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 放射性材料 / 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阅读:599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揭露一种 远红外线 放射性 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是于转炉外收集大量的熔融 钢 炉渣后,直接利用含 氧 载气将添加剂吹入高温的熔融钢炉渣中同时进行搅拌,以于短时间内进行改质吹炼步骤,藉此形成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性的多晶相 硅 酸盐及 铁 酸盐化合物。,下面是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包含:
进行一集收步骤,所述集收步骤是于一转炉外收集一熔融炉渣,其中所述熔融钢炉渣至少包含游离态、游离态氧化镁、酸盐化合物或酸盐化合物;以及在所述集收步骤之后,直接进行一改质吹炼步骤,以形成一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其中所述改质吹炼步骤包含:
将一添加剂利用一含氧载气吹入温度1350℃至1600℃的熔融钢炉渣中,其中所述添加剂是由二氧化硅材料所组成,且基于熔融钢炉渣为100重量百分比,添加剂的使用量为
10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以及
在吹入该添加剂的同时,搅拌混合所述添加剂与熔融钢炉渣10分钟至60分钟,以形成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其中所述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为一多晶相硅酸盐及铁酸盐化合物,该多晶相化合物至少包含赤铁矿但不具有游离态氧化钙及游离氧化镁,且该多晶相材料的平均远红外线放射率为75百分比至90百分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含氧载气为空气、氧气、或上述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二氧化硅材料为飞灰、玻璃废料、废陶土、废铸砂、喷砂废料、高炉石、或原物料硅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添加剂利用含氧载气吹入温度1500℃至1600℃的熔融钢炉渣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改质吹炼步骤是利
3 3
用1Nm/min至4Nm/min的搅拌速率搅拌混合添加剂与熔融钢炉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改质吹炼步骤是利
3
用2Nm/min的搅拌速率搅拌混合添加剂与熔融钢炉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剂与熔融钢炉渣是搅拌混合10分钟至30分钟。
8.一种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其是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所制得。

说明书全文

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将熔融炉渣改质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炼钢制程是现代工业中重要的一环节。藉由炼钢制程可生产各种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或器具。然而钢原料含有大量的杂质,经由炼钢制程加入造渣剂以及助熔剂后,形成大量的钢炉渣。
[0003] 早期是藉由掩埋的方法处理此些钢炉渣,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掩埋的钢炉渣含有游离态,导致衍生体积膨胀及pH值升高问题。近代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钢炉渣经过再处理,例如稳定化、淬、碎粒化等处理后,可应用至多方面,包括建筑材料(例如与沥青混合应用于铺设道路,或与水泥混合应用于混凝土)、炼钢制程(例如作为冶炼熔剂)、微晶玻璃材料、锂电池阳极材料、水处理剂等。
[0004] 然而上述钢炉渣的处理制程仍存在以下问题。举例而言,在转炉内进行造渣冶炼后的钢炉渣,其盐基度大幅降低,对转炉炉衬耐火砖将会造成严重腐蚀。其次,倘若熔融钢炉渣经冷却后形成冷渣,必须再加热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相当耗能又不环保。再者,熔融钢炉渣含有游离态氧化钙,日后应用钢炉渣时,钢炉渣所含的游离态氧化钙易产生水化膨胀的问题。以上可参酌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I225098号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第CN101638708A号以及第CN1302338A号等申请案。
[0005] 综言之,已知钢炉渣改质的方法成本高、处理时间较长且耗能,而处理后的钢炉渣的稳定性较差,一旦吸水或接触空气中的水气后,易因水化膨胀而衍生各种的体积崩裂或pH值升高问题,进而限制钢炉渣再利用的范围。

发明内容

[0006]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钢炉渣的处理方法,以彻底解决已知技术中处理钢炉渣的缺陷,提升其产业利用性,增加其经济价值。
[0007]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其是于转炉外收集大量的熔融钢炉渣后,直接将添加剂利用含氧载气吹入高温的熔融钢炉渣中同时进行搅拌,以于短时间内进行改质吹炼步骤,藉此形成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性的多晶相酸盐及铁酸盐材料。
[0008] 其次,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其是利用上述方法所制得,且所得的多晶相硅酸盐及铁酸盐材料的平均远红外线放射率为75百分比至90百分比。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提出一种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在一实施例中,此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是先进行集收步骤后,直接进行改质吹炼步骤。
[0010]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集收步骤是于转炉外收集熔融钢炉渣,其中此熔融钢炉渣至少包含游离态氧化钙(free CaO)、游离态氧化镁(free MgO)、硅酸盐(silicate)化合物及铁酸盐(ferrite)类化合物等。
[0011]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的改质吹炼步骤则将添加剂利用含氧载气吹入高温熔融钢炉渣中,同时搅拌混合添加剂与熔融钢炉渣10分钟至60分钟,以形成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在一例示中,上述的添加剂是由二氧化硅材料所组成,且基于熔融钢炉渣为100重量百分比,上述的添加剂的使用量为10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由此所得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为多晶相硅酸盐及铁酸盐化合物,其中此多晶相硅酸盐材料至少包含磁铁矿(Fe2O3)等铁酸盐类但不具有游离态氧化钙及氧化镁,且此多晶相硅酸盐材料的平均远红外线放射率为75百分比至90百分比。
[0012]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的含氧载气为空气、氧气、或上述的组合。
[0013]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的二氧化硅材料为飞灰、玻璃废料、废陶土、废铸砂、喷砂废料、高炉石、或原物料硅砂。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其是利用上述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所制得。
[0015] 应用本发明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及其方法,其是于转炉外收集大量的熔融钢炉渣后,直接将添加剂利用含氧载气吹入高温的熔融钢炉渣中同时进行搅拌,以于短时间内进行改质吹炼步骤,藉此形成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不仅环保节能,所得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更可增加熔融钢炉渣的产业应用范围并提高其经济价值。附图说明
[0016]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0017] 图1是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0018] 图2与图3是分别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熔融钢炉渣经改质吹炼之前(图2)或之后(图3)的XRD分析结果;
[0019]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至3以及参考物的远红外线放射率;
[0020] 其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1] 100:方法 101:熔融钢炉渣的集收步骤
[0022] 103:改质吹炼步骤 105:形成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
[0023] 401/403/405/407: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仔细讨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造和使用。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提供许多可应用的发明概念,其可实施于各式各样的特定内容中。所讨论的特定实施例仅供说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25] 本发明此处所称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是指在炼钢过程后,由熔融钢炉渣经改质而得的材料,且此材料于波长4μm至14μm的平均远红外线放射率为75百分比至90百分比。
[0026] 上述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可利用下述方法制得。请参阅图1,其是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的部分流程图。在一实施例中,可在炼钢过程后,如步骤101所示,进行熔融钢炉渣的集收步骤,其是于转炉外收集大量(例如20吨或20吨以上)的熔融钢炉渣,其中此熔融钢炉渣至少包含游离态氧化钙(free CaO)、游离态氧化镁(free MgO)、硅酸盐(silicate)化合物以及铁酸盐(ferrite)化合物。
[0027] 在一例示中,上述熔融钢炉渣的主要晶相包括石灰(lime;CaO)、氧化铁(FeO)、钙铁石(brownmillerite;Ca2(Al,Fe)2O5)、磁铁矿(Fe3O4)、β-硅酸钙(β-lamite;β-Ca2SiO4)等。
[0028] 在熔融钢炉渣的集收步骤101之后,直接进行一改质吹炼步骤,如步骤103所示。此处所述的改质吹炼步骤不须额外对集收的熔融钢炉渣进行加热,同时集收的熔融钢炉渣亦排除已知技术需经冷却后再升温至1500℃的处理。在一实施例中,改质吹炼步骤103包含将一添加剂利用一含氧载气吹入温度1350℃至1600℃的熔融钢炉渣中。
[0029] 在一例示中,前述的含氧载气为空气、氧气、或上述的组合,可与熔融钢炉渣的氧化铁(FeO)等铁酸盐或残留钢液反应而产生额外热能,进而促使添加剂完全熔解于熔融钢炉渣中,以生成所需的多晶相硅酸盐或铁酸盐材料。倘若不使用含氧载气,则无法产生额外热能使熔融钢炉渣得以维持在1350℃至1600℃,进而影响添加剂无法完全熔解于熔融钢炉渣中。在其它例示中,前述的熔融钢炉渣的温度维持在1500℃至1600℃,所得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平均远红外线放射率会更高。
[0030] 在另一例示中,前述的添加剂是由二氧化硅材料所组成,例如:飞灰、玻璃废料、废陶土、废铸砂、喷沙废料、或原物料硅砂、其它合适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上述的材料皆是其它工业所产生的废弃物,并不包含上述二氧化硅材料以外的材料。藉由本发明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可解决上述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提升其再利用性,增加经济价值。
[0031] 基于熔融钢炉渣为100重量百分比,前述的添加剂的使用量为10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惟需说明的是,在改质吹炼步骤步骤103中,倘若添加剂吹入熔融钢炉渣时,熔融钢炉渣的温度低于1350℃,则添加剂无法完全熔解于熔融钢炉渣中。倘若添加剂吹入熔融钢炉渣时的使用量低于10重量百分比,则可能尚有游离态氧化钙或氧化镁存在,待冷却至室温后,更有可能与水气发生水合反应,造成体积膨胀崩解。倘若添加剂的使用量大于30重量百分比,反而会造成熔融钢炉渣的粘度过低,导致添加剂与熔融钢炉渣的反应性不佳。
[0032] 另外,上述改质吹炼步骤103中,在吹入添加剂的同时,可搅拌混合添加剂与熔融钢炉渣,促使添加剂完全熔解于熔融钢炉渣中,以形成该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在一例示3 3
中,可利用流量10立方米/分钟(Nm/min)至30Nm/min的含氧载气搅拌混合添加剂与熔融钢炉渣。在另一例示中,添加剂与熔融钢炉渣可搅拌混合10分钟至60分钟,惟以16分钟至20分钟为较佳。
[0033] 在一实施例中,所得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为一多晶相硅酸盐及铁酸盐材料化合物,此多晶相硅酸盐及铁酸盐材料至少包含磁赤铁矿(Fe2O3)等铁酸盐类化合物,但不具有游离态氧化钙及/或游离态氧化镁。在一例示中,上述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主要晶相包括钙铁铝石(brownmillerite;Ca2(Al,Fe)2O5)、磁铁矿(Fe3O4)、β-硅酸钙(β-lamite;β-Ca2SiO4)、方铁矿(wustite;FeO)、赤铁矿(hematite;Fe2O3)等。由于上述所得的多晶相硅酸盐及铁酸盐化合物材料的结晶矿物相没有石灰(lime;CaO)或方镁石(periclase;
MgO),代表实质上已被完全稳定化,可避免日后因水化膨胀衍生各种的问题。
[0034]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在无须对集收的熔融钢炉渣进行额外加热的情况下,在转炉外直接进行改质吹炼步骤,以于短时间内(10分钟至60分钟或16分钟至20分钟)处理大量(等于或大于20公吨)熔融钢炉渣。本发明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制造方法不仅环保节能,且由此所得的多晶相化合物的稳定性佳(即,不具有游离态氧化钙及游离态氧化镁),且其平均远红外线放射率为75百分比至90百分比,进而扩大其产业利用范围并增加经济价值。
[0035] 以下利用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
[0036] 制备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
[0037] 实施例1
[0038] 首先,在炼钢过程后,进行集收步骤,其是从转炉中出清熔融钢液,再将炉内剩余的熔融钢炉渣倒入渣桶。在此步骤中,渣桶内可连续倒入数炉的熔融钢炉渣,每桶渣桶可容纳约20吨或20吨以上的熔融钢炉渣,其中熔融钢炉渣至少包含游离态氧化钙(free CaO)、游离态氧化镁(free MgO)、硅酸盐(silicate)或铁酸盐(ferrite)类化合物。
[0039] 接着,直接进行改质吹炼步骤,其是利用平均流量约2.0NM3/min、压约6.0kg/2
cm 的空气作为含氧载气,将平板玻璃用的一般市售硅砂原料(silica sand;SiO2含量>
85%,粒度<0.7mm%,水份<0.5%)的添加剂吹入温度1500℃至1600℃的熔融钢炉渣
3 3 3
中,并利用1Nm/min至4Nm/min或利用平均约2Nm/min的搅拌速率搅拌混合硅砂与熔融钢炉渣达20分钟。添加剂的送料速度为约50kg/min至300kg/min,平均约180kg/min。基于熔融钢炉渣为100重量百分比,上述市售硅砂的使用量为15重量百分比。
[0040] 在改质吹炼步骤的中期阶段,例如改质吹炼步骤进行5分钟至15分钟时,可选择3 3
性吹入氧气,以平均约0.92NM/min的平均流量、14NM 的总吹入量,藉此增加与熔融钢炉渣的氧化铁(FeO)或残留钢液反应而产生额外的热能,使硅砂与熔融钢炉渣充分反应。上述改质吹炼步骤历时约16分钟。经自然冷却后,即可制得多晶相化合物,并进一步检测其化学组成、晶相组成以及远红外线放射率,其检测相关方法详如后述。
[0041] 实施例2
[0042] 实施例2是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与温度条件进行集收步骤以及改质吹炼步骤。不同的是,实施例2是使用废玻璃粒料(平均直径<0.7mm;SiO2>66%,Al2O3<18%,CaO<8%,水份<0.5%)作为添加剂,吹入温度1350℃至1500℃的熔融钢炉渣中。添加剂的送料速度为约60~300kg/min。基于熔融钢炉渣为100重量百分比,上述市售硅砂与3
废玻璃的使用量为20重量百分比。实施例2的改质吹炼步骤亦利用平均流量2.0NM/
2
min、压力5.5~7.3kg/cm 的空气作为含氧载气,惟在改质吹炼步骤的中期阶段,例如改质
3
吹炼步骤进行5分钟至15分钟时,可选择性吹入氧气,其平均流量为2.5~4.0NM/min的
3
平均流量,且总吹入量为14~22NM。上述改质吹炼步骤历时约16~20分钟。经自然冷却后,即可制得多晶相硅酸盐及铁酸盐化合物并检测其化学组成、晶相组成以及远红外线放射率。
[0043] 实施例3
[0044] 实施例3是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与温度条件进行集收步骤以及改质吹炼步骤。不同的是,实施例3是使用硅砂粉末(例如,商品名:石英粉,高A,金晶硅砂公司;粒度<0.1mm;SiO2>95%,Al2O3<3%,水份<0.5%)作为添加剂,吹入温度1350℃至1500℃的熔融钢炉渣中。添加剂的送料速度为约70kg/min至250kg/min。基于熔融钢炉渣为100重量百分比,上述市售硅砂与废玻璃块的使用量为15重量百分比。实施例2的改质吹炼步3 2 2
骤亦利用平均流量2.0NM/min、压力5.5kg/cm 至7.3kg/cm 的空气作为含氧载气,惟在改质吹炼步骤的中期阶段,例如改质吹炼步骤进行5分钟至15分钟时,可选择性吹入氧气,其
3 3
平均流量为2.5~4.0NM/min的平均流量,且总吹入量为14~22NM。上述改质吹炼步骤历时约16~20分钟。经自然冷却后,即可制得多晶相化合物。
[0045] 评估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的效能
[0046] 1.化学组成
[0047] 实施例1所得的多晶相化合物是利用市售的X射线荧光(X-ray Fluorescence;XRF)光谱设备,例如X射线荧光光谱仪(X-ray Fluorescence Spetrometer)(SRS 3400,Bruker-AXS GmbH)以及湿式分析方法(wet method),以鉴定其化学组成,其结果如表1所示。
[0048] 表1
[0049]
[0050] 由表1可得知,在改质吹炼前,实施例1的熔融钢炉渣至少包含游离态氧化钙(free CaO)、游离态氧化镁(free MgO)、硅酸盐(silicate)或铁酸盐(ferrite)类化合物。然而,实施例1的熔融钢炉渣经改质吹炼后,所得的多晶相化合物至少包含赤铁矿(hematite,Fe2O3)等铁酸盐化合物,但不具有游离态氧化钙以及游离态氧化镁。
[0051] 2.晶相组成
[0052] 其次,实施例1所得的多晶相化合物是利用市售X射线绕射(X-ray diffraction;XRD)设备,例如X射线绕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D8 Advance,Bruker-AXS GmbH,德国),以鉴定其结晶相(crystalline phases)组成。
[0053] 请参阅图2与图3,其是分别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熔融钢炉渣经改质吹炼之前(图2)或之后(图3)的XRD分析结果,其中图2与图3的横轴为扫描度(2θ°),而纵轴为强度(每秒讯号计数;counts per second,cps),CaO代表石灰(lime;CaO)的峰值,FeO代表氧化铁(FeO)的峰值,B代表钙铁铝石(brownmillerite;Ca2(Al,Fe)2O5)的峰值,Fe3O4代表磁铁矿(Fe3O4)的峰值,L代表β-硅酸钙(β-lamite;β-Ca2SiO4)的峰值,FeO代表方铁矿(wustite;FeO)的峰值,而Fe2O3代表赤铁矿(hematite;Fe2O3)的峰值。
[0054] 由图2的XRD分析结果显示,熔融钢炉渣经改质吹炼前的主要晶相包括石灰(lime;CaO)、氧化铁(FeO)、钙铁铝石(brownmillerite;Ca2(Al,Fe)2O5)、磁铁矿(Fe3O4)、β-硅酸钙(β-lamite;β-Ca2SiO4)等。然而,熔融钢炉渣经过实施例1的改质吹炼后,由图3的X光绕射仪分析结果显示,改质吹炼后的熔融钢炉渣为多晶相硅酸盐及铁酸盐化合物,其主要晶相包括钙铁铝石(brownmillerite;Ca2(Al,Fe)2O5)、磁铁矿(Fe3O4)、β-硅酸钙(β-lamite;β-Ca2SiO4)、方铁矿(wustite;FeO)、赤铁矿(hematite;Fe2O3)等,但不具有石灰(lime;CaO)及方镁石(periclase;MgO)。在比较图2与图3后可轻易得知,熔融钢炉渣经改质吹炼后,已没有石灰(lime;CaO)(即游离态氧化钙)及方镁石(即游离态氧化镁)。
[0055] 3.远红外线放射率
[0056] 再者,实施例1至实施例3所得的多晶相化合物是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例如VERTEX70FT-IR(Bruker Optik GmbH,德国),以鉴定其远红外线放射率,其结果如图4以及表2所示。
[0057] 请参阅图4,其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至3以及参考物的远红外线放射率,其中图4的横轴为远红外线的波长(μm),而纵轴为远红外线放射率。一般而言,远红外线放射率(ε)是定义为样品试片与黑体标准片的比值,无法以实际单位表示,通常为0~1之间,可依下式(I)计算:
[0058]
[0059] 其中M(T)为样品试片于30℃与40℃的远红外线放射量,Mb(T)则为黑体标准片于30℃与40℃的远红外线放射量。
[0060] 至于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3以及参考物于特定温度的远红外线放射率,其中参考物为BBCH经络穴位气场黑色圆片状产品(中国东莞市柏弼禅宏贸易公司,中国台湾佳美贸易公司进口)。
[0061] 表2
[0062]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参考物
FIR放射率(%)(40℃) 90.3 75.0 76.0 85.7
[0063] 综合图4以及表2可得知,实施例1至3的熔融钢炉渣经改质吹炼后,所得的多晶相硅酸盐及铁酸盐化合物于波长4μm至14μm的平均远红外线放射率为75百分比至90百分比,确实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0064] 惟在此需补充的是,本发明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亦可使用其它熔融钢炉渣、含氧载气、其它添加剂、其它反应条件等进行,此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任何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熟知,故不另赘述。
[0065] 综言之,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发明的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优点在于先在转炉外收集大量的熔融钢炉渣后,直接利用含氧载气将添加剂吹入高温的熔融钢炉渣中同时进行搅拌,以于短时间内进行改质吹炼步骤,藉此形成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性的多晶相硅酸盐及铁酸盐化合物,在无须额外进行加热亦无需冷却后再升温的情况下,即可使不稳定的熔融钢炉渣,形成稳定的多晶相硅酸盐材料,不仅环保节能,克服已知钢炉渣的水化膨胀衍生各种的问题,且所得的多晶相硅酸盐及铁酸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远红外线放射率,更可作为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增加其产业应用范围,提高其经济价值。
[0066]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