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覆膜支架 / 覆膜支架

覆膜支架

阅读:772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覆膜支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覆膜 支架 ,包括支架本体和包覆于所述支架本体表面的覆膜,所述覆膜为两端开口的管腔结构,所述覆膜朝向所述 覆膜支架 内部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分支支架的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所述覆膜支架的至少一端。本发明的覆膜支架在覆膜上预先留出用于收容分支支架的凹槽,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分支支架和覆膜支架之间的空隙,降低了I型内漏的发生率。,下面是覆膜支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包覆于所述支架本体表面的覆膜,所述覆膜为两端开口的管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朝向所述覆膜支架内部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分支支架的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所述覆膜支架的至少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仅贯通所述覆膜支架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横截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6-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贯通所述覆膜支架的近端并沿所述覆膜支架的轴向延伸的第一曲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曲面相连的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二曲面在平行于所述覆膜支架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分别呈矩形和月牙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为圆柱面,所述圆柱面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侧壁的横截面形状内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面的横截面形状为优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朝所述覆膜支架内部延伸的平面以及连接两所述平面边缘的柱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面包括半圆柱面或半椭圆柱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柱面或所述半椭圆柱面的母线与所述覆膜支架的轴线呈锐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夹角的角度在0°到15°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朝所述覆膜支架内部竖直延伸的第一平面以及连接两所述平面边缘的若干个首尾相连的第二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具有多个所述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覆膜支架的周向间隔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的第二曲面相互连通为一个整体。
14.根据权利要求4-13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多个沿所述覆膜支架的轴线排布的波圈,所述波圈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曲面并与所述第一曲面位置对应的第一波圈,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曲面并与所述第二曲面位置对应的第二波圈,所述第二波圈的波形至少有一部分落在所述第二曲面的横截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多个自所述凹槽的远端沿所述覆膜支架的轴向排布的第三波圈,所述第一波圈和所述第二波圈的波长均小于所述第三波圈的波长。

说明书全文

覆膜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心血管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CPG技术包括烟囱技术及潜望镜技术两个部分。支架或覆膜支架开口向近心侧则称为烟囱技术,而开口向远心侧则称为潜望镜技术。CPG技术在主动脉弓、腹主动脉内脏区或保髂内动脉时经常应用到。图1给出了采用烟囱技术重建双侧肾动脉的示意图。采用腹主覆膜支架2和分支支架1并排放置,治疗腹主动脉瘤3。图2给出了覆膜支架2和分支支架1放置在血管4内的横截面图,由于受到径向挤压且覆膜支架2和分支支架1周面上的受力不均匀,覆膜支架2和分支支架1会彼此挤压发生不均匀变形,这种变形会导致两个分支支架1与覆膜支架2之间形成大量空隙5,造成临床上的I型内漏。
[0003] 授权公告号CN 102641164 B给出了中间形成凹陷部11的覆膜支架,凹陷部11对应主动脉弓分支部位,凹陷部11有三个侧孔12,三条分支支架2一端与侧孔12连接,另一端放置在分支动脉中,从而重建分支动脉。但该技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是在植入覆膜支架后接入分支支架2之前,要建立导丝轨道,而导丝进入窗口是非常困难的,会导致手术时间较长,易增加分支动脉损伤及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险,且分支动脉长时间的阻断会造成脑部缺血缺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另一方面,血流是先流经覆膜支架的管腔然后再流入分之支架管腔的,这容易将沉积在覆膜支架管腔内部的小血栓或其他颗粒物带入到分支支架内,增加了由血栓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即使将分支支架的近端延伸至与覆膜支架近端齐平,也仍然存在分之支架近端在血流冲击下发生摆动的风险,导致支架移位和血栓的形成。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大大降低I型内漏的发生率的覆膜支架。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包覆于所述支架本体表面的覆膜,所述覆膜为两端开口的管腔结构,所述覆膜朝向所述覆膜支架内部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分支支架的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所述覆膜支架的至少一端。
[000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仅贯通所述覆膜支架的一端。
[000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横截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6-18mm。
[000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贯通所述覆膜支架的近端并沿所述覆膜支架的轴向延伸的第一曲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曲面相连的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二曲面在平行于所述覆膜支架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分别呈矩形和月牙形。
[000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为圆柱面,所述圆柱面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侧壁的横截面形状内切。
[00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圆柱面的横截面形状为优弧。
[001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朝所述覆膜支架内部延伸的平面以及连接两所述平面边缘的柱面。
[001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柱面包括半圆柱面或半椭圆弧柱面。
[001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半圆柱面或所述半椭圆弧柱面的母线与所述覆膜支架的轴线呈锐夹角。
[001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锐角夹角的角度在0°到15°之间。
[001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朝所述覆膜支架内部竖直延伸的第一平面以及连接两所述平面边缘的若干个首尾相连的第二平面。
[001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覆膜具有多个所述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覆膜支架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001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凹槽的第二曲面相互连通为一个整体。
[001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多个沿所述覆膜支架的轴线排布的波圈,所述波圈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曲面并与所述第一曲面位置对应的第一波圈,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曲面并与所述第二曲面位置对应的第二波圈,所述第二波圈的波形至少有一部分落在所述第二曲面的横截面上。
[001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多个自所述凹槽的远端沿所述覆膜支架的轴向排布的第三波圈,所述第一波圈和所述第二波圈的波长均小于所述第三波圈的波长。
[0020] 本发明的覆膜支架在覆膜上预先留出用于收容分支支架的凹槽,避免了分支支架和覆膜支架由于不均匀受力导致的挤压变形,防止分支支架和覆膜支架由于挤压导致的血流不畅,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分支支架和覆膜支架之间的空隙,降低了I型内漏的发生率。且凹槽的存在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了分支动脉损伤和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另一方面,凹槽贯通覆膜支架的至少一端,血流同时流入分支支架和覆膜支架的管腔,能够避免覆膜支架管腔内的血栓进入到分支血管,降低了由血栓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附图说明
[0021]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2] 图1是现有技术采用烟囱技术重建双侧肾动脉的示意图;
[0023] 图2是图1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一种覆膜支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本发明的覆膜支架第一实施例的左视图;
[0026] 图5是本发明的覆膜支架第一实施例中覆膜的主视图;
[0027] 图6是图5所示的覆膜的俯视图;
[0028] 图7是图5所示的覆膜的左视图;
[0029] 图8是本发明的覆膜支架第一实施例中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是图8所示的支架本体中第一波圈的展开图;
[0031] 图10是图8所示的支架本体中第一波圈的左视图;
[0032] 图11是图8所示的支架本体中第二波圈的展开图;
[0033] 图12是图8所示的支架本体中第二波圈的左视图;
[0034] 图13本发明一种覆膜支架第二实施例中覆膜的主视图;
[0035] 图14是图13所示覆膜的俯视图;
[0036] 图15是图14所示覆膜的左视图;
[0037] 图16本发明一种覆膜支架第三实施例中覆膜的主视图;
[0038] 图17是图16所示覆膜的俯视图;
[0039] 图18是图16所示覆膜的左视图;
[0040] 图19本发明一种覆膜支架第四实施例中覆膜的主视图;
[0041] 图20是图19所示覆膜的俯视图;
[0042] 图21是图19所示覆膜的左视图;
[0043] 图22本发明一种覆膜支架第五实施例中覆膜的主视图;
[0044] 图23是图22所示覆膜的俯视图;
[0045] 图24是图22所示覆膜的左视图;
[0046] 图25是本发明一种覆膜支架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26是图25所示的覆膜支架的左视图;
[0048] 图27是图25所示的覆膜支架中覆膜的俯视图;
[0049] 图28是图27所示覆膜的左视图;
[0050] 图29是本发明一种覆膜支架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30是图29所示的覆膜支架的左视图;
[0052] 图31是图29所示覆膜支架中覆膜的主视图;
[0053] 图32是图31所示覆膜的俯视图;
[0054] 图33是图32所示覆膜的左视图;
[0055] 图34是本发明的覆膜支架被植入血管的示意图;
[0056] 图35是本发明的覆膜支架被植入血管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58]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提及的“横截面”是指用垂直于覆膜支架轴线的平面截取的截面,“纵截面”是指用平行于覆膜支架轴线的平面截取的平面,在此作出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将不再赘述。
[0059] 第一实施例:
[0060]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覆膜支架包括覆膜支架段10和与覆膜支架10近端连接的裸支架段20。覆膜支架段10包括支架本体11和包覆在支架本体11上的覆膜12。覆膜支架具有径向膨胀能力,可在外力作用下被压缩并在外力撤销后自膨胀或通过机械膨胀(例如球囊扩张膨胀)恢复至初始形状并保持初始形状,由此植入管腔后可通过其径向支撑力紧贴管腔壁而固定于管腔内,从而起到重建血流通道,隔绝病灶的作用。
[0061] 如图5-7所示,覆膜12为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管腔结构,由该管腔结构构成血流的通道。覆膜12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材料一般采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PET膜或PTFE膜等。覆膜12的一部分区域朝向覆膜支架内部凹陷形成有用于收容分支支架的凹槽121。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21包括贯通覆膜支架近端并沿覆膜支架的轴向延伸的第一曲面122,以及与第一曲面122相连的第二曲面123。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凹槽121也可以贯通覆膜支架的远端或同时贯通覆膜支架的近端和远端。且可以理解的,凹槽121并不一定要沿覆膜支架的轴向延伸,其延伸方向主要依据与之配合的分支支架的延伸方向来确定。相较于第一曲面122,第二曲面123远离覆膜支架的近端。对分支支架的一端起容置作用的主要是第一曲面122,第二曲面123对分支支架的另一端起引导作用,引导该另一端朝远离覆膜支架轴向的方向延伸以进入分支管腔内,因此第二曲面123对本发明来说不是必须的分支支架。如图6所示,第一曲面122在平行于覆膜支架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呈矩形。第二曲面123在平行于覆膜支架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呈月牙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曲面122为非完整的圆柱面,且其横截面形状为一段优弧,将第一曲面122设计成此种形状能够使凹槽121对分支支架的包容性更好。如图7所示,第一曲面122的横截面形状与覆膜12侧壁的横截面形状(圆形)内切。
[0062] 可以理解的是,凹槽121的横截面尺寸应当尽量与分支支架的管腔外径尺寸相匹配。优选的,凹槽121横截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大距离在6-18㎜。在本实施例中,主要用于收容分支支架的第一曲面122的横截面为一段优弧,因此凹槽121横截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大距离即为优弧的直径。对凹槽121的横截面尺寸做此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覆膜支架和分支支架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避免临床上I型内漏的目的。可以预见的是,当凹槽121的横截面尺寸匹配分支支架的管腔外径时,I型内漏将不再发生。当凹槽121的横截面尺寸稍微小于分支支架的管腔外径时,由于分支支架本身存在的自膨胀特性,能够及时将覆膜支架与分支支架之间的缝隙填满,且此时覆膜支架和分支支架产生的挤压变形也是均匀的,在避免I型内漏的同时还能够防止二者由于不均匀挤压变形导致的血流不畅。除此之外,在覆膜上预先留出用于收容分支支架的凹槽,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分支动脉损伤和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这是因为可以在凹槽位置预先置入鞘管和导丝,省去了建立导丝轨道的时间,待覆膜支架在血管内释放后,分支支架能够立即被释放。且本发明的凹槽贯通覆膜支架的一端,血流同时流入分支支架和覆膜支架的管腔,能够避免覆膜支架管腔内的血栓进入到分支血管,降低了由血栓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0063] 如图8所示,支架本体11由若干个沿覆膜支架的轴向排布的波圈组成,波圈可通过缝合的方式与覆膜12相连。支架本体11可采用记忆合金材料(例如镍合金)制备,使其具有自膨胀能力。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架本体也可以是由金属丝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或通过金属管切割形成的切割网状结构。这些波圈包括对第一曲面122起支撑作用的两个第一波圈111、对第二曲面123起支撑作用的第二波圈112以及对覆膜11除凹槽121外的部分起支撑作用的第三波圈113,第一波圈111、第二波圈112和第三波圈113沿近端指向远端的方向依次排列。
[0064] 第一波圈111和第二波圈112均包括多个波峰顶点、多个波谷顶点以及连接波峰顶点和波谷顶点的直段支撑部分。第一波圈111和第二波圈112可设计为Z形波结构或其它可被压缩为很小直径的波形结构。在本发明中,第一波圈111和第二波圈112的波长均小于第三波圈113的波长。第一波圈111和第二波圈112的波长设计得比第三波圈113较小是为了对凹槽121形成更好的支撑,且在缝合时,具有较小波长的波圈能够更方便地与覆膜12上的凹槽121部分缝合,有利于装配和释放。
[0065] 图9为第一波圈111的展开图,图10为第一波圈111被缝合到覆膜12后的左视图,可见第一波圈111能够很好地与覆膜12的截面形状匹配。图11为第二波圈112的展开图,图12为第二波圈112被缝合到覆膜12后的左视图。由于第二曲面123主要对分支支架起引导作用,为了更好地支撑第二曲面123,第二波圈112的波形中至少要有一部分落在第二曲面123的横截面上。结合图4和图13可以看到,第二波圈112的波形中有一个落在凹槽121内,且这个波形的波谷顶点落在第二曲面123的横截面形状上。凹槽内有一个波形或半个波形,使波圈和覆膜更加易于装配,疲劳性能也更好。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连接波峰顶点和波谷顶点的直段支撑部分落在第二曲面123的横截面形状上。
[0066] 第二实施例:
[0067]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覆膜支架的结构和功能均与上一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覆膜20上的凹槽21与上一实施例不同。凹槽21仍然包括自覆膜支架近端沿覆膜支架的轴线延伸的第一曲面211以及与第一曲面211相连的第二曲面212。如图15所示,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曲面211包括两相对设置且朝覆膜支架内部竖直延伸的平面213以及连接两平面213边缘的半圆柱面214。对分支支架起主要支撑作用的第一曲面211使得凹槽21的横截面形状呈U形。在本实施例中,两平面213平行间隔设置,且两平面213之间的距离等于半圆柱面214的直径,且该距离为凹槽21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该距离不大于分支支架的管腔外径。
[0068] 第三实施例:
[0069] 如图16-18所示,本实施例中,覆膜支架的结构和功能均与上一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覆膜30上的凹槽31与上一实施例不同。凹槽31仍然包括自覆膜支架近端沿覆膜支架的轴线延伸的第一曲面311以及与第一曲面311相连的第二曲面312。如图18所示,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曲面311包括两相对设置且朝覆膜支架内部延伸的平面313以及连接两平面313边缘的椭圆柱面314。对分支支架起主要支撑作用的第一曲面311使得凹槽31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呈U形。在本实施例中,两平面313平行间隔设置,且两平面313之间的距离等于椭圆弧面214的长轴长度,且该距离为凹槽31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
该距离不大于分支支架的管腔外径。
[0070] 第四实施例:
[0071] 如图19-21所示,本实施例中,覆膜支架的结构和功能均与上一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覆膜40上的凹槽41与上一实施例不同。凹槽41仍然包括自覆膜支架近端沿覆膜支架的轴线延伸的第一曲面411以及与第一曲面411相连的第二曲面412。如图21所示,第一曲面411包括两相对设置且朝覆膜支架内部延伸的第一平面413以及连接两平面413边缘的若干个首尾相连的第二平面414。第二曲面412的形状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可以理解的,当有足够多个的第二平面414时,连接两第一平面413的部分也就变成了弧面。虽然若干个第二平面414的组合与分支支架的贴合性不如上述几个实施例,但是由于分支支架具有的自膨胀特性,可以将主要出现在相邻两个第二平面414相接处的缝隙填满,仍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内漏效果。
[0072] 第五实施例:
[0073] 如图22-24所示,该实施例是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做的一种改进。凹槽51包括第一曲面511和与第一曲面511相连的第二曲面512。第一曲面511由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平面513以及连接两平面513边缘的圆柱面514组成。其中,圆柱面514的母线与覆膜支架的轴线呈锐角夹角α,且锐角夹角α的角度在0°到15°之间。具体来说,圆柱面514的母线沿由远端朝向近端的方向倾斜。将圆柱面514的母线设计成与覆膜支架的轴线呈锐角夹角可以使得分支支架更容易伸入到分支管腔内。可以理解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非完整圆柱面的母线、以及第三实施例中椭圆柱面的母线也可以设计成与覆膜支架的轴线呈锐角夹角。
[0074] 第六实施例:
[0075] 如图25-图26所示,本发明的覆膜支架包括覆膜支架段和与覆膜支架近端连接的裸支架段60。覆膜支架段包括支架本体和包覆在支架本体上的覆膜70。支架本体的结构与上几个实施例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76] 如图27-图28所示,覆膜70为由一侧壁围设形成的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管腔结构,覆膜70上朝向覆膜支架内部凹陷形成有用于收容分支支架的凹槽71。在本实施例中,覆膜70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凹槽71,三个凹槽71的结构均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凹槽71的数量可以根据分支支架的需要设计,且凹槽71在覆膜70周向上的排布不一定是均匀的,具体可以根据分支支架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与上几个实施例相同的是,凹槽71包括贯通覆膜支架近端并沿覆膜支架的轴向延伸的第一曲面711以及与第一曲面711相连的第二曲面712。对分支支架起容置作用的主要是第一曲面711,
[0077] 第一曲面711的截面形状可以与上述五个实施例中的任一个相同。如图2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曲面711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的相同,均呈U形,[0078] 第七实施例:
[0079] 如图29-图30所示,本发明的覆膜支架包括覆膜支架段和与覆膜支架近端连接的裸支架段80。覆膜支架段包括支架本体和包覆在支架本体上的覆膜90。支架本体的结构与上几个实施例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80] 如图31-图33所示,覆膜90为由一侧壁围设形成的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管腔结构,覆膜90上朝向覆膜支架内部凹陷形成有用于收容分支支架的凹槽91。在本实施例中,覆膜90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凹槽91,三个凹槽91的结构均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凹槽91的数量可以根据分支支架的需要设计,且凹槽91在覆膜90周向上的排布不一定是均匀的,具体可以根据分支支架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与上几个实施例相同的是,凹槽91包括贯通覆膜支架近端并沿覆膜支架的轴向延伸的第一曲面911以及与第一曲面911相连的第二曲面912。与上几个实施例不相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第二曲面912相互连通形成一个整体。
[0081] 第一曲面911的截面形状可以与上述五个实施例中的任一个相同。如图3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曲面911的横截面形状呈U形,
[0082] 图34和图35给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应用,图34是本发明的覆膜支架被植入管腔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5是图34的横截面图。实际手术中,先将覆膜支架6植入管腔7内,再将导丝穿过覆膜支架6的凹陷结构,然后植入分支支架8,从而实现弓上三个分支的重建。如图35所示,分支支架8被完全包裹在覆膜支架6的凹陷结构中,从而防止分支支架8和覆膜支架
6之间形成I型内漏。
[008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覆膜支架 2020-05-12 202
覆膜支架 2020-05-12 174
覆膜支架 2020-05-12 425
覆膜支架 2020-05-13 757
分支覆膜支架 2020-05-13 892
覆膜支架 2020-05-11 516
覆膜支架 2020-05-11 789
覆膜支架 2020-05-11 52
覆膜支架 2020-05-11 433
覆膜支架 2020-05-13 55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