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其他金属加工 / 薄钢板 / / 合金钢 / 低合金钢 / 耐候钢 / 一种用于维修风力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

一种用于维修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

阅读:721发布:2020-12-2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维修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维修 风 力 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包括承重 底板 ,所述承重底板的四个拐 角 处均开有沉孔,且四个沉孔内均卡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 焊接 有液压油缸,且液压油缸的顶端圆周内壁焊接有油封,所述油封的 内圈 滑动连接有圆头顶杆,且圆头顶杆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圆头顶杆的底端开有螺孔,且螺孔内螺接有阻尼小孔,所述圆头顶杆的底端圆周外壁开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卡接有 钢 制卡环。本实用新型使得装置的顶部在受到斜向下的压力时依然保证承载面的 水 平, 密度 不同的 压缩 弹簧 保证了在突发大压力下不会瞬间将弹簧压缩到底,导致物体大角度倾斜,使得承载物越降越慢缓慢下降,最大程度确保了承载物的安全。(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用于维修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维修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包括承重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底板(1)的四个拐处均开有沉孔(2),且四个沉孔(2)内均卡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上表面焊接有液压油缸(6),且液压油缸(6)的顶端圆周内壁焊接有油封(10),所述油封(10)的内圈滑动连接有圆头顶杆(14),且圆头顶杆(14)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圆头顶杆(14)的底端开有螺孔,且螺孔内螺接有阻尼小孔(12),所述圆头顶杆(14)的底端圆周外壁开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卡接有制卡环(11),所述钢制卡环(11)的下表面粘接有橡胶密封圈,所述圆头顶杆(14)的顶端焊接有万向顶板(9),且万向顶板(9)和底座(3)之间焊接有压缩弹簧(7),所述压缩弹簧(7)的内壁与液压油缸(6)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焊接有两个垂直立板(4),且两个垂直立板(4)分别位于压缩弹簧(7)的两侧,两个所述垂直立板(4)的顶端均开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顶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维修风力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7)上端和下端的疏密度不同,且压缩弹簧(7)下端的密度大于上端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维修风力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顶板(9)的下表面中部开有半球形卡槽(13),且半球形卡槽(13)的尺寸与圆头顶杆(14)的圆头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维修风力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顶板(9)的下表面开有两个半圆槽(8),且两个半圆槽(8)的形状分别与两个滑动顶板(5)的顶端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维修风力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立板(4)的高度等于液压油缸(6)的高度,且滑动顶板(5)的长度等于矩形孔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维修风力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和万向顶板(9)均为耐候钢材料制成,且压缩弹簧(7)为合金钢材料制成,压缩弹簧(7)的表面经过喷塑处理。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维修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降稳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维修风力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大型风力发电机的安装或者维修过程中,在运送货物领域中,升降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高空风大或者其他原因,升降机桥箱在工作中难免会左右摇晃,时间长了会对升降机桥箱部分零部件造成损坏,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也使得桥箱承载量小,安全系数低,因此,如何对传统的升降机桥箱进行结构和功能改进,引入一种稳定装置,以期能够对工作中的升降机桥箱起到稳定作用,则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维修风力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用于维修风力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包括承重底板,所述承重底板的四个拐处均开有沉孔,且四个沉孔内均卡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焊接有液压油缸,且液压油缸的顶端圆周内壁焊接有油封,所述油封的内圈滑动连接有圆头顶杆,且圆头顶杆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圆头顶杆的底端开有螺孔,且螺孔内螺接有阻尼小孔,所述圆头顶杆的底端圆周外壁开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卡接有制卡环,所述钢制卡环的下表面粘接有橡胶密封圈,所述圆头顶杆的顶端焊接有万向顶板,且万向顶板和底座之间焊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内壁与液压油缸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两个垂直立板,且两个垂直立板分别位于压缩弹簧的两侧,两个所述垂直立板的顶端均开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顶板。
[0006] 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上端和下端的疏密度不同,且压缩弹簧下端的密度大于上端的密度。
[0007] 优选的,所述万向顶板的下表面中部开有半球形卡槽,且半球形卡槽的尺寸与圆头顶杆的圆头相适配。
[0008] 优选的,所述万向顶板的下表面开有两个半圆槽,且两个半圆槽的形状分别与两个滑动顶板的顶端相适配。
[0009] 优选的,所述垂直立板的高度等于液压油缸的高度,且滑动顶板的长度等于矩形孔的深度。
[0010]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万向顶板均为耐候钢材料制成,且压缩弹簧为合金钢材料制成,压缩弹簧的表面经过喷塑处理。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沉孔和半球形卡槽,使得装置的顶部在受到斜向下的压力时依然保证承载面的平;通过设置的上下密度不同的压缩弹簧,保证了在突发大压力下不会瞬间将弹簧压缩到底,导致物体大角度倾斜,使得承载物越降越慢缓慢下降,最大程度确保了承载物的安全;通过设置的阻尼器,使得压力在超过压缩弹簧的可承受范围时,减缓万向顶板的下降速度,不至于突然下降,再次提高了本装置的抗压抗抖效果;通过设置的滑动顶板和垂直立板,使得大压力在超过弹簧和阻尼器的承载力时不至于将装置压扁,确保了承载物和装置的安全。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维修风力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维修风力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承重底板、2沉孔、3底座、4垂直立板、5滑动顶板、6液压油缸、7压缩弹簧、8半圆槽、9万向顶板、10油封、11钢制卡环、12阻尼小孔、13半球形卡槽、14圆头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 参照图1-2,一种用于维修风力发电塔的起降稳定装置,包括承重底板1,承重底板1的四个拐角处均开有沉孔2,且四个沉孔2内均卡接有底座3,底座3上表面焊接有液压油缸
6,且液压油缸6的顶端圆周内壁焊接有油封10,油封10的内圈滑动连接有圆头顶杆14,且圆头顶杆14的内部设有空腔,圆头顶杆14的底端开有螺孔,且螺孔内螺接有阻尼小孔12,圆头顶杆14的底端圆周外壁开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卡接有钢制卡环11,钢制卡环11的下表面粘接有橡胶密封圈,圆头顶杆14的顶端焊接有万向顶板9,且万向顶板9和底座3之间焊接有压缩弹簧7,压缩弹簧7的内壁与液压油缸6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底座3的上表面焊接有两个垂直立板4,且两个垂直立板4分别位于压缩弹簧7的两侧,两个垂直立板4的顶端均开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顶板5。
[0017] 本实用新型中,压缩弹簧7上端和下端的疏密度不同,且压缩弹簧7下端的密度大于上端的密度,万向顶板9的下表面中部开有半球形卡槽13,且半球形卡槽13的尺寸与圆头顶杆14的圆头相适配,万向顶板9的下表面开有两个半圆槽8,且两个半圆槽8的形状分别与两个滑动顶板5的顶端相适配,垂直立板4的高度等于液压油缸6的高度,且滑动顶板5的长度等于矩形孔的深度,底座3和万向顶板9均为耐候钢材料制成,且压缩弹簧7为合金钢材料制成,压缩弹簧7的表面经过喷塑处理。
[0018]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本装置固定连接在承重底板1和承载板之间,当出现大风导致升降装置晃动时,升降装置某一拐角处的压力突然变大,此时压缩弹簧7、阻尼小孔12和圆头顶杆14同时发力,顶住万向顶板9,同时保持万向顶板9的上表面尽量保持水平,由于阻尼小孔12上的孔径小,经过阻尼小孔12的液压油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了能量,从而让万向顶板9缓慢匀速下降,由于压缩弹簧7下端的密度大,抗压恢复能力也大,在压缩弹簧7的恢复力和升降装置自身摆动的作用下恢复至原来位置,被挤入圆头顶杆14内的液压油在自身重力的情况下流入液压油缸6。
[00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