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面料 / 湿纸巾 / 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

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

阅读:942发布:2021-01-0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它涉及一种寒冷地区红豆杉苗木的移栽方法。本 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东北红豆杉苗木移栽成活率低、野外生长不良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一、移栽苗木 质量 的叶绿素 荧光 参数估测;二、苗木移栽地的环境适宜度调查与评价;三、苗木的移栽。采用本实验方法对东北红豆杉苗木进行移栽3个月后,成活率为95%,移栽5个月后,成活率为90%,较非该方法移栽的成活率提高30~50%。本发明属于东北红豆杉苗木的移栽领域。,下面是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如下:
一、移栽苗木的质量估测:
(1)、估测时间:在冬季11月中旬~翌年3月初期间的任一天进行苗木质量估测;
(2)、样本选择:从同一批准备移栽的东北红豆杉苗木中随机抽选总数的20%用于质量估测,要求用于质量估测的苗木必须相同苗龄并且来自于同一套培育方法;
(3)、估测方法:从被选苗木的针叶区的中部随机摘取4片针叶,将针叶用蒸馏润洗后用湿纸巾包裹后放在玻璃器皿上,置于恒温5℃的不透光黑暗环境内12h,取出后在室温中的黑暗环境内放置1h后用仪器检测离体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比,以此比值作为苗木质量的正相关估测量化值;
(4)、参数设定:叶绿素荧光的检测光源由LED红色发光二极管提供,检测初期最小荧光F0的检测数据记录点数为8~24,检测末期最大荧光Fm的数据记录时刻以主要光电子能全部削弱转化为准,荧光变量Fv为Fm减去F0的差值;
(5)、质量排序:将总数20%的抽样苗木的Fv/Fm检测计算值汇总,建立估测质量数据库,将估测质量数据库中所有结果按照数值大小进行排序,其中排在高于20%的范围内的Fv/Fm值视为高质量,排在低于20%的范围内的Fv/Fm值视为低质量,其余为中质量;
(6)、质量估测:根据质量排序结果,在20%苗木样本进行质量估测后的1天之内将准备移栽的所有苗木逐一进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检测,并根据质量排序结果将每一苗木进行质量归类,即将所有苗木归为:高质量苗木、中质量苗木、低质量苗木三种质量评估等级;
二、苗木移栽地的环境适宜度评价:
(7)、评价时间:4月中上旬的无晴朗的天气;
(8)、立地检测:将东北红豆杉苗木的移栽地分为同坡位的裸地、落叶林下、常绿林下和针阔混交林下这4类立地类型,其中以样地为单位将每一立地类型划分成若干50m×50m的单元,同时测定4种立地类型中某一地块的地面光照强度,同时重复测量8次,每两次测量点间距为2m,取8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移栽地环境适宜度的评价值;
(9)、评价方法: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90%或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10%的裸地地块评价为移栽困难立地,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30~50%的地块评价为适宜立地,其余均评价为一般立地;
三、苗木的移栽:
(10)、移栽时间:4月中旬~5月初的连续3天以上晴朗天气后的一天;
(11)、移栽匹配:将高质量苗木移栽至困难立地,将中质量苗木移栽至一般立地,将低质量苗木移栽至适宜立地;
(12)、样地整理:将苗木根系用湿草帘包裹运至移栽地,移栽前将除草剂溶于水配成质量浓度的40%水溶液均匀洒入样地内,用梨扒除去地面以下10cm深的所有杂草和灌木的宿根;
(13)、移栽方法:以1.5m×1.5m的行间距移栽苗木,用锹铲入土中20~30cm深,洒入0.2g防虫剂和1g缓释肥,将苗木根系深埋至地面以下后松开铁锹并向上轻提苗木以使得根茎处刚好露出地面,即完成东北红豆杉苗木的移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3)中摘取叶片的方法:用直尺精确测量针叶区高度,在总高度的中间值的位置处,分别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摘取一片完整针叶,摘取时用镊子掐在叶基部后向外侧用拽下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4)中-2 -1
LED红色发光二极波长最大值650nm,光量子通量密度为1200μmol m s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8)中以样地为单位划分每一立地类型按以下步骤完成:在一面山坡上用罗盘仪和卷尺拉取
100m×100m的大样地,将样地平均划分为4等份,每一份的面积即50m×5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9)中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31~49%的地块评价为适宜立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9)中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35~48%的地块评价为适宜立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9)中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38~45%的地块评价为适宜立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9)中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40~42%的地块评价为适宜立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12)中运送苗木期间保持根系周围湿度在90%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13)缓释肥中氮含量≥14%,磷含量≥14%,磷含量≥14%,添加微量元素Fe、Cu、Mn和Zn,养分释放时间>3个月。

说明书全文

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寒冷地区红豆杉苗木的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又称紫杉、赤柏松,是我国东北地区分布的珍贵第三纪孑遗树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濒危植物种类。东北红豆杉体内富含紫杉醇,其含量在我国5种主要红豆杉品系中属上等平,是制取抗癌药物的绝佳植物材料。野生的东北红豆杉生长于气候冷湿的酸性土地带,喜生于富含有机质之潮润土壤中,生性耐寒并能适应阴湿环境,但生长极为缓慢,14年野生的东北红豆杉仅能长到2m左右株高。对此,人们普遍采用人工种植的方法繁育优质种源的东北红豆杉苗木,可在短期内使东北红豆杉幼苗长成理想规格,进而移栽至野生环境。由于红豆杉苗木的种源质量的差异,同一批苗木的生活良莠不齐,导致在不同野外环境中的移栽成活率参差不齐。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手段对移栽苗木的质量进行批量化的精确评估,并根据不同森林环境中的特点进行“适地适树”的移栽,否则无法充分保证东北红豆杉苗木的移栽成活率,增加人工培育的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东北红豆杉苗木移栽成活率低、野外生长不良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
[0004] 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如下:
[0005] 一、移栽苗木的质量估测:
[0006] (1)、估测时间:在冬季11月中旬~翌年3月初期间的任一天进行苗木质量估测,此时苗木尚处于休眠状态;
[0007] (2)、样本选择:从同一批准备移栽的东北红豆杉苗木中随机抽选总数的20%用于质量估测,要求用于质量估测的苗木必须相同苗龄并且来自于同一套培育方法;
[0008] (3)、估测方法:从被选苗木的针叶区的中部随机摘取4片针叶,针叶大小可以不同但是必须保证每片针叶的完整,将针叶用蒸馏水润洗后用湿纸巾包裹后放在玻璃器皿上,置于恒温5℃的不透光黑暗环境内12h,取出后在室温中的黑暗环境内放置1h后用仪器检测离体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比(Fv/Fm),以此比值作为苗木质量的正相关估测量化值;
[0009] (4)、参数设定:叶绿素荧光的检测光源由LED红色发光二极管提供,检测初期最小荧光F0的检测数据记录点数为8~24,检测末期最大荧光Fm的数据记录时刻以主要光电子能全部削弱转化为准,荧光变量Fv为Fm减去F0的差值;
[0010] (5)、质量排序:将总数20%的抽样苗木的Fv/Fm检测计算值汇总,建立估测质量数据库(数据库),将估测质量数据库中所有结果按照数值大小进行排序,其中排在高于20%的范围内的Fv/Fm值视为高质量,排在低于20%的范围内的Fv/Fm值视为低质量,其余为中质量;
[0011] (6)、质量估测:根据质量排序结果,在20%苗木样本进行质量估测后的1天之内将准备移栽的所有苗木逐一进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检测,并根据质量排序结果将每一苗木进行质量归类,即将所有苗木归为:高质量苗木、中质量苗木、低质量苗木三种质量评估等级;
[0012] 二、苗木移栽地的环境适宜度评价:
[0013] (7)、评价时间:4月中上旬的无风晴朗的天气;
[0014] (8)、立地检测:将东北红豆杉苗木的移栽地分为同坡位的裸地、落叶林下、常绿林下和针阔混交林下这4类立地类型,其中以样地为单位将每一立地类型划分成若干50m×50m的单元,同时测定4种立地类型中某一地块的地面光照强度,同时重复测量8次,每两次测量点间距为2m,取8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移栽地环境适宜度的评价值;
[0015] (9)、评价方法: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90%或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10%的裸地地块评价为移栽困难立地,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30~50%的地块评价为适宜立地,其余均评价为一般立地;
[0016] 三、苗木的移栽:
[0017] (10)、移栽时间:4月中旬~5月初的连续3天以上晴朗天气后的一天;
[0018] (11)、移栽匹配:将高质量苗木移栽至困难立地,将中质量苗木移栽至一般立地,将低质量苗木移栽至适宜立地;
[0019] (12)、样地整理:将苗木根系用湿草帘包裹运至移栽地,移栽前将除草剂溶于水配成质量浓度的40%水溶液均匀洒入样地内,用梨扒除去地面以下10cm深的所有杂草和灌木的宿根;
[0020] (13)、移栽方法:以1.5m×1.5m的行间距移栽苗木,用锹铲入土中20~30cm深,洒入0.2g防虫剂和1g缓释肥,将苗木根系深埋至地面以下后松开铁锹并向上轻提苗木以使得根茎处刚好露出地面,即完成东北红豆杉苗木的移栽。
[0021] 步骤一(3)中摘取叶片的方法:用直尺精确测量针叶区高度,在总高度的中间值的位置处,分别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摘取一片完整针叶,摘取时用镊子掐在叶基部后向外侧用力拽下叶片。
[0022] 步骤一(4)中LED红色发光二极波长最大值650nm,光量子通量密度为-2 -11200μmolm s 。
[0023] 步骤二(8)中以样地为单位划分每一立地类型按以下步骤完成:在一面山坡上用罗盘仪和卷尺拉取100m×100m的大样地,将样地平均划分为4等份,每一份的面积即50m×50m。
[0024] 采用本实验方法对东北红豆杉苗木进行移栽3个月后,成活率为95%,移栽5个月后,成活率为90%,较非该方法移栽的成活率提高30~5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0026]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如下:
[0027] 一、移栽苗木的质量估测:
[0028] (1)、估测时间:在冬季11月中旬~翌年3月初期间的任一天进行苗木质量估测,此时苗木尚处于休眠状态;
[0029] (2)、样本选择:从同一批准备移栽的东北红豆杉苗木中随机抽选总数的20%用于质量估测,要求用于质量估测的苗木必须相同苗龄并且来自于同一套培育方法;
[0030] (3)、估测方法:从被选苗木的针叶区的中部随机摘取4片针叶,针叶大小可以不同但是必须保证每片针叶的完整,将针叶用蒸馏水润洗后用湿纸巾包裹后放在玻璃器皿上,置于恒温5℃的不透光黑暗环境内12h,取出后在室温中的黑暗环境内放置1h后用仪器检测离体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比(Fv/Fm),以此比值作为苗木质量的正相关估测量化值;
[0031] (4)、参数设定:叶绿素荧光的检测光源由LED红色发光二极管提供,检测初期最小荧光F0的检测数据记录点数为8~24,检测末期最大荧光Fm的数据记录时刻以主要光电子能全部削弱转化为准,荧光变量Fv为Fm减去F0的差值;
[0032] (5)、质量排序:将总数20%的抽样苗木的Fv/Fm检测计算值汇总,建立估测质量数据库(数据库),将估测质量数据库中所有结果按照数值大小进行排序,其中排在高于20%的范围内的Fv/Fm值视为高质量,排在低于20%的范围内的Fv/Fm值视为低质量,其余为中质量;
[0033] (6)、质量估测:根据质量排序结果,在20%苗木样本进行质量估测后的1天之内将准备移栽的所有苗木逐一进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检测,并根据质量排序结果将每一苗木进行质量归类,即将所有苗木归为:高质量苗木、中质量苗木、低质量苗木三种质量评估等级;
[0034] 二、苗木移栽地的环境适宜度评价:
[0035] (7)、评价时间:4月中上旬的无风晴朗的天气;
[0036] (8)、立地检测:将东北红豆杉苗木的移栽地分为同坡位的裸地、落叶林下、常绿林下和针阔混交林下这4类立地类型,其中以样地为单位将每一立地类型划分成若干50m×50m的地块单元,同时测定4种立地类型中某一地块的地面光照强度,同时重复测量8次,每两次测量点间距为2m,取8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移栽地环境适宜度的评价值;
[0037] (9)、评价方法: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90%或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10%的裸地地块评价为移栽困难立地,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30~50%的地块评价为适宜立地,其余均评价为一般立地;
[0038] 三、苗木的移栽:
[0039] (10)、移栽时间:4月中旬~5月初的连续3天以上晴朗天气后的一天;
[0040] (11)、移栽匹配:将高质量苗木移栽至困难立地,将中质量苗木移栽至一般立地,将低质量苗木移栽至适宜立地;
[0041] (12)、样地整理:将苗木根系用湿草帘包裹运至移栽地,移栽前将除草剂溶于水配成质量浓度的40%水溶液均匀洒入样地内,用梨扒除去地面以下10cm深的所有杂草和灌木的宿根;
[0042] (13)、移栽方法:以1.5m×1.5m的行间距移栽苗木,用铁锹铲入土中20~30cm深,洒入0.2g防虫剂和1g缓释肥,将苗木根系深埋至地面以下后松开铁锹并向上轻提苗木以使得根茎处刚好露出地面,即完成东北红豆杉苗木的移栽。
[0043]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3)中摘取叶片的方法:用直尺精确测量针叶区高度,在总高度的中间值的位置处,分别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摘取一片完整针叶,摘取时用镊子掐在叶基部后向外侧用力拽下叶片。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44]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4)中-2 -1LED红色发光二极波长最大值650nm,光量子通量密度为1200μmol m s 。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相同。
[0045]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8)中以样地为单位划分每一立地类型按以下步骤完成:在一面山坡上用罗盘仪和卷尺拉取100m×100m的大样地,将样地平均划分为4等份,每一份的面积即50m×50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0046]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9)中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31~49%的地块评价为适宜立地。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0047]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9)中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35~48%的地块评价为适宜立地。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0048]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9)中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38~45%的地块评价为适宜立地。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0049]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9)中将光照强度为裸地面积40~42%的地块评价为适宜立地。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0050]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12)中运送苗木期间保持根系周围湿度在90%以上。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
[0051]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13)缓释肥中氮含量≥14%,磷含量≥14%,磷含量≥14%,添加微量元素Fe、Cu、Mn和Zn,养分释放时间>3个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0052] 采用下述实验验证本发明效果:
[0053] 实验一:
[0054] 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批量移栽方法如下:
[0055] 一、移栽苗木的质量估测:
[0056] (1)、估测时间:在冬季11月20日进行苗木质量估测,此时苗木尚处于休眠状态;
[0057] (2)、样本选择:同一批准备移栽的东北红豆杉苗木总数为10,000株,从中随机抽选2000株用于质量估测,抽样苗木的苗龄相同并且来自于同一套培育方法;
[0058] (3)、估测方法:从被选苗木的针叶区的中部随机摘取4片针叶,针叶大小可以不同但是必须保证每片针叶的完整,将针叶用蒸馏水润洗后用湿纸巾包裹后放在玻璃器皿上,置于恒温5℃的不透光黑暗环境内12h,取出后在室温中的黑暗环境内放置1h后用仪器检测离体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比(Fv/Fm),以此比值作为苗木质量的正相关估测量化值;
[0059] (4)、参数设定:叶绿素荧光的检测光源由LED红色发光二极管提供,检测初期最小荧光F0的检测数据记录点数为8~24,检测末期最大荧光Fm的数据记录时刻以主要光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湿纸巾 2020-05-11 38
一种湿纸巾 2020-05-12 542
可分散的湿纸巾 2020-05-14 339
湿纸巾 2020-05-11 838
一种湿纸巾 2020-05-12 784
湿纸巾加热装置 2020-05-16 207
湿纸巾加热装置 2020-05-14 306
湿纸巾包装体 2020-05-14 443
湿纸巾加热装置 2020-05-14 757
湿纸巾包装体 2020-05-13 90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