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生态系统 / 生态微灌系统

生态微灌系统

阅读:719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生态微灌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生态农业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农村 沼气池 的沼液综合利用技术。其设施包括 水 压式沼气池、农村沼气多功能生态调节器、生态微灌器、自吸水 泵 、过滤装置、机动 喷雾器 、连接管道、微灌主管和微灌支管及微灌专用软管、管件。使用沼液的方法是:沼气池的溢出沼液经过滤进入调节器储备,然后经复式过滤,由自吸水泵送入生态微灌器,根据配方加入清水、微量元素、 农药 ,再通过过滤网进入微灌主管和微灌支管及微灌专用软管,对 农作物 实行自动生态微灌。沼液也可由微灌主管经机动喷雾器,对农作物实行生态喷施。本发明可节肥、节水、节药、节省劳动 力 ,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是生态微灌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生态微灌系统,包括压式沼气池(1)、农村沼气多功能生态调节器(2)、 生态微灌器、耐腐蚀专用自吸水(6)、过滤装置、机动喷雾器(21)、连接管道、微灌 主管(17)和微灌支管(18)及微灌专用软管(19)、管件,其特征在于:沼气池(1)与 初级过滤装置相连,初级过滤装置的出口与调节器(2)相通,自吸水泵(6)的进口设置 复式过滤装置并与置于调节器的出孔口中,自吸水泵(6)的出口与微灌器的进料口(11) 相通,微灌器的出口(13)设置末级过滤装置并连接微灌主管(17),微灌主管(17)下 接微灌支管(18),微灌支管(18)连接微灌专用软管(19),机动喷雾器(21)的进料孔连 接微灌主管(17);生态微灌器的附件有沼液进口孔(11)和出口孔(13)、清水进口孔(12)、 液面显示计(15)、溢水口(16)和排污孔(14),容积为2-3立方米,沼液出口高于池底 10mm以上,排污孔(14)与池底面在同一水平位上,出口向下倾斜,微灌器的形态为圆型、 正方型或矩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微灌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装置的制作材料为尼龙网 和PC管,初级自动过滤滤网为20-40目,复式过滤装置由滤网和网架组成,网目20-40 目,末级自动过滤器由滤网、网套、PC管、变头组成,网目为40-60目。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农村有机肥利用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农村沼气池的沼液综合利用技 术。

背景技术

据有关部统计,至2004年底,全国农村沼气已推广1540万户,其中压式沼气池 占95%,使6000万农民受益。农村沼气已开发出多种富民生态农业模式,缓解了农村能源 问题,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 作用。目前沼气池的建设技术比较成熟,但是,沼液的应用仍是传统方法,挑粪泼施,对沼 液的科学利用没有研究,导致使用不当,浪费严重,因而没有发挥出优质沼液应有的经济效 益和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沼气池沼液的生态微灌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态微灌系统,包括水压式沼气池1、农村沼气多 功能生态调节器2、生态微灌器、耐腐蚀专用自吸水6、过滤装置、机动喷雾器21、连 接管道、微灌主管17和微灌支管18及微灌专用软管19、管件,沼气池1与初级过滤装置 相连,初级过滤装置的出口与调节器2相通,自吸水泵6的进口设置复式过滤装置并与置 于调节器的出孔口中,自吸水泵6的出口与微灌器的进料口11相通,微灌器的出口13设 置末级过滤装置并连接微灌主管17,微灌主管17下接微灌支管18,微灌支管18连接微 灌专用软管19,机动喷雾器21的进料孔连接微灌主管17。
生态微灌器的附件有沼液进口孔11和出口孔13、清水进口孔12、液面显示计15、溢 水口16和排污孔14,容积为2-3立方米,沼液出口高于池底10mm以上,排污孔14与池 底面在同一水平位上,出口向下倾斜,微灌器的形态为圆型、正方型或矩型。
过滤装置的制作材料为尼龙网和PC管,初级自动过滤滤网为20-40目,复式过滤装 置由滤网和网架组成,网目20-40目,末级自动过滤器由滤网、网套、PC管、变头组成, 网目为40-60目。
沼气池1溢出的沼液,经过初级自动过滤,进人多功能调节器进行储备,然后经过复 式过滤,由专用自吸水泵6送入生态微灌器备用,然后根据配方加入清水,再通过未级自 动过滤器进入微灌主管17和微灌支管18及微灌专用软管19,对农作物实行自动生态微灌。
沼液由微灌主管18经机动喷雾器21,对农作物实行生态喷施。
本生态微灌系统,是发明人在农村能源建设的实践中,针对目前农村沼气池存在的技 术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实验,研究出的一项与户用水压式沼气 池配套使用的生态环保性好、节约性强、适宜性广、操作性强、效果明显、国内领先的农 村循环经济新技术。本技术的成功,一是解决了自动施沼液,二是实行节水灌溉,三是能 够抗御干旱,四是配方使用农作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和农药,五是实现节肥、节水、节药、 节省劳动,六是有利于推广农村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七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 件,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能够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生态微灌器结构图。
图2:生态微灌系统主要设施布置图。
图3:沼液流动示意图。
图中:1、沼气池水压间,2、多功能调节器,3、初级自动过滤网,4、复式过滤装置, 5、末级自动过滤器,6、专用自吸水泵,7、微灌器池墙,8、微灌器池底,9、微灌器池 盖,10、微灌器负荷柱,11、沼液进口孔,12、清水进口孔,13、沼液出口孔,14、排污 孔,15、液面显示计,16、溢口孔,17、微灌主管,18、微灌支管,19、微灌专用软管, 20、节流,21、机动喷务器,22、农田,23、微灌器负荷柱检查门。

具体实施方式

1、微灌器的制作。
将微灌器设计为一个高1.2米直径为1.5米的圆柱形,采用混预制件配装微灌器。 在制作过程中,预留好沼液进口11和出口13、清水进口12、过滤装置、液面显示计15、 溢水口16和排污孔14等,做好各个预留孔与微灌器壁间的防渗处理,沼液出口13应高 于池底10mm,排污孔与池底面在同一水平位上,出口向下倾斜,以便清池排污。
微灌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计为立方体或长方体,制作微灌器的材料还可采用砖混结 构,不锈钢、玻璃钢结构。
微灌器一般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其支撑(负荷柱)离地面高程为2-3米。
2、微灌主管17和支管18。
微灌管路工作压力要求按0.5-2个标准压设计。微灌主管17口径在1-1.5英寸之间, 支管18及微灌软管19为611专用管材。主管道17出水口应尽量连接在支管18的中间位 置,保证各个微灌软管19进水压力基本一致,坚持由高及低的原则,各支管尽量保持在 同一水平位上,在支管18与软管19之间加装节流阀20,便于控制软管19喷口出水压力 在0.02-0.2标准压之间,每根主管17后接微灌软管19长度控制在200m以内为宜,保证 所有微灌软管19出口流量在200-500L/h之间。在铺设微灌软管时应注意平直、无扭曲、 喷孔向上。
所有流过管路的液体中不得有大于0.86mm的悬浮物,应经常检查在各进口前的过滤 器装置。在施肥、施药作业结束后用清水对微灌软管进行冲洗。
3、沼液的利用:
①微灌。对作物实施生态微灌按现有技术进行,要多次、少量、稳定、长期。
生态微灌节施沼液方案口
  季节   沼液施用量   沼液∶清水   春季(2   月底-3初)   沼液200千克/667平方米(1亩)·周   幼龄作物1∶0.5   其他1∶1   夏季   (4-6月)(7-8   月)   沼液150~300千克/667平方米(1亩)·周   沼液100~150千克/667平方米(1亩)·周   幼龄作物1∶0.2   其他1∶0.5   秋季   (9-10月)   沼液150~300千克/667平方米(1亩)·周   幼龄作物1∶0.5   其他1∶1
②喷施。在喷施的时候,先将机动喷雾器的进口管与微灌主管连接相通,调试正常。 喷施沼液适用于果树、粮食等农作物,蔬菜喷施量宜小些。喷施部位以叶背面为主,以利 于吸收。喷施沼液浓度不能过大,以波美度0.3-0.4为好,即一份沼液加1-2份清水即 可,根据作物的长势确定喷施量和喷施时间。使用微量元素和农药,要根据农作物的需要 进行配比,喷施农药时,要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规定进行。
在冬季低温时,应加大沼液用量,少用或不用其他肥,一般每周用沼液500~600千 克/667平方米(1亩)。沼液∶清水为1∶1。
生态微灌系统的实际操作方式,分为固定式微灌和移动式喷施。对以前院后园为主的 庭院经济作物和大棚农作物的生产,采用固定式为主;对于农田作物和庭院经济结合的农 作物,采用移动式为主;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固定式和移动式的两者结合应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