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
发明涉及金属
热处理退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自动恒温功能的退火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经过回收的废旧
铝单丝或铝绞线等金属线缆需要经过除皮、拉伸、退火等工艺,
现有技术中各个工艺中的设备都是独立使用的,连续性差。尤其在退火工艺中,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退火设备中的
冷却水的
温度逐渐升高,且不能得到及时的降温处理,从而影响了金属线缆的退火效果及后续设备的使用,从而对铝单丝或铝绞线的最终成品的
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
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自动恒温功能的退火设备,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退火设备,该退火设备包括耐火墙、电热丝、盖体及
探头,该耐火墙围成一退火腔,该电热丝设置于耐火墙上,用于改变退火腔内的温度,该探头设置在盖体上并部分容置于退火腔内,用于感测退火腔内的温度,该探头与电热丝电性连接,用于依据感测到的退火腔内的
温度控制电热丝通电或不通电。
[0005] 由于本发明的退火设备具有可侦测退火腔内的温度的探头,从而便于依据退火腔内的温度控制电热丝通电或不通电。如此,该退火设备可始终维持在恒温状态,便于对金属线缆进行退火处理。
[0006]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耐火墙上开设若干凹槽,该电热丝容置于凹槽内。
[0007]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热丝为三相发热
电阻丝,其上设置若干
接口,以便与三相电源电性连接。
[0008] 由于该电热丝容置于凹槽内,不会占用退火腔的空间,不会影响线盘的摆放
位置。另一方面,该电热丝设置在耐火墙上,使得耐火墙温度可以得到迅速提升,有利于整个退火设备的恒温。
[0009]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退火设备还包括保温组件,该保温材料设置于耐火墙相背退火腔的一侧。
[0010]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温组件包括保温材料及周壁,该周壁与耐火墙间隔设置,并位于耐火墙相背退火腔的一侧,部分保温材料填充于耐火墙和周壁之间,另一部分保温材料放置于地平面上并位于耐火墙的一端。
[0011] 由于退火设备还包括保温组件,使得退火设备可持续处于某一温度范围,从而提高退火设备的实用性。
[0012]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放置于地平面上并位于耐火墙的一端的保温组件上铺设承重件,该承重件上固定若干间隔设置的
定位件。
[0013]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退火设备靠近盖体的一端还设置保护件,该保护件的一端固定于周壁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保温材料及耐火墙,并容置于退火腔内。
[0014] 由于该保护件的存在,使得线盘在放入退火腔时,不会与退火墙
接触,进而保护该退火墙及线盘上缠绕的金属线缆不受损坏。
[0015]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盖体上设置一通孔,该探头穿过该通孔。
[0016]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探头为温度
传感器,当探头感测到退火腔内的温度高于一
阈值时,控制电热丝不通电,当探头感测到退火腔内的温度低于该阈值时,控制电热丝通电。
[0017]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退火设备还包括一
密封件,该密封件设置在耐火墙与盖体之间。
[0018] 由于密封件设置在耐火墙与盖体之间,起到了密封作用,从而避免热量从耐火墙与盖体之间的间隙中散发。
[0019]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退火设备整体可设置于地表面之下,节省空间。同时,电热丝容置于凹槽内,在达到提高退火腔温度的同时,不会占用退火腔的空间,退火容量大,便于线盘进入退火设备。此外,耐火墙外周设置保温组件,使得退火设备可持续处于某一温度范围,其保温性能好。综上,该退火设备至少具有耗电省、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等功效。
[0020]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
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退火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0023]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退火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0024]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退火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0025]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退火设备的定位件的平面示意图;
[0026] 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退火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0027]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退火设备的盖体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
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0] 第一实施例
[0031]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退火设备100,用于对金属线缆进行退火处理,以改善金属线缆的老化度。该金属线缆可以为铝单丝或铝绞线等。
[0032] 该退火设备100包括耐火墙10、电热丝20、盖体30及探头40。该耐火墙10围成一退火腔12,该电热丝20设置于耐火墙10上,用于改变退火腔12内的温度。该该探头40设置在盖体30上并部分容置于退火腔内,用于感测退火腔12内的温度,该探头40与电热丝20电性连接,用于依据感测到的退火腔12内的温度控制电热丝20通电或不通电。
[0033] 由于本发明的退火设备100具有可侦测退火腔12内的温度的探头40,从而便于依据退火腔12内的温度控制电热丝20通电或不通电。如此,该退火设备100可始终维持在恒温状态,便于对金属线缆进行退火处理。
[0034] 优选地,该耐火墙10的数量为四个,该四个耐火墙10两两相对设置在一地平面P上,并整体设置于地表面之下。也就说,该整个退火设备100可容置于地表面之下,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同时依靠地表面起到保温的作用。
[0035] 可以理解,上述的金属线缆可以整体缠绕于一线盘上,多个所述线盘容置于退火腔12内同时进行退火处理。显然,通过将多个所述线盘同时容置于退火腔12内,提高了该退火设备100的退火容量及工作效率。
[0036] 第二实施例
[0037]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退火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退火设备100包括耐火墙10、电热丝20、盖体30及探头40。该耐火墙10围成一退火腔12,该电热丝20设置于耐火墙10上,用于改变退火腔12内的温度。该该探头
40设置在盖体30上并部分容置于退火腔内,用于感测退火腔12内的温度,该探头40与电热丝20电性连接,用于依据感测到的退火腔12内的温度控制电热丝20通电或不通电。
[0038]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该第二实施例的改进点在于:所述退火设备100的耐火墙10上开设若干凹槽14,该电热丝20容置于凹槽14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凹槽14的数量为3个,该电热丝20同时容置于所述三个凹槽14内。优选地,该电热丝20为三相发热电阻丝,其上设置若干接口22,以便与三相电源电性连接。
[0039] 优选地,该耐火墙10可选用具有凹槽14的型砖。优选地,该相邻的的二个接口142之间的间距约为120mm。
[0040] 由于该电热丝20容置于凹槽14内,不会占用退火腔12的空间,不会影响线盘的摆放位置。另一方面,该电热丝20设置在耐火墙10上,使得耐火墙10温度可以得到迅速提升,有利于整个退火设备100的恒温。
[0041] 第三实施例
[0042]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退火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退火设备100包括耐火墙10、电热丝20、盖体30及探头40。该耐火墙10围成一退火腔12,该电热丝20设置于耐火墙10上,用于改变退火腔12内的温度。该该探头
40设置在盖体30上并部分容置于退火腔内,用于感测退火腔12内的温度,该探头40与电热丝20电性连接,用于依据感测到的退火腔12内的温度控制电热丝20通电或不通电。
[0043] 与第二实施例相比,该第三实施例的改进点在于:所述退火设备100还包括保温组件50,其设置于耐火墙10相背退火腔12的一侧,用于为该退火设备100起保温作用。具体地,该保温组件50包括保温材料52及周壁54。该周壁54与耐火墙10间隔设置,并位于耐火墙10相背退火腔12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该周壁54通过砖
块堆砌为四排,从而与四个耐火墙10一一对应。另外,部分保温材料52填充于耐火墙10和周壁54之间,另一部分保温材料52放置于地平面P上并位于耐火墙10的一端。
[0044] 在本实施例中,该保温材料52可为聚乙烯保温材料、复合
硅酸盐保温材料、
硅酸铝保温材料等,其与周壁54共同为该退火设备100起保温作用。可以理解,该保温材料52及周壁54也可省略其一。
[0045] 由于退火设备100还包括保温组件50,使得退火设备100可持续处于某一温度范围,从而提高退火设备100的实用性。
[0046] 请结合参阅图3及图4,该放置于地平面P上并位于耐火墙10的一端的保温材料52上铺设承重件56,且承重件56的一部分插入保温材料52内并
支撑于地平面P上。该承重件56上固定若干定位件58。在本实施例中,该承重件56和定位件58均可为
钢材,二者可一体成型。可以理解,该承重件56和定位件58也可通过
焊接等方式固定于一体。其中,每一定位件58均大致为“∏”形,二个定位件58相对间隔设置构成一组,用于承载并定位线盘。由于线盘可以定位于二个定位件58之间,不会产生滚动。
[0047] 优选地,该承重件56为钢管,该定位件58为槽钢。优选地,该定位件58可使得线盘底部离保温材料52的高度约为100mm。优选地,该定位件58的高度约为200mm,该间隔设置的二个定位件58之间的间距约为550mm,不同组的二个相邻定位件58之间的间距约为670mm。
[0048] 请再参阅图3,此外,该退火设备100靠近盖体30的一端还设置保护件32。该保护件32的一端固定于周壁54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保温材料52及耐火墙10,并容置于退火腔12内。
由于该保护件32的存在,使得线盘在放入退火腔12时,不会与退火墙10接触,进而保护该退火墙10及线盘上缠绕的金属线缆不受损坏。
[0049] 第四实施例
[0050]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退火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退火设备100包括耐火墙10、电热丝20、盖体30及探头40。该耐火墙10围成一退火腔12,该电热丝20设置于耐火墙10上,用于改变退火腔12内的温度。该该探头
40设置在盖体30上并部分容置于退火腔内,用于感测退火腔12内的温度,该探头40与电热丝20电性连接,用于依据感测到的退火腔12内的温度控制电热丝20通电或不通电。
[0051] 请结合参阅图6,与第三实施例相比,该第四实施例的改进点在于:该盖体30也为用保温材料制成,其上设置一通孔32。该探头40可为温度传感器,其穿过该通孔32并部分容置于退火腔12内。当探头40感测到退火腔12内的温度高于一阈值时,通过自带的
控制器或同时与该探头40及电热丝20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控制电热丝20不通电。当探头40感测到退火腔12内的温度低于该阈值时,通过自带的控制器或同时与该探头40及电热丝20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控制电热丝20通电。
[0052] 可以理解,上述的控制器具有
开关功能,用于建立或断开电热丝40与三相电源之间的电性连接。
[0053] 此外,请再参阅图5,该退火设备100还包括一密封件80,该密封件80设置在耐火墙10与盖体30之间,用于起密封作用,从而避免热量从耐火墙10与盖体30之间的间隙中散发。
优选地,该密封件80采用耐温
石棉制成中空的形状,例如中空的方形或圆形。
[0054] 综上,使用该退火设备100时,先将铝单丝或铝绞线等金属线缆缠绕于线盘上,再将线盘放入退火设备100的退火腔10内。此时该线盘承载于定位件58上。通电后,退火腔10内的温度在电热丝20及探头40的作用下逐渐升高并稳定于300℃左右。其后,经过恒温数小时(具体时间视工艺而定)后,断电自然冷却,此时即可达到标准规定的生产电线等产品的软导体。
[0055]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退火设备整体设置于地表面之下,节省空间。同时,电热丝容置于凹槽内,在达到提高退火腔温度的同时,不会占用退火腔的空间,退火容量大,便于线盘进入退火设备。此外,耐火墙外周设置保温组件,使得退火设备可持续处于某一温度范围,其保温性能好。综上,该退火设备至少具有耗电省、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
[005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