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变速箱和齿轮 / 传动系统 / 立体循环车库

立体循环车库

阅读:46发布:2023-01-19

专利汇可以提供立体循环车库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立体循环 车库 ,包括:固定部件、传动装置、多个托盘部件和驱动装置。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固定 支架 和第二固定支架。传动装置包括 传动系统 和托盘轨道。每个托盘部件包括托盘支架和载车板,托盘支架的顶部设有两个滚轮,每个托盘部件的托盘支架的顶部设有托盘稳定梁。驱动装置与传动系统相连以驱动传动系统带动每个托盘部件沿托盘轨道上下循环往复运动,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托盘部件在竖直方向上运行时,位于下方的托盘部件的托盘稳定梁 支撑 在位于上方的托盘部件的载车板的下表面上。根据本发明的立体循环车库,车辆可以直进直出,不用倒退,解决了传统的立体车库只能开进倒出或倒进开出的 缺陷 。,下面是立体循环车库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彼此间隔开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系统和托盘轨道,所述托盘轨道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或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所述传动系统设在所述固定部件上;
多个托盘部件,每个所述托盘部件包括托盘支架和适于盛放车辆的载车板,所述载车板与所述托盘支架的下端相连,所述托盘支架的顶部设有两个滚轮,每个所述托盘支架对应的两个所述滚轮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托盘轨道内滑动,每个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托盘支架与所述传动系统相连,每个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托盘支架的顶部设有托盘稳定梁;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系统相连以驱动所述传动系统带动每个所述托盘部件沿所述托盘轨道上下循环往复运动,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托盘部件在竖直方向上运行时,位于下方的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托盘稳定梁支撑在位于上方的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载车板的下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盘定位装置,所述托盘定位装置设在支撑物上,所述托盘定位装置包括在位置和竖直位置可转动的定位臂,当所述定位臂旋转到所述竖直位置时,所述定位臂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载车板的下表面接触以起到定位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定位装置还包括:
定位支架;
两个转动轴,每个所述转动轴穿设在所述定位支架上,每个所述转动轴的伸出所述定位支架的两个端部上分别外套有一个所述定位臂;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两个转动轴相连以通过驱动所述两个转动轴转动带动每个所述定位臂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器
两个齿轮齿条组件,每个所述齿轮齿条组件包括一个齿轮和一个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每个所述转动轴上外套有一个所述齿轮,所述齿条可水平移动地设在所述定位支架上;
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上,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可转动地设在所述两个齿条上,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至所述第一转轴以推动所述第一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水平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转轴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臂转动到竖直位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臂转动到水平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为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转轴是否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转轴是否位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相连,所述第一驱动器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转轴的移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定位装置还包括推板组件,所述推板组件包括固定座和可水平移动地设在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上的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推杆相连,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推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动释放装置,所述手动释放装置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转轴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释放装置包括:
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被构造成可水平移动,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
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移动杆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定位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间隔开且平行设置;
两个连接杆,所述两个连接杆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连,每个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穿出,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器和由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转动的第一链轮,所述传动系统包括: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链轮,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链轮配合的第三链轮;
两个支撑轮,所述两个支撑轮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朝向彼此的侧壁上;
两个环形的第一链条,所述两个第一链条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每个所述第一链条分别外套在相应的所述第二链轮和所述支撑轮上,每个所述第一链条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托盘支撑板,每个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托盘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链条上的相应的所述托盘支撑板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双排链轮,所述双排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配合,所述双排链轮通过第三链条与所述第三链轮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包括:
轴本体,所述轴本体的两端的端部上分别设有第一法兰盘;
第一轴,所述第三链轮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链轮外套在所述第一轴上,所述第三链轮固定在相应的所述第一法兰盘上;
第二轴,另一个所述第二链轮外套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二轴的端部上设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固定在相应的所述第一法兰盘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每个所述托盘部件相连以适于对每个所述载车板上的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
多个充电器,所述多个充电器分别一一对应地设在所述多个托盘支架上以适于对相应的所述载车板上的车辆充电;
环形的滑线导轨,所述滑线导轨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朝向第二固定支架的侧壁上,所述滑线导轨适于与外界电源相连;
多个集电器,所述多个集电器与所述滑线导轨电连接且可在所述滑线导轨上移动,每个所述集电器与一个所述充电器电连接以将从所述滑线导轨上采集的电量输送到相应的所述充电器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多个导电滑环,每个所述导电滑环包括可相对转动的定子转子,每个所述导电滑环分别与一个所述充电器和与所述充电器对应的所述集电器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托盘支架包括托盘轴,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多个托盘支撑板,每个所述托盘轴的两端分别外套有一个所述托盘支撑板,每个所述托盘轴相对所述托盘支撑板可转动,所述定子外套在所述托盘轴上,所述定子连接至所述托盘支撑板且相对所述托盘支撑板静止,所述转子外套在所述托盘轴上并相对所述托盘轴静止,所述定子的朝向托盘支撑板的端面上设有适于与电源相连的进线端,所述转子的远离所述定子的端面上设有出线端,所述出线端与所述充电器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线导轨包括多个子滑线和多个绝缘分段组件,每两个所述子滑线间隔开且通过一个所述绝缘分段组件相连,每个所述子滑线适于与外界电源相连,每个所述充电器与两个所述集电器电连接,在每个所述托盘部件运转时,每个所述充电器对应的两个所述集电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子滑线电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滑线包括多根单级滑触线,其中两个单级滑触线分别接地线和零线,其余的所述单级滑触线分别接火线。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所述伸缩装置与所述滑线导轨相连以在上下移动时带动所述滑线导轨伸缩。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顶壁上固定有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的顶部上设有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螺纹孔;
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框架、第二调节板和调节固定件,所述伸缩框架与所述滑线导轨相连,所述伸缩框架的下部设有长圆形调节孔,所述伸缩框架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方的第二调节板,所述调节固定件穿过所述长圆形调节孔固定在所述支撑支架上;
所述立体循环车库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且所述调节件的上端穿出所述螺纹孔止抵在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下表面上,通过调节所述调节件的伸出所述螺纹孔的长度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的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吊夹,每个所述吊夹外套在所述滑线导轨上;
多个调整装置,所述多个调整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且与所述多个吊夹一一配合,每个所述调整装置用于调整相应的所述吊夹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之间的距离。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每个调整装置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形成为大体“L”形且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固定在相应的所述吊夹上,所述第二板设有在所述第二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二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调整柱,所述调整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且所述调整柱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形成为大体“U”形,所述定位件外套在所述调整柱上且所述定位件的两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定位件的两端分别配合有一个调整螺母,所述调整螺母止抵在所述第二表面上以定位所述定位件,其中通过调节所述调整柱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长度调整所述吊夹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之间的距离。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立体循环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长圆形孔。

说明书全文

立体循环车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循环车库。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的垂直循环立体停车库由于托盘下导轮及其导轮轨道的存在,使车辆不能直行行驶,这种垂直循环立体停车库所服务的车辆只能开进倒出或者倒进开出,用户
体验较差,准备入库的车辆如果遇到有车库正在出车时,就必须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保证出
库车辆的正常驶出,因此会占用更多的土地面积,并且在形式上也会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体循环车库,车辆可以直进直出,不用倒退,解决了传统的立体车
库只能开进倒出或倒进开出的缺陷
[000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彼此间隔开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系统
托盘轨道,所述托盘轨道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或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所述传动系统设
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多个托盘部件,每个所述托盘部件包括托盘支架和适于盛放车辆的载
车板,所述载车板与所述托盘支架的下端相连,所述托盘支架的顶部设有两个滚轮,每个所
述托盘支架对应的两个所述滚轮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托盘轨道内滑动,每个所述托盘部件
的所述托盘支架与所述传动系统相连,每个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托盘支架的顶部设有托盘
稳定梁;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系统相连以驱动所述传动系统带动每个所述
托盘部件沿所述托盘轨道上下循环往复运动,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托盘部件在竖直
方向上运行时,位于下方的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托盘稳定梁支撑在位于上方的所述托盘部
件的所述载车板的下表面上。
[000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通过在托盘支架的顶部设有两个滚轮,在托盘部件运行时至少一个滚轮与托盘轨道滚动配合,与传统的立体循环车库相比,取消了托
盘支架下部的滚轮和相应的导轮轨道,当托盘部件运动到最下方时,托盘部件的滚轮与托
盘轨道的位于最下方的部分配合,载车板的四周均没有托盘轨道,从而车辆可以直进直出,
不用倒退,解决了传统的立体车库只能开进倒出或倒进开出的缺陷,提高了司机的使用体
验和存车取车的方便性。同时通过设有托盘稳定梁,相邻两个托盘部件在竖直方向上运行
时通过载车板和托盘稳定梁相互支撑,保证了托盘部件在竖直方向上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的示意图;
[0007] 图2-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托盘部件与托盘轨道配合时的不同视的示意图;
[0008]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托盘轨道的示意图;
[0009]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有两个托盘支撑板的托盘部件的示意图;
[0010]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托盘部件转动到最下方且与托盘定位装置配合时的示意图;
[0011] 图8为图7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2]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托盘定位装置的示意图;
[0013] 图10和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中的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的不同视角的配合示意图;
[0014] 图1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中的设有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的驱动轴的示意图;
[0015]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中的设有供电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第一固定支架的示意图;
[0016] 图14为图1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7] 图15为图13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8] 图1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的部分示意图;
[0019] 图1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部件的示意图;
[0020] 图1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线导轨集电器的配合示意图;
[0021] 图19为图18中D-D方向的剖面图;
[0022] 图20为图18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3] 图21为图18中所示的滑线导轨和集电器的另一个角度的配合示意图;
[0024] 图22为图21中F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5] 图23为图18中所示的滑线导轨和集电器的再一个角度的配合示意图;
[0026] 图24为图23中G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7] 图25和图26为设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合的滑线导轨和集电器设在第一固定支架上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0028] 图2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有充电器和导电滑环的托盘部件的示意图;
[0029] 图28为图27中H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0] 图2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未设有止转片的导电滑环的示意图;
[0031] 图30和图3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有止转片的导电滑环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0032] 附图标记:
[0033] 立体循环车库100、
[0034] 固定部件1、第一固定支架10、第二固定支架11、框架连接杆12、加固杆13、底座14、支撑支架15、第一调节板16、螺纹孔160、
[0035] 传动装置2、驱动轴20、轴本体201、第一法兰盘202、第一轴203、第二轴204、第二法兰盘205、第二链轮21、第三链轮22、支撑轮23、第一链条24、托盘支撑板25、止转拨叉250、托
盘轨道26、子轨道260、竖直段261、弯曲段262、
[0036] 托盘部件3、托盘支架34、载车板30、定位槽301、滚轮31、托盘轴32、托盘稳定梁33、
[0037] 驱动装置4、第二驱动器40、电机401、斜齿减速器402、第一链轮41、双排链轮42、第二链条43、第三链条44、
[0038] 充电器50、滑线导轨51、子滑线510、绝缘分段组件511、单极滑触线512、集电器52、集电器安装架54、取电头520、电缆连接头55、导电滑环53、定子530、转子531、顶丝536、止转
片532、装配槽533、进线端534、出线端535、
[0039] 伸缩装置6、伸缩框架60、长圆形调节孔601、第二调节板61、
[0040] 吊夹7、夹槽70、
[0041] 调整装置8、安装板80、第一板801、第二板802、第一表面803、第二表面804、调整柱81、定位件82、调整螺母83、连接座84、
[0042] 托盘定位装置9、定位臂90、减震901、第一支架910、本体913、保护盒914、滑动槽915、防护套916、第二支架911、连接杆912、转动轴92、第一驱动器930、齿条932、第一连杆
933、第二连杆934、第一转轴935、第二转轴936、第一传感器97、第二传感器98、推板组件99、
推板990、固定座991、移动轨道992、
[0043] 手动释放装置19、移动杆190、拉绳191、保护套192、
[0044] 标准轴承座17、膨胀螺栓18。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7]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8]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9] 下面参考图1-图31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100,其中该立体循环车库100可用于存储车辆。
[005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100包括:固定部件1、传动装置2、多个托盘部件3和驱动装置4,其中,固定部件1包括彼此间隔开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支架
10和第二固定支架11,具体地,如图1和图17所示,第一固定支架10和第二固定支架11在左
右方向上间隔开且彼此平行。
[0051] 传动装置2包括传动系统和托盘轨道26,托盘轨道26设在第一固定支架10或第二固定支架11上,传动系统设在固定部件1上。可以理解的是,当托盘轨道26设在第一固定支
架10上时,托盘轨道26应该设在第一固定支架10的朝向第二固定支架11的侧壁上,当托盘
轨道26设在第二固定支架11上时,托盘轨道26应该设在第二固定支架11的朝向第一固定支
架10的侧壁上。
[0052] 每个托盘部件3包括托盘支架34和适于盛放车辆的载车板30,载车板30与托盘支架34的下端相连,托盘支架34的顶部设有两个滚轮31,每个托盘支架34对应的两个滚轮31
中的至少一个在托盘轨道26内滑动,每个托盘部件3的托盘支架34与传动系统相连,每个托
盘部件3的托盘支架34的顶部设有托盘稳定梁33。
[0053] 具体地,托盘轨道26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子轨道260,每个子轨道260均包括竖直段261和两个弯曲段262,竖直段261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两个弯曲段262分别从竖直段261的
上端和下端朝向另一个子轨道260弯曲延伸,每个弯曲段262均为弧形段。当托盘部件3在竖
直段261上滑动时,托盘部件3的其中一个滚轮31与竖直段261滚动配合,当托盘部件3移动
到托盘轨道26的最上方或最下方时,托盘部件3上的两个滚轮31分别位于两个子轨道260
内,从而才能使得托盘部件3从其中一个子轨道260切换到另一个子轨道260上,完成上下循
环往复运动。
[0054] 驱动装置4与传动系统相连以驱动传动系统带动每个托盘部件3沿托盘轨道26上下循环往复运动,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托盘部件3在竖直方向上运行时,位于下方的托盘
部件3的托盘稳定梁33支撑在位于上方的托盘部件3的载车板30的下表面上,换言之,当两
个托盘部件3在竖直段261上运行时,位于下方的托盘部件3的托盘稳定梁33支撑位于上方
的托盘部件3的载车板30的下表面,以起到支撑上方的托盘部件3的作用。
[0055]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每个托盘部件3沿托盘轨道26做上下循环往复运动,指的是每个托盘部件3的运动轨迹形成为环形,且每个托盘部件3沿着环形的运动轨迹做往复运动。
其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托盘部件3与传动系统之间的配合应该保证每个载车板30在转
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即保证载车板30的重心始终向下以保证车辆放置的安全性。
[0056]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传动系统可以形成为任何结构,只要保证可以带动每个托盘部件3做上下循环往复运动即可,同时还可以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驱动装置4可以形成为任
何结构,只要保证驱动装置4可以驱动传动系统带动每个托盘部件3做上下循环往复运动即
可。
[005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100还包括控制装置(图未示出),该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4相连以控制该驱动装置4的运行和停止,其中该控制装置可包括人为操作界
面,用户可通过人为操作界面(例如采用刷卡或按按钮的方式)控制驱动装置4将存有车辆
的托盘部件3运转到最下方以便于用户取出车辆,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人为操作界面控制
驱动装置4的运行和停止。
[005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100,通过在托盘支架34的顶部设有两个滚轮31,在托盘部件3运行时至少一个滚轮31与托盘轨道26滚动配合,与传统的立体循环车库相
比,取消了托盘支架下部的滚轮和相应的导轮轨道,当托盘部件3运动到最下方时,托盘部
件3的滚轮31与托盘轨道26的位于最下方的部分配合,载车板30的四周均没有托盘轨道26,
从而车辆可以直进直出,不用倒退,解决了传统的立体车库只能开进倒出或倒进开出的缺
陷,提高了司机的使用体验和存车取车的方便性。同时通过设有托盘稳定梁33,相邻两个托
盘部件3在竖直方向上运行时通过载车板30和托盘稳定梁33相互支撑,保证了托盘部件3在
竖直方向上运行的稳定性。
[0059]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立体循环车库100还包括托盘定位装置9,托盘定位装置9设在支撑物上,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支撑物可以是地面,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
例中,固定部件1还包括用于支撑第一固定支架10和第二固定支架11的底座14,支撑座为底
座14。
[0060] 托盘定位装置9包括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可转动的定位臂90,当定位臂90旋转到竖直位置时,定位臂90与位于最下方的托盘部件3的载车板30的下表面接触以起到定位
的作用。也就是说,当需要将车辆存放入载车板30或者从载车板30上取车时,将空的托盘部
件3或者载有待取车辆的托盘部件3运行到托盘轨道26的最下方,然后托盘定位装置9中的
定位臂90枢转到竖直位置以与载车板30的下表面接触以起到定位该托盘部件3的作用,避
免托盘部件3因车辆的驶入或驶出造成载车板30的重心发生偏移而发生摇晃。
[0061] 当托盘部件3通过托盘轨道26的最下方朝上运行时,定位臂90枢转至水平位置以保证托盘部件3可以正常通过。从而通过设有托盘定位装置9,可以保证车辆进出库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当定位臂90枢转到竖直位置时,定位臂90应该可以承受较大的
冲击,保证定位臂90可以在竖直位置起到定位载车板30的作用。
[0062]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托盘定位装置9还包括:定位支架、两个转动轴92和驱动组件,其中每个转动轴92穿设在定位支架上,每个转动轴92的伸出定位支架的两个端
部上分别外套有一个定位臂90。驱动组件与两个转动轴92相连以通过驱动两个转动轴92转
动从而带动每个定位臂90转动。
[0063] 也就是说,托盘定位装置9包括四个定位臂90,四个定位臂90分成两组,每组定位臂90包括由一个转动轴92驱动转动的两个定位臂90。由此,当需要对托盘部件3进行定位支
撑时,驱动组件驱动两个转动轴92转动以带动四个定位臂90转动到竖直位置,当需要对托
盘部件3进行避让时,驱动组件驱动两个转动轴92转动以带动四个定位臂90转动到水平位
置。从而通过设有四个定位臂90和两个转动轴92,不仅提高了托盘定位装置9的定位稳定
性,且使得托盘定位装置9的结构简单。
[0064]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驱动组件可以形成为任意结构,只要保证驱动组件可以通过驱动转动轴92转动而使得每个定位臂90在竖直位置和水平位置之间转动即可。
[0065] 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托盘定位装置9的定位稳定性,且避免定位臂90与载车板30发生碰撞而损伤定位臂90和载车板30,如图6-图8所示,每个托盘部件3的载车板30的下表
面设有向上凹入的定位槽301,定位槽301可以由载车板30的其中一部分向上弯折而形成,
定位槽301可以形成为矩形槽。每个定位臂90上设有减震块901,当定位臂90枢转到竖直位
置时,减震块901与定位槽301的侧壁接触。可选地,减震块901为聚酯材料件。
[0066]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930、两个齿轮齿条组件、第一连杆933和第二连杆934。可选地,第一驱动器930可以为推杆电机930,推杆
电机930包括推杆,推杆与第一转轴935相连,从而使得第一驱动器930的结构简单,需要进
行说明的是,推杆电机930的工作原理等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
第一驱动器930还可以形成为其他结构,只要第一驱动器930可以驱动第一转轴935水平移
动即可,例如第一驱动器930还可以为气缸
[0067] 其中,每个齿轮齿条组件包括一个齿轮(图未示出)和一个与齿轮啮合的齿条932,每个转动轴92上外套有一个齿轮,齿条932可水平移动地设在定位支架上。第一连杆933的
第一端通过第一转轴935可转动地设在第二连杆934的第一端上,第一连杆933的第二端和
第二连杆934的第二端分别可转动地设在两个齿条932上,第一驱动器930连接至第一转轴
935以推动第一转轴93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水平移动,其中在第一转轴935移动到
第一位置时,定位臂90转动到竖直位置,在第一转轴935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定位臂90转动
到水平位置。
[0068] 换言之,每个转动轴92上外套有一个齿轮,每个齿轮与一个齿条932啮合,当第一驱动器930驱动第一转轴935水平移动时,第一连杆933和第二连杆934之间的夹角可以发生
变化,同时第一连杆933和第二连杆934带动两个齿条932水平移动,两个齿条932移动时通
过齿条932与齿轮之间的啮合带动两个齿轮转动,由于齿轮外套在转动轴92上,因此齿轮转
动时带动转动轴92转动,最终实现驱动每个定位臂90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之间转动的目
的。从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简单可靠。
[0069]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托盘定位装置9还包括第一传感器97和第二传感器98,第一传感器97用于检测第一转轴935是否位于第一位置,第二传感器98用于
检测第二转轴936是否位于第二位置,第一传感器97和第二传感器98分别与第一驱动器930
相连,第一驱动器930根据第一传感器97和第二传感器98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转轴935的移
动位置。从而通过设有第一传感器97和第二传感器98,可以通过判断第一转轴935的位置,
判断定位臂90的位置,提高托盘定位装置9的自动化程度。
[0070] 优选地,第一传感器97和第二传感器98为接近传感器,第一传感器97邻近第一位置位置,第二传感器98邻近第二位置设置。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接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等均
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0071] 下面参考图7-图9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托盘定位装置9。
[0072]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托盘定位装置9包括:定位支架、定位臂90、转动轴92和驱动组件。其中定位支架包括:第一支架910、第二支架911和两个连接杆912,第一支
架910和第二支架911间隔开且平行设置。第一支架910和第二支架911可以通过膨胀螺栓18
固定在支撑物上。
[0073] 两个连接杆912间隔设置,每个连接杆9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910和第二支架911相连,每个转动轴92的两端分别从第一支架910和第二支架911穿出,驱动组件设置在第
一支架910和第二支架911之间。从而使得定位支架的结构简单,托盘定位装置9的体积较
小,减少托盘定位装置9的占用面积。
[0074] 第一支架910包括本体913和两个保护盒914,本体913与第二支架911平行设置,两个保护盒914设在本体913的朝向第二支架911的侧壁上,两个保护盒914间隔设置且位于两
个连接杆912的外侧,每个保护盒914与相应的一个连接杆912相连。
[0075] 两个转动轴92的第一端分别穿过两个保护盒914从本体913穿出,两个转动轴92的第二端穿出第二支架911。两个保护盒914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滑动槽915。
[0076] 驱动组件包括推杆电机930、两个齿轮齿条组件、第一连杆933和第二连杆934,每个齿轮齿条组件包括一个齿轮和一个齿条932,两个齿轮分别设在两个保护盒914内,两个
齿轮分别外套在两个转动轴92上,两个齿条932分别可移动地设在两个保护盒914的滑动槽
915内,每个齿条932与相应的齿轮啮合。从而可以避免齿轮齿条组件工作时对人员造成伤
害。
[0077] 其中为了避免异物进入齿轮齿条组件中,如图9所示,定位支架还包括两个防护套916,两个防护套916分别固定在两个保护套192的上表面上,且每个防护套916位于相应的
齿条932上方。
[0078] 第一连杆933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934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轴935相连,第一连杆933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杆934的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二转轴936可转动地设在两个齿条932上。
推杆电机930包括推杆,推杆与第一转轴935相连以驱动第一转轴935水平移动。
[0079] 托盘定位装置9还包括推板组件99,推板组件99包括固定座991和可水平移动地设在固定座991的上表面上的推板990,推板990与推杆相连,第一转轴935与推板990相连。从
而通过设有推板组件99,便于第一转轴935的装配。第一传感器97设在固定座991上,第二传
感器98设在本体913的朝向第二支架911的表面上,第一传感器97和第二传感器98分别为接
近传感器。
[0080] 当需要将定位臂90旋转到竖直位置时,启动推杆电机930驱动推板990朝向第一位置移动,推板990移动推动第一转轴935朝向第一位置水平移动,同时第一连杆933的第二端
和第二连杆934的第二端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两个齿条932朝向远离彼此的
方向移动,两个齿条932移动带动两个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92转动使得四个定位臂90
朝向竖直位置转动,当第一转轴935移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传感器97检测到第一转轴935
位于第一位置,第一传感器97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推杆电机930,推杆电机930停止运行,
推板990停止移动,四个定位臂90分别定位在竖直位置。如图9所示,当第一转轴935位于第
一位置时,第一连杆933和第二连杆934位于同一直线上,即第一连杆933和第二连杆934之
间的夹角为180°。
[0081] 当需要将定位臂90枢转到水平位置时,启动推杆电机930驱动推板990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推板990移动推动第一转轴935朝向第二位置水平移动,同时第一连杆933的第二端
和第二连杆934的第二端朝向彼此移动,从而带动两个齿条932朝向彼此移动,两个齿条932
移动带动两个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92转动使得四个定位臂90朝向水平位置转动,当
第一转轴935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二传感器98检测到第一转轴935位于第二位置,第二传
感器98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推杆电机930,推杆电机930停止运行,推板990停止移动,四
个定位臂90分别定位在水平位置。如图9所示,当第一转轴935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连杆
933和第二连杆934之间具有夹角。从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托盘定位装置9,结构简单,运
行可靠。
[0082]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立体循环车库100包括手动释放装置19,手动释放装置19与第一转轴935相连以驱动第一转轴935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通
过设有手动释放装置19,可以在第一驱动器930发生故障时,手动将第一转轴935从第一位
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进而手动将定位臂90从竖直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避免位于竖直位置
的定位臂90影响托盘部件3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立体循环车库100的可靠性。需要进行说明
的是,手动释放装置19可以形成为任何结构,只要保证可以手动将第一转轴935从第一位置
移动到第二位置即可。
[0083] 具体地,如图9所示,手动释放装置19包括:移动杆190和拉绳191,其中,移动杆190被构造成可水平移动,移动杆190的一端与第一转轴935相连。拉绳191的一端缠绕在移动杆
190上,拉绳191的另一端伸出定位支架。从而通过拉动拉绳191带动移动杆190移动,进而带
动第一转轴935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使得手动释放装置19的结构简单。可选地,移
动杆190可以为穿设在第一转轴935的底部的销轴。
[0084] 在图9的示例中,推板组件99的固定座991上设有移动轨道992,移动杆190的一端穿过移动轨道992伸入到固定座991内以与推板990相连,简言之,移动杆190的一端固定在
推板990上。移动杆190的另一端位于固定座991外,从而便于移动杆190的装配。如图9所示,
为了避免拉绳191移动而对连接杆912造成伤害,同时为了避免拉绳191缠绕在转动轴92上,
连接杆912上设有保护套192,拉绳191的一端缠绕在移动杆190的另一端上,拉绳191的另一
端从保护套192内伸出。
[0085] 如图10和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驱动装置4包括第二驱动器40和由第二驱动器40驱动转动的第一链轮41,也就是说,第二驱动器40为动力输出部件,在本发明
的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二驱动器40包括电机401和与电机401的电机轴相连的斜齿减速器
402。第一链轮41外套在斜齿减速器402的输出轴上。需要说明的是,斜齿减速器402的工作
原理等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0086] 传动装置2包括:驱动轴20、两个支撑轮23和两个环形的第一链条24,其中,驱动轴2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链轮21,驱动轴20的一端上设有与第一链轮41配合的第三链轮22。
设有第三链轮22和两个第二链轮21的驱动轴20的两端通过标准轴承座17安装在第一固定
支架10和第二固定支架11上。其中“标准”指的是该轴承座为标准件。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链
轮22和第一链轮41之间采用任何方式配合,只要第一链轮41可驱动第三链轮22转动以带动
驱动轴20转动即可。
[0087] 两个支撑轮23分别设在第一固定支架10和第二固定支架11的朝向彼此的侧壁上,其中每个支撑轮23形成为链轮结构。两个第一链条24分别设在第一固定支架10和第二固定
支架11上,具体地,第一固定支架10和第二固定支架11的朝向彼此的侧壁上设有滑槽(图未
示出),每个第一链条24分别在相应的滑槽内滑动。每条第一链条24分别外套在相应的支撑
轮23和第二链轮21上,此时支撑轮23起到支撑第一链条24的作用,第二链轮21起到驱动第
一链条24转动的作用,且支撑轮23和第二链轮21与相应的第一链条24之间均为链轮链条传
动配合关系。每条第一链条24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托盘支撑板25,每个托盘部件3的托盘
支架34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链条24上的相应的托盘支撑板25相连。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
中,每个托盘支架34包括托盘轴32,每个托盘部件3通过托盘轴32可转动地与两个第一链条
24上的相应的托盘支撑板25相连。
[0088] 具体而言,第二驱动器40运行带动第一链轮41转动,此时由于第一链轮41和第三链轮22配合,第一链轮41带动第三链轮22转动,第三链轮22转动时带动驱动轴20转动以带
动两个第二链轮21转动,由于两个第二链轮21分别与两个第一链条24配合,从而每条第一
链条24可在相应的滑槽内滑动,每条第一链条24滑动时带动相应的多个托盘支撑板25转
动,从而实现了带动每个托盘部件3上下循环往复运动的目的。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
驱动装置4和传动装置2的结构简单。在图6的示例中,每个托盘支撑板25呈“三角型”,并且
安装有轴承座和轴承。
[0089]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链条24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变形伸长的情况,因此两个支撑轮23应该是可移动地设在第一固定支架10和第二固定支架11上,当第一链条24伸长
时,可调整相应的支撑轮23的设置位置以保证第一链条24始终支撑在支撑轮23上。
[009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驱动装置4还包括双排链轮42,双排链轮42通过第二链条43与第一链轮41配合,双排链轮42通过第三链条44与第三链轮22配
合。即此时第二驱动器40运行带动第一链轮41转动,第一链轮41通过第二链条43带动双排
链轮42转动,双排链轮42转动时通过第三链条44带动第三链轮22转动,从而可以实现两级
减速的目的,进而可以减少斜齿减速器402的占用体积。
[0091]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轴20包括:轴本体201、第一轴203和第二轴204,其中,轴本体201的两端的端部上分别设有第一法兰盘202。第三链轮22和
其中一个第二链轮21外套在第一轴203上,第三链轮22固定在相应的第一法兰盘202上,另
一个第二链轮21外套在第二轴204上,第二轴204的端部上设有第二法兰盘205,第二法兰盘
205固定在相应的第一法兰盘202上。具体地,第三链轮22和第一法兰盘202之间、第二法兰
盘205和第一法兰盘202之间分别采用铰制孔螺栓连接。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轴20
采用固定连接的分体式结构,与传统的一体式焊接结构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加工难度低、
精度高;2、安装方便;3、后期维护成本低。
[009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立体循环车库100还包括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与每个托盘部件3相连以适于对每个载车板30上的车辆进行充电。也就是说,每个载车板30上的车辆
都可通过供电装置进行充电。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供电装置不仅可对每个载车板30上的车
辆进行充电,且在每个载车板30上的车辆与供电装置5分离时,供电装置5应保证用电安全
以避免对用户造成电击等人身伤害。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供电装置可
形成为任何结构,只要可对每个载车板30上的电动车进行充电即可。
[0093] 值得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供电装置应该包括充电枪(图未示出),电动车上设有充电口,每个托盘部件3上应设有一个充电枪,该充电枪可插入到车辆的充电口
内,以便于供电装置向车辆充电。
[0094] 当用户需要存车时,首先将车辆驶入到多个载车板30中位于最下方的载车板30,当该车辆为电动车且需要充电时,将电动车与供电装置相连。然后载有该处于充电状态的
电动车的托盘部件3向上移动,同时将空的载车板30循环到最下方以为后续的车辆的存入
充电做好准备。
[0095] 当用户需要将冲完电的车辆取出时,通过控制驱动装置4运转以将载有车辆的载车板30运转到最下方,然后用户将电动车和供电装置分离,并将电动车驶离载车板30即可。
[0096]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图31所示,供电装置包括:多个充电器50、环形的滑线导轨51和多个集电器52,其中,多个充电器50分别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托盘支架34
上以适于对相应的载车板30上的车辆充电,具体地,多个充电器50分别与多个充电枪一一
对应,每个充电器50可单独工作,且每个充电器50具有工作状态和关闭状态,当需要对车辆
进行充电时,相应的充电器50处于工作状态,当不需要对车辆进行充电时,充电器50处于关
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充电器50的工作原理是将从集电器52取得的电转换为适合电动车
充电的电压电流,充电器50本身还具有计算充电时间、充电电量和计费的功能,该充电器
50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充电器50的结构等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0097] 滑线导轨51设在第一固定支架10的朝向第二固定支架11的侧壁上,滑线导轨51适于与外界电源相连。在本发明的示例中,滑线导轨51形成为长圆形。多个集电器52与滑线导
轨51电连接且可在滑线导轨51上移动,每个集电器52与一个充电器50电连接以将从滑线导
轨51采集的电量输送到相应的充电器50内。可以理解的是,集电器52可以设在传动系统或
托盘部件3上以随着托盘部件3的运动而在滑线导轨51内移动。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集
电器52设在托盘支撑板25上以随着托盘支撑板25的移动而移动。
[0098] 具体而言,滑线导轨51和集电器52构造成滑触线,滑线导轨51内铺设有多条条(图未示出),每个集电器52上的取电头520设有与多条铜条一一对应的取电点(图未示出),
也就是说,每个集电器52对每条铜条均设有一个取电点,每个集电器52可在滑线导轨51上
或内滑动并与滑线导轨51的铜条接触取电。需要说明的是,滑线导轨51的形状与每个托盘
部件3的运动轨迹平行,以保证每个托盘部件3上下循环往复运动且保证可对每个载车板30
上的车辆充电。从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供电装置5的结构简单。
[0099]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供电装置5还包括多个导电滑环53,每个导电滑环53包括可相对转动的定子530和转子531,每个导电滑环53分别与一个充电器50
和与该充电器50对应的集电器52相连。导电滑环53的定子530和转子531可以在相对旋转的
同时还保证电流的不间断,从而通过在充电器50和相应的集电器52之间增加了一个导电滑
环53,进而可以避免由于集电器52与充电器50的连接电缆发生缠绕而导致系统故障,保证
了立体循环车库100运行的可靠性。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定子530和转子531之间的配合关系
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0100]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7-图31所示,每个托盘支架34包括托盘轴32,传动系统包括多个托盘支撑板25,每个托盘轴32的两端分别外套有一个托盘支撑板25,每个
托盘轴32相对托盘支撑板25可转动,使得每个载车板30能够轴向圆周摆动,并且在上下循
环往复运动时,载车板30依靠自身重量和车辆的重量,重心始终保证向下。具体地,托盘轴
32的两端安装在相应的托盘支撑板25的轴承座上。
[0101] 定子530外套在托盘轴32上,定子530连接至托盘支撑板25且相对托盘支撑板25静止,转子531外套在托盘轴32上并相对托盘轴32静止。具体地,转子531可以通过顶丝536固
定在托盘轴32上,使得转子531相对于托盘轴32静止。
[0102] 定子530的朝向托盘支撑板25的端面上设有适于与电源相连的进线端534,转子531的远离定子530的端面上设有出线端535,出线端535与充电器50电连接,将与电源相连
的外部电缆和进线端534相连以实现导电滑环53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与充电器50相连的
电缆与出线端535相连以实现导电滑环53与充电器50之间的电连接。换言之,定子530相对
托盘支撑板25静止,转子531相对托盘轴32静止,当每个托盘轴32相对相应的托盘支撑板25
转动时,转子531相对定子530转动,实现了定子530和转子531相对转动的目的。
[010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100,通过将定子530和转子531外套在托盘轴32上,且使得定子530相对于托盘支撑板25静止,转子531相对于转动轴92静止,从而使得导
电滑环53的安装不影响其他部件的安装,导电滑环53在托盘轴32的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
不受限制,可以满足大电流需求的场合,同时由于定子530和转子531采用中空的结构,进线
端534和出线端535设置在导线滑环53的两侧,安装电缆时无需从托盘轴32内部走线,简化
了托盘部件3的加工难度,降低了加工成本。
[0104]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8所示,每个定子530上设有止转片532,每个托盘支撑板25上设有止转拨叉250,止转拨叉250连接至止转片532上以使得每个定子530相对相
应的托盘支撑板25静止。也就是说,定子530和托盘支撑板25之间通过止转片532和止转拨
叉250相连,从而使得定子530和托盘支撑板25之间的装配关系简单。其中止转片532可以为
多个,相应地,止转拨叉250为多个,多个止转拨叉250分别与多个止转片532一一对应,从而
可以提高定子530和托盘支撑板25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保证了定子530相对托盘支撑板25静
止。在图30和图31的示例中,止转片532为两个。
[0105] 其中为了便于止转拨叉250连接在止转片532上,如图27、图28、图30和图31所示,在本发明的进一步示例中,止转片532上设有装配槽533,止转拨叉250的自由端与装配槽
533配合。更进一步地,止转片532形成为矩形形状,装配槽533的进口位于定子530的在径向
方向上的端面。
[0106] 优选地,止转拨叉250形成为圆柱形杆。从而使得止转拨叉250的结构简单,降低加工成本。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28、图30和图31所示,止转片532设在定子530的
朝向托盘支撑板25的端面上,止转片532可以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定子530上,可选地,固定件
可以为螺钉。
[0107]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进线端534和出线端535分别为航空插头。从而方便后期安装及检修,防止因电缆损坏而导致整个导电滑环53的报废,降低了使用成本。
[0108] 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100可满足多个载车板30上的电动车同时充电,所需充电功率较大,如果采用单点供电的话,有可能会因为电流过载而损坏滑线导轨
51和集电器52,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图26所示,滑线导轨51包括多个子
滑线510和多个绝缘分段组件511,每两个子滑线510间隔开且通过一个绝缘分段组件511相
连,其中每个集电器的取电头520可以在子滑线510和绝缘分段组件511上滑动,当取电头
520在子滑线510上滑动时,取电头520可以从子滑线510上取电,每个子滑线510适于与外界
电源相连,每个充电器50与两个集电器52电连接,在每个托盘部件3运转时,每个充电器50
对应的两个集电器52中的至少一个与子滑线510电连接,从而保证充电器50始终能接受到
集电器52从子滑线510上采集的电量,避免在车辆充电的过程中出现断电的现象。
[0109] 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如图20所示,每个充电器50对应的两个集电器52通过一个集电器安装架54相连,集电器安装架54安装在托盘支撑板25上以使得每个集电器52随着
托盘部件3的移动而在滑线导轨51内滑动。
[0110] 换言之,每两个子滑线510通过一个绝缘分段组件511绝缘间隔开,多个子滑线510和多个绝缘分段组件511相连以构造出一个环形的滑线导轨51,外部电源向各个子滑线510
分别供电,即采用多点供电的方式对滑线导轨51进行供电。从而由于采用多点分段供电,因
此减低了每个子滑线510的通过电流,并且各段子滑线510之间互不影响,使系统能正常安
全运行,也便于后期整个系统的检修与故障排查。
[0111] 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每个子滑线510具有两个接电点,两个接电点分别位于每个子滑线510的两端,更具体地,绝缘分段组件511上设有两个电缆连接头55以作为相应的
子滑线510的接电点。从而可以理解的是,绝缘分段组件511的位于与其相连的两个子滑线
510之间的部分应该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以保证每两个子滑线510通过一个绝缘分段组件
511绝缘间隔开。绝缘分段组件511的用于设置电缆连接头55的部分可以形成为导体以便于
电流进入到子滑线510内。
[0112] 优选地,每个子滑线510的长度相等,同时子滑线510的数量等于载车板30的数量,例如本发明中包括12个载车板和12个子滑线510,因此减低了滑线导轨51通过的电流,使得
立体循环车库100能正常安全运行。其中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当子滑线510形成为弧形时,此
时子滑线510的长度指的是子滑线510的弧长。
[0113]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如图19和图22所示,每个子滑线510包括多根单级滑触线512,其中两个单级滑触线512分别接地线和零线,其余的单级滑触线512分别接火线。
其中单级滑触线512的排数多少可以根据系统需要进行具体确定。可以理解的是,当每个子
滑线510包括多根单级滑触线512时,则每个集电器52应该包括多个取电头520,多个取电头
520分别在多根单级滑触线512内滑动以采集每个单级滑触线512内的电量。可以理解的是,
在取电头520滑动时,取电头520与每根单级滑触线512之间的取电原理采用现有技术中的
滑触线中的滑线导轨与集电器之间的取电原理,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011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线导轨51,通过使得每个子滑线510包括多根单级滑触线512,从而可降低每根单级滑触线512通过的电流,可以根据需要电量的大小调整接火线的
单级滑触线512的个数,不仅可以保证供电装置的稳定性,降低了前期投入成本的同时方便
后期供电装置的维护和故障排查。
[0115]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采用并联的两个单级滑触线512与同一根火线相连,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每个单级滑触线512通过的电流。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每个子滑
线510可以包括八根单级滑触线512,六根单级滑触线512分成三组,每组包括两个并联的单
级滑触线512,每组接三相电中的火线,另外两根单级滑触线512分别接零线和地线。
[0116] 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立体循环车库100还包括伸缩装置6,伸缩装置6可上下移动地设在第一固定支架10上,伸缩装置6与滑线导轨51相连以在上下移动时
带动滑线导轨51伸缩。从而便于立体循环车库100的安装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对滑线导轨51
进行调整。
[0117] 在图13、图15和图16的示例中,第一固定支架10的顶壁上固定有支撑支架15,支撑支架15的顶部上设有第一调节板16,第一调节板16上设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螺纹孔
160。在图13的示例中,支撑支架15为两个,每个支撑支架15的顶部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调
节板16。
[0118] 具体地,支撑支架15的底部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一固定支架10的顶壁上。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支撑支架15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例如支撑支架15可以
形成为大体“L”形。
[0119] 伸缩装置6包括:伸缩框架60、第二调节板61和调节固定件(图未示出),伸缩框架60与滑线导轨51相连,伸缩框架60的下部设有长圆形调节孔601,伸缩框架60上设有位于第
一调节板16上方的第二调节板61,调节固定件穿过长圆形调节孔601固定在支撑支架15上。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当支撑支架15为两个时,则相应地,第二调节板61为两个,两个第二调
节板61分别设在伸缩框架60上,伸缩框架60可以形成为底部敞开的框形。
[0120] 立体循环车库100还包括调节件(图未示出),调节件与螺纹孔160螺纹配合且调节件的上端穿出螺纹孔160止抵在第二调节板61的下表面上,通过调节调节件的伸出螺纹孔
160的长度调节第一调节板16和第二调节板61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调节件伸出螺纹
孔160的长度即是调节件伸出第一调节板16的长度。
[0121] 在需要对滑线导轨51的伸缩量进行调整时,首先将调节固定件拧松,使得伸缩框架60可以相对支撑支架15上下移动,然后拧动调节件以调整调节件伸出螺纹孔160的长度,
由于调节件的上端止抵在第二调节板61的下表面上,因此在调节件上下活动时带动第二调
节板61上下活动,从而实现带动伸缩框架60上下移动的目的,伸缩框架60移动时带动滑线
导轨51伸缩,进而实现了调整滑线导轨51的目的。
[0122] 当将伸缩框架60移动到需要位置时,将调节固定件拧紧以通过调节固定件将伸缩框架60固定在支撑支架15上。
[012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伸缩装置6,通过设有第一调节板16、第二调节板61和调节件,从而便于调节伸缩框架60的上下位移,进而便于调整滑线导轨51。
[0124] 如图13和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立体循环车库100还包括:多个吊夹7和多个调整装置8,每个吊夹7外套在滑线导轨51上。多个调整装置8固定在第一固定支
架10上且与多个吊夹7一一配合,每个调整装置8用于调整相应的吊夹7与第一固定支架10
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调整滑线导轨51与第一固定支架10之间的距离,方便滑线导轨51的
安装。
[0125]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如图1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当每个子滑线510包括多根单级滑触线512时,则吊夹7上应该设有多个夹槽70,每个夹槽70外套在一个单级
滑触线512上。
[0126] 具体地,如图14所示,每个调整装置8包括;安装板80、调整柱81和定位件82,安装板80形成为大体“L”形且包括第一板801和第二板802,第一板801固定在相应的吊夹7上,在
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第一板801可以通过固定件例如螺钉固定在相应的吊夹7上。
[0127] 第二板802设有在第二板802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的通孔,第二板80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803和第二表面804。优选地,通孔为长圆形孔,从而可以提高调整装置8的通用
性。
[0128] 调整柱8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支架10上且调整柱81放置在第一表面803上。在图14的示例中,调整装置8还包括连接座84,连接座84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固定支架10上,
调整柱81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座84上,可选地,调整柱81和连接座84可以为一体成型件。
[0129] 定位件82形成为大体“U”形,定位件82外套在调整柱81上且定位件82的两端穿过通孔,定位件82的两端分别配合有一个调整螺母83,调整螺母83止抵在第二表面804上以定
位定位件82,当调整螺母83止抵在第二表面804上时,则将定位件82固定在第二板802上,从
而实现将调整柱81定位在第二板802上以避免调整柱81移动的目的。
[0130] 其中通过调节调整柱81放置在第一表面803上的长度调整吊夹7与第一固定支架10之间的距离。在图14的示例中,定位件82为两个且间隔分布。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定位件
82的个数不限于此,定位件82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限定。从而根据本发明实
施例的调整装置8的结构简单,且便于调节。
[0131] 在图13的示例中,伸缩装置6和滑线导轨51之间也通过吊夹7和调整装置8进行连接,调整装置8的连接座84固定在伸缩装置6上,吊夹7外套在滑线导轨51上,从而可以调节
伸缩装置6与滑线导轨51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通过伸缩装置6调整滑线导轨51的长度,使
得滑线导轨51与第一链条24匹配以保证多个载车板30的正常运行和充电。
[0132] 在图17的示例中,固定部件1还包括三个框架连接杆12,每个框架连接杆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支架10和第二固定支架11相连,形成为稳固的固定结构。在本发明的示例
中,固定部件1形成为结构,即第一固定支架10、第二固定支架11和框架连接杆12均采用
钢材料加工制成。
[0133]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部件1的结构强度,固定部件1还包括多个加固杆13,如图17所示,加固杆13为6个,其中两个加固杆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
第一固定支架10和第二固定支架11上,上述两个加固杆13的中部相连以形成为大体“X”形。
另外四个加固杆13分成两组,每组加固杆13包括两个加固杆13,每组加固杆13中的每个加
固杆13的一端与另一个加固杆13相连且固定在框架连接杆12上,每组加固杆13中的每个加
固杆1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支架10或第二固定支架11上。
[0134]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100的工作过程。
[0135] 车辆存入充电:驾驶员将车辆驶入到位于最下方的载车板30上,将充电枪插入车辆充电口,在控制器的人为操作界面刷卡或按存入按钮,立体循环车库100启动,移动车辆
并启动相应的充电器50充电功能,使得充电器50对车辆充电。同时为后续车辆的存入充电
做好准备。
[0136] 车辆取出:当驾驶员在控制器的人为操作界面刷卡或按取出按钮时,立体循环车库100会将所取车辆的载车板30移动至最下方并关闭相应的充电器50,驾驶员将充电枪拔
出车辆充电口并放回至放枪处后,将车辆直接驶出载车板30。
[013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循环车库100,即解决了电动车的存储问题又解决电动车的充电问题。
[0138]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13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
合和组合。
[0140]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联接组件和具有该联接组件的传动系统组件 2020-05-12 875
传动系统 2020-05-11 198
传动系统 2020-05-12 39
传动系统 2020-05-12 351
传动系统 2020-05-12 842
传动系统 2020-05-12 141
车辆的传动系统 2020-05-13 206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系统 2020-05-11 871
传动系统 2020-05-11 324
传动系统 2020-05-12 28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