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零件和配件 / 尾门 / 树脂后尾门

树脂

阅读:967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树脂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树脂 后 尾 门 ,包括内板、上外板、固定于内板的加强构件,且上外板与加强构件通过 螺栓 紧固连结,加强构件具有沿上外板的内表面延伸的平板部,将加强构件的紧固连结部设为从平板部向上外板的方向弯折而延伸的臂,将上外板的紧固连结部设为板厚比一般部薄的薄壁部。,下面是树脂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树脂,包括树脂制的内板、树脂制的外板以及金属制的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配置于由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形成的中空空间并固定于所述内板,所述外板与所述加强构件通过紧固连结构件而紧固连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件具有沿所述外板的内表面延伸的平板部,
所述加强构件的紧固连结部是从所述平板部向所述外板的方向弯折而延伸的臂,所述外板的紧固连结部为板厚比紧固连结部以外部分的板厚薄的薄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后尾门,其特征在于,
具有树脂制的阻流板,所述阻流板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端部由紧固连结构件一并紧固连结于所述外板和所述加强构件。

说明书全文

树脂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在树脂后尾门的内板固定的加强构件与外板的紧固连结部的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多使用树脂制的车辆车门。树脂制的车门能够减轻重量,相反与由板形成的车门相比难以确保刚性。因此,提出了在通过树脂制的内板和树脂制的外板形成的中空空间安装金属制的加强构件的方案。
[0003]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1-136606号公报中提出了在树脂制的内板的周缘部与树脂制的外板的周缘部之间夹入金属制的加强构件并通过粘结剂进行固着的构造。发明内容
[0004] 然而,树脂制的内板、外板、金属制的加强构件分别存在制造公差。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造中,存在有使在组装时构成外观设计面的树脂制的内板、外板的周缘部顺应于强度高的金属制的加强构件的周缘部地变形的情况。
[0005] 因此,研讨了将金属制的加强构件不是固着于内板的周缘部而是固着于内侧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将金属制的加强构件固着于树脂制的内板的内侧,使金属制的加强构件的周缘部与树脂制的内板的周缘部分离,能够抑制加强构件的组装时的内板周缘部的变形。而且,通过在内板的周缘部粘结外板的周缘部,也能够抑制外板周缘部的变形。
[0006] 然而,由于存在树脂制的内板、外板、金属制的加强构件各自的制造公差,因此在该构造中,在加强构件与外板之间的面间尺寸产生不均。因此,为了外板的强度确保而将加强构件与外板通过螺栓等进行紧固连结时,或者将在外板的外侧安装的阻流板等经由相同的厚度的间隔件而通过螺栓等紧固连结于加强构件时,存在外板向加强构件侧变形,而外板的外观设计面变形的情况。
[0007] 因此,本公开目的是在树脂制的内板固定有加强构件的树脂后尾门中,抑制将树脂制的外板与加强构件紧固连结时的外板的外观设计面的变形。
[0008]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9] 本公开的树脂后尾门包括树脂制的内板、树脂制的外板以及金属制的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配置于由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形成的中空空间并固定于所述内板,所述外板与所述加强构件通过紧固连结构件而紧固连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具有沿所述外板的内表面延伸的平板部,所述加强构件的紧固连结部是从所述平板部向所述外板的方向弯折延伸的臂,所述外板的紧固连结部为板厚比紧固连结部以外部分的板厚薄的薄壁部。
[0010] 在将加强构件的紧固连结部设为从平板部向外板的方向弯折而延伸的臂时,臂的弯曲部分因加工硬化而变硬,臂的弯曲部分夹着的部分容易挠曲。因此,在利用紧固连结构件将外板与加强构件紧固连结时,臂的弯曲部分夹着的部分挠曲,不会将外板朝向加强构件拉拽,能够抑制外板的外观设计面的变形。而且,通过将外板的紧固连结部设为薄壁部,由于薄壁部的截面系数小、弯曲刚性低,因此外板在薄壁部处变形而吸收外板与加强构件之间的面间尺寸的不均,能够抑制由紧固连结引起的外板的外观设计面的变形。
[0011] 这样,本公开的树脂后尾门在利用螺栓等紧固连结构件将外板与加强构件紧固连结时,作为加强构件的紧固连结部的臂朝向外板弯曲变形,并且作为外板的紧固连结部的薄壁部向加强构件的方向挠曲变形,由此吸收外板与加强构件之间的面间尺寸的不均,能够抑制由紧固连结引起的外板的外观设计面的变形。
[0012] 在本公开的树脂后尾门中,可以具有树脂制的阻流板,该阻流板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端部由紧固连结构件一并紧固连结于所述外板和所述加强构件。
[0013] 由此,能够抑制外板的外观设计面的变形,并能够将阻流板紧固连结于加强构件。
[0014] 【发明效果】
[0015] 本公开在将加强构件固定于树脂制的内板的树脂后尾门中,能够抑制将树脂制的外板与加强构件紧固连结时的外板的外观设计面的变形。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实施方式的树脂后尾门的立体图。
[0017] 图2A是表示图1所示的树脂后尾门的拆卸了阻流板和上外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8] 图2B是表示图2A所示的C部的详情的立体图。
[0019] 图3是图1、2A所示的A-A的剖视图。
[0020] 图4是图3所示的D部的详细剖视图。
[0021] 图5是图1、2A所示的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树脂后尾门100进行说明。树脂后尾门100由图1所示的树脂制的上外板10、下外板15以及图2A所示的树脂制的内板20和固定于内板20的金属制的加强构件30构成。加强构件30包括:沿内板20的上边部20A和左侧的侧部20L的大致L字型的左肩加强构件30L;和沿内板20的上边部20A和右侧的侧部20R的大致L字型的右肩加强构件30R。左肩加强构件30L与右肩加强构件30R为左右对称,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左肩加强构件30L为加强构件3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上外板10的车辆上下方向上侧安装有后尾门玻璃50。另外,在上外板10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部安装有树脂阻流板40。树脂后尾门100通过未图示的安装铰链而安装于车顶板60。上外板10的外表面成为外观设计面10a。
[0023] 如图3所示,内板20的上边部20A是向上凹陷的大致槽形的截面形状,上外板10的上部是向下凹陷的大致槽形的截面形状。因此,当在内板20组合上外板10时,如图3所示在内部形成中空空间18。
[0024] 如图2A、图3所示,在内板20的上部的中空空间18配置、固定有大致L字型的金属制的加强构件30。如图2A、3所示,与内板20的上边部20A连接的部分的加强构件30是折板构造,包括固定于内板20的固定部30c、从固定部30c朝向上外板10延伸的延伸部30b、以及从延伸部30b与上外板10的内表面大致平行地保持宽度E的间隙而延伸的平板部30a。加强构件30的固定部30c在从内板20的周缘部稍进入内侧之处通过厚壁的粘结剂37粘结固定于内板20。加强构件30的粘结部位以外的部分在与内板20的中空空间18侧的面之间具有间隙。而且,在内板20的周缘部,通过粘结剂12固着上外板10的周缘部。
[0025] 如图2B、图4所示,在加强构件30设有从平板部30a向上外板10的方向倾斜地弯折而延伸的臂31。臂31具备根侧的弯曲部分31a、前端侧的弯曲部分31b、由弯曲部分31a、31b夹着的延伸部分31c。根侧的弯曲部分31a的弯曲度成为θ1而前端侧的弯曲部分31b的弯曲角度成为θ2。臂31的前端设有与上外板10大致平行并供螺栓35通过的孔32。臂31的弯曲部分31a、31b通过加工硬化而变硬,臂31的由弯曲部分31a、31b夹着的延伸部分31c容易挠曲。而且,在上外板10的通过螺栓35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部设有板厚比周围的一般部11a的板厚薄的薄壁部11。薄壁部11与薄壁部11以外的一般部11a相比截面系数小,弯曲刚性低。
[0026] 如图3所示,树脂阻流板40包括主体42和保持螺母34的螺母保持部43。主体42经由间隔件36而通过作为紧固连结构件的螺栓35、螺母34而一并紧固连结于上外板10和加强构件30的臂31。
[0027] 如图4所示,在组装树脂阻流板40时,使树脂阻流板40对应于上外板10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端的薄壁部11,向加强构件30的臂31的孔32穿过螺栓35,将螺栓35拧入于由树脂阻流板40的螺母保持部43保持的螺母34。在将螺栓35拧紧之前,在间隔件36与上外板10的薄壁部11之间空出宽度d的间隙。
[0028] 臂31的弯曲部分31a、31b通过加工硬化而变硬,由弯曲部分31a、31b夹着的延伸部分31c容易挠曲。因此,当将螺栓35拧紧时,如图4的虚线、箭头39所示,延伸部分31c进行弯曲变形,加强构件30的臂31的前端朝向上外板10的薄壁部11移动。而且,上外板10的薄壁部11由于截面系数小、弯曲刚性低,因此如箭头19所示,加强构件30挠曲变形。并且,臂31和薄壁部11变形至臂31的弯曲变形量与薄壁部11的挠曲变形量的合计成为间隙的宽度d为止。
并且,主体42经由间隔件36而通过螺栓35、螺母34一并紧固连结于上外板10和加强构件30。
这样,能够通过加强构件30的臂31的弯曲变形和上外板10的薄壁部11的挠曲变形来吸收上外板10与加强构件30之间的面间尺寸的不均。臂31的各弯曲部分31a、31b的弯曲角度θ1、θ2及薄壁部11的板厚以在拧紧螺栓35时不残留塑性变形的方式进行调整,因此臂31的变形、薄壁部11的变形为弹性变形。
[0029] 薄壁部11的周围由板厚大的一般部11a包围,因此其变形对一般部11a的变形几乎不会造成影响,对比之远的位置的上外板10的外观设计面10a也几乎不会造成影响。因此,实施方式的树脂后尾门100能够抑制上外板10的外观设计面10a的变形,并将树脂阻流板40通过螺栓35、螺母34紧固连结于加强构件30。
[0030] 这样,实施方式的树脂后尾门100在将上外板10和加强构件30通过螺栓35、螺母34进行紧固连结时,作为加强构件30的紧固连结部的臂31朝向上外板10弯曲变形,并且作为上外板10的紧固连结部的薄壁部11向加强构件30的方向挠曲变形,由此吸收上外板10与加强构件30之间的面间尺寸的不均,能够抑制由紧固连结引起的上外板10的外观设计面10a的变形。
[0031]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其他的实施方式。图5是图1、图2A所示的B-B的剖视图,示出在加强构件30通过螺栓38紧固连结上外板10的构造。对于与先前参照图1~4说明的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标注同样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0032] 如图5所示,加强构件30是与参照图2B说明的臂31同样的构造,在孔32的内板20侧具备将供螺栓38拧入的螺母34固定的臂33。
[0033] 与先前参照图4说明的情况同样,首先,在上外板10的薄壁部11与加强构件30的臂33之间空出间隙。在通过螺栓38和螺母34将上外板10的薄壁部11和加强构件30的臂33拧紧时,臂33和薄壁部11发生变形,吸收该间隙而将上外板10的薄壁部11和臂33通过螺栓35、螺母34来紧固连结。薄壁部11的变形不会对上外板10的外观设计面10a造成影响,因此能够抑制上外板10的外观设计面10a的变形,并将树脂阻流板40通过螺栓35、螺母34紧固连结于加强构件30。
[0034] 如图5所示,后尾门玻璃50的上边经由聚酯51而固定在上外板10上。通过利用螺栓38、螺母34将上外板10与加强构件30紧固连结,能够提高后尾门玻璃50的安装部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后尾门玻璃50的振动而抑制在车内产生共鸣音。
[0035] 如以上说明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后尾门100能够抑制上外板10的外观设计面10a的变形,并且利用螺栓38、螺母34将上外板10与加强构件30紧固连结而提高树脂后尾门
100的刚性来抑制树脂后尾门100的振动。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尾门推杆 2020-05-12 90
一种水槽尾门 2020-05-12 903
尾门定位夹具 2020-05-13 930
尾门构造 2020-05-11 477
尾门构造 2020-05-11 882
车辆尾门 2020-05-11 777
尾门铰链加强板 2020-05-13 800
尾门构造 2020-05-11 199
一种自吸尾门锁 2020-05-12 888
一种尾门锁 2020-05-11 7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