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蒸发冷却 / 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和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

数据中心基元和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

阅读:802发布:2022-01-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数据中心基元和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模 块 化 数据中心 基元(100),包括:一个模块化空间,至少由如下限定:一个 底板 (120),以及一个具有与所述底板基本相同的长度的且被基本竖直地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前壁(110);还包括多个 支架 ,用于夹持装备,所述支架沿着所述底板(120)的长度在所述前壁(110)的一个开口中被对准;其中,已对准的多个支架的第一侧与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的第一边缘间隔开一个显著地小于所述底板的宽度的距离,从而在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多个支架之间形成一个凸 耳 底部部分(126)。通过形成一个包括多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数据中心,建立了一个可以有效率地检查且有效率地处理空气的数据中心。,下面是数据中心基元和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模数据中心基元,包括:
a)一个模块化空间,至少由如下限定:
i)一个底板;以及
ii)一个前壁,具有与所述底板基本相同的长度,被基本竖直地放置在所述底板上;
b)多个支架,用于夹持装备,所述支架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在所述前壁的一个开口中被对准;
其中,已对准的多个支架的第一侧与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的第一边缘间隔开一个显著地小于所述底板的宽度的距离,从而在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多个支架之间形成一个凸底部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其中已对准的多个支架的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与所述底板的与所述底板的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间隔开一个由所述支架的沿着所述底板的宽度的尺度所确定的预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其中由所述支架的所述尺度所确定的所述预定距离至少与一个支架的沿着所述底板的宽度的尺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还包括一个后壁,所述后壁具有与所述前壁基本相同的尺度,并且被定位在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边缘处或者被定位为邻近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边缘,且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前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还包括:
a)至少两个支撑基元,靠近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边缘的相对端部或者在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边缘的相对端部处;以及
b)一个顶框架,位于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上侧处,所述顶框架包括四个侧部基元,每一基元平行于所述底板的一个边缘,所述顶框架被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基元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其中所述支架垂直于所述前壁被对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其中所述支架平行于所述前壁被对准,以及所述支架被放置在一个可滑动托架上,所述可滑动托架从所述前壁朝所述后壁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还包括所述前壁中的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还包括一个顶板,所述顶板具有与所述底板基本相同的尺寸,并且被放置在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的上面,且基本平行于所述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还包括一个扩散器通管道,所述扩散器通风管道包括一个通风管道空气入口和一个通风管道空气出口,所述通风管道空气入口被布置为联接至一个空气处理单元,所述通风管道空气出口被布置为提供空气至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用于冷却放置在所述多个支架中的装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其中所述扩散器通风管道包括扩散介质,用于将通过所述空气入口所接收的空气基本均匀分布在所述通风管道空气出口的面积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其中所述扩散器通风管道被设置在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第二侧处,所述第二侧被定位在所述底板的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处,或者所述第二侧被定位在所述底板的与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其中所述扩散器通风管道被设置在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基本全部长度上。
14.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包括:
a)一个空气处理单元,具有一个空气处理入口和一个空气处理出口;
b)另一底板,具有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底板基本相同的尺度;
其中:
d)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被布置为放置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上面或者下面,由此当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被放置在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上面或下面时,所述空气处理入口被布置为从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前壁的第一侧处的一个空间吸入空气,所述空气处理出口被布置为将空气排出至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前壁的第二侧处的一个空间;
e)所述空气处理单元被布置用于生成和冷却如下的空气流,所述空气流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的第一侧流动至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前壁的第一侧,穿过所述多个支架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前壁的第二侧,并且流动至所述空气处理单元的第二侧;以及f)所述另一底板被布置用于使得所述空气流穿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还包括一个壁,所述壁夹持所述空气处理单元,用于将待被冷却的热空气与流出所述空气处理单元的冷空气分离开,其中当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被放置在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上面或下面时,在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和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整体中,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的所述前壁与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前壁共同形成一个基本竖直的连续屏障。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其中所述空气处理出口被布置为连接至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通风管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其中所述空气处理单元包括一个蒸发冷却单元。
18.系统,包括:
a)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被布置为使得两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前壁基本平行于彼此,面向彼此,且所述凸耳彼此交汇;以及
b)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每一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被放置在一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上面,使得所述空气处理入口被布置为从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前壁的第一侧处的一个空间吸入空气,所述空气处理出口被布置为将空气排出至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前壁的第二侧处的一个空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两个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是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模块化空气处理基元,其中每一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被放置在一个模块数数据中心基元的上面,使得在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和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整体中,所述模块化数据空气处理基元的所述前壁与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前壁共同形成一个基本竖直的连续屏障。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
a)所述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和所述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是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
b)所述系统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三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和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第四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被布置为使得所述第三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和所述第四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前壁基本平行于彼此,面向彼此,且所述凸耳彼此交汇,以及使得所述第三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与所述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成一直线,所述第四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与所述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成一直线;
c)所述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第一扩散器通风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三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第三扩散器通风管道,从而允许从所述第一扩散器通风管道至所述第三扩散器通风管道的空气流,以及允许从所述第三扩散器通风管道至所述第一扩散器通风管道的空气流;以及,所述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第二扩散器通风管道连接至所述第四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第四扩散器通风管道,从而允许从所述第二扩散器通风管道至所述第四扩散器通风管道的空气流,以及允许从所述第四扩散器通风管道至所述第二扩散器通风管道的空气流;
d)所述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上面,所述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的所述空气处理单元的所述空气处理出口联接至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所述通风管道空气入口;以及
e)所述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被布置在所述第四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上面,所述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的所述空气处理单元的所述空气处理出口联接至所述第四通风管道的所述通风管道空气入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一个门被放置在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第一前壁和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第二前壁之间,并且垂直于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第一前壁和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第二前壁,从而提供对由所述第一前壁、所述第二前壁、所述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第一凸耳底部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第二凸耳底部部分形成的走廊的访问

说明书全文

数据中心基元和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数据中心,并且涉及用于建造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基元(element)。

背景技术

[0002] 模块化数据中心尤其是移动数据中心用于临时提供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并且被实施为几乎完全自给式单元。这样的数据中心特别好地适合于较为极端的环境,例如非常冷、非常热和/或非常潮湿气候的区域中。
[0003] 公开号为US2009/0229194A1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数据中心,所述便携式数据中心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化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可扩展和可缩回的侧壁天花板;地板;以及,支架,被配置用于牢固地夹持装备。所述集装箱还包括绝缘措施和许多安全措施,用于保护位于集装箱中的装备。更具体地,所述集装箱是如同用于在船、火车和卡车上运输货物的ISO集装箱。
[0004] ISO钢集装箱本身非常重,使得运输它们并非非常容易。事实上,集装箱由钢制成意味着这些集装箱具有很低的耐火性。
[0005] 此外,将ISO集装箱组合到较大的数据中心要求取出壁且从而要求相当大地改制这些集装箱。这很昂贵,但是这样的组合仍不能具有传统数据中心(传统数据中心具有如过道、接待室、会见室等)的外观和感觉。与此相反,根据规定,ISO集装箱(由于金属性质和它们的总体性质)将不会成为永久建筑物。除此以外,当仅仅使用例如一个数据中心时,自给式数据中心集装箱可能对于小规模的临时使用非常有效率;但是当组合多个集装箱时,与该便携式数据中心集装箱也夹持该装备相比,在另一单元中提供辅助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的装备(例如冷却)可能更为有效率。
[0006] 此外,标准ISO集装箱具有相对小的内部空间,要求支架被放置在可滑动的托架上,用于适当地处理装备。除此以外,在US2009/0229194A1公开的便携式数据中心中,并未有效率地将来自空调单元的冷空气和来自装备的热空气分离。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易于处理和操作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
[0008]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包括:一个模块化空间,至少由如下限定:一个底板,以及一个具有与所述底板基本相同的长度且被基本竖直地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前壁;多个支架,用于夹持装备,所述支架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在所述前壁的一个开口中被对准;其中,已对准的多个支架的第一侧与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的第一边缘间隔开一个显著地小于所述底板的宽度的距离,从而在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多个支架之间形成一个凸(ledge)底部部分。
[0009] 由于所述支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边缘间隔开,所以形成了一个凸耳。所述凸耳提供了沿着所述支架的走道,从而可检查装备。随着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被抵靠着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布置,使得两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前壁基本平行于彼此且面向彼此,同时所述凸耳彼此交汇,这形成了一个走廊,用于检查两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支架中的装备。这样的一个优势是,不要求所述凸耳非常宽,因为在一个有利的实例中,走廊将由两个凸耳形成。
[0010] 此外,所述前壁在靠近所述支架的第一侧的第一空间和靠近所述支架的第二侧的第二空间之间提供一个屏障。因而,所述屏障能够在所述支架的一侧的热空气和所述支架的另一侧的冷空气之间形成一个边界。
[0011] 在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已对准的多个支架的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与所述底板的与所述底板的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间隔开一个由所述支架的沿着所述底板的宽度的尺度所确定的预定距离。
[0012] 本实施方案的一个优势是,在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空间内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用于在所述支架的第二侧处从所述支架移除装备。
[0013] 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基元,靠近所述底板的第二边缘的相对端部或者在所述底板的第二边缘的相对端部处;以及,一个顶框架,位于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上侧处,所述顶框架包括四个侧部基元,每一侧部基元平行于所述底板的一个边缘,所述顶框架被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基元支撑。
[0014] 本实施方案的一个优势是,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最终的壁不需要足够强健来支撑放置在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上面的模块的荷载。所述壁甚至可被省去,从而使得能够共享多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空间。
[0015] 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所述前壁中的一个
[0016] 如果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被前壁、侧壁和后壁完全闭合,则所述门提供对所述支架的一侧的访问,而非对所述支架的与所述凸耳直接相邻的一侧的访问。所述门可能受到访问限制(access restriction)。
[0017]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包括:一个冷却单元;另一底板,具有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底板基本相同的尺度;一个壁,夹持所述冷却单元,用于将待被冷却的热空气与流出所述冷却单元的冷空气分离开;其中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单元被布置为放置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上面或者下面,由此当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被放置在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上面或者下面时,在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和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整体中,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的所述前壁与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前壁共同形成一个基本竖直的连续屏障;所述冷却单元被布置用于生成和冷却如下的空气流,所述空气流从所述冷却单元的第一侧流动至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前壁的第一侧,穿过所述多个支架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前壁的第二侧,并且至所述冷却单元的第二侧;以及,所述另一底板被布置用于使得所述空气流穿过。
[0018] 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尤其是与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结合使用时的一个优势在于,由所述空气处理单元排出的冷空气与从位于所述支架中的装备出来的热空气分离开。
[0019] 此外,通过提供一个单独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中的更多的空间可用于检查和处理装备。
[0020] 另外的一个优势是,维护层与IT层分离开,这增强了安全性。维护人员不需要进入高安全性区域的IT模块。
[0021] 在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空气处理单元包括一个蒸发冷却单元。
[0022] 蒸发冷却单元的优势是,与闭环蒸气压缩冷却相比,蒸发冷却更便宜且更可靠。尤其是,蒸发冷却消耗更少的能量。当前在数据中心中并不使用蒸发冷却,因为尽可能地避免液体尤其是以免对位于数据中心中的精密装备的损坏,尤其是当未在闭环中使用这样的液体或水时。另一方面,至少略微潮湿的空气是有利的,从而防止来自静电放电的损坏。此外,通过间接蒸发冷却,液体可被保持在数据中心以外。
[0023]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被布置为使得两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前壁基本平行于彼此,面向彼此,且所述凸耳彼此交汇;以及,至少两个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每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被放置在一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上面,从而在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处理基元和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整体中,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的所述前壁与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所述前壁共同形成一个基本竖直的连续屏障。
[0024] 所述系统组合了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优势与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处理基元的优势。热空气从冷空气分离开,在两个前壁之间形成一个冷区,在两个前壁的外侧形成两个热区,或者反过来。此外,在空气处理中提供了组件重复。由于所述冷区设置在所述系统的前壁之间,所以可以仅通过一个空气处理单元而非两个空气处理单元来提供所述冷区中的冷空气。附图说明
[0025] 现在借助于附图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及其实施方案。在附图中:
[0026]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第一视图;
[0027]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第二视图;
[0028]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另一实施方案;
[0029] 图3A示出了第一数据支架配置;
[0030] 图3B示出了第二数据支架配置;
[0031]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的一个实施方案;
[0032] 图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的另一实施方案;
[0033] 图5示出了如何可将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的一个实施方案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上面;
[0034] 图6A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个数据中心;
[0035] 图6B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另一数据中心;
[0036] 图6C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又一数据中心;
[0037] 图6D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再一数据中心;
[0038] 图6E示出了其他数据中心的横截面;
[0039] 图6F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较大的数据中心;
[0040]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的一个空气流配置;
[0041]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的另一空气流配置;
[0042] 图9示出了直接蒸发式冷却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用于与根据本发明和/或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一起使用;以及
[0043] 图10示出了间接蒸发式冷却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用于与根据本发明和/或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一起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图1A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示意图。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包括前壁110、底板120和后壁130。前壁110被放置为远离底板的第一边缘122,从而在前壁110和第一边缘122之间提供凸耳126。凸耳的宽度显著地小于底板120的总宽度。后壁130具有与前壁110基本相同的尺度,并且后壁130在底板的第二边缘124处或者邻近于第二边缘124被放置为基本平行于前壁110,所述第二边缘124与第一边缘122相对。
[0045] 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实际尺度基本由前壁110的高度和宽度以及底板120的深度和宽度的尺寸所限定。由于后壁130具有与前壁110大约相同的尺度,并且后壁
130在底板的第二边缘124处或者邻近于第二边缘124被放置为基本平行于前壁110,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后壁130的尺度不提供关于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尺度的限定的附加信息。此外,可选的顶板140不会显著改变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尺度,除此也就可能顶多以顶板140的某一厚度为限而改变。出于清楚起见,以虚线绘制顶板140。
[0046] 前壁110包括一个用于安置多个支架112的大开口,所述支架112用于夹持数据装备,例如因特网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及相似的装备。此外,前壁110设有门114,用于访问前壁110和后壁130之间的空间,例如为了维修位于支架112中的装备。如果提供其他装置来访问该空间,则可能省去门114和/或可能通过附加的用于夹持装备的支架来替换门114。在该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被放置远离底板120的第一边缘122的距离与前壁110被放置远离第一边缘122的距离相同。
[0047] 图1B示出了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另一示意图,提供了对多个支架112的更好观察。支架112从前壁110延伸至后壁。所述支架还背离凸耳126延伸,朝向底板120的第二边缘127。优选地,所述支架是标准的19英寸的支架(482.6mm宽)。所述支架的深度可取决于使用情况。通常的尺寸是31.5英寸(800mm)或39.4英寸(1,000mm)。
[0048] 支架112的深度决定了支架112从凸耳126以及从前壁110延伸多远。优选地,凸耳126和第二边缘124之间的距离是支架112的深度的至少两倍。换句话说,已对准的多个支架112和第二边缘124之间的间隔优选地至少与沿着底板120的宽度所测量的支架尺度(该尺度由箭头150指示)相同。这能够实现在不需要移动所述支架和/或不受后壁130妨碍的情况下将服务器模块插入支架112中以及将服务器模块从支架112取出。
[0049] 如果支架112的端部和后壁130之间的余地小于支架112的深度,并且需要取出一件全深度的装备,则在将该装备从支架112完全移除之前,该装备会接触后壁130。在最坏的情况中,这将意味着,除非移除后壁130和/或在前壁110的方向上移动支架112,否则不能适当地从支架112中移除该装备或者不能适当地将该装备插入支架112。
[0050] 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尺度优选地为约3米宽、3米高和6米长。第一优势是,在例如荷兰的公路上所允许运输的公路货物的最大宽度是3米(对于不可分割的载荷)。此外,这些尺度近似于市售的便携式壳体模块,例如 的PK202。关于另一实施方式,凸耳126的优选宽度是约0.5米,支架的深度是39.4英寸(1,000mm)。这将在已对准的支架112和第二边缘124之间产生一个长于由箭头150所指示的尺度的距离。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包括八个支架112。
[0051] 图2公开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200的示意图。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包括:一个前壁110;一个底板120;一个顶框架150;以及,多个支撑基元160。前壁110被放置为远离底板的第一边缘122,从而提供前壁110和第一边缘122之间的凸耳126。凸耳126的宽度显著地小于底板
120的总宽度。
[0052] 顶框架150被支撑基元160支撑。在图2示出的实施方案中,顶框架150被四个支撑基元160支撑。两个支撑基元160被设置在前壁110的相对的竖直端部处,两个支撑基元160被设置在底板的第二边缘124的相对端部处,所述第二边缘124与所述第一边缘122相对。顶框架150被提供,以便于堆叠带有支架或带有其他基元和/或功能的各种不同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
[0053] 提供支撑基元160的优势是,不再需要任何后壁来支撑顶框架150或顶板。此外,可用轻材料而非重材料来提供适于支撑顶框架150或顶板的前壁110。因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将理解,前壁110以及图1A和图1B示出的后壁130也可具有与支撑基元160相似的功能。
[0054] 图3A和图3B公开了如何将装备安装在支架112中的两个实施方案。图3A公开了一个支架112,装备例如服务器310以前侧和后侧平行于前壁110的方式而被放置在该支架112中。这样,可不经任何进一步的处理就即时监控和检查服务器310的前侧和后侧,因为从前壁110(图1A)的任一侧都很容易地看到前侧和后侧。此外,倘若需要将服务器310从支架112中取出用于替换或维修,可直接从支架112取出服务器310,而不需要对支架112进行进一步处理。这可以通过使服务器310在箭头312的方向上滑出支架112来实现。
[0055] 图3B公开了一种支架112,所述支架112具有不同于图3A所示的配置。在图3B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支架的前侧被定位为垂直于多个支架112的对准方向。由于19英寸的支架宽度小于惯常长度(31.5英寸(800mm)或39.4英寸(1,000mm)),所以该实施方案在使用具有相对小尺度的移动数据中心壳体单元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一个优势是,在沿着箭头316的方向将服务器310从支架112取出之前,或者甚至在适当地检查服务器310的前侧之前,首先要求沿着另一箭头314的方向将支架112从一排支架中取出。
[0056] 图4A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的示意图。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包括一个前壁410、一个底板420和一个后壁430。前壁410被放置为远离底板的第一边缘422,从而提供前壁410和第一边缘422之间的凸耳426。所述凸缘的宽度显著地小于底板420的总宽度。后壁430具有与前壁410大约相同的尺度,并且后壁430在底板的第二边缘424处或者邻近于底板的第二边缘424处被放置为基本平行于前壁410,所述第二边缘424与所述第一边缘422相对。
[0057] 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的实际尺度基本上由前壁410的高度和宽度以及底板420的深度和宽度的尺寸限定。由于后壁430具有与前壁410大约相同的尺度,并且后壁
430在底板的第二边缘424处或者在邻近于第二边缘424处被放置为基本平行于前壁410,所以后壁430的尺度不提供关于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的尺度的限定的附加信息。此外,可选的顶板440不会显著改变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的尺度,除此也就可能顶多以顶板440的某一厚度为限而改变。出于清楚起见,以虚线绘制顶板440。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
400还包括设置在前壁410的大开口中的冷却单元412。
[0058] 尽管在此冷却单元412被专门描述为用于冷却的基元,但是可作为空气处理单元的冷却单元412也提供替代冷却或者除了冷却以外的其他类型的空气处理。也可设想过滤和湿润以及其他处理选项等实施例。
[0059] 替代地,省去了后壁430和顶板440,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设有与图2中示出的顶框架150和支撑基元相似的顶框架和支撑基元。
[0060] 图4B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基元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另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该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包括一个底板420、一个后壁430、一个顶板440和多个支撑基元460。顶板440被后壁430和支撑基元460支撑。替代地,代替后壁
430或者除了后壁430以外,还提供附加的支撑基元例如图4B示出的支撑基元460。此外,可提供可选的侧壁,从而将该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设置为闭合单元。
[0061] 图4B所描绘的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包括一个冷却单元450。优选地,冷却单元450是一个如专利申请N2006025或者该专利申请N2006025的一个实施方案所公开的冷却单元,该专利申请以引用的方式纳入本申请。冷却单元450连接至数据中心吸入管道452,以从数据中心例如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图1)吸入热空气;冷却单元450连接至数据中心排出管道454,以提供冷空气至数据中心;冷却单元450连接至外部吸入管道,以从外部吸入空气;冷却单元450连接至外部排出管道458,以将空气排出至外部。在此应宽泛地理解“外部”。所述“外部”可以是实际的开放的外部,但也可以是数据中心壳体单元
100(图1)外部的余地或空间(其中所述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可被放置在更大的建筑物中),此时“外部”是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图1)外部的建筑物空间。
[0062] 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旨在与本发明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的一个实施方案和/或图1A、图1B和图2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结合使用。图5示出了一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和一个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旨在被放置在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上面,如由图5中的竖直虚线所指示的。
[0063] 具体地,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的前壁410应当与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前壁110对准。所述对准的目的是形成一个连续壁,从而将该连续壁的一侧的暖空气与该连续壁的另一侧的冷空气或者至少较冷的空气分离,所述连续壁由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的前壁410和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前壁110形成。
[0064] 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和冷却单元412的冷却的工作原理将借助于由两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和两个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组成的更大的组合来描述。图6A示出了由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第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和第二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组成的组合。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是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镜像版本,或者近似于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但是翻转了180度。相同的可能关系适用于第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和第二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由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第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和第二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组成的组合构成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数据中心600。
[0065] 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和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两个前壁和两排支架被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和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两个凸缘分隔,从而形成由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和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组成的已对准的支架之间的走廊。可选地,可借助于门610在数据中心
600的周界处闭合该走廊。
[0066] 此外或者替代地,第一侧壁620和第二侧壁620’可被设置为跨越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和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宽度,且与用于闭合数据中心600的门610成一排。这样,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可通过前壁、侧壁和后壁而被完全闭合,仅可借助于门114(图1A)访问。这样,对该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的访问可能被限制于基于需求的基础上。
[0067] 可通过相似的模块来扩展图6A示出的配置,这样提供了图6B所示的另一更大的数据中心640。另一数据中心640的尺度是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图1)的尺度的两倍。另一数据中心640优选地近似为6米宽、6米高以及12米长,具有在底层上的12米的走廊。
[0068] 替代地,两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可被堆叠在彼此的上面,并且可通过一个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来加顶,构成图6C所示的另一更大的数据中心660。可通过添加用于冷却或者夹持支架的独立的壳体单元或者通过添加图6B和/或图6C所示的更大的组合来扩展这些配置。
[0069] 因而,所构造的数据中心可被放置在建筑物中,用于改善对于污染、极端天气状况,以及不想要的来自例如犯罪分子的注意的屏蔽。替代地,当限制较不严格时,数据中心直接建筑在户外。应明了,在这些情况下,与数据中心的外部直接相邻的单元将设有壁。这些壁可以是标准的壁,或者具有额外保护措施例如防窃和/或防破坏行为特征和/或具有额外隔离的壁,以提供针对极端天气状况的防护。
[0070] 图6D示出了包括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和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的另一数据中心690的俯视图。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第三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和第四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是图1A所示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
替代地,这些是图2或者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所示的数据中心基元。就与该数据支架成一排的门被省去而言,该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被略微改型。此外,门610用于访问由第一多个支架112、第二多个支架112’、第三多个支架112”和第四多个支架112’’’之间的空间形成的热走廊。
[0071] 优选地,在该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门610是一个滑动门。该滑动门可被设置为单个滑动门或者两个滑动门的组合。两个滑动门的组合的实施方案的一个优势是,每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设有单个滑动门。这意味着,一旦连接两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以形成由图6A和其他图所描绘的配置,不需要安装任何附加的门或单独的门。每一滑动门优选地在滑动门的顶部处被安装在轨上。所述轨连接至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优选地连接至多个支架
112。通过略微倾斜所述轨而非完全水平放置所述轨,同时所述轨的一个从多个支架112面向外的末端略低于所述轨的另一末端,借助于重力的作用,悬挂于那条轨的滑动门将自动闭合。这免除了对用于闭合门的致动器的任何需求,从而降低了故障的险。
[0072] 第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和第二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是由图4B所示的第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替代地,这些是由图4A所示的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在该实施方案中,每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被略微改型,因为它包括两个冷却单元。替代地,所述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包括一个或者多于两个的冷却单元。第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包括第一冷却单元450和第二冷却单元450’,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包括第三冷却单元450”和第四冷却单元450”’。
[0073] 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中的每一个都设有一个扩散器通风管道(diffuser plenum),用于将冷空气分散在数据中心690的左侧和右侧的走廊中。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的第一扩散器通风管道170联接至第三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的第三扩散器通风管道170”,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的第二扩散器通风管道170’联接至第四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的第四扩散器通风管道170”’。第一冷却单元450和第二冷却单元450’直接联接至第一扩散器通风管道170。第三冷却单元450”和第四冷却单元450”’直接联接至第四扩散器通风管道170”’。
[0074] 在该实施方案中,沿着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的全部长度设置扩散器通风管道。替代地,所述扩散器通风管道较短。具体地,当每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具有一个被堆叠在上面的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时(在该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中有一个冷却单元),不需要互连各个通风管道,从而各个通风管道可以较短。然而,应注意,优选地,通过在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的全部长度上设置扩散器通风管道来实现冷空气的最佳均匀分布。
[0075] 由于未与冷却单元直接连接的扩散器通风管道连接至与冷却单元直接连接的扩散器通风管道,所以冷空气经由连接起来的通风管道而被提供至未被直接连接的扩散器通风管道。这意味着,经由第一扩散器通风管道170为第三扩散器通风管道170”提供冷空气,用于冷却位于第三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中的装备。这意味着,即使并非每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都直接设有一个模块化冷却壳体基元,但是冷空气仍被有效率地提供至每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基元。所述扩散器通风管道被布置为连接至冷却单元用于接收空气流,并且沿着扩散器通风管道的扁长(oblong)侧设有格栅用于提供空气至数据中心690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
[0076] 由于在第三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的上面未设置任何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所以很容易访问第三冷却单元450”和第四冷却单元450”’进行维护。具体地,如果第三冷却单元450”和第四冷却单元450”’设有专利申请N2006025所公开的冷却盒(cooling cassette),则第三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上方的空间提供了足够的余地用于加快冷却盒的有效率交换。替代地,空的模块化壳体单元被设置在第三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和/或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的上面。
[0077] 图6E示出了数据中心690沿着图6D所描绘的线A-A’的横截面。将结合图6D来讨论图6E。除了图6D以外,图6E示出了各种管道,所述管道被连接至如前面结合图4B所讨论的第一冷却单元450。数据中心吸入管道452连接至第一多个支架112和第二多个支架112’之间的余地。
[0078] 数据中心排出管道454连接至第一扩散器通风管道170,用于将冷空气提供至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的左走廊。数据中心吸入管道452和数据中心排出管道454被设置为穿过第一冷却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的底板。这意味着,可以实心方式提供第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的底板,然而在由图4A所描绘的配置中,底板420中的格栅将优选为实现来自图4A所描绘的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的空气流动。如果将由图4A描绘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400放置在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的上面,所述格栅将需要设置在顶板440中。所以所述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的底板被布置为通过设置穿过底板的管道或者通过设置格栅而使空气穿过。附加地或者替代地,也可设置其他特征或措施来布置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的底板或顶板,用于使空气流穿过。
[0079] 为了保证经由第一扩散器通风管道170将空气流均匀地分布至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以及经由第三扩散器通风管道170”将空气流均匀地分布至第三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第一扩散器通风管道170和第三扩散器通风管道170”设有扩散介质172。扩散介质确保由第一冷却单元450和第二冷却单元450’提供的冷空气流均匀地分布在第一扩散器通风管道170和第三扩散器通风管道170”上,并且随后以均匀分布的方式提供至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和第三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第二扩散器通风管道170’和第四扩散器通风管道170”’也设有扩散介质172。
[0080] 用于扩散介质172的材料应当是多孔的,从而使得空气能够流过。优选地,扩散介质172被设置为空气很容易流过的布。替代地,扩散介质172被设置为一个填满所述扩散器通风管道的纤维网。
[0081] 在该实施方案中,外部入口管道456和外部排出管道458延伸超过第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的顶板。如果数据中心690未位于外部空气中,如上面所讨论的,则数据中心690上面的管道可被连接至其他管道,从而将外部入口管道456和外部排出管道458连接至建筑物外部的外部空气。
[0082] 除了夹持用于常规数据装备的支架的单元以及冷却单元,数据中心还需要支持装备和其他支持模块。所述支持装备和/或支持功能的实施例为UPS(不间断电源)、主板、柴油发电机、交换连接装置(switching gear)、汇接房间(用于互连电缆并且用于容纳远程操作员)、装载舱、安全小屋、临时餐室、电源模块、储藏室、灭火装备、办公室、食堂和会议室。应明了,提供所述实施例的列表,仅仅用于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而非提供一个详尽的列表。
[0083] 图6F示出了较大的数据中心680的下层。较大的数据中心680的下层包括:多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在该示例中20个单元;装载舱682;电源模块684,包括主板、UPS、备用发电机;额外的房间686,可用作办公室、安全小屋、临时餐室和/或储藏室;以及,过道688,连接较大的数据中心680的各个模块。
[0084] 另一层多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或者一层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可被放置在所述多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的上面。其他模块例如临时餐室可被放置在其他基元例如装载舱682的上面。
[0085]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在提供多种类型的模块的情况下,多种(如果并非不可数的)配置的数据中心是可能的。
[0086] 借助于其模块化性质,这种装备完整的数据中心可以在开始时很小,然后可根据数据处理容量的需要而被扩展。这样,在较长的时间期间分散资金支出,因为非常大的数据中心所要求的所有装备并非从第一天开始就被安装。代替地,支持装备(例如,灭火器)的总荷载将通过添加提供该功能的模块而随着时间增大。
[0087] 图7示出了数据中心600的横截面。在该数据中心600中,由阴影(hashed)区域指示的热区700被设置在两个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和两个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的两个前壁之间。热区700与在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和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两个前壁之间的走廊以及在第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和第二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的两个前壁之间的另一走廊叠合。
[0088] 通过第一冷却单元412和第二冷却单元412’形成空气流。如箭头710所示,在第一冷却单元412处,空气在第一冷却单元412的右侧处被吸入,被冷却,随后在第一冷却单元412的左侧处被排出。空气没有必要必须在第一冷却单元412的实际侧壁或前壁处被吸入,在第一冷却单元412的底部或顶部处的相应侧处也是可能的。
[0089] 所排出的冷空气随后流动至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如另一箭头730所指示的),至第一冷区702。被动地借助于空气流动,或者主动地借助于位于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支架112中的装备中的工作风扇,所述空气被引导穿过该装备,至前壁110的右侧。随着空气流过该装备,该装备与空气交换热,导致空气被加热以及装备被冷却。已加热的空气流随后经由热区700流动至第一冷却单元412,如由另一箭头720所指示的。
[0090] 第一冷区702和第二冷区702’的优选温度是24℃+/-5℃,以及热区700的优选温度是34℃+/-5℃。由于每一支架的平均功率载荷为5kW,每一支架的最大功率载荷为25kW,每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优选为八个支架,所以总冷却荷载优选地在160kW和320kW之间。总冷却荷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数据中心包括一层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还是两层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两层设计要求更高的冷却容量,因为两层要求通过一个且相同的冷却或空气处理层来冷却。
[0091] 在支架中,未夹持装备的位置被屏蔽或闭合,以阻止空气流过那些位置,因为所述空气流不会冷却装备。通过在那些位置中提供屏蔽,所有的冷空气被迫流过装备。通过采用专利申请N2006026所公开的支架可实现效率的额外改进,该专利申请在此以引用的方式纳入。
[0092] 在数据中心600的右侧处,借助于与左侧相同的基元,空气流以镜像方式发生所述相同过程。镜像的基元由相同的、且通过撇号标记的附图标记指示。
[0093] 可通过空气调节基元(例如设置在数据中心600的冷却单元中或其他空间处的风扇,和/或设置在位于支架112的装备中的风扇)来引发所描绘的空气流。应注意,在该优选的配置中,在将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放置在模块化数据中心单元100的上面的情况下,还通过自然对流来引起空气循环。热空气具有朝上移动的趋势,冷空气具有朝下移动的趋势。因而,数据中心600中的任何风扇都不必反作用于自然对流。这减少了空气流中的湍流,增大了空气流的效率。此外,需要更少的能量来形成和保持如图7中所描绘的空气流。
[0094] 由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和第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共享热区700的另一重要优势是,在冷却空气中提供组件重复。如果第一冷却单元412或第二冷却单元412’出故障,则用于整个数据中心600的冷却由未出故障的冷却单元接管。在随后的描述中,假设第二冷却单元412’出故障。第一冷却单元412从热区700抽入热空气。由于没有冷空气被引导至第二冷区702’,所以在第二冷区702’中形成了负压。该问题可通过在第二冷区702’中设置负压来解决。所述负压阀可将第二冷区702’连接至第一冷区702,用于直接或者经由过滤器提供冷空气至第二冷区702’或者至数据中心600外部的环境。相互地,过压阀可被设置在与例如第二冷区702’相关的第一冷区702中,用于直接或经由过滤器提供冷却空气至第二冷区702’或者数据中心600外部的环境。
[0095] 正如热区700由多个壳体单元(数据中心壳体单元以及冷却壳体单元)共享,第一冷区702和第二冷区702’也可被附近的壳体单元共享,从而为冷却建立了额外的组件重复。这个实施方案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通过在图1所示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在后壁103(图1)中设置通孔、阀、通风孔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基元,或者通过图2所示的、没有后壁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
[0096] 具体地,在相邻的数据中心壳体单元(这两个数据中心壳体单元之间不具有壁)共享第一冷区702的情况下,两个数据中心壳体单元的支架之间的距离可能小于先前所讨论的。参见图1B,支架112和第二边缘124之间的距离可能是所述支架的沿着底板120的宽度所测量的尺度的尺寸的一半。连同相邻的数据中心壳体单元的另一第二边缘之间的空间,用于将一个服务器从所述支架112中的一个取出的总可用空间总计达到所述支架沿着底板120的宽度所测量的尺度的总尺寸,这足以用于适当地处理装备。
[0097] 在此,应注意,由图1所示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中的后壁103不仅被提供用于支撑顶板104,而且用于通过屏蔽仅应当被经授权的人员访问的区域来提供安全性。
[0098] 图8示出了具有与借助于图7所讨论的并且由图7所示的基元相同的基元的数据中心600。图8所示的数据中心600和图7所示的数据中心600之间的差别在于,在图8中,所设置的另一热区800显著大于由图7中所示的热区700。通过将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前壁110和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前壁110’彼此背向移动来建立另一热区800。应注意,这在将支架112保持就位的同时来完成,所以仍可使用第一冷区802或第二冷区802’中的可用空间来将装备从支架取出。应注意,相比于图7中所示出的,第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的侧壁410和第二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的前壁410’被间隔开更远。尽管所述前壁具有其他的一些位置,但是相比于图7中的那些,数据中心600内的空气流保持基本不变。
[0099] 除了图7和图8中示出的实施方案之外,其他版本也是可能的。第一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和第二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100’的前壁不需要与第一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和第二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400’对准。更加重要的是,通过一个屏障很好地将冷区从热区分离开。这样的原因是,以这种方式,与从装备出来的热空气与由冷却单元412排出的冷空气混合的情况相比,可更加有效率地冷却空气以及该装备。出于安全原因,阀、通风孔或类似设备可被设置在该屏障中。
[0100] 在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明了,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和模块化冷却壳体单元之间的边界在它们中具有使得空气能够流过的布置。这可以通过完全不设置任何地板来布置,在这种情况下,仅通过例如如下方式来提供底板:仅设有一个框架、通过提供在其中设有格栅或孔的地板、通过提供具有更小的宽度的地板、通过提供设有阀或通风孔的地板,或者通过相似的方式。可选地,地板中的穿过开口(如果存在任何穿过开口)可设有风扇。
[0101] 尽管在上面讨论的实施方案中,在由相邻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壳体单元的前壁和凸耳限定的空间中设置热区,在前壁的其他侧设置冷区,但是可通过使空气处理单元中的空气流逆转来交换热区和冷区的位置。优选地,负压阀和过压阀也被交换。
[0102] 返回参见图4,可以多种方式来实现冷却单元412。当前通用的空气冷却方法是在常规空调单元中使用的闭环蒸气压缩冷却。
[0103] 替代地,可借助于蒸发冷却来建立所述冷却。对于蒸发冷却,通过使水或另一液体在空气中蒸发来冷却空气。因为空气中的热能用于使该液体蒸发,这有冷却效果。
[0104] 图9示出了一个直接蒸发冷却器900,包括一个通风孔902、第一贮存器904、一个导管906和第二贮存器908。数据中心环境位于图9的右侧。水或另一液体经由导管906从第一贮存器904通过通风孔902在箭头910的方向上被引导至第二贮存器908。空气流920被引导穿过通风孔902,其中被引导通过通风孔902的水蒸发。可通过风扇(未示出)或者由于风而导致的自然空气流或者这两者来辅助空气流920。由于所述蒸发,空气流920中的空气冷却。在第二贮存器908中回收的水可借助于被引导回至第一贮存器906,从而被再次重新使用。
[0105] 所述冷却方法的一个优势是,从材料花费的观点看以及从能量消耗的观点看这是廉价的。尤其在相对冷的天时,其中不要求对外部空气的(额外的)冷却来满足数据中心的冷却要求,甚至不要求蒸发,意味着所要求的唯一能量是操作风扇的能量。此外,由于直接蒸发冷却器900仅具有非常有限数目的零件,所以直接冷却蒸发器900具有高可靠性,尤其相比于常规的基于膨胀的空调单元。此外,通过使水在空气中蒸发来使得流入数据中心的空气湿润。这降低了数据中心内静电放电的风险,所述静电放电可能损坏位于数据中心中的装备。
[0106] 直接蒸发冷却器900的一个劣势是,外部空气被引导进入数据中心,这在外部空气被严重污染的情况下,对位于数据中心中的装备形成一个严重的威胁。如果例如附近建筑物着火以及如果数据中心靠近重工业时尤其是这种情况。出于相同的原因,优选地纯净水用于被引导通过通风孔910的水。
[0107] 图10示出了一个间接蒸发冷却器1000,包括一个热交换机1002、第一贮存器1004、第二贮存器1006、一个导管1008、主要侧1020和辅助侧1030。数据中心环境位于图
10的右侧。主要侧1020和辅助侧1030设置在壳体1040中。水或者另一流体在辅助侧1030处经由导管1008在箭头1010的方向上从第一贮存器1004被引导掠过热交换器1002,朝向第二贮存器1006。
[0108] 在辅助侧1030处,辅助空气流1032被引导掠过湿润的热交换机1002,造成水蒸发。在第二贮存器1006中回收的水可被引导回至第一贮存器1004,从而再次重新使用。由于水的蒸发,热交换机1002被冷却。在主要侧1030处,主要空气流1020被沿着热交换机1002引导。由于水的蒸发导致热交换机1002被冷却,主要空气流1022也被冷却。热交换机1002优选地由聚丙烯和其他材料或其混合物制成,可能地也可设想由聚丙烯制成。
[0109] 在第二贮存器1006中回收的水可借助于泵被引导回至第一贮存器1004,从而再次重新使用。此外,在辅助空气流1032中蒸发的一些水可又一次在壳体1040中冷凝。随后所述水被引导回至第二贮存器1006,并且随后借助于泵被引导回至第一贮存器。
[0110] 辅助空气流1032和主要空气流1022可借助于风扇而生成。那些风扇可邻近于间接蒸发冷却器或者可位于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但是也可被放置得更远。替代地或者附加地,辅助空气流1032可借助于风而自然存在。
[0111] 间接蒸发冷却器1000的一个优势是,空气的特性中除了温度以外都未被间接蒸发冷却器1000所改变。该优势一直存在,例如考虑到湿度和污染水平。对于湿度,一个劣势是当数据中心中的空气相对干燥时,所述空气需要被湿润,从而降低静电放电的风险。
[0112] 蒸发冷却对比于闭环蒸气压缩冷却(或制冷)的总体优势是,蒸发冷却更便宜并且更可靠。蒸发冷却的最初资本支出较便宜,因为该装备较便宜。此外,蒸发冷却在使用中更有能量效率。这导致能量成本的较少的支出,以及导致建造较少的基础设施(就电力线缆而言)。另一优势是,由于较少的能量消耗,可将空气处理单元放置在由UPS供电的电力电路中,且对UPS提供备用电力的时间段没有太大损害。相比于闭环蒸气压缩冷却,蒸发冷却更加可靠,因为它包括更少的移动零件。
[0113] 蒸发冷却器如直接蒸发冷却器900或者间接蒸发冷却器1000可与DX(直接膨胀)冷却单元结合。当气候要求额外的冷却功率时(例如,热和潮湿环境),这是尤其优选的。
[0114] 当解释说明书及其相关联的权利要求时,措辞例如“包括”、“包含”、“纳入”、“包含”、“是”和“具有”以非排他性的方式被解释,即被解释为允许也可存在未被明确限定的其他物品或部件。对单数的参引还被解释为对复数的参引,反之对复数的参引还被解释为对单数的参引。
[0115] 在上面的描述中,应理解,当基元例如层、区、基底或其他基元被称为“在另一基元上”或“到另一基元上”时,该基元直接在另一基元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基元。
[0116] 此外,本发明还可用比在此描述的实施方案中所提供的更少的部件实现,其中一个部件执行多种功能。正如同本发明可具体化为使用多于各个图中描绘的基元,其中在所提供的实施方案中由一个部件执行的功能被分散在多个部件中。
[0117]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容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说明书中公开的各个参数可被修正,所公开和/或所声明的多个实施方案可被组合。
[0118] 约定,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限制所述权利要求的范围,而是仅仅用于增强权利要求的易读性。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再生式蒸发冷却空调 2020-05-13 549
气体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2020-05-13 246
蒸发冷却系统 2020-05-11 314
蒸发冷却电机的蒸发冷却循环回路 2020-05-12 132
蒸发冷却器 2020-05-11 419
间接蒸发冷却芯体 2020-05-12 849
间接蒸发冷却芯体 2020-05-13 550
电机-蒸发冷却 2020-05-11 450
再生式蒸发冷却器 2020-05-13 362
电机-蒸发冷却 2020-05-11 17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