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
发明涉及
农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胶囊
杀线虫剂。
背景技术
[0002] 农药微胶囊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壁或囊膜,通过化学、物理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将囊芯物质包裹起来,形成一种半透膜的微型胶囊。正是由于囊壁材料的包覆使得有效成分与周围环境隔离,所以微胶囊具有了一系列特点:降低了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延长了持效期,对在环境中不稳定的有机磷类、
除虫菊酯类,、阿维菌素等光不稳定农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成分的缓慢释放,能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延长施药间隔,减少施药次数,降低环境压
力,是环保型农药的发展方向。
[0003] 农药复配具有延缓和治理抗药性,拓宽农药防治谱,降低使用时的毒性、
药害或残留,节省药剂的优点。噻唑磷和阿维菌素复
配对线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微胶囊使用原味聚合法做的,此方法条件、
温度控制不好,容易引起膏化、粘结、暴聚,生产工艺难度大。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广谱性,且生产工艺简单的微胶囊杀线虫剂。
[0005] 一种微胶囊杀线虫剂,由以下
质量百分百含量的组分组成:
[0006] 噻唑磷20-30%,阿维菌素0.1-2%,成囊剂1-5%,
表面活性剂1-10%,
溶剂1-10%,
增稠剂1-2%,消泡剂0.01-1%,
防腐剂0.01-1%,余量为
水。
[0007] 在其中一个
实施例中,所述的成囊剂为
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二亚乙基三胺、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溶剂为环己
酮和溶剂油组合物,环己酮和溶剂油的质量比为1:1。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的表面活性剂是木质素磺酸盐、烷基
萘磺酸盐缩聚物、聚
羧酸盐类、烷基酚聚
氧乙烯醚、苯乙基
苯酚甲
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O-PO嵌段聚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硫酸盐、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中的两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增稠剂是阿拉伯胶、聚
丙烯酸钠、羧甲基
纤维素钠、苯丙乳液、聚乙烯醇中的两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消泡剂是有机
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或聚硅氧烷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防腐剂包括山梨酸
钾、苯
甲酸钠、甲醛、羟甲基甘
氨酸钠或异噻唑啉酮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胶囊杀线虫剂的制备方法。
[0014] 一种微胶囊杀线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 将噻唑磷、阿维菌素、成囊剂、消泡剂、防腐剂溶于溶剂中,制成油相;
[0016] 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制成水相;
[0017] 将所述油相倒入水相中,3000-5000r/min剪切5min,加入乙二胺,800-1000r/min搅拌3-4h形成微囊,即得微胶囊杀线虫剂。
[0018]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由噻唑磷和阿维菌素复配的微胶囊悬浮剂,本发明制备方法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生产工艺简单、可控。本发明旨在解决噻唑磷和阿维菌素在复配制剂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之处,进而促进二者复配在农业
害虫防治领域的广泛应用。
[0019] 本发明
申请中的微胶囊杀线虫剂,其中阿维菌素是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具触杀,胃毒作用,且有很强渗透力。阿维菌素是从
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但它对
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其对鳞翅目、鞘翅目、缨翅目等多种害虫均有很好的防效。噻唑磷是日本石原公司开发的新颖、高效、广谱性的非熏蒸型有机磷杀虫杀线虫剂,并已在日本等许多国家投放市场。初步研究表明,噻唑磷于
植物体内有内吸输导作用,对植物寄生线虫和害虫有广谱活性。植物寄生线虫危害许多重要作物,而噻唑磷的生物和理化性质又非常适合土表施药,所以成为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理想药剂,因此噻唑磷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安全的杀线虫剂,将成为未来针对根结线虫的主要成分。
[0020] 本发明申请中的微胶囊杀线虫剂为一种微胶囊悬浮剂,在常温条件下采用界面聚合法制的,避免了原位聚合法生产加工条件难控问题,同时解决了噻唑磷和阿维菌素见光分解药效不稳定的缺点,提高了农药的防治效果。本发明制剂中含有噻唑磷和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因此该新剂型同时拥有了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发挥了其中各种药剂的长处,降低了成本,省工效益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广谱性,且生产工艺简单的微胶囊杀线虫剂。
[0022] 一种微胶囊杀线虫剂,由以下质量百分百含量的组分组成:
[0023] 噻唑磷20-30%,阿维菌素0.1-2%,成囊剂1-5%,表面活性剂1-10%,溶剂1-10%,增稠剂1-2%,消泡剂0.01-1%,防腐剂0.01-1%,余量为水。
[002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成囊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二亚乙基三胺、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0025] 所述的溶剂为环己酮和溶剂油组合物,环己酮和溶剂油的质量比为1:1。
[0026] 所述的的表面活性剂是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
聚羧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O-PO嵌段聚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硫酸盐、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中的两种或几种的组合。
[0027] 所述的增稠剂是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羧甲基
纤维素钠、苯丙乳液、聚乙烯醇中的两种或几种的组合。
[0028] 所述的消泡剂是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或聚硅氧烷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29] 所述的防腐剂包括山梨酸钾、
苯甲酸钠、甲醛、羟甲基甘氨酸钠或异噻唑啉酮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微胶囊杀线虫剂的制备方法。
[0031] 一种微胶囊杀线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 将噻唑磷、阿维菌素、成囊剂、消泡剂、防腐剂溶于溶剂中,制成油相;
[0033] 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制成水相。
[0034] 将所述油相倒入水相中,5000r/min剪切5min,加入乙二胺,1000r/min搅拌3h形成微囊,即得微胶囊杀线虫剂。
[0035] 实施例1
[0036]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微胶囊杀线虫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微胶囊杀线虫剂。
[0037] 制备21%的噻唑磷-阿维微囊剂:
[0038] 实施例以100g计,各组分质量如下(以下各实施例雷同):
[0039] 噻唑磷原药20g,聚异氰酸酯2g,环己酮3g,阿维菌素原药1g,溶剂油(溶剂油150#)3g;用环己酮和溶剂油溶解阿维菌素后,再加入噻唑磷原药、聚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制成油相;
[0040] 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以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乙二胺3g,余量为水补至100g;将上述助剂(乙二胺除外)溶于水,形成水相。
[0041] 上述油相倒入上述水相中,并在5000r/min剪切5min,在上述剪切后的
混合液中再加入乙二胺,1000r/min搅拌3h,即成微囊(微胶囊杀线虫剂)。
[0042] 实施例2
[0043]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微胶囊杀线虫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微胶囊杀线虫剂。
[0044] 制备31%噻唑磷-阿维微囊剂:
[0045] 噻唑磷原药30g,聚异氰酸酯3.5g,环己酮3g,阿维菌素1g,溶剂油(溶剂油150#)3g,用环己酮和溶剂油溶解阿维菌素后,再加入噻唑磷原药、聚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制成油相;
[0046] 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g,称取EO-PO嵌段聚醚1.5g,称取
羧甲基纤维素钠1.5g,乙二胺3g,水补至100g,将上述助剂(乙二胺除外)溶于水,形成水相。
[0047] 油相倒入水相中5000r/min剪切5min。再加入乙二胺,1000r/min搅拌3h成微囊。
[0048] 实施例3
[0049]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微胶囊杀线虫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微胶囊杀线虫剂。
[0050] 制备22%噻唑磷-阿维微囊剂:
[0051] 称量好噻唑磷原药20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g,环己酮5g,阿维菌素2g,溶剂油(溶剂油150#)5g,用环己酮和溶剂油溶解阿维菌素后,再加入噻唑磷原药、聚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制成油相;
[0052] 称取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2g,称取聚羧酸盐类2g,乙二胺3g,水补至100g,将上述助剂(乙二胺除外)溶于水,形成水相。
[0053] 油相倒入水相中3000r/min剪切5min,加入乙二胺,800r/min搅拌4h成微囊。
[0054] 实施例4
[0055]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微胶囊杀线虫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微胶囊杀线虫剂。
[0056] 制备32%噻唑磷-阿维微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