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力治疗辅助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通过纠正坐姿并增加视距来达到缓解眼疲劳等辅助治疗目的的视力辅助治疗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代人可以获得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途径和手段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人由于不注意工作学习的姿势而导致各种眼疾的出现,其中近视、弱视患者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而这些患者中大多数是青少年和儿童。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在读写姿势不正确时,不仅对眼睛不宜,而且对于正在处于骨骼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和儿童来说会使骨骼
变形,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话,还会压迫神经,产生各种神经功能性
疾病。
[0003] 人眼在眺望远方时不需要调节睫状肌,睫状肌处于最放松的状态。是一种极好的辅助治疗方法,但是由于现代是信息爆发的时代,信息增长过快使成年人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工作学习状态当中,几乎没有精力去野外或者空旷的地方进行远眺,虽然是城市内也可以进行远眺,但是由于城市内的空气污染、噪音以及景物的单调,使成年人不愿去眺望。所以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能够适当的增加视物距离也是缓解眼疲劳,使睫状肌适当放松的好方法。
[0004] 目前,有很多种视力辅助治疗装置,但是功能单一,而且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如
申请号为201020580052.8 的实用新型
专利公开了一种视力保护器,它由
框架、距离
传感器和报警器组成;在框架上设置距离传感器和报警器,距离传感器与报警器连接。其有益技术效果是:可防止眼睛与屏幕距离过近,保护人的视力。这种视力保护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视力,但是人们在学习工作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其报警器容易分散注意力使人们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工作学习。
[0005] 申请号为200920096135.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视力保护架,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强迫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从而保护视力,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视力保护架。由相连接的上
支架和立支架组成,立支架的下端设置有
支撑腿,上支架和立支架相对应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撑杆连接。上支架的前端套有保护套。该视力保护架放在眼睛的前端,限定了学生书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当学生书写距离太近时,会碰到该视力保护架的前端,从而,强迫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预防近视眼。而且,正确的书写姿势有利于保障脊椎的正常发育,避免脊柱侧弯和颈椎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视力保护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并能够避免伤到学生,安全性高。这种视力保护架,由于无法调节,并不适用于大多数受身高、座椅高度、桌面高度等不同因素影响的人。 [0006] 所以一种同时具有正姿和缓解眼疲劳的辅助治疗器是人们所需要的。
发明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纠正坐姿并增加视距来达到缓解眼疲劳等辅助治疗目的的视力辅助治疗器。
[0008]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读写
底板,其特征是:读写底板上固定有垂直于读写底板的支柱,支柱上端与支臂的一端铰接,支臂另一端与
角度调节杆铰接,在支柱上部设置高度调节片,高度调节片的一段与支柱连接,另一端与支臂连接,角度调节杆固定在视物装置顶部;所述视物装置由上板、下板、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板、
挡板和两个平面镜或凸透镜组成,上板、下板和两个侧板固定在一起形成筒状结构;两个平面镜或凸透镜分别固定在上板和下板上,形成潜望镜结构,挡板固定在下板下端。
[0009] 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调节高度调节片和角度调节杆,使视力辅助治疗器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固定的支柱与视物装置达到纠正坐姿的目的,根据潜望镜原理和镜面折射原理设计的视物装置可以增加视物距离达到缓解眼疲劳,使睫状肌适当放松的辅助治疗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
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参见图1,支柱3通过连接片2垂直
铆接在读写底板1边缘与其中心线的交点处,支臂4的一端通过旋
转轴铰接在支柱上端,支臂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杆6铰接,在支柱3上部设置高度调节片5,高度调节片5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与角度调节杆6配合达到满足使用者需要的形态。高度调节片5的另一端与支臂4铰接,角度调节杆6通过连接片铆接在视物装置7顶部。
[0015] 视物装置7由上板8、下板9、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板10、挡板11和两个平面镜12组成,上板、下板和两个侧板铆接在一起形成筒状结构;两个平面镜12分别固定在上板和下板上,形成潜望镜结构,挡板11固定在下板下端,避免使用者由于使用习惯而下意识的不通过视物装置进行读写。
[0016] 实施例2
[0017] 参见图1,支柱3通过连接片2垂直铆接在读写底板1边缘与其中心线的交点处,支臂4的一端通过
旋转轴铰接在支柱上端,支臂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杆6铰接,在支柱3上部设置高度调节片5,高度调节片5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与角度调节杆6配合达到满足使用者需要的形态。高度调节片5的另一端与支臂4铰接,角度调节杆6
焊接在视物装置7顶部。
[0018] 视物装置7由上板8、下板9、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板10、挡板11和两个凸透镜12组成,上板、下板和两个侧板铆接在一起形成筒状结构;两个凸透镜12分别固定在上板和下板上,形成潜望镜结构,挡板11固定在下板下端,避免使用者由于使用习惯而下意识的不通过视物装置进行读写。
[0019] 其原理是:通过上、下两片反射镜的作用和支架调整,有效矫正坐姿,延长读写时的用眼距离,可在家庭和学校中使用。其功效是:立刻坐的正,防低头,防弯腰,防驼背,防读写过近,利发育,益健康和立刻看的远,延长读写距离和减轻眼调节负担,抑制近视、保护视力。
[0020] 将书本放在读写板上,眼睛通过目视镜来进行读写和做作业。使用者只能通过视物装置进行读写,由于视力辅助治疗装置的限制会下意识的调整自己的坐姿,并在视物装置内潜望镜结构的镜片作用下可以适当的增加自己的视距达到缓解眼疲劳,使睫状肌适当放松的辅助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