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脚踏车和非动力车辆 / 垫带 / 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

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

阅读:489发布:2023-02-2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 支撑 框架 ,所述的支撑框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有支脚,所述的支撑框架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上连接有刮尺和振平机构,所述的支撑框架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通过传导机构带动支撑座沿着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使振平机构 压实 垫层的同时使刮尺刮平垫层,达到提升施工效率的目的。,下面是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所述的支撑框架(1)通过高度调节机构(7)连接有支脚(11),所述的支撑框架(1)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的支撑座(2)上连接有刮尺(9)和振平机构(6),所述的支撑框架(1)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3),所述的驱动杆(3)通过传导机构(4)带动支撑座(2)沿着支撑框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振平机构(6)压实垫层的同时使刮尺(9)刮平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导机构(4)包括驱动轮(41)、从动轮(42)、连杆机构(43)和滑(44),所述驱动轮(41)与从动轮(42)啮合且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1)上,所述的滑块(44)转动连接于支撑座(2)上,所述的驱动轮(41)和从动轮(42)共同通过连杆机构(43)带动滑块(44)沿着支撑框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驱动杆(3)与驱动轮(4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机构(43)包括偏心轮(51)、驱动套(52)、连接杆(53)和摆杆(54),所述的偏心轮(51)固定于驱动轮(41)上,所述的驱动套(52)套设于偏心轮(51)上且一端与连接杆(53)铰接,所述连接杆(53)远离驱动套(52)的一端铰接于摆杆(54)的一端,摆杆(54)远离连接杆(5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滑块(44)的嵌槽,所述的从动轮(42)的外壁上开设有偏心槽(55),所述的摆杆(54)的中部通过转动杆(56)滑动连接于偏心槽(55)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平机构(6)包括压板(61)、滑轨(62)和滑杆(63),所述的滑轨(62)固定于支撑框架(1)上,所述滑轨(62)的内壁上开设有曲线形槽(8),所述的支撑座(2)上下滑动连接有呈L形的滑杆(63),所述滑杆(63)一端与压板(61)连接,另一端置于曲线形槽(8)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61)上固定有引导套(64),所述的滑杆(63)穿设于引导套(64)中,所述的压板(61)与滑杆(6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6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61)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倾斜板(6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7)包括拉簧(71)、立杆(72)、第一定位孔(73)、第二定位孔(74)和插销(75),所述的立杆(72)一端与支撑框架(1)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支脚(11)中,所述的第一定位孔(73)开设于支脚(11)的外壁上,多个所述的第二定位孔(74)开设于立杆(72)上,所述插销(75)穿过第一定位孔(73)和第二定位孔(74),所述的拉簧(71)一端与立杆(72)连接,另一端与支脚(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尺(9)上开设有引导斜面(9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斜面(92)上开设有V形引导槽(91)。

说明书全文

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边沟施工前,首先根据路基设计参数,测算出边沟的位置轴线和边线,同时测出对应的标高,并采取现场拉线或用白灰标记的方式,在地面标示出边沟轮廓线,随后人工配合挖机进行开挖,并人工修整至实际尺寸,最后挂好横断面线及纵断面线,即可按线铺设混泥土垫层和边沟预制铺设。
[0003] 从已有的施工经验来看,现有的边沟施工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混凝土垫层厚度控制不均匀,底部垫层铺设不方便,给施工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通过振平机构将垫层整平然后用刮尺刮除多余部分,使垫层厚度控制均匀,操作简便。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的支撑框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有支脚,所述的支撑框架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上连接有刮尺和振平机构,所述的支撑框架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通过传导机构带动支撑座沿着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使振平机构压实垫层的同时使刮尺刮平垫层。
[0006]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转动,通过传导机构使支撑座沿着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使振平机构压实垫层并将垫层初步整平,同时,刮尺沿着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刮尺对垫层的上表面进行刮料,将垫层上多余的余料刮到凹坑处,从而使垫层厚度保持均匀,全程仅需转动驱动杆,操作简便,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同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垫层,提升实用性。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传导机构包括驱动轮、从动轮、连杆机构和滑块,所述驱动轮与从动轮啮合且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上,所述的滑块转动连接于支撑座上,所述的驱动轮和从动轮共同通过连杆机构带动滑块沿着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驱动杆与驱动轮固定连接。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偏心轮、驱动套、连接杆和摆杆,所述的偏心轮固定于驱动轮上,所述的驱动套套设于偏心轮上且一端与连接杆铰接,所述连接杆远离驱动套的一端铰接于摆杆的一端,摆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滑块的嵌槽,所述的从动轮的外壁上开设有偏心槽,所述的摆杆的中部通过转动杆滑动连接于偏心槽中。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振平机构包括压板、滑轨和滑杆,所述的滑轨固定于支撑框架上,所述滑轨的内壁上开设有曲线形槽,所述的支撑座上下滑动连接有呈L形的滑杆,所述滑杆一端与压板连接,另一端置于曲线形槽中。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压板上固定有引导套,所述的滑杆穿设于引导套中,所述的压板与滑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压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倾斜板。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拉簧、立杆、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插销,所述的立杆一端与支撑框架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支脚中,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开设于支脚的外壁上,多个所述的第二定位孔开设于立杆上,所述插销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的拉簧一端与立杆连接,另一端与支脚连接。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刮尺上开设有引导斜面。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引导斜面上开设有V形引导槽。
[0015]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 驱动杆转动,通过传导机构使支撑座沿着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使振平机构压实垫层并将垫层初步整平,同时,刮尺沿着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刮尺对垫层的上表面进行刮料,将垫层上多余的余料刮到凹坑处,从而使垫层厚度保持均匀,全程仅需转动驱动杆,操作简便,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同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垫层,提升实用性。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20] 图3为体现传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0022] 1、支撑框架;11、支脚;2、支撑座;3、驱动杆;4、传导机构;41、驱动轮;42、从动轮;43、连杆机构;44、滑块;51、偏心轮;52、驱动套;53、连接杆;54、摆杆;55、偏心槽;56、转动杆;6、振平机构;61、压板;611、倾斜板;62、滑轨;63、滑杆;64、引导套;65、弹性件;7、高度调节机构;71、拉簧;72、立杆;73、第一定位孔;74、第二定位孔;75、插销;8、曲线形槽;9、刮尺;
91、V形引导槽;92、引导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实施例:
[0025] 如图1所示,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包括一体化设置的四个横杆,前后拼接成长方形框架。
[0026] 支撑框架1通过高度调节机构7连接有支脚11,使支撑框架1位于垫层的上方。支撑框架1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座2,使支撑座2沿着支撑框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支撑座2上连接有刮尺9和振平机构6。在支撑框架1上通过电机(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有驱动杆3,驱动杆3通过传导机构4带动支撑座2沿着支撑框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振平机构6压实垫层的同时使刮尺9刮平垫层。
[0027] 传导机构4包括驱动轮41、从动轮42、连杆机构43和滑块44。驱动轮41与从动轮42啮合且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1上。驱动轮41与从动轮42均为齿轮。滑块44呈长方体设置,并且转动连接于支撑座2上。驱动轮41和从动轮42共同通过连杆机构43带动滑块44沿着支撑框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轮41与驱动杆3固定连接并且同轴设置。
[0028] 连杆机构43包括偏心轮51、驱动套52、连接杆53和摆杆54。偏心轮51固定于驱动轮41上,并且位于驱动轮41背对驱动杆3的一侧。驱动套52套设于偏心轮51上且一端与连接杆
53铰接。连接杆53远离驱动套52的一端铰接于摆杆54的一端,摆杆54远离连接杆5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滑块44的嵌槽。从动轮42的外壁上开设有偏心槽55,摆杆54的中部通过转动杆56滑动连接于偏心槽55中。
[0029] 使用时,驱动杆3带动驱动轮41转动,驱动轮41带动从动轮42和偏心轮51转动,驱动套52随着偏心轮51移动,继而使连接杆53带动摆杆54的一端移动;从动轮42通过偏心槽55和传动杆带动摆杆54的中部移动。即通过连接杆53和传动杆的共同作用,使摆杆54来回摆动。通过摆杆54带动滑块44沿着嵌槽的内壁滑动的同时与支撑座2产生相对转动;滑块44随着摆杆54移动并带动支撑座2沿着支撑框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且仅需通过驱动杆3沿着一个方向旋转一圈,即可使支撑座2沿着支撑框架1来回摆动一次,操作简便,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在支撑座2移动的过程中,刮尺9和振平机构6随着支撑座2同时移动。
[0030] 振平机构6包括压板61、滑轨62和滑杆63。滑轨62平放置并固定于支撑框架1上,在滑轨62的内壁上开设有曲线形槽8。在支撑座2上下滑动连接有呈L形的滑杆63,滑杆63一端与压板61连接,另一端置于曲线形槽8中,将压板61水平放置。在支撑座2沿着支撑框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时,支撑座2推动滑杆63平移,滑杆63沿着曲线形槽8上下移动,同时,滑杆63带动压板61上下移动,使压板61压平垫层。
[0031] 压板61上固定有引导套64,滑杆63穿设于引导套64中;压板61与滑杆6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65。弹性件65为弹簧。在压板61下移时,压板61与垫层抵触,滑杆63滑动连接于引导套64种,随着弹性件65的压缩产生弹,通过调节弹性件65安装位置,即可调节弹性件65的弹力,即调节压板61对垫层产生的压力,以适应不同材质的垫层,提升实用性。
[0032] 为了便于压实垫层,在压板6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倾斜板611。
[0033] 为了便于刮尺9将垫层刮平,在刮尺9上开设有引导斜面92。引导斜面92上开设有V形引导槽91,使多余的料能够往快速往两侧移动,利于使垫层平整。
[0034] 高度调节机构7包括拉簧71、立杆72、第一定位孔73、第二定位孔74和插销75。立杆72一端与支撑框架1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支脚11中,第一定位孔73开设于支脚11的外壁上。多个第二定位孔74开设于立杆72上,并且沿着立杆7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插销75穿过第一定位孔73和第二定位孔74;拉簧71一端与立杆72连接,另一端与支脚11固定连接。通过拉簧
71的拉力弹力作用,减小了插销75与第一定位孔73之间的间隙以及插销75与第二定位孔74之间的间隙,结构更为紧凑,便于使垫层平整。
[003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带气垫的床垫 2020-05-11 489
带手腕垫的鼠标 2020-05-12 207
带地垫的修车凳 2020-05-12 855
带杯垫的键盘 2020-05-12 51
一种带气垫的床垫 2020-05-11 848
带靠垫的椅子 2020-05-13 935
轻软带垫的靴鞋 2020-05-13 340
垫及带垫装置 2020-05-11 681
自带垫鼠标 2020-05-11 290
耳垫和带有耳垫的耳机 2020-05-11 88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