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冬季运动 / 鞋后跟 / 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鞋底

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

阅读:914发布:2021-03-2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 鞋 底,其特征在于:前掌区域加厚 鞋底 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是分体的,前掌区域加厚鞋底 接触 部位在前与原鞋底完全不可弯折的前掌区域相接触,用 螺丝钉 固定;前掌区域加厚鞋底游离部位在后与原鞋底可弯折区域的前半部相接触,前掌区域加厚鞋底游离部位与可弯折部分是游离的,是分开的;脚心区域加厚鞋底是安装在前掌区域加厚鞋底后方的脚心 位置 的可拆分的鞋底,游离部位在前与原鞋底的可弯折部分的后半部相接触,是游离、分开的,接触部位在后与原鞋底的脚心区域相接触并用螺丝钉固定。既解决了高跟穿着舒适的问题,又解决了穿着高跟鞋走路 重心 稳定的问题。,下面是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底,由原鞋底,原鞋底分为四个区域:前掌区域,可弯折区域,脚心区域,后跟区域;前掌区域加厚鞋底,脚心区域加厚鞋底,加厚鞋跟组成;其特征在于:原鞋底上设有可固定螺丝的螺丝孔,前掌区域是鞋前部完全不可弯折的部分;可弯折区域是鞋可能自然弯折的部分;脚心区域是可弯折区域与后跟区域中间的部分;后跟区域是鞋后跟接触的部分;前掌区域和脚心区域上固定有前掌区域加厚鞋底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其中前掌区域加厚鞋底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是分体的,前掌区域加厚鞋底是安装在前掌区域的可以拆分的鞋底,此鞋底分为两个部位,接触部位与游离部位;接触部位在前与原鞋底完全不可弯折的前掌区域相接触,前掌区域加厚鞋底用螺丝钉固定在原鞋底的完全不可弯折的部分;游离部位在后与原鞋底可弯折区域的前半部相接触,前掌区域加厚鞋底游离部位与可弯折部分是游离的,是分开的;脚心区域加厚鞋底是安装在前掌区域加厚鞋底后方的脚心位置的可拆分的鞋底,分为两个部位,游离部位与接触部位;其中游离部位在前与原鞋底的可弯折部分的后半部相接触,是游离、分开的,接触部位在后与原鞋底的脚心区域相接触并用螺丝钉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掌区域和脚心区域的两个游离部位加起来正好是原鞋底的可弯折区域的长度,可弯折区域在两个游离部位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厚鞋跟与原鞋跟相接触并用螺丝钉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掌区域加厚鞋底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之间有一个小缝,其宽度为1mm 1.5mm。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掌区域加厚鞋底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为单层I型或多层II型,单层I型的高度为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50毫米,为独立使用;多层II型的高度是10毫米、 20毫米和40毫米共三个加厚鞋底,进行组合使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鞋底,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通常的高跟鞋都是前掌为薄底、可以自然弯折,后跟很高,人穿着很累脚;也有些前掌为厚底的,如果鞋底是厚底就很硬不能自然弯折,穿着不舒适,走路更难受,重心也不稳,鞋后跟不跟脚。鞋底多为一体的,前脚掌部位鞋底不太高的高跟鞋,鞋底可以自然弯折,后跟很高,脚不舒适,稳定性不好;而前脚掌部位厚底的高跟鞋,厚底鞋底都很硬不能自然弯折,抬脚时鞋后跟也不跟脚,脚不舒适,走路时脚更难受。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鞋底,其前端鞋底部位的厚鞋底是前后分体的,分别固定在前脚掌部位和脚心部位,而对应在鞋的可以自然弯折的部位是游离的,也就是说人走路时鞋自然弯折时,这时前掌区域加厚鞋底与脚心区域加厚鞋底是分开的,前掌区域加厚鞋底着地支撑身体,鞋跟自然跟脚离开地面,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的作用是人自然站立时与前掌区域加厚鞋底共同支撑脚部重量,既解决了高跟穿着舒适的问题,又解决了穿着高跟鞋走路重心稳定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鞋底,由原鞋底,原鞋底分为四个区域:前掌区域,可弯折区域,脚心区域,后跟区域;前掌区域加厚鞋底,脚心区域加厚鞋底,加厚鞋跟组成;其特征在于:原鞋底上设有可固定螺丝的螺丝孔,前掌区域是鞋前部完全不可弯折的部分;可弯折区域是鞋可能自然弯折的部分;脚心区域是可弯折区域与后跟区域中间的部分;后跟区域是鞋后跟接触的部分;前掌区域和脚心区域上固定有前掌区域加厚鞋底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其中前掌区域加厚鞋底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是分体的,前掌区域加厚鞋底是安装在前掌区域的可以拆分的鞋底,此鞋底分为两个部位,接触部位与游离部位;接触部位在前与原鞋底完全不可弯折的前掌区域相接触,前掌区域加厚鞋底用螺丝钉固定在原鞋底的完全不可弯折的部分;游离部位在后与原鞋底可弯折区域的前半部相接触,前掌区域加厚鞋底游离部位与可弯折部分是游离的,是分开的;脚心区域加厚鞋底是安装在前掌区域加厚鞋底后方的脚心位置的可拆分的鞋底,分为两个部位,游离部位与接触部位;其中游离部位在前与原鞋底的可弯折部分的后半部相接触,是游离、分开的,接触部位在后与原鞋底的脚心区域相接触并用螺丝钉固定。
[0005] 所述的前掌区域和脚心区域的两个游离部位加起来正好是原鞋底的可弯折区域的长度,可弯折区域在两个游离部位的正上方。
[0006] 所述的加厚鞋跟与原鞋跟相接触并用螺丝钉固定。
[0007] 所述的前掌区域加厚鞋底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之间有一个小缝,其宽度为1mm~1.5mm。
[0008] 所述的前掌区域加厚鞋底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为单层I型或多层II型,单层I型的高度为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50毫米,为独立使用;多层II型的高度是10毫米、 20毫米和40毫米共三个加厚鞋底,进行组合使用。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前端鞋底部位的厚鞋底是前后分体的,分别固定在前脚掌部位和脚心部位,而对应在鞋的可以自然弯折的部位是游离的,也就是说人走路时鞋自然弯折时,这时前掌区域加厚鞋底与脚心区域加厚鞋底是分开的,前掌区域加厚鞋底着地支撑身体,鞋跟自然跟脚离开地面,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的作用是人自然站立时与前掌区域加厚鞋底共同支撑脚部重量,如果只有前掌区域加厚鞋底,而没有脚心区域加厚鞋底,因为前掌区域加厚鞋底是在鞋的可自然弯折区域之前,也就是在人的脚趾的部位,而不是脚掌的部位,也就是用脚趾部位和脚后跟支撑身体,人的脚会很累;而前掌区域加厚鞋底与脚心区域加厚鞋底一起,共同支撑身体,就是用脚掌部位和脚后跟共同支撑身体,人不会累;走路时,前掌区域加厚鞋底与脚心区域加厚鞋底一开一合,鞋后跟也会很好地跟脚了,人的脚关节自然弯曲而导致鞋底的自然弯折,这个自然弯折部位因人而异,可能会靠前一点儿,也可能靠后一点儿,但都会在鞋的自然弯折的部位,又因为有游离部位的存在,无论怎样都很好地解决了鞋的自然弯折问题,从而解决人的脚的舒适问题、鞋“跟脚”的问题和走路稳定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名称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I型平放状态组装后的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II型平放状态组装后的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I型抬脚状态组装后的示意图。
[0014] 图5为本实用新型II型抬脚状态组装后的示意图。
[0015] 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丝位置及固定方式的示意图。
[0016]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细节示意图。
[0017] 图8为只有前掌区域加厚鞋底而没有脚区域加厚鞋底的平放状态示意图。
[0018] 图9为只有前掌区域加厚鞋底而没有脚区域加厚鞋底的穿着站立状态示意图。
[0019] 图10扩大游离部位的缝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10所示,一种分体式可拆装高跟鞋底,由原鞋底1,原鞋底1分为四个区域:前掌区域5,可弯折区域6,脚心区域7,后跟区域8,原鞋跟9;前掌区域加厚鞋底2,脚心区域加厚鞋底3,加厚鞋跟4组成;其特征在于:原鞋底1前掌区域5的前半部分上设有可固定螺丝的螺丝孔,前掌区域5是鞋前部完全不可弯折的部分;可弯折区域6是鞋可能自然弯折的部分;脚心区域7是可弯折区域6与后跟区域8中间的部分;后跟区域8是原鞋跟9接触的部分;前掌区域5和脚心区域7上固定有前掌区域加厚鞋底2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3,其中前掌区域加厚鞋底2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3是分体的,前掌区域加厚鞋底2是安装在前掌区域5的可以拆分的鞋底,此鞋底分为两个部位,接触部位10与游离部位11;接触部位10在前与原鞋底1完全不可弯折的前掌区域5相接触,固定的螺丝钉在此区域;游离部位11在后与原鞋底1可弯折区域6的前半部相接触,前掌区域加厚鞋底游离部位11与可弯折区域6是游离的,是分开的;脚心区域加厚鞋底3是安装在前掌区域加厚鞋底2后方的脚心位置的可拆分的鞋底,分为两个部位,游离部位11与接触部位10;其中游离部位11在前与原鞋底1的可弯折区域6的后半部相接触,是游离、分开的,接触部位
10在后与原鞋底的脚心区域7相接触并用螺丝钉固定在原鞋底1上。
[0021] 所述的前掌区域5和脚心区域7的两个游离部位11加起来正好是原鞋底的可弯折区域6的长度,可弯折区域6在两个游离部位11的正上方如图7所示。
[0022] 所述的加厚鞋跟4与原鞋跟9相接触并用螺丝钉固定。
[0023] 所述的前掌区域加厚鞋底2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3之间有一个小缝,其宽度为1mm~1.5mm。
[0024] 所述的前掌区域加厚鞋底2和脚心区域加厚鞋底3为单层I型或多层II型,单层的高度为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50毫米;多层的高度是10毫米、20毫米和40毫米共三个加厚鞋底,进行组合使用。
[0025] 原鞋底1是利用仿生学计算出来的、符合人体学的鞋底。根据鞋号的大小鞋而有不同的鞋跟高度。以鞋长305mm,原鞋底厚度15mm,后跟高度(在原鞋底下)50mm为例。
[0026] 如图6所示,用螺丝钉将前掌区域加厚鞋底2固定在原鞋底的前部,再用螺丝钉将脚心区域加厚鞋底3固定在原鞋底的脚心部位,此两部分是密切相邻的,有一个小缝(1mm~1.5mm之间),再将加厚鞋跟4用螺丝钉固定在原鞋跟9下面,安装完成。也就是说在原鞋底的基础上安装了同样高度的鞋底,不改变原鞋底的原有形态。
[0027] 如图2-5所示本方案有两种型号:I型和II型。I型是单层的、较厚,是一种固定高度的鞋。直接生产出来就是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50毫米等几种高度,人们根据自己的习惯购买一定高度鞋跟的鞋,这种鞋跟是固定在鞋上的(购买的只是某一种高度)。如图2所示为20毫米高鞋底平放,鞋底上下是不分层的,是一体的,脚平放在地上时,前掌区加厚鞋底2与脚心鞋区域加厚鞋底3都是着地的,鞋后跟也是着地的,这三者共同支撑身体。如图4所示当抬起脚时,前掌区加厚鞋底2与脚心鞋区域加厚鞋底3是分开的,这时原鞋底可弯折区域6是弯折的,前掌区加厚鞋底2是平实着地的,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鞋后跟是抬起来的,鞋是跟脚的,脚是不难受的,稳定性是好的。
[0028] II型是多层的,每一双鞋都带10毫米、20毫米、40毫米三种加厚跟(包括前掌区域加厚鞋底2、脚心区域加厚鞋底3、加厚鞋跟4),购买时带这三个高度的鞋跟,使用时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在每次穿着时选择不同高度鞋跟的组合,用螺丝钉固定在鞋底上,来达到本次的高度要求:用10毫米和20毫米可以组合成30毫米高度的鞋跟、用10毫米和40毫米可以组合成50毫米高度的鞋、用20毫米和40毫米可以组合成60毫米高度的鞋跟、用10毫米、20毫米和40毫米可以组合成70毫米高度的鞋跟,加上原有的10毫米、20毫米、40毫米一共7种高度组合。这种方式较好,一双鞋可以有几种高度,另外各种高度的鞋底还可以有不同颜色和图案,改变过去鞋底只能是“灰”的面孔。如图3所示,用10毫米和20毫米组合成30毫米高度的鞋平放,即鞋底上层为10毫米下层为20毫米组合后为30毫米的鞋前掌区域2与脚心鞋区域加厚鞋底3都是着地的,鞋后跟也是着地的,这三者共同支撑身体。如图5所示当抬起脚时,前掌区加厚鞋底2与脚心鞋区域加厚鞋底3是分开的,这里原鞋底可弯折区域6是弯折的,前掌区加厚鞋底2是平实着地的,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鞋后跟是抬起来的,鞋是跟脚的,脚不难受并且稳定性是好的。
[0029] 如图8所示,只有前掌区域加厚鞋底2而没有脚区域加厚鞋底3。如图9所示只有前掌区域加厚鞋底2而没有脚区域加厚鞋底3时,鞋的前尖会向上翘起来,因为只有脚趾支撑没有脚掌部位的支撑。所以设计了脚心区域加厚鞋底(名称叫脚心区域,实际在脚掌的后部,是为了区别前脚尖区域)。如图10所示扩大了游离部位的缝隙,更能充分说明游离部位11的情况。实际上游离部位11的上方与原鞋底1之间没有这么大的缝隙,缝隙大了鞋底就会在脚力量作用下向下弯曲。实际上是紧邻着的。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可拆卸鞋后跟 2020-05-12 177
一种鞋后跟再生革 2020-05-12 442
鞋后跟耐磨片的制作方法 2020-05-14 710
一种鞋后跟缓冲保护装置 2020-05-14 386
用于制作鞋后跟垫的装置 2020-05-15 555
鞋后跟震平机 2020-05-11 1009
一种用于鞋后跟成型用热定型装置 2020-05-15 407
一种鞋后跟 2020-05-13 433
鞋后跟贴垫 2020-05-13 99
一种鞋后跟布 2020-05-16 94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