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 / 一种水稻育秧方法

一种稻育秧方法

阅读:275发布:2022-12-2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稻育秧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水 稻育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育秧基质铺盘:预备秧盘,并在所述秧盘中铺设基质;S2、 肥料 铺盘:在所述秧盘中的基质上铺设肥料;S3、 播种 :在所述秧盘中播撒水稻 种子 ;S4、基质 覆盖 :在所述水稻种子上覆盖所述基质;以及S5、 温室 育秧管理:将所述秧盘移至保温场所内,并进行育秧管理。其在育秧过程中结合新型的水稻基质育秧技术和缓/ 控释 肥使用方法,在育秧的同时即可完成水稻整个生育期肥料的一次性施用,该方法简单、高效,可同步实现水稻育秧和 施肥 。,下面是一种稻育秧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稻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育秧基质铺盘:预备秧盘,并在所述秧盘中铺设基质;
S2、肥料铺盘:在所述秧盘中的基质上铺设肥料;
S3、播种:在所述秧盘中播撒水稻种子
S4、基质覆盖:在所述水稻种子上覆盖所述基质;
以及S5、温室育秧管理:将所述秧盘移至保温场所内,并进行育秧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秧盘为长方体结构,其长度为
55‐60cm,宽度为25‐30cm,且在所述秧盘中铺设的基质的厚度为1.8‐2.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S4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质包括:作物秸秆粉末50~60%、菇类菌糠15~20%、泥炭6~10%、保水剂4~7%、粘结剂2~
6%和促根剂0.15~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秸秆粉末为包括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大豆荚中的一种或多种,且经过机械设备粉碎成的粒径为3‐5mm的粉末。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菇类菌糠为菇类培养基剩余物,且经过机械设备粉碎成粒径为3‐5mm的粉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肥料为包膜缓/控释尿素,且肥料施用量为纯氮350‐400克/每秧盘;或,所述肥料为包膜缓/控释复合肥,且肥料施用量为纯氮350‐400克/每秧盘、P2O5 200‐300克/每秧盘、K2O 360‐400克/每秧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按干谷计,所述水稻种子的播种量为90‐120克/每秧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覆盖在所述水稻种子上的基质厚度为0.4‐0.5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在所述水稻种子上覆盖基质后立即浇透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所述育秧管理包括:
S51、水分管理:在秧盘播种后的3‐5天,喷水使得所述基质含水量为60‐80%,保证基质表面充分湿润、秧盘盘底不滴水;
当水稻处于叶龄1叶1心至2叶之间时,控制喷水量,使得所述基质含水量控制在35‐
50%;
插秧前5‐7天,控制喷水量,使得所述基质含水量在20‐35%;
以及S52、温度管理:在保温场所内育秧时,所述保温场所内部白天温度维持在25℃‐35℃,夜间温度维持在15℃‐20℃。

说明书全文

一种稻育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政府及有关部的领导和重视下,水稻生产机械化特别是水稻机插秧取得了长足发展,机械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
[0003] 在水稻生育中有两个需肥高峰期,即分蘖期和孕穗期,其中尿素是含氮高、肥效快、用量大的优质氮肥。然而,尿素施入土壤中后,在脲酶作用下会迅速被分解转化为气而流失;返青至分蘖期水稻生长环境中需要充足的水和氮营养,易发生水溶性养分径流流失。当前常规撒施尿素引起的氨挥发、径流和分解损失,也是导致氮肥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其次,水稻因其生长特性,整个生长期内需要的肥料主要以基肥、追肥方式施入稻田中。但水稻田因为泥烂,大部分区域只能采用人工抛洒施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人工成本较高;同时容易造成施肥不均匀,肥料未能深施土壤,容易引起肥料的径流和分解损失,降低肥料利用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水稻育秧方法,其在育秧过程中结合新型的水稻基质育秧技术和缓/控释肥使用方法,在育秧的同时即可完成水稻整个生育期肥料的一次性施用,该方法简单、高效,可同步实现水稻育秧和施肥。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7] S1、育秧基质铺盘:预备秧盘,并在所述秧盘中铺设基质;
[0008] S2、肥料铺盘:在所述秧盘中的基质上铺设肥料;
[0009] S3、播种:在所述秧盘中播撒水稻种子
[0010] S4、基质覆盖:在所述水稻种子上覆盖所述基质;
[0011] 以及S5、温室育秧管理:将所述秧盘移至保温场所内,并进行育秧管理。
[0012]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秧盘为长方体结构,其长度为55‐60cm,宽度为25‐30cm,且在所述秧盘中铺设的基质的厚度为1.8‐2.0cm。
[0013] 优选的,步骤S1、S4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质包括:作物秸秆粉末50~60%、菇类菌糠15~20%、泥炭6~10%、保水剂4~7%、粘结剂2~6%和促根剂0.15~0.4%。
[0014] 优选的,所述作物秸秆粉末为包括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大豆荚中的一种或多种,且经过机械设备粉碎成的粒径为3‐5mm的粉末。
[0015] 优选的,所述的菇类菌糠为菇类培养基剩余物,且经过机械设备粉碎成粒径为3‐5mm的粉末。
[0016]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肥料为包膜缓/控释尿素,且肥料施用量为纯氮350‐400克/每秧盘;或,所述肥料为包膜缓/控释复合肥,且肥料施用量为纯氮350‐400克/每秧盘、P2O5 200‐300克/每秧盘、K2O 360‐400克/每秧盘。
[0017]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按干谷计,所述水稻种子的播种量为90‐120克/每秧盘。
[0018]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覆盖在所述水稻种子上的基质厚度为0.4‐0.5cm。
[0019]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在所述水稻种子上覆盖基质后立即浇透水。
[0020]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所述育秧管理包括:
[0021] S51、水分管理:在秧盘播种后的3‐5天,喷水使得所述基质含水量为60‐80%,保证基质表面充分湿润、秧盘盘底不滴水;
[0022] 当水稻处于叶龄1叶1心至2叶之间时,控制喷水量,使得所述基质含水量控制在35‐50%;
[0023] 插秧前5‐7天,控制喷水量,使得所述基质含水量在20‐35%;
[0024] 以及S52、温度管理:在保温场所内育秧时,所述保温场所内部白天温度维持在25℃‐35℃,夜间温度维持在15℃‐20℃。
[0025]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 1)育秧期间肥料释放缓慢,对水稻幼苗生长不构成烧苗,育成秧苗素质高,同时肥料后期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养分需求同步;
[0027] 2)肥料均匀铺设秧盘后,可与不同型号插秧机高效融合,使插秧和肥料深施同步,有效解决人工施肥不均匀、表施造成的养分流失等问题,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0028] 3)节本省工,解决长期困扰农民的基肥、追肥施用难题,实现农民增产增收。附图说明
[0029]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30]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水稻育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2] 实施例一:
[0033]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水稻育秧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其包括如下步骤:
[0034] S1、育秧基质铺盘:预备秧盘,并在所述秧盘中铺设基质;其中,所述秧盘为长方体结构,其长度为55‐60cm(优选为57.5cm),宽度为25‐30cm(优选为27.5cm),且在所述秧盘中铺设的基质的厚度为1.8‐2.0cm;
[0035] S2、肥料铺盘:在所述秧盘中的基质上铺设肥料;优选的,所述肥料为包膜缓/控释尿素,且肥料施用量为纯氮350‐400克/每秧盘(优选为380克/每秧盘),且所述肥料均具有较长的释放期以对应“S”型释放特征曲线,可与作物养分需求基本吻合,具有“增效、节肥、省工、环保”等优点;
[0036] S3、播种:在所述秧盘中播撒水稻种子;具体的,按干谷计,所述水稻种子的播种量为90‐120克/每秧盘(优选为100克/每秧盘);
[0037] S4、基质覆盖:在所述水稻种子上覆盖所述基质,且在所述水稻种子上覆盖基质后立即浇透水;其中,覆盖在所述水稻种子上的基质厚度为0.4‐0.5cm(优选为0.45cm);
[0038] 以及S5、温室育秧管理:在基质流水线生产设备上进行完步骤S1‐S4后,将秧盘移至保温场所(如温室、大棚等)内,可直接放于立体秧架或者平坦地面上,并进行育秧管理。
[0039] 在此基础上,步骤S1、S4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质包括:作物秸秆粉末50~60%(优选为55%)、菇类菌糠15~20%(优选为20%)、泥炭6~10%(优选为10%)、保水剂4~7%(优选为4%)、粘结剂2~6%(优选为2%)和促根剂0.15~0.4%(优选为0.15%),其余为辅料(如藻土、蛭石等)。
[0040] 其中,所述作物秸秆粉末为包括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大豆荚中的一种或多种、且经过机械设备粉碎成的粒径为3‐5mm的粉末;所述菇类菌糠包括菇类培养基剩余物,且经过机械设备粉碎成粒径为3‐5mm的粉末。所述菇类培养基剩余物可以为黑木、金针菇、香菇、平菇和元菇等常见菇类培养基剩余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其中含有多种糖、粗蛋白、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活性物质等,营养丰富,将其制备成水稻育秧基质后可以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重要作用;
[0041] 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变性淀粉、沸石粉和活性炭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42] 所述粘合剂为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和膨润土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43] 所述的促根剂为植物根际促生菌。
[0044] 此外,所述步骤S5中,所述育秧管理具体包括:
[0045] S51、水分管理:在前期,即秧盘播种后的3‐5天,喷水使得所述基质含水量为60‐80%(优选为75%),喷水以雾状柔和水为佳,保证基质表面充分湿润、秧盘盘底不滴水为宜,由此促进种子发芽;
[0046] 在中期,即当水稻处于叶龄1叶1心至2叶之间时,控制喷水量,使得所述基质含水量控制在35‐50%(优选为40%),维持秧盘内基质表面潮湿以促进秧苗根系生长;
[0047] 在后期,即插秧前5‐7天,控制喷水量,降低基质水分含量,使得所述基质含水量在20‐35%(优选为30%),以促进根系盘结;
[0048] 以及S52、温度管理:在保温场所内育秧时,所述保温场所内部白天温度维持在25℃‐35℃(优选为30℃),夜间温度维持在15℃‐20℃(优选为18℃)。
[0049] 育秧20天左右成苗插秧,育秧过程中没有出现肥料伤苗现象,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同时补充磷、肥,最终生产的水稻氮肥利用率较常规施肥提高23.5%,产量提高5.8%,农民减少施肥用工1-1.5个。
[0050] 实施例二:
[005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中,包膜缓/控释尿素,且肥料施用量为纯氮350克/每秧盘;且所述肥料均具有较长的释放期以对应“S”型释放特征曲线,可与作物养分需求基本吻合,具有“增效、节肥、省工、环保”等优点;
[0052] 在此基础上,步骤S1、S4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质包括:作物秸秆粉末50%、菇类菌糠19%、泥炭9%、保水剂7%、粘结剂6%和促根剂0.3%,其余为辅料。
[0053] 育秧20天左右成苗插秧,育秧过程中没有出现肥料伤苗现象,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同时补充磷、钾肥,最终生产的水稻氮肥利用率较常规施肥提高20.2%,产量提高3.9%,农民减少施肥用工1-1.5个。
[0054] 实施例三:
[005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中,包膜缓/控释尿素,且肥料施用量为纯氮400克/每秧盘;且所述肥料均具有较长的释放期以对应“S”型释放特征曲线,可与作物养分需求基本吻合,具有“增效、节肥、省工、环保”等优点;
[0056] 在此基础上,步骤S1、S4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质包括:作物秸秆粉末60%、菇类菌糠16%、泥炭8%、保水剂5%、粘结剂5%和促根剂0.2%,其余为辅料。
[0057] 育秧20天左右成苗插秧,育秧过程中没有出现肥料伤苗现象,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同时补充磷、钾肥,最终生产的水稻氮肥利用率较常规施肥提高19.2%,产量提高4.3%,农民减少施肥用工1-1.5个。
[0058] 实施例四:
[005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中,所述肥料为包膜缓/控释复合肥,且肥料施用量为纯氮350‐400克/每秧盘(优选为380克/每秧盘)、P2O5 200‐300克/每秧盘(优选为250克/每秧盘)、K2O 360‐400克/每秧盘(优选为380克/每秧盘);且所述肥料均具有较长的释放期以对应“S”型释放特征曲线,可与作物养分需求基本吻合,具有“增效、节肥、省工、环保”等优点;
[0060] 在此基础上,步骤S1、S4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质包括:作物秸秆粉末55%、菇类菌糠20%、泥炭10%、保水剂7%、粘结剂6%和促根剂0.4%,其余为辅料。
[0061] 育秧20天左右成苗插秧,育秧过程中没有出现肥料伤苗现象,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最终生产的水稻氮肥利用率较常规施肥提高21.1%,产量提高5.2%,农民减少施肥用工2-3个。
[0062] 实施例五:
[006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中,所述肥料为包膜缓/控释复合肥,且肥料施用量为纯氮350克/每秧盘,P2O5 200克/每秧盘、K2O 360克/每秧盘,且所述肥料均具有较长的释放期以对应“S”型释放特征曲线,可与作物养分需求基本吻合,具有“增效、节肥、省工、环保”等优点;
[0064] 在此基础上,步骤S1、S4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质包括:步骤S1、S4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质包括:作物秸秆粉末58%、菇类菌糠18%、泥炭8%、保水剂6%、粘结剂4%和促根剂0.3%,其余为辅料。
[0065] 育秧20天左右成苗插秧,育秧过程中没有出现肥料伤苗现象,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最终生产的水稻氮肥利用率较常规施肥提高18.2%,产量提高5.4%,农民减少施肥用工2-3个。
[0066] 实施例六:
[006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中,所述肥料为包膜缓/控释复合肥,且肥料施用量为纯氮400克/每秧盘、P2O5 300克/每秧盘、K2O 400克/每秧盘,且所述肥料均具有较长的释放期以对应“S”型释放特征曲线,可与作物养分需求基本吻合,具有“增效、节肥、省工、环保”等优点;
[0068] 在此基础上,步骤S1、S4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质包括:作物秸秆粉末56%、菇类菌糠18%、泥炭8%、保水剂5%、粘结剂3%和促根剂0.18%,其余为辅料。
[0069] 育秧20天左右成苗插秧,育秧过程中没有出现肥料伤苗现象,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最终生产的水稻氮肥利用率较常规施肥提高17.8%,产量提高5.1%,农民减少施肥用工2-3个。
[0070] 综上所述,本发明针对现有施肥方法存在的氮肥利用率较低、人工成本较高等问题,同时结合新型的水稻基质育秧技术和缓/控释肥使用方法,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可同步实现水稻育秧和施肥的新方法。其具有以下优势:
[0071] 1)育秧期间肥料释放缓慢,对水稻幼苗生长不构成烧苗,育成秧苗素质高,同时肥料后期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养分需求同步;
[0072] 2)肥料均匀铺设秧盘后,可与不同型号插秧机高效融合,使插秧和肥料深施同步,有效解决人工施肥不均匀、表施造成的养分流失等问题,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0073] 3)节本省工,解决长期困扰农民的基肥、追肥施用难题,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007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