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生态系统 / 输水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

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

阅读:751发布:2023-03-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输 水 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本发明在湖荡内分别形成透水导流墩、透水丁坝、透水分流墙的 框架 轮廓,在 木桩 外侧放置抛石,在内侧安放 石笼 ,在石笼之间置满碎石,形成透水导流墩、透水分流墙、透水丁坝,透水导流墩设于湖荡入口处,透水丁坝以及透水分流墙沿水流方向交错连续设置。本发明解决了工程量大,处理 费用 高,易于造成二次污染治标且不治本等 缺陷 。本发明通过在湖荡中依次设置透水导游墩,透水丁坝,透水丁坝,透水分流墙,可使湖荡内 水体 充分交换,增加 水 力 停留时间 ,加强水质 净化 ,增加泥沙沉降效果,降低流速,可营造更适合 生物 生存的环境,丰富物种,有利于 生态系统 修复,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功能稳定,造价低廉。,下面是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输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其步骤在于:
(1)在湖荡内适当位置打若干木桩固定在湖床上,这些木桩群边缘呈流线型,分别形成透水导流墩、透水丁坝、透水分流墙的框架轮廓;
(2)在木桩外侧放置抛石,在内侧安放石笼,在石笼之间置满碎石,形成透水导流墩和透水分流墙;
(3)在木桩外侧放置抛石,在内侧安放石笼形成透水丁坝;
(4)所述透水导流墩设于湖荡入口处;所述透水丁坝以及透水分流墙沿水流方向交错连续设置,透水丁坝与透水分流墙之间间距为坝长的1.5~2.5倍,以此方法直至置满湖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水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用铅丝将石笼绑在木桩上,最上层石笼的上部覆土种植芦苇,芦苇的两侧捆绑柳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水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透水导流墩的长度满足其在垂直于水流线方向的投影长度与稳定河宽之比小于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水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透水丁坝9的坝体长度满足其在垂直于水流线方向的投影长度与稳定河宽之比小于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水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木桩2m,直径
200mm松木做桩,间距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水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石笼采用的喷塑丝网笼,网笼内装碎石,石笼的网眼大小为60~8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水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抛石直径为
200~300mm,碎石直径为150~2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水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透水分流墙的位置在湖荡中间位置,其长度方向与原湖荡水流方向成90°夹

说明书全文

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水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属于河湖水体净化与生态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湖荡不仅是行洪的通道和调蓄洪水的场所,也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和生态的屏障。长期以来,人们偏重湖荡的开发利用,而忽视管理和保护,导致湖荡水质严重恶化,湖荡的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输水型湖荡,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输送水质较好的水体,其水质好坏是影响输水的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输水型湖荡水质进行改善显得尤为重要。
[0003] 在本发明之前,湖荡生态型修复技术主要可分为控制外源性污染的技术、消除内源污染的技术、藻类控制技术。控制外源性污染的技术以及管道截污技术对中小型湖泊来说,投资额度太大,管理复杂,另外我国对初期雨水截流后如何处理技术尚不成熟。消除内源污染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营养性物质,但要控制好底泥挖掘的深度,防止更多的营养物质从底层中释放不容易,同时工程量大,处理费用也较高,易于造成二次污染治标不治本。藻类控制技术投加化学药剂可快速杀死藻类,但死亡藻类所产生二次污染,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较大,长期使用会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技术方法的缺陷,研制输水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6] 输水型湖荡水质生态改善方法,其主要技术步骤在于:
[0007] (1)在湖荡内适当位置打若干木桩固定在湖床上,这些木桩群边缘呈流线型,分别形成透水导流墩、透水丁坝、透水分流墙的框架轮廓;
[0008] (2)在木桩外侧放置抛石,在内侧安放石笼,在石笼之间置满碎石,形成透水导流墩和透水分流墙;
[0009] (3)在木桩外侧放置抛石,在内侧安放石笼形成透水丁坝;
[0010] (4)所述透水导流墩设于湖荡入口处;所述透水丁坝以及透水分流墙沿水流方向交错连续设置,透水丁坝与透水分流墙之间间距为坝长的1.5~2.5倍,以此方法直至置满湖荡。
[0011]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通过在湖荡中依次设置透水导游墩,透水丁坝,透水丁坝,透水分流墙,可使湖荡内水体充分交换,不存在死;增加停留时间,加强水质的净化;增加泥沙沉降效果,截留泥沙,对高泥沙含量水体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降低流速,可营造更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丰富物种,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修复;本方法不影响河流的原有功能,且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功能稳定,造价低廉。
[0012] 本发明提出一种输水型湖荡水质改善的生态方法,实现净污与生态功能的统一。在河床上构建透水导游墩,透水丁坝,透水分流墙装置,使得河流水体进入湖荡后,湖荡内水体得到充分交换,增加水力停留时间,改善水环境质量,能降低流速、截留泥沙,对高泥沙含量水体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可营造多样化的河岸栖息环境、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修复。
附图说明
[0013]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图1中A-A所示透水导流墩及透水分流墙断面示意图。
[0015] 图3——图1中B-B所示透水丁坝断面示意图。
[0016] 图中标号表示:
[0017] 木桩1、石笼2、铅丝3、芦苇4、柳5、抛石6、碎石7、透水导流墩8、透水丁坝9、透水分流墙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
[0019] 构建透水导流及生态修复系统,包括透水导游墩,透水丁坝,透水分流墙装置。当河流水体进入湖荡后,首先经过透水导流墩分流,一部分水体直接经过透水导流墩净化后进入湖荡,另一部分绕过透水导流墩进入湖荡,促进湖荡内水体交换,增加河流中水体水力停留时间,有效地改善水质。其次,通过湖岸两侧设置透水丁坝,促进河流中泥沙沉,降湖荡水体流速降低,有利于形成多样性的生物生境。再次,通过湖中透水分流墙将水体进行分流,使得河流水体与湖荡水体充分交换。再次,通过湖岸两侧透水丁坝进一步净化水质,形成汇流。最后,通过透水导流墩进行分流,促进湖荡内水体交换,最终把污染物从河流系统中彻底去除。
[0020] 下面结合图进行说明。
[0021] 如图1、2、3所示:
[0022] 首先预制木桩1和石笼2,在湖荡入口处中间位置按照“凸字形”每隔500mm依次打木桩1,边缘呈流线型,固定在河床上,用铅丝3将石笼2捆绑在木桩1上,最上层石笼2的上部覆土种植芦苇4,芦苇4的两侧捆绑柳捆5,木桩1外侧是抛石6,石笼2之间置满碎石7,形成透水导流墩8,透水导流墩8的长度满足其在垂直于水流线方向的投影长度与稳定河宽之比小于0.3。
[0023] 将木桩1沿着与水流线呈90°夹角的方向从湖荡岸边向湖荡中间每隔500mm依次打桩,围绕成一圈,边缘呈流线型,固定在河床上,用铅丝3将石笼2捆绑在木桩1上,最上层石笼的上部覆土种植芦苇4,芦苇4的两侧捆绑柳捆5,木桩2外侧抛石6,形成透水丁坝9,透水丁坝9的坝体长度满足其在垂直于水流线方向的投影长度与稳定河宽之比小于0.3;安放顺序为由下游向上游。
[0024] 透水分流墙10的实施方法同透水导流墩8。透水分流墙的位置在湖荡中间位置,其长度方向与原湖荡水流方向成90°夹角;长度与稳定河宽之比小于0.3;透水丁坝与透水分流墙之间间距为坝长的1.5~2.5倍,
[0025] 石笼2的构成及结构:喷塑的丝网笼,网笼内装碎石,石笼2的网眼大小为60~80mm。
[0026] 透水导游墩、透水丁坝、透水分流墙建成后,进入湖荡的水体首先经过透水导流墩分流,一部分水体直接经过透水导流墩净化后进入湖荡,另一部分绕过透水导流墩进入湖荡;然后,一部分水体透过透水丁坝以及透水分流墙流出湖荡,另一部分水体在透水丁坝以及透水分流墙之间绕行后流出湖荡。
[0027] 通过透水导游墩,透水丁坝,透水分流墙的设置,水体在湖荡中的停留时间较没有这些设施时增加,同时一部分水体中的污染物得到了透水导流墩,透水丁坝,透水分流墙的过滤以及水生植物长时间的吸收。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生态浮岛系统 2020-05-11 1018
生态挡土墙系统 2020-05-11 429
硬质化基面生态沟渠和生态沟渠系统 2020-05-13 9
生态养牛系统 2020-05-12 719
多级生态水槽和生态水塘组合系统 2020-05-13 673
生态房系统 2020-05-11 303
建筑生态系统 2020-05-11 216
生态洗浴系统 2020-05-12 557
水生态修复系统 2020-05-11 868
生态塘动植物生态系统 2020-05-13 39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