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纤维类 / 纱线 / 普梳纱 / 一种纺制包芯纱的方法及其设备

一种纺制包芯纱的方法及其设备

阅读:692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纺制包芯纱的方法及其设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纺制包芯纱的方法及其设备。现有包芯纱生产工艺的流程都较长,涉及较多的设备,所需的生产投资较大,包芯纱的产量较低,包芯纱的生产成本较高。本发明的方法是:一芯纱通过芯纱喂入罗拉牵伸,引入包芯转杯 纺纱 机的纺杯中;一 棉 条经转杯 纺纱机 上的分梳机构分梳成为棉 纤维 ,棉纤维被吸入纺杯内,被加捻形成外包纱(普通气流纱)且包覆在芯纱上,从而形成包芯纱;本发明的设备为 转杯纺纱机 ,其特征是转杯轴有一轴向通孔,轴向通孔内套一中空的引纱管。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简单、构思巧妙,突破了以往转杯纺纱机不能直接纺制包芯纱的局限;本发明的方法使工艺流程短、生产简单,大大提高了包芯纱的产量,降低了包芯纱的生产成本。,下面是一种纺制包芯纱的方法及其设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纺制包芯纱的方法,其特征是:一芯纱(1)通过芯纱喂入罗拉(2) 牵伸,引入转杯纺纱机的纺杯(3)中;一条(4)经转杯纺纱机上的分梳机构(5) 成为棉纤维(6),棉纤维(6)被吸入纺杯(3),在纺杯(3)的高速旋转中凝聚并 加捻形成外包纱(7)且包覆在芯纱(1)上,从而形成包芯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制包芯纱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芯纱(1) 为纶或化纤长丝。
3、纺制包芯纱的设备,包括转杯纺纱机,所述的转杯纺纱机包括机架和 置于机架上的芯纱喂入罗拉(2)、引纱罗拉(9)、卷绕系统(10)、纺杯(3)和分 梳机构(5),纺杯(3)包括转杯(12)和与转杯(12)联接的转杯轴(13),其特征 是转杯轴(13)有一轴向通孔(14),轴向通孔(14)内套一中空的引纱管(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制包芯纱的设备,其特征是引纱管(15)的一 端与转杯轴(13)齐平,另一端伸出轴向通孔(14)外,引纱管(15)固定在机架 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纺制包芯纱的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包芯纱的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第一种工艺流程为条— 粗纱机—细纱机(加入芯纱)-形成包芯纱,棉条在粗纱机上被拉伸,并被粗 纱锭子加捻、卷绕,形成粗纱筒子;粗纱筒子上的粗纱被喂入细纱机的牵伸罗 拉,粗纱被牵伸变为细纱,同时芯纱通过喂入罗拉也被喂入细纱机的牵伸罗拉, 两者一起被加捻形成包芯纱。第二种工艺流程为棉条—粗纱机—细纱机—包覆 纱机(加入芯纱)—形成包芯纱,棉条经粗、细纱机不断牵伸变细,并被加捻形 成棉纱,形成棉纱筒子;在包覆纱机上芯纱通过喂入罗拉穿过包覆纱机的空心 锭子的中心,棉纱筒子固定在空心锭子上,通过棉纱筒和锭子的旋转,棉纱被 包缠在芯纱上,形成包芯纱。第三种工艺流程为棉条—粗纱机—细纱机—并纱 机(加入芯纱)—短纤倍捻机—形成包芯纱,棉条经粗、细纱机形成棉纱;在并 纱机上,芯纱通过喂入罗拉牵伸,与棉纱合并在一起,形成合股纱,卷绕成股 纱筒子;股纱筒子被放置于短纤倍捻机上,通过倍捻机锭子将股纱加捻,形成 包芯纱。上述三种生产工艺的共同点在于都须将棉条分别经粗、细纱机变成棉 纱,然后再包覆在芯纱上,工艺流程都较长,涉及较多的设备,所需的生产投 资较大。另外,上述生产方法的纺纱速度较慢,每分钟仅能生产约30米左右 的纱,使包芯纱的产量较低,包芯纱的生产成本较高。

近年来,转杯纺纱在纺织领域得到较快的发展,其优点是工艺流程短、纺 纱速度快,转杯纺纱机的线速度高,每分钟能生产80-120米的纱,是上述生 产方法的纺纱速度的4倍左右,由于受现有转杯纺纱机的结构限制,单靠转杯 纺纱机无法直接纺制包芯纱,使其较难应用于包芯纱的生产工艺中。迄今为止, 还没有发现利用转杯纺纱机直接纺制包芯纱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纺制包芯 纱的方法及设备,将本发明的转杯纺纱机应用于包芯纱的生产工艺中,使转杯 纺纱机能直接纺制出包芯纱,改变现有包芯纱的生产方法,提高包芯纱的产量 和降低包芯纱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纺制包芯纱的方法,其特点是: 一芯纱通过芯纱喂入罗拉牵伸,引入包芯转杯纺纱机的纺杯中;一棉条经转杯 纺纱机上的分梳机构分梳成为棉纤维,棉纤维被吸入纺杯内,棉纤维在纺杯的 高速旋转中被凝聚并加捻形成外包纱(普通气流纱)且包覆在芯纱上,从而形成 包芯纱,所述的芯纱为纶或化纤长丝,即该方法的工艺流程为棉条—转杯纺 纱机(加入芯纱)—形成包芯纱。本方法不必将棉条分别经粗、细纱机变成棉 纱,省去了粗、细纱机设备及相应的工序,只需用分梳机构将棉条分梳成棉纤 维即可,然后通过纺杯将棉纤维在其内形成外包纱并包覆在芯纱上。利用本发 明的转杯纺纱机能直接纺制包芯纱,改变了现有包芯纱的传统生产方法,缩短 了工艺流程,使包芯纱生产简单。此外,由于转杯纺纱机单锭产量是现有包芯 纱使用设备的4倍左右,大大提高了包芯纱的产量,降低了包芯纱的生产成本。

纺制包芯纱的设备,包括转杯纺纱机,所述的转杯纺纱机包括机架和置于 机架上的芯纱喂入罗拉、引纱罗拉、卷绕系统、纺杯和分梳机构,纺杯包括转 杯和与转杯联接的转杯轴,其特点是转杯轴有一轴向通孔,轴向通孔内套一中 空的引纱管,引纱管的一端与转杯轴齐平,另一端伸出轴向通孔外,引纱管固 定在机架上。纺纱过程中,转杯和转杯轴在高速旋转,而引纱管固定在纺纱机 的机架上并不随转杯转动,引纱管的设置能避免芯纱被加捻及方便芯纱的接头 操作。芯纱通过转杯轴上的轴向通孔引入转杯,棉条经分梳机构分梳成棉纤维 进入转杯的凝聚槽内,其在转杯高速旋转过程中凝聚并形成外包纱(普通气流 纱)且在加捻过程中包缠到芯纱上,从而形成包芯纱。本发明所述的设备为实 施本发明方法所专用的设备,突破了以往转杯纺纱机不能直接纺制出包芯纱的 局限,将其应用于包芯纱的生产工艺中,能直接纺制出包芯纱,缩短工艺流程, 使包芯纱生产简单。

本发明涉及的设备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将芯纱通过转杯轴中的引纱管引 入转杯中,由于引纱管固定在机架上不动,避免其内的芯纱被加捻,突破了以 往转杯纺纱机不能直接纺制包芯纱的局限;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包芯转杯纺纱机 直接纺制包芯纱的方法,改变了现有包芯纱的传统生产方法,不必将棉条分别 经粗、细纱机变成棉纱,省去了粗、细纱机设备及相应的工序,棉条经转杯纺 纱机后就能直接生产出包芯纱,不需增加其他设备,使工艺流程短、生产简单。 此外,由于转杯纺纱机单锭产量是现有纺制包芯纱使用设备的4倍左右,大大 提高了包芯纱的产量,降低了包芯纱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形成包芯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纺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纺制包芯纱的设备即为转杯纺纱机,包括芯纱喂入罗拉2、引 纱罗拉9、卷绕系统10和纺杯3及分梳机构5,纺杯3包括转杯12、与转杯 12联接的转杯轴13和轴承16,转杯轴13的轴心处设有一轴向通孔14,轴向 通孔14内套一中空的引纱管15,引纱管15的一端与转杯轴13齐平,另一端 伸出轴向通孔14外,引纱管15和轴承16固定于转杯纺纱机的机架上,引纱 管15与转杯轴内的轴向通孔14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的卷绕系统10为卷 绕辊,其他如芯纱喂入罗拉2和引纱罗拉9均为公知的常用部件,各部件的联 接关系为常规连接。

包芯纱生产方法的步骤如下:氨纶1通过芯纱喂入罗拉2牵伸,穿过轴 向通孔14引入转杯12中;棉条4经分梳机构5成为棉纤维6,棉纤维6因为 转杯纺纱机上的机产生的气流在转杯12内形成负压,迫使棉纤维6进入转 杯12的凝聚槽内,棉纤维6在转杯12的高速旋转中加捻形成外包纱7并包覆 在氨纶1上,从而形成包芯纱8,包芯纱8最后经引纱罗拉9引入卷绕辊10, 形成成品包芯纱筒子1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