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

阅读:990发布:2022-03-07

专利汇可以提供小型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 马 达,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沿轴向滑动设置有 输出轴 ,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第一 磁性 件,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磁极变化实现对输出轴沿壳体轴向滑移的驱动,所述输出轴上还套设有卷簧,所述平面涡卷 弹簧 的外周面固定设置在壳体中。其结构简单,使得马达轴向输出更为稳定,同时具有更小的噪音。(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小型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小型达,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沿轴向滑动设置有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磁极变化实现对输出轴沿壳体轴向滑移的驱动,所述输出轴上还套设有卷簧,所述卷簧的外周面固定设置在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为平面涡卷弹簧或锥截涡卷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两端设置有磁极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上还固定设置有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为两个并设置在壳体两端,所述卷簧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轴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端部设置磁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小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第一固定线圈和第二固定线圈,所述第一固定线圈和第二固定线圈沿输出轴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线圈和第二固定线圈的磁极同向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环形磁,所述环形磁铁固定套设在输出轴上并设置在第一固定线圈和第二固定线圈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小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第一固定磁铁和第二固定磁铁,所述第一固定磁铁和第二固定磁铁磁极同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磁铁和第二固定磁铁环绕设置在输出轴外,所述第二磁性件为安装线圈,所述安装线圈绕包在输出轴上设置,所述安装线圈设置在第一固定磁铁和第二固定磁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小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第一变换线圈和第二变换线圈,所述第一变换线圈和第二变换线圈沿输出轴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变换线圈和第二变换线圈磁极同向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第三变换线圈,所述第三变换线圈绕包在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变换线圈和第二变换线圈磁极变换或第三变换线圈磁极变换实现对输出轴沿壳体轴向滑移的驱动。

说明书全文

小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轴向输出的小型马达。

背景技术

[0002] 马达又称为电动机电子启动器。工作原理为通过通电固定线圈在磁场中受转动并带动中心轴工作,中心轴转动从而实现输出做功,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增加,例如在电动牙刷领域,就需要马达输出轴轴向做功,而为了实现轴向做功,一般采用齿轮或者齿条结构将转动输出做功转变轴向运动,采用这种形式,整体设备输出的反应时间较长,同时存在多级的能量传递,导致输出功率降低,以及能源的浪费,输出功率有时也不够稳定,并且具有较大的噪音,例如在电动牙刷中,这种马达还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影响使用者的握持,并且整体结构较为繁琐,不利于加工生产。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马达,其结构简单,使得马达轴向输出更为稳定,同时具有更小的噪音。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马达,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沿轴向滑动设置有输出轴,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磁极变化实现对输出轴沿壳体轴向滑移的驱动,所述输出轴上还套设有卷簧,所述平面涡卷弹簧的外周面固定设置在壳体中。
[0005]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成这种形式,通过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的磁极变换,使得输出轴沿壳体轴向滑动,这里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在采用线圈结构时,磁极变换是通过连接基板实现,基板采用PWM供电,从而实现线圈类磁性件的磁极变换,实现吸引或排斥,使得输出轴沿壳体轴向滑动,进一步的在输出轴上设置卷簧,使得输出轴往复运动更为稳定,并且由于磁极变换作用,输出轴在滑移过程中,容易出现偏转的情况,通过卷簧可以提供一定的转动空间,同时有助于转动的复位,提高输出轴运动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使用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簧为平面涡卷弹簧或锥截涡卷弹簧。
[0007]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采用平面涡卷弹簧或锥截涡卷弹簧,可以更好的承载径向的偏转力,结构更为稳定,便于安装使用。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簧为两个并设置在壳体两端,所述卷簧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轴套。
[0009]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进一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使得输出轴滑移更为顺畅,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磁性件两端设置有磁极片。
[0011]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磁极片可以起到聚磁的作用,使得整体磁性更好,输出轴运动更为顺畅,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轴上还固定设置有质量
[0013]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质量块可以增加马达的惯性力并有效降低马达的固有频率,使得整体运转更为稳定,同时结构简单利于实现。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磁性件端部设置磁环。
[0015]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磁环可以起到抗干扰的作用,可以对高频噪声起到抑制作用,进一步的降低噪声,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第一固定线圈和第二固定线圈,所述第一固定线圈和第二固定线圈沿输出轴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线圈和第二固定线圈的磁极同向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环形磁,所述环形磁铁固定套设在输出轴上并设置在第一固定线圈和第二固定线圈之间。
[0017]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壳体中设置两个线圈,可以通过在壳体上穿设导线接通导电,实现线圈通电获得磁性,两个线圈的磁极同向,这里的第一固定线圈和第二固定线圈沿输出轴周向设置,指的是两个线圈绕着输出轴设置,但不与输出轴接触,作为优选第一固定线圈和第二固定线圈引线集中设置在第一固定线圈和第二固定线圈之间,使得走线更为便捷,设置在输出轴上的环形磁铁,磁极不会发生变化,并设置在两个线圈之间,从而受第一固定线圈和第二固定线圈的吸引或排斥,从而使得输出轴滑移,这种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第一固定磁铁和第二固定磁铁,所述第一固定磁铁和第二固定磁铁磁极同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磁铁和第二固定磁铁环绕设置在输出轴外,所述第二磁性件为安装线圈,所述安装线圈绕包在输出轴上设置,所述安装线圈设置在第一固定磁铁和第二固定磁铁之间。
[0019]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安装线圈通过接通交流电,不断变换磁极,并且设置在两个磁极同向的固定磁铁之间,从而使得输出杆不断滑移,这里作为优选在壳体上对应两个固定磁铁之间开设沿壳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走线槽,安装线圈的引线从走线槽中走出与电路基板连接,并且在壳体中留有少量的引线留量,便于输出轴滑移,不会受到引线过多的牵拉,这样适用于小幅度输出的马达,同时这种结构更为简单、实用。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第一变换线圈和第二变换线圈,所述第一变换线圈和第二变换线圈沿输出轴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变换线圈和第二变换线圈磁极同向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第三变换线圈,所述第三变换线圈绕包在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变换线圈和第二变换线圈磁极变换或第三变换线圈磁极变换实现对输出轴沿壳体轴向滑移的驱动。
[0021]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成这种形式,通过电路控制可以控制三个变换线圈的磁力大小并且改变磁极方向,从而实现输出轴的滑动,这种形式电路控制较为复杂,但是可以产生更大的输出功率,并且可以随工况或者使用设备进行调整,这种结构也十分简单,利于实现。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第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小型马达,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中沿轴向滑动设置有输出轴2,所述壳体1中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第一固定线圈41和第二固定线圈42,所述第一固定线圈41和第二固定线圈42沿输出轴2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线圈41和第二固定线圈42的磁极同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线圈41和第二固定线圈42端部设置有磁环43,所述输出轴2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磁性件和质量块,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环形磁铁5,所述环形磁铁5固定套设在输出轴2上并设置在第一固定线圈41和第二固定线圈42之间,所述环形磁铁5两端设置有磁极片51,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固定线圈41和第二固定线圈42磁极变化实现对输出轴2沿壳体1轴向滑移的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与第一固定线圈41和第二固定线圈42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输出轴2上还套设有卷簧,所述卷簧为平面涡卷弹簧3,所述平面涡卷弹簧3两个并设置在壳体1两端,所述平面涡卷弹簧3与输出轴2之间设置有轴套32,所述壳体1包括主体11和设置在主体11两端的定位板12,所述主体11内壁上对应定位板12位置设置有定位插槽111,所述定位板12沿周向形成有定位块121,所述定位块121与定位插槽111卡接形成定位板12在主体11上的定位,所述平面涡卷弹簧3沿周向设置有抵压触脚31,所述抵压触脚31抵压在定位块121与定位插槽111之间形成平面涡卷弹簧3在壳体1中固定。
[0025]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采用类似工艺、类似结构的等效产品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