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相变 / 汽化 / 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

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

阅读:361发布:2023-01-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野营多 燃料 取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能够移动的燃 油炉 膛,燃油 炉膛 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孔,燃油炉膛内设置有用于使燃油 蒸发 汽化 的汽化装置,燃油炉膛内套装有能有移动的燃 煤 炉膛;所述炉体的下部设有出灰口,炉体上部设有炉面板,炉面板上设有烟筒座,炉体的 侧壁 上开设有添煤口。本 发明 燃油时,取出燃煤炉膛,放入燃油炉膛和聚火罩;烧煤或木柴时,取出燃油炉膛,放入燃煤炉膛,可使用柴油、 煤油 、煤、木柴、粪等多种液体、 固体燃料 ,燃料适应性强,在海拔高度4500m的地区均能保证良好的燃烧效果,高海拔适应性好,热效率高,勤务保障能 力 强。本发明在平原地区同样适用,且制造成本低、使用维护 费用 低、性能稳定可靠。,下面是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6),所述炉体(6)内设置有能够移动的燃油炉膛(8),燃油炉膛(8)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孔(17),燃油炉膛(8)内设置有用于使燃油蒸发汽化的汽化装置;燃油炉膛(8)内套装有能有移动的燃炉膛(9);所述炉体(6)的下部设有炉箅子(11)、灰斗(10)和出灰口(13),炉体(6)上部设有炉面板(2),炉面板(2)上设有烟筒座(4),炉体(6)的侧壁上开设有添煤口(1);
所述汽化装置包括汽化帽(18)、过热管(16)以及汽化管(12),汽化管(12)包括平部分穿过炉体(6)的水平管和设置在燃煤炉膛(9)内的竖直管,水平管与竖直管相连通,过热管(16)竖直设置在燃煤炉膛(9)内且与汽化管(12)的竖直管相平行;竖直管的顶部和过热管(16)的顶部设置有汽化帽(18);
所述汽化管(12)和过热管(16)的直径均为5~30mm,所述汽化帽(18)的容积为2000~
50000mm3,并且汽化帽(18)与过热管(16)焊接在一起,所述汽化管(12)的水平管穿过出灰口(13)连接有输油管;
所述进气孔(17)的直径为1.5~3.0mm,若干进气孔的总面积占燃油炉膛(8)筒体表面积的0.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装置通过稳流盘固定在燃煤炉膛(9)内;所述稳流盘包括上稳流盘(15)和下稳流盘(14),过热管(16)的出口设置在下稳流盘(14)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炉膛(9)为耐火层筒体(9-2)和不锈筒体(9-1)套装组合的双层复合结构,且耐火层筒体套装在不锈钢筒体内,所述耐火层(9-2)的厚度为4~10mm,耐火层体(9-2)与不锈钢筒体(9-1)之间的距离为3~20mm,且燃煤炉膛(9)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防止耐火层筒体(9-2)和不锈钢筒体(9-1)之间空气膨胀直径为2~4mm的小孔(9-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层筒体(9-2)为、或陶瓷与不锈钢的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6)内设置将烟道分为两路的烟腔分隔板(5),烟腔分隔板(5)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控制烟气流向的挡烟活动板(3),当挡烟活动板(3)水平放置时,烟气通过水平烟道排出,当挡烟活动板(3)竖直放置时,烟气沿烟腔分隔板(5)和炉体(6)内壁形成的U型烟道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所述燃煤炉膛(9)与燃油炉膛(8)之间留有2~5mm宽度的缝隙;燃煤炉膛(9)上部设置有聚火罩(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面板(2)通过搭扣固定在炉体(6)上,所述炉体(6)底端设有支撑炉体(6)的支腿(7)。

说明书全文

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取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野外宿营取暖时,居住帐篷内主要使用柴取暖炉,该炉具以煤、木柴、干畜粪等为燃料,在海拔3500m以下时燃烧和换热效果非常好,但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使用时,存在燃烧不完全、供热量衰减严重、封火时间短的问题,甚至无法维持连续燃烧。对于室内面积较大的帐篷,高原取暖主要依靠高原型燃油暖机解决,但是暖风机运行时需要外接电源,野外使用时需要配备一定功率的发电机,而发电机工作噪声较大,影响野外工作人员夜间休息。此外,当发电机维护保养或者发生故障时,暖风机也被迫停机、停止供暖。对于面积较小、居住人员较少的帐篷,采用燃油暖风机取暖存在投资成本大、使用费用高等问题。因此,高原地区小面积帐篷取暖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得解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煤油、柴油等液体燃料以及使用煤、木柴和干畜粪等固体燃料的野营多燃料取暖炉,其在高原地区能正常使用,且制造成本低、使用维护费用低、性能稳定可靠。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 一种野营多燃料取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能够移动的燃油炉膛,燃油炉膛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孔,燃油炉膛内设置有用于使燃油蒸发汽化的汽化装置;燃油炉膛内套装有能有移动的燃煤炉膛;所述炉体的下部设有炉箅子、灰斗和出灰口,炉体上部设有炉面板,炉面板上设有烟筒座,炉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添煤口。
[0006] 所述汽化装置包括汽化帽、过热管以及汽化管,汽化管包括平部分穿过炉体的水平管和设置在燃煤炉膛内的竖直管,水平管与竖直管相连通,过热管竖直设置在燃煤炉膛内且与汽化管的竖直管相平行;竖直管的顶部和过热管的顶部设置有汽化帽。
[0007] 所述汽化管和过热管的直径均为5~30mm,所述汽化帽的容积为2000~50000mm3,并且汽化帽与过热管焊接在一起,所述汽化管的水平管穿过出灰口连接有输油管。
[0008] 所述汽化装置通过稳流盘固定在燃煤炉膛内;所述稳流盘包括上稳流盘和下稳流盘,过热管的出口设置在下稳流盘的下方。
[0009] 所述进气孔的直径为1.5~3.0mm,若干进气孔的总面积占燃油炉膛筒体表面积的0.1~1.0%。
[0010] 所述燃煤炉膛为耐火层筒体和不锈筒体套装组合的双层复合结构,且耐火层筒体套装在不锈钢筒体内,所述耐火层的厚度为4~10mm,耐火层体与不锈钢筒体之间的距离为3~20mm,且燃煤炉膛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防止耐火层筒体和不锈钢筒体之间空气膨胀直径为2~4mm的小孔。
[0011] 所述耐火层筒体为或陶瓷与不锈钢的复合材料
[0012] 所述炉体内设置将烟道分为两路的烟腔分隔板,烟腔分隔板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控制烟气流向的挡烟活动板,当挡烟活动板水平放置时,烟气通过水平烟道排出,当挡烟活动板竖直放置时,烟气沿烟腔分隔板和炉体内壁形成的U型烟道排出。
[0013] 所述燃煤炉膛与燃油炉膛之间留有2~5mm宽度的缝隙;燃煤炉膛上部设置有聚火罩。
[0014] 所述炉面板通过搭扣固定在炉体上,所述炉体底端设有支撑炉体的支腿。
[001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汽化装置,所以能够使燃油蒸发汽化,而汽化后的燃油与空气混合、燃烧,反过来加热汽化装置,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汽化燃油,实现燃油汽化-燃烧自维持、无动燃烧。本发明中由于燃油炉膛壁面均匀设置的进气孔,所以能够使助燃空气流动方向和散热方向相反,有效降低了燃烧热损失,有助于提高炉膛燃烧温度、降低污染物排放;由于助燃空气在进入燃油炉膛内时被预热,所以缩短了化学反应时间;并且火焰可在燃油炉膛内部均匀形成,提高了热负荷极限。由于添煤口设置在炉体侧壁,可避免添煤或者添柴时,炉内气体溢出。运输时,将燃煤炉膛放置到燃油炉膛内部,结构紧凑、运输方便。本发明燃油时,取出燃煤炉膛;烧煤或木柴时,取出燃油炉膛,放入燃煤炉膛,可使用柴油、煤油、煤、木柴、粪等多种液体、固体燃料,燃料适应性强,在海拔高度4500m的地区均能保证良好的燃烧效果,高海拔适应性好,热效率高,勤务保障能力强。本发明在平原地区同样适用,且制造成本低、使用维护费用低、性能稳定可靠。
[0016] 进一步的,由于汽化帽与过热管焊接在一起,可以将汽化装置的汽化帽与过热管取出进行积碳清理。
[0017]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汽化帽的容积为2000~50000mm3,汽化帽的容积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易导致液体燃料在汽化管内碳化,长时间易堵塞油管,过小导致燃油未充分汽化,携带大量的油滴进入炉膛,燃油液滴与空气不能充分混合,燃烧不充分。
[0018]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孔的直径为1.5~3.0mm,若干进气孔的总面积占燃油炉膛筒体表面积的0.1~1.0%。进气孔的直径过大局部进入的空气越多,液体燃料遇冷容易液化,燃烧不充分;进气孔的直径过小则局部阻力过大,进入燃油炉膛的空气有限,引起燃料碳化。
[0019]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上稳流盘和下稳流盘,两层稳流盘可以使汽化后的燃油和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0020] 进一步的,聚火罩的设置使得燃烧火焰直接冲刷汽化帽,液体燃料在汽化帽内充分汽化,防止了大颗粒液体被携带至炉膛内,产生燃烧不完全现象。
[0021] 进一步的,燃煤炉膛包括耐火层筒体和不锈钢筒体,耐火层筒体套装在不锈钢筒体内,采用空气夹层的形式,为抑制自然对流,不锈钢筒体与耐火层筒体之间的距离即夹层的厚度为3~20mm,且在燃煤炉膛底部开设有直径为2~4mm小孔,能够防止夹层内空气膨胀,导致炉膛变形。燃煤炉膛与燃油炉膛之间留有2~5mm宽度的缝隙,可进一步对炉体进行保温,同时二次风可经过此通道进入炉膛与燃烧释放出的可燃气体进行混合、燃烧,有利于煤炭中可燃物的燃烧,降低CO、CxHy以及微小固体颗粒等污染物的排放。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中燃煤炉膛既能保证炉膛的保温效果,又可以降低炉膛的重量,有利于提高燃煤时炉膛的燃烧热强度,经测试燃煤炉膛内的温度可达1400℃,有效提高了烟囱的热压抽力,可以解决高原缺、燃煤炉易熄灭的难题。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包装状态剖视图。
[0024] 图3为燃油状态剖视图。
[0025] 图4为燃煤状态剖视图。
[0026] 图5为燃煤炉膛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为剖视图,图5(b)为图5(a)中沿A-A线的剖视图。
[0027] 其中,1为添煤口;2为炉面板;3为挡烟活动板;4为烟筒座;5为烟腔分隔板;6为炉体;7为支腿;8为燃油炉膛;9为燃煤炉膛;9-1为耐火层筒体,9-2为不锈钢筒体,9-3为小孔,10为灰斗;11为炉箅子;12为汽化管;13为出灰口;14为下稳流盘;15为上稳流盘;16为过热管;17为进气孔;18为汽化帽;19为聚火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中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包括炉体6,炉体6内设置有能够移动的燃油炉膛8以及套装在燃油炉膛8内能够移动的燃煤炉膛9,燃煤炉膛9与燃油炉膛8之间留有2~5mm宽度的缝隙;将燃煤炉膛9从炉体6中取出时,可以燃烧煤油、柴油等液体燃料,从炉体6中取出燃油炉膛8,放入燃煤炉膛9时,可以燃烧煤、木柴或干畜粪等固体燃料。燃油炉膛8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孔17,进气孔的直径为1.5~3.0mm,若干进气孔17的总面积占燃油炉膛8筒体表面积的0.1~1.0%。
[0030] 燃油炉膛8内设置有用于使燃油蒸发汽化的汽化装置;汽化装置包括汽化帽18、过热管16以及汽化管12,汽化管12包括水平部分穿过炉体6的水平管和设置在燃煤炉膛9内的竖直管,水平管与竖直管相连通,并且水平管穿过出灰口13与设置在炉体6外部的输油管相连通。汽化装置通过上稳流盘15和下稳流盘14固定在燃油炉膛8内;过热管16竖直设置在燃油炉膛8内且与竖直管相平行,且过热管16的下端设置在下稳流盘14的下方;竖直管的顶部和过热管16的顶部设置有汽化帽18,汽化帽18的容积为2000~50000mm3,并且汽化帽18与过热管16焊接在一起,汽化管12和过热管16的直径均为5~30mm。
[0031] 燃油炉膛8内套装有能有移动的燃煤炉膛9,燃煤炉膛9为耐火层筒体9-2和不锈钢筒体9-1套装组合的双层复合结构,耐火层筒体9-2的厚度为4~10mm,耐火层筒体9-2与不锈钢筒体9-1之间的距离为3~20mm;燃煤炉膛9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防止耐火层筒体9-2与不锈钢筒体9-1之间空气膨胀直径为2~4mm的小孔9-3。耐火层筒体9-2为碳化硅,或耐热、耐腐蚀陶瓷与不锈钢的复合材料。燃煤炉膛9上部设置有聚火罩19。
[0032] 炉体6内设置将烟道分为两路的烟腔分隔板5,烟腔分隔板5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控制烟气流向的挡烟活动板3,当挡烟活动板3水平放置时,烟气通过水平烟道排出,当挡烟活动板3竖直放置时,烟气沿烟腔分隔板5和炉体6内壁形成的U型烟道排出。炉体6的下部设有炉箅子11、灰斗10和出灰口13,炉体6上部设有炉面板2,炉面板2通过搭扣固定在炉体6上,炉面板2上设有烟筒座4,炉体6的侧壁上开设有添煤口1,炉体6底端设有支撑炉体6的支腿7。
[0033] 本发明采用双炉膛设计,运输时,将燃煤炉膛9套装与燃油炉膛8内,聚火罩放置与燃煤炉膛上部。运行时,燃油时取出燃煤炉膛9,放入燃油炉膛8,并将聚火罩19置于燃油炉膛8内中上部的定位销之上;烧煤或木柴等固体燃料时,取出聚火罩19和燃油炉膛8,放入燃煤炉膛9。
[0034] 如图3所示,燃烧液体燃料时,取出燃煤炉膛9,放入燃油炉膛8,在燃油炉膛底部倒入适量的燃油,取一小团纸点燃,扔入炉膛底部,点燃炉膛底部预先倒入的燃油。燃油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输油管进入汽化管12,在外部燃烧释放热量的作用下,汽化管12内的液体燃料吸收热量、逐步汽化,经过热管16出口排出,与燃油炉膛壁面进气孔17吸入的空气混合、燃烧,直至燃烧释放的热量与燃油汽化需要的热量达到平衡。此时,经过汽化管12进入燃油炉膛8的气态燃料流量以及火焰燃烧趋于稳定,燃烧达到正常状态。需要指出的是,汽化帽3
18的容积为2000~50000mm ,汽化帽18的体积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易导致液体燃料在汽化管内碳化,长时间易堵塞油管,过小导致燃油未充分汽化,携带大量的油滴进入炉膛,燃油液滴与空气不能充分混合,燃烧不充分。
[0035] 燃油炉膛8内设置有两层稳流盘(上稳流盘15和下稳流盘14)固定的汽化装置,汽化装置由两根直径相同的不锈钢直管(即过热管16和汽化管12)和一个汽化帽18组成,汽化装置的一立管(汽化管12)与输油管连通,另一立管(过热管16)与燃油炉膛8连通且出口位于下稳流盘14之下。由于燃油炉膛8壁面开设有若干进气孔17,使助燃空气流动方向和散热方向相反,有效降低了燃烧热损失,同时助燃空气在进入燃油炉膛内时被预热,缩短了化学反应时间,有助于提高炉膛燃烧温度、降低污染物排放。进气孔17进入燃油炉膛的空气与汽化装置汽化的液体燃料在燃油炉膛8内充分混合、燃烧,而后加热汽化装置,实现燃油自汽化、燃烧运行,无需外部提供动力。
[0036] 如图4所示,燃烧固体燃料时,从炉体内取出燃油炉膛,由于燃油炉膛和设置在燃油炉膛内的汽化装置是一体的,所以将燃油炉膛取出时,也将汽化装置取出;放入燃煤炉膛,燃煤炉膛良好的保温性能保证了炉膛内的高温,使得添入的新煤,能快速析出可燃气体、参与燃烧,炉膛内维持较高的燃烧热强度,确保燃烧劣质煤以及高原缺氧条件下的正常燃烧。燃烧后的灰渣落入炉膛下方,可经出灰口铲出。
[0037] 如图3和图4所示,炉体6内设置将烟道分为水平烟道和U型烟道两路的烟腔分隔板5,烟腔分隔板5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控制烟气流向的挡烟活动板3;一路烟道为水平烟道,一路为炉膛、烟腔分隔板5和炉体6一侧内壁形成的U型烟道,当挡烟活动板3水平放置时,燃烧后的烟气通过水平烟道排出,当挡烟活动板3竖直放置时,燃烧后的烟气沿烟腔分隔板5和炉体6内壁形成的U型烟道排出,可加热炉体6表面,从而提高供热量,降低排烟温度;如果挡烟活动板3逆时针放倒(旋转90°),可封闭U形烟道,烟气直接水平排出,此时炉体6的上表面温度升高,供热量也相应减小。
[0038] 如图5(a)和图5(b)所示,燃煤炉膛9采用空气夹层的形式,包括不锈钢筒和耐火层筒套装在一起的双层复合结构,耐火层筒9-2的厚度为4~10mm。为抑制自然对流,不锈钢筒9-1与耐火层筒9-2之间的距离为3~20mm,且在燃煤炉膛9底部端面开设有2~4个直径为2~4mm的小孔,以防止夹层内空气膨胀,导致燃煤炉膛变形。
[0039] 本发明运用强化燃烧与换热技术、解决野营取暖炉具在高原不能有效使用和高原地区小面积帐篷的取暖问题。本发明的野营取暖炉在高原、平原均能正常使用。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汽化器 2020-05-12 876
汽化器 2020-05-11 625
汽化器 2020-05-11 293
液氯汽化器 2020-05-13 333
汽化器 2020-05-11 628
隔膜汽化器 2020-05-13 288
汽化器 2020-05-11 477
汽化炉 2020-05-11 67
秸秆汽化炉 2020-05-13 255
汽化器 2020-05-12 54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