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成型和铸造 / 铸造缺陷 / 冷隔 / 一种解决薄壁耐热钢铸件夹渣冷隔缺陷的浇口杯

一种解决薄壁耐热铸件夹渣冷隔缺陷浇口杯

阅读:46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解决薄壁耐热铸件夹渣冷隔缺陷浇口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解决薄壁耐热 钢 铸件夹渣 冷隔 缺陷 的 浇口杯 ,由上至下包括浇口、过渡部和流道,所述浇口为对称结构,所述浇口中心与流道中心 水 平距离为18-22mm,所述过渡部左侧内壁的弧度由上往下分别为20-25°和35-40°,所述过渡部右侧内壁的弧度由上往下依次为6-10°和20-23°。采用本实用新型浇注的产品夹渣冷隔缺陷少,成品率高。,下面是一种解决薄壁耐热铸件夹渣冷隔缺陷浇口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解决薄壁耐热铸件夹渣冷隔缺陷浇口杯,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包括浇口(1)、过渡部(2)和流道(3),所述浇口(1)为对称结构,所述浇口(1)中心与流道(3)中心平距离为18-22mm;所述过渡部(2)左侧内壁的弧度由上往下依次为20-25°和35-40°,所述过渡部(2)右侧内壁的弧度由上往下依次为6-10°和20-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薄壁耐热钢铸件夹渣冷隔缺陷的浇口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1)、过渡部(2)和流道(3)的壁厚为18-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薄壁耐热钢铸件夹渣冷隔缺陷的浇口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3)的直径为50mm,所述浇口杯的高度为145-155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解决薄壁耐热铸件夹渣冷隔缺陷浇口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热钢浇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解决薄壁耐热钢铸件夹渣冷隔缺陷的浇口杯。

背景技术

[0002] 耐热钢件浇注需要快速大流量充型,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浇口杯,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浇口杯如图1和图2所示,为圆形浇口杯,因圆形浇口杯在浇注时易从浇口内飞溅溢出、铁水旋转卷渣卷气等因素,使铸件形成冷隔、气孔、夹渣等缺陷,特别是薄壁耐热钢件,冷隔险异常敏感,仅冷隔缺陷的报废率高达30%以上,浇注工人难以掌控入水瞬间的位置精确度,操作难度大。
[0003]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 208083446 U)公开一种浇口杯,包括:由砂 型构成的杯体,杯体的外表面设有金属框架,杯体与金属框架之间设有保温层;杯体包括杯腔和浇口通道,杯腔和浇口通道之间设有过滤网;杯体上端设有环绕杯口的凸台型挡板;金属框架的外侧设有振动装置和吊。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设置凸台型挡板,防止金属熔液飞溅和溢出,凸台部能够接住外来杂质物,避免其落入浇注模具中,提升铸件品质。通过设置金属框架,能够有效提高浇口杯强度,避免浇注过程中浇口杯破碎;通过设置保温层,能够防止金属熔液冷凝,提升浇注效果。该专利通过设置挡板来防止铁水飞溅,实际应用效果较差。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薄壁耐热钢铸件夹渣冷隔缺陷的浇口杯,采用本实用新型浇注的产品夹渣冷隔缺陷少,成品率高。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解决薄壁耐热钢铸件夹渣冷隔缺陷的浇口杯,由上至下包括浇口、过渡部和流道,所述浇口为对称结构,所述浇口中心与流道中心水平距离为18-22mm;所述过渡部左侧内壁的弧度由上往下依次为20-25°和35-40°,所述过渡部右侧内壁的弧度由上往下依次为6-10°和20-23°。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浇口、过渡部和流道的壁厚为18-20mm。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的直径为50mm,所述浇口杯的高度为145-155mm。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 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解决薄壁耐热钢铸件夹渣冷隔缺陷的浇口杯,浇口中心与流道中心在水平方向上有偏移,即浇口中心与流道中心水平距离限定为18-22mm,过渡部为非对称结构,并对过渡部中圆弧的度进行限定,该结构的浇口杯浇口面积增大,浇铸视野更加开阔,且过渡部的弧面更加平缓,有效的避免浇注过程中铁水漩涡的产生,在铁水的流动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使铁水在进入型腔的过程中更加平稳,能够准确地将铁水送入直浇道内,减少铁水飞溅,使浇铸过程铁水流动更加平稳,避免铁水翻滚过于剧烈,造成铸件型腔内产生乱流,影响产品浇铸质量;采用本实用新型浇注的产品夹渣冷隔缺陷少,成品率高。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浇口,2-过渡部,3-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 实施例1
[0018] 图1和图2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浇口杯,为圆形的浇口杯,在浇注时铁水易从浇口内飞溅溢出、铁水旋转卷渣卷气等因素,使铸件形成冷隔、气孔、夹渣等缺陷。
[0019]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解决薄壁耐热钢铸件夹渣冷隔缺陷的浇口杯,如图3和图4所示,由上至下包括浇口1、过渡部2和流道3,在浇注时铁水经浇口、过渡部和流道进入型腔,其中浇口1为对称结构,两侧为弧形,其中浇口1中心与流道3中心水平距离限定为18-22mm,本实施例中а为20mm。
[0020] 由于浇口1中心与流道3中心在水平方向上有偏移,因此过渡部2为非对称结构,其中离流道3中心垂直位置比较远的内壁(即过渡部左侧内壁)由上往下依次限定为20-25°和35-40°,本实施例中过渡部左侧内壁由上往下圆弧的角度β和γ分别为21°和40°,过渡部2右侧内壁的弧度由上往下依次为6-10°和20-23°,本实施例中过渡部2右侧内壁的弧度由上往下圆弧的角度δ和ε分别为6°和20°;改进后的浇口杯内浇口位置面积增大,浇铸视野更加开阔,且过渡部的弧面更加平缓,有效的避免浇注过程中铁水漩涡的产生,在铁水的流动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使铁水在进入型腔的过程中更加平稳,能够准确地将铁水送入直浇道内,减少铁水飞溅,使浇铸过程铁水流动更加平稳,避免铁水翻滚过于剧烈,造成铸件型腔内产生乱流,影响产品浇铸质量。
[0021] 综合制作成本以及使用周期的考量,本实用新型中限定浇口1、过渡部2和流道3的壁厚为18-20mm,本实施例中厚度为18mm,流道的直径为50mm,浇口杯的高度为145-155mm,本实施例中浇口杯高度为150mm。
[0022]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