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信 / 瑞利衰落 / 一种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

一种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

阅读:414发布:2020-12-1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 节点 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适用于采用 叠加 编码的解码转发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本方法以系统QoS要求和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值受限为约束条件,目标是最小化节点发射功率和;利用信道知识,并根据源节点对 数据速率 的要求,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以及中继节点处的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进行动态调整,在满足系统QoS要求条件下,最小化节点发射功率和。,下面是一种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系统中的三个节点,即两个源节点和一个中继节点,均工作在全双工模式,假设信道为频率非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S1和S2为源节点,R为位于源节点之间的解码转发中继节点,系统中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三个节点能够通过信道估计得到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其特征在于,利用信道知识,并根据源节点对数据速率的要求,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以及中继节点处的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进行动态调整,在满足系统中断概率性能要求条件下,实现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三个节点的发射功率和的最小化;首先检验信道条件能否满足系统通信业务要求,若能够满足,则通过最小化节点发射功率和的功率控制算法,计算系统中各个节点的发射功率,并计算功率限;若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三个节点的发射功率和小于等于功率门限,则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同时进行信息的发送,完成源节点S1与S2之间的信息互通;若信道条件不能够满足系统通信业务要求或信道条件能够满足系统通信业务要求时的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三个节点发射功率和大于功率门限,则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处于静默状态,系统产生中断,在满足系统中断性能要求的条件下,提供较小的节点发射功率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化节点发射功率和的节点功率控制算法过程如下:在第k个时隙,k∈{1,2,3...},源节点S1将需要发送的信息编码调制为发送信号x1[k],假设x1[k]具有单位功率,并向中继节点R进行发送;与此同时,源节点S2将需要发送的信息编码调制为发送信号x2[k],假设x2[k]具有单位功率,并向中继R进行发送;中继节点R在接收源节点S1和S2发送信号的同时,采用叠加编码技术,将接收到的源节点S1和S2的合并信号解码为源节点发送信息,然后再将该源节点发送信息编码调制为发送信号 同时将xR[k]转发给源节
点S1和S2,其中,ρ为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0≤ρ≤1;源节点S1和S2接收到信号xR[k]后,去除自己发送的信号项,再解调、解码获得对方源节点发来的信息,实现源节点S1和S2间信息的交互;
在第k个时隙,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接收到的信号分别为
因为信道特性是准静态的,并且具有互易性,h1和h2不仅分别表示源节点S1和S2到中继节点R的信道增益,还代表中继节点R到源节点S1和S2的信道增益;P1、P2和PR分别表示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的发送功率;g11、g22和gRR分别为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通过自干扰消除后的残留自干扰因子,假设g11=g22=gRR=g并且0≤g≤1;n1、n2和nR分别表示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接收到的高斯白噪声,系统中每个节点接收到的高斯白噪声方差为1,并且不同节点处的噪声信号统计独立;
此时,中继节点R到源节点S1的可达速率为
中继节点R到源节点S2的可达速率为
源节点S1到中继R的可达速率为
源节点S2到中继R的可达速率为
式(4)、式(5)、式(6)及式(7)中,|h1|2、|h2|2分别表示信道增益h1和h2模的平方;
在满足系统中断性能要求的条件下,最小化节点发送功率和,建立优化问题的公式(8),得:
式(8a)、式(8b)、式(8c)和式(8d)组成了公式(8),式(8b)中,Pout表示系统中断概率,sQ表示系统能够接受的最大中断概率;式(8a)中,P1*、P2*、 和ρ*分别表示公式(8)的最优解,即针对变量P1、P2、PR和ρ给出的最优解;
将公式(8)给出的最优解P1*、P2*、 和ρ*分别作为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以及中继节点R处的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能够使源节点S1与S2之间借助中继节点R以中断概率sQ进行消息的交互,并使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和最小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求解式(8a)、式(8b)、式(8c)和式(8d)组成的式(8)的最优解,采用递进式优化求解方法:
首先,忽略约束条件(8b),假设源节点S1、S2与中继节点R均能够成功解码,即IR1≥λ2、IR2≥λ1、I1R≥λ1、I2R≥λ2和式(9)同时成立;
λ1和λ2分别为源节点S1和S2的信息发送速率,并且有λ1≤λ2,IR1、IR2、I1R和I2R分别由式(4)、式(5)、式(6)和式(7)给出;λ1和λ2是对频带归一化的速率,量纲为bit/s/Hz;
在源节点S1、S2与中继节点R均能够成功解码情况下,建立最小化节点发送功率和的问题即公式(10),得:
式(10a)、式(10b)、式(10c)、式(10d)、式(10e)、式(10f)、式(10g)和式(10h)组成了公式(10),g表示节点S1、S2和R处的残留自干扰因子, 和 分别表示公式(10)的最优解,即针对变量P1、P2、PR和ρ给出的最优解;
若系统采用公式(10)的解进行信息的发送,此时系统中断概率为零;
全双工模式下,同时频的发射和接收会引起自干扰,公式(10)可能无可行解,即在源节点S1和S2的发送速率分别为λ1和λ2及三个节点的残留自干扰因子为g的条件下,找不到和 使得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均能够成功解码;
若公式(10)存在可行解,则对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三个节点的发送功率和设定门限 此时,若公式(10)给出的解 和 的和小于等于 即 系
统中的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将采用 和 进行信息的发送;若
则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保持静默状态,不发送任何信息,系统产生
中断;
此时的系统中断概率定义为:公式(10)存在可行解且 的概率与公式
(10)无可行解概率的和,系统中断概率为
Pr(·)表示概率,E表示公式(10)不存在可行解的事件,表示E的逆事件,即公式(10)存在可行解;
公式(10)是一个凸优化问题,它的可行解能够通过Karush-Kuhn-Tucker条件来求得,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并利用KKT条件,解得公式(10)的最优解,分下面2种情况:
Case1:当不等式(13)成立时,公式(10)的最优解为
Case2:当不等式(15)或不等式(16)成立时,公式(10)的最优解为
其中
因此,不等式(13)、(15)或(16)成立时,公式(10)有最优解;当不等式(13)、(15)和(16)均不成立时,公式(10)无最优解;
此时,式(11)给出的系统中断概率为
为了方便求解式(18)给出的中断概率,下面给出式(12)和式(14)中的节点发射功率和的上界,即, 的上界;
根据式(12)给出的节点发射功率,可得 的上界为:
根据式(14)给出的节点发射功率,可得 的上界为:
将式(19)和式(20)给出的 的上界作为 和 的和,并代入式(18)得到系
统中断概率的一个近似解:
式(21)中,σ1和σ2分别为|h1|2和|h2|2的均值;
观察式(21)发现, 是 的减函数,即大的 将产生小的 相反,大的 将
对应小的
因为,系统要求 必须得到保证,因此,从能效的度取
令 得
公式(22)给出的 就是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三个节点发射功率和的门限;当公式(10)给出的最优解 和 的和小于等于 时,源节点S1和S2之间借助中继节点R进行消息的交互,当公式(10)给出的最优解 和 的和大等于 时,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保持静默状态,不进行任何的信息发送,系统产生中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分别验证不等式(13)、(15)和(16)成立与否;
步骤2,若不等式(13)成立,则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根据式(12)计算各自的发送功率,并且中继R根据式(12)计算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若不等式(15)或不等式(16)成立,则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根据式(14)计算各自的发送功率,并且中继节点R根据式(14)计算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若不等式(13)、(15)和(16)均不成立,则到步骤5;
步骤3,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根据式(22)计算功率门限;
步骤4,若源节点S1、S2和中继R的发射功率和小于等于功率门限,源S1、S2和中继节点R进行信息的发送,然后到步骤6;若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和大于功率门限,则进行下一步步骤5;
步骤5,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保持静默状态,不进行任何的信息发送,产生一次中断;
步骤6,方法结束。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采用叠加编码的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基于解码转发机制的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协作分集作为一项新技术,能够通过用户之间的协作来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域及抵抗信道衰落对无线信号传输的不利影响,已经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一个传统的三节点协作分集系统包括两个源节点和一个中继节点,其中两个源节点之间由于通信距离或信道衰落等因素的影响,必须借助中继节点才能够进行消息的互通,即所谓的双向中继系统。传统的三节点协作分集系统中,中继节点可以工作在半双工(half-duplex)和全双工(full-duplex)两种模式。半双工模式下,中继节点在不同的时隙或频带接收和转发信号。全双工模式下,中继节点能够在同一时间及同一频带内进行信号的接收和转发。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全双工中继的频谱利用率是半双工中继的双倍。然而,由于同时同频的信号接收和转发会产生巨大的信号自干扰(Self-Interference)。虽然,可以依靠额外的软硬件和计算资源来去除这些自干扰,但并非能够全部的消除。另一方面,虽然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这些自干扰,但高复杂度的软硬件和计算将消耗巨大的能量资源。因此,从实践的度,需要考查存在残留自干扰情况下的全双工中继技术,并注重能量资源消耗的考量。
[0003] 目前,对于全双工协作分集系统的中断概率和频谱效率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分别针对全双工协作分集系统的中断概率和频谱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功率分配、中继选择等技术对系统性能进行了优化。然而,关于协作分集系统能效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半双工模式方面。针对采用半双工放大转发中继的两阶段双向中继系统,研究通过功率分配和中继选择技术达到系统能耗最小化的目标。研究放大转发、解码转发和压缩转发半双工协作分集系统的能效和频效关系,对采用不同中继策略的半双工协作分集系统的能效性能进行了比较。例如,通过使用一个解码转发半双工中继完成了两个源节点之间的信息互换,并将源节点之间的信息互换传输分成了5个模式,通过对每个模式的时长进行优化,解决了系统能耗优化问题。另外,在此的基础上,比较了中继节点采用不同编码方式(数字网络编码、物理层网络编码、叠加编码)时的系统最优能耗差别。需要说明的是:针对能效问题,业界更多考虑的是半双工系统,对于全双工协作分集系统能耗的研究还比较少。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基于采用叠加编码的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在满足系统中断概率性能要求的条件上,达到实现节点发送功率和的最小化。
[0005]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系统中的三个节点,即两个源节点和一个中继节点,均工作在全双工模式,假设信道为频率非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S1和S2为源节点,R为位于源节点之间的解码转发中继节点,系统中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三个节点能够通过信道估计得到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其特征在于,利用信道知识,并根据源节点对数据速率的要求,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以及中继节点处的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进行动态调整,在满足系统中断概率性能要求条件下,实现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三个节点的发射功率和的最小化;首先检验信道条件能否满足系统通信业务要求,若能够满足,则通过最小化节点发射功率和的功率控制算法,计算系统中各个节点的发射功率,并计算功率限;若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三个节点的发射功率和小于等于功率门限,则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同时进行信息的发送,完成源节点S1与S2之间的信息互通;若信道条件不能够满足系统通信业务要求或信道条件能够满足系统通信业务要求时的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三个节点发射功率和大于功率门限,则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处于静默状态,系统产生中断,在满足系统中断性能要求的条件下,提供较小的节点发射功率和。
[0007] 所述最小化节点发射功率和的节点功率控制算法过程如下:在第k个时隙,k∈{1,2,3…},源节点S1将需要发送的信息编码调制为发送信号x1[k],假设x1[k]具有单位功率,并向中继节点R进行发送;与此同时,源节点S2将需要发送的信息编码调制为发送信号x2[k],假设x2[k]具有单位功率,并向中继R进行发送;中继节点R在接收源节点S1和S2发送信号的同时,采用叠加编码技术,将接收到的源节点S1和S2的合并信号解码为源节点发送信息,然后再将该源节点发送信息编码调制为发送信号 同时将xR
[k]转发给源节点S1和S2,其中,ρ为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0≤ρ≤1;源节点S1和S2接收到信号xR[k]后,去除自己发送的信号项,再解调、解码获得对方源节点发来的信息,实现源节点S1和S2间信息的交互;
[0008] 在第k个时隙,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接收到的信号分别为
[0009]
[0010]
[0011]
[0012] 因为信道特性是准静态的,并且具有互易性,h1和h2不仅分别表示源节点S1和S2到中继节点R的信道增益,还代表中继节点R到源节点S1和S2的信道增益;P1、P2和PR分别表示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的发送功率;g11、g22和gRR分别为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通过自干扰消除后的残留自干扰因子,假设g11=g22=gRR=g并且0≤g≤1;n1、n2和nR分别表示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接收到的高斯白噪声,系统中每个节点接收到的高斯白噪声方差为1,并且不同节点处的噪声信号统计独立;
[0013] 此时,中继节点R到源节点S1的可达速率为
[0014]
[0015] 中继节点R到源节点S2的可达速率为
[0016]
[0017] 源节点S1到中继R的可达速率为
[0018]
[0019] 源节点S2到中继R的可达速率为
[0020]
[0021] 式(4)、式(5)、式(6)及式(7)中,|h1|2、|h2|2分别表示信道增益h1和h2模的平方;
[0022] 在满足系统中断性能要求的条件下,最小化节点发送功率和,建立优化问题的公式(8),得:
[0023]
[0024] 式(8a)、式(8b)、式(8c)和式(8d)组成了公式(8),式(8b)中,Pout表示系统中断概率,sQ表示系统能够接受的最大中断概率;式(8a)中,P1*、P2*、 和ρ*分别表示公式(8)的最优解,即针对变量P1、P2、PR和ρ给出的最优解;
[0025] 将公式(8)给出的最优解P1*、P2*、 和ρ*分别作为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以及中继节点R处的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能够使源节点S1与S2之间借助中继节点R以中断概率sQ进行消息的交互,并使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和最小化。
[0026] 所述求解式(8a)、式(8b)、式(8c)和式(8d)组成的式(8)的最优解,可采用递进式优化求解方法:
[0027] 首先,忽略约束条件(8b),假设源节点S1、S2与中继节点R均能够成功解码,即IR1≥λ2、IR2≥λ1、I1R≥λ1、I2R≥λ2和式(9)同时成立;
[0028]
[0029] λ1和λ2分别为源节点S1和S2的信息发送速率,并且有λ1≤λ2,IR1、IR2、I1R和I2R分别由式(4)、式(5)、式(6)和式(7)给出;λ1和λ2是对频带归一化的速率,量纲为bit/s/Hz;
[0030] 在源节点S1、S2与中继节点R均能够成功解码情况下,建立最小化节点发送功率和的问题即公式(10),得:
[0031]
[0032] 式(10a)、式(10b)、式(10c)、式(10d)、式(10e)、式(10f)、式(10g)和式(10h)组成了公式(10),g表示节点S1、S2和R处的残留自干扰因子, 和 分别表示公式(10)的最优解,即针对变量P1、P2、PR和ρ给出的最优解;
[0033] 若系统采用公式(10)的解进行信息的发送,此时系统中断概率为零;
[0034] 全双工模式下,同时频的发射和接收会引起自干扰,公式(10)可能无可行解,即在源节点S1和S2的发送速率分别为λ1和λ2及三个节点的残留自干扰因子为g的条件下,找不到和 使得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均能够成功解码;
[0035] 若公式(10)存在可行解,则对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三个节点的发送功率和设定门限 此时,若公式(10)给出的解 和 的和小于等于 即系统中的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将采用 和 进行信息的发
送;若 则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保持静默状态,不发送任何信息,系统
产生中断;
[0036] 此时的系统中断概率定义为:公式(10)存在可行解且 的概率与公式(10)无可行解概率的和,系统中断概率为
[0037]
[0038] Pr(·)表示概率,E表示公式(10)不存在可行解的事件, 表示E的逆事件,即公式(10)存在可行解;
[0039] 公式(10)是一个凸优化问题,它的可行解能够通过Karush-Kuhn-Tucker条件来求得,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并利用KKT条件,解得公式(10)的最优解,分下面2种情况:
[0040] Case1:当不等式(13)成立时,公式(10)的最优解为
[0041]
[0042]
[0043] Case2:当不等式(15)或不等式(16)成立时,公式(10)的最优解为
[0044]
[0045]
[0046]
[0047] 其中
[0048]
[0049] 因此,不等式(13)、(15)或(16)成立时,公式(10)有最优解;当不等式(13)、(15)和(16)均不成立时,公式(10)无最优解;
[0050] 此时,式(11)给出的系统中断概率为
[0051]
[0052] 为了方便求解式(18)给出的中断概率,下面给出式(12)和式(14)中的节点发射功率和的上界,即, 的上界;
[0053] 根据式(12)给出的节点发射功率,可得 的上界为:
[0054]
[0055] 根据式(14)给出的节点发射功率,可得 的上界为:
[0056]
[0057] 将式(19)和式(20)给出的 的上界作为 和 的和,并代入式(18)得到系统中断概率的一个近似解:
[0058]
[0059] 式(21)中,σ1和σ2分别为|h1|2和|h2|2的均值;
[0060] 观察式(21)发现, 是 的减函数,即大的 将产生小的 相反,大的将对应小的
[0061] 因为,系统要求 必须得到保证,因此,从能效的角度取
[0062] 令 得
[0063]
[0064] 公式(22)给出的 就是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三个节点发射功率和的门限;当公式(10)给出的最优解 和 的和小于等于 时,源节点S1和S2之间借助中继
节点R进行消息的交互,当公式(10)给出的最优解 和 的和大等于 时,源节点
S1、S2和中继节点R保持静默状态,不进行任何的信息发送,系统产生中断。
[0065] 具体步骤总结如下:
[0066] 步骤1,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分别验证不等式(13)、(15)和(16)成立与否;
[0067] 步骤2,若不等式(13)成立,则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根据式(12)计算各自的发送功率,并且中继R根据式(12)计算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若不等式(15)或不等式(16)成立,则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根据式(14)计算各自的发送功率,并且中继节点R根据式(14)计算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若不等式(13)、(15)和(16)均不成立,则到步骤5;
[0068] 步骤3,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根据式(22)计算功率门限;
[0069] 步骤4,若源节点S1、S2和中继R的发射功率和小于等于功率门限,源S1、S2和中继节点R进行信息的发送,然后到步骤6;若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的发射功率和大于功率门限,则进行下一步步骤5;
[0070] 步骤5,源节点S1、S2和中继节点R保持静默状态,不进行任何的信息发送,产生一次中断;
[0071] 步骤6,方法结束。
[0072]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在频率非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以系统中断概率性能QoS要求和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值受限为约束条件,目标是最小化节点发射功率和;利用信道知识,并根据源节点对数据速率的要求,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以及中继节点处的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进行动态调整,在满足系统QoS要求条件下,最小化节点发射功率和,提供较小的系统总发射功率,具有能效性能优势,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仿真实验表明,该功率控制算法在发射功率和上具有显著的优势。附图说明
[0073]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示意图;
[0074] 图2为系统总发送功率与λ2之间的关系曲线仿真图;
[0075] 图3为系统中断概率与λ2之间的关系曲线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77] 参看图1,本发明采用叠加编码的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控制方法,该中继系统中设有三个节点即两个源节点和一个中继节点均工作在处于频率非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环境下的全双工模式。其中,S1和S2为源节点,R为位于源节点之间的解码转发中继节点,系统中各节点能够通过信道估计得到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利用信道知识,并根据源节点对数据速率的要求,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以及中继节点处的叠加编码功率分配因子进行动态调整,在满足系统中断概率性能要求条件下,实现三个节点的发射功率和的最小化;首先检验信道条件能否满足系统通信业务要求,若能够满足,则通过最小化节点发射功率和的节点功率控制算法,计算系统中各个节点的发射功率,并计算总发射功率限;若三个节点的发射功率和小于等于总发射功率限,则三个节点进行信息的发送,完成一次信息的交互;若信道条件不能够满足系统通信业务要求或信道条件能够满足系统通信业务要求时的三个节点发射功率和大于总发射功率限,则各节点处于静默状态,系统产生一次中断,在满足系统中断性能要求的条件下,提供较小的节点发射功率和。先检验信道条件能否满足系统通信业务要求,若满足,则计算节点的发送功率及总发射功率限,节点的发送功率和小于等于总发射功率限,进行信息的发送,完成一次信息的交互,否则,节点处于静默状态,系统产生一次中断;在满足系统中断概率性能要求的条件下,实现节点发送功率和的最小化。
[0078] 实验中,假设σ1=σ2=10,sQ=0.01,λ1=1bit/s/Hz;系统中三个节点的发射功率和,即总发射功率,由公式(12)或公式(14)中给出的三个节点发射功率和的多次仿真实验的平均值来获得。
[0079] 图2给出了系统总发送功率与λ2之间的关系曲线,其中λ1取值固定;图中“2时隙放大转发半双工”是指:两个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均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两个源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需要2个时隙,第1个时隙,两个源节点同时向中继发送消息,中继节点采用放大转发协议对接收到源节点发送而来的合并信号进行处理后,在第2个时隙广播给两个源节点,源节点对接收的广播信号进行自干扰信号消除后,再进行解调解码获得对方发来的信号。
[0080] “3时隙网络编码半双工”是指:两个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均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两个源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需要3个时隙,第1个时隙,第一个源节点向中继节点发送消息,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获得源节点发来的消息,第2个时隙,另一个源节点向中继节点发送消息,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获得源节点发来的消息,第3个时隙,中继节点进行网络编码操作,即将第1时隙和第2时隙获得的消息进行比特异或,然后再编码调制为发送信号,在第3个时隙广播给两个源节点,源节点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再进行网络编码逆操作后,获得对方发来的消息。
[0081] “3时隙叠加编码半双工”是指:两个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均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两个源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需要3个时隙,第1个时隙,第一个源节点向中继发送消息,中继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获得源节点发来的消息,第2个时隙,另一个源节点向中继发送消息,中继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获得源节点发来的消息,第3个时隙,中继将第1时隙和第2时隙获得的消息进行叠加编码,然后再调制为发送信号,在第3个时隙广播给两个源节点,源节点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获得对方发来的消息。
[0082] 由图2可以看出,无论λ2取任何值,本发明所提算法均具有最小的总发射功率,并且小的残留自干扰因子g将有较小的总发射功率;即使本发明所提算法采用较大的残留自干扰因子g,如g=-20dB,也能始终提供较小的总发射功率和,具有能效性能优势。
[0083] 图3给出了系统中断概率与λ2之间的关系曲线,这里所有比较对象及参数设置均与图2中的相同。由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算法能够满足系统对中断概率的要求,即系统中断概率小于等于sQ。
[0084]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