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柜

阅读:703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陈列柜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可以稳定地保持绝热壁及 覆盖 绝热壁下表面的机械室的顶板并能够提高 陈列柜 整体的强度的陈列柜。本发明的陈列柜(1),在绝热壁(6)的上方构成陈列室(3),在绝热壁(6)的下侧构成机械室(2),在机械室(2)内设置有冷却单元(R)的 压缩机 (18)、 冷凝器 (19)等,同时在绝热壁(6)内构成冷却室(24),在冷却室(24)内设置有冷却单元(R)的 蒸发 器 (26)以及冷却用 风 扇(27),并利用冷却用风扇(27)使与 蒸发器 (26)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在陈列室(3)内循环而成,具有对绝热壁(6)的下表面进行覆盖的机械室(3)的顶板(44),将顶板(44)载置于冷凝器(19)的 管板 (47)上并固定,由此保持绝热壁(6)。,下面是陈列柜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陈列柜,其在绝热壁的上方构成陈列室,在所述绝热壁的下 侧构成机械室,在该机械室内设置有冷却单元的压缩机以及冷凝器等,并 且在所述绝热壁内构成冷却室,在该冷却室内设置有所述冷却单元的蒸发 器以及冷却用扇,并利用所述冷却用风扇使与所述蒸发器进行了热交换 的冷气在所述陈列室内循环,所述陈列柜的特征在于,
具有覆盖所述绝热壁的下表面的所述机械室的顶板,该顶板载置并固 定于所述冷凝器的管板上,由此保持所述绝热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陈列柜,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对所述冷凝器通风的冷凝器用风扇以及固定在所述冷凝器 上并安装所述冷凝器用风扇的风扇壳体,在该风扇壳体上载置有所述顶 板。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陈列柜,其特征在于,
具有位于所述陈列室的四个的支柱和安装在该支柱上围绕所述陈 列室的周围的透明壁,
在所述顶板的四个角构成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尺寸的隅角部,所述 支柱以分别沿着各隅角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顶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陈列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是将一板整体弯曲成大致矩形箱状而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陈列柜,其特征在于,
具有位于所述机械室内并安装在所述顶板上对所述冷却用风扇进行 驱动的冷却用风扇达,
所述顶板的底壁的所述冷却用风扇马达所在的部分通过切起而向上 方提高,在与该提高部对应的所述顶板的侧壁,切起形成有进入到该提高 部的下侧并支承该提高部的垂直方向的支承边。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陈列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框上形成有接收从所述透明壁外表面流下的结露的露水 接收部,所述顶板的上缘部与所述露水接收部抵接而固定。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在绝热壁的上方构成陈列室、在绝热壁的下侧构成设置有 压缩机等的机械室、同时在绝热壁内构成冷却室、在该冷却室内设置冷却 单元的蒸发器以及冷却用扇并利用冷却用风扇使与蒸发器进行了热交 换的冷气在陈列室内循环而成的陈列柜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该种陈列柜中,在竖立设置于绝热壁的四个的支柱上 安装左右和后面的透明壁和前面的透明(透明壁),由此在绝热壁上方 构成由这些透明壁围绕的陈列室。采用如下所示的结构:在绝热壁内构成 配设有冷却单元的蒸发器及冷却用风扇的冷却室,在绝热壁的下方构成配 设有压缩机及冷凝器等的机械室。此外,通过运转压缩机等,蒸发器发挥 冷却作用,利用冷却用风扇从绝热壁的一侧排出冷气,从另一侧吸入,使 冷气在陈列室内循环,冷却至规定的温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样的陈列柜中,在构成机械室底面的基座的四个角安装角,利 用该角铁保持绝热壁,另外将在陈列柜的上下延伸的支柱安装在绝热壁的 四个角。由此,在绝热壁的下方构成具有规定的高度尺寸的机械室,同时 在绝热壁的上方用安装在支柱上的透明壁构成陈列室。
专利文献1:特开平5—203332号公报
在如上所示的以往构成中,如果在基座的四个角不安装角铁,则无法 固定绝热壁,进而无法固定构成机械室的顶面的顶板。为此,迫使部件数 量增加,导致作业繁琐。
另外,在支柱上设置有用于开闭陈列室内的透明门,该透明门以支柱 为中心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被枢轴支承。为此,通过透明门的开闭动作,向 支柱、尤其是支柱上部施加较大的,在上下方向上产生挠曲。由此,陈 列柜整体发生倾斜,在关闭透明门时,非枢轴支承侧下部抵住门的底框, 招致所谓门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课题而完成的发明,提供一 种可以稳定地保持绝热壁及覆盖绝热壁下表面的机械室的顶板并能够提 高陈列柜整体的强度的陈列柜。
本发明的陈列柜,是在绝热壁的上方构成陈列室,在绝热壁的下侧构 成机械室,在该机械室内设置有冷却单元的压缩机以及冷凝器等,同时在 绝热壁内构成冷却室,在该冷却室内设置有冷却单元的蒸发器以及冷却用 风扇,并利用冷却用风扇使与蒸发器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在陈列室内循 环,其特征在于,具有覆盖绝热壁的下表面的机械室的顶板,将该顶板载 置并固定于冷凝器的管板上,由此保持绝热壁。
本发明技术方案二的陈列柜的特征在于,是在上述发明中,具有用于 对冷凝器通风的冷凝器用风扇以及固定在冷凝器上并安装冷凝器用风扇 的风扇壳体,在该风扇壳体上载置有顶板。
本发明技术方案三的陈列柜的特征在于,是在上述各发明中,具有位 于陈列室的四个角的支柱和安装在该支柱上围绕陈列室的周围的透明壁, 在顶板的四个角构成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尺寸的隅角部,以分别沿着各 隅角部的方式将支柱安装在顶板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四的陈列柜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顶板是将一 板整体弯曲成大致矩形箱状而构成。
本发明技术方案五的陈列柜的特征在于,是在上述发明中,具有位于 机械室内并安装在顶板上对冷却用风扇进行驱动的冷却用风扇达,顶板 的底壁的冷却用风扇马达所在的部分由于切起而向上方提高,在与该提高 部对应的顶板的侧壁,切起形成有进入到该提高部的下侧并支承该提高部 的垂直方向的支承边。
本发明技术方案六的陈列柜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二乃至技术 方案五的各发明中,在底框上形成有接收从透明壁外表面流下的结露的 露水接收部,使顶板的上缘部与露水接收部抵接而固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陈列柜是在绝热壁的上方构成陈列室,在绝热壁的下侧 构成机械室,在该机械室内设置有冷却单元的压缩机以及冷凝器等,同时 在绝热壁内构成冷却室,在该冷却室内设置有冷却单元的蒸发器以及冷却 用风扇,并利用冷却用风扇使与蒸发器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在陈列室内循 环,具有对绝热壁的下表面进行覆盖的机械室的顶板,将该顶板载置于冷 凝器的管板上并固定,由此保持绝热壁,所以可以在相对于垂直方向稳定 载置的冷凝器的管板上稳定保持绝热壁。为此,可以不需要如以往那样为 了保持绝热壁而在绝热壁的下表面四个角设置的角铁,可以实现附件数量 的减少及生产率的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二,除了上述发明之外,具有用于对冷凝器通 风的冷凝器用风扇以及固定在冷凝器上并安装冷凝器用风扇的风扇壳体, 在该风扇壳体上载置有顶板,所以不仅是通过冷凝器的管板来保持绝热壁 的下表面,还能够通过在该冷凝器上固定的风扇壳体上表面保持绝热壁。 由此,可以更稳定地保持绝热壁及对该绝热壁的下表面进行覆盖的机械室 的顶板。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三,在上述各发明中,具有位于陈列室的四个 角的支柱和安装在该支柱上围绕陈列室的周围的透明壁,在顶板的四个角 构成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尺寸的隅角部,以分别沿着各隅角部的形态将 支柱安装在顶板上,所以顶板的隅角部和支柱可以在构成隅角部的上下宽 度上较长地抵接。由此,可以通过上下宽幅形成的顶板的隅角部实现支柱 上下方向的支承,可以避免支柱上部左右振动而整个陈列柜发生倾斜的不 良情况,
另外,安装该支柱的的顶板由冷凝器的管板固定,所以可以更稳定地 支承支柱。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四,除了上述发明之外,顶板是将一块钢板整 体弯曲成大致矩形箱状而构成,由此可以提高顶板自身的强度,可以稳定 地在四个角的隅角部支承支柱。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五,除了上述发明之外,具有位于机械室内并 安装在顶板上对冷却用风扇进行驱动的冷却用风扇马达,顶板的底壁的冷 却用风扇马达所在的部分由于切起而向上方提高,在与该提高部对应的顶 板的侧壁,切起形成有进入到该提高部的下侧并支承该提高部的垂直方向 的支承边,所以可以通过垂直方向的支承边从下侧稳定保持安装冷却用风 扇马达的提高部。为此,可以避免通过弯曲构成的提高部在风扇马达的重 量等的作用下发生垂下的不良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六,除了上述技术方案二乃至技术方案五的各 发明之外,在底框上形成有接收从透明壁外表面流下的结露水的露水接收 部,使顶板的上缘部与露水接收部抵接而固定,所以可以使来自配设在机 械室内的压缩机或冷凝器的废热借助顶板传递至露水接收部。由此,可以 利用机械室内的废热对由露水接收部接收的结露水进行加热,可以促进蒸 发。
另外,由于顶板的上缘部和底框抵接而固定,所以可以组装成顶板和 底框之间的尺寸恒定。为此,可以避免整个陈列柜的高度尺寸产生偏差的 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低温陈列柜的立体图。
图2是露出图1的低温陈列柜的冷却室、机械室的状态下的部分放大 立体图。
图3是从图2的陈列柜的正面的右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部分放大纵断侧视图。
图5是安装有底框的主体下部的立体图。
图6是安装有机械室的顶板的状态下的机械室内冷却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机械室内的冷却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主体下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冷却用风扇马达的安装状态的主体下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中:R—冷却单元,1—低温陈列柜,2—机械室,3—陈列室,4— 透明壁,6—绝热壁,6A—轴贯通孔,7—底框,8—支柱,9—顶板,12 —底板,13—门,17—面板,18—压缩机,19—冷凝器,21—冷凝器用风 扇,24—冷却室,27—冷却室用风扇,27F—叶片,27M—马达,37—风 扇壳体(冷却用风扇),38—格栅,39—露水接收部,40—安装边,41— 支承边,42—提高部,43—隅角部,44—机械室的顶板,44A—前壁,44B —后壁,44C、44D—侧壁,44E—倾斜面,44F—上缘部,47—管板,47A —凸缘,49—风扇壳体(冷凝器用),49A—凸缘,50—倾斜壁,55—旋 转轴,56—安装板,57、58—安装边,60—单元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 的低温陈列柜1的立体图,图2是露出低温陈列柜1的冷却室24、机械 室2的状态下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图3是从图2的陈列柜的正面的右侧观 察的侧视图,图4是图3的部分放大纵断侧视图,图5是安装有底框7的 主体11下部的立体图,图6是安装有机械室的顶板44的状态下的机械室 2内的冷却单元R的立体图,图7是机械室2内的冷却单元R的立体图, 图8是主体11下部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表示冷却用风扇马达27M的安 装状态的主体11下部的放大剖视图。
在各图中,实施例的低温陈列柜1是被称之为所谓台式的四面玻璃型 的低温陈列柜,主体11具有:由发泡聚酯形成且在上方开口的容器状 的绝热壁6、对该绝热壁6的上表面周围进行镶边的硬质合成树脂制的底 框7、位于该底框7的四个角竖立设置的支柱8…、顶板9和被这些底框 7、支柱8、以及顶板9保持的左右面的透明壁4、4等。
左右面的透明壁4、4是由透明的双层玻璃构成,在这些透明壁4、4 内侧的绝热壁6上,以可以自由装卸的方式安装有也是由硬质合成树脂形 成的底板12(仅在图8有图示)。在这些底板12和顶板9以及左右的透 明壁4、4之间的主体11内构成陈列室3。
陈列室2的前面和后面开口,该前后开口通过门13、13以自由开闭 的方式被闭塞,前后的门13、13相同。各门13、13相互对向,其右侧上 下以可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被枢轴支承安装于主体11的顶板9和底框7上。 另外,门13是由周围的硬质合成树脂制的门框14、和被该门框14的内 侧保持的透明双层玻璃制的上述透明壁4构成,在非枢轴支承侧的前面一 侧即门框14的左侧边的前面安装有把手16。
另外,在绝热壁6的下侧位于陈列室3的下方构成机械室2,其周围 被面板17以可以自由装卸的方式覆盖。在该机械室2内,除了设置有构 成冷却单元R的制冷剂回路的压缩机18、冷凝器19之外,还设置有用于 使它们与外气通风以进行空气冷却的冷凝器用风扇21及蒸发皿23、电装 箱25。
此时,冷凝器19是由蛇行形状的制冷剂管45和多块散热片46和两 侧的管板47构成,配置在机械室2内的前部(一端部),按照使空气从前 方(外方)向后方(机械室2的内方)流通的方式设定散热片46的方向。 另外,管板47的上端形成有大致水平弯曲的凸缘47A(参照图7)。另外, 冷凝器用风扇21是由马达21M和在该马达21M的旋转轴上安装的推进 型的叶片21F构成,安装在固定于冷凝器19的后侧(机械室2内侧)的 风扇壳体49上。
在这里,风扇壳体49是由硬质合成树脂构成,在如图7所示以安装 于冷凝器19上的状态远离该冷凝器19的一侧较高,冷凝器19侧较低而 以大致45°的角度倾斜的倾斜壁50上,形成有面对叶片21F的格栅51。 此外,从冷凝器19侧跨倾斜壁50形成侧壁52,同时该侧壁52以及倾斜 壁50的上端,形成有朝向外方大致水平弯曲的凸缘49A,该上表面49A 与形成在冷凝器19的管板47上端的凸缘47A大致在同一个面上。
由此,当使冷凝器用风扇21的马达21M运转,使叶片21F旋转时, 通过在与冷凝器19对应的前面的面板17上形成的外气吸入口22,外气 被吸引到冷凝器19内而进行通风,利用该外气进行空气冷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冷凝器19从前面看位于机械室2内的右侧(一 侧),与机械室2前面的面板17内侧对应,冷凝器用风扇21与冷凝器19 的后侧对应,压缩机18从前面看位于它们的左内侧(另一侧内部)。此外, 上述电装箱25从前面看位于机械室2内的左侧(另一侧),与机械室2前 面的面板17内侧相对应。进而,在该电装箱25和压缩机18之间,至少 机械室2内上部,如后面详述的那样绝热壁6的底面以及覆盖该绝热壁6 的下侧的机械室2的顶板44的底面向上方提高,由此形成安装后述的冷 却用风扇27的马达27M的空间。
另一方面,在绝热壁6内构成冷却室24,在该冷却室24内,收容有 连同上述压缩机18等一起构成冷却单元R的制冷剂回路的蒸发器26、冷 却用风扇27。冷却用风扇27是由马达27M和安装在该马达27M的旋转 轴55上的推进型的叶片27F构成。在该冷却室24内底部形成的未图示的 排水口与上述蒸发皿23连通。
从正面(前面)看低温陈列柜1,在右侧的底板12上位于陈列室3 内的底部前后贯通形成有冷气吸入口28,在左侧的底板12上位于陈列室 3的底部前后贯通形成有冷气排出口29。冷气排出口29与冷却用风扇27 的排出侧的冷却室24内连通,冷气吸入口28与蒸发器26的冷气流入侧 的冷却室24内连通。
在这里,对绝热壁6的上表面周围进行镶边的底框7,形成有冷却用 风扇27的风扇壳体37,该风扇壳体37从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是从正面 (前面)看低温陈列柜1时从右侧的内缘部以及与该一侧构成隅角部的另 一侧即前面的内缘部向冷却室24内方延伸出。该风扇壳体37位于沿着底 框7的上部周缘部安装的底板12的下侧,与该底框7一体形成,形成有 冷却用风扇27的叶片27F所面对的格栅38。
此外,在该底框7的前侧以及后侧,形成有与设置在陈列室3的前面 以及后面的门13的下方对应并向外方突出的露水接收部39。该露水接收 部39接收从构成门13的透明壁4外表面流下的结露水,在该露水接收部 39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用于将接收的结露水导入到机械室2内的蒸发皿 23的排水孔39A。
另外,在该底框7的四个角的隅角部形成有用于使截面大致为L字形 的支柱8贯通的未图示的截面大致为L字形的支柱孔。
另一方面,对绝热壁6的下侧进行覆盖的机械室2的顶板44如图6 所示呈现上方开口的截面大致为矩形。该顶板44是由覆盖绝热壁6的下 侧及侧面的钢板性材料构成,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一块钢板整体弯曲成 大致矩形箱状而构成。
即,将一块钢板的前端和后端向上方弯曲大致成直角,构成在上下方 向具有规定尺寸的前壁44A和后壁44B,将该钢板的两侧端向上方弯曲大 致成直角,构成该顶板44的侧壁44C、44D。在这里,关于绝热壁6,其 底壁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从正面看陈列柜1时左侧部形成安装冷却用 风扇27的马达27M的空间,所以成为底面向上方提高的形状。
为此,关于顶板44的底面,一侧在这里是从正面看陈列柜1时的左 侧部,成为由于切起而向上方弯曲规定角度的倾斜面44E,同时该上端部 成为朝向外方以大致水平的方式弯曲的提高部42,该端部形成有向上方 大致弯曲成直角的上述侧壁44C。由此,沿着绝热壁6的底面形状形成顶 板44的底面。
此外,前壁44A以及后壁44B的两侧端形成有朝向内方大致弯曲成 直角的凸缘,该凸缘与重叠的各侧壁44C、44D被螺钉紧固而固定,在该 顶板44的四个角形成隅角部43。
由此,顶板44是将一块钢板整体弯曲成大致矩形箱状而构成的,所 以可以确保顶板44自身的规定强度。此时,前壁44A、后壁44B形成为 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尺寸,所以各隅角部43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 的尺寸。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前后壁44A、44B、侧壁44C、44D向上 方立起构成隅角部43,但并不限于此,可以只有四个角向上方立起,构 成隅角部43。
进而,该前壁44A以及后壁44B的上端形成朝向外方大致弯曲成直 角的上缘部44F,该上缘部44F与在绝热壁6的上表面周围设置的底框7 的露水接收部39下表面抵接,并被螺钉紧固而固定。
另外,在与顶板44的提高部42对应的顶板44的前后壁(侧壁)44A、 44B上,通过切起形成有垂直方向的支承边41、41,该支承边41、41进 入到提高部42的下侧来支承该提高部42。
为此,即便如后所述在该顶板44的提高部42下表面安装有冷却用风 扇27的马达27M,也可以用垂直方向的支承边41从下侧稳定保持该提高 部42,可以避免通过弯曲构成的提高部42因马达27M的重量等产生垂下 的不良情况。
此外,在该提高部42的前部,位于电装箱25的上方后侧且位于压缩 机18的上方前侧,形成有朝向下侧切起成大致直角的冷却用风扇安装边 40。此外,在该安装边40的附近、在这里为安装边40与倾斜面44D之 间形成有用于贯通冷却用风扇27的旋转轴55的轴贯通孔42A。另外,在 绝热壁6的底壁,在与该轴贯通孔42重合的位置形成有轴贯通孔6A。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冷却用风扇27的叶片27F位于设置在冷却室 24的风扇壳体37的格栅38内,同时马达27M借助安装板56安装在位于 机械室2侧的顶板44上。
安装板56在下表面保持马达27M,同时具有一端向下方大致弯曲成 直角的安装边57、和另一端以规定角度向斜下方倾斜而形成的安装边58。 安装边57可以沿着在上述顶板44的提高部42上形成的安装边40的内面 进行安装,安装边58可以沿着顶板44的倾斜面44E的下表面进行安装。
由此,冷却用风扇27如图9所示,首先,在安装板56上安装马达 27M。将从马达27M延伸出的旋转轴55插入到在顶板44上形成的轴贯 通孔42A以及在绝热壁6上形成的轴贯通孔6A,使该旋转轴55的端部 面对绝热壁6内的冷却室24内。在该状态下,安装在马达27M的安装板 56与顶板44的提高部42下表面抵接,安装板56的安装边57与形成在 顶板44上的安装边40重合,安装板56的安装边58沿着顶板44的倾斜 面44E重合。
为此,将面向机械室2的侧方、在本实施例中是从陈列柜1的正面看 面向左侧而设置的安装边40、56螺钉紧固,并将倾斜面44E、安装边58 螺钉紧固,由此将风扇马达27M固定在绝热壁6下表面、即机械室的顶 板44下表面。此外,在面向冷却室24侧设置的旋转轴55的端部,通过 固定件30固定叶片27F。
通过上述的构成,对陈列柜1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在构成机 械室2的底面的单元基座60的上表面配置冷凝器19、冷凝器用风扇21、 冷凝器用风扇的风扇壳体49、压缩机18、电装箱25、蒸发皿23等。然 后,在形成于该冷凝器19的管板47、47的上端的凸缘47A、在与47以 及该凸缘47A大致形成在一个面上的风扇壳体49的上端形成的凸缘49A 上,载置机械室的顶板44并固定。然后,在该顶板44上方安装绝热壁6。 另外,可以将安装在绝热壁6上的状态下的顶板44载置于冷凝器19等的 上端并固定。
由此,在冷凝器19上保持绝热壁6和顶板44,可以在相对于垂直方 向被稳定载置的冷凝器19的管板47上稳定保持绝热壁6等。为此,可以 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为了保持绝热壁6而在绝热壁6的下表面四个角设置的 角铁,可以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及生产率的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即便通过与冷凝器19的管板47的上端大致在 一个面上而构成的风扇壳体49的上端,也可以保持绝热壁6等。为此, 可以更稳定地保持绝热壁6及对该绝热壁6的下表面进行覆盖的机械室的 顶板44。
然后,将对绝热壁6的上表面周围进行镶边的底框7安装在绝热壁6 上。此时,如上所述在底框7上一体形成有风扇壳体37,所以通过该底 框7的安装将风扇壳体37配设在冷却室24内。
此外,使在该底框7的前缘部以及后缘部形成的露水接收部39与机 械室2的顶板44的前壁44A的上缘部44F以及后壁44B的上缘部44F抵 接而固定。
在冷却室24内配设蒸发器26,同时详细情况如上所述进行冷却用风 扇27的安装。以闭塞冷却室24的上面的方式将底板12载置于底框7的 上部。
如上所述,在进行冷却单元R的组装作业之后,在底框7、绝热壁6、 机械室2的四个角的隅角部安装支柱8,在该支柱8上安装透明壁4、门 13、顶板9,在内部构成陈列室11。将截面大致成L字形的支柱8插入到 形成在底框7上的上述支柱孔,使该端部穿透机械室2到达单元基座60 的四个角的隅角部,用螺钉紧固固定在单元基座60的四个角。
此时,截面大致成L字形的支柱8以沿着机械室2的顶板44的各隅 角部43的方式进行安装。为此,顶板44的隅角部43和支柱8可以沿着 构成隅角部43的上下宽度较长地抵接。由此,可以通过上下宽幅形成的 顶板44的隅角部43实现支柱8上下方向的支承,可以避免支柱8上部左 右振动而整个陈列柜1发生倾斜的不良情况,可以实现稳定的安装。为此, 通过以自由开闭的方式闭塞陈列室3的前面或后面的门13的开闭动作, 可以将整个陈列柜1倾斜而发生所谓门下降的不良情况防患于未然。
另外,安装有支柱8的顶板44如上所述,被固定在冷凝器19的管板 47上,所以可以更稳定地支承支柱8,进而支承整个陈列柜1。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向上方较长延伸的支柱8的安装可以在组装了 冷却单元R之后进行,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可以提高作业性。
进而,底框7与从绝热壁6的下表面竖立形成的顶板44的前壁44A 以及后壁44B各自的上缘部44F抵接,并用螺钉紧固固定,所以可以使 自底框7的上端至单元基座60的高度尺寸恒定,可以将整个陈列柜1的 高度尺寸偏差消除。
在以上的构成中,如果压缩机18、冷凝器用风扇21、冷却用风扇27 运转,则蒸发器26发挥冷却作用。另外,冷凝器19以及压缩机18发热, 对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与蒸发器26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的冷却室24内 的冷气被冷却用风扇27吸引,从冷气排出口29被排出到上方的陈列室3 内(图8)。排出到陈列室3内的冷气上升,在陈列室3内部循环,冷却 至规定的温度之后下降,从冷气吸入口28返回至冷却室24内。然后,通 过蒸发器26流入并冷却之后,再次被冷却用风扇27吸引,从冷气排出口 29排出。
由此,陈列室3内被冷却至规定温度(通常为+5℃~+10℃的冷藏 温度)。此时,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冷却用风扇27的叶片27F的风扇壳体 37与底框7一体形成,所以可以稳定地设置于在绝热壁6内构成的冷却 室24内。
为此,可以稳定控制由位于该风扇壳体37的格栅38内的冷却用风扇 27的运转引起的风压及风量,可以适当进行向陈列室3内的冷气循环。 另外,可以避免由于冷却用风扇27的运转导致风扇壳体37晃动的不良情 况,所以可以消除由风扇壳体37引起的振动音的发生。
通过上述陈列室3内的冷却,围绕陈列室3的周围四面的左右透明壁 4、4以及门13、13的透明壁4、4也受到冷却作用。为此,在各透明壁4 的外面,外气中的湿气结露凝聚,沿着透明壁4的外表面流下,直接流入 到在底框7上形成的露水接收部39内。
此外,流入到该露水接收部39内的结露水通过那里流入到冷却室24 内,与蒸发器26的除霜水等一起被排出到蒸发皿23中。另外,来自机械 室2内的压缩机18、冷凝器19的废热借助机械室2的顶板44被传递至 该露水接收部39,所以可以利用该机械室2内的废热对露水接收部39内 收容的结露水进行加热,可以促进蒸发。
另一方面,由于经年使用等或故障等的发生,有时会需要进行冷却用 风扇27的风扇马达27M的维修作业。此时,卸下底板12,从风扇壳体 37的上方卸下将叶片27F固定在旋转轴55上的固定件30,卸下叶片27F。 然后,卸下围绕机械室的外周的面板17,特别是卸下在冷却用风扇27的 马达27M的安装中使用的安装边40、57所面对的一侧的面板,在本实施 例中,是从正面卸下左侧的面板17。
此外,从该机械室2的侧方插入工具,解除将马达27M固定在顶板 44下表面的安装边40、57的紧固螺钉(固定)以及倾斜面44D与固定 边58的紧固螺钉(固定)。由此,从顶板44下表面卸下将马达27M固定 于顶板44的安装板56,将马达27M连同该安装板56向下侧拔出,将旋 转轴55从轴贯通孔6A、42A拔出,由此可以从机械室2内卸下马达27M。
在分开进行马达27M的更换作业或维修作业之后,再次以相反的顺 序将马达27M安装在机械室2的顶板44下表面,从冷却室24侧进行叶 片27F的安装作业。
由此,马达27M向机械室2的顶板44的装卸作用可以从机械室2的 侧方进行。为此,对于未充分确保机械室2的高度尺寸而难以作业的机种, 以往,在与冷却用风扇马达的安装位置对应的绝热壁上形成取出用的孔, 进行闭塞该孔的绝热件的卸下作业以及从冷却室侧卸下风扇马达的作业, 但现在没有必要采用该结构。
因此,可以简化该冷却用风扇马达27M的繁琐装卸作业,可以提高 维修作业性。另外,没有必要在绝热壁6上形成如上所述的用于卸下风扇 马达的孔,所以可以不需要格外的防水加工,另外,可以稳定控制由冷却 用风扇27的运转引起的风压及风量。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顶板44,冷却用风扇马达27M所在的部 分向上方提高,利用因该提高部42而上升的顶板44的形状,从侧方安装 冷却风扇马达27M,所以冷却风扇马达27M可以利用通过顶板44的提高 部42与其以外的部分的高度差形成的倾斜面44E而固定。因此,可以相 对该倾斜面44E从侧方进行螺钉紧固作业等固定作业,可以实现作业性的 进一步提高,实现更稳定的固定。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陈列柜 2020-05-16 813
陈列柜 2020-05-17 846
陈列柜 2020-05-17 660
陈列柜 2020-05-18 13
陈列柜 2020-05-20 732
陈列柜 2020-05-20 790
陈列柜 2020-05-20 936
陈列柜 2020-05-13 288
陈列柜 2020-05-15 741
陈列柜 2020-05-11 57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