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工艺品 / 拍速 / 拍摄装置及变速拍摄方法

拍摄装置及变速拍摄方法

阅读:557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拍摄装置及变速拍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拍摄装置及变速拍摄方法。连 拍速 度变更操作部(3)例如以30fps、150fps、300fps变更指示连拍速度(录像 帧 率)。帧间隔 抽取 设定部(4)对以下情况进行设定:由连拍速度变更操作部(3)变更连拍速度时,对应于连拍速度,对从什么时刻的帧开始,以哪种程度的间隔抽取率,从缓存于帧缓存器(2)中的拍摄图像取出拍摄图像等。帧间隔抽取处理部(5)按照由帧间隔抽取设定部(4)设定的帧间隔抽取信息,从保存在帧缓存器(2)中的拍摄图像追溯规定时间,以规定的获取间隔抽取取出拍摄图像。,下面是拍摄装置及变速拍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拍摄单元,以规定的率顺次对拍摄对象进行拍摄;
保持单元,顺次保持由所述拍摄单元顺次拍摄的多个帧;
指定单元,对应于用户操作,指定从所述保持单元取出帧时的帧率;
帧间隔抽取单元,以间隔抽取率从所述保持单元顺次取出帧,该抽取率基于由所述指定单元指定的帧率;和
存储单元,对由所述帧间隔抽取单元顺次取出的帧进行动态图像文件化处理,并将其存储,
所述帧间隔抽取单元在对应于用户操作由所述指定单元指定帧率的变更时,从追溯到指定变更的时刻之前的帧开始,适用基于已变更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帧间隔抽取单元从下述帧开始,适用基于已变更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该帧是自指定帧率的变更的时刻起的规定时间前由所述拍摄单元拍摄了的、保持于所述保持单元中的帧,
所述保持单元同时保持多个帧,该多个帧至少包括从由所述拍摄单元在所述规定时间前拍摄的帧到最近拍摄的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帧间隔抽取单元执行下述处理,该处理对基于所述拍摄单元的帧的拍摄时间,以延迟所述规定时间以上的时间,从所述保持单元取出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帧间隔抽取单元在基于所述拍摄单元的动态图像用的多个帧的拍摄结束之后,到对保持于所述保持单元中的全部帧进行处理为止的期间,继续进行帧的取出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即使进行了基于所述指定单元的帧率的变更,所述拍摄单元也继续进行可由所述指定单元指定的最快的帧率以上的帧率的拍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帧间隔抽取单元,在对应于用户操作由所述指定单元改变帧率时,在从追溯到变更时刻之前的帧开始到变更时刻的帧为止的期间,将间隔抽取率从基于变更前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慢慢变更到基于变更后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帧间隔抽取单元,在对应于用户操作由所述指定单元改变帧率时,从追溯到变更时刻之前的帧开始,将间隔抽取率从基于变更前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慢慢变更到基于变更后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并在所述变更时刻之前的规定时间的帧处成为基于变更后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帧间隔抽取单元使从所述变更时刻起追溯的时间与对应于所述用户操作由所述指定单元变更的帧率的大小无关,为固定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帧间隔抽取单元,使从追溯到所述变更时刻之前的帧到所述变更时刻的帧为止的期间中的间隔抽取率的变化速度,与由所述用户操作通过所述指定单元变更的帧率的大小无关,为固定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设定单元,该设定单元在对应于用户操作由所述指定单元改变帧率时,通过所述帧间隔抽取单元,设定适用基于已变更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的开始帧和结束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帧间隔抽取单元,在对应于用户操作由所述指定单元从低帧率变更到高帧率时,从追溯到变更时刻之前的帧开始,适用基于已变更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另一方面,在对应于用户操作由所述指定单元从高帧帧变更到低帧率时,从变更时刻的帧率,适用基于已变更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
12.一种变速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规定的帧率对拍摄对象进行顺次拍摄的步骤;
顺次保持所述顺次拍摄的多个帧的步骤;
对应于用户操作,指定取出所述已保持的帧时的帧率的步骤;
以基于所述已指定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顺次取出所述已保持的帧的步骤;
对所述顺次取出的帧进行动态图像文件化处理,并将其存储的步骤;和
在对应于用户操作指定帧率的变更时,从追溯到指定变更的时刻之前的帧开始,适用基于已变更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的步骤。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拍摄装置及变速拍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公知有动态改变动态图像拍摄时的率的技术(例如,JP特开2002-320198号公报)。在该已有技术中,例如,在可按照30fps(帧每秒(frame per second))和300fps动态改变的场合,在按照30fps对从拍摄元件按照300fps获取的帧进行拍摄(记录)时,按照10分之1对帧数进行间隔抽取处理,从而进行编码形成文件。通过用户操作,在按照300fps的拍摄中改变帧率时,对按照300fps从拍摄元件获取的全部的帧进行编码处理,形成文件。另一方面,由于动态图像再生时的帧率固定在30fps,因此按照300fps拍摄的部分通过慢动作再生。这样的高速拍摄,在对例如体育选手或野生动物那样拍摄对象急速运动等的关键性瞬间进行拍摄时,能取得特别的效果。
但是,在所述已有技术的动态图像拍摄中,在从30fps的拍摄变为300fps的拍摄,以便用户在决定的瞬间进行拍摄的场合,实际的帧的记录也是在执行用户的变更指示的操作的时刻,从30fps变为300fps。这样,在用户应于决定的瞬间拍摄的操作时刻,从30fps变为300fps,则具有下述的问题,即,在用户操作之前,在拍摄对象急速运动而产生决定的瞬间的场合,或在用户操作的反应慢的情况下,针对决定的瞬间仍按照30pfs进行拍摄,则无法获得高速拍摄的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1涉及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拍摄单元,以规定的帧率顺次对拍摄对象进行拍摄;保持单元,顺次保持由所述拍摄单元顺次拍摄的多个帧;指定单元,对应于用户操作,指定从所述保持单元取出帧时的帧率;帧间隔抽取单元,以间隔抽取率从所述保持单元顺次取出帧,该抽取率基于由所述指定单元指定的帧率;和存储单元,对由所述帧间隔抽取单元顺次取出的帧进行动态图像文件化处理,并将其存储。所述帧间隔抽取单元在对应于用户操作由所述指定单元指定帧率的变更时,从追溯到指定变更的时刻之前的帧开始,适用基于已变更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
发明12涉及一种变速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规定的帧率对拍摄对象进行顺次拍摄的步骤;顺次保持所述顺次拍摄的多个帧的步骤;对应于用户操作,指定取出所述已保持的帧时的帧率的步骤;以基于所述已指定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顺次取出所述已保持的帧的步骤;对所述顺次取出的帧进行动态图像文件化处理,并将其存储的步骤;和在对应于用户操作指定帧率的变更时,从追溯到指定变更的时刻之前的帧开始,适用基于已变更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的步骤。
按照本发明,如果对应于用户操作指定帧率的变更,由于从追溯到指定变更的时刻之前的帧,适用基于已变更的帧率的间隔抽取率,因此获得下述的优点,即,在拍摄对象急速运动而产生决定的瞬间的场合,或即使在用户操作的反应慢的情况下,仍可确实针对决定的瞬间进行高速拍摄。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帧缓存器的结构的概括图;
图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帧间隔抽取信息的结构的概括图;
图4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5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6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帧率的第1切换模式的概括图;
图7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帧率的第2切换模式的概括图;
图8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帧率的第3切换模式的概括图;
图9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帧率的第4切换模式的概括图;
图10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帧率的第5切换模式的概括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A.实施方式的构成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1中,影像输入部1由透镜等的光学系统、拍摄元件等构成,按照最大帧率(例如,300fps),获取拍摄图像,将其提供给帧缓存器2。帧缓存器2由环状缓存器形成,顺次对从影像输入部1获取的拍摄图像进行缓存处理。
拍速度变更操作部3由设置于放置有透镜的镜筒的周围的环状的操作件形成,通过对该环状的操作件进行旋转,例如,如30fps、150fps、300fps那样,变更指示连拍速度(录像帧率)。如果帧间隔抽取设定部4对应于连拍速度变更操作部3的状态,检测目前指示的连拍速度,则从某时刻的拍摄图像中,按照某程度的获取间隔抽取(间隔抽取率),设定表示是否取出在帧缓存器2中缓存的拍摄图像等的帧间隔抽取信息等情况。
帧间隔抽取处理部5按照通过帧间隔抽取设定部4设定的帧间隔抽取信息,在存储于帧缓存器2中的拍摄图像中,以规定时间追溯,按照规定的获取间隔抽取取出拍摄图像,将其提供给图像压缩部6。图像压缩部6按照规定的压缩/解压缩处理器,对通过帧间隔抽取处理部5而从帧缓存器2中取出的拍摄图像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将其提供给文件形成部7。文件形成部7将经过压缩编码的拍摄图像变换为动态图像形式的文件,将其提供给存储介质8。存储介质8由内置存储器,或外部存储器构成,保存动态图像文件。
下面,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帧缓存器2的结构的概括图。帧缓存器2保持缓存大小x,缓存起始位置y,缓存帧数m,缓存起始帧号n,并且顺次保存从影像输入部1获取的拍摄图像,即帧。该帧缓存器2,每当发生影像输入部1的帧时,保存帧的指示器,即,缓存器起始位置(目前的关注位置)y。帧缓存器2的大小x具有从用户操作的连拍速度的变更操作时刻起进行追溯,改变帧率时的时间以上的帧数。
下面,图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帧间隔抽取信息的结构的概括图。帧间隔抽取信息由环式缓存器构成,保存信息大小s,信息起始位置(目前的关注位置)t,信息数量j,并且每当用户操作的连拍速度的变更操作时,顺次保存表示根据某个时刻的拍摄图像,改变获取间隔抽取的切换帧号和来自于该帧号的获取间隔抽取。获取间隔抽取将最大帧率(没有间隔抽取)设为“1”,如果帧率为10分之1,则按照“10”的方式,表示从帧缓存器2获得的间隔抽取。信息大小s为按照没有操作信息记录的妥善处理的方式,可在追溯时间内改变操作的次数以上的大小。
在图示的例子中,给出帧号“1”~“1499”的范围内,按照10分之1获得,在帧号“1500”~“2999”的范围内,按照1分之1(最大帧率)获得,在帧号“3000”~“4499”的范围内,按照2分之1获得,从帧号“4500”起,按照10分之1获得。
B.实施方式的工作
下面对所述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4和图5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工作的流程图(工作程序)。另外,该拍摄装置的录像帧率通过连拍速度变更操作部3的用户操作,可切换为30fps、150fps、300fps。另外,在帧缓存器2中,可按照300fps保存拍摄图像(帧),按照30fps在录像中,按照10分之1,以150fps按照2分之1,对帧进行间隔抽取处理,将其取出,进行图像压缩处理,形成文件。另外,再生时的帧率为30fps,30fps的录像为实际录像速度。另外,对应于用户操作,改变帧率时的追溯时间为1秒。
首先,拍摄装置作为初始设定,使录像帧率为30fps,使帧间隔抽取信息的信息起始位置t为1,使获取间隔抽取为10(=10分之1)(步骤S10)。接着,拍摄装置开始动态图像拍摄,等待事件的发生(步骤S12)。该事件在每当通过影像输入部1,获取1帧量的图像(进行拍摄)时发生,并且即使在影像输入部1中,不进行图像的获取的情况下,每当规定时间时仍发生。其原因在于:从指示动态图像的拍摄结束起,可对存储于帧缓存器2内的剩余的帧进行处理。另外,如果发生事件,则拍摄装置对在影像输入部1中,是否获取帧进行判断(步骤S14)。接着,如果获取到帧,则拍摄装置将其保存于帧缓存器2中(步骤S16)。
另一方面,在没有获取到帧的场合,或在向帧缓存器2的保存后,拍摄装置对1秒前的帧是否位于帧缓存器2中进行判断(步骤18)。即,拍摄装置对应记录的帧是否存储于帧缓存器2中进行判断。接着,在1秒前的帧不位于帧缓存器2中场合下,由于没有应获取的帧,因此照原样进行后述的步骤S30。
此外,在1秒前的帧位于帧缓存器2中的场合,拍摄装置在下述的步骤S20~S28,在按照获取间隔抽取顺次取出存储于帧缓存器2中的帧的同时,进行图像压缩和形成文件处理,如果所取出的帧号在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帧号以上,则进行将获取间隔抽取变换为与下一切换帧号相对应的值的动作。
首先,拍摄装置从帧缓存器2获得下一帧(步骤S20),对其进行图像压缩处理,形成文件(步骤S22)。接着,拍摄装置对帧号是否在下次参照的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号以上进行判断(步骤S24)。即,拍摄装置在帧缓存器2的缓存起始位置y在下一切换帧号以上时,必须使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帧号的信息参照位置(信息起始位置t)进1。
接着,另一方面,在帧号不在下次参照的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帧号以上的场合,由于拍摄装置不必使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帧号的信息参照位置进1,因此按照与到目前相同的信息参照位置的获取间隔抽取,进行更新(步骤S28)。例如,如果目前的帧号为“1491”,下次参照的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帧号为“1500”,如果目前的获取间隔抽取为“10”,则下次获得的帧号为“1501”。
另一方面,在帧号在下次参照的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帧号以上的场合,拍摄装置使信息起始位置t按照1递进(步骤S26),按照新的信息参照位置的获取间隔抽取,对下次获得的帧号进行更新(步骤S28)。例如,目前的帧号为“1501”,下次参照的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帧号为“3000”,如果目前的获取间隔抽取为“1”(参照图3的最下行),则下次获得的帧号为“1502”。
然后,拍摄装置对用户操作的帧率是否变更操作进行判断(步骤S30)。另外,在用户操作的帧率变更操作的场合,拍摄装置在下述的步骤S32~S38,对帧间隔抽取信息进行更新。
首先,拍摄装置使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帧号为帧缓存器2的最终帧号(最新的帧获取位置)(步骤S32)。如果例如,帧缓存器2的最终帧号为1800,则新的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帧号为“1800”。接着,拍摄装置对帧率的变更操作是否为更快的帧率的变更进行判断(步骤S34)。然后,在帧率的变更操作为更快速的帧率的变更的场合,例如,在从30fps变为300fps的场合,拍摄装置将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帧号变为1秒前的1500(=1800-300)(步骤S36),使获取间隔抽取为“1”,对帧间隔抽取信息进行更新(步骤S38)。
在帧缓存器2中没有1秒量的帧(即,最终的帧号为300以下的)的场合,拍摄装置使帧缓存器的起始帧号为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帧号。另外,即使在从30fps到150fps,从150fps到300fps的变更的情况下,与从30fps到300fps的变更相同,拍摄装置使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帧号为1秒前的1500(=1800-300),使获取间隔抽取分别“2”或“1”。
另一方面,在帧率的变更操作不为更快的帧率的变更的场合,例如,从300fps变为150fps、30fps的场合,从150fps变为30fps的场合,拍摄装置使帧间隔抽取信息的切换帧号照原样为帧缓存器的最终帧号“1800”,使获取间隔抽取为“2”或“10”,对帧间隔抽取信息进行更新(步骤S38)。在这里,拍摄装置照原样采用帧缓存器2的最终帧号的目的在于在帧率变更的用户操作时刻,改变帧率,以便决定的瞬间不进行追溯按照30fps进行拍摄。
接着,在伴随用户操作的帧率变更操作的帧间隔抽取信息的更新处理后,或没有用户操作的帧率变更操作的场合,拍摄装置进行其它的录像处理(步骤S40),对是否继续录像进行判断(步骤S42),在继续录像的场合,返回到步骤S12,反复进行所述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录像结束,则拍摄装置对在帧缓存器2中是否残留有帧进行判断(步骤S44),在帧缓存器2中残留有帧的场合,返回到步骤S20,反复进行所述的处理。另一方面,在于帧缓存器2中没有残留有帧的场合,结束该录像处理。
C.动作例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帧率的切换模式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6为表示帧率的第1切换模式的概括图。在第1切换模式中,其特征在于在通过用户的操作,例如,从低速向高速将帧率从30fps切换到150fps、300fps,或从150fps切换到300fps的场合,追溯时间T1(例如,1秒),变更录像帧率,反之在高速向低速将帧率从300fps切换到150fps、30fps,或从150fps切换到30fps的场合,不进行追溯,按照实际时间变更录像帧率。
如图6所示,拍摄装置首先,在时刻ta1,在30fps的拍摄时通过用户的操作,切换到300fps的场合,追溯时间T1,将录像帧率切换到300fps。接着,在时刻ta2,通过用户的操作,从300fps切换到30fps的场合,不进行追溯,按照实际时间将录像帧率切换到30fps。然后,在时刻ta3,通过用户的操作,从30fps切换到150fps的场合,仍然追溯时间T1,将录像帧率切换到150fps。
在时刻ta4,通过用户操作,从150fps切换到300fps的场合,仍然追溯时间T1,将录像帧率切换到300fps。接着,在时刻ta5,通过用户操作,从300fps切换到150fps的场合,不进行追溯,按照实际时间将录像帧率切换到150fps,在时刻ta6,从150fps切换到30fps的场合,不进行追溯,按照实际时间将录像帧率切换到30fps。
图7为表示帧率的第2切换模式的概括图。在第2切换模式中,在通过用户操作,从低速向高速切换的场合,仅仅追溯规定时间,改变录像帧率的方面与所述第1切换模式相同,而与所述第1切换模式的不同点在于在从低速向高速,从高速向低速切换中的任意的场合,均慢慢改变变化速度,并且对应于用户操作的连拍速度的变化量,改变变化速度(变化时间固定)。
如图7所示,拍摄装置首先在时刻tb1,通过用户的操作,从30fps向300fps的切换的场合,仅仅追溯规定时间Ta,慢慢将录像帧率切换到300fps。同样,在时刻tb3,通过用户的操作,从30fps向150fps的切换的场合,仅仅追溯相同的规定时间Ta,慢慢将录像帧率切换到150fps。即,在任意的场合,变化时间相同。
另一方面,在时刻tb2,通过用户的操作,从300fps向30fps的切换的场合,以规定时间Tb慢慢将录像帧率切换到30fps。同样,在时刻tb4,通过用户的操作,从150fps向30fps的切换的场合,以规定时间Tb慢慢将录像帧率切换到30fps。在任意的场合,变化时间相同。这样,即使在将帧率切换到实际速度录像(30fps)时,仍通过慢慢改变间隔抽取率,获得从慢速度到实际速度慢慢变化的图像。
图8为表示帧率的第3切换模式的概括图。在第3切换模式中,在通过用户操作,从低速向高速切换的场合,追溯规定时间改变录像帧率的方面,以及同样在从低速向高速,从高速向低速的任意的场合,慢慢改变变化速度,并且对应于用户操作连拍速度的变化量,改变变化速度(变化时间为固定)的方面与所述第2切换模式相同,但是,通过用户的操作,在从低速向高速的切换指示的场合,在从该切换指示发生时刻,追溯规定时间的时刻,不快速改变录像帧率的方面与第2切换模式不同。
如图8所示,拍摄装置首先在时刻tc1,通过用户操作,从30fps向300fps的切换的场合,追溯规定时间(Ta1+Ta2),在时间Ta1,将录像帧率慢慢切换到300fps,在时间Ta2之前,固定于300fps。同样,在时刻tc3,通过用户操作,从30fps向150fps的切换的场合,追溯相同的规定时间(Ta1+Ta2),将录像帧率慢慢切换到150fps,在时间Ta2之前,固定在150fps。在任意的场合,变化时间相同,另外,通过切换指示,在规定时间之前,完成向高速帧率的切换。
另一方面,如果在时刻tc2和时刻tc4,与所述第2切换模式相同,通过用户操作,从300fps向30fps,或从150fps向30fps切换时,按照相同的规定时间Tb,将录像帧率慢慢切换到30fps。
图9为表示帧率的第4切换模式的概括图。在第4切换模式中,在通过用户操作,从低速向高速切换的场合,追溯规定时间,改变录像帧率的方面,以及同样在从低速向高速,从高速向低速的任意的场合,慢慢改变变化速度的方面与所述第2切换模式相同,但是另外,与第2切换模式的不同点在于对应于用户操作的连拍速度的变化量,改变变化时间(变化速度固定)。
如图9所示,拍摄装置首先在时刻td1,通过用户操作,从30fps向300fps的切换的场合,追溯规定时间Ta3(构成由度A°表示的变化速度的时间)而慢慢将录像帧率切换到300fps。同样,在时刻td3,通过用户操作,从30fps向150fps切换的场合,追溯构成相同的变化速度的时间Ta4,将录像帧率慢慢切换到150fps。同样在任意的场合,变化速度相同。
另一方面,在时刻td2,通过用户操作,从300fps向30fps切换的场合,按照规定时间Tb1(构成由角度B°表示的变化速度的时间),将录像帧率慢慢切换到30fps。同样,在时刻td4,通过用户操作,从150fps到30fps切换的场合,按照构成相同的变化速度的时间Tb2,将录像帧率慢慢切换到30fps。在任意的场合,变化速度相同。
接下来,图10为表示帧率的第5切换模式的概括图。第5切换模式中的特征在于可任意设定切换指示的前后的变化时间。用户预先设定从低速向高速的切换指示的前后的变化时间,从高速向低速的切换指示的前后的变化时间。既可设定输入实际时间(选择),还可设定输入前后的时间比。
如图10所示,拍摄装置首先在时刻te1,通过用户操作,从30fps向300fps切换的场合,从追溯已设定的时间Ta4的时刻,到已设定的时间Ta5的时刻,将录像帧率慢慢切换到300fps。同样,在时刻te3,通过用户操作,从30fps向150fps切换的场合,从追溯相同的已设定的时间Ta4的时刻,到已设定的时间Ta5的时刻,将录像帧率慢慢切换到300fps。
另一方面,在时刻te2,通过用户操作,从300fps向30fps切换的场合,从追溯已设定的时间Tb1的时刻,到已设定的时间Tb2的时刻,将录像帧率慢慢切换到30fps。同样,在时刻te4,通过用户操作,从150fps向30fps切换的场合,直至从追溯相同的已设定的时间Tb1的时刻,到已设定的时间Tb2的时刻,将录像帧率慢慢切换到30fps。
按照所述实施方式,在通过用户操作,将连拍速度(录像帧率)从低速变更为高速的场合,拍摄装置从具有用户操作的时刻起,追溯规定时间,高速改变录像帧率,由此,能通过高速动态图像,更加确实地对决定瞬间进行拍摄。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图像压缩的前级,设置帧缓存器,但是,也可设置于图像压缩的后级,在压缩之后,对帧进行间隔抽取处理。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为30fps、150fps、300fps,但是,也可进一步增加可改变的帧率的种类。
还有,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所追溯的时间或录像开始时的帧率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还可为其它值。
再有,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在高速改变帧率的场合,使得帧率的变化幅度越大,追溯过去的时间越长。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仅仅对动态图像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为带有声音的动态图像。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