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变速箱和齿轮 / 传动系统 / 差速器 / 冠状齿轮 / 机动车辆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单元

机动车辆的混合动传动系单元

阅读:798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机动车辆的混合动传动系单元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机动车辆 的混合动 力 传动系单元,其包括内燃 发动机 以及具有 主轴 的 齿轮 箱设备,主轴能够经由 离合器 设备连接到内燃发动机的轴。齿轮箱设备包括 副轴 ,副轴具有与差动器的第一冠状轮 啮合 的输出 小齿轮 ,差动器的壳体刚性地连接到齿轮箱设备的壳体。单元还包括适于用作电动 马 达和用作发 电机 两者的电机,具有借助于传动装置连接至差动器的第二冠状轮的轴。在连接传动装置中,设置在电机的轴和差动器的第二冠状轮之间的是可经由 电子 控制促动器而被驱动的接合设备。电机的轴在与齿轮箱设备相反的一侧连接到内燃发动机的轴。将电机的轴连接到差动器的第二冠状轮的传动装置包括由皮带传动装置构成的至少一个齿轮减速跨接件。,下面是机动车辆的混合动传动系单元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机动车辆的混合动传动系单元,包括:
-内燃发动机(E);以及
-齿轮箱设备(C),其包括:
-至少一个主轴(3),其能够借助于离合器设备(6)连接到所述机动车辆的曲轴(5);
-至少一个副轴(7),其轴线平行于所述主轴(3)的轴线且与所述主轴(3)的轴线相距一距离,且所述副轴(7)携载输出小齿轮(9);
-对应于多个前进齿轮齿数比(I、II、III、IV、V、VI)的多个齿轮对(I1、I2、II1、II2、III1、III2、IV1、IV2、V1、V2、VI1、VI2),其中每一对齿轮的一个相对于所述主轴和副轴(3、
7)中的一个就旋转而言刚性地连接,且每一对齿轮的另一个相对于所述主轴和副轴中的另一个能够自由旋转;以及
-多个齿轮选择设备(S1/2、S3/4、S5/6),其用于就旋转而言将所述能够自由旋转的齿轮中的每一个与安装所述齿轮的轴联接;
所述单元还包括:
-差动器(D),其具有与所述齿轮箱设备(C)的所述副轴(7)的所述输出小齿轮(9)啮合的第一冠状轮(10);
-电机(M),其适于作为电动达和作为发电机两者操作,且具有刚性连接到所述动力传动系单元的支撑结构的壳体(17)、以及借助于传动装置连接至所述差动器的第二冠状轮(19)的轴(16);
-接合设备(25),其在所述连接传动装置中设置在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和所述差动器(D)的前述的第二冠状轮(19)之间;以及
-用于促动所述接合设备的装置(26),
所述动力传动系单元的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内燃发动机(E)的所述轴(5)的连接到所述齿轮箱设备(C)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处,所述电机(M)的轴(16)连接到所述内燃发动机(E)的所述轴(5);以及将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连接到所述差动器(D)的所述第二冠状轮(19)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由皮带传动装置(50)构成的至少一个齿轮减速跨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用于在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和所述差动器(D)的所述第二冠状轮(19)之间连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由所述皮带传动装置(50)提供的齿轮减速跨接件、以及通过使齿轮(22)与所述差动器(D)的所述第二冠状轮(19)啮合而提供的至少一个另外的齿轮减速跨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用于在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和所述差动器(D)的所述第二冠状轮(19)之间连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三个齿轮减速跨接件:
由所述皮带传动装置(50)提供的第一齿轮减速跨接件、以及由啮合在一起的两个齿轮对(37、21;22、19)提供的两个另外的齿轮减速跨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具有平行于所述差动器(D)的两个输出轴(12、13)的轴线且与所述两个输出轴(12、13)的轴线相距一距离设置的轴线;
-提供所述第一齿轮减速跨接件的所述皮带传动装置(50)将第一滑轮(51)连接至第二滑轮(52),所述第一滑轮(51)刚性连接到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所述第二滑轮(52)刚性连接到中空轴(40),所述中空轴(40)相对于所述差动器(D)的所述两个输出轴(12、13)同轴安装且被所述差动器(D)的所述输出轴中的一个(13)轴向贯穿;
-提供所述第二齿轮减速跨接件的齿轮对(37、21)包括刚性连接到所述中空轴(40)的输入齿轮(37)、以及输出齿轮(21);
-提供所述第三齿轮减速跨接件的齿轮对(21、19)包括输入齿轮(21)以及由所述差动器(D)的所述第二冠状轮(19)构成的输出齿轮;以及
-所述第二齿轮减速跨接件的所述输出齿轮(21)与所述第三齿轮减速跨接件的所述输入齿轮(22)同轴且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跨接件的所述输出齿轮(21)与所述第三齿轮减速跨接件的所述输入齿轮(21)就旋转而言与两个轴(23、24)连接,所述两个轴(23、24)彼此对准且能够借助于所述接合设备(2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跨接件的所述输出齿轮(21)与所述第三齿轮减速跨接件的所述输入齿轮(21)就旋转而言连接到同一个轴(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设备(25)设置在所述皮带传动装置(50)和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设备是离合器接合设备(25),所述促动器装置包括电磁或者电动液压促动器(26)、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促动器的电子单元(U)。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借助于辅助皮带传动装置(29)连接到所述发动机轴(5),所述辅助皮带传动装置(29)包括接合在第一滑轮(31)和第二滑轮(32)上的环形皮带(30),所述第一滑轮(31)连接到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所述第二滑轮(32)连接到所述内燃发动机(E)的所述轴(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另一皮带传动装置的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31、32)中的一个和相应的轴之间的是另一接合设备(3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接合设备(34)设置在所述内燃发动机(E)的所述轴(5)和所述第二滑轮(32)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接合设备(34)设置在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和所述第一滑轮(31)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接合设备(34)设置在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和所述第一滑轮(31)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连接到所述差动器(D)的所述第二冠状轮(19)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连接到所述车辆的另一车轴的传动轴的齿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连接到所述车辆的所述另一车轴的传动轴的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差动器(D)的所述第二冠状轮(19)和所述接合设备(25)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连接到所述车辆的所述另一车轴的传动轴的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接合设备(25)和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内燃发动机(E)的所述轴(5)的连接到所述齿轮箱设备(C)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处将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连接到所述内燃发动机(E)的所述轴(5)的所述皮带传动装置还控制所述机动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例如,空调系统的压缩机(CO)和刹车系统的负压源(VS)。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皮带传动装置(29)的所述皮带(3)接合在用于促动所述辅助设备(CO、VS)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滑轮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32)就旋转而言连接到第三滑轮(65),所述第三滑轮(65)借助于另一皮带传动装置(66)控制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CO、VS)。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皮带传动装置(66)控制管状轴(68),所述管状轴(68)相对于所述电机的所述轴(16)同轴设置,且转而借助于接合设备(69)连接到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CO、VS),所述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CO、VS)也相对于所述电机的所述轴(16)同轴安装。

说明书全文

机动车辆的混合动传动系单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单元,其在电机和差动器之间具有皮带传动设备,该类型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单元包括:-内燃发动机;以及
-齿轮箱设备,其包括:
-至少一个主轴,其能够借助于离合器设备连接到所述机动车辆的曲轴
-至少一个副轴,其轴线平行于所述主轴的轴线且与所述主轴的轴线相距一距离设置,且所述副轴携载输出小齿轮
-多个齿轮对,其对应于多个前进齿轮齿数比(forward gear ratio),其中每一对齿轮相对于所述主轴和所述副轴之间的一个就旋转而言刚性地连接,且另一个相对于所述主轴和副轴中的另一个能够自由旋转;以及
-多个齿轮选择设备,其用于就旋转而言将所述能够自由旋转的齿轮中的每一个与安装所述齿轮的轴联接;
所述单元还包括:
-差动器,其具有与所述齿轮箱设备的所述副轴的所述输出小齿轮啮合的第一冠状轮;
以及
-电机,其适于作为电动达和作为发电机两者操作,且具有刚性连接到所述动力传动系单元的支撑结构的壳体、以及借助于传动装置连接至所述差动器的第二冠状轮的轴。

背景技术

[0002] 以上涉及的类型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单元是已知的,例如,从EP 1 868 832 B1可得知。DE 10 2009 0566366 A1和US 2002/065163 A1也公开了以上涉及的类型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单元,它也包括在连接传动装置中设置在电机的轴和差动器的前述的第二冠状轮之间的接合设备、以及用于促动前述的接合设备的装置。
[0003] 应该类似地注意到,在欧洲专利申请EP 13153802(已经申请,但是在本发明的优先权日时尚未公开),本申请人已经提议了以上涉及的类型的动力传动系单元,其中接合设备设置在电机的轴和差动器的第二冠状轮之间,其中此外,在与内燃发动机的轴的连接到齿轮箱设备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处,电机的轴连接到内燃发动机的轴。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传动系单元,其将具有简单的结构和较小的整体尺寸,且在操作中将是高效的、可靠的和通用的。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题是以上指明的类型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单元,其中所述接合设备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轴和所述差动器的第二冠状轮之间,所述单元的特征还在于:-在与所述内燃发动机(E)的所述轴(5)的连接到所述齿轮箱设备(C)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处,所述电机(M)的轴(16)连接到所述内燃发动机(E)的所述轴(5);以及-将所述电机(M)的所述轴(16)连接到所述差动器(D)的所述第二冠状轮(19)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由皮带传动装置(50)构成的至少一个齿轮减速跨接件。
[0006] 所述内燃发动机的轴和所述电机的轴之间的直接连接使得可能提供,例如,电机作为BAS(皮带发电机启动器,Belt Alternator Starter),即,作为被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或者作为用于启动所述内燃发动机的电动马达的功能。
[0007] 为电机和差动器之间的传动装置提供由皮带传动装置构成的至少一个齿轮减速跨接件(gear-reduction jump)使得电机的定位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这首先表示在小型机动车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0008]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和所述差动器之间的接合设备是离合器接合设备,与之相关联的促动器装置包括电磁或者电动液压促动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促动器的电子单元。
[0009] 随着发动机和机动车辆的操作参数的变化,接合设备的启动根据预设程序受到机动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在所设想的实施例中,这也适用于电机和内燃发动机的轴之间的皮带连接的接合设备。
[0010] 由于前述特征,根据本发明的动力传动系单元可以有利地使用在甚至小尺寸的前轮驱动的机动车辆中。在所述差动器和所述电机之间的连接中使用所述接合设备使得所述连接能够在操作条件下进行,在所述操作条件下对于所述系统的效率的优点来说这是期望的。
[0011] 优选地,所述电机的轴与所述发动机轴在与所述齿轮箱设备相反的一侧上的前述连接借助于辅助皮带传动装置来提供,所述辅助皮带传动装置包括接合在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上的环形皮带,所述第一滑轮连接到所述电机的轴,所述第二滑轮连接到所述内燃发动机的轴。再次优选地,设置在所述辅助皮带传动装置的前述第一和第二滑轮的一个和相应的轴之间的是另一接合设备。
[0012] 在应用于具有四轮驱动的车辆的变型中,将所述电机的所述轴连接到所述差动器的前述第二冠状轮的上述传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连接到所述车辆的另一车轴的传动轴的齿轮。用于驱动连接到所述车辆的所述另一车轴的传动轴的所述齿轮可以例如设置在所述差动器的所述第二冠状轮和所述接合设备之间,或者也可以替代性地设置在所述接合设备和所述电机的轴之间。在前一种情况下,所述电机的扭矩以与内燃发动机的扭矩所发生的同样的方式在前车轴和后车轴之间共用,而在后一种情况下,电机的功能与内燃发动机的扭矩的分布无关,且甚至可以设想内燃发动机100%的扭矩都传输到所述机动车辆的前车轴,所述电机100%的扭矩都传输到所述后车轴。
[0013] 在另一种变型中,在与所述齿轮箱设备的相反侧上将所述电机的轴连接到所述内燃发动机的轴的上述辅助皮带传动装置还控制所述机动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例如,所述车辆的空调系统的压缩机、以及刹车系统的负压源。附图说明
[0014] 从参照附图的以下描述中,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和优点将会浮现,所述附图完全以非限制性实例的方式给出,其中:-图1是已经由本申请人在欧洲专利申请No. EP 13153802(已经申请,但是在本发明的优先权日时尚未公开)中提出的动力传动系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动力传动系单元的变型的示意图,同样地已经由本申请人在欧洲专利申请No. EP 13153802中提出;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动力传动系单元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和5是阐述了本发明的两个另外的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6-13阐述了进一步的实施例,其并不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但是根据如下详细阐述的内容,其包括的特征也可以在根据本发明的动力传动系单元中采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在图1-13中,共同的零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指代。在所述附图中,标号1总体上指代机动车辆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单元,包括内燃发动机E、齿轮箱设备C、差动器D以及电机M。
[0016] 根据常规技术,齿轮箱C具有壳体2,主轴3借助于滚动轴承4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2内。主轴可以经任何已知类型的离合器设备6连接到发动机E的轴5。此外,经滚动轴承8可旋转地安装在齿轮箱C的壳体2内的是副轴7。副轴7的轴线平行于主轴3的轴线,且离主轴3的轴线一距离设置。
[0017] 当然,即使附图示出了包括单个主轴和单个副轴的常规类型的齿轮箱,但是本发明可应用于齿轮箱设备的任何其它已知的配置,包括,特别地,设想两个同轴的主轴且具有任何数量的副轴的配置,其中主轴能够借助于双离合器设备选择性地连接到曲轴。
[0018] 回到以实例的方式在图中阐述的配置,主轴3和副轴7携载了啮合在一起以提供多个前进齿轮齿数比的齿轮对。每一对的一个齿轮都刚性连接到携载它的轴,而每一对的另一齿轮都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相应的轴上。
[0019] 在阐述的实例的情况下,第一齿轮齿数比通过包括刚性连接到主轴3的齿轮I1和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副轴7上的齿轮I2的齿轮对获得。第二齿轮齿数比借助于刚性连接到主轴3的齿轮II1和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副轴7上的齿轮II2获得。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齿轮齿数比借助于包括刚性地连接到副轴7的齿轮III1、IV1、V1、VI1以及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主轴3上的对应齿轮III2、IV2、V2和VI2的齿轮对来获得。
[0020] 再次根据已知的技术,主和副轴3、7携载用于将可自由旋转的齿轮I2、II2、III2、IV2、V2、VI2中的每一个就旋转而言选择性地连接到携载它们的各自的轴的选择设备S1/2、S3/4和S5/6。
[0021] 齿轮箱设备C还包括第三轴(在各图的平面中不可见),它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携载反向齿轮(reverse gear)以及用于将所述齿轮就旋转而言连接到各自的轴的选择设备,从而以旋转方向的反向将主轴3的旋转运动传输到副轴7。
[0022] 副轴7携载与差动器D的第一冠状轮10相啮合的输出小齿轮9。差动器D具有类型本身已知的结构,具有刚性连接到齿轮箱设备C的壳体2的壳体11,且具有用于将运动经等速万向节14传输到机动车辆的齿轮的两个输出轴12、13。冠状轮10刚性地连接到差动器的齿轮系携载件(gear-train carrier),齿轮系携载件借助于轴承15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11内。
[0023] 电机M适于根据操作条件而用作电动马达和发电机两者。在图1阐述的实施例中,电机M共用差动器D的两个输出轴12、13的轴线且被它的轴(由16指代)轴向贯穿。轴16是中空的,且转而被差动器D的输出轴13轴向贯穿,从而使得电机M与差动器D对准设置。电机M的壳体17刚性连接到差动器D的壳体11,也可能刚性连接到内燃发动机E的结构。
电机M的轴16经滚动轴承18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17内。
[0024] 电机M的轴16就旋转而言连接到差动器D的第二冠状轮19,差动器D的第二冠状轮19刚性地连接到差动器的齿轮系携载件。在图1所示的情况下,电机M的轴16和差动器D的冠状轮19之间的连接通过双齿轮减速跨接件而获得,双齿轮减速跨接件借助于第一齿轮对20、21和第二齿轮对22、19获得。齿轮20刚性地连接到电机M的轴16,而齿轮21、22由彼此对准的两个轴23、24携载,轴23、24可以借助于接合设备25连接,接合设备25在阐述的实例的情况下,是由电磁促动器26控制的离合器设备,电磁促动器26转而由电子控制单元U(在图1中仅示意性地阐述)驱动。促动器也可以是电动液压类型的,或者任何其它已知的类型。并且接合设备可以是任何其它已知的类型。两个轴23、24经滚动轴承27可旋转地安装在齿轮减速传动装置的壳体28内,齿轮减速传动装置的壳体28刚性地连接到差动器D的壳体11且与电机M的壳体17刚性连接。
[0025] 参照所阐述的特定实例,接合设备25和电磁促动器26可以以任何已知的获得。由于这些原因,所述元件的构造细节在本文没有阐述,从而也更简单地呈现图且更容易理解。
[0026] 最后,由CY整体上指代的是发动机的汽缸,这些汽缸在单元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条件下竖直设置。因此图1-4阐述的视图是俯视平面视图,参照动力传动系单元安装在机动车辆内的设置。通常,该单元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前部,与机动车辆的前轮相关联。
[0027] 电机M根据发动机和机动车辆的操作条件用作电动马达或者用作发电机。特别地,以下的不同操作模式是可能的:-电驱动(内燃发动机E关闭,且齿轮箱脱档)
-混合驱动(内燃发动机开启,且齿轮箱的齿轮接合);以及
-在刹车期间回收能量(内燃发动机开启,齿轮脱档,或者内燃发动机和齿轮箱之间的离合器6脱离接合)。
[0028] 电机M可另外被用作电动马达,用于填充在齿轮改变期间由内燃发动机提供给车辆的轮子的扭矩的间隙。
[0029] 最后,接合设备25在没有要求对电机M进行干涉的操作条件下使得电机M断开联接。
[0030] 如已经提及的,附图的图1是关于本申请人已经在欧洲专利申请No. EP13153802(已经申请,但是在本发明的优先权日时尚未公开)中提出的方案。在这种方案中,在发动机E的与连接至齿轮箱设备C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处,提供了电机M的轴16至内燃发动机E的轴5的直接连接。为此目的,在所阐述的实例中,提供了辅助皮带传动装置29,其包括接合在第一滑轮31和第二滑轮32上的环形皮带30,第一滑轮31被电机M的轴16携载,第二滑轮32被轴33携载,轴33经接合设备34连接到内燃发动机的轴5,接合设备34例如是电磁控制的接合设备或者任何其它已知类型的接合设备。这种类型的接合设备例如在以本申请人的名义申请的文件No. EP 1 529 957 A1中进行了描述和阐述。
[0031] 皮带传动装置29和接合设备34使得内燃发动机的轴直接连接到电机M的轴,以提供例如电机作为BAS(皮带发电机启动器),即,作为被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或者作为用于启动所述内燃发动机的电动马达的功能。
[0032] 在启动内燃发动机的方式中,接合设备25脱离接合,而接合设备34接合。
[0033] 在车辆停顿时产生电流的方式中,内燃发动机开启,接合设备25脱离接合,接合设备34接合。
[0034] 在配备有起停设备的车辆中(其中内燃发动机在车辆静止时自动关闭),电机M使得可能保持由皮带30控制的辅助设备(例如空调系统的压缩机)起作用。在这种条件下,接合设备34脱离接合。
[0035] 图2阐述了一种变型,该变型已经在在先的欧洲专利申请No. EP 13153802中提出,该变型与图1中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电机M的轴线平行于差动器D的输出轴12、13的轴线且离输出轴12、13的轴线一距离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电机M的轴16与差动器D的第二冠状轮19之间的连接借助于三个齿轮减速跨接件而获得。第一跨接件借助于齿轮对35、36而获得。第二跨接件借助于齿轮对37、21而获得,第三跨接件借助于齿轮对22、19而获得。齿轮36、37被中空轴40携载,中空轴40经滚动轴承41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壳体
28内。中空轴40被差动器D的输出轴13贯穿。在图3的实施例中,齿轮21、22如参照图
1所描述的那样设置,与轴23、24相关联,轴23、24可借助于电磁控制的接合设备25连接在一起。
[0036] 图3阐述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该方案与图3的方案的共同点在于都在电机M和差动器D之间提供了接合设备25,并且在与齿轮箱设备相反的一侧上在电机M的轴和内燃发动机E的轴5之间提供了连接,该连接例如借助于皮带传动装置29来获得。
[0037] 关于图1和2的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图3的情况下,将电机M的轴16与差动器D的冠状轮19相连接的传动装置包括由皮带传动装置50构成的齿轮减速跨接件。在阐述的实例中,皮带传动装置50构成第一齿轮减速跨接件。它包括接合在滑轮52上的皮带51,滑轮52连接到电机M的轴16。皮带51还接合在滑轮53上,滑轮53连接在已经参照图2描述过的中空轴40上。在皮带传动装置50的下游,传动装置与图2中的传动装置保持相同,具有两对齿轮37、21和22、19,齿轮21和22同轴设置且由接合设备25连接。
[0038] 为电机和差动器之间的传动装置提供由皮带传动装置构成的至少一个齿轮减速跨接件使得电机的定位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这首先表示在小型机动车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0039] 当然,皮带传动装置的配置和设置可以甚至与图3中以实例方式阐述的不同。例如,齿轮减速跨接件的总数量可以不是三个,皮带传动装置50可以用作第一个齿轮减速跨接件之后的齿轮减速跨接件。理论上,可能提供与差动器对准的电机,如图1中的方案那样,并使用皮带传动装置50来连接电机的轴和分开一距离设置的平行轴,该平行轴转而连接到与差动器的冠状轮19啮合的齿轮。
[0040] 还应注意到,与图2相比的进一步区别在于,在图3中电机M经任何类型的支撑结构H被内燃发动机E的结构直接支撑在相对于差动器D的偏轴位置,这在图中示意性地阐述。
[0041] 图4阐述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图3的区别在于,在这种情况下,齿轮21、22直接连接在一起,两者都刚性地连接到共同的轴23,而接合设备25和相关联的电磁促动器26设置在电机M的轴16和皮带传动装置50的滑轮52之间。
[0042] 再次在图4的情况下,接合设备34没有设置在内燃发动机的轴5和皮带传动装置29的滑轮32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设置有电磁促动器34a的接合设备34设置在电机M的轴和皮带传动装置29的滑轮31之间。因此,在图4的实施例中,两个接合设备25和34两者都在电机M的轴16的相对端处与轴16相关联。
[0043] 图5示出了另一实施例,接合设备25设置在齿轮21和22之间,如图3中那样,接合设备34设置在电机M的轴16和滑轮31之间,如图4中那样(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接合设备34和促动器34a的整体轴向设置在滑轮31和电机M之间,而在图4中它相对于滑轮31轴向地安装在外侧)。
[0044] 当然,可能设想接合设备25如在图4中那样设置,即,设置在滑轮52和电机M的轴16之间,接合设备34如在图3中那样设置,即,设置在内燃发动机的轴5和滑轮32之间。
[0045] 图6阐述的变型就其没有皮带传动装置50来说并不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在这种变型中,两个接合设备25和34关联到电机的轴16的相对端,如在图4中的情况那样。在这种情况下,电机M的轴16和差动器D之间的传动装置包括减速器R,减速器R具有刚性连接到差动器D的壳体的壳体54,且适于提供两个齿轮减速跨接件。第一跨接件借助于连接到轴的齿轮55来提供,轴转而在其延长部上直接连接到电机M的轴16。齿轮55与轴58的齿轮56啮合,轴58平行于差动器的轴13且平行于电机的轴16,且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位置。还连接在轴58上的是齿轮57,齿轮57与差动器D的第二冠状轮19啮合,第二冠状轮19在这种情况下由连接到中空轴19’的齿轮携载,中空轴19’转而连接到差动器的齿轮系携载件,且相对于差动器的轴13同轴设置。
[0046] 图7示出了进一步的变型,就其不包括皮带传动装置50来说,该变型也不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两个接合设备25、34也关联到电机M的轴的相对端,如图6中那样。但是,和图6不同,电机M与差动器D同轴安装,如图1中那样。因此,在图7的情况下,如图1中那样,轴16是中空轴且被差动器的输出轴13贯穿。再次在图7的变型的情况下,电机M和差动器D之间的传动装置通过齿轮对37、21和22、19对应于图4中的两个最后的齿轮减速跨接件,且齿轮21、22经共同的轴23直接连接在一起。
[0047] 图8的变型就其不包括皮带传动装置50来说也不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该变型与图7的变型的区别在于,接合设备25设置在齿轮21、22之间。
[0048] 图9的变型就其不包括皮带传动装置50来说也不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该变型与图7的变型的区别在于,差动器的第二冠状轮19由连接到中空轴19’的齿轮携载,中空轴19’转而连接到差动器的齿轮系携载件,并且相对于差动器的轴13同轴设置(如图6中那样)。
[0049] 图10和图11涉及应用于具有四轮驱动的车辆,其中将电机M的轴16连接到差动器D的第二冠状轮19的传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连接到车辆的另一车轴的传动轴的齿轮。
[0050] 图10和11的实例两者都涉及电机M相对于差动器的轴12、13同轴设置的情况,两个齿轮减速跨接件由齿轮对37、21和22、19构成,接合设备25设置在两个同轴齿轮21、22之间。
[0051] 在图10的情况下,用于驱动连接到车辆的另一车轴的传动轴的齿轮是伞齿轮59,其在传动装置中设置在差动器D的第二冠状轮19和接合设备25之间。齿轮59安装在轴24上且与伞齿轮60啮合,伞齿轮60的轴线垂直于轴24的轴线。伞齿轮60刚性连接到传动轴61,传动轴61优选地将动力经任何已知类型的接合件62传输至车辆的其它车轴。
[0052] 在图11的情况下,用于驱动连接到车辆的另一车轴的传动轴的齿轮是伞齿轮59,其在传动装置中设置在接合设备25和电机M的轴16之间。齿轮59安装在轴23上且与伞齿轮60啮合,伞齿轮60的轴线垂直于轴23的轴线。伞齿轮60刚性连接到传动轴61,传动轴61将动力经接合件62传输到车辆的其它车轴。
[0053] 在图10的情况下,电机的扭矩以与内燃发动机的扭矩所发生的同样的方式在前车轴和后车轴之间共用,然而,在图11的情况下,电机的功能与内燃发动机的扭矩的分布无关,甚至可以设想内燃发动机的100%的扭矩都传输到机动车辆的前车轴,电机的100%的扭矩都传输到后车轴。
[0054] 图10和11显示了不包括皮带传动装置50的实施例,从而其并未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然而,图10和11中阐述的将动力传输到连接到车辆的另一车轴的传动轴61的齿轮59的设置也可以采用在本发明的情况中,即,也可以与皮带传动装置50组合。
[0055] 图12和13示出了两个实施例,其中皮带传动装置29还控制机动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例如,空调系统的压缩机CO和刹车系统的负压源VS。
[0056] 在图12的情况下,辅助皮带传动装置29接合在用于促动所述辅助设备的滑轮63、64上。
[0057] 在图13的情况下,皮带传动装置29的滑轮32就旋转而言与滑轮65连接,滑轮65借助于另一皮带传动装置66控制辅助设备CO和VS。皮带传动装置66将滑轮65连接到滑轮67,滑轮67连接到与电机的管状轴16同轴的管状轴68(在图10和图11中,电机与差动器的轴12、13同轴)。轴68经接合设备69连接到轴16。
[0058] 图12和13的方案可以与电机的任何设置(无论与差动器是同轴还是不成直线)一起采用,与接合设备25和34的任何设置一起采用,以及与电机和差动器之间的传动装置的任何配置一起使用。具体而言,图12和13的方案也可以用于本发明的情况,即,也可以用于设想皮带传动装置50的实施例中。
[0059] 当然,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构造和实施例的细节可以相对于本文已经完全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和阐述的细节宽泛地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