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轮胎

阅读:437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冬季轮胎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能够发挥优良 冰 雪 路面性能和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 稳定性 的 冬季轮胎 。一种冬季轮胎,其在具有第一 胎面 端Te1和第二胎面端Te2的胎面部(2)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刀槽花纹(40)。在胎面部(2)上设置有自第一胎面端Te1朝向第二胎面端Te2侧倾斜延伸的多条第一倾斜槽(10A)。第一倾斜槽(10A)具有在轮胎赤道C与第二胎面端Te2之间中断的內端(10a)。內端(10a)与其他槽不连接。,下面是冬季轮胎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冬季轮胎,在具有第一胎面端和第二胎面端的胎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刀槽花纹,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上设置有自所述第一胎面端朝向所述第二胎面端侧倾斜延伸的多条第一倾斜槽,
所述第一倾斜槽具有在轮胎赤道与所述第二胎面端之间中断的內端,所述內端与其他槽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季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槽具有槽宽自所述第一胎面端朝向所述第二胎面端侧逐渐减小的本体部和与所述本体部的所述第二胎面端侧相连且槽宽局部扩大的拓宽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冬季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拓宽部的最大槽宽为所述本体部的最大槽宽的0.40~0.6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冬季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槽在轮胎赤道与所述第二胎面端之间同其他槽不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冬季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包括未被槽宽大于所述刀槽花纹的槽所割断而在轮胎一周连续延伸的胎冠陆地部,
自轮胎赤道至所述內端的轮胎轴向的距离为所述胎冠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的0.05~0.1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冬季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包括用于连通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倾斜槽之间的多条连接槽和由所述第一倾斜槽和所述连接槽划分的中间花纹
在所述中间花纹块上设置有沿着所述连接槽延伸的多个中间刀槽花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冬季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上设置有自所述第二胎面端朝向所述第一胎面端侧倾斜延伸的多条第二倾斜槽,
所述第二倾斜槽具有在轮胎赤道与所述第一胎面端之间中断的內端,所述第二倾斜槽的所述內端与其他槽不连接。

说明书全文

冬季轮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季轮胎,具体涉及一种适于路面行驶的车辆用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在胎面部上设置有第一倾斜主槽和第二倾斜主槽的冬季轮胎。第一倾斜主槽自一侧的胎面端倾斜延伸且越过轮胎赤道而与第二倾斜主槽连通。第二倾斜主槽自另一侧的胎面端倾斜延伸且越过轮胎赤道而与第一倾斜主槽连通。
[000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03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 近几年,冬季轮胎也要求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发明人根据各种实验结果得出可以通过改善各倾斜主槽內端的配置等而提高冰雪路面性能以及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的结论。
[0005] 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发挥优良冰雪路面性能以及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的冬季轮胎。
[0006] 本发明为一种冬季轮胎,其在具有第一胎面端和第二胎面端的胎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刀槽花纹,在所述胎面部上设置有自所述第一胎面端朝向所述第二胎面端侧倾斜延伸的多条第一倾斜槽,所述第一倾斜槽具有在轮胎赤道与所述第二胎面端之间中断的內端,所述內端与其他槽不连接。
[0007] 优选,在本发明的冬季轮胎中,所述第一倾斜槽具有槽宽自所述第一胎面端朝向所述第二胎面端侧逐渐减小的本体部和与所述本体部的所述第二胎面端侧相连且槽宽局部扩大的拓宽部。
[0008] 优选,在本发明的冬季轮胎中,所述拓宽部的最大槽宽为所述本体部的最大槽宽的0.40~0.60倍。
[0009] 优选,在本发明的冬季轮胎中,所述第一倾斜槽在轮胎赤道与所述第二胎面端之间同其他槽不交叉。
[0010] 优选,在本发明的冬季轮胎中,所述胎面部包括未被槽宽大于所述刀槽花纹的槽所割断而在轮胎一周连续延伸的胎冠陆地部,且自轮胎赤道至所述內端的轮胎轴向的距离为所述胎冠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的0.05~0.15倍。
[0011] 优选,在本发明的冬季轮胎中,所述胎面部包括用于连通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倾斜槽之间的多条连接槽和由所述第一倾斜槽和所述连接槽划分的中间花纹,在所述中间花纹块上设置有沿着所述连接槽延伸的多条中间刀槽花纹。
[0012] 优选,在本发明的冬季轮胎中,在所述胎面部上设置有自所述第二胎面端朝向所述第一胎面端侧倾斜延伸的多条第二倾斜槽,所述第二倾斜槽具有在轮胎赤道与所述第一胎面端之间中断的內端,所述第二倾斜槽的所述內端与其他槽不连接。
[0013] 在本发明的冬季轮胎的胎面部上设置有自第一胎面端朝向第二胎面端侧倾斜延伸的多条第一倾斜槽。第一倾斜槽具有在轮胎赤道与第二胎面端之间中断的內端,所述內端被构成为与其他槽不连接。
[0014] 这种第一倾斜槽能够在接地压较高的轮胎赤道附近形成坚硬的雪柱,并提供较大的雪柱剪断力。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倾斜槽的內端与其他槽不连接,从而能够抑制该內端附近的陆地部的刚性降低,进而提高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轮胎胎面部的展开图。
[0016] 图2为图1中的第一倾斜槽的轮廓放大图。
[0017] 图3为图1中的胎冠陆地部的放大图。
[0018] 图4为图1中的中间花纹块列和胎肩花纹块列的放大图。
[0019] 图5为比较例1的轮胎的胎面部展开图。
[0020] 图6为比较例2的轮胎的胎面部展开图。
[0021] 附图标记说明
[0022] 2    胎面部
[0023] 10A  第一倾斜槽
[0024] 10a  內端
[0025] 40   刀槽花纹
[0026] Te1  第一胎面端
[0027] Te2  第二胎面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9]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冬季轮胎(以下有时仅称为“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如图1所示,例如,本实施方式的冬季轮胎1为充气轮胎,并优选为乘用车用。但本发明的轮胎1并不限于这种方式。
[0030]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具有旋转方向R被指定的方向性花纹。例如用文字或记号将旋转方向R显示在侧壁部(省略图示)上。
[0031] 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具有第一胎面端Te1和第二胎面端Te2。例如,胎面部2包括在轮胎赤道C与第一胎面端Te1之间的第一胎面部2A和在轮胎赤道C与第二胎面端Te2之间的第二胎面部2B。除去在轮胎周向上位置错开这一点以外,第一胎面部2A和第二胎面部2B实质上以线对称方式构成。因此,第一胎面部2A的各结构可以适用于第二胎面部2B。
[0032] 本发明的冬季轮胎1在胎面部2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刀槽花纹40。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刀槽花纹40意味着宽度小于1.5mm的切口。具有刀槽花纹40的胎面部2能够在冰雪路面上提供较高的摩擦力
[0033] 当为充气轮胎时,第一胎面端Te1和第二胎面端Te2为向正规状态的轮胎1施加正规载荷并以外倾0°且以平面方式接地时的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位置。“正规状态”是指轮胎被安装在正规轮辋上且填充有正规内压并为无负载的状态。如无特别说明,在本说明书中,轮胎各部分的尺寸等为在正规状态下测定的值。
[0034] “正规轮辋”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针对各轮胎规定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为“Design Rim”,若为ETRTO则为“Measuring Rim”。
[0035] “正规内压”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针对各轮胎规定的气压,若为JATMA则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为“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INFLATION PRESSURE”。
[0036] “正规载荷”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针对各轮胎规定的载荷,若为JATMA则为“最大负载能力”,若为TRA则为“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LOAD CAPACITY”。
[0037] 在胎面部2上设置有多条倾斜槽10。例如,倾斜槽10包括设置在第一胎面部2A上的第一倾斜槽10A和设置在第二胎面部2B上的第二倾斜槽10B。第一倾斜槽10A自第一胎面端Te1朝向轮胎赤道C侧倾斜延伸。第二倾斜槽10B自第二胎面端Te2朝向轮胎赤道C侧倾斜延伸。第二倾斜槽10B与第一倾斜槽10A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因此,若无特别说明,第一倾斜槽10A的结构可以适用于第二倾斜槽10B。当在雪地上行驶时,各倾斜槽10通过形成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延伸的长雪柱并将其剪断,能够获得较大的雪上牵引力
[0038] 在优选的方式中,各倾斜槽10A、10B自胎面端Te1、Te2朝向轮胎赤道C侧并朝向旋转方向R的先着地一侧倾斜。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
[0039] 例如,优选,倾斜槽10的槽宽W1为胎面宽度TW的2.0%~6.0%。当为乘用车用的冬季轮胎时,例如,倾斜槽10的深度为6.0~12.0mm,优选为8.0~10.0mm。胎面宽度TW为自所述正规状态下的第一胎面端Te1至第二胎面端Te2的轮胎轴向的距离。
[0040] 图2表示第一倾斜槽10A的轮廓放大图。如图2所示,第一倾斜槽10A具有在轮胎赤道C与第二胎面端Te2之间中断的內端10a。第一倾斜槽10A的內端10a被构成为与其他槽不连接。此外,“其他槽”意味着宽度为1.5mm以上的槽,且除去宽度小于1.5mm的刀槽花纹。
[0041] 这种第一倾斜槽10A可以在接地压力较高的轮胎赤道C附近形成坚硬的雪柱,并提供较大的雪柱剪断力。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倾斜槽10A的內端10a与其他槽不连接,从而能够抑制该內端10a附近的陆地部的刚性降低,进而提高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0042] 在优选的方式中,第二倾斜槽10B也以同样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第二倾斜槽10B具有在轮胎赤道C与第一胎面端Te1之间中断的內端10b,第二倾斜槽10B的內端10b与其他槽不连接。这种第二倾斜槽10B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
[0043] 例如,优选,第一倾斜槽10A在轮胎赤道C与第二胎面端Te2之间与其他槽不交叉。在更为优选的方式中,第一倾斜槽10A在轮胎赤道C与第二胎面端Te2之间与其他槽不连接地中断。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只要第一倾斜槽10A的內端10a与其他槽不连接地中断,即可期待上述效果。
[0044] 例如,优选,第一倾斜槽10A的內端10a配置在比第二胎面部2B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更靠近轮胎赤道C侧。例如,优选,自轮胎赤道C至第一倾斜槽10A的內端10a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为胎冠陆地部5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W2(图1所示)的0.05~0.15倍。此外,胎冠陆地部5为设置在胎面部2的轮胎轴向中央部的陆地部。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胎冠陆地部5未被槽宽大于刀槽花纹40的槽所割断而在轮胎一周连续延伸。
[0045]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倾斜槽10A与第二倾斜槽10B不交叉,并在其近前侧中断。例如,优选,自第一倾斜槽10A的內端10a至第二倾斜槽10B的距离L2大于自轮胎赤道C至第一倾斜槽10A的內端10a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具体而言,例如,优选,上述距离L2为上述距离L1的1.5~2.0倍。
[0046] 例如,第一倾斜槽10A具有本体部15和与本体部15的第二胎面端Te2一侧相连的拓宽部16。例如,本体部15的槽宽自第一胎面端Te1朝向第二胎面端侧逐渐减小。因此,在第一胎面端Te1上形成有本体部15的最大槽宽W3。
[0047] 例如,本体部15和拓宽部16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1弯曲成朝向轮胎赤道C侧逐渐增大。例如,优选,所述角度θ1为5~75°。当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这种本体部15和拓宽部16也能够在轮胎轴向上发挥雪柱剪断力。
[0048] 例如,拓宽部16的槽宽局部扩大。含有这种拓宽部16的倾斜槽10能够使在作用有较大接地压力的轮胎赤道C附近形成的雪柱体积增大,并能够期待更大的雪柱剪断力。
[0049] 例如,优选,拓宽部16的最大槽宽W4为本体部15的最大槽宽W3的0.40~0.60倍。这种拓宽部16不仅能够抑制胎冠陆地部5的偏摩耗,而且能够提高冰雪路面性能。
[0050] 例如,拓宽部16设置在轮胎赤道C与第一胎面端Te1之间。在优选的方式中,拓宽部16设置在轮胎赤道C与第一胎面部2A的轮胎轴向中心位置之间。例如,优选,自轮胎赤道C至构成拓宽部16的最大槽宽W4的顶点17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3大于自轮胎赤道C至第一倾斜槽
10A的內端10a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具体而言,例如,优选,上述距离L3为上述距离L1的2.0~4.0倍。由此,能够在轮胎赤道C附近形成较大的雪柱,从而获得优良的冰雪路面性能。
[0051] 在优选的方式中设置有用于连通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倾斜槽10之间的一条或多条连接槽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倾斜槽10之间设置有两条连接槽20。
[0052] 例如,优选,各连接槽20与倾斜槽10朝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换句话说,优选,各连接槽20朝向旋转方向R的相反侧且朝向轮胎赤道C侧倾斜。
[0053] 例如,连接槽20包括第一连接槽21和第二连接槽22。例如,第一连接槽21设置在配置于倾斜槽10之间的多条连接槽20内最靠近轮胎赤道C侧。第二连接槽22配置在第一连接槽21的轮胎轴向外侧。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槽22设置在所述多条连接槽20内最靠近第一胎面端Te1侧。
[0054] 第一倾斜槽10A的槽中心线与同该倾斜槽10的旋转方向R的先着地侧相连的第一连接槽21槽中心线的延长线的交叉点为第一交叉点26。例如,自轮胎赤道C至第一交叉点26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4为胎面宽度TW的0.05~0.15倍。在优选的方式中,上述距离L4大于自轮胎赤道C至第一倾斜槽10A的內端10a的距离L1。
[0055] 优选,例如,自轮胎赤道C与第一倾斜槽10A的槽中心线之间的交叉点25至第一交叉点26延伸的第一直线24a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2为45~65°。这种第一倾斜槽10A和第一连接槽21的配置能够在冰雪路面上发挥优良的牵引性能和旋转性能。
[0056] 例如,优选,第一连接槽21以相对于轮胎周向30~50°的角度θ3倾斜。这种第一连接槽21能够在轮胎周向和轮胎轴向上均衡地提供雪柱剪断力。
[0057] 倾斜槽10的槽中心线与同该倾斜槽10的旋转方向R的先着地侧相连的第二连接槽22槽中心线的延长线之间的交叉点为第二交叉点27。例如,优选,自轮胎赤道C至第二交叉点27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5为胎面宽度TW的0.22~0.35倍。
[0058] 例如,优选,自第一交叉点26至第二交叉点27延伸的第二直线24b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4为35~45°。
[0059] 例如,优选,第二连接槽22相对于轮胎周向以小于第一连接槽21的角度θ5倾斜。具体而言,例如,第二连接槽22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5为10~30°。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在冰雪路面上的旋转性能。
[0060] 例如,优选,自第二交叉点27至第一胎面端Te1上的第一倾斜槽10A的槽中心线的第三直线24c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6为10~20°。由此,能够在冰雪路面上发挥优良的牵引性能。
[0061] 如图1所示,例如,通过设置上述各槽,胎面部2具有胎冠陆地部5、中间花纹块列6和胎肩花纹块列7。
[0062] 图3表示胎冠陆地部5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例如,本实施方式的胎冠陆地部5被划分在用于连通多条第一倾斜槽10A之间的第一连接槽21与用于连通多条第二倾斜槽10B之间的第一连接槽21之间。由此,例如,胎冠陆地部5设置在胎面部2的轮胎轴向的中央部,更为具体而言,设置在轮胎赤道C上。
[0063] 由于各倾斜槽10具有上述的內端,胎冠陆地部5未被槽宽大于刀槽花纹40的槽所割断而在轮胎一周连续延伸。这种胎冠陆地部5能够抑制过度变形,进而能够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0064] 例如,优选,在胎冠陆地部5上设置有在轮胎轴向上以锯齿状延伸的多条胎冠刀槽花纹41。这种胎冠刀槽花纹41通过其边缘在冰雪路面上发挥较大摩擦力,从而能够提高牵引性能。
[0065]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各胎冠刀槽花纹41包括其两端与任意一个槽连通的全开刀槽花纹。这种胎冠刀槽花纹41能够进一步提高冰雪路面上的摩擦力。
[0066] 例如,胎冠陆地部5包括倾斜槽10与第一连接槽21之间的角部分30。例如,角部分30包括第一角部分31和第二角部分32。例如,第一角部分31由第一连接槽21的旋转方向R先着地侧的端部边缘和倾斜槽10的边缘构成。由此,第一角部分31朝向轮胎赤道C的相反侧成为凸。例如,第二角部分32由第一连接槽21的旋转方向R的后着地侧的端部边缘和倾斜槽10的边缘构成。由此,第二角部分32朝向旋转方向R的后着地侧成为凸。
[0067] 例如,优选,第二角部分32包括倒角部33。倒角部33包括在胎冠陆地部5的接地面与侧壁之间开槽的倾斜面。含有这种倒角部33的第二角部分32可以抑制在干燥路面上的胎冠陆地部5的损伤。
[0068] 图4表示中间花纹块列6和胎肩花纹块列7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在中间花纹块列6上,多个中间花纹块36在轮胎周向上并排。中间花纹块36被划分在轮胎周向相邻的倾斜槽10之间且在第一连接槽21与第二连接槽22之间。
[0069] 例如,优选,在中间花纹块36上设置有横向花纹槽38。例如,横向花纹槽38的一端与中间花纹块36的旋转方向R的后着地侧的倾斜槽10相连。而且,横向花纹槽38的另一端在中间花纹块36内中断。这种横向花纹槽38不仅能够通过抑制中间花纹块36的刚性降低而维持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而且能够提高雪上性能。
[0070] 例如,优选,横向花纹槽38以经由倾斜槽10而与第一连接槽21平滑连续的方式延伸。“平滑连续”包括当第一连接槽21在其长度方向上延长时与横向花纹槽38的倾斜槽10侧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相交的方式。
[0071] 例如,优选,横向花纹槽38与第一连接槽21朝向相同方向倾斜。例如,优选,横向花纹槽38相对于轮胎周向以30~50°的角度θ7倾斜。这种横向花纹槽38能够促进中间花纹块36的变形,进而能够抑制倾斜槽10和各连接槽20中雪的堵塞。
[0072] 如图2所示,在倾斜槽10与横向花纹槽38的连接部分,横向花纹槽38的槽中心线的延长线与倾斜槽10的槽中心线之间的交叉点为第三交叉点28。例如,优选,自轮胎赤道C至第三交叉点28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6为胎面宽度TW的0.10~0.20倍。
[0073] 如图4所示,例如,优选,在中间花纹块36上设置有多个中间刀槽花纹42。例如,本实施方式的中间刀槽花纹42以锯齿状延伸。例如,中间刀槽花纹42与胎冠刀槽花纹41朝向不同方向延伸。例如,本实施方式的中间刀槽花纹42与连接槽20朝向相同方向倾斜。在优选的方式中,中间刀槽花纹42沿着连接槽20延伸。这种中间刀槽花纹42能够提高在冰雪路面上的牵引以及旋转性能。
[0074] 在胎肩花纹块列7上多个胎肩花纹块37在轮胎周向上并排。胎肩花纹块37被划分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倾斜槽10之间且在第二连接槽22的轮胎轴向外侧。
[0075] 例如,优选,在胎肩花纹块37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胎肩刀槽花纹43和配置于其轮胎轴向外侧的第二胎肩刀槽花纹44。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胎肩刀槽花纹43和第二胎肩刀槽花纹44以锯齿状延伸。
[0076] 例如,第一胎肩刀槽花纹43与胎冠刀槽花纹41以及中间刀槽花纹42朝向不同方向延伸。例如,第一胎肩刀槽花纹43与中间刀槽花纹42朝向相反方向倾斜延伸。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胎肩刀槽花纹43沿着倾斜槽10延伸。而且,第一胎肩刀槽花纹43包括一端与第二连接槽22相连且另一端在胎肩花纹块37内中断的半全开刀槽花纹和两端在胎肩花纹块37内中断的闭合刀槽花纹。这种第一胎肩刀槽花纹43能够均衡地提高冰雪路面性能和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
[0077] 例如,第二胎肩刀槽花纹44沿着轮胎周向延伸。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胎肩刀槽花纹44为两端在胎肩花纹块37内中断的闭合刀槽花纹。这种第二胎肩刀槽花纹44有助于提高冰雪路面上的跑偏性能。
[0078] 如图1所示,例如,优选,本实施方式的冬季轮胎1为在花纹块上设置有多个雪钉或雪钉用的孔45的雪钉轮胎。这种雪钉轮胎尤其有效地提高冰路上的行驶性能。但本发明的冬季轮胎1并不限于这种方式,也可以用作不含雪钉的无钉轮胎。
[0079] 如图1所示,例如,优选,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的面积比Lr为60%~80%。由此能够均衡地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和冰雪路面性能。在本说明书中,“面积比”是指实际总接地面积Sb与覆盖全部各槽和刀槽花纹后的虚拟接地面积的全面积Sa之比Sb/Sa。
[0080] 基于同样的角度,例如,优选,用于形成胎面部2的胎面橡胶的橡胶硬度Ht为45~60°,更为优选为50~56°。在本说明书中,所述“橡胶硬度”是指按照JIS-K6253,在23℃的环境下由A型硬度计(Type A Durometer)测定的硬度。
[0081]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冬季轮胎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而可以变更为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0082] 【实施例
[0083] 按照表1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胎面花纹的尺寸205/55R16的充气轮胎。如图5所示,试制了倾斜槽a的內端与其他槽连接的冬季轮胎作为比较例1。如图6所示,试制了倾斜槽a未横贯轮胎赤道而中断的冬季轮胎作为比较例2。测试了各试验轮胎的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和冰雪路面性能。各试验轮胎的通用规格和试验方法如下。
[0084] 测试车辆:排气量2000cc
[0085] 测试轮胎安装位置:全轮
[0086] 轮辋:16×6.5
[0087] 轮胎内压:前轮220kPa、后轮220kPa
[0088] 胎面接地宽度:173mm
[0089] 倾斜槽的槽深:8.9mm
[0090] 面积比:70%
[0091] 胎面橡胶的橡胶硬度:56°
[0092] <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0093] 通过驾驶员的感官对上述测试车辆在干燥路面的环形跑道上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是以比较例1为100的分数,数值越大则表示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优良。
[0094] <冰雪路面性能>
[0095] 通过驾驶员的感官对上述测试车辆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的行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是以比较例1为100的分数,数值越大则表示冰雪路面性能优良。
[0096] 测试结果表示在表1中。
[0097] 【表1】
[0098]
[0099]
[0100] 测试结果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发挥优良的冰雪路面性能和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冬季用轮胎 2020-05-15 881
冬季轮胎 2020-05-14 523
具有三维刀槽的冬季轮胎的胎面带 2020-05-23 559
冬季轮胎 2020-05-12 813
车辆轮胎的花纹及具有该花纹的冬季轮胎 2020-05-25 356
一种具有错位排列花纹块的冬季轮胎 2020-05-24 502
冬季轮胎胎面胶料、胎面和轮胎 2020-05-19 530
冬季用轮胎 2020-05-15 274
冬季轮胎 2020-05-16 734
冬季卡客车轮胎 2020-05-20 73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