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扣件 / 四合扣 / 一种新型扣组件及四合扣

一种新型扣组件及四合扣

阅读:434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新型扣组件及四合扣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一种新型扣组件及 四合扣 ,扣组件具有第一组件,该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扣壳、扣卡和扣片;扣卡固定组装在第一扣壳上,该扣卡上设有卡孔;扣片设于第一扣壳与扣卡间,该扣片的面向卡孔的一侧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槽内壁横截面呈弧形状;四合扣具有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本新型扣组件及四合扣借助扣片巧妙的结构,实现组件稳定又牢固的扣合 力 效果。,下面是一种新型扣组件及四合扣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新型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组件,该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扣壳、扣卡和扣片;扣卡固定组装在第一扣壳上,该扣卡上设有卡孔;扣片设于第一扣壳与扣卡间,该扣片的面向卡孔的一侧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槽内壁横截面呈弧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均匀分布有三道分割条,该三道分割条沿径向方向延伸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沿往上且往内倾斜延伸形成有引导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片上的对应环形凹槽内侧形成有尖头朝上的圆锥部,该圆锥部的锥面构成所述引导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组件还具有第二组件,该第二组件包括第二扣壳和扣脚,扣脚固定组装在第二扣壳上,扣脚具有往外延伸且可伸入卡孔的扣脚部。
6.一种新型四合扣,其特征在于:具有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该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分别具有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该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扣壳、扣卡和扣片;扣卡固定组装在第一扣壳上,该扣卡上设有卡孔;扣片设于第一扣壳与扣卡间,该扣片的面向卡孔的一侧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槽内壁横截面呈弧形状;第二组件包括第二扣壳和扣脚,扣脚固定组装在第二扣壳上,扣脚具有往外延伸且可伸入卡孔的扣脚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四合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均匀分布有三道分割条,该三道分割条沿径向方向延伸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四合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沿往上且往内倾斜延伸形成有引导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四合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片上的对应环形凹槽内侧形成有尖头朝上的圆锥部,该圆锥部的锥面构成所述引导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四合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组件,其第二组件还包括公扣垫片,该公扣垫片适配组装在第二扣壳与扣脚之间;所述母扣组件,其第一组件内还适配装置有第一母扣底和第一圈,第二组件内还适配装置有第二母扣底和第二铜圈。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型扣组件及四合扣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纽扣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扣组件及四合扣。

背景技术

[0002] 四合扣是将两衣襟连接在一起而常用的连接工具,其主要起到扣合连接作用。通常四合扣从上至下分为扣面、扣壳、扣珠、扣脚四个部件,其中扣面和扣壳组合构成母扣组件,母扣中间设有扣槽,扣槽边上设有两根平行的弹簧;扣珠和扣脚组合构成公扣组件,公扣中间突出有一扣珠,该扣珠按入母扣的扣槽中后被弹簧夹紧,从而实现连接作用。
[0003] 目前针对四合扣的结构设计中,着重考虑的只是公扣与母扣间的连接性能问题,而对于母扣、公扣各自两个部件间的连接性能未作过多的考究,然后在实践中,经常会发生由于母扣或者公扣的两个部件间由于扣合不够稳定、牢固而导致纽扣损坏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合力稳定牢固的新型扣组件及四合扣。
[0005]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扣组件,其具有第一组件,该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扣壳、扣卡和扣片;扣卡固定组装在第一扣壳上,该扣卡上设有卡孔;扣片设于第一扣壳与扣卡间,该扣片的面向卡孔的一侧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槽内壁横截面呈弧形状。
[0006] 所述环形凹槽内均匀分布有三道分割条,该三道分割条沿径向方向延伸设置。
[0007] 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沿往上且往内倾斜延伸形成有引导面。
[0008] 所述扣片上的对应环形凹槽内侧形成有尖头朝上的圆锥部,该圆锥部的锥面构成所述引导面。
[0009] 所述扣组件还具有第二组件,该第二组件包括第二扣壳和扣脚,扣脚固定组装在第二扣壳上,扣脚具有往外延伸且可伸入卡孔的扣脚部。
[0010] 一种新型四合扣,其具有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该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分别具有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该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扣壳、扣卡和扣片;扣卡固定组装在第一扣壳上,该扣卡上设有卡孔;扣片设于第一扣壳与扣卡间,该扣片的面向卡孔的一侧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槽内壁横截面呈弧形状;第二组件包括第二扣壳和扣脚,扣脚固定组装在第二扣壳上,扣脚具有往外延伸且可伸入卡孔的扣脚部。
[0011] 所述环形凹槽内均匀分布有三道分割条,该三道分割条沿径向方向延伸设置。
[0012] 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沿往上且往内倾斜延伸形成有引导面。
[0013] 所述扣片上的对应环形凹槽内侧形成有尖头朝上的圆锥部,该圆锥部的锥面构成所述引导面。
[0014] 所述公扣组件,其第二组件还包括公扣垫片,该公扣垫片适配组装在第二扣壳与扣脚之间;所述母扣组件,其第一组件内还适配装置有第一母扣底和第一圈,第二组件内还适配装置有第二母扣底和第二铜圈。
[0015]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扣组件,组件(第一组件)设有带环形凹槽的扣片结构,该环形凹槽与卡孔相对应设置且该环形凹槽的槽内壁横截面呈弧形状。于此,组件(即第二组件的扣脚部伸入第一组件的卡孔)组装时,借助环形凹槽槽内壁的引导作用,扣脚部裂开并往上翻折,以此构成卡持部,其匹配镶嵌于环形凹槽并受卡孔卡限,于此达到稳定又牢固的扣合力效果。
[0016] 进一步还于环形凹槽内均匀分布有三道分割条,于此扣脚部被分割裂开呈三部分,每部分往上翻折构成卡持部其强度增强,可进一步增加扣合力的稳定牢固性。本新型扣件应用于四合扣上即可构成扣合力稳定又牢固的四合扣结构,而且整体结构还显现美观大方特点。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扣组件其第一组件第一实施例(四合扣其公扣组件的第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扣组件其第二组件第一实施例(四合扣其公扣组件的第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扣组件其第一组件第二实施例(四合扣其母扣组件的第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扣组件其第二组件第二实施例(四合扣其母扣组件的第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扣组件第一实施例组装(四合扣其公扣组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扣组件第二实施例组装(四合扣其母扣组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扣片的主视图。
[0018] 标号说明第一组件 1 第一扣壳 11
翻折边 111 扣卡 12
卡孔 121 扣片 13
环形凹槽 131 引导面 132
圆锥部 133 分割条 134
第二组件 2 第二扣壳 21
翻折边 211 扣脚 22
扣脚部 221 公扣垫片 23
第二母扣底 33 第二铜圈 34
第一母扣底 43 第一铜圈 44
衣片 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 本案涉及一种新型扣组件,其具有第一组件,该第一组件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组件1包括第一扣壳11、扣卡12和扣片13。
[0021] 所述扣卡12固定组装在第一扣壳11上,具体地第一扣壳11采用翻折边111半包围扣卡12边沿的方式,实现二者固定组装。扣卡12上设有卡孔121,较佳地该卡孔121的内侧形成有凸缘122,以加强卡孔121所起的卡持限位作用。
[0022] 所述扣片13适配地设于第一扣壳11与扣卡12间。如图1、图7所示,扣片13的面向卡孔121的一侧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131,该环形凹槽131的槽内壁横截面呈弧形状(优选地呈半圆弧状)。优选地,环形凹槽131的内侧沿往上且往内倾斜延伸形成有引导面132,该引导面132与环形凹槽131的内侧沿间呈平滑过渡。具体地,所述引导面132的优选构成方式为:于扣片13的对应环形凹槽131的内侧形成有尖头朝上的圆锥部133,该圆锥部133的锥面构成引导面132。具体地,圆锥部133的形成方式可以为,扣片13以中部为基点,四周往内挤压使中部凸起构成。
[0023] 优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环形凹槽131内设有分割条134,该分割条134沿径向方向延伸设置。给出最佳实施例中,分割条134设有三道,它们呈均匀分布在环形凹槽131内(如图7所示,三道分割条134呈三发散设置)。
[0024] 本新型扣组件还具有第二组件,该第二组件第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二组件2包括第二扣壳21和扣脚22。扣脚22固定组装在第二扣壳21上,具体地第二扣壳21采用翻折边211半包围扣卡22边沿的方式,实现二者固定组装。扣脚22具有往外延伸的扣脚部221,该扣脚部221具体呈圆筒状结构。
[0025] 扣组件使用时,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间夹紧衣片5进行相互组装。如图5所示,组装时,将第二组件2的扣脚部221朝向第一组件1的卡孔121伸入,扣脚部221的端部恰好抵持在引导面132上。相对按压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扣脚部221的端部顺着引导面132继续往内伸并逐渐张开,当伸至环形凹槽131时,借助三道分割条134的割开作用,扣脚部221的端部逐渐被分割呈同样宽度的三部分,同时该三部分在环形凹槽131的引导限位作用下逐渐往上弧形翻折,直至顶持在卡孔121的凸缘122上。以此,扣脚部221形成为三个弧形翻折的卡持部,该卡持部其下端匹配镶嵌于环形凹槽131并且上端受卡孔121卡限,于此达到第一组件1与第二组件2相互稳定又牢固的扣合效果。
[0026] 所述引导面132的设计,起到引导扣脚部221以利于其伸入环形凹槽131的作用。所述环形凹槽131内的分割条134设置三道,该三道设置是最佳设计方式,使扣脚部221形成的卡持部为三个且每个都具有相同的适当宽度,以此每个卡持部均具有较强的卡持强度,再加上三个卡持部三角状发散配合,起到进一步增强扣合力,增加组装稳定牢固性的作用。
[0027] 本新型扣组件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纽扣中,如图3-4为本新型扣组件的第二实施例,分别为第一组件3和第一组件4。该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在于应用类型的不同,第一实施例构成的是一种公扣组件,其第二组件2的第二扣壳21构成一扣珠部,第二实施例构成的是一种母扣组件,其第二组件4的第二扣壳41凹设形成有一扣槽部。所述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通过扣珠部和扣槽部相互配合实现扣合连接作用。
[0028] 本新型还提出一种新型四合扣,其具有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该公扣组件具有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如图1-2、图5所示),该母扣组件具有第一组件3和第二组件4(如图3-4、图6所示)。
[0029] 公扣组件的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的结构及组装方式参见上面所述(如图1-2、图5所示),这里不再进行详细累述。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组件2的第一扣壳21凸出构成有扣珠部,用于与母扣组件的扣槽相互扣合连接作用。较佳地,第二组件2还具有公扣垫片23,该公扣垫片23适配组装在第二扣壳21与扣脚22之间;借助公扣垫片23适配内置组装,提升组件整体组装的牢固性及扣珠部的强度。另,公扣组件还可以增设有面扣组件,起到装饰美观作用。
[0030] 母扣组件的第一组件3和第二组件4分别与公扣组件的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结构及组装相似。具体而言,第一组件3如图3所示,包括有第一扣壳31、扣卡32和扣片33。扣卡32固定组装在第一扣壳31上,具体地第一扣壳31采用翻折边311半包围扣卡32边沿的方式,实现二者固定组装。扣卡32上设有卡孔321,较佳地该卡孔321的内侧形成有凸缘322。扣片33适配地设于第一扣壳31与扣卡32间。扣片33的结构与第一组件1的扣片13相同,即具有环形凹槽331、引导面132、圆锥部333及分割条;具体结构描述参见上述,这里不再进行详细累述。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组件3的第一扣壳31呈环状,中部构成有扣槽部,用于与公扣组件相互扣合连接作用。较佳地,该第一组件3还包括第一母扣底34和第一铜圈35,该第一母扣底34组装于第一扣壳31与扣卡32之间;第一母扣底
34与扣卡32间形成有扣片容置腔,供扣片33适配容置;第一母扣底34与第一扣壳31间构成有扣槽部结构,第一铜圈35装设于扣槽部内,用于卡持公扣组件其扣珠部的作用。
[0031] 第二组件4如图4所示,包括第二扣壳41和扣脚42。扣脚42固定组装在第二扣壳41上,具体地第二扣壳21采用翻折边411半包围扣卡42边沿的方式,实现二者固定组装。扣脚42具有往外延伸的扣脚部421,该扣脚部421具体呈圆筒状结构。较佳地,该第二组件4还包括第二母扣底43和第二铜圈44,该第二母扣底43组装于第二扣壳41与扣卡42之间;第二铜圈44安装于第二母扣底43与第二扣壳41间。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掀杆式四合扣 2020-05-11 530
弹片式四合扣 2020-05-11 490
一种四合扣机 2020-05-11 1000
一种四合扣 2020-05-12 896
一种四合扣 2020-05-12 332
四合扣面扣 2020-05-11 731
金属四合扣 2020-05-12 396
弹性四合扣 2020-05-13 794
新型四合扣 2020-05-12 184
新型四合扣 2020-05-12 41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