设定一 个阶段,该阶段是在时间控制装置(46)中,基于由该输入装置 (460)输入的值来设定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纱线监 测装置,其对纱线的粗度的波动进行监测,并且控制地与控制装 置(3、40;6)相连,其将时间控制装置(46)的阶段设定为接头外 形的函数。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在具有纤维收集表面的自由端纺纱装置上接头的 工艺,该工艺中,将条供给开松装置的纤维喂入装置开启,因 而所产生的纤维流从它的位于纤维喂入装置和纤维收集表面间的 通道上发生偏转,并且甚至是纤维流正在增加的情况下,其被导 离开直到程序被将要再次被退绕的纱线返回而开启实际接头操作, 并且在此接头程序与纱线的返回同步,在纤维流到达正常纺纱密 度前,纤维流再次被偏转并供给纤维收集表面。本发明还涉及实 现该工艺的装置。

这种类型的工艺公开于德国专利DE3903782A1上,其中公开 的是,尽管由纤维喂入装置开启而预先释放的纤维流被突然转向, 但可以做到纱线的退绕逐渐增速,而在纱线密度上没有产生变异, 这是由于这种转向和纤维流供给纤维到收集表面都发生在这样一 个时间点,即,在此纤维流还没有达到它的正常纺纱密度而是还 在继续增加。然而,已显示出,尽管纱线的退绕在纺纱杯中与纤 维流的活动相当的配匹,但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接头。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装置缺点的工 艺和设备,并获得更好的接头。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在实际接头程序开启之前,纤 维喂入装置暂时地开启,做为这样一个阶段,即,接头不希望有 的纤维在此时要从棉条的端头梳出,这些纤维要避免落入纤维收 集表面,并将被导引离开,然后纤维喂入装置在这样一个阶段被 切断,以致于一方面单位时间梳出的纤维数量基本恒定,另一方 面,保持在棉条端头的纤维由于刮离和缠结仅稍被损伤,然后纤 维喂入装置再次开启并且所有纤维首先连续引走,这些是发生在 纤维流达到正常纺纱密度以前,直到在喂入装置重新停止期间这 些轻微损伤的并且为不希望有的纤维已被基本上引走,并且然后 仅仅是连续不断地增加纤维流供给到纤维收集表面。

在实际接头程序开始前,由于纤维喂入装置的暂时性开启, 不仅在纤维喂入装置在前述的停止过程中被缩短的纤维被从棉条 上去除,而且由于开松装置继续运转同时喂入装置停止由于加热 而产生的缠结或滞住或成的纤维也要被去除,

这时,纤维喂入装置保持接通直到所有的对接头来讲不适合 不希望有的纤维全部从绒头上被去除,这些从棉条前端上梳出的 纤维(称之为绒头)被引走,并且这样就避免了落入纤维收集表面, 因为他们不能混合到后面被纺的纱线中。

当纤维喂入装置是再次关闭时,从绒头上继续输出或刮离的 纤维数量不断减少直到最终梳出纤维的数量几乎恒定为止。现在 纤维喂入装置再次开启,实际上这要尽量的早,以便在纤维喂入 装置暂时开启又停止之后发生的纤维的损伤可以忽略不计。然而, 这种损伤仅发生在很短的一段棉条上。也就是在纤维喂入装置再 开启后简单地导离走这些被释放纤维及接头时不希望有的纤维, 当纤维流通过转换喂入到纤维收集表面时,对于接头程序无损伤 的纤维是适宜的。然而,纱线的退绕能与进入纤维收集表面的有 效区的增加的纤维流很好地匹配,这是由于对于结束纤维引走和 对于把纤维喂入到纤维收集表面的纤维流的转换已发生在纤维流 达到正常纺纱密度之前,该纤维被纤维喂入装置释放之后,并且 该密度为标准生产中的值,并且自身仍在增加。

显然的,在纤维喂入装置最终开启之前对于一定阶段,纤维 喂入装置暂时开启后再关闭这是众所周知的,(DE2458042A1)。其 目的是生成这样的绒头,即,该绒头总是采用已知形状,并且可 以准确地计算纤维喂入量。这也是为了提供呈纤维环状的高质量 接头,该纤维环是要并入返回的纱线。然而,已经发现,根据纤 维材料,梳出曲线随对于所要被纺的各种纺纱材料所制定的不同 的关闭延续性。结果而不同,即,为了获得绒头中的一定的纤维 剩余质量以适于形成一定的纤维环。本发明克服了这种缺点,即, 对关闭延续性进行选择,从而,梳出已经被充分的减小,使单位 时间的纤维梳出大致保持恒定。在此,在梳出不同材料,不再有 太大差别,其结果是在借助于再开启纤维喂入装置而产生的纤维 流的加速阶段期间产生相同的初始条件。与已有技术相反,在纤 维喂入装置开启之后,梳出的纤维不被用于形成纤维环,由于这 种纤维环将包容该梳出,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在纤维喂入装置 暂时开启之后的短暂停止期间由于梳出使纤维被缩短,这些缩短 的纤维对于接头的强度是有害的,并不适于最终的接头程序或至 少对接头程序不够理想,为此根据本发明,它们不被用于接头程 序,并将被引走。

为了保证在纤维喂入装置暂时开启时,所有的来自棉条前端的 已受损伤或受到各种伤害的纤维已被沉积和被引走,有可能的是 对于纤维喂入装置来说有可能选择足够长的开启时间,使得有一 段足够长的棉条以便在纤维喂入装置中是有一段没有损伤的条子 面可靠地被喂入。然而,这意味着,为此目的必须提供有这一在 许多情况下不必太长的阶段。因此这一纤维喂入装置暂时性的开 启的阶段应保持尽可能短,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工艺实施例中,提 供了一延续期间,在此时间中纤维喂入装置暂时开启,该延续时 间是随这样的阶段变化而确定,该阶段为纤维喂入装置暂时开启 之前,在此阶段中开松装置作用于由所关闭的喂入装置而停止的 棉条的前端,其棉条是在开松装置继续转动时,而纤维喂入装置 的停止时间越长,其绒头就格外受损,并且棉条损伤段的长度及 包含有纤维的该棉条长度就越大,而停止的时间越短,相应的受 损就越小,在纤维喂入装置的开启时间延续中通过考虑到这个停 止时间,从而使这个开启时间延续有可能被设定,以致它将不能 超出所需要的量。这将使接头程序缩短,特别是在开松装置在继 续转动时,具有短暂的纤维喂入装置的停止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例,纤维喂入装置暂时开启的延续 时间是随在纤维喂入装置暂时开启的开始之前棉条前端的状态变 化而确定。在这种方法中,绒头中的纤维的损伤不是由时间间接 确定的,而是直接监测棉条的前端,并且形成一个确定纤维喂入 装置开启延续时间的基础

如上所述,纺纱使用的不同材料将导致不同梳出情况。这样, 很易产生这样的情况,在一预定阶段之后,单位时间梳出的纤维 数量保持恒定,同时,在另外的材料情况下,它将继续减小。因 此,用于释放纤维流的相同的初始前提条件总是可以被达到,而 与在各种情况下所被纺的材料无关,其结果是在纤维偏转和导离 时,基本上相同的条件适用在时间点上。其优点是,如果在纤维 喂入装置暂时开启后,纤维喂入装置再关闭的延续时间总可以选 择为相同,而与纺纱材料无关,在这种方式中,在纤维喂入装置 再次开启时在时间点,单位时间梳出的纤维数保持恒定,而与纺 纱材料无关。

工艺的具体步骤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完成,在该工艺中,供给 纤维收集表面的纤维被引导穿过纤维喂入通道,并且纤维收集表 面为纤维收集沟槽,该沟槽位于有开边的纺纱杯上,一方面,在 纤维喂入装置释放的纤维导离开过程中,产生导离的一辅助负压 空气流经纤维喂入通道作用到纺纱杯内。另一方面,在纺纱期间, 在纺纱杯中产生纺纱负压,由此纺成的纱线从位于与纺纱杯同轴 设置的纱线退绕管上引出,根据本发明,当纺纱杯被停止时,最 好提供纱线由纺纱负压和辅助负压气流的结合作用被带到纱线退 绕管中的准备位置,在纤维喂入装置被暂时开启和释放的纤维导 离之前,纺纱负压被减弱,在此相匹配,并且由于辅助负压流的 作用,被释放的纤维被吸入纤维喂入通道,同时纤维继续被导离 并不与纱线相接触,纺纱杯再次被驱动并且当辅助负压气流继续 作用时关闭的纤维喂入装置再次开启,然后由于纺纱负压和辅助 负压气流的关闭,纤维和纱线被供给纤维收集沟槽,同时纤维流 在增加,在纤维收集沟槽处,纤维并入正在连续引出的纱线的端 部。在这种方式中,不仅能保证适当预定的接头纱线纤维质量, 而且,对于纤维收集表面处的返回纱线端部与以最佳方式供给纤 维收集表面的纤维相匹配。

根据优选的工艺实施例,其中纤维收集表面构成为位于纺纱 杯开边上的纤维收集沟槽,为可以生成一个越过开边离开纺纱杯 的负压气流,已发现它便于将在纤维喂入装置暂时开启时从棉条 端头梳出的纤维利用负压越过纺纱杯的开口边进行去除,在这一 方法中,为了便于接头,有可能的是把纱线返回到纤维收集表面 上滞留一段时间,以便纤维喂入到纤维收集表面。

这一工艺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其有利的提供的是在暂时开 启的纤维喂入装置已关闭之后及再开启之前,纤维流从其纤维喂 入装置和纤维收集表面间的路径上开始发生偏转,如果纤维喂入 表面在纺纱中被驱动,则根据本发明和根据本发明的工艺的进一 步发展,将提供,在已停止的纤维收表面再次被驱动之前,纤维 流从它的纤维喂入装置和纤维收集表面间的路径上开始偏转,这 样可以保证后续梳出的和对于接头不希望有的纤维都不会能落入 旋转的纤维收集表面,而且,由于这种偏转确保导引离开。

如上所述,由于纤维喂入装置再次开启而生成的纤维流不是 立即的而是稍迟些地供给纤维收集表面,然而对其还没有达到它 的正常纺纱密度要足够早。由于在纤维喂入装置暂时开启的终点 和其再开启之间的一定的停止时间期间中对其棉条已被损伤的程 度是已知的,在根据本发明的工艺的一个简单适当的改进中,将 提供的是,由纤维喂入装置再开启直到纤维流被供到纤维收集表 面所确定的时间阶段是随着棉条传送长度而变化。然而,做为一 种替换或补充,也可以提供,从纤维喂入装置再开启直到纤维流 供到纤维收集表面所确定的时间阶段是随材料的变化。如上所述, 随着纺纱材料变化,梳出曲线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在重新释放期 间纤维流的加速度曲线也是相应不同的。为此,借助于一个时间 控制用于去除纤维的导离,以致纤维目前还在供给纤维收集表面, 在对棉条长度进行测量中要考虑纤维材料的不同的影响,或者,用 另一种方法,将这种不同影响仅作为一个基础,以用来计算这一 时间阶段。

根据本发明工艺的进一步优良的改进,将提供纱线的监测, 并且从纤维喂入装置再开启直至纤维流被供给纤维接收表面的时 间阶段是随接头外观变化而被控制。在这一方法中,接头操作被 自动的优化。

根据本发明的工艺能够保证基本得知在接头时,纤维流的粗度 值和粗度值的增加情况,因此可以用最佳方式设定这样一个时间 点,即在该时间点,先前被导离的纤维流被供给纤维收集表面进 行接头。明显地,确立与纤维流均速增加相适应的一个纤维退绕 加速度曲线可以满足许多的目的。然而,由于通过纤维喂入装置 以不同方法而被释放的纤维随着不同因素的变化,如这些因素是: 纤维喂入装置的圆围速度(喂入辊)、纤维材料类型、纤维长度等, 并且这样导致了不同方式增加纤维流,不管其具有相同的初始的 基础,(基本恒定的单位时间纤维梳出量)根据本发明的工艺改进, 其提供新接好头的纱线的退绕随纤维收集表面的纤维流而效率增 加的变化而被控制是很方便的,在这种方法中,其作用是对于邻 近接头的纱线区域,大致与新生的纱线的精度或截面相适应。

为了完成这一工艺提供一个用于接头的装置,一个具有纤维 收集表面的自由端纺纱装置,一个纤维喂入装置,它能够开启和 关闭,一个开松装置,一个位于纤维喂入装置和纤维收集表面之 间的纤维偏转装置,并且在其中的纤维流释放位置提供一个由于 纤维喂入装置的开启而生成的提供给纤维接收表面的纤维流,并 且在其纤维流偏转位置提供一个纤维导离装置,并且该偏转装置 连接到控制装置,该装置还具有纱线返回装置和纱线退绕装置, 在该装置中,根据本发明,该控制装置具有一个时间控制装置其 开启纤维喂入装置而设定一个开启时间阶段,然后再将其关闭而 设定一个关闭阶段,并且然后再开启,其移动纤维偏转装置到它 的纤维流偏转位置,和返回到它的纤维流释放位置,这些与纤维 喂入装置的开启和/或关闭同步。根据本发明的结构,该纤维能够 进行控制并用于接头操作,从而制得一个不易察觉的高强度的接 头。

由于纤维流达到某一速度的所需时间依据不同的因素而不同, 尽管相对于其单位时间梳出纤维数量的初始基础是相同,在本发 明的一个改进当中提供一个输入装置,其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它 可以是一个计算机或包括一个计算机,控制装置校正时间控制装 置中的所设定的时间阶段,其是依据输入装置输入的值进行的。 这里,设定是:时间控制装置已经预设定一些时间阶段(利用基本 程序或通过简单手工输入),这些时间阶段然后由所输入的上述和 下述的值进行校正。然后输入装置可被用于输入全部这些数值, 这些数值将对纤维流的加速度曲线产生影响,例如,纤维的材料( 棉,合成纤维等),纤维长度,供棉条速度等等。这里用于输入纤 维喂入装置圆周速度(棉条供给速度)的输入装置能够是设定纤维 喂入装置速度的输入装置所形成,这样就不需要第二个输入装置。 然而,作为一种替换,也可提供一种与控制装置相连的输入装置, 它可以是一台计算机或包括一台计算机所构成,控制装置依据由 固定装置输入的数值设定一时间阶段以用于时间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取代修正值的手工输入(直接地以 时间校正调节或间接通过指定纤维长度和材料等)也可以用所提供 的纱线监测装置提供一个自动控制装置,该纱线监测装置监测纱 线粗度的波动,并且其通过与控制装置的联接而被控制,该控制 装置设定一个随接头的外观而变化用于时间控制装置的时间阶段。

根据本发明的工艺和装置改进了接头的强度和外观。这些的 获得是因为一方面,在接头开始之前,将提供纤维喂入装置的释 放基本相同的梳出预定状态,并且另一方面,这样一种纤维,即, 在纤维喂入装置暂时开启之后的它的短暂停止时释放的纤维,并 且该纤维由于纤维喂入装置的停止和同时开松装置的继续转动受 到损伤,这样这种纤维不能用于接头操作而且要避免其与导离的 返回纱线端部相并入。因而,对于纱线接头的纤维供给的预定状 态可以达到,即本发明的目的,在同时,该装置具有一简单结构, 由于它可能基本上只限于一个控制。因此本发明也能在已有所被 提供的机器上实现。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一个示意图,显示了纱线一旦发生断裂时纤维流的特性 曲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停车以后,在纤维喂入装置暂时开启 期间纤维流的特性曲线和加速特性曲线,以及接头时的纤维流的 加速特性曲线,图示中,在加速过程中,预导引离开的纤维流仅 供给纺纱元件,且纱线的引出加速是与纤维流的加速度相对应的;

图2为一示意图,显示了纱线断裂以后纤维流的特性曲线,在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停车以后在喂入装置暂时开启期间纤维流特性 曲线,以及加速特性曲线;

图3显示了纺纱杯的控制,纺纱的负压,附加的空气负压, 纤维喂入装置,以及从而产生的纤维流,和纱线返回控制以及纱 线恢复引出的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气流纺纱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显示了纺纱杯的控制,纺纱负压,附加空气负压,纤维喂 入装置和从而产生的纤维流,以及纱线返回和引出恢复的控制的 曲线图,其为图3所示工艺的改型;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图4所示气流纺纱装置的改型。

首先参照图6对实现其工艺方法的装置进行描述,以及对需要 解决的问题和新工艺进行解释。

图6中,左半边显示了自由端纺纱机1的一个纺纱工位10,其 具有自由端纺纱装置11和络筒装置12。

每个自由端纺纱装置11具有纤维喂入装置110,该喂入装置棉 条2喂入开始装置116,实例中所示的纤维喂入装置110包括输出辊 111和喂入托盘112,该托盘与输出辊弹性配合。喂入托盘112枢轴 地安装在轴113上,并通过弹簧114与输出辊111偏置。输送辊111 从一个中心驱动装置未图示通过一个可控制的离合器115而被驱动。

图6所示施例中,开松装置116由位于罩117中的开松辊形成的, 从开松辊处,一个纤维输送通道111延至到纺纱元件13,在图示的 实施例中该纺纱元件构为一个纺纱杯。纺纱元件13以传统方式进 行驱动和减速。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纺纱元件13构成了具有轴130, 一个正切皮带131可与其靠压并可相互脱开的纺纱杯。

图示的纺纱元件13如纺纱杯具有一个纤维收集表面136,它构 成一个纤维收集槽,该槽位于罩132内,该罩具有一个吸气排放开 口133,该开口利用可控134和空气管线135与负压源相通。

提供一个纱线的引出管119,以便导引纱线20从纺纱元件13上 引出。在所示的实例,纱线的引出是靠一个纱线退绕装置来完成 的,该装置为一对退绕辊14,并且其中有一个退绕驱动辊140和一 个退绕辊141,驱动辊与退绕辊弹性地靠在一起,从而对退绕辊进 行传动。为此将退绕辊141安装在枢轴支臂142上。

在由自由端纺纱装置11和退绕辊对14之间构成的纱线通道上, 纱线20由纱线监控制装置15进行监控。

纱线20被卷绕在落筒装置12上,为此该落纱装置具有一个驱 动落筒辊120。另外,落纱装置12具一对枢轴筒管臂121,在两臂 之间可转动地握持一个筒管122。筒管122是在适当的纺纱程序中 被放在落纱辊120上,并随之被驱动。将要绕在筒管122上的纱线 20是被放置在沿筒管122往复运动的纱线导引装置123上,这样在 卷绕期间可获得纱线20在筒管122上均匀的分布。

纱线监控装置15中,离合器115和阀134通过线30、31和32与 一个计算机单元或控制装置3连接进行控制。

一个维修装置4可沿自由端纺纱机1移动,它具有多个类似的 纺纱工位10,并且它也具有一个控制装置40,该装置通过线407还 与自由端纺纱机1的计算机或控制装置3相连而被控制,从而控制 接头的过程。另外,该控制装置40通过线400与枢轴支臂41的驱动 装置410相连,枢支臂41的自由端顶在副传动轴411上。副传动辊 411由驱动达412驱动,该驱动马达还通过线401与控制装置40相 连而被控制。

枢轴支臂42可以枢轴安装在维修装置4上,因而枢轴驱动装置 420通过402与控制装置420相连而被控制,并且枢轴支臂42朝落纱 装置12的筒管臂121移动。

一个提升离开装置43可以朝向退绕辊对14的退绕辊141移动。 该提升离开装置具有一个枢轴臂430,它与离开辊141的枢轴支臂 142相配合。为此枢轴臂430与枢轴驱动装置431相连,并且其中的 一部分提升驱动装置432可控制地与控制装置40用线403和404相连。

此外维修装置4还具有一个纱线转向装置44,该转向装置带有 驱动装置440,它通过线405可控制地与控制装置40相连。

负压通道5的远端开口50与开松装置116的罩117相通,通道5 远离开松装置116一端可由止回阀51关闭。该开松装置116位于从 喂纱通道118的入口处纤维的传送方向(箭头P)看自由纺纱机1的下 游。维修装置4的负压排气装置45的负压通道450能朝向自由纺纱 机1的负压通道5移动。该负压通道450利用阀451与负压源452相连。 对该部分,阀451通过线406与控制装置40相连而被控制,其中包 括有一个时间控制元件46。

负压通道5,450和阀451一起形成纤维偏转装置,其中具有一 个纤维流松驰位置,在此如下所述,纤维被供给纤维收集表面136, 以及一个纤维流偏转位置,在此,被喂入装置110释放的纤维被提 供给纤维导引离开装置,该装置由负压源452形成,当负压通道 450具有负压时,止回阀打开,当通道450中无负压时,止回阀处 于关闭位置。如上所述,纤维偏转装置利用阀451和驱动装置(未 示)与控制装置40相连。

另外,纱线返回装置(未视)为已知类型。例如,它是由可在 回复方向上驱动的落筒装置12及纱线调节器47组成,(调节器47见 图4),该调节器具有二个可在返回方向上驱动的供给辊470和471。 然而,也可以提供一个纱线偏转臂或销,通过其转动或偏转来释 放接头所需长度的纱线,由于纺纱装置中的负压作用其纱线随后 返回到纤维收集表面136。

在标准纺纱操作中,棉条2是靠纤维喂入装置110供给开松装 置116的,它将棉条2开松成纤维,该纤维被供给到纺纱元件13的 纤维收集表面136,并在此存贮。被退绕的纱线20端部与纤维的收 集相连,如该实例所示,其纱线在纺纱杯上形成一个纱环,并且, 由于因纺纱元件13的转动而引起的旋转,使纱线20在其端部与纤 维相接合,同时纱线20通过退绕装置14从纺纱装置11上被退绕。 在纺纱过程中,筒管122以已知方式位于落筒辊120上,并以此来 卷绕纱线20,纱线往复导引器123将纱线往复布于筒管122上。

借助于图1至3对新的接头工艺进行描述,为了使附图简化, 由已知方法控制的落筒元件13的速度被省略。

运行在纺纱元件13中的纤维流FFS用在图形纵轴上方的实线或 虚线标示,退绕纱线AG由点划线或虚线也标示在其上,供给负压 通道5的不能到达纺纱元件13的纤维流FFA用实线或虚线标示在纵 轴的下方。

时间示于平的时间轴上。

在时间点tB发生纱线的断裂。在时间点tB纤维喂入装置110停 止,同时,继续转动的开松装置116继续作用棉条2的前端,并从 上面开松出纤维,随时间的推进,在随着纤维的材料,长度和纤 维喂入装置110的速度而变化的情况下(见曲线KAB和KBB),单位时 间内棉条2的前端很少或几乎没有纤维梳出。相反,由于开松辊( 开松装置116)针布的节距的限制,在棉条端剩余的纤维格外地拥 塞。这样,棉条的开头端将处于不理想的接头状态,因此,最理 想的是借助这些通过上述梳出过程由刮离或缠结/拥塞而没有损伤 的纤维来进行接头。

在时间点t0开始接头程序。然而纤维喂入装置110在时间点t1 处开始运转。从而纤维流FFA重新开始流动。由于上述停机时间的 结果,鉴于棉条的前端梳出更大或较小的宽度,该棉条前端在继 续转动的开松装置116处形成一个毛圈,由于该毛圈比标准生产操 作过程的中的毛圈要细得多,而标准的毛圈首先是以一定的距离 被送进,直到类似于生产中的毛圈再提供到开松装置116处。然而, 提供到开松装置116上的纤维落在开松装置116的针布上及由此被 传送也是很重要。为此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纤维流FFA的加速曲 线根据停止时间为更陡或更缓。

由于从棉条前端梳出的纤维因为刮离和/或缠结(拥塞)而有损 害并且已有损伤,故它们不能到达纺纱元件13的纤维收集表面136, 而是被提供到负压通道5并由此导出(见纤维流FFA)。

根据材料和根据前述的棉条前端的损伤的情况,纤维流FFA在 不同的时间位置上又获得了它的正常纺纱密度(见曲线KC和KD′和 时间点t2,t2′)

在时间点t3′也即时间点t2和t2′之后最不利的情况,也就是 说,产生的被连续导出的纤维流FFA确实达到了它的正常纺纱密度, 纤维喂入装置再次被停止,同时开松装置116继续对由纤维喂入装 置110供给它的棉条的首端进行开松。由于纤维喂入装置110暂时 性的接通,这些纤维避免积存在纺纱元件13的纤维收集表面116上, 这些纤维在上述纤维喂入装置110停止期间被刮离和拥塞而有损伤, 并在接头时是不希望存在的。

由于棉条前端在时间点t3与时间点t′B条件相同,及在时间点 t3和tB′之前可直接获得完整的纤维流,因而在时间点tB和t3的纤 维流FFS和FFA的曲线也是分别相同的(见曲线KAB和KAV′和KBB和 KBA)。而仅不同之处在于在发生纱线断裂以后,纤维流FFS首先全 部送到纺纱元件13并被导引从此处离开,同时纤维流FSA在时间点 t3之后被供给负压通道5而被导引离开。

曲线KAV和KBV格外地展平,也就是说可察觉地直到最终单位 时间的纤维梳出基本上无大变化。其发生的快一些或迟一些,这 取决于曲线KAV和KBV的趋势,然而,在一定时期之后,尽管纺纱 条件不同,曲线KAV和KBV基本上重合,结果是在考虑加工的纤维 材料和纤维喂入装置110的速度的各种情况下产生相同情况。也就 是说,在给定的时刻恒定数量的纤维被梳出。

当纤维喂入装置110重新开启时,将不会有太长的时间,以便 在纤维喂入装置110再停止的时候,梳出的纤维不会因刮离、缠结 而被损伤,也可以是说,由于纤维喂入装置110的停车而引起的不 可避免的损伤是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相应地,在纤维喂 入装置110重新开启的时间点t4处的不同曲线KAV和KBV一方面已被 展平,但纤维的损伤仍然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因为这些纤维是可 以去除掉的。

就棉条2的首端来说,虽然开始条件基本上是相同的,与其材 料无关,但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不同加速度曲线KE′、 KE″和KF′、KF″。例如,其取决于喂入纤维装置110的速度。很 明显,在纤维喂入装置110的输送辊111高速的情况,纤维流FFA, FFS能很快的复回达到最高值(100%),这要比在其低速下快得多。 相似地,不同的材料或实际的纤维长度对曲线KE′、DE″和KF′和 KF″的趋势是有影响的。

由纤维喂入装置110(在时间点t4处)释放的纤维首先全部进入 负压通道450,(见KE′和KF′)并经负压通道450而被引导离开,结 果是没有纤维到达纺纱元件13的纤维收集表面136。在这一方式中, 纤维在纤维喂入装置110暂时开启之后的短暂停止过程中在某种程 度上失去了最佳条件,如果仅是很少量的,该纤维则被导引开, 并避免参与在以后重新开始的纺纱过程。

在时间点t5,可能在纤维喂入装置110的最后停止时被损伤的 纤维已基本上被引走开,而纤维流的偏转被消除,纤维供给纺纱 元件13的纤维收集面136。这是在时间点T6或T6′到达前很久完成 的,在T6或T6′点将获得整个纤维流FFA/FFS,故而所有的纤维从 时间点t5以后通过纺纱元件13。这样,在纤维流FFA/FFS增速时, 换句话说,由于纤维喂入装置110开启的结果,在起动纤维流FFA /FFS已具有正常操作密度之后纤维流FFA/FFS被转换并且被供给纺 纱元件13。

在一定纺纱条件的各情况下的时间点t5可进行重复操作。(例 如一定的纤维材料,设定的喂纱装置110的速度等)。然而,作为 一种选择,它还能提供对所制定的纤维喂入装置110的关闭时间总 是相同的,而与其变化无关。

传统方式制备的纱线20端部在时间点(未在图1中表示)返回到 纺纱元件13的纤维收集表面136。然后纱线退绕AG开始。

当接头发生时由于纤维流FFA/FFS仍然在其加速阶段,作为纱 线20再次返回和退绕的结果,根据所示实例,纱线的退绕AG的加 速度被控制并且与纱线流FFS的匹配是这样的一种方式,即,纱线 退绕加速度AG与纤维流FFS的加速度曲线稍有区别。这意味着接头 与常规的纱线粗度和标写的粗度仅会有稍微的区别。

图2显示了纺纱工位相对较短停车后部分新的接头工艺过程, 由于在纤维喂入装置110已停止后,开松装置116继续运转,根据 纱线喂入装置110的结构,这将有可能使其发生纤维绒头简单的梳 出或实际上纤维绒头刮离,可以引起绒头连续的磨损。因此,在 开松装置116的作用阶段,(与图1相比较是较短的)根据这一相对 较短的停止时间内,绒头也被轻度损伤,因此,在纤维喂入装置 110已再次开启后,其将不会占太长时间,直到棉条2以常规的方 法被开松装置116再次开松。(见图1和图2的时间点t0和t2之间的 间距)。图2的时间点t0至t2的间距比图1的这一间距要小。

现已对新的工艺进行了原则性的描述,下面将结合附图5和6 并参照已描述过的设备对工艺的细节进行描述。

如果一根纱线发生断裂(在时间点tB),则通过监测装置15将 信息传给控制装置3,同时,纤维输送装置110的离合器115动作, 从而停止输送杆111,从而避免棉条2进一步供给开松装置116。然 后,在此未示出的方式中,筒管122提升脱离开落纱辊120,以致 于纱线20的端部不能继续运转的筒管被卷在筒管表面,相反,开 松装置116继续地连续运转。

一段时间后,维修装置4到达已断裂的纱线20的纺纱工位10, 维修装置4可以通过呼叫装置叫到纺纱位来,该呼叫装置为已知型, 未示出。然而,维修装置4也可以沿一定数量的纺纱工位10巡回, 且这样可到达断纱的纺纱工位10,一旦维修装置4到达了受影响的 纺纱工位10,其用线407与控制装置3相连的控制装置40将确认在 该纺纱工位10处是否需要维修。其控制装置3是这样构成的,在每 种状态下它仅能对维修装置4发送涉及纺纱工位10的信息,在其纺 纱工位10处维修装置4通常被定位

当维修装置4是位于需要维修的纺纱工位10时,在时间点tA它 将停下来并要开始接头操作。纺纱元件13以上述已知的方式被停 止。此外,用枢轴支臂42把筒管臂121提升离开在机器侧面上的落 筒管提升装置,如前所述。并且此时用枢轴支臂42对其进行支撑。 另外,辅助驱动辊411朝筒管122移动。另外,维修装置4的负压通 道450移向机器侧面上的负压通道5。此外,退绕辊141借助离开装 置43离开退绕驱动辊140,并且纱线20从离开了落筒辊120的筒管 122上退绕,在通常的方式中,其纱线返回到纱线引出管119。在 此期间,纱线经纱线转向装置44而被放置并在此被夹持。

在这一阶段中,纺纱元件13由已知的方式进行清洁,从纺纱 元件13上松掉下来的纤维和脏颗粒用与纺纱负压相接的负压管线 135吸走,同时,该纺纱负压在罩132内仍有作用。

在纺纱元件13清洁之后,用阀134将纺纱负压关闭,而阀451 开启使其与负压通道450接通。然而,还在停止的纺纱元件13被再 次排放纤维并加速到操作速度或预定的接头速度。在这一例证中, 接头的程序能够被确定,以致接头是在纺纱元件13恒定速度下或 者在它的加速曲线期间下完成的。如果接头是在一个被减小的但 为恒定的纺纱杯速度下进行的,则纺纱元件13最好是这样方式达 到其操作速度,即,其加速度曲线实际上与纤维流FFA和退绕纤维 AG′同步或是基本上与其匹配。

与纺纱元件13的清洁相同步,辅助负压空气流HA通过开启阀 451(点tHA)而被有效构成,该辅助负压空气流经过纤维喂入通道 118直到纺纱元件13,该纺纱元件为纺纱杯。由于纺纱负压US还开 着,因而纺纱负压US和辅助负压气流HA同时作用于纺纱杯。其结 果,在纱线退绕管119中产生一沿纺纱杯流动的强气流,并且预先 从筒管122上以通常方式退绕的用于接头的纱线端部受到该气流的 作用(时间点R1),从而它在纱线引出管119内占据一个准备位置( 纱线回程RG1)。线端被避免进一步地以传统手段提供给纺纱杯。

一旦线端到达纱线引出管119中的准备位置,则辅助负压流HA 在时间点tHE利用关闭阀451而被关掉。

随后(时间点t),控制装置3发出一脉冲给离合器115,使纤维 喂入装置110重新接通。由于这个结果,棉条重新供给开松装置 116,并且通过纤维喂入通道118无滞留地进入纺纱杯,或者说, 通过接通纤维喂入装置110而产生的纤维流FFA利用仍起作用的纺 纱负压US而被供给在纺纱杯开口边上的负压线135,并经过负压线 135而被引走。由此,在纤维喂入装置110停车过程中在接头程序 进行前受损的纤维和在后来的纺纱中被排除掉。

在时间点t3′,也即,纤维流FFA达到正常密度以后,纤维喂 入装置110利用离合器115再次被关闭,其中纤维流达到正常密度 是在时间点t2处。

甚至在纤维喂入装置110重新开启之前,在时间点t4′处,沿 曲线KAV的纤维流FFA(减小的)利用关闭纺纱负压US和接通辅助负 压气流HA′,在时间点tHV处被转向,并且由辅助负压气流HA通过 负压通道5被导引离开,而不是由负压气流通过负压线135导引离 开。在纤维喂入装置110关闭之后并再次开启之前的预先的暂时性 开启之后,偏转来自其喂纱装置110和纤维收集表面136之间通道 上的纤维流FFA(减小的)从而便开始,为保证如此,在该纤维喂入 装置110开启而释放的纤维流FFA转向之前,没有纤维能到达纤维 收集表面136,该表面在纺纱中是被驱动的,并且纤维收集表面参 与由于接头的结果而使后来重新开始的纺纱过程,纤维通过在先 前被停止的纺纱元件13的加速度与利用适当控制的纺纱负压US和 辅助负压气流HA产生的纤维流的转向之间适当同步而已经被偏转 方向,并且纤维在该时间被避免到达纺纱元件13,在这样的时间 点,即,在先被停止的纤维收集表面136还没有再次起动并且还没 有达到在此所被提供的纤维通过被退绕的纱线20仅被导引离开的 速度。

曲线KAV连续地展平直至单位时间棉条前端梳出的纤维数量无 大的变化,或基本无大的变化,这就是说,单位时间里绒头的状 态没有太大变化或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以便,利用所述的方法 建立恢复梳出阶段(t3和t4时间段),可获得用简单方法再现其状 态的绒头和由这种绒头决定的接头状态。在一旦重新停止的棉条2 中的纤维的损伤之前,对这个损伤足够超过容忍极限,由于在最 后的时间点t4′,通过导引纤维离开而引起的损伤不会再有,该纤 维在后续的纤维流加速度中是连续有效的,则纤维喂入装置110由 离合器115再次开启(见速度NF)。纤维又被从增加的纤维流FFA的 新的前端被梳出,这一纤维流由图5的曲线KE′和KE″表示。

由于纤维不断地由辅助负压空气流HA′导引离开,其在纤维喂 入装置110最后的短暂的开启中重新受的纤维不能到达纺纱元件 13,并且它也不适于后续的接头和纺纱过程。

在时间点t5′,它是由控制装置3确定的,阀134和135均被打 开,因此,在负压通道5内不再有负压,并且取代之的是由负压线 135再次供给罩132的纺纱负压US,在该时间点,在纤维喂入装置 110的短暂停留过程中损伤的纤维已被引导离开。达到开松装置 116的罩117的纤维,其不是在纤维喂入装置110短暂停止中位于有 效的开松装置116的有效区域内,并在这一过程中未受损伤,其由 负压经纤维喂入通道118供到纺纱元件13,并以已知的方式落在纤 维收集表面136上。

以一种通常的并不进行细节描述的方法,与纤维流FFA同步, 其端部位于纱线引出管119的准备位置的纱线20回退到纺纱杯(纱 线返回RG2),并且要足以使其端部落在纺纱杯的内表面上。为此 目的,纺纱杯将要再次被驱动,并且产生一离心力,以致于纱线 端部能到达纤维收集沟槽,(纤维收集表面136)。纺纱杯(或不同 类型的自由端纺纱元件13)被重新相当早的达到一个适合的速度, 如上述,该速度是通常的操作速度或特有的接头速度,其接头速 度要比操作速度低。

控制装置3以这样方式存贮纤维流FFA/FFS增量(根据纤维材料, 短纤长度,喂纱装置结构等等),这样,如需要,随着曲线的变化 纱线的退绕AG也可被控制,并与纤维流FFS的增量相匹配。在时间 点t5,纱线退绕AG的开启是通过控制装置3利用维修装置4的控制 装置40来进行的。在该时间点,纤维流FFS在纺纱元件13内是有效 的,(见曲线KE″)—或稍前或在该时间点t5之后—并且与由控制 装置3设定的曲线相一致而加速。根据控制装置3输入的纤维流 FFS的加速度曲线,这一加速度可被线性控制或完全按任一曲线进 行控制。也就是说,随着纤维收集表面136上有效纤维流FFS的增 量而变化。

这里,控制是借助辅助驱动辊411进行的。然而,它也可以借 助退绕辊141控制纱线退绕曲线,因为退绕辊141的接触压力是借 助于提升离开装置43来控制的。

在时间点t6′,纤维流FFS达到正常的纺纱密度,这样,在这 一时间点t6′之后,借助于提升离开装置43,压力辊141可以重新 顶靠于驱动退绕辊140上,并且借助于退绕装置14,纱线20从纺纱 装置11上的退绕能够完成。这时,筒管122下放在落纱辊120上, 在下落后,辅助驱动辊411提升并离开筒管122。

如需要,纺纱元件13从接头速度到操作速度的加速度也可根 据纤维流FFS的加速度进行控制。

通过适当地确定时间点t3,由上述的实施例可以保证,与曲 线KC或KD′的趋向无关,纤维流FFA在纤维喂入装置110短暂的接通 过程中能确实达到它的全完的值(100%),为此目的,根据尽可能 最平的曲线KD在时间点t6至t3之间不需要设立时间间隔。也就是 说,由于绒头梳出状态对曲线KC′KD的趋向来说是决定性的,从而, 绒头的梳出状态能够用来控制中间喂入。

这种状态可以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即直接和间接的方法,它 是在纤维喂入装置110短暂的开启之前进行的。例如,绒头梳出状 态从纤维喂入装置110停止,到接头操作开始的时间内直接导出,这 时开松装置116在继续运转。为此,根据图6,在控制装置3中具有 一个时间测量元件33,其用来测量纤维喂入装置110停止至接头操 作开始的这一段时间。这一时间段在图5上为时间点tB至tA一段。 随着这一间距的尺寸变化,纤维喂入装置110的开启的持续性被设 定适用于中间喂入(该间隔为时间点t1到t3)。

作为时间测量装置33的替换,如果需要也可以设定时间点t3, t4和tG′可以在维修装置上的自由端纱纺机上设置一个输入装置( 修正健460)用于时间控制元件46选定时间tG,它可以随不同因素( 绒头状态,纤维材料短纤长度,传送辊111与喂入托盘112—或另 一个相应于传送辊111的对应元件,—来自开松装置117的工作区 域上的对应元件之间的啮合线间距,等)而发生。

对图1的曲线KC和KD进行比较,随着前述的停止时间的变化, (时间点tB到t0之间)。最大的纤维流FFA可以出现在不同的时间 点(见时间点t2和t2)′。接头的延持期可以通过不选择作为时间点 t3的时间点而被缩短,该时间点从时间点t0始总是相同的间隔, 但其随着先前停止时间而变化,在该停止时间内,开松装置116继 续作用棉条2的前端(绒头),该棉条已被所关闭纤维喂入装置110 而先停止了,这些是在纤维喂入装置110短暂开启之前。

绒头的状态不一定来自于棉条2的停止时间,或许要考虑其它 的一些因素,并且也可以容易地以另一方式确定,例如,直观地 通过测量空气阻力等等。这应是被期望的。从而,纤维喂入装置 110的短暂开启的时间长短和纱线退绕AG的控制这两者均可以随着 棉条2前端的状态的变化来直接地被确定。

如上述,随着纤维流FFA增加时(曲线KAV′KBV)存在这样一个 阶段,在此单位时间内从棉条2前端梳出的纤维数量几乎没有变化 或仅有少许一点。这一阶段表现为一非常平的曲线段。与任何形 式能够影响曲线KAVKBV的不同因素无关,曲线KAV′KBV迟早最终 都将重合。

对于在整个持续时间中,(其中曲线KAV′KBV呈平状),停止 的绒头保持在开松装置116的影响范围内的区域,该开松装置是继 续有效的并且它对绒头中纤维也必定有伤害作用,如果是它对纤 维的状态的损伤仅仅是轻微。该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可以任意选 择,在此期间绒头是受操作的开松装置116的作用,同时纤维喂入 装置110被停止,但该阶段可以是这样的短,以致在短时的操作之 后,纤维喂入装置110的停止期间,受继续作用的开松装置影响的 纤维被导引去除,这是在纤维喂入装置110再次开启和对纤维收集 表面136供纤开始之间的相当短时间内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时间 点t4和t5′之间,从而在实际未被损伤的接头纤维早已再次可获得 期间。

考虑到所说的两个要求,即一方面纤维梳出直到达到一时间 点,在该时间点,单位时间梳出的纤维数量无大的变化以及另一 方面,对在停止绒头内的纤维且受有效的开松装置116影响,其损 伤是很轻微的可以忽略不计,这些纤维的时间点t4的再加速的纤 维流的第一阶段期间可以基本被去除,在时间点t4,在纤维喂入 装置110短暂的停止之后,被重新释放的纤维能由最佳方式被建立, 以便该阶段选择总是相同的,在这阶段期间,纤维喂入装置110在 暂时开启之后又被关闭,(开启是在时间点t3和t4之间),而与所 要纺的材料无关。

在纤维喂入装置110在其短暂停止之后重新开启直到纤维流 FFA′的转换的阶段,也即在时间点t4和t5′之间的阶段可以用各种 方式设定。假如,与纤维喂入装置110有关,也就是其传送辊111, 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则该阶段随着传送辊111的预定的旋转 变化而能被设定。借助给出的转送辊111的旋转速度,这一确定的 旋转角对应于一定的阶段,这种用时间来进行设定是很方便的, 这是由于在一定的设定的时间间隔内传送的棉条2的长度是知道的, 因此以极简单的方法所匹配的棉条长度是可能的,该棉条长度 在纤维喂入装置短暂停止时由于开松装置116仍在操作可能已经受 到损伤。

然而,被牵引的与喂入装置相同停止阶段相匹配的棉条长度( 这时开松装置116继续转动)不仅仅取决于停止的绒头受开松装置 116的作用影响下的阶段,而也决定于纤维材料的类型(即棉或合 成纤维,长纤或短纤)。为此,在所述实例中,在设定的阶段,即 从纤维喂入装置110在时间点t4的开启至由控制装置3和/或40转换 新的重新增加的纤维流(时间点t5)。在所述工艺的附加方法和变 化方法中则要考虑到这些纤维材料,为了这些目的,在工作开始 或一批材料更换之前,纤维材料类型由修正健460进行输入(见图6) 并且在所说的阶段设定期间,由控制装置3和40之间的控制连接 件随后考虑到这种纤维材料类型,因此,控制装置3和/或40能够 考虑到输入信号,其控制装置为一计算机或包括有这样一种计算 机,借助它可以校正预定的阶段,或是由时间控制装置进行校正( 时间测量元件46)。除了用控制装置3和/或40校正预定阶段外,也 可用控制装置3和/或40的计算机首先进行计算并确立所要维持的 阶段来作为一种替换方法。

根据一个选择的工艺,在接头过程中由一个纱线监测器(纱线 监测装置15)对纱线20粗细的变化进行监测。如果接头的粗细度偏 离了用适当方式输入控制装置3或40的设定粗细值,这样就将存贮 接头的实际值并且根据所确定值,致使其纱线断裂,随即重复接 头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接头的外观,在这样的连接中,至 少从纤维喂入装置110重新启动至纤维开始供给纤维收集表面136 的这个阶段被进行控制。原则上,对于执行接头程序决定性的阶 段(立即或迟后)能够借助于时间控制装置(时间控制元件46)通过 修改设定的时间点t4和/或t5和/或tG而进行修正和设定。并且, 纱线退绕AG的加速度曲线根据控制装置3或40中存贮的程序进行修 正和设定,从而获得最佳的接头操作。

时间点t4′t5′tG和开启时间可首先由控制装置3或40或其中 的控制元件46被预定作为标准值,或根据控制装置3或40的结构借 助于修正健460在纺纱开始前进行手工输入,所有的例子中,偏转 装置与纤维喂入装置110的开启和关闭同步地转换(借助于它的阀 451)到它的纤维流偏转位置或返回它的纤维流释放位置,这是利 用时间控制装置46进行的。

在纱线端部返回到准备位置期间,在纱线引出管119中,需要 有一个较大的负压,因为这个较大负压增加了纱线返回的可靠性。 之后负压强度不再起上述重要的作用,为此,在上述的实施例中, 将提供一个辅助负压气流HA将被暂时关闭(时间点tHE)以及然后再 开启(时间点tU),以致于辅助负压气流HA在纤维喂入装置再开启 之前的适当时间是再次有效的。其中纤维喂入装置是预先被暂时 开启的。然而,如果需要,辅助负压气流HA也可以不必被暂时性 的关闭,如图5的阴影线所示。

所述的工艺及解释过的联接关系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修正, 例如,可以通过等价物来替换其中某个零部件或进行不同的组合 来进行。这样,例如,不一定要用纺纱元件13来作为纺纱杯,也 可以用其它的自由端纺纱元件,如摩擦纺纱辊等,在维修装置4上 也可不用分开的负压源452,而可以是使用负压通道450与机器侧 面的负压源以上述方法进行连接,并且负压管线135也被连上。

也有可能的是由一个可控的摩擦离合器控制的由一个驱动轴 来驱动驱动辊140,并且根据有效的滑动控制纱线的退绕AG。

图4显示了另一个改进的实例,为了理解本发明这里仅图示了 设备的一部分。这些传统的部份分布在自由端纺纱机上以及可沿 纺纱机横动的维修装置上。这些部份绝大部分已示于图6中,故下 面将不再进行解释了。图4中,仅用了单个的控制装置6取代了二 个控制装置3和40。因此,这里也没有显示进入自由端纺纱机的一 段和维修装置,但将示出的是,根据图6方式的控制装置6的一部 分尽可能完全。

这一实例中所示的纺纱元件13又是一个纺纱杯,并且该纺纱 杯由它的轴130进行驱动或减速运转,正如图6中所示的实例通过 一个连杆16或仅仅通过相应的控制,可以选择使用一个驱动皮带 131或制动器160来靠压于轴130,为此目的,一个或多个适合的驱 动器17与驱动皮带131和制动器160相配合以用来控制所需的运动。

不被驱动并作为压力辊的退绕辊141安装在二个臂杆142的自 由端上,其中一自由端可被拉杆180推起,该推杆可以是由电磁 18的衔铁所形成。

图4显示了一个枢轴安装的纱线喂入器47,它有一对喂入辊 470和471,这两辊可以相对的离开,因而在纺纱杯中(纺纱元件13) 产生的纱线20可被从所打开该对辊中牵引。在这对喂入辊470、 471中,至少一个喂入辊471可由马达472驱动。

如图4所示,纤维喂入装置110的联接器115,由线31连接到控 制装置6,阀451通过线406连接到控制装置6,纱线喂入器47由线 60与控制装置6联接,该纱线喂入器47也可为纱线返回装置的一部 分,驱动装置17(减速装置160)由线61与控制装置6联接,一对辊 子14(退绕辊140,141)的电磁铁18由线62与控制装置6联接,以及 负压管线135上的阀134由线32与控制装置6联接,而该控制装置将 控制整个接头程序。另外一些线连接于一些元件,然而这些元件 对于这里所要描述的目的是不太重要的。

同样在这一实例中,接头程序是以传统方式进行的。下面, 将借助图3和4仅对接头进行描述。

如果由于任何原因发生断纱,或由于其它原因纺纱装置停顿 下来,那么,为了开始纺纱程序,必须进行接头,由于它与上述 的接头程序有所不同,或由于它可以借助附加所示的元件进行更 详细的描述,因而下面将参照图3进行说明。

在纺纱元件13清洁之后,在纱线端头预加工以便具有最佳的 接头形状和长度之后,以及在纱线端头被返回在纱线引出管119中 的一个准备位置后(时间点tR1),借助于纺纱负压Vs和辅助负压气 流HA的联合作用,在时间点tVE处,由关闭阀134使纺纱负压US断 开,这样在纺纱装置中则仅有辅助负压气流HA在起作用。该辅助 负压气流HA通过罩117和纤维喂入通道118进入纱线引出管119。

然后,在上述的方法中,通过纤维喂入装置110开启,纤维暂 时供入开松装置116。该纤维将被避免进入纺纱元件13,该纺纱元 件为纺纱杯,并且纤维经过负压通道5/450而被引走。

与时间点t3和t4同步,(纤维喂入装置110关闭和再开启)包括 二个供给辊470和471的纱线喂入器47张开。另外,纱线20由于它 的返回以前述已知的形式而被释放,辅助负压气流HA将保持被释 放纱线20张紧、并且将其纱线的端部牵出纱线引出管119而进入纺 纱杯,使纱线的端部不会跑到周壁上去,并最终进入纤维喂入通 道118,(时间点tR2)。在这一阶段,开松装置116的纤维被梳理, 因为连续转动的开松装置借助于辅助负压气流HA将连续导离走棉 条2的前端,同时,纤维没有与位于纤维喂入通道118内的线端相 接触。

由筒管122(或是所纺的纱线20卷绕的筒管,或是一个特定的 接线筒管),引出的纱线20从一对退绕辊14所打开的两退绕辊140, 141中间,和纱线喂入器47的两个喂入辊470,471之间穿过,并再 通过纱线引出管119进入喂入通道118。

与纤维喂入装置110的关闭和再开启大致相匹配,通过开启驱 动器17(或某些驱动器17)纺纱杯被预先制动的制动器160释放,这 时驱动皮带131被带回到与纺纱杯(纺纱元件13)的轴相接触。纺纱 杯开始增速,由于适当的测量,将有可能提供的是对于纺纱杯不 是立刻产生完全的操作速度,而是产生某一较低的接头速度。例 如,可以对纺纱杯的驱动提供一个辅助驱动皮带(未示),取代驱 动皮带131,它可以在接头速度下进行驱动,并且在接头过程中起 作用。

与此相匹配,纤维喂入装置再次开启。纺纱杯的释放和纤维 喂入装置开启之间的相互匹配是这样进行的,即,在阀151和134 同时转换之前,纺纱杯已达到了给定的接头速度(特殊接头和真正 的完全的操作速度)。这样,在纺纱杯上重新作用有标准的纺纱负 压US,这时辅助负压气流HA已不起作用。接着,在纤维喂入通道 118中产生一气流,该气流经开松装置116在纺纱杯的方向上而被 定向。由于这个气流的结果,正被握持在纤维喂入通道118中的纱 线端头由负压拉出其通道118,并且,由于纺纱杯的旋转而带来的 离心力,纱线端部落在纺纱杯的周边壁上,由此纱端落入纤维收 集沟槽(纤维收集表面),该沟槽是位于纺纱杯最大内径位置。

与纱端落入旋转的纺纱杯1的同时,从绒头上被开松辊31开松 下来的纤维也通过纤维喂入通道118并由此进入到纺纱杯的收集沟 槽,其结果纤维被合并到供给于纤维收集表面136(纤维收集沟槽) 的纱线端头。

与纤维喂入装置118内的气流的转换同步进行,也即,与阀 451将要关闭和阀134将要开启同步进行,已被停止的筒管122再次 以卷绕方向被驱动,因此线端从纺纱杯(纺纱元件13)上再次输出, 在这期间,由已知的方法,纤维被连续不断地合并到连续引出的 纱线端部。

一旦接头程序结束,此处适于纺纱杯1的驱动被转换为所示的 皮带驱动,其结果使纺纱杯以正常的操作速度转动。

如果接头纱线已从用来接头的一个特殊接头筒管上返回,那 么它以已知的方式被断开,并且与接头筒管分离,这时从纺纱杯 上将连续退绕的纱线20被转移到筒管122上并在此被卷绕。

这样,再次呈现为标准的操作状态。

应将理解的是在图5和图6中所述的对其工艺改进不能用于图3 和图4所示的工艺和装置的实施例中,其该工艺改进不被纺纱负压 US和辅助负压气流HA的分开的控制来确定。

相应地,在借助讲述的二装置来解释的二个工艺中,可以获 得这样的加速度曲线(KE′、KE″和KF′、KF″),该曲线,,其对于 保持良好的波动范围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在时间点t5为转换其 纤维流,以便建立对纺纱元件13的纤维收集表面136提供纤维的开 始,纤维流FFA′,FFS的流量基本上是可知的。这对于正式的接头 和对于具有外观和强度相同质量的接头来说是必要条件。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纺纱机 2020-05-11 957
纺纱机 2020-05-12 696
纺纱纱架 2020-05-12 132
纺纱机 2020-05-12 136
纺纱系统 2020-05-12 710
调色纺纱 2020-05-13 589
气流转杯纺纱装置 2020-05-11 366
纺纱机 2020-05-11 543
纺纱机 2020-05-12 197
纺纱装置 2020-05-13 52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