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公共卫生 / 卫生巾 / 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及吸收用品

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及吸收用品

阅读:483发布:2022-07-12

专利汇可以提供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及吸收用品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吸收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置有阶梯式高 密度 压 力 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及其吸收用品,所述复合芯体为五层结构,包括第一 覆盖 层 、第一高吸 水 性 树脂 层、高蓬松 无纺布 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二覆盖层复合连接而成,在所述复合芯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分别从第一覆盖层或/和第二覆盖层向所述复合芯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凹陷,其两端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或横向延伸。在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内,其中心 位置 的分布密度分别往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横向两侧呈阶梯式递减,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梯度密度,可大大提升吸收芯的吸收速度及扩散性。,下面是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及吸收用品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所述复合芯体为五层结构,包括第一覆盖层、第一高吸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二覆盖层,并由上至下复合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芯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分别从第一覆盖层或/和第二覆盖层向所述复合芯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凹陷,其两端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或横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芯体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覆盖层之下依次设置、连接第三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三覆盖层,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分别从第一覆盖层、第二覆盖层向所述复合芯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凹陷,其两端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或横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分别从第一覆盖层、第三覆盖层向所述复合芯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内,其中心位置的分布密度分别往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横向两侧呈阶梯式递减,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梯度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
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由两个梯度密度的导流区组成,包括在其中心位置设置高密度导流区,沿着所述高密度导流区的两侧设置中密度导流区,所述中密度导流区与复合芯体上的低密度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
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由三个梯度密度的导流区组成,在其中心位置设置最高密度导流区,沿着所述最高密度导流区的两侧设置高密度导流区,在所述高密度导流区外设置中密度导流区,所述中密度导流区与复合芯体上的低密度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分布轨迹为纵向轨迹、横向轨迹,或同时包含所述纵向轨迹、横向轨迹,所述纵向轨迹、横向轨迹均选自直线形、W形、S形、波浪形或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轨迹为纵向贯穿轨迹或纵向封端轨迹,所述横向轨迹为横向贯穿轨迹或横向封端轨迹;
所述纵向贯穿轨迹的两端分别延伸、贯穿复合芯体的纵向两侧端,所述横向贯穿轨迹的两端分别延伸、贯穿复合芯体的横向两侧边;
所述纵向封端轨迹的两端在纵向方向上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分别延伸至离复合芯体两纵端的距离为10 - 200mm;所述横向封端轨迹的两端分别距离复合芯体的纵向两侧边为
3mm-20mm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为一条,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中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为两条,沿着复合芯体纵向两侧各设置有一条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在复合芯体横向宽度上的中间位置以及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在复合芯体的纵向前端、纵向后端分别设置有一条沿复合芯体的横向方向延伸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
13.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导流区的分布密度为低密度区的1.2-3.0倍,所述中密度导流区的分布密度为低密度区的1.15-2.0倍。
14.根据权利要求1-3、5-11任一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占复合芯体的面积比例为5%-6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为15%-40%。
16.一种吸收用品,包括透液性顶层、防侧漏不透液性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置于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层采用权利要求1-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所述吸收用品为两片式拉拉裤、三片式拉拉裤、纸尿裤、纸尿片卫生巾

说明书全文

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及吸收用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吸收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置有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及其吸收用品。

背景技术

[0002] 婴幼儿和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常常要穿着吸湿用品,例如尿布。一次性吸收用品的功能是它可容纳排泄物,并使这些排泄物与穿着者的身体及衣服和被褥隔离开来。一次性吸收用品,例如尿布,通常由液性顶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于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并能容纳液体的吸收芯组成。
[0003] 传统第一代吸收芯由绒毛浆与高吸树脂均匀混合后,由包裹层材料喷胶包裹成一体的吸收芯结构。这种吸收芯,由于高吸水性树脂均匀分布在绒毛浆纤维内,且包裹层只是上下层喷胶结合,可供高吸水性树脂膨胀的自由空间大,因此这种吸收芯内的高吸水性树脂利用率高,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高。但同时为减少传统结构吸收芯的起坨断问题,一般设置热光压或热网压压实,使传统的吸收芯材料的柔软性降低。
[0004] 第二代吸收芯,包括第一覆盖层、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二覆盖层,通常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和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呈均匀性分布。这种结构的吸收芯材料,高吸水性树脂被固定在高蓬松无纺布层内或被固定在高蓬松无纺布与覆盖层之间,能改善高吸水性树脂吸尿后的起坨断棉问题,由于高吸水性树脂均匀分布,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后,会互相挤压,使得尿液在复合芯体上的扩散性变差,使吸收用品的端部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利用率低,吸收芯的吸水倍率相对传统吸收芯低。
[0005] 本专利针对第一代吸收芯容易起坨断棉,第二代吸收芯材料扩散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设置有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及其吸收用品。所述的复合芯体吸收芯材料为五层或七层复合材料结构,包括第一覆盖层、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二覆盖层复合而成的五层复合芯体材料或第一覆盖层、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二覆盖层、第三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三覆盖层复合而成的七层复合芯体材料。其特征为,所述的五层或七层复合芯体材料上设置有单条或多条连续状或间断式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由于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存在,低密度区对高吸水性树脂的束缚力低,可实现快速吸收尿液同时提升了高吸水性树脂层的膨胀空间;高密度区由于纤维的毛细管效应大,使尿液可在该区域实现快速的导流,中密度区则为两则的过渡区,取到更好的不用密度区的传导作用,从而实现差异化的导流以及快速吸收效果。使整片复合芯体材料内的高吸水性树脂特别是复合芯体纵向端部的高吸水性树脂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可大大提升吸收芯材料及其吸收用品的吸收速度及扩散性。发明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置有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及其吸收用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所述复合芯体为五层结构,包括第一覆盖层、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二覆盖层,并由上之下复合连接而成,在所述复合芯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分别从第一覆盖层或/和第二覆盖层向所述复合芯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凹陷,其两端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或横向延伸。
[0008] 作为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复合芯体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覆盖层之下依次设置、连接第三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三覆盖层,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分别从第一覆盖层、第二覆盖层向所述复合芯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凹陷,其两端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或横向延伸。
[0009] 作为优选,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分别从第一覆盖层、第三覆盖层向所述复合芯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凹陷。
[0010] 作为优选,在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内,其中心位置的分布密度分别往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横向两侧呈阶梯式递减,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梯度密度。
[0011] 作为优选,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由两个梯度密度的导流区组成,包括在其中心位置设置高密度导流区,沿着所述高密度导流区的两侧设置中密度导流区,所述中密度导流区与复合芯体上的低密度区连接。
[0012] 作为优选,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由三个梯度密度的导流区组成,在其中心位置设置最高密度导流区,沿着所述最高密度导流区的两侧设置高密度导流区,在所述高密度导流区外设置中密度导流区,所述中密度导流区与复合芯体上的低密度区连接。
[0013] 作为优选,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分布轨迹为纵向轨迹、横向轨迹,或同时包含所述纵向轨迹、横向轨迹,所述纵向轨迹、横向轨迹均选自直线形、W形、S形、波浪形或弧形。
[0014]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轨迹为纵向贯穿轨迹或纵向封端轨迹,所述横向轨迹为横向贯穿轨迹或横向封端轨迹;
[0015] 所述纵向贯穿轨迹的两端分别延伸、贯穿复合芯体的纵向两侧端,所述横向贯穿轨迹的两端分别延伸、贯穿复合芯体的横向两侧边;
[0016] 所述纵向封端轨迹的两端在纵向方向上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分别延伸至离复合芯体两纵端的距离为10 - 200mm;所述横向封端轨迹的两端分别距离复合芯体的纵向两侧边为3mm-20mm的距离。
[0017] 作为优选,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为一条,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中间设置。
[0018] 作为优选,所述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为两条,沿着复合芯体纵向两侧各设置有一条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
[0019] 作为优选,在复合芯体横向宽度上的中间位置以及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
[0020] 作为优选,在复合芯体的纵向前端、纵向后端分别设置有一条沿复合芯体的横向方向延伸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
[0021] 作为优选,所述高密度导流区的分布密度为低密度区的1.2-3.0倍,所述中密度导流区的分布密度为低密度区的1.15-2.0倍。
[0022] 作为优选,所述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占复合芯体的面积比例为5%-60%。所述比例优选为15%-40%。
[0023]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吸收用品,包括透液性顶层、防侧漏不透液性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置于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层,所述吸收层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设置有阶梯状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所述吸收用品为两片式拉拉裤、三片式拉拉裤、纸尿裤、纸尿片卫生巾
[0024]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由于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存在,低密度区对高吸水性树脂的束缚力低,可实现快速吸收尿液同时提升了高吸水性树脂层的膨胀空间;高密度区由于纤维的毛细管效应大,使尿液可在该区域实现快速的导流,中密度区则为两则的过渡区,取到更好的不用密度区的传导作用,从而实现差异化的导流以及快速吸收效果,使整片复合芯体材料内的高吸水性树脂特别是复合芯体纵向端部的高吸水性树脂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可大大提升吸收芯材料及其吸收用品的吸收速度及扩散性。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实施例1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与直线形纵向贯穿轨迹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实施例1的对图1沿A-A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实施例1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直线形纵向封端轨迹的示意图。
[0028] 图4是实施例2的设置有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七层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是实施例3的设置有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是实施例4的设置有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是实施例5的设置有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是实施例6的设置有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9是实施例7的设置有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是实施例8的设置有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1是实施例8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弧形横向贯穿轨迹的示意图。
[0036] 图12是实施例9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弧形纵向封端轨迹的示意图。
[0037] 图13是实施例9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W形纵向贯穿轨迹的示意图。
[0038] 图14是实施例9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S形纵向贯穿轨迹的示意图。
[0039] 图15是实施例10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弧形横向贯穿轨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1] 实施例1
[0042]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芯体为五层结构,包括第一覆盖层21、热熔胶层22、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23、高蓬松无纺布层24、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25、热熔胶层26、第二覆盖层27,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中间设置有一条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3。
[0043] 第一覆盖层21、第二覆盖层22为木浆与超细热熔短纤组成的气流成型的无尘纸,无尘纸的平方克重为50g/m2,超细热熔短纤的比例为34%,材料的拉力为2.5N/25mm。第一覆盖层21和第二覆盖层27还可以热非织造布。
[0044] 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23选择慢吸收、高保水、粗颗粒的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收倍率为50倍,保水倍率为36倍,吸收速度为80s。
[0045] 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25选择中速吸收、高吸水、颗粒适中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收倍率为55倍,保水倍率为33倍,吸收速度为70s。
[0046] 高蓬松无纺布层24是热风非织造布。
[0047] 热熔胶层22是一种本技术领域常用的热熔压敏胶。施胶量为1.0 3.0g/m2,保证干~态时,确保高吸水性树脂不跑位。
[0048] 本实施例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特征在于,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3为直线形纵向贯穿轨迹,其分别从第一覆盖层A1、第二覆盖层A7向所述复合芯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凹陷,并在纵向方向上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延伸至两端。
[0049] 本实施例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3内,芯体密度自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中心位置分别往该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横向两侧呈现阶梯式递减,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梯度密度。如附图1、图2所示,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3的中心位置设置高密度导流区11,沿着高密度导流区11的两侧设置中密度导流区12、13,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3之外为低密度区14、15。
[0050] 作为优选,高密度导流区11的密度值为低密度区14或低密度区15的1.6倍,中密度导流区12、13的密度值均为低密度区14或低密度区15的的1.3倍。
[0051] 然而,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也可以采用直线形纵向封端轨迹,如附图3所示,在中心位置设置高密度导流区51,沿着高密度导流区51的两侧设置中密度导流区52、53,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3外为低密度区54、55,但该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在纵向方向上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延伸至离复合芯体两纵端的距离为10 - 200mm。
[0052] 实施例2
[0053] 如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案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复合芯体为七层结构,包含了第一覆盖层B1 、热熔胶层B2、高吸水性树脂层B3、高蓬松无纺布层B4、高吸水性树脂层B5、热熔胶层B6、第二覆盖层B7、高吸水性树脂层B8、热熔胶层B9、第三覆盖层B10。其中,高吸水性树脂层B8选择快吸收、高吸水、细颗粒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收倍率为60倍,保水倍率为30倍,吸收速度为60s。
[0054] 本实施例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B15内,芯体分布密度自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中心位置分别往该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横向两侧呈现阶梯式递减,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梯度密度。如附图3所示,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B15的中心位置设置高密度导流区B11,沿着高密度导流区B11的两侧设置中密度导流区B12、B13,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B15之外为低密度区B14。
[0055] 同实施例1一样,本实施例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B15可以采用实施例1的直线形纵向贯穿轨迹,也可以选择实施例1的直线形纵向封端轨迹。
[0056] 实施例3
[0057]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芯体结构同实施例1,但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沿着复合芯体纵向两侧各设置有一条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C8和C9。
[0058] 实施例4
[0059]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芯体结构同实施例1,但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分别在复合芯体横向宽度上的中间位置以及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D8、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D9和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D10,即沿着复合芯体的中间以及纵向两侧设置有三条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
[0060] 实施例5
[0061] 如附图7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E8,在纵向方向上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延伸,但仅从第一覆盖层向所述复合芯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凹陷而成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E8。
[0062] 如附图7所示,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E8的中心位置设置高密度导流区E9,沿着高密度导流区E9的两侧设置中密度导流区E10,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E8之外为低密度区E11。
[0063] 有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E8的中心线靠E12近第二覆盖层E7。
[0064] 实施例6
[0065]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芯体结构同实施例2,但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F11,在纵向方向上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延伸,并分别从第一覆盖层B1、第二覆盖层B7向所述复合芯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凹陷而成。
[0066] 本实施例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F11内,如附图8所示,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F11的中心位置设置高密度导流区F12,沿着高密度导流区F12的两侧设置中密度导流区F13,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F13之外为低密度区F14。
[0067] 实施例7
[0068]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芯体结构同实施例1,但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G8的G7的阶梯数为三级,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依次分布着最高密度导流区G9、高密度导流区G10、中密度导流区G11以及低密度区G12。其中,最高密度导流区G9的密度为低密度区G12的1.8倍,高密度导流区G10的密度为低密度区G12的1.5倍,中密度区G11的密度为低密度区G12的1.2倍。
[0069] 实施例8
[0070]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在中心位置设置高密度导流区71,沿着高密度导流区71的两侧设置中密度导流区72、73,在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外为低密度区74、75,且该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为直线形纵向封端轨迹,即在纵向方向上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延伸至离复合芯体两纵端的距离为10mm-200mm。
[007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还包括:在复合芯体的纵向前端、纵向后端分别设置有一条沿复合芯体的横向方向延伸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横向导流区,如附图10所示,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横向导流区包括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横向导流区76、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横向导流区77,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横向导流区起到防前后漏的作用。
[007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横向导流区可采用直线形横向贯穿轨迹或直线形横向封端轨迹,如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76、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77,二者的两端可分别延伸至复合芯体的纵向两侧边,也可以距离复合芯体的纵向两侧边3mm-20mm的距离。
[0073]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横向导流区采用弧形横向贯穿轨迹或弧形横向封端轨迹。如附图11所示,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66、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67均为弧形横向贯穿轨迹。弧形横向贯穿轨迹或弧形横向封端轨迹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适合于NB码产品的防稀便后漏设计。
[0074] 实施例9
[0075] 本实施例对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实施一种更为优选的分布轨迹,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8的任一实施例中,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还可以采用弧形纵向封端轨迹。
如附图12所示,在复合芯体横向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一条弧形纵向封端轨迹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81、82,二者在纵向方向上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弧形延伸至离复合芯体两纵端的距离为10 - 200mm。
[0076] 除了上述的弧形纵向封端轨迹,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的分布轨迹还可以采用如附图13所示的W形纵向贯穿轨迹,或如附图14所示的S形纵向贯穿轨迹的示意图。
[0077] 实施例10
[0078] 如图15所示,在复合芯体上设置有复数条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91,该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91的分布轨迹采用弧形横向封端轨迹。
[007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凡涉及阶梯式高密度压力差导流区,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卫生巾 2020-05-11 720
卫生巾 2020-05-11 143
卫生巾 2020-05-11 57
卫生巾 2020-05-14 38
卫生巾 2020-05-14 952
卫生巾 2020-05-13 166
卫生巾 2020-05-14 502
卫生巾 2020-05-12 427
卫生巾 2020-05-14 532
卫生巾 2020-05-12 91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