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纤维类 / / 纤维棉 / 一种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

一种抗菌竹浆纤维纺纱的加工方法

阅读:251发布:2023-01-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抗菌竹浆纤维纺纱的加工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抗菌竹浆 纤维 混 纺纱 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彩色竹浆纤维制取:加 染色 颜料, 湿法纺丝 ;(b)竹浆纤维混合:将彩色竹浆纤维、大豆纤维充分混合,开清 棉 工序、梳理工序;(c)罗布麻纤维处理;(d)混合:罗布麻纤维与大豆纤维混合,开清棉工序、梳理工序;(e)并条;(f)粗纱;(g)细纱。本发明使用的三种纤维各有特点,通过优化配比、充分混合的加工方法,最终制得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竹浆纤维采用了独特的染色工艺,该混纺纱制成的面料具有环保性能高,易于 生物 降解 ,抗菌性能优越,耐磨耐洗涤的优点,手感柔软,穿着凉爽舒适,色彩艳丽,外观光亮。,下面是一种抗菌竹浆纤维纺纱的加工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抗菌竹浆纤维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彩色竹浆纤维制取、罗布麻纤维处理、混合、并条、粗纱和细纱,具体步骤如下:
(a)
彩色竹浆纤维制取:将原料竹子清洗削片,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纺丝原液;将染色颜料粉碎成微米级,将微米级颜料直接加入到纺丝原液中,并充分搅拌均匀,再通过湿法纺丝制成彩色竹浆纤维;
(b)
竹浆纤维混合:将彩色竹浆纤维、大豆纤维按照重量比例充分混合,再通过开机、成卷机加工,经开清棉工序得到棉卷A,经梳理工序得到生条A;
(c)
罗布麻纤维处理:将罗布麻纤维化学脱胶,再进行处理工序,处理工序需要毛油和,对罗布麻纤维逐层喷洒毛油和水,改善罗布麻纤维纺纱稳定性
(d)
混合:将处理过的罗布麻纤维与大豆纤维按比例进行混合,再通过开棉机、成卷机加工,经开清棉工序得到棉卷B,经梳理工序得到生条B;
(e)
并条:将所得到的生条A和所得到的生条B连续经过三道并条工序,所述第一道并条成为生条C,所述第二道并条采用生条C并和成为生条D,所述第三道并条采用生条D并和,经过三道并条工序得到熟条,实现三种纤维的充分混合;
(f)粗纱:将所得熟条经过粗纱工序,锭速为820~920r/min,粗纱定量在3.5~4.5g/
10m;
(g)
细纱:将所得粗纱经过细纱工序,细纱工序采用网格圈型紧密纺技术,纺纱支数为32S~60S,成纱捻系数为240~310,得到一种具有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采用的竹浆纤维、大豆纤维的重量比例竹浆纤维:大豆纤维为30%~50%:15%~
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开清棉工序开棉机梳针打手转速为380~440r/min,给棉罗拉与打手之间隔距为5~
7mm,成卷机打手转速为550~640r/min,棉卷A的定量控制在300~350g/m,长度控制在18~
21m;梳理工序中,林速度360~410r/min,盖板速度60~80m/min,刺辊速度860~980r/min,道夫速度45~65r/min,生条A的定量控制在18~22g/5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中,以罗布麻纤维重量为基准,加入0.4%~0.7%的毛油和0.5%~0.9%的水,控制回潮率在16%~22%,继续喷洒毛油和水,平衡12h~22h,使油剂充分混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中,开棉机梳针打手转速为300~360r/min,给棉罗拉与打手之间隔距为6~8mm,成卷机打手转速为500~600r/min,成卷定量控制在270~310g/m,长度控制在16~20m;梳理工序中,锡林速度300~360r/min,盖板速度60~80m/min,刺辊速度800~960r/min,道夫速度40~55r/min,生条B的定量在17~21g/5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中,罗布麻纤维与大豆纤维混合的比例罗布麻纤维:大豆纤维为20%~30%:12%~
2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步骤中,工艺参数:车速控制在230~280m/min之间,并和牵伸倍数在5.5~9倍之间,设计定量在17~20g/5m之间,罗拉隔距10×16mm,罗拉中心距50×51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步骤中,第一道并条为预并,采用4根生条A,4根生条B并和,第二道并条采用8根生条C并和,第三道并条采用8根生条D并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步骤中,粗纱捻系数控制在65~92,罗拉隔距为9×24×32mm,罗拉直径28×28×25×28mm,粗纱纺机中设置有牵伸装置,总牵伸倍数4~8倍,后区牵伸倍数1.15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步骤中,细纱工序罗拉隔距18×36,锭速为8000~11000rpm/min,网格圈型紧密纺集聚负压
2000~2200Pa。

说明书全文

一种抗菌竹浆纤维纺纱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纱线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2] 竹纤维就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一种纤维素纤维,是继、麻、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专家指出,竹纤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然环保型绿色纤维。竹纤维纺织品因其完全复制了竹纤维的固有特性,而倍受消费者青睐,产品需求量逐年上升。
[0003] 竹浆纤维的生产原料是竹子,是一种新型纺纱纤维原料,竹浆纤维是一种将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浆粕再湿法纺丝制成纤维,其制作加工过程基本与粘胶相似。不但手感柔软,悬垂性好,还利于生物降解,环保性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4] 罗布麻纤维中纤维素含量高达81.4%,纤维强度高,且手感柔软,具有较强的吸湿能,耐腐蚀性强,被誉为“野生纤维之王”。罗布麻有较强的抗菌性,有研究资料表明,罗布麻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可高达50%及以上,罗布麻织物经洗涤30余次后无菌率仍高于一般织物的10-20倍。
[0005] 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是以榨过油的大豆豆粕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出豆粕中的球蛋白,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与腈基、羟基等高聚物接枝、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经湿法纺丝而成。
[0006] 其有着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被誉为新世纪的健康舒适纤维。【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该纱线具有极好的吸附性、抗菌性、舒适性、透气性等,且加工成织物或反复洗涤后,纱线性能具有持久性,不易褪色。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包括彩色竹浆纤维制取、罗布麻纤维处理、混合、并条、粗纱和细纱,具体步骤如下:
[0009] (a)
[0010] 彩色竹浆纤维制取:将原料竹子清洗削片,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纺丝原液;将染色颜料粉碎成微米级,将微米级颜料直接加入到纺丝原液中,并充分搅拌均匀,再通过湿法纺丝制成彩色竹浆纤维;
[0011] (b)
[0012] 竹浆纤维混合:将彩色竹浆纤维、大豆纤维按照重量比例充分混合,再通过开棉机、成卷机加工,经开清棉工序得到棉卷A,经梳理工序得到生条A;
[0013] (c)
[0014] 罗布麻纤维处理:将罗布麻纤维化学脱胶,再进行处理工序,处理工序需要毛油和水,对罗布麻纤维逐层喷洒毛油和水,改善罗布麻纤维纺纱稳定性
[0015] (d)
[0016] 混合:将处理过的罗布麻纤维与大豆纤维按比例进行混合,再通过开棉机、成卷机加工,经开清棉工序得到棉卷B,经梳理工序得到生条B;
[0017] (e)
[0018] 并条:将所得到的生条A和所得到的生条B连续经过三道并条工序,所述第一道并条成为生条C,所述第二道并条采用生条C并和成为生条D,所述第三道并条采用生条D并和,经过三道并条工序得到熟条,实现三种纤维的充分混合;
[0019] (f)粗纱:将所得熟条经过粗纱工序,锭速为820~920
[0020] r/min,粗纱定量在3.5~4.5g/10m;
[0021] (g)
[0022] 细纱:将所得粗纱经过细纱工序,细纱工序采用网格圈型紧密纺技术,纺纱支数为32S~60S,成纱捻系数为240~310,得到一种具有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
[0023] 作为优选,所述(b)步骤中,采用的竹浆纤维、大豆纤维的重量比例竹浆纤维:大豆纤维为30%~50%:15%~25%。
[0024] 作为优选,所述(b)步骤中,开清棉工序开棉机梳针打手转速为380~440r/min,给棉罗拉与打手之间隔距为5~7mm,成卷机打手转速为550~640r/min,棉卷A的定量控制在300~350g/m,长度控制在18~21m;梳理工序中,林速度360~410r/min,盖板速度60~
80m/min,刺辊速度860~980r/min,道夫速度45~65r/min,生条A的定量控制在18~22g/
5m。
[0025] 作为优选,所述(c)步骤中,以罗布麻纤维重量为基准,加入0.4%~0.7%的毛油和0.5%~0.9%的水,控制回潮率在16%~22%,继续喷洒毛油和水,平衡12h~22h,使油剂充分混合,以改善罗布麻纤维长度差异性较大,纺纱稳定性较差的特点。
[0026] 作为优选,所述(d)步骤中,开棉机梳针打手转速为300~360r/min,给棉罗拉与打手之间隔距为6~8mm,成卷机打手转速为500~600r/min,成卷定量控制在270~310g/m,长度控制在16~20m;梳理工序中,锡林速度300~360r/min,盖板速度60~80m/min,刺辊速度800~960r/min,道夫速度40~55r/min,生条B的定量在17~21g/5m。
[0027] 作为优选,罗布麻纤维与大豆纤维混合的比例罗布麻纤维:大豆纤维为20%~30%:12%~20%。
[0028] 作为优选,所述(e)步骤中,工艺参数:车速控制在230~280m/min之间,并和牵伸倍数在5.5~9倍之间,设计定量在17~20g/5m之间,罗拉隔距10×16mm,罗拉中心距50×51mm。
[0029] 作为优选,所述(e)步骤中,第一道并条为预并,采用4根生条A,4根生条B并和,第二道并条采用8根生条C并和,第三道并条采用8根生条D并和。
[0030] 作为优选,所述(f)步骤中,粗纱捻系数控制在65~92,罗拉隔距为9×24×32mm,罗拉直径28×28×25×28mm,粗纱纺机中设置有牵伸装置,总牵伸倍数4~8倍,后区牵伸倍数1.15倍。
[0031] 作为优选,所述(g)步骤中,细纱工序罗拉隔距18×36,锭速为8000~11000rpm/min,网格圈型紧密纺集聚负压2000~2200Pa。
[003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3] (1)使用的三种原料纤维各有特点,通过优化配比、充分混合的加工方法,最终制得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具有耐磨性、吸湿放湿性好、悬垂性俱佳,穿着凉爽舒适的特点。
[0034] (2)竹浆纤维采用了独特的染色工艺,在纤维反应生成的过程中就充分融合,避免了化学颜料与人体的直接接触,纤维本身也具备了色泽鲜艳、不易褪色的特点。并条步骤中进行了多次并和,保证了三种纤维混合的充分性以及条子质量的稳定性,为生产高质量的纱线提供了技术基础
[0035] (3)该混纺纱制成的面料具有环保性能高,易于生物降解,抗菌性能优越,耐洗涤的优点,手感柔软,色彩艳丽,外观光亮。
[0036]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0037] 本发明,具体步骤如下:
[0038] (a)
[0039] 彩色竹浆纤维制取:将原料竹子清洗削片,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纺丝原液;将染色颜料粉碎成微米级,将微米级颜料直接加入到纺丝原液中,并充分搅拌均匀,再通过湿法纺丝制成彩色竹浆纤维;
[0040] (b)
[0041] 竹浆纤维混合:将彩色竹浆纤维、大豆纤维按照重量比例充分混合,再通过开棉机、成卷机加工,经开清棉工序得到棉卷A,经梳理工序得到生条A;
[0042] (c)
[0043] 罗布麻纤维处理:将罗布麻纤维化学脱胶,再进行处理工序,处理工序需要毛油和水,对罗布麻纤维逐层喷洒毛油和水,改善罗布麻纤维纺纱稳定性;
[0044] (d)
[0045] 混合:将处理过的罗布麻纤维与大豆纤维按比例进行混合,再通过开棉机、成卷机加工,经开清棉工序得到棉卷B,经梳理工序得到生条B;
[0046] (e)
[0047] 并条:将所得到的生条A和所得到的生条B连续经过三道并条工序,所述第一道并条成为生条C,所述第二道并条采用生条C并和成为生条D,所述第三道并条采用生条D并和,经过三道并条工序得到熟条,实现三种纤维的充分混合;
[0048] (f)粗纱:将所得熟条经过粗纱工序,锭速为820~920r/min,粗纱定量在3.5~4.5g/10m;
[0049] (g)
[0050] 细纱:将所得粗纱经过细纱工序,细纱工序采用网格圈型紧密纺技术,纺纱支数为32S~60S,成纱捻系数为240~310,得到一种具有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
[0051] 实施例
[0052] 第一步、将原料竹子清洗削片,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纺丝原液;将染色颜料粉碎成微米级,将微米级颜料直接加入到纺丝原液中,并充分搅拌均匀,再通过湿法纺丝制成彩色竹浆纤维;
[0053] 第二步、将彩色竹浆纤维40%、大豆纤维20%充分混合,再通过开棉机、成卷机加工,经开清棉工序得到棉卷A,经梳理工序得到生条A;
[0054] 第三步、将罗布麻纤维化学脱胶,再进行处理工序,处理工序需要毛油和水,对罗布麻纤维逐层喷洒毛油和水,改善罗布麻纤维纺纱稳定性;
[0055] 第四步、将第二步所得的罗布麻纤维25%与15%的大豆纤维进行混合,经开清棉工序得到棉卷B,经梳理工序得到生条B,实现罗布麻纤维与其他纤维的首次混合;
[0056] 第五步、将所得到的生条A和生条B连续经过三道并条工序得到熟条,实现三种纤维的充分混合。
[0057] 第六步、将第五步所得熟条经过粗纱工序,锭速为860r/min,粗纱定量在4g/10m;
[0058] 第七步、将第六步所得粗纱经过细纱工序,细纱工序采用网格圈型紧密纺技术,纺纱支数为36s,成纱捻系数为240~310,得到一种具有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
[0059] 具体工艺参数为:
[0060] 第二步中:开清棉工序开棉机梳针打手转速为400r/min,给棉罗拉与打手之间隔距为6mm,成卷机打手转速为600r/min,棉卷A的定量控制在320g/m,长度控制在20m;梳理工序中,锡林速度380r/min,盖板速度70m/min,刺辊速度900r/min,道夫速度55r/min,生条A的定量控制在20g/5m。
[0061] 第三步中:以罗布麻纤维重量为基准,加入0.6%的毛油和0.8%的水,控制回潮率在20%,继续喷洒毛油和水,平衡18h,使油剂充分混合。
[0062] 第四步中:开棉机梳针打手转速为320r/min,给棉罗拉与打手之间隔距为7mm,成卷机打手转速为550r/min,成卷定量控制在280g/m,长度控制在18m;梳理工序中,锡林速度320r/min,盖板速度70m/min,刺辊速度920r/min,道夫速度50r/min,生条B的定量在19g/
5m。
[0063] 第五步中:工艺参数:车速控制在260m/min之间,并和牵伸倍数在8倍之间,设计定量在18g/5m之间,罗拉隔距10×16mm,罗拉中心距50×51mm。
[0064] 第六步中:粗纱捻系数控制在72,罗拉隔距为9×24×32mm,罗拉直径28×28×25×28mm,粗纱纺机中设置有牵伸装置,总牵伸倍数6倍,后区牵伸倍数1.15倍。
[0065] 第七步中:细纱工序罗拉隔距18×36,锭速为9000rpm/min,网格圈型紧密纺集聚负压2200Pa。
[0066] 此外,竹浆纤维混纺织物悬垂性、抗静电性较好,吸湿散湿快,色彩艳丽,外观光亮。
[0067] 本发明工作过程:
[0068] 本发明一种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在工作过程中,使用的三种纤维各有特点,通过优化配比、充分混合的加工方法,最终制得抗菌竹浆纤维混纺纱,具有耐磨性、吸湿放湿性好、悬垂性俱佳,手感柔软,穿着凉爽舒适的特点。竹浆纤维采用了独特的染色工艺,在纤维反应生成的过程中就充分融合,避免了化学颜料与人体的直接接触,纤维本身也具备了色泽鲜艳、不易褪色的特点。并条步骤中进行了多次并和,保证了三种纤维混合的充分性以及条子质量的稳定性,为生产高质量的纱线提供了技术基础。该混纺纱制成的面料具有环保性能高,易于生物降解,抗菌性能优越,耐洗涤的优点,色彩艳丽,外观光亮。
[0069]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棉杆处理工艺及棉杆皮纤维制备工艺 2020-05-12 206
棉纤维膜的应用 2020-05-11 436
一种竹炭纤维棉 2020-05-11 676
一种岩棉、矿棉纤维吸附材料 2020-05-12 740
竹纤维/大豆纤维/棉纤维针织面料 2020-05-12 389
远红外纤维棉 2020-05-12 12
无纺织纤维棉网压棉装置 2020-05-12 506
棉纤维用油剂 2020-05-11 990
棉花纤维画 2020-05-12 439
一种纤维棉枕芯 2020-05-11 61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