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

阅读:471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盘式制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汽车 用的盘式 制动 钳 (1),其中,导向销(10,11)安装在 支架 (2)的导向销孔(5-8)中,导向销 支撑 摩擦片 (44,45),浮动壳体(22)通过摩擦片 弹簧 与摩擦片 背板 相连,该制动钳的组成部件少,生产所需机加工少,噪音低,并且安装方便。,下面是盘式制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22),具有缸体(40)、壳体桥部(26)以及壳体爪部(23),壳体桥部(26)连接缸体(40)和壳体爪部(23);
活塞(21),与缸体(40)配合;
支架(2),具有主侧、从侧、内侧和外侧,主侧和从侧相对,内侧和外侧相对,支架(2)还具有两支架臂(3,4),其中一支架臂(3)位于支架(2)的主侧,另一支架臂(4)位于支架(2)的从侧,每一支架臂(3;4)上设置有内侧导向销孔(5;7)和外侧导向销孔(6;8);
摩擦片(44),包括内摩擦片背板(12),在内摩擦片背板(12)两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销孔(14,16)且在内摩擦片背板(12)正面设置有摩擦材料(18);
活塞承接件(20),分别连接内摩擦片背板(12)的背面和活塞(21);
壳体桥部承接件(25),连接壳体桥部(26)和内摩擦片背板(12),以使内摩擦片背板(12)与壳体桥部(26)径向紧贴;
外摩擦片(45),包括外摩擦片背板(13),在外摩擦片背板(13)两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销孔(15,17),且在外摩擦片背板(13)正面连接摩擦材料(18);
壳体爪部承接件(19,24),连接壳体爪部(23)和外摩擦片背板(13),以使外摩擦片背板(13)与壳体爪部(23)轴向紧贴;
两根导向销(10,11),每一根导向销(10;11)插入共轴线的内侧导向销孔(5;7)、第一导向销孔(14;16)、第二导向销孔(15;17)以及外侧导向销孔(6;8);
内摩擦片背板(12)的正面的摩擦材料(18)和外摩擦片背板(13)的正面的摩擦材料(18)相对,用于与制动盘(43)摩擦产生制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活塞承接件(20)是设置于内摩擦片背板(12)上的凸台(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壳体桥部承接件是内摩擦片弹簧(25),内摩擦片弹簧(25)与内摩擦片背板(12)连接,在内摩擦片背板(12)与壳体(22)的壳体桥部(26)之间产生径向力,以使内摩擦片背板(12)与壳体桥部(26)径向紧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壳体爪部承接件(19,24)包括设置在外摩擦片背板(13)背面的凸台(19)和外摩擦片弹簧(24),壳体爪部(23)上形成有支承孔(28),凸台(19)插入支承孔(28),外摩擦片弹簧(24)与外摩擦片背板(13)连接,并在外摩擦片背板(13)与壳体(22)的壳体爪部(23)间产生轴向力,以使外摩擦片背板(13)与壳体爪部(23)轴向紧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噪片(29),分别设置在内摩擦片背板(12)和外摩擦片背板(13)的背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支架臂(3,4)的横截面(30)在支架的内外侧导向销孔(5,6,7,8)之间的区域形成沟槽状,该沟槽状具有圆弧部分(31),并且圆弧部分(31)与支架臂(3,4)的内侧导向销孔(5,7)或外侧导向销孔(6,8)的圆心(34)重合或至少接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支架(2)还具有支架横梁(35),支架横梁(35)连接所述两支架臂(3,4),支架横梁(35)上形成有两安装孔(38),在两安装孔(38)之间的支架横梁(35)的中间区域(36)形成有用于支撑壳体(22)的导向槽(37)。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壳体爪部(23)的支承孔(28)为圆柱形。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壳体桥部承接件还包括分布在壳体桥部上表面(42)两侧的、两个轴向的互相隔离的内摩擦片弹簧导向面(4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内摩擦片弹簧导向面(41)的导向尺寸(46)至少要与内摩擦片(44)和外摩擦片(45)的损耗量以及制动盘(43)的耗损量相符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缸体(40)在避开壳体桥部(26)的缸体侧(47)有一个凸出部分(48)。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在壳体桥部(26)与缸体(40)的连接区域(39),壳体桥部(26)的内表面(49)具有导向面(50),导向面(50)的导向面中心(51)与缸体(40)的中心(52)重合或接近。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导向面(50)的轴向尺寸(53)至少要与内摩擦片(44)和外摩擦片(45)的损耗量以及制动盘(43)的耗损量相符合。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壳体爪部(23)在其支承孔(28)外部轮廓(54)有漏空(55)。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壳体爪部(23)的内侧(56)在漏空(55)的导向段(57)与漏空平面(58)重合,然后上升至漏空上端(59),并在漏空上端(59)基本与漏空平面(58)平行。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在内摩擦片背板(12)的外表面径向设置有凸出部分(60),凸出部分(60)位于内摩擦片背板导向销孔(14,16)之间的中间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径向凸出部分(60)厚度(61)小于内摩擦片背板(12)的厚度(62)。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在径向凸出部分(60)的舷侧(63)形成两个倒钩(64)。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在径向凸出部分(60)的舷侧(63)形成两个止位槽(65)。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在径向凸出部分(60)的舷侧(63)形成一个倒钩(64)和一个止位槽(65)。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径向凸出部分(60)根据内摩擦片背板(12)的厚度(62)调整安排,以设置内摩擦片弹簧(25)作用力(106)到内摩擦片(44)质心线(67)的距离(105)。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径向凸出部分(60)在其厚度较薄的区域设置有一个止位槽(68)。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内摩擦片背板(12)的径向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分离的径向凸出部分(69)。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两个分离的径向凸出部分(69)对称地设置在径向凸出部分(60)两侧。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两个分离的径向凸出部分(69)的外表面(70)位于缸体(40)的同轴表面(71)上,其轴心(72)与缸体中心(52)重合或至少接近。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销孔(14,16)或第二导向销孔(15,17)具有多个同心圆弧段(73)以及多个凹面(75),同心圆弧段(73)和凹面(75)沿第一导向销孔(14,16)或第二导向销孔(15,17)的导向销孔轮廓面(74)交替设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凹面(75)的个数是四个。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销孔(14,16)或第二导向销孔(15,17)的凹面(75)均匀分布,在内摩擦片背板、外摩擦片背板(12,13)的平面(77)上所受的力与内、外摩擦片背板(12,13)的对称轴(76)平行以及与内摩擦片背板、外摩擦片背板(12,13)的对称轴(76)垂直,在内摩擦片背板、外摩擦片背板(12,13)的平面(77)上所受的力直接作用在导向销孔轮廓面(74)中的同心圆弧段(73)上。
2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减噪片(29)的面积等于内摩擦片背板(12)或外摩擦片背板(13)的面积。
3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减噪片(29)具有第三导向销孔和爪(78),多个爪(78)形成自第三导向销孔的内表面。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减噪片(29)的爪(78)填充进摩擦片背板(12,13)的导向销孔(14,15,16,17)的凹面(75)中。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减噪片(29)的爪(78)填充进摩擦片背板(12,13)的导向销孔(14,15,16,17)的凹面(75)中,并稍微超出。
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导向销(10,11)的一个末端上有一个导向销法兰盘(80),在另一末端上有一个导向销挡圈槽(81)。
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导向销(10,11)在其两端各有一个挡圈槽(81)。
3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内摩擦片弹簧(25)具有两个弹簧爪(82)、与弹簧爪相接的侧壁(83)以及连接侧壁的内摩擦片弹簧的底面(84),底面(84)上有一个漏空(85)。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底面(84)上的漏空(85)呈矩形,漏空的纵向面(86)与底面的纵向面(87)平行;在每个漏空的纵向面(86)的中间区域(89),每个底面的漏空的凸出部分(88)都在内摩擦片弹簧的底面(84)的表面(91)向底面的漏空(85)的中心线(90)延伸。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底面的漏空的凸出部分(88)的端面(92)稍呈圆弧型,使凸出部分的端面(92)之间的距离在漏空的中心线(90)上最小。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底面的漏空的凸出部分(88)有平行的底边(93)。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底面上的漏空(85)基本呈矩形,漏空的纵向面(86)与底面(84)的纵向面(87)平行,在漏空的一舷侧(94),一个舌头状的凸出部分(95)在底面(84)的表面(91)向底面上的漏空(85)的中心线(90)延伸。
40.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底面上的漏空(85)呈矩形,漏空的纵向面(86)与底面(84)的纵向面(87)平行,在漏空的两舷侧(94),各有一个舌头状的凸出部分(95)在底面(84)表面(91)向底面上的漏空(85)的中心线(90)延伸。
4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外摩擦片弹簧(24)具有平底座板(96)、与平底座板(96)相连的侧壁(97)、沿此侧壁与平底座板(96)平行延伸的片弹簧部分(98),外摩擦片弹簧爪部(99)与片弹簧部分(98)末端相连。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外摩擦片弹簧的侧壁(97)、片弹簧部分(98)以及外摩擦片弹簧爪部(99)的形状呈梯形。
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钳(1),其特征在于,支架(2)与一转向节(102)为一体。

说明书全文

盘式制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盘式制动钳,尤其是一种带小摩擦片的浮动盘式制动钳。

背景技术

[0002] 如今,在大多数汽车中使用的制动钳,摩擦片通常装在支架与壳体的平行槽内,并通过其支撑及导向。支架及壳体上的导向槽需通过机加工获得,通常使用拉床通过拉刀拉削而成。拉床及其刀具都十分昂贵,拉刀的调整也很复杂,需根据所加工支架或壳体导向槽尺寸逐阶调整拉刀梯度,确保适当的拉削余量。根据摩擦片背板导向部位宽度及长度的不同,需要配置不同的拉刀。
[0003] 在常用的制动钳结构中,壳体与支架之间通过导向销连接,为了便于将制动钳固定在转向节上,支架上有安装孔。壳体通常由导向销支撑并导向。如果导向销通过螺纹固定在支架上,壳体则通过其导向孔在导向销上进行导向。如果导向销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的销孔上,壳体则通过导向销在支架的导向孔中进行导向。为了防止潮湿或污物对导向不利,通常导向销及导向销孔被密封起来。
[0004] 在德国第DE 1070 048号专利揭示内容中,制动钳可移动的摩擦片对称地位于制动盘的两侧。导向销通过外摩擦片背板导向孔,越过制动盘外轮廓,再通过支架衬套及内摩擦片背板导向孔,最终导向销的末端与拉臂相连。支架衬套加长了对导向销的导向长度。内摩擦片与活塞缸体相连,活塞与拉臂相连。液压缸体活塞推动拉臂及导向销使外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同时,来自活塞缸体底部的作用推内摩擦片,并使其压向制动盘,从而产生制动力。在制动过程中,摩擦片背板会产生弯曲变形,此变形需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在这种结构中,则需要用更厚的板,常用的五毫米厚钢板就不再适用了。
[0005] 另一结构盘式制动钳揭示于第DE 1 006 735号德国专利文本中。在该设计中,两个沟状摇臂压住内摩擦片背板,与两个在内摩擦片背板上的铰链杆相连。这两个沟状摇臂在活塞缸体推力的作用下,使内摩擦片直接压向制动盘,外摩擦片在铰链杆的拉力作用下压向制动盘。此结构中的摩擦片背板的变形与第DE 1 070 048号专利中的摩擦片背板相比是减少了。
[0006] 在第DE 1 505 491号德国专利的文本以及第US 3 298 468号和第US 3406 792号相关美国专利中提到了的盘式制动钳,制动钳没有支架,通过导向销直接安装在转向节上。转向节的轴心与制动盘中心相一致。导向销经过内、外摩擦片背板的导向孔,他们之间的安装为间隙配合。壳体分为两部分—壳体桥部及活塞缸体,他们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平头销钉穿过壳体及内、外摩擦片的销孔。根据美国专利第3 406 792号的揭示,安装平头销钉的壳体活塞缸体侧及爪部的销孔内嵌有衬套,平头销钉末端由弹性卡簧止位。
[0007] 在德国享有小专利的样品设计第DE 85 19 567号以及相关美国专利US 4944371中提到的盘式制动钳,壳体分为两部分,缸体侧销孔为通孔,爪部部销孔为螺纹孔,他们通过末端带螺纹的导向销钉连成一体。内、外摩擦片背板两侧凸起钩住导向销钉。内、外摩擦片背板中央凸台安放在壳体桥部的观察孔中,在此凸台上有一导向孔,摩擦片通过此导向孔被平头钉定位及导向。摩擦片片状弹簧的末端支撑在壳体桥部的弹簧导向轨道上处,片状弹簧将平头钉拉向壳体桥部并使摩擦片背板两侧贴向导向销钉。
[0008] 此外,在第EP 359 548号欧洲专利的文本中提到的盘式制动钳,摩擦片背板两侧的圆弧状末端装入支架中的圆弧形导向槽内,摩擦片通过此槽支撑并导向。摩擦片背板上有两个圆柱形凸台与壳体爪部的槽相连,并支撑壳体。摩擦片背板上的铆接弹簧将摩擦片与壳体联成一体。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出这样一种盘式制动钳:它组成的部件少,生产所需的机加工少且容易安装。
[0010]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盘式制动钳,其特点是,包括壳体、活塞、支架、内摩擦片、活塞承接件、壳体桥部承接件、外摩擦片、壳体爪部承接件以及两根导向销,其中,壳体具有缸体、壳体桥部以及壳体爪部,壳体桥部连接缸体和壳体爪部;活塞与缸体配合;支架具有主侧、从侧、内侧和外侧,主侧和从侧相对,内侧和外侧相对,支架还具有两支架臂,其中一支架臂位于支架的主侧,另一支架臂位于支架的从侧,每一支架臂上设置有内侧导向销孔和外侧导向销孔;内摩擦片包括内摩擦片背板,在内摩擦片背板两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销孔且在内摩擦片背板正面设置有摩擦材料;活塞承接件分别连接内摩擦片背板的背面和活塞;壳体桥部承接件,连接壳体桥部和内摩擦片背板,以使内摩擦片背板与壳体桥部径向紧贴;外摩擦片,包括外摩擦片背板,在外摩擦片背板两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销孔,且在外摩擦片背板正面连接摩擦材料;壳体爪部承接件连接壳体爪部和外摩擦片背板,以使外摩擦片背板与壳体爪部轴向紧贴;两根导向销中的每一根导向销插设于共轴线的内侧导向销孔、第一导向销孔、第二导向销孔以及外侧导向销孔;内摩擦片背板的正面的摩擦材料和外摩擦片背板的正面的摩擦材料相对,在制动时与制动盘摩擦产生制动力矩。
[0011] 所述的盘式制动钳,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活塞承接件设置于内摩擦片背板上的凸台。
[0012] 所述的盘式制动钳,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壳体桥部承接件是内摩擦片背板,内摩擦片弹簧与内摩擦片背板连接,在内摩擦片背板与壳体的壳体桥部之间产生径向力,以使内摩擦片背板与壳体桥部径向紧贴。
[0013] 所述的盘式制动钳,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壳体爪部承接件包括设置在外摩擦片背板背面的凸台和外摩擦片弹簧,壳体爪部上形成有支承孔,凸台插入支承孔,外摩擦片弹簧与外摩擦片背板连接,并在外摩擦片背板与壳体的壳体爪部间产生轴向力,以使外摩擦片背板与壳体爪部轴向紧贴。
[0014] 所述的盘式制动钳,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还包括减振片,分别设置在内摩擦片背板和外摩擦片背板的背面。
[0015] 由于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这样的优点:盘式制动钳中的活塞在缸体内的液压力作用下使内摩擦片沿导向销压向制动盘,同时,壳体缸体顶部也在液压力作用下使外摩擦片沿导向销从另一侧压向制动盘,从而产生制动力。盘式制动钳由支架进行支承,具体说,内、外摩擦片通过导向销由支架进行支承,壳体桥部由壳体桥部承接件实现径向定位以及径向支承,壳体爪部由壳体爪部承接件实现径向定位和径向支承,支架只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也即钻安装导向销的内侧导向销孔和外侧导向销孔、加工安装面及安装孔即可,相较于现有的盘式制动器,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组成的部件少,生产所需的机加工少,且容易安装。
[0016]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所述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17] 图1:盘式制动钳左视图和第一种转向节结构。
[0018] 图2:图1的盘式制动钳的左侧视图和第一种转向节结构。
[0019] 图3:盘式制动钳的主视图和第二种转向节结构。
[0020] 图4:图3的盘式制动钳的右侧视图和第二种转向节结构。
[0021] 图5:盘式制动钳的俯视图。
[0022] 图6:盘式制动钳的一个切向剖视图。
[0023] 图7:盘式制动钳的一个轴向剖视图。
[0024] 图8:盘式制动钳的右视图,剖面通过支架的导向销孔。
[0025] 图9:壳体爪部与外摩擦片切向剖视图,截面通过外摩擦片弹簧定位孔中心。
[0026] 图10:第一种支架结构视图。
[0027] 图11:支架侧视图。
[0028] 图12:支架导向销孔部位和制动盘局部剖视图。
[0029] 图13:第二种支架结构。
[0030] 图14:第三种支架结构。
[0031] 图15:壳体的前视图。
[0032] 图16:外摩擦片及壳体爪部的局部剖视图,截面通过壳体爪部支撑孔中心。
[0033] 图17:外摩擦片弹簧。
[0034] 图18:外摩擦片弹簧的俯视图。
[0035] 图19:第二种壳体结构的前视图。
[0036] 图20:第二种壳体结构桥部的切向剖视图。
[0037] 图21:第二种结构的盘式制动钳切向剖视图—内摩擦片背板在壳体桥部内表面上的导向面。
[0038] 图22:第二种壳体结构桥部内表面仰视图,内摩擦片背板在壳体桥部内表面上的导向区域。
[0039] 图23:盘式制动钳的后视图。
[0040] 图24:盘式制动钳的前视图。
[0041] 图25:第二种结构的壳体桥部以及支架切向剖视图,第二种结构的内摩擦片视图。
[0042] 图26:第二种结构盘式制动钳的壳体后视图。
[0043] 图27:壳体桥部以及支架切向剖视图。
[0044] 图28:第一种内摩擦片结构。
[0045] 图29:第二种内摩擦片结构。
[0046] 图30:外摩擦片。
[0047] 图31:第一种导向销结构。
[0048] 图32:第二种导向销结构。
[0049] 图33:第一种内摩擦片弹簧结构。
[0050] 图34:内摩擦片弹簧纵剖面。
[0051] 图35:第二种内摩擦片弹簧结构。
[0052] 图36:第三种内摩擦片弹簧结构。
[0053] 图37:第四种内摩擦片弹簧结构。
[0054] 图38:第五种内摩擦片弹簧结构。
[0055] 图39:第二种内摩擦片背板结构。
[0056] 图40:摩擦片背板的导向销孔。
[0057] 图41:第一种内摩擦片背板和减振片结构。
[0058] 图42:减振片的导向销孔区域。
[0059] 图43:减振片的导向销孔区域的侧视图。
[0060] 图44:摩擦片背板的导向销孔和减振片的爪。
[0061] 图45:减振片在导向销孔中的爪稍微超出的部分。
[0062] 图46:另一种摩擦片背板的导向销孔和减振片的爪。
[0063] 图47:另一种减振片在导向销孔中的的爪稍微超出的部分。
[0064] 图48:内摩擦片的侧视图。
[0065] 图49:第一种摩擦片背板外径上的凸出部分。
[0066] 图50:第二种摩擦片背板外径上的凸出部分。
[0067] 图51:第三种摩擦片背板外径上的凸出部分。
[0068] 图52:第四种摩擦片背板外径上的凸出部分。
[0069] 图53:内摩擦片弹簧的作用力,反作用力与质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图1表示盘式制动钳1安装在转向节102上的基本结构。此图可以看出,盘式制动钳1通过两个螺栓将支架2固定在转向节102上。按图7缸体40定义为主视图,则盘式制动钳1为左视图。图1中所示的中心线,也同样是图12与图53中所示制动盘43的中心线。制动盘43的旋转轴垂直穿过该中心线的交点。
[0071] 如图1所示,盘式制动钳1通过支架2连接在转向节102上,这是基本结构,也是第一种结构实例。假设前进方向是顺时针方向,那么图1中盘式制动钳1的左侧就成为主侧,而右侧则成为从侧。
[0072] 以下规定:轴向为经过制动盘43的轴线或与该轴线平行的方向,径向为与制动盘43的轴线垂直的方向。
[0073] 在图3中,盘式制动钳1安装在转向节102上。支架2与转向节102为一整体,支架2成为转向节102的一部份。这一连接结构是第二种结构实例。
[0074] 图2所示为盘式制动钳1,支架2以及第一种结构实例的转向节102的左视图相对图1。
[0075] 图4所示为盘式制动钳1,与转向节102一体的支架2以及第二种结构的转向节102的右视图相对图3。
[0076] 以下描述是关于第一种结构实例的,但就其意义,它也可以应用于第二种结构实例。
[0077] 图5所示为盘式制动钳1的俯视图,图6所示为切向剖视面,图7所示为通过盘式制动钳1的轴向剖视面。
[0078] 盘式制动钳1由以下主要部件构成:壳体22,活塞21,支架2和内摩擦片44、外摩擦片45。
[0079] 支架2构成了制动钳的基础,它承载壳体22并将内摩擦片44、外摩擦片45的制动力导入转向节102。
[0080] 壳体22包括缸体40、壳体桥部26以及壳体爪部23。
[0081] 壳体缸体40内装有活塞21,在盘式制动钳1制动时,来自制动总的液压流入缸体,向该活塞21施加压力,产生的液压力使活塞21在缸体40内移动。这样,活塞就将内摩擦片44推向制动盘43。
[0082] 作用于活塞上的液压,同样也作用于缸体40的底部。这个力使缸体40向与活塞21位移相反的方向移动。
[0083] 壳体桥部26、壳体爪部23与缸体40整体移动。壳体爪部23将外摩擦片45推向制动盘43。
[0084] 随着内摩擦片44、外摩擦片45摩擦材料磨损,也使它们相对于支架2的位置发生改变。但内外内摩擦片44、外摩擦片45摩擦材料均匀磨损其对称中心相对支架2的位置不发生改变。
[0085] 内外内摩擦片44、外摩擦片45相对于壳体22的位置变化是不同的。
[0086] 外摩擦片45不改变其相对于壳体爪部23的位置。它与壳体22一起移动。
[0087] 相反,内摩擦片44相对于壳体22的位置变化非常明显,外摩擦片45摩擦材料磨损时,壳体22如图6沿磨损方向向左移动。同时,内摩擦片44也如图6沿磨损方向向右移动。因此,内摩擦片44相对壳体22的位移是相对支架2的两倍。能够清楚了解并观察到这一点,对于正确计算出如图5所示的内摩擦片弹簧导向面41及壳体外表面导向尺寸46,以及如图22所示的导向面50的轴向尺寸53十分重要。以下将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0088] 如图20所示,在壳体桥部26与缸体40的连接区域39,壳体桥部26的内表面49具有导向面50,导向面50的导向面中心51与活塞缸体40的中心52重合或接近。
[0089] 如图10,11,12,13,14所示,支架2有两个安装孔38,这两个安装孔38之间通过支架横梁35相连。支架安装孔38通过螺栓与转向节102连接,如图1所示。
[0090] 在第二种结构中,当支架2与转向节102一体时,如图4所示,就不需用螺栓连接。
[0091] 从安装孔38延伸出两个支架臂3,4。其中,图10中左边的支架臂3,以下称主侧支架臂3;图10中右边的支架臂4,以下称从侧支架臂4。
[0092] 图11中,支架2上的安装面9,称为支架2的内侧,与该面相对的另一面称作外侧。
[0093] 两个支架臂3,4都横跨制动盘43。
[0094] 支架2内侧有一个主侧支架臂3的内侧导向销孔5及一个从侧支架臂4的内侧导向销孔7。
[0095] 支架2外侧有一个主侧支架臂3的外侧导向销孔6及一个从侧支架臂4的外侧导向销孔8。
[0096] 导向销孔5、6、7、8为了安装导向销10、11而设计成通孔,如图31、32所示。导向销装入内摩擦片背板12,外摩擦片背板13的导向销孔14,15,16,17,如图28,29,30所示。
[0097] 图12描绘了制动盘43另一侧的从侧支架臂4的局部剖视图。支架臂的从侧7、8导向销孔中心线为34。在从侧支架臂4上的圆弧31是圆柱面32的一段圆弧,圆柱面32的中心线33与支架臂导向销孔中心线34同轴。图28、29、30以及图25所示:从侧导向销11支撑的摩擦片背板12、13左侧15、16到该圆弧31有一定的间隙。在主侧支架臂3上也具有圆弧31,导向销10支撑的摩擦片背板14,17到该圆弧31也有一定的间隙。
[0098] 支架2只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钻安装导向销10、11的导向孔、加工安装面及安装孔即可。
[0099] 如图13所示,为避免与缸体40发生干涉图23所示,支架2在其支架横梁35上有一个圆弧槽37,为毛坯面,不需要通过机加工获得。
[0100] 如图13、14所示:在支架2横梁35的圆弧槽或平底槽37反面有一个凸圆弧面36,增加支架横梁35的强度。
[0101] 根据如图14所示的支架2的第三种结构,支架横梁上的导向槽37为一平面,该平面为壳体缸体40上的导向凸台48的支撑面,如图7,19,20所示。
[0102] 图21,图23所示为盘式制动钳1的第一种结构,内摩擦片背板12上两个分开的凸出部分69,如图29所示,支撑壳体22桥部26,在内摩擦片弹簧25的作用下,紧贴壳体桥部内导向面27,如图22所示。
[0103] 图25,图26所示为盘式制动钳1的第二种结构,支架2上的导向槽37通过壳体导向凸台48支撑壳体22缸体侧47,如图14,图20所示,在内摩擦片弹簧25的作用下,通过导向销10,11的传递,使壳体导向凸台48紧贴支架2上的导向槽37。
[0104] 图28,29,30描绘了内摩擦片44、外摩擦片45结构。其中,图28描绘第一种结构的内摩擦片44结构,图29描绘第二种结构的内摩擦片44结构,图30描绘外摩擦片45结构。
[0105] 内摩擦片44主要由内摩擦片背板12、摩擦材料18和减振片29组成,外摩擦片45主要由外摩擦片背板13、摩擦材料18和减振片29组成。
[0106] 内摩擦片背板12,外摩擦片背板13的三种结构都有导向孔14,15,16,17,摩擦材料18和减振片29。
[0107] 内摩擦片44的摩擦片背板12的第一种结构中,在摩擦片背板12的中心有一个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用于连接内摩擦片弹簧25。
[0108] 内摩擦片44的摩擦片背板12的第二种结构中,在摩擦片背板12的中心也有一个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它也同样用于连接内摩擦片弹簧25。此外,摩擦片背板12上还有与该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对称的另外两个分开的凸出部分69,它们用于支撑壳体22。
[0109] 图31所示是第一种结构的导向销10,11,图32所示是第二种结构的导向销10,11。
[0110] 导向销10,11位于支架2的内侧导向销孔5、7和外侧导向销孔6、8中。在第一种结构中,轴用挡圈保证导向销不从导向孔5,6,7,8中轴向窜动,轴用挡圈固定在导向销挡圈槽81内。在第二种结构中,导向销法兰盘80和一个导向销挡圈保证了导向销不从导向孔5,6,7,8中轴向窜动,挡圈固定在导向销挡圈槽81内。
[0111] 导向销10,11承载了制动力,内摩擦片44、外摩擦片45的惯性力以及壳体22部分的惯性力并传给支架2。
[0112] 图48所示为内摩擦片44的侧视图。图49,50,51,52描绘了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的不同制造情况。图33至38描绘了内摩擦片弹簧25的不同制造情况。
[0113] 图48,49所示为第一种结构的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其轴向厚度61小于摩擦片背板12的厚度62。这种结构的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位于摩擦片背板12的中间。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周边。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上的止位槽68将内摩擦片弹簧25连接到内摩擦片背板12上。图49所示的外径上的凸出部分上的止位槽68的形状是长方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如图50所示的第二种结构的外径上的凸出部分的止位槽68的径向外边缘也如图49所示的第一种结构一样,经过切线方向。在制造中要求外径上的凸出部分的止位槽68的冲压横截面要尽可能大,所以在如图50所示的第二种结构中,止位槽68的径向内部圆形区域为冲压提供了更大的横截面积。
[0114] 图51所示为第三种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其舷侧63有两个倒钩64。
[0115] 图52所示为第四种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该凸出部分60在其舷侧63有一个倒钩64和一个止位槽65。
[0116] 图33至38所示为背板五种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配套的弹簧。内摩擦片弹簧25有一个矩形底面84。内摩擦片弹簧的侧壁83与底面84连接,侧壁83与底面84表面91成70度角,内摩擦片弹簧25为自由状态。内摩擦片弹簧爪82与该侧壁83相连。内摩擦片弹簧爪82几乎是矩形,但相对内摩擦片弹簧的底面84要窄些。侧壁83从较宽的底面84接近较窄的内摩擦片弹簧爪82。内摩擦片弹簧爪82稍微向底面表面91倾斜。内摩擦片弹簧爪82在其靠近末端处圆弧过渡,末端与底面表面91成45度角。
[0117] 内摩擦片弹簧的底面84有一处漏空85,是矩形的。该矩形漏空85的纵向面86与底面84平行。在漏空85的纵向面86的中间区域,有凸出部分88从漏空85的中间凸出。底面漏空的凸出部分的端面92之间的距离小于内摩擦片背板12的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的厚度61。
[0118] 图35所示为第二种结构的内摩擦片弹簧25。底面漏空的凸出部分88向上凸起。这里,凸出部分的端面92在中间区域之间的距离小于内摩擦片背板12的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的厚度61。
[0119] 图36所示为第三种结构的内摩擦片弹簧25。底面漏空的凸出部分88仍然向上凸起。这里,凸出部分的端面92在中间区域之间的距离也同样仍然小于内摩擦片背板12的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的厚度61。而底面漏空的凸出部分88的曲面半径大于图35所示的第二种结构中的曲面半径。此外,该凸出部分88的端面92与侧壁93相连。侧壁93之间互相平行,且与底面上漏空85的纵向面86垂直。
[0120] 图49,50所示为上述三种不同结构弹簧而设计的背板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内摩擦片弹簧25加压安装到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上。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周边倒角使其轻松进入内摩擦片弹簧25底面84上的漏空85中。在压紧内摩擦片弹簧25时,底面漏空的凸出部分88弯曲,直到底面漏空的凸出部分88滑过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的舷侧63,外径上的凸出部分上的止位槽68为止。
[0121] 平行的侧边93的距离与外径上的凸出部分上的止位槽68的宽度配合,止位槽68将内摩擦片弹簧25在切线方向定位。同样,如图35所示,弹簧25在第二种结构中,也能够通过底面漏空的凸出部分88的曲面与止位槽68宽度配合并定位。
[0122] 图37所示为第四种结构的内摩擦片弹簧25。内摩擦片弹簧25在底面84上的漏空85处有两个舌头状的凸出部分95从漏空85的舷侧94延伸向漏空的中心线90。该内摩擦片弹簧25与图51所示的第三种结构的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配合。在安装该弹簧过程中,舌头状的凸出部分95沿着外径上的凸出部分上的倒钩64的斜面滑行,同时稍稍弯曲,直到它们装配到倒钩64下面为止。
[0123] 图38所示为第五种结构的内摩擦片弹簧25。内摩擦片弹簧25在底面84上的漏空85处只有一个舌头状的凸出部分95从漏空85的一舷侧94延伸向漏空的中心线90。该内摩擦片弹簧25与图52所示的第四次制造的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配合。在安装该弹簧25过程中,与舌头状凸出部分95相对的漏空舷侧94被装入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0上的止位槽65中。漏空的舷侧94与该止位槽65共同构成止位。然后,一个力作用于弹簧25上包含舌头状的凸出部分95的那一侧。同时,舌头状的凸出部分95沿着外径上的凸出部分上的倒钩64的斜面滑行,直到它落到倒钩64下面为止。由于力的导入处与位于外径上的凸出部分上的止位槽65上的漏空舷侧94的止位处相间隔,力的导入处与止位处一同构成一个杠杆臂。与通过反作用力的导入处到止位槽65上的漏空舷侧94到止位处的距离构成的杠杆臂相比,上述杠杆臂是其两到三倍。反作用力的导入处在外径上的凸出部分的倒钩64的斜面上,在成为漏空中心线90的舌头状的凸出部分95末端。
[0124] 因此,一个明显较小的力就可以驱动内摩擦片弹簧25,这对于非机械安装是很有意义的。
[0125] 内摩擦片44、外摩擦片45通常装有减振片29。减振片29用于减小振动。这些振动是通过摩擦材料18在制动盘43上的摩擦产生的。出于这个原因,振动传播途径被通过阻碍尽可能得缓和。比如用涂了胶的金属板阻碍振动增加,这种金属板通常就被称作减振片29。减振片29被固定在常常是被粘在内摩擦片背板12,外摩擦片背板13上—摩擦材料18的另一侧。
[0126] 在图39到图47中,更进一步描绘了内摩擦片背板12,外摩擦片背板13和减振片29的各个细部。图39和41描绘的是内摩擦片背板12,以下也同样适用于外摩擦片背板
13。内摩擦片背板12,外摩擦片背板13有导向销孔14,15,16,17。内摩擦片背板12,外摩擦片背板13通过导向销孔14,15,16,17安装在支架2的导向销10,11上,并由此与支架2连接,如图8所示。
[0127] 每个导向销孔14,15,16,17都有四个槽,其基本形状为圆弧形及背板导向销孔轮廓面74。该轮廓面74包含有四个背板导向销孔的凹面75。减振片的爪78可以是矩形的,如图44,45所示,但它们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比如一个直角用圆弧过渡,如图46,47所示。
[0128] 如图41至43所示,减振片29有两个覆盖了导向销孔14,16,或导向销孔15,17,减振片29面积尽量与内摩擦片背板12的面积相同,相应于导向销孔14、16或导向销孔
15、17的地方,减振片29也具有导向销孔。
[0129] 与以上所述的一致性不同,减振片29中有定位孔,装入外摩擦片背板13铆接外摩擦片弹簧24的凸台19或内摩擦片背板12的凸台20,如图6、9所示。此外,外径上的凸出部分68,69可不用减振片29覆盖。
[0130] 减振片29的爪78从减振片29的导向销孔内壁形成。这些爪78从减振片29的表面弯出,并与表面基本垂直。
[0131] 减振片29被粘在内摩擦片背板12,外摩擦片背板13的背面。这些减振片的爪78填充背板导向销孔14,15,16的凹面75。
[0132] 根据内摩擦片背板12,外摩擦片背板13导向销孔14,15,16,17的凹面75的尺寸,减振片29的爪78安装在凹面75时要超出背板导向销孔轮廓面74-稍微超出的部分79,如图45,46所示。
[0133] 内摩擦片44、外摩擦片45通过导向销10,11安装在支架2上,导向销10,11稍稍挤压减振片29的爪78。在摩擦材料磨损的过程中或制动过程中减振片的爪78一直贴在导向销10,11的表面。这样,导向销10,11的振动以及通过摩擦材料18与制动盘43的摩擦而产生的振动向前传递就被缓和了。稍微超出的部分79,减振片的爪78压缩的尺寸,以及伴随而来的减振片29涂胶带来的偏差则由经验决定。
[0134] 为了可以长期保持给减振片29的爪78涂胶带来的偏差,使其不要因为制动力,特别是不要因为制动所引起的力而发生改变,背板导向销孔的凹面75被分散在同心圆弧段73周围。而同时,在背板12,13的平面77上所受的力与背板12,13的对称轴76平行以及与背板12,13的对称轴76垂直,在背板12,13的平面77上所受的力直接作用在背板导向销孔轮廓面74中的同心圆弧段73上。
[0135] 简而言之,径向的与切线的制动力不被传导入背板导向销孔的凹面75,而是直接导入背板导向销孔轮廓面74的同心圆弧段73。
[0136] 如图30,6,7,8,9,15,16,19,24所示,特别是在图9,16中,在外摩擦片45的背板13上有两个较大的凸台19支撑壳体爪部。凸台19装入到壳体22爪部23的支撑孔28内。
外摩擦片背板13和壳体爪部23接触。此外,外摩擦片背板13有另两个较小的凸台,用于铆接外摩擦片弹簧。
[0137] 图17,18所示的外摩擦片弹簧24有一个平底座板96组成。外摩擦片弹簧的侧壁97连接于该平底座板96。在弹簧24自由状态下,侧壁97稍微张开,它们各自与平底座板
96约成100度角。侧壁97与片弹簧部分98连接。片弹簧部分98止于外摩擦片弹簧爪部
99。外摩擦片弹簧24在平底座板96的中间部分有两个铆接孔100,用于将弹簧固定在外摩擦片背板13上。外摩擦片弹簧24是简单的冲压件。
[0138] 图15,16所示的壳体22爪部23与外摩擦片45接触面的另一侧—壳体爪部支撑孔外部轮廓54处有漏空55。在安装外摩擦片45时,外摩擦片弹簧24越过壳体爪部内侧的面56。壳体爪部内侧的面56有一个导向段57,导向段57轻微倾斜。组装时,外摩擦片弹簧24的片簧部分98在壳体爪部23的导向段57的下方向上推,片簧部分98由此沿着导向段57的斜面滑行。
[0139] 结合前面的描述,可以明白,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的装配关系大致为:导向销10、11通过内、外摩擦片背板12、13的导向销孔,安装在支架2上;摩擦片背板12、13在弹力作用下贴向壳体爪部23,壳体爪部23的凹台55的内侧56撑住弹簧部分98并拉紧它,直到外摩擦片背板13的凸台19安装在壳体爪部23的支撑孔28中;内摩擦片背板12被推向活塞
21,直到它与活塞的端面103紧贴,并且内摩擦片背板12上的凸台支撑位于壳体缸体侧20的活塞裙104内;内摩擦片背板12的径向凸出部分60安装在内摩擦片弹簧25的底面漏空
85上;内摩擦片背板12的径向凸出部分60压入内摩擦片弹簧25底面漏空的凸出部分88,最终装在内摩擦片弹簧底面84表面91的止位槽68中。
[0140]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例中,径向凸出部分60根据内摩擦片背板12的厚度62调整安排,以设置内摩擦片弹簧25作用力106到内摩擦片44质心线67的距离105。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制动钳总成 2020-05-13 515
自激制动钳 2020-05-11 401
卡钳制动器 2020-05-12 245
盘式制动钳 2020-05-12 743
汽车制动钳 2020-05-12 988
一种制动钳 2020-05-12 697
制动钳组件 2020-05-13 674
制动卡钳 2020-05-11 651
制动钳 2020-05-11 731
卡钳制动器 2020-05-13 1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