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旅游与酒店业 / 拉杆箱 / 一种拉杆箱

一种拉杆箱

阅读:796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拉杆箱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拉杆箱 ,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拉杆箱包括 箱体 、滚轮、第一拉杆、行走机构和驱动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固定件、行走件和主动 齿轮 ,驱动机构通过主动齿轮带动相邻的行走件反向运动,从而使不同的行走件交替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确保两个行走件的最大长度大于参考距离的两倍即可。本发明能够安装在尺寸较小的拉杆箱上,通过使不同的行走件交替上升,对应的两个行走件的相互远离的端部距离为最大爬坡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个行走件的长度导致的无法爬 楼梯 的情况,可以使小尺寸的拉杆箱也可以进行爬坡,减轻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并且,即使台阶的高度和长度较大,本发明中的拉杆箱也可以适用。,下面是一种拉杆箱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拉杆箱,包括箱体(11)、滚轮(12)和第一拉杆(13),所述箱体(11)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滚轮(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拉杆(13)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箱还包括行走机构(14)和驱动机构(15);所述行走机构(14)包括固定件(141)、行走件(142)和主动齿轮(143),所述固定件(141)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11)的一侧,所述行走件(142)均为条形且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固定件(141),所述行走件(142)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所述行走件(142)的数量为四个且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件(141)的远离所述箱体(11)的一侧,所述行走件(142)的远离所述固定件(141)的一侧设置有卡齿(144),所述卡齿(144)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行走件(142);
四个所述行走件(142)分别为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行走件、第二行走件、第三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所述第二行走件和所述第三行走件位于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之间,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二行走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之间均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143),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二行走件的相对侧以及所述第三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的相对侧均设置有齿条,所述主动齿轮(143)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主动齿轮(143)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二行走件反向运动或所述第三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反向运动,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同步运动且运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行走件和所述第三行走件同步运动且运动方向一致,所述驱动机构(15)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143)正转和反转交替进行;
所述拉杆箱处于爬楼梯状态时,所述行走件(142)倾斜设置,所述驱动机构(15)驱动所述主动齿轮(143)转动,其中,
所述第一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的卡齿(144)卡住台阶且保持不动,所述第二行走件和所述第三行走件沿台阶上升,所述第二行走件和所述第三行走件上的所述卡齿(144)能够在台阶的作用下翻转且不能卡住台阶,或
所述第二行走件和第三行走件的卡齿(144)卡住台阶且保持不动,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沿台阶上升,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上的所述卡齿(144)能够在台阶的作用下翻转且不能卡住台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144)的截面边缘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优弧,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均为直线且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一端相交,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优弧相切,所述固定件(141)的远离所述箱体(11)的一侧所在平面为参考面,所述箱体(11)位于所述参考面的一侧,所述优弧所在圆与所述参考面相切且所述优弧位于所述参考面的靠近所述箱体(11)的一侧;所述卡齿(144)通过第一转轴扭簧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件(141),所述优弧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上,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三部分更靠近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参考面的最大夹为120°;所述固定件(141)上设置有挡(145),所述挡块(145)用于抵挡所述第二部分且限制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参考面的最大夹角为120°;所述拉杆箱处于爬楼梯状态时,其中相对于台阶保持不动的两个所述行走件(142)为不动件,另外两个所述行走件(142)为动作件,所述不动件上的卡齿(144)为不动齿,所述动作件上的卡齿(144)为动作齿;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所述不动齿的第三部分与所述参考面之间的夹角为120且所述不动齿的所述第二部分抵住所述挡块(145),在台阶的挤压作用下,所述动作齿的第二部分翻转至所述参考面上且所述动作齿的第三部分位于所述参考面的远离台阶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行走件(142)上的所述卡齿(144)通过连接杆连接且同步转动,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多根第二转轴,所述卡齿(144)上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穿设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穿设孔内,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参考面的靠近所述箱体(11)的一侧,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卡扣件,所述固定件(141)上设置有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和所述第二卡扣件能够卡合或分离,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卡合时,所述卡齿(144)位于所述参考面的靠近所述箱体(11)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扣件和所述第二卡扣件分离时,所述卡齿(144)能够自由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41)包括两个固定板,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二行走件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三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设置于另外一个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T型槽,每个所述行走件(142)上设置有至少五个T型块,所述至少五个T型块沿所述行走件(14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T型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T型槽内;所述主动齿轮(143)的转动轴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转动轴的远离所述主动齿轮(143)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所述驱动机构(15)为电机,所述传动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件(142)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远离所述箱体(11)的一侧为弧面,所述弧面从靠近所述行走件(14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靠近所述箱体(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二行走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之间还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箱还包括第二拉杆(146),所述第二拉杆(146)位于所述箱体(11)的远离所述行走机构(14)的一侧,所述第二拉杆(146)位于所述第二端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拉杆(13)倾斜,所述第二拉杆(146)为杆状的伸缩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滚轮(12)通过支撑部旋转支承于所述拉杆箱的第一端,所述滚轮(12)的设置有多个止动孔,所述拉杆箱还包括至少两个止动销,所述止动销可滑动的穿设于所述支撑部且能够插入所述止动孔内。

说明书全文

一种拉杆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杆箱。

背景技术

[0002] 拉杆箱是指具有拉杆和滚轮的箱子,是旅游、出行时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其便利性,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0003] 在使用现有的拉杆箱时,经常会遇到一种尴尬的情况,即在爬楼梯时,需要手提拉杆箱,从而使使用者劳动量加大,尤其是气较小的人会感到过度疲劳,影响出行的心情。
[0004] 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拉杆箱,通过在拉杆箱的一侧使用履带式的行走机构,从而在爬楼梯时可以有效减轻使用者的劳动量。
[0005] 但是,众所周知,拉杆箱的尺寸多种多样,大小不一,而楼梯的两级台阶之间的间距较大,两级台阶的对应部分的距离为参考距离,若要使履带式拉杆箱可以顺利爬楼梯,则需要保证履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参考距离的两倍,而拉杆箱较小时,这点是无法保证的,因此,履带式拉杆箱的使用范围非常小,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杆箱,即使拉杆箱的尺寸较小也能够爬楼梯,并且使拉杆箱可以在台阶高度和长度较大的场合爬楼梯。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杆箱,包括箱体、滚轮和第一拉杆,所述箱体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滚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拉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所述拉杆箱还包括行走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件、行走件和主动齿轮,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行走件均为条形且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行走件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所述行走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行走件的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行走件;四个所述行走件分别为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行走件、第二行走件、第三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所述第二行走件和所述第三行走件位于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之间,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二行走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之间均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二行走件的相对侧以及所述第三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的相对侧均设置有齿条,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二行走件反向运动或所述第三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反向运动,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同步运动且运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行走件和所述第三行走件同步运动且运动方向一致,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正转和反转交替进行;所述拉杆箱处于爬楼梯状态时,所述行走件倾斜设置,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其中,所述第一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的卡齿卡住台阶且保持不动,所述第二行走件和所述第三行走件沿台阶上升,所述第二行走件和所述第三行走件上的所述卡齿能够在台阶的作用下翻转且不能卡住台阶,或所述第二行走件和第三行走件的卡齿卡住台阶且保持不动,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沿台阶上升,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上的所述卡齿能够在台阶的作用下翻转且不能卡住台阶。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卡齿的截面边缘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优弧,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均为直线且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一端相交,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优弧相切,所述固定件的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所在平面为参考面,所述箱体位于所述参考面的一侧,所述优弧所在圆与所述参考面相切且所述优弧位于所述参考面的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卡齿通过第一转轴扭簧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所述优弧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上,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三部分更靠近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参考面的最大夹为120°;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挡,所述挡块用于抵挡所述第二部分且限制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参考面的最大夹角为120°;所述拉杆箱处于爬楼梯状态时,其中相对于台阶保持不动的两个所述行走件为不动件,另外两个所述行走件为动作件,所述不动件上的卡齿为不动齿,所述动作件上的卡齿为动作齿;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所述不动齿的第三部分与所述参考面之间的夹角为120且所述不动齿的所述第二部分抵住所述挡块,在台阶的挤压作用下,所述动作齿的第二部分翻转至所述参考面上且所述动作齿的第三部分位于所述参考面的远离台阶的一侧。
[0009]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行走件上的所述卡齿通过连接杆连接且同步转动,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多根第二转轴,所述卡齿上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穿设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穿设孔内,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参考面的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卡扣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和所述第二卡扣件能够卡合或分离,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卡合时,所述卡齿位于所述参考面的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扣件和所述第二卡扣件分离时,所述卡齿能够自由转动。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固定板,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二行走件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三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设置于另外一个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T型槽,每个所述行走件上设置有至少五个T型块,所述至少五个T型块沿所述行走件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T型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T型槽内;所述主动齿轮的转动轴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转动轴的远离所述主动齿轮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传动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同步转动。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件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为弧面,所述弧面从靠近所述行走件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靠近所述箱体。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走件和所述第二行走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行走件和所述第四行走件之间还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箱还包括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位于所述箱体的远离所述行走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拉杆位于所述第二端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拉杆倾斜,所述第二拉杆为杆状的伸缩杆。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滚轮通过支撑部旋转支承于所述拉杆箱的第一端,所述滚轮的设置有多个止动孔,所述拉杆箱还包括至少两个止动销,所述止动销可滑动的穿设于所述支撑部且能够插入所述止动孔内。
[0015]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拉杆箱包括箱体、滚轮、第一拉杆、行走机构和驱动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固定件、行走件和主动齿轮,驱动机构通过主动齿轮带动相邻的行走件反向运动,从而使不同的行走件交替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确保两个行走件的最大长度大于参考距离的两倍即可。
[0016] 本发明能够安装在尺寸较小的拉杆箱上,通过使不同的行走件交替上升,对应的两个行走件的相互远离的端部距离为最大爬坡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个行走件的长度导致的无法爬楼梯的情况,可以使小尺寸的拉杆箱也可以进行爬坡,减轻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并且,即使台阶的高度和长度较大,本发明中的拉杆箱也可以适用。另外,由于卡齿可转动的连接于行走件,使得行走件在交替行走的过程中,完全不会受到卡齿的影响,行走件的远离箱体的一侧始终与台阶的棱角接触,拉杆箱的运行状态非常平稳,不会导致拉杆箱内的物体晃动等。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杆箱立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拉杆箱平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图1的固定件与行走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的拉杆箱爬楼梯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其中一个卡齿被台阶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杆箱立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拉杆箱平放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图1的固定件与行走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的拉杆箱爬楼梯时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其中一个卡齿被台阶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请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杆箱10,包括箱体11、滚轮12、第一拉杆13、行走机构14、驱动机构15请参见图4所示和第二拉杆146。
[0022] 箱体11用于盛放物品,箱体11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箱体11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箱体11围成空腔且通过拉链开启或闭合,在箱体11上可以设置密码、提手等。
[0023] 滚轮12的数量为四个且设置在第一端,滚轮12通过支撑部旋转支承于拉杆箱10的第一端,滚轮12的设置有多个止动孔,拉杆箱10还包括至少两个止动销,止动销可滑动的穿设于支撑部且能够插入止动孔内。止动销插入制动孔内时,滚轮12被锁死,无法运动。
[0024] 第一拉杆13设置在箱体11的第二端。滚轮12转动时,箱体11可以行走,通过第一拉杆13控制箱体11的前进方向。
[0025] 其中,第一端可以看做箱体11的顶端,第二端可以看做箱体11的底端,此时为箱体11的立起状态。
[0026] 第二拉杆146位于第二端且相对于第一拉杆13倾斜,第二拉杆146为杆状的伸缩杆。
[0027] 请参照图3所示,行走机构14包括固定件141、行走件142和主动齿轮143。
[0028] 请参照图4所示,固定件141固定设置于箱体11的一侧,其中,固定件141包括两个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T型槽,固定件141上设置有挡块145。
[0029] 主动齿轮143的转动轴贯穿固定板,转动轴的远离主动齿轮143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驱动机构15为电机,传动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同步转动。
[0030] 行走件142均为条形且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连接于固定件141,行走件142从箱体11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行走件142的长度与箱体11的长度大致相当,当然,二者不相等也是完全可以的。
[0031] 行走件142的数量为四个且平行设置在固定件141的远离箱体11的一侧,行走件142的远离固定件141的一侧设置有卡齿144,卡齿144可转动的连接于行走件142。
[0032] 行走件142的靠近第二端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部,过渡部的远离箱体11的一侧为弧面,弧面从靠近行走件14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靠近箱体11。从而可以使行走件142的端部不会抵住台阶,行走件142的行走更加顺畅。
[0033] 请参照图5所示,卡齿144的截面边缘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优弧,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均为直线且长度相等,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一端相交,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另一端分别与优弧相切,固定件141的远离箱体11的一侧所在平面为参考面,箱体11位于参考面的一侧,优弧所在圆与参考面相切且优弧位于参考面的靠近箱体11的一侧。
[0034] 卡齿144通过第一转轴和扭簧可转动的设置于固定件141,优弧的圆心位于第一转轴的轴线上,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三部分更靠近第二端,第三部分与参考面的最大夹角为120°。
[0035] 四个行走件142分别为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行走件、第二行走件、第三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
[0036] 第二行走件和第三行走件位于第一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之间,第一行走件和第二行走件之间以及第三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之间均设置有主动齿轮143,第一行走件和第二行走件之间以及第三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之间还设置有从动齿轮。
[0037] 第一行走件和第二行走件的相对侧以及第三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的相对侧均设置有齿条,主动齿轮143与齿条啮合,并且从动齿轮也与齿条啮合。
[0038] 主动齿轮143转动时,带动第一行走件和第二行走件反向运动或第三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反向运动。也就是说,一个主动齿轮143控制两个行走件142反向运动。
[0039] 两个主动控制齿轮之间也可以同步运动,使得第一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同步运动且运动方向一致,第二行走件和第三行走件同步运动且运动方向一致。
[0040] 驱动机构15用于驱动主动齿轮143正转和反转交替进行,主动齿轮143的正转和翻转使得不同的行走件142交替前进。
[0041] 普通情况下,驱动机构15可以不动作,当拉杆箱10处于爬楼梯状态时,行走件142倾斜设置,驱动机构15驱动主动齿轮143转动,此时行走件142在两种状态中交替进行。
[0042] 其中一种状态为:第一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的卡齿144卡住台阶且保持不动,第二行走件和第三行走件沿台阶上升,第二行走件和第三行走件上的卡齿144能够在台阶的作用下翻转且不能卡住台阶。
[0043] 另外一种状态为:第二行走件和第三行走件的卡齿144卡住台阶且保持不动,第一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沿台阶上升,第一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上的卡齿144能够在台阶的作用下翻转且不能卡住台阶。
[0044] 也就是说,当行走件142运行完一种状态时会自动转变为另外一种状态继续前进。
[0045] 第一行走件和第二行走件设置于其中一个固定板上,第三行走件和第四行走件设置于另外一个固定板上,每个行走件142上设置有至少五个T型块,至少五个T型块沿行走件14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T型块可滑动的设置于T型槽内。
[0046] 挡块145用于抵挡第二部分且限制第三部分与参考面的最大夹角为120°。
[0047] 请参照图6所示,拉杆箱10处于爬楼梯状态时,其中相对于台阶保持不动的两个行走件142为不动件,另外两个行走件142为动作件,不动件上的卡齿144为不动齿,动作件上的卡齿144为动作齿;在扭簧的作用下,不动齿的第三部分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为120且不动齿的第二部分抵住挡块145,请参照图7所示,在台阶的挤压作用下,动作齿的第二部分翻转至参考面上且动作齿的第三部分位于参考面的远离台阶的一侧。
[0048] 当然,不动件和动作件是在某一时刻内的状态,在不同的状态,不动件可以变为动作件,动作件也可以变为不动件。
[0049]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每个行走件142上的卡齿144通过连接杆连接且同步转动。
[0050] 具体结构为:连接杆上设置有多根第二转轴,卡齿144上设置有穿设孔,穿设孔的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第二转轴穿设于穿设孔内,连接杆位于参考面的靠近箱体11的一侧,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卡扣件,固定件141上设置有第二卡扣件,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能够卡合或分离,第一卡扣件与第二卡扣件卡合时,卡齿144位于参考面的靠近箱体11的一侧,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分离时,卡齿144能够自由转动。
[0051] 第二拉杆146位于箱体11的远离行走机构14的一侧。
[0052] 本发明的一种拉杆箱10包括箱体11、滚轮12、第一拉杆13、行走机构14和驱动机构15,行走机构14包括固定件141、行走件142和主动齿轮143,驱动机构15通过主动齿轮143带动相邻的行走件142反向运动,从而使不同的行走件142交替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确保两个行走件142的最大长度大于参考距离的两倍即可。
[0053] 本发明拉杆箱10尺寸要求较低,即使拉杆箱10的尺寸较小也能够爬楼梯,通过使不同的行走件142交替上升,对应的两个行走件142的相互远离的端部距离为最大爬坡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个行走件142的长度导致的无法爬楼梯的情况,可以使小尺寸的拉杆箱10也可以进行爬坡,减轻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并且,即使台阶的高度和长度较大,本发明中的拉杆箱10也可以适用。另外,由于卡齿144可转动的连接于行走件142,使得行走件142在交替行走的过程中,完全不会受到卡齿144的影响,行走件142的远离箱体11的一侧始终与台阶的棱角接触,拉杆箱10的运行状态非常平稳,不会导致拉杆箱10内的物体晃动等。
[0054]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拉杆箱 2020-05-13 365
一种拉杆箱 2020-05-14 297
一种拉杆箱 2020-05-12 807
儿童拉杆箱 2020-05-12 678
一种拉杆箱 2020-05-12 338
一种拉杆箱 2020-05-12 226
一种拉杆箱 2020-05-12 148
拉杆箱 2020-05-11 961
一种拉杆箱 2020-05-13 5
电动拉杆箱 2020-05-13 2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