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边界层分离 / 有叶风扇

有叶

阅读:900发布:2020-05-19

专利汇可以提供有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有叶 风 扇,针对现有有叶风扇在气流 攻 角 过大时会造成 边界层 分离,造成气流回流,导致静压降低、风扇噪声增大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有叶风扇,其包括风扇 轮毂 以及多个周向均匀排布固定连接在风扇轮毂上的 叶片 ,每个 风扇叶片 的吸 力 面上设有至少一条导流片,每条导流片的前端指向风扇叶片的前缘,后端指向风扇叶片的 后缘 ,且导流片前端与风扇轮毂中心的距离小于导流片后端与轮毂中心的距离。在风扇叶片吸力面上的导流片可对气流进行整流,并能有效的推迟风扇叶片上气流附 面层 的形成,推迟 边界层分离 ,达到提高风扇的风量和风压,提高了 散热 风扇的散热效率,减小风扇叶片叶尖处的回流和间隙涡,降低噪声的效果。,下面是有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 一种有叶扇,包括风扇轮毂以及多个周向均匀排布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扇轮毂上的叶片,其特征在于每个风扇叶片的吸面上设有至少一条导流片,每条导流片的前端指向风扇叶片的前缘,后端指向风扇叶片的后缘,且导流片前端与风扇轮毂中心的距离小于导流片后端与轮毂中心的距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的前端位于所述叶片的前缘,后端位于所述叶片的后缘。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由主导流片和副导流片构成,所述副导流片位于所述主导流片的内侧的风扇叶片的吸力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流片的后端位于所述叶片的后缘叶尖处。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流片和副导流片走向相同。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的前后两端的连线与平线的夹a为10°~35°。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叶片的长度为L,所述主导流片与副导流片之间的距离h1为0.1L≦h1≦0.3L。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依照风扇叶片的曲度在风扇叶片的吸力面上等高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的厚度t为1mm~10mm。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叶片高度h为t≦h≦4t,所述的导流叶片顶部的圆倒角

说明书全文

有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尤其涉及一种有叶风扇。

背景技术

[0002] 风扇作为送风或抽风设备,广泛地被应用于家用与工业中,例如在隧道、矿洞、地等以及在机械设备中用于机器的散热例如工程机械散热器中。风扇分为无叶风扇和有叶风扇,其中有叶风扇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以及制造成本低而广泛地被应用。现有的有叶风扇结构通常包括风扇轮毂以及数个风扇叶片,风扇叶片周向均匀地分布固定在风扇轮毂上。风扇轮毂带动叶片旋转,风扇叶片的压面将风送出。现有有叶风扇叶片的吸力面表面光滑,当风扇叶片高速旋转且气流过大时会造成边界层分离,在风扇叶片的叶尖处造成气流回流,导致静压降低、风扇噪声增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有叶风扇在气流攻角过大时会造成边界层分离,造成气流回流,导致静压降低、风扇噪声增大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减小风扇叶片叶尖处的回流和间隙涡、降低噪声、增大风量与风压的有叶风扇。
[0004] 本发明为实现其发明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有叶风扇,包括风扇轮毂以及多个周向均匀排布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扇轮毂上的叶片,每个风扇叶片的吸力面上设有至少一条导流片,导流片的前端指向风扇叶片的前缘,后端指向风扇叶片的后缘,且导流片前端与风扇轮毂中心的距离小于导流片后端与轮毂中心的距离。
[0005] 在上述发明中,导流片位于风扇叶片叶尖与叶柄两端的中间线外侧,即位于风扇叶片的外侧半部分。
[0006] 在上述发明中,导流片的前端位于叶片的前缘,后端位于叶片的后缘。
[0007] 在上述发明中,导流片包括主导流片,主导流片的后端位于叶片的后缘叶尖处。
[0008] 在上述发明中,导流片还可以包括副导流片,副导流片位于主导流片的内侧的风扇叶片的吸力面上,也即副导流片位于主导流片面向风扇轮毂的一侧。主导流片和副导流片走向相同,也即两导流片近似相互平行。若风扇叶片的长度为L,主导流片与副导流片之间的距离h1为0.1L≦h1≦0.3L。
[0009] 在上述发明中,导流片的前后两端的连线与平线的夹角a为10°~35°。导流片的前后两端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a是指当风扇叶片竖直向上或向下时,导流片的前后两端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0010] 在上述发明中,导流片依照风扇叶片的曲度在风扇叶片的吸力面上等高设置,也即相对于吸力面,导流片各处的高度相同。导流片的厚度t为1mm~10mm。导流叶片高度h的范围为t≦h≦4t,导流片顶部的圆倒角,即导流片顶部的倒圆半径R为t/2。
[001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有叶风扇的风扇叶片吸力面加导流片,该导流片具有强化风扇叶片强度的同时兼具美观的效果。
[0012] 2、本发明有叶风扇,由于叶片加导流片,使得风扇具备了斜流式散热风扇在性能上的优势,会使风扇的风量和风压增大,边界层分离推迟,风扇叶片叶尖处的回流和间隙涡减小,噪声降低。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的有叶风扇的主视图。
[0014] 图2是本发明的风扇叶片的立体图。
[0015] 图3是本发明的风扇叶片的主视图。
[0016] 图4是图3中A-A的截面图。
[0017]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风扇叶片10、风扇轮毂11、主导流片12、副导流片13、叶片后缘14、叶片叶尖15、叶片前缘16、吸力面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0019] 在本申请中,本发明不限于以下描述中所阐明的或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的结构和设置细节。本发明能具有其他实施例,可以各种方式实践或完成。并且,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轴流式风扇中。
[002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有叶风扇可用于工程机械散热器中,该风扇包括风扇轮毂11以及多个风扇叶片10,风扇叶片周向均匀排布固定连接在风扇轮毂上,风扇叶片在其叶片叶柄处与风扇轮毂连接,每个风扇叶片10的吸力面17上设有两条导流片,分别是主导流片12和副导流片13,副导流片13位于主导流片12的内侧即位于主导流片面向风扇轮毂的一侧。主导流片12和副导流片13的前端位于风扇叶片的前缘,后端位于叶片的后缘,且主导流片的后端位于叶片叶尖后缘处,且主导流片前端与风扇轮毂中心的距离小于主导流片后端与轮毂中心的距离,主导流片与副导流片的相互平行,主导流片和副导流片均位于风扇叶片叶尖与叶柄的中间线外侧。
[0021]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叶片10的长度L为260mm,主导流片12两端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a为18°,副导流片13与主导流片12之间距离h1为50mm。主导流片12与副导流片13的厚度t均为3mm、高度h均为10mm,顶部的倒圆半径R为1.5mm。在本实施例中,在风扇叶片吸力面17上的导流片可对气流进行整流,并能有效的推迟风扇叶片上气流附面层的形成,推迟边界层分离,达到提高风扇的风量和风压,提高了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减小风扇叶片叶尖处的回流和间隙涡,降低噪声的效果。
[0022]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叶片上的导流片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如导流片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三个,即只有主导流片或在主导流片的内侧再增加一个第三导流片,各导流片高度和宽度可作相应的调整,以及各导流叶片之间的距离也可作相应的变化。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