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其他体育休闲活动 / 登山扣 / 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

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

阅读:636发布:2020-12-2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属于篷房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篷布张紧结构调节麻烦的问题。本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篷房包括 支撑 架,篷布的四周与支撑架相连,张紧结构包括顶 角 组件、换向轮、缠绕架和拉绳,顶角组件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换向轮设在支撑架的转角处,缠绕架固定在支撑架的下部,沿竖直方向,换向轮位于顶角组件和缠绕架的中间,拉绳的一端与篷布的顶部相连,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顶角组件和换向轮能延伸到缠绕架处,拉绳能缠绕在缠绕架上。本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具有调节方便的优点。,下面是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篷房包括支撑架(1),所述篷布(14)的四周与支撑架(1)相连,其特征在于,张紧结构包括顶组件(2)、换向轮(3)、缠绕架(4)和拉绳(5),所述顶角组件(2)固定在支撑架(1)的顶部,所述换向轮(3)设在支撑架(1)的转角处,所述缠绕架(4)固定在支撑架(1)的下部,沿竖直方向,所述换向轮(3)位于顶角组件(2)和缠绕架(4)的中间,所述拉绳(5)的一端与篷布(14)的顶部相连,所述拉绳(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顶角组件(2)和换向轮(3)能延伸到缠绕架(4)处,所述拉绳(5)能缠绕在缠绕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若干根斜支撑梁(11)、平支撑框(12)和若干根立柱(13),所述斜支撑梁(11)倾斜设置,所述斜支撑梁(11)的顶部与顶角组件(2)相固连,所述斜支撑梁(11)的底部与水平支撑框(12)相固连,所述立柱(13)的顶部与水平支撑框(12)相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组件(2)包括呈长方体状的支撑管(21),所述斜支撑梁(11)的顶部抵靠在支撑管(21)上并与支撑管(21)相固连,所述支撑管(21)中铰接有滚轮,所述拉绳(5)穿入到支撑管(21)中并抵靠在滚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21)的侧部具有贯穿的换向孔(22),所述拉绳(5)穿过换向孔(22)。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轮(3)设置在斜支撑梁(11)和水平支撑框(12)的连接处,所述水平支撑框(12)上固连有导向管(6),所述导向管(6)与水平支撑框(12)之间形成导向槽(7),所述导向槽(7)位于换向轮(3)的正下方,所述拉绳(5)穿过导向槽(7)。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架(4)呈弯折状,所述缠绕架(4)的中间通过固件与立柱(13)的中部相固连,所述缠绕架(4)的两端与立柱(13)之间形成供拉绳(5)缠绕的缠绕槽(4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14)顶部的中心处固连有第一拉环(8),所述拉绳(5)的一端固连有第二拉环(9),所述第一拉环(8)和第二拉环(9)通过登山扣(10)相连。

说明书全文

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篷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篷房作为一种临时建筑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例如野外活动、展览会场等等。现有篷房的顶部通常由斜支撑梁、平支撑梁以及篷布构成,篷布铺设在斜支撑梁上,篷布的松紧度不能调整。
[0003]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做出各式各样的改进,有的还申请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篷房[申请号:200620000585.8;授权公告号:CN2861391Y],其包括框架、垂直中心支杆、篷布,篷布罩扣在框架上,篷布下沿与框架相固定,框架包括立柱、横梁,横梁一一支撑在同侧边相邻两两立柱之间,框架上在适当高度位置处通过缆绳设置有一支承点,该支承点位于框架水平断面的几何中心点上,垂直中心支杆下端支撑在框架上的支承点上,垂直中心杆上端带有支承面,该支承面顶靠在篷布的几何中心位置处,垂直中心支杆依托支承点对篷布施加足够大的张紧,缆绳自身具有足够大张紧力。
[0004] 该种结构的篷房,可以调节篷布的松紧度。但是该种结构的篷布,通过设置在垂直中心支杆上的螺纹调节机构进行调节,由于螺纹调节机构所处的位置为篷房内部较高的位置,调节时,操作者需要在篷房内使用梯子,使操作者爬到螺纹调节机构处,通过旋转垂直中心支杆,从而调节篷布的松紧度,这就使该种结构的篷布松紧度调节麻烦,调节时间长。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篷布的松紧度调节方便。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篷房包括支撑架,所述篷布的四周与支撑架相连,其特征在于,张紧结构包括顶组件、换向轮、缠绕架和拉绳,所述顶角组件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换向轮设在支撑架的转角处,所述缠绕架固定在支撑架的下部,沿竖直方向,所述换向轮位于顶角组件和缠绕架的中间,所述拉绳的一端与篷布的顶部相连,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顶角组件和换向轮能延伸到缠绕架处,所述拉绳能缠绕在缠绕架上。
[0007] 安装篷布时,将拉绳的一端与篷布的顶部相连,然后将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顶角组件和换向轮,顶角组件和换向轮的设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使拉绳贴着支撑架设置,拉动拉绳,将篷布拉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将篷布的四周与支撑架相固连,再拉动拉绳,即可调节篷布的高度,控制篷布的松紧度,篷布的松紧度调节方便,减少调节时间,调节完成后,将拉绳的另一端缠绕在缠绕架上即可固定篷布。本篷布调节时,操作者只需要站在篷房的地面上即可进行调节,调节方便。
[0008] 在上述的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中,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根斜支撑梁、水平支撑框和若干根立柱,所述斜支撑梁倾斜设置,所述斜支撑梁的顶部与顶角组件相固连,所述斜支撑梁的底部与水平支撑框相固连,所述立柱的顶部与水平支撑框相固连。支撑架的顶部是倾斜设置的,顶角组件起到连接斜支撑梁的作用,水平支撑框将斜支撑梁和立柱整合在一起,立柱起到支撑的作用,结构简单,支撑架安装方便。
[0009] 在上述的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中,所述顶角组件包括呈长方体状的支撑管,所述斜支撑梁的顶部抵靠在支撑管上并与支撑管相固连,所述支撑管中铰接有滚轮,所述拉绳穿入到支撑管中并抵靠在滚轮上。滚轮起到换向的作用,同时滚轮的设置可以减少摩擦力,使拉绳拉动方便、省力,从而使篷布的松紧度调节方便,滚轮位于支撑管中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拉绳不会从滚轮中脱落,稳定性好。
[0010] 在上述的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中,所述支撑管的侧部具有贯穿的换向孔,所述拉绳穿过换向孔。由于斜支撑梁是倾斜设置的,拉绳贴着斜支撑梁时,拉绳也是倾斜设置的,换向孔供拉绳穿过使拉绳不会与顶角组件发生接触摩擦,降低拉绳拉动时的阻力,使篷布的松紧度调节方便,同时使拉绳不易损坏。
[0011] 在上述的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中,所述换向轮设置在斜支撑梁和水平支撑框的连接处,所述水平支撑框上固连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与水平支撑框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换向轮的正下方,所述拉绳穿过导向槽。斜支撑梁和水平支撑框的连接处即为本支撑架的转角处,换向轮设置在该处,可以更好的对拉绳起到换向的作用,导向槽的设置对拉绳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拉绳不会偏离设定的位置,使拉绳不会从换向轮中脱落,稳定性好。
[0012] 在上述的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中,所述缠绕架呈弯折状,所述缠绕架的中间通过固件与立柱的中部相固连,所述缠绕架的两端与立柱之间形成供拉绳缠绕的缠绕槽。结构简单,拉绳缠绕、解开方便,使篷布的松紧度调节方便。
[0013] 在上述的一种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中,所述篷布顶部的中心处固连有第一拉环,所述拉绳的一端固连有第二拉环,所述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通过登山扣相连。登山扣为现有技术,不做赘述,通过登山扣连接,连接方便,更换不同的篷布时,只需要松开拉绳,使篷布下降通过登山扣连接即可,篷布更换方便。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篷房篷布的张紧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5] 1、本篷布的张紧结构,操作者只需要站在篷房立柱的附近,通过拉动拉绳,即可调节篷布的松紧度,篷布的松紧度调节方便,调节时间少。
[0016] 2、本篷布与拉绳之间是通过登山扣相连,更换不同的篷布时,只需要松开拉绳,使篷布下降通过登山扣连接即可,篷布更换方便,满足家庭聚餐、小型会议等不同场景更换不同篷布颜色搭配的需求。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篷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篷房安装篷布时的状态图。
[0019] 图3是本篷房换向轮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篷房缠绕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篷房篷布和拉绳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篷房顶角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支撑架;11、斜支撑梁;12、水平支撑框;13、立柱;2、顶角组件;21、支撑管;22、换向孔;3、换向轮;4、缠绕架;41、缠绕槽;5、拉绳;6、导向管;7、导向槽;8、第一拉环;9、第二拉环;10、登山扣;14、篷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 如图1、图2所示,篷房包括支撑架1,篷房篷布14的张紧结构包括顶角组件2、换向轮3、缠绕架4和拉绳5。
[0026]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包括四根斜支撑梁11、水平支撑框12和四根立柱13,斜支撑梁11倾斜设置,四根斜支撑梁11的顶部均与顶角组件2相固连,水平支撑框12呈方形,斜支撑梁11的底部与水平支撑框12的转角位置相固连,立柱13的顶部与水平支撑框12的转角位置相固连,在实际生产中,支撑梁和立柱13的数量可以均为三根或者六根,水平支撑框12可以呈三角形或者六边形。篷布14的四周与支撑架1相连,即篷布14的四周与水平支撑框12相连。
[0027]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顶角组件2包括呈长方体状的支撑管21,斜支撑梁11的顶部抵靠在支撑管21上并与支撑管21相固连,支撑管21中铰接有滚轮,支撑管21的侧部具有贯穿的换向孔22,换向轮3设置在斜支撑梁11和水平支撑框12的连接处,水平支撑框12上固连有导向管6,导向管6与水平支撑框12之间形成导向槽7,导向槽7位于换向轮3的正下方,缠绕架4呈弯折状,缠绕架4的中间通过紧固件与立柱13的中部相固连,缠绕架4的两端与立柱13之间形成供拉绳5缠绕的缠绕槽41,缠绕架4位于导向管6的正下方,沿竖直方向,换向轮3位于顶角组件2和缠绕架4的中间。篷布14顶部的中心处固连有第一拉环8,拉绳5的一端固连有第二拉环9,第一拉环8和第二拉环9通过登山扣10相连,拉绳5的另一端穿入到支撑管21中并抵靠在滚轮上,拉绳5的另一端从换向孔22中穿出,拉绳5贴着斜支撑梁11穿过换向轮3,然后穿过导向槽7延伸到缠绕架4处,通过将拉绳5的另一端旋转并嵌入到缠绕槽41中使拉绳5与缠绕架4相固连,从而使篷布14定位
[0028] 调节篷布14松紧度时,旋转拉绳5,使拉绳5不再缠绕在缠绕架4上,操作者拉动拉绳5,可以调节篷布14的高度,从而调节篷布14的松紧度;更换篷布14时,将篷布14的四周与支撑架1分离开,操作拉绳5,使篷布14自由下降,通过登山扣10解开即可,将需要替换的篷布14通过登山扣10与拉绳5相连,拉动拉绳5使篷布14上移,再将篷布14的四周与支撑架1相连,拉动拉绳5,调节篷布14的松紧度,调节完成后,旋转拉绳5缠绕在缠绕架4上即可。
[002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0]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支撑架1、斜支撑梁11、水平支撑框12、立柱13、顶角组件2、支撑管21、换向孔22、换向轮3、缠绕架4、缠绕槽41、拉绳5、导向管6、导向槽7、第一拉环8、第二拉环9、登山扣10、篷布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便携式登山扣小音箱 2020-05-12 131
便携式登山扣小音箱 2020-05-12 466
一种五金登山扣 2020-05-11 969
一种制作登山扣的不锈钢 2020-05-15 901
带登山扣的手机保护壳 2020-05-20 39
镜腿带登山扣的眼镜 2020-05-20 282
登山扣 2020-05-13 641
板扣式外锁登山杖 2020-05-19 544
一种登山扣手电筒 2020-05-20 890
一种多功能登山扣 2020-05-16 101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