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工艺品 / 调节管 / 空气调节导管

空气调节导管

阅读:997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空气调节导管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 导管 ,具有与另一导管相互地连接且固定的一个导管,其中,通过将绕第一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第一单元导管与绕第二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第二单元导管并列合并而形成一个导管,且通过将绕第三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第三单元导管与绕第四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第四单元导管并列合并而形成另一个导管,形成在第一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和形成在第二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被固定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且形成在第三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和形成在第四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被固定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下面是空气调节导管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导管,具有与另一导管相互地连接的一个导 管,其中,通过将绕第一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第一单元导管与 绕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第二单元导管并列合并而形成一个导管,且通过将 绕第三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第三单元导管与绕第四单元导管 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第四单元导管并列合并而形成另一个导管,形成在 所述第一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和形成在所述第二单元导管的边界侧 上的凸缘被固定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且形成在所述第三单元导管的边界侧 上的凸缘和形成在所述第四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被固定成一个在另 一个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导管,其中,形成在所述第一单元导 管、所述第二单元导管、所述第三单元导管和所述第四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 的凸缘是外凸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导管,其中,形成在所述第一单元导 管的边界侧上的所述凸缘是外凸缘,形成在所述第二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 所述凸缘是内凸缘,形成在所述第三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所述凸缘是外凸 缘,形成在所述第四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所述凸缘是内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导管,其中,所述第一单元导管的横 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单元导管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三单元导管的横截面 面积大于所述第四单元导管的横截面面积,且当将一个导管与另一个导管连 接时,所述第一单元导管与所述第三单元导管连接,且所述第二单元导管与 所述第四单元导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导管,其中,所述一个导管和所述另 一个导管用密封材料连接。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导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具有较大乘客车厢空间的小型货车、厢式货车等不仅在车辆的前 部设置有空气调节单元而且在车辆的后部也设置有空气调节单元,以实现整 个车辆的均匀的空气调节。
设置在车辆后部的这种空气调节单元通常包埋在后部乘客车厢的多个 侧壁中的一个的内部。
经空气调节的空气在地板的下面通过或穿过天篷,且通过沿蓬顶侧部或 两侧上的侧装饰部设置的空气调节导管而被均匀地供应到两侧的后座。
通常,布置空气调节导管的空间受限于设计且由于与其他零件的关系而 受到空间上的限制。
而且,因为车辆的每个单元的成型形状或装配的原因,空气调节导管通 过顺序地拼接对应于每个单元的再划分单元导管而被连接。
此外,将多个导管连接到空气调节单元以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风 道,以便将从空气调节单元供应的经空气调节的空气供应到想要的位置,这 样的技术已经存在(例如参见JP.A.6-106956)。
而且,通过在每个导管主体的端部形成凸缘并经由密封材料连接所形成 的凸缘,由此连接这些单元导管,如JP.A.2004-249826所述。
使用该方法可允许通过把一个导管安装在另一个导管上来连接这些导 管,即使当装配车辆时导管的连接必须在不可见的位置进行时,也可以实现 单元导管的容易的连接。
然而,当并列地合并这些导管以形成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时,使在 设置空气调节导管的预定空间中的且有经空气调节的空气经过的第一通风 道和第二通风道具有更好的吹风效率并使空气调节导管的连接件处具有更 好的气密性,这很难同时实现。
换句话说,如果从空气调节单元为车辆的后座的每侧供应具有不同温度 的经空气调节的空气,则空气调节单元必须在空气调节单元的每个供应出口 设置有导管,例如一个导管延伸到右侧座位,而另一导管延伸到左侧座位。
在这种情况下,在导管朝向两侧座位分叉的位置和空气调节单元的供应 出口之间,每个导管将形成并列合并的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在上述区 域设置接合部以连接导管会造成下面的问题。
当使合并的单元导管100和101彼此连接时,这些导管在它们的端部处 设置有凸缘102,且由密封材料300接触。如图4和5所示,如果例如是填 充物这样的密封材料300被缠绕而没有在为了更好的吹风效率而合并的两个 导管的边界壁T处设置凸缘,则由于边界壁T对接接合(butt-jointed),因 此不能获得足够的密封性能。
即,一个通风道内的经空气调节的空气穿过在接合部处形成的缝隙而流 进另一个通风道,这就是所谓的空气泄露现象。
因此,流过第一通风道S1的经空气调节的空气和流过第二通风道S2的 具有不同温度的经空气调节的空气被混合,导致较低的热效率。
本发明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良好 的吹风效率的空气调节导管,其在连接和固定空气调节导管时不会导致空气 泄露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研究是基于上述背景,且发现可通过将绕形成空气调节导管的 第一单元导管的周边而形成的凸缘的一部分安装在绕形成空气调节导管且 与该第一单元导管合并的第二单元导管的周边而形成的凸缘的一部分上,以 供连接和固定,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且因此基于这些发现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导管,通过将一个导管与另一个导 管相互连接来形成该空气调节导管,其中,通过将绕第一单元导管的开口周 边形成有凸缘的第一单元导管与绕第二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 第二单元导管并列合并而形成一个导管,且通过将绕第三单元导管的开口周 边形成有凸缘的第三单元导管与绕第四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 第四单元导管并列合并而形成另一个导管,其中,形成在第一单元导管的边 界侧上的凸缘和形成在第二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被固定成一个在另 一个之上,且形成在第三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和形成在第四单元导管 的边界侧上的凸缘被固定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
“边界侧”是指这样一种边缘,该边缘是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的一部分 且邻接于要被合并的单元导管。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导管,其中,形成在第一单元导管、第二单 元导管、第三单元导管和第四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是外凸缘。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导管,其中,形成在第一单元导管的边界侧 上的凸缘是外凸缘,形成在第二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是内凸缘,形成 在第三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是外凸缘,形成在第四单元导管的边界侧 上的凸缘是内凸缘。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导管,其中,第一单元导管的横截面面积大 于第二单元导管的横截面面积,第三单元导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四单元导 管的横截面面积,且当将一个导管与另一个导管连接时,第一单元导管与第 三单元导管连接,且第二单元导管与第四单元导管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导管,其中,所述一个导管和所述另一个导 管用密封材料连接。
可以适当地使用上述发明的组合,而不会超越本发明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导管包括彼此连接的一个导管和另一个导管,所 述一个导管具有第一单元导管和第二单元导管,所述另一个导管具有第三单 元导管和第四单元导管,其中绕第一单元导管、第二单元导管、第三单元导 管和第四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
形成在第一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和形成在第二单元导管的边界 侧上的凸缘固定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且同样地,形成在第三单元导管的边 界侧上的凸缘和形成在第四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固定成一个在另一 个之上。
凸缘重叠的部分具有的面积能稳定地附着能防止发生泄露现象的足够 大的密封材料。
因此,当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导管和另一导管连接时,不会发生空气泄露 现象。
此外,通过边界侧上的重叠的凸缘固定的部分具有较高的刚性,且因此 难于损坏。
因此,可牢固地保持第一单元导管和第二单元导管的合并状态或第三单 元导管和第四单元导管的合并状态。
当形成在第一单元导管、第二单元导管、第三单元导管和第四单元导管 的边界侧上的凸缘是外凸缘时,这些凸缘不突出到导管内部,且因此,不会 干扰流过导管的经空气调节的空气的流动。
当形成在第一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是外凸缘,且形成在第二单元 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是内凸缘时,由于第一单元导管和第二单元导管可被 无缝隙地合并,因此一个导管的尺寸可被减小。
当形成在第三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是外凸缘,且形成在第四单元 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是内凸缘时,由于与上述相同的原因,另一导管的尺 寸可被减小。
因此,当已通过设计决定了能够设置一个导管(另一导管)的可用空间 的尺寸时,通风道的尺寸可被最大化。
当第一单元导管的横截面面积被形成为比第二单元导管的大时,第一单 元导管中每单位长度的单元导管上的压损失比第二单元导管的小。第三单 元导管和第四单元导管也如此。
因此,形成有第一单元导管和第三单元导管的空气调节导管被作为延伸 到与空气调节单元包埋侧相对的蓬顶侧的空气调节导管,由此压力损失对经 空气调节的空气的影响可被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导管的透视图;
图2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导管的接合方法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前导管和后导管被连接和固定的状态的横 截面视图;
图4是显示空气调节导管的接合结构的比较例的透视图;以及
图5是显示图4的空气调节导管的接合结构的横截面视图。
标号说明
1.前导管
11.第一小导管
11A.凸缘
12.第二小导管
12A.凸缘
2.后导管
21.第三小导管
21A.凸缘
22.第四小导管
22A.凸缘
3.密封材料
4.前重叠凸缘部分
5.后重叠凸缘部分
100.单元导管
101.单元导管
102.凸缘
300.密封材料
A.空气调节导管
P.阻动器
S1.通风道
S2.通风道
T.边界壁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参考附图予以描述。
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导管的透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导管A包括彼此连接的一个导管1(后 文称为“前导管”)和另一导管2(后文称为“后导管”)。
前导管1包括第一单元导管(后文称为“第一小导管”)11和与第一小 导管11并列合并的第二单元导管(后文称为“第二小导管”)12。第一小导 管11的开口形成为比第二小导管12的大。
后导管2包括第三单元导管(下文称为“第三小导管”)21和与第三小 导管21并列合并的第四单元导管(下文称为“第四小导管”)22。
第三小导管21的开口的尺寸和形状与第一小导管11的相同,以用于互 相连接,同样,第四小导管22的开口的尺寸和形状与第二小导管12的相同。
前导管1和后导管2的开口以倾斜的方式形成。
即,第一小导管11的开口相对于纵向方向以预定的度倾斜,且第二 小导管12的开口也沿纵向方向以预定的角度倾斜。
第一小导管11的开口的倾斜角度(gradient angle)与第二小导管的相等。
同样,第三小导管21的开口和第四小导管22的开口也沿纵向方向以预 定的角度倾斜,且它们的倾斜角度相等。
第三小导管21(或第四小导管22)的开口的倾斜角度对应于第一小导 管11(或第二小导管12)的开口的倾斜角度。
此外,第一小导管11的开口周边和第二小导管12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 缘11A和12A,同样,第三小导管21的开口周边和第四小导管22的开口周 边形成有凸缘21A和22A。
凸缘11A、凸缘12A、凸缘21A和凸缘22A是从通风道向外突出的外 凸缘;因此,这些凸缘不突出到通风道内部,且不会干扰流过通风道的经空 气调节的空气的流动。
如图1所示,形成在第一小导管11的边界侧上的凸缘11A和形成在第 二小导管12的边界侧上的凸缘12A被固定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这些凸缘 重叠的部分称为“前重叠凸缘部分”)。
形成在第三小导管21的边界侧上的凸缘21A和形成在第四小导管22 的边界侧上的凸缘22A也被固定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这些凸缘重叠的部分 称为“后重叠凸缘部分”)。
图2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导管的接合方法的横截面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前导管1和后导管2的沿纵向方向剖切的横截面视图, 且沿垂直向上的方向观察。
为了防止在前导管1和后导管2被连接时经空气调节的空气从接合部泄 露,密封材料3(例如,由甲酸乙酯(urethane)制成的填充物(packing)) 插置在两者之间。
即,第一小导管11的凸缘11A和第二小导管12的凸缘12A设置有密 封材料3,且类似地,第三小导管21的凸缘21A和第四小导管22的凸缘22A 设置有密封材料3.
当密封材料是由泡沫聚氨酯(foamed polyurethane)制成的填充物时, 该密封材料贴附在凸缘上。
当把后导管2连接到前导管1时,如以图2中的箭头所示,后导管2沿 与前导管1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平行地移动,以靠向前导管1,且凸缘11A 和凸缘21A用密封材料3连接,且同时,凸缘12A和凸缘22A经由密封材 料3连接。
在该过程中,自然地,前重叠凸缘部分4和后重叠凸缘部分5也经由密 封材料3连接。这里,密封材料3被每个凸缘面挤压,以改善前导管1和后 导管2之间的接合部的气密性。
根据本实施例,形成在前导管1上的前重叠凸缘部分4和形成在后导管 2上的后重叠凸缘部分5具有用于附着密封材料3的一定的面积。
因此,具有足够的尺寸来确保本实施例的前导管1和后导管2之间密封 性能的密封材料3能够以稳定的状态被设置。
此外,即使前导管1和后导管2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对齐地连接,由于前 重叠凸缘部分4和后重叠凸缘部分5具有一定的面积,所以也不会发生空气 泄露。
而且,突出到每个小导管的边界侧的凸缘之间的重叠作为重叠凸缘部分 形成大的通风道。
因此,可以避免在形成有第一小导管11和第三小导管21的通风道S1 和形成有第二小导管12和第四小导管22的通风道S2之间发生空气泄露现 象,同时,可防止在接合部处的吹风效率的降低。
另外,在空气调节导管内产生的压力损失量与空气调节导管的长度成比 例,而与横截面面积成相反的比例。
因此,当设置在靠近包埋的空气调节单元的蓬顶侧中的空气调节导管 (下文称为“短距离导管”)的横截面面积与设置在与包埋的空气调节单元 相对的蓬顶侧中的空气调节导管(下文称为“长距离导管”)的横截面面积 相等时,由于长距离导管比短距离导管长,所以如果经空气调节的空气的送 风压力(blowdown pressure)没有被设定为比给定数值高,则具有用于进行 空气调节的足够流速的经空气调节的空气不从长距离导管供应。
然而,具有高送风压力的空气调节单元的连续运行可能造成空气调节单 元的寿命较短。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导管中,形成有第一小导管11和第三小导 管21的空气调节导管的横截面面积(即,通风道S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形 成有第二小导管12和第四小导管22的空气调节导管的横截面面积(即,通 风道S2的横截面面积)。
因此,通过使用形成有第一小导管11和第三小导管21的空气调节导管 作为长距离导管,在该长距离导管中发生的压力损失量降低,且可以用于与 包埋的空气调节单元相对的蓬顶侧。
即,可以降低供应经空气调节的空气所需的设计送风压力。
因此,和使用横截面面积与短距离导管的横截面面积相等的长距离导管 相比,可实现空气调节单元的长寿命。
第二实施例
图3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前导管和后导管连接的状态的横截面视 图。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导管A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导管 A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形成在第二小导管12的边界侧上的凸缘 12A和形成在第四小导管22的边界侧上的凸缘22A是突出到通风道侧的内 凸缘。
通过采用作为内凸缘的形成在第二小导管12的边界侧上的凸缘12A以 及作为外凸缘的形成在第一小导管11的边界侧上的凸缘11A,第一小导管 11和第二小导管12可无缝隙地合并。
类似地,通过采用作为内凸缘的形成在第四小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 22A以及作为外凸缘的形成在第三小导管21的边界侧上的凸缘21A,第三 小导管21和第四小导管22可无缝隙地合并。
即使当前导管1和后导管2的布置空间受限于设计,如上所述的前导管 1和后导管2的凸缘的形成也可以使通风道的尺寸最大化。
因此,在着重强调空间优点时,根据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导管A特别合 适。
此外,尽管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凸缘12A和22A突出到通风道S2,由于 这些凸缘的端部被设置为面对通风道的下游侧,所以经空气调节的空气的压 力损失恶化的情况可被最小化。
尽管已对本发明进行了如上描述,但是可以作出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制的 修改
例如,第一小导管11和与其合并的第二小导管12被显示为用阻动器(铆 钉等)固定的分开的零件,理论上,它们也可以是一个零件。
在这种情况下,边界侧上的凸缘11A和12A,或边界侧上的凸缘21A 和22A由一个零件形成。
此外,密封材料不限于是凸缘的整体部件,例如填充物,而可以是分开 的零件,只要其可保持导管接合部的气密性就可以。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移液管调节轮 2020-05-11 72
一种手动调节式排气管调节阀门 2020-05-13 467
血管生成的调节 2020-05-11 36
管道调节配件 2020-05-11 969
光导管调节装置 2020-05-12 149
毛管压力调节器 2020-05-12 341
一种手动调节式排气管开度调节阀 2020-05-13 805
管道调节配件 2020-05-12 531
管状空气调节器 2020-05-12 280
可调节油嘴、工艺管柱及调节方法 2020-05-13 31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