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纺织设备及加工 / 曲折线迹 / 一种曲折缝送步机构

一种曲折缝送步机构

阅读:133发布:2020-05-2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曲折缝送步机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折缝送步机构。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曲折缝送步机构,以克服 现有技术 存在的线迹排布稀松,面料缝制不够牢固,不能满足高挡服装装饰缝纫线迹需求的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折缝送步机构,包括散 齿轮 驱动部分,所述散齿轮驱动部分由下轴、下轴齿轮、与下轴齿轮 啮合 的驱动齿轮、 驱动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动作的齿轮和齿轮;所述下轴由主动下轴和从动下轴两段组成;所述主动下轴通过下轴齿轮和驱动齿轮与驱动轴联动,所述齿轮设置于驱动轴上,所述齿轮设置于从动下轴上。,下面是一种曲折缝送步机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曲折缝送步机构,包括散齿轮驱动部分,所述散齿轮驱动部分由 下轴、下轴齿轮(2)、与下轴齿轮(2)啮合的驱动齿轮(3)、驱动轴(4),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动作的齿轮(5)和齿轮(6);所述下轴由主动下轴(1) 和从动下轴(7)两段组成;所述主动下轴(1)通过下轴齿轮(2)和驱动齿轮 (3)与驱动轴(4)联动,所述齿轮(5)设置于驱动轴(4)上,所述齿轮(6) 设置于从动下轴(7)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折缝送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5) 和齿轮(6)通过皮带传动驱动。

说明书全文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折缝送步机构

背景技术:

普通送步机构的抬牙动作与送步动为1∶1的关系,所形成的线迹为折线。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同等的针距条件下,线迹排布稀松,面料缝制不够 牢固,不能满足客户对高挡服装装饰缝纫线迹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曲折缝送步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线迹排布 稀松,面料缝制不够牢固,不能满足高挡服装装饰缝纫线迹需求的问题。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折缝送步 机构,包括散齿轮驱动部分,所述散齿轮驱动部分由下轴、下轴齿轮2、与下 轴齿轮2啮合的驱动齿轮3、驱动轴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动作的齿轮5 和齿轮6;所述下轴由主动下轴1和从动下轴7两段组成;所述主动下轴1通 过下轴齿轮2和驱动齿轮3与驱动轴4联动,所述齿轮5设置于驱动轴4上, 所述齿轮6设置于从动下轴7上。

上述齿轮5和齿轮6通过皮带传动驱动。运行更可靠,且成本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在同等针距条件下,线迹排布紧密,面料缝制牢固性增强,可满足客户对 高挡服装装饰缝纫线迹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使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原来的曲折缝送步机构包括散齿轮驱动部分,所说的散齿轮驱 动部分由下轴、下轴齿轮2、与下轴齿轮2啮合的驱动齿轮3、驱动轴4组成。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散齿轮驱动部分,所说的散齿轮驱动部分包括 下轴、下轴齿轮2、与下轴齿轮2啮合的驱动齿轮3、驱动轴4、同步动作的通 过皮带传动驱动的齿轮5和齿轮6。所说下轴由主动下轴1和从动下轴7两段 组成,其中主动下轴1通过下轴齿轮2和驱动齿轮3与驱动轴4联动,所述齿 轮5设置于驱动轴4上,所述齿轮6设置于从动下轴7上。

工作时,由主动下轴1带动下轴齿轮2转动,下轴齿轮2带动驱动轴齿轮 3转动,下轴齿轮2与驱动轴齿轮3的传动比为3∶2。驱动轴齿轮3带动驱动 轴4转动,驱动轴4另一侧的齿轮5随之动作,齿轮5与步轮6用同步带传动, 齿轮5与齿轮6的传动比为1∶3,齿轮6带动从动下轴7转动,这样主动下轴 1与从动下轴7的传动比达到1∶2。下轴的转动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这样就 可以使抬牙的动作与送布的动作由原来的1∶1变为1∶2,即送布完成两次动 作牙齿抬高一次,其中一次的送布动作送布牙在针板以下完成,缝料上的线迹 如图所示:原线迹为折线每缝一针送布牙向前送布一次,改进后间歇送布的线 迹为锯齿形,送布时送一针停一针,所以在第二针线迹为竖直线迹。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