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假肢 / 接骨板 /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

阅读:652发布:2021-09-1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其 支撑 架呈三 角 体结构,用于支撑患者下肢使其形成并保持曲腿状态,其包括 水 平设置的支撑底面、相背设于支撑底面两端的大腿承托面和小腿承托面,相邻的两面端部均铰接,且各面的长度借助调边机构可调并能够 锁 定。其胫骨克氏针安装位具有分置于小腿承托面两侧的两个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其两股骨克氏针安装位平行且间距设置,每一股骨克氏针安装位具有分置于大腿承托面两侧的两个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下面是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呈三体结构,用于支撑患者下肢使其形成并保持曲腿状态,其包括平设置的支撑底面(100)、相背设于支撑底面(100)两端的大腿承托面(200)和小腿承托面(300),相邻的两面端部均铰接,且各面的长度借助调边机构可调并能够定;
一胫骨克氏针安装位,具有分置于小腿承托面(300)两侧的两个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用于与穿过患者跟骨或胫骨远端的第一克氏针的两端固定,于第一克氏针上还牵拉有第一牵引弓(001);以及
两股骨克氏针安装位,平行且间距设置,每一股骨克氏针安装位具有分置于大腿承托面(200)两侧的两个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每一股骨克氏针安装位用于与穿过患者股骨远端的一根第二克氏针的两端固定,于两根第二克氏针上牵拉有第二牵引弓(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腿承托面(300)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杆(301),分置于小腿承托面(300)的两侧并沿小腿承托面(300)长度方向设置,于两根第一支撑杆(301)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胫骨远端的撑板(302),所述调边机构通过自动或手动的驱动结构使两根第一支撑杆(301)同步伸缩,以实现小腿承托面(300)的长度调节;
所述大腿承托面(200)包括两根第二支撑杆(201),分置于大腿承托面(200)两侧并沿大腿承托面(200)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边机构通过自动或手动的驱动结构使两根第二支撑杆(201)同步伸缩,以实现大腿承托面(200)的长度调节;
还包括一支撑横梁(202),位于大腿承托面(200)与小腿承托面(300)的交汇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沿小腿承托面(300)上下移动并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
两个第一升降部(30),分置于每一根第一支撑杆(301)上,并与对应的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通过万向球铰接头(003)连接,两第一升降部(30)能够单独驱动,使对应侧的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沿第一支撑杆(301)运动并锁定,两第一升降部(30)还能够同时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升降部(30)包括:
一第一滑(31),其与对应的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借助万向球铰接头(003)于小腿承托面(300)的平行面内可转动连接;以及
一第一驱动部,驱动第一滑块(31)沿第一支撑杆(301)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采用丝杠螺母驱动或伸缩杆驱动,包括:
一第一驱动螺杆,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01)的下端;以及一第一达,连接于第一驱动螺杆的下端,并与支撑底面(100)铰接,所述第一滑块(31)螺纹连接于第一驱动螺杆上;或
一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支撑杆(301)平行设置,并与小腿承托面(300)固定,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块(31)固定;所述第一滑块(31)滑动套接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3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调距机构,用于驱动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靠近或远离小腿承托面(300)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距机构包括:
两个第一调距部(40),与小腿承托面(300)垂直设置,分置于两第一滑块(31)与万向球铰接头(003)之间,两第一调距部(40)能够单独驱动,使对应侧的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靠近或远离小腿承托面(300)运动并锁定,两第一调距部(40)还能够同时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胫骨断骨复位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顶升组件,设置于小腿承托面(300)的纵向中心线位置
至少两个第一侧压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小腿承托面(300)的两侧;以及一束缚带,其一端与一第一支撑杆(301)固定,另一端与另一第一支撑杆(301)可拆卸固定,或环绕另一第一支撑杆(301)折回后与原第一支撑杆(301)可拆卸固定,所述束缚带环绕患者小腿的长度可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组件包括:
一小腿固定板(51),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度,所述小腿固定板(51)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301)连接;以及
一第三电动推杆(52),固定于小腿固定板(51)的中部,其伸缩端凸出于小腿固定板(51),并固定有顶压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组件还包括:
一第二驱动部(53),用于驱动小腿固定板(51)沿第一支撑杆(301)滑动并锁定。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压组件包括:
两第一滑座(54),分置于两第一支撑杆(301)上,并与第一支撑杆(301)滑动连接;
一第一被动伸缩部(55),沿小腿承托面(300)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一第一滑座(54)上,包括杆体和与杆体滑动套接的管体;
一第一主动伸缩部(56),沿小腿承托面(300)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另一第一滑座(54)上,其伸缩端朝向第一被动伸缩部(55);以及
一第一联动板(57),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度,其两端外翻形成连接部,所述第一被动伸缩部(55)的活动端和第一主动伸缩部(56)的伸缩端均穿过连接部,并与连接部固定;
所述第一被动伸缩部和第一主动伸缩部相对的一端均固定有侧压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伸缩部(56)采用丝杠螺母驱动或伸缩杆驱动,包括:
一第二驱动螺杆,沿小腿承托面(300)的横向设置,其外端连接有与另一第一滑座(54)固定的第二马达;以及一第一长套管螺纹连接于第二驱动螺杆的另一端,并穿过对应的连接部与其固定;或
一第四电动推杆,沿小腿承托面(300)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另一第一滑座(54)上,其伸缩端穿过对应的连接部与其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压组件还包括:
一第三驱动部(58),用于驱动第一联动板(57)沿第一支撑杆(301)滑动并锁定。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驱动两股骨克氏针安装位同步沿大腿承托面(200)上下移动并锁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
两个第二升降部,分置于每一根第二支撑杆(201)上,并与对应的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通过万向球铰接头(003)连接,两第二升降部能够单独驱动,使对应侧的两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同步沿第二支撑杆(201)运动并锁定,两第二升降部还能够同时驱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二升降部包括:
一升降臂(61),与第二支撑杆(201)平行设置并位于其上端;
一第四驱动部(62),用于驱动升降臂(61)沿第二支撑杆(201)上下运动并锁定;
一连接臂(63),与升降臂(61)呈夹角设置并与升降臂(61)的上端连接;以及安装套(64),可转动的套设于连接臂(63)上;
两所述股骨克氏针安装位沿连接臂(63)长度方向设置,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借助万向球铰接头(003)连接于安装套(64)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部(62)采用丝杠螺母驱动或伸缩杆驱动,包括:
一第三驱动螺杆,与升降臂(61)平行设置,其下端连接有与第二支撑杆(201)固定的第三马达;以及一第二滑块,与升降臂(61)固定并螺纹连接于第三驱动螺杆上;或一第六电动推杆,与升降臂(61)平行设置,并与第二支撑杆(201)固定,其伸缩端与升降臂(61)固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调距机构,用于驱动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沿连接臂(63)靠近或远离大腿承托面(200)运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距机构包括:
两个自动伸缩部(70),每一自动伸缩部(70)沿连接臂(63)方向设置并与一连接臂(63)固定,两自动伸缩部(70)能够单独驱动,以使安装套(64)沿对应侧的连接臂(63)滑动,两自动伸缩部(70)还能够同时驱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19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股骨断骨前后成角调节机构,通过对连接臂(63)与升降臂(61)之间所成夹角的调节,实现对股骨断骨前后成角畸形的纠正。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断骨前后成角调节机构包括:
两第五驱动部(80),分置于两连接臂(63)的自由端,用于驱动连接臂(63)沿与升降臂(61)的铰接处转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五驱动部(80)采用丝杠螺母驱动或伸缩杆驱动,包括:
一第四驱动螺杆,其与连接臂(63)和升降臂(61)形成三角形,其下端连接有与大腿承托面(200)铰接的第四马达;以及一第二长套管,螺纹连接于第四驱动螺杆的上端,所述第二长套管的上端与连接臂(63)的自由端铰接;或
一第八电动推杆,其与连接臂(63)和升降臂(61)形成三角形,其下端与腿承托面铰接,其上端与连接臂(63)的自由端铰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股骨断骨复位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顶升组件,设置于大腿承托面(200)的纵向中心线位置;以及至少两个第二侧压组件,分别设置于大腿承托面(200)的两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升组件包括:
一大腿固定板,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度,所述大腿固定板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201)滑动连接;以及
一第九电动推杆,固定于大腿固定板的中部,其伸缩端凸出于大腿固定板,并固定有顶压板。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升组件还包括:
一第六驱动部,用于驱动大腿固定板沿第二支撑杆(201)滑动并锁定。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压组件包括:
两第二滑座,分置于两第二支撑杆(201)上,并与第二支撑杆(201)滑动连接;
一第二被动伸缩部,沿大腿承托面(200)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一第二滑座上,包括杆体和与杆体滑动套接的管体;
一第二主动伸缩部,沿大腿承托面(200)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另一第二滑座上,其伸缩端朝向第二被动伸缩部;以及
一第二联动板,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度,其两端外翻形成连接部,所述第二被动伸缩部的活动端和第二动伸缩部的伸缩端均穿过连接部,并与连接部固定;
所述第二被动伸缩部和第二主动伸缩部相对的一端均固定有侧压板。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动伸缩部采用丝杠螺母驱动或伸缩杆驱动,包括:
一第四驱动螺杆,沿大腿承托面(200)的横向设置,其外端连接有与另一第二滑座固定的第五马达;以及一第三长套管,螺纹连接于第四驱动螺杆的另一端,并穿过对应的连接部与其固定;或
一第十一电动推杆,沿大腿承托面(200)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另一第二滑座上,其伸缩端穿过对应的连接部与其固定。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压组件还包括:
一第七驱动部,用于驱动第二滑座沿第二支撑杆(201)滑动并锁定。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适用于股骨和胫骨髓内钉植入、经皮接骨板植入的接骨手术。

背景技术

[0002] 股骨和胫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由于腿部肌肉量强大,患者胫骨发生骨折后常常会在肌肉的牵拉下出现短缩畸形,术中复位、恢复其长度并有效维持较为困难。如果术中不能解剖复位,术后可能发生畸形愈合和下肢力线不良等并发症,进而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或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0003] 髓内钉固定或经皮微创植入接骨板是股骨和胫骨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术中牵引是复位股骨和胫骨骨折、恢复下肢长度的重要手段。目前,植入髓内钉或经皮微创植入接骨板手术时一般需两位助手帮助牵引患者,两助手分别把持断骨的近端和远端,使股骨或胫骨复位,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不能稳定维持骨折复位和下肢长度,复位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两位助手会挤占术者空间,影响术者手术操作。
[0004] 采用牵引装置对骨折的股骨或胫骨进行复位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但现有的牵引装置都是使下肢伸直,而髓内钉是从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植入的,患者必须保持曲腿姿态手术才能进行。
[0005]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910832613.4中公开的用于髓内钉手术的下肢牵引装置中,虽然能够使患者保持曲腿姿态进行手术,但至少存在以下使用弊端:
[0006] 1.装置的稳定性较低,在保持曲腿度不变的情况下,装置的整体的高度依靠底部四个顶升螺栓进行调整,四个顶升螺栓很难同步调整,容易造成装置整体倾斜;
[0007] 2.装置整体仅依靠四个顶升螺栓进行支撑并防止于手术床上,由于手术床表面具有一定可变形性,导致该装置放置不稳,手术过程中存在晃动或顶升螺栓下陷,使装置倾斜,影响牵引复位的准确性,进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0008] 3.胫骨处的牵引弓设于装置长度方向的一端,进而占用空间,影响手术操作;
[0009] 4.术中对该肢牵引装置的各项调节均为手动调节,进而增加了术者的操作难度,延长了手术时间;
[0010] 5.该肢牵引装置中,由于丝杠与牵引弓的弓背转动连接,无法调节克氏针两端距小腿托板或大腿托板的差值,即无法纠正断骨的内旋或外翻角度,无法实现断骨在任意方向上的复位,存在使用盲区。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稳定,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断骨牵引复位质量的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
[0012]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3]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4] 一支撑架,呈三角体结构,用于支撑患者下肢使其形成并保持曲腿状态,其包括平设置的支撑底面、相背设于支撑底面两端的大腿承托面和小腿承托面,相邻的两面端部均铰接,且各面的长度借助调边机构可调并能够定;
[0015] 一胫骨克氏针安装位,具有分置于小腿承托面两侧的两个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用于与穿过患者跟骨或胫骨远端的第一克氏针的两端固定,于第一克氏针上还牵拉有第一牵引弓;以及
[0016] 两股骨克氏针安装位,平行且间距设置,每一股骨克氏针安装位具有分置于大腿承托面两侧的两个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每一股骨克氏针安装位用于与穿过患者股骨远端的一根第二克氏针的两端固定,于两根第二克氏针上牵拉有第二牵引弓。
[0017]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小腿承托面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杆,分置于小腿承托面的两侧并沿小腿承托面长度方向设置,于两根第一支撑杆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胫骨远端的撑板,所述调边机构通过自动或手动的驱动结构使两根第一支撑杆同步伸缩,以实现小腿承托面的长度调节;所述大腿承托面包括两根第二支撑杆,分置于大腿承托面两侧并沿大腿承托面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边机构通过自动或手动的驱动结构使两根第二支撑杆同步伸缩,以实现大腿承托面的长度调节;还包括一支撑横梁,位于大腿承托面与小腿承托面的交汇处。
[001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沿小腿承托面上下移动并锁定。
[0019]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升降部,分置于每一根第一支撑杆上,并与对应的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通过万向球铰接头连接,两第一升降部能够单独驱动,使对应侧的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沿第一支撑杆运动并锁定,两第一升降部还能够同时驱动。
[002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升降部包括:一第一滑,其与对应的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借助万向球铰接头于小腿承托面的平行面内可转动连接;以及一第一驱动部,驱动第一滑块沿第一支撑杆方向运动。
[0021]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采用丝杠螺母驱动或伸缩杆驱动,包括:一第一驱动螺杆,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以及一第一达,连接于第一驱动螺杆的下端,并与支撑底面铰接,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于第一驱动螺杆上;或[0022] 一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并与小腿承托面固定,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块固定;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套接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上。
[0023]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一第一调距机构,用于驱动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靠近或远离小腿承托面运动。
[0024]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调距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调距部,与小腿承托面垂直设置,分置于两第一滑块与万向球铰接头之间,两第一调距部能够单独驱动,使对应侧的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靠近或远离小腿承托面运动并锁定,两第一调距部还能够同时驱动。
[002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一胫骨断骨复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顶升组件,设置于小腿承托面的纵向中心线位置;至少两个第一侧压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小腿承托面的两侧;以及一束缚带,其一端与一第一支撑杆固定,另一端与另一第一支撑杆可拆卸固定,或环绕另一第一支撑杆折回后与原第一支撑杆可拆卸固定,所述束缚带环绕患者小腿的长度可调。
[0026]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顶升组件包括:一小腿固定板,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度,所述小腿固定板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连接;以及一第三电动推杆,固定于小腿固定板的中部,其伸缩端凸出于小腿固定板,并固定有顶压板
[0027]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顶升组件还包括:一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小腿固定板沿第一支撑杆滑动并锁定。
[002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侧压组件包括:两第一滑座,分置于两第一支撑杆上,并与第一支撑杆滑动连接;一第一被动伸缩部,沿小腿承托面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一第一滑座上,包括杆体和与杆体滑动套接的管体;一第一主动伸缩部,沿小腿承托面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另一第一滑座上,其伸缩端朝向第一被动伸缩部;以及一第一联动板,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度,其两端外翻形成连接部,所述第一被动伸缩部的活动端和第一主动伸缩部的伸缩端均穿过连接部,并与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一被动伸缩部和第一主动伸缩部相对的一端均固定有侧压板。
[0029]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主动伸缩部采用丝杠螺母驱动或伸缩杆驱动,包括:
[0030] 一第二驱动螺杆,沿小腿承托面的横向设置,其外端连接有与另一第一滑座固定的第二马达;以及一第一长套管螺纹连接于第二驱动螺杆的另一端,并穿过对应的连接部与其固定;或
[0031] 一第四电动推杆,沿小腿承托面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另一第一滑座上,其伸缩端穿过对应的连接部与其固定。
[0032]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侧压组件还包括:一第三驱动部,用于驱动第一联动板沿第一支撑杆滑动并锁定。
[0033]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驱动两股骨克氏针安装位同步沿大腿承托面上下移动并锁定。
[0034]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升降部,分置于每一根第二支撑杆上,并与对应的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通过万向球铰接头连接,两第二升降部能够单独驱动,使对应侧的两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同步沿第二支撑杆运动并锁定,两第二升降部还能够同时驱动。
[003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每一第二升降部包括:一升降臂,与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并位于其上端;一第四驱动部,用于驱动升降臂沿第二支撑杆上下运动并锁定;一连接臂,与升降臂呈夹角设置并与升降臂的上端连接;以及安装套,套设于连接臂上;两所述股骨克氏针安装位沿连接臂长度方向设置,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借助万向球铰接头连接于安装套上。
[0036]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四驱动部采用丝杠螺母驱动或伸缩杆驱动,包括:一第三驱动螺杆,与升降臂平行设置,其下端连接有与第二支撑杆固定的第三马达;以及一第二滑块,与升降臂固定并螺纹连接于第三驱动螺杆上;或
[0037] 一第六电动推杆,与升降臂平行设置,并与第二支撑杆固定,其伸缩端与升降臂固定。
[003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一第二调距机构,用于驱动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沿连接臂靠近或远离大腿承托面运动。
[0039]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调距机构包括:两个自动伸缩部,每一自动伸缩部沿连接臂方向设置并与一连接臂固定,两自动伸缩部能够单独驱动,以使安装套沿对应侧的连接臂滑动,两自动伸缩部还能够同时驱动。
[004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一股骨断骨前后成角调节机构,通过对连接臂与升降臂之间所成夹角的调节,实现对股骨断骨前后成角畸形的纠正。
[0041]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股骨断骨前后成角调节机构包括:两第五驱动部,分置于两连接臂的自由端,用于驱动连接臂沿与升降臂的铰接处转动。
[0042]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每一所述第五驱动部采用丝杠螺母驱动或伸缩杆驱动,包括:一第四驱动螺杆,其与连接臂和升降臂形成三角形,其下端连接有与大腿承托面铰接的第四马达;以及一第二长套管,螺纹连接于第四驱动螺杆的上端,所述第二长套管的上端与连接臂的自由端铰接;或
[0043] 一第八电动推杆,其与连接臂和升降臂形成三角形,其下端与腿承托面铰接,其上端与连接臂的自由端铰接。
[0044]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一股骨断骨复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顶升组件,设置于大腿承托面的纵向中心线位置;至少两个第二侧压组件,分别设置于大腿承托面的两侧。
[004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顶升组件包括:一大腿固定板,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度,所述大腿固定板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以及一第九电动推杆,固定于大腿固定板的中部,其伸缩端凸出于大腿固定板,并固定有顶压板。
[0046]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顶升组件还包括:一第六驱动部,用于驱动大腿固定板沿第二支撑杆滑动并锁定。
[0047]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侧压组件包括:两第二滑座,分置于两第二支撑杆上,并与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一第二被动伸缩部,沿大腿承托面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一第二滑座上,包括杆体和与杆体滑动套接的管体;一第二主动伸缩部,沿大腿承托面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另一第二滑座上,其伸缩端朝向第二被动伸缩部;以及一第二联动板,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度,其两端外翻形成连接部,所述第二被动伸缩部的活动端和第二动伸缩部的伸缩端均穿过连接部,并与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二被动伸缩部和第二主动伸缩部相对的一端均固定有侧压板。
[004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主动伸缩部采用丝杠螺母驱动或伸缩杆驱动,包括:一第四驱动螺杆,沿大腿承托面的横向设置,其外端连接有与另一第二滑座固定的第五马达;以及一第三长套管,螺纹连接于第四驱动螺杆的另一端,并穿过对应的连接部与其固定;或
[0049] 一第十一电动推杆,沿大腿承托面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另一第二滑座上,其伸缩端穿过对应的连接部与其固定。
[005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侧压组件还包括:一第七驱动部,用于驱动第二滑座沿第二支撑杆滑动并锁定。
[005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52] 本装置可使股骨或胫骨稳定保持植入髓内钉所需的复位状态;
[0053] 由于支撑架的三个主面长度且夹角可调,使得支撑架的形态可根据患者的体形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0054] 胫骨克氏针安装位和股骨克氏针安装位的设置,在长度方向上均未凸出于支撑架,不占用操作空间;
[0055] 而且在对克氏钉进行牵拉以缩小断口,恢复下肢长度时,通过调节支撑架上对应面的长度即可实现牵拉,无需借助外力,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效率,适于在各医疗机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
[005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57] 图1是本发明的轴侧结构示意图(未示出股骨断骨复位机构,其与胫骨断骨复位机构的结构相同);
[0058]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59] 图3是本发明中第一调距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61]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62] 如图1~图3所示,本公开的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包括一支撑架、一胫骨克氏针安装位和两股骨克氏针安装位。
[0063] 支撑架可采用纤维材质制作,以避免影响术中的透视效果。支撑架呈三角体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底面100、相背设于支撑底面100两端的大腿承托面200和小腿承托面300。相邻的两面端部均铰接,且各面的长度借助调边机构可调并能够锁定。胫骨克氏针安装位具有分置于小腿承托面300两侧的两个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用于与穿过患者跟骨或胫骨远端的第一克氏针的两端固定,于第一克氏针上还牵拉有第一牵引弓001。
[0064] 两股骨克氏针安装位平行且间距设置,每一股骨克氏针安装位具有分置于大腿承托面200两侧的两个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每一股骨克氏针安装位用于与穿过患者股骨远端的一根第二克氏针的两端固定,于两根第二克氏针上牵拉有第二牵引弓002。
[0065] 手术时,将该装置放置于手术台上,并置于患者下肢的下方,患者上身平躺,需手术的下肢弯曲,大腿搭在大腿承托面200上,小腿搭在小腿承托面300上,从而起到支撑患者下肢使其形成并保持曲腿状态的目的,以便于医生手术。为适应不同患者的体态差异,因此该支撑架还具有调节功能,具体的通过调节各面的长度,以及所成夹角的大小,可以改变支撑架的高度、以及大腿承托面200和小腿承托面300的长度,以使患者的大腿能够靠在大腿承托面200上、小腿能够靠在小腿承托面300上。
[0066] 在使用该装置进行跟骨或胫骨远端断骨接骨手术时,以植入髓内钉操作为例,牵引方法如下:
[0067] 1.在透视环境下,于合适部位打入第一克氏针;
[0068] 2.利用第一牵引弓001对第一克氏针的两端施加合适的横向牵引力,以使第一克氏针保持直线的拉伸状态;
[0069] 3.将第一克氏针的两端固定于胫骨克氏针安装位上;
[0070] 4.调节支撑架,使小腿承托面300向下伸长,从而带动胫骨克氏针安装位下移,从而实现对第一克氏针施加向下的牵引力,以缩小断骨的断口;
[0071] 5.进行髓内钉植入手术。
[0072] 在使用该装置进行股骨远端断骨接骨手术时,以植入髓内钉操作为例,牵引方法如下:
[0073] 1.在透视环境下,于股骨远端的前、后两侧各打入一根第二克氏针;
[0074] 2.利用第二牵引弓002对第二克氏针的两端施加合适的横向牵引力,以使第二克氏针保持直线的拉伸状态;
[0075] 3.将第二克氏针的两端固定于股骨克氏针安装位上;
[0076] 4.调节支撑架,使大腿承托面200向上伸长,从而带动股骨克氏针安装位上移,从而实现对第二克氏针施加向上的牵引力,以缩小断骨的断口;
[0077] 5.进行髓内钉植入手术。
[0078] 其中,牵引弓为现有产品,牵引弓与支撑架无连接结构,可根据手术需求选择使用。
[0079] 本装置可使股骨或胫骨稳定保持植入髓内钉所需的复位状态;且由于支撑架的三个主面长度且夹角可调,使得支撑架的形态可根据患者的体形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并且胫骨克氏针安装位和股骨克氏针安装位的设置,在长度方向上均未凸出于支撑架,不占用操作空间;而且在对克氏钉进行牵拉以缩小断口,恢复下肢长度时,通过调节支撑架上对应面的长度即可实现牵拉,无需借助外力,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效率,适于在各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0080]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做进一步优化,使小腿承托面300和大腿承托面200均呈框架式结构,其中部镂空,利于术中透视,且减少固定后对下肢的压迫。
[0081] 具体的,所述小腿承托面300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杆301,分置于小腿承托面300的两侧并沿小腿承托面300长度方向设置,于两根第一支撑杆301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胫骨远端的撑板302,所述调边机构通过自动或手动的驱动结构使两根第一支撑杆301同步伸缩,以实现小腿承托面300的长度调节;所述大腿承托面200包括两根第二支撑杆201,分置于大腿承托面200两侧并沿大腿承托面200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边机构通过自动或手动的驱动结构使两根第二支撑杆201同步伸缩,以实现大腿承托面200的长度调节。还包括一支撑横梁202,位于大腿承托面200与小腿承托面300的交汇处。
[0082] 患者下肢弯曲搭在支撑横梁202上,撑板302的设置,对下肢远端进行支撑,其撑板302具有于肢体相匹配的弧度,以保证患者曲腿状态的稳定下,保证手术质量。
[0083]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底面100包括两根第三支撑杆301,均沿支撑底面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平行位于支撑底面100的两侧。
[0084] 支撑架中各面长度的调节,可以通过各面对应的两根支撑杆通过伸缩实现,具体的,各面上的调边机构设于对应的两根支撑杆上,可通过电动推杆、丝杠螺母驱动、气缸、油缸自动驱动或伸缩棘轮手动驱动等方式实现。
[0085]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沿小腿承托面300上下移动并锁定。
[0086]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两个第一升降部30,分置于每一根第一支撑杆301上,并与对应的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通过万向球铰接头003连接,两第一升降部30能够单独驱动,使对应侧的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沿第一支撑杆301运动并锁定,两第一升降部30还能够同时驱动。
[0087] 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与第一克氏针固定时,由于第一克氏针的置入角度不同,并不一定沿小腿承托面300的横向打入,因此在使两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与对应的第一克氏针的端部固定时,两第一升降部30能够单独驱动,以使两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对应于第一克氏针的两端并固定。
[0088] 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与第一克氏针固定后,当胫骨断骨存在侧向成角畸形,两第一升降部30能够单独驱动,以调节第一克氏针两端的相对高度,从而纠正胫骨远端断骨的侧向位移,以使移位的断骨复位。
[0089] 当恢复下肢长度时,两第一升降部30还能够同时驱动,向胫骨远端牵拉第一克氏针,缩小断骨断口,恢复下肢长度。
[0090]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每一所述第一升降部30包括一第一滑块31,其与对应的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借助万向球铰接头003于小腿承托面300的平行面内可转动连接;以及一第一驱动部,驱动第一滑块31沿第一支撑杆301方向运动。
[0091]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部采用丝杠螺母驱动,包括一第一驱动螺杆,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01的下端;以及一第一马达,连接于第一驱动螺杆的下端,并与支撑底面100铰接,所述第一滑块31螺纹连接于第一驱动螺杆上,通过第一马达的正转或反转以使第一滑块31沿第一支撑杆301方向上下移动。
[0092]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部采用伸缩杆驱动,包括一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支撑杆301平行设置,并与小腿承托面300固定,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块31固定;所述第一滑块31滑动套接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301上。
[0093]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第一调距机构,用于驱动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靠近或远离小腿承托面300运动。
[0094]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调距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调距部40,与小腿承托面300垂直设置,分置于两第一滑块31与万向球铰接头003之间,两第一调距部40能够单独驱动,使对应侧的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靠近或远离小腿承托面300运动并锁定,两第一调距部40还能够同时驱动。第一调距部40可以采用电动推杆。
[0095] 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与第一克氏针固定时,由于第一克氏针打入位置距小腿承托面300的距离根据患者情况各不相同,第一调距部40能够单独驱动,使两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对应于第一克氏针的两端并固定。
[0096] 胫骨克氏针安装结构10与第一克氏针固定后,当胫骨断骨存在内旋或外翻移位,两第一调距部40单独驱动,以调节第一克氏针两端相对凸出小腿承托面300的距离,从而纠正胫骨断骨内旋或外翻角度。
[0097]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一胫骨断骨复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顶升组件,设置于小腿承托面300的纵向中心线位置;至少两个第一侧压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小腿承托面300的两侧;以及一束缚带,其一端与一第一支撑杆301固定,另一端与另一第一支撑杆301可拆卸固定,或环绕另一第一支撑杆301折回后与原第一支撑杆301可拆卸固定,所述束缚带环绕患者小腿的长度可调。
[0098] 束缚带将患者小腿固定,以保证手术的稳定性。
[0099]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顶升组件包括一小腿固定板51,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度,所述小腿固定板51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301连接;以及一第三电动推杆52,固定于小腿固定板51的中部,其伸缩端凸出于小腿固定板51,并固定有顶压板,以保证顶压面积,不破坏皮组织,顶压板优选为向肢体侧凸出的半球面。
[0100] 在使用第一顶升组件进行胫骨断骨移位纠正时,控制第三电动推杆52伸长,从而向外挤压胫骨一端,以纠正胫骨断骨的向前成角。
[0101]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顶升组件还包括一第二驱动部53,用于驱动小腿固定板51沿第一支撑杆301滑动并锁定。以调整第一顶升组件的顶升位置,适应不同患者的手术需求。
[0102] 具体的,第二驱动部53包括一电动推杆,沿第一支撑杆301方向设置并与小腿承托面300固定,其伸缩端与小腿固定板51固定,小腿固定板51的两端与第一支撑杆301滑动连接,通过电动推杆的伸长或收缩,以驱动小腿固定板51带动第三电动推杆52沿第一支撑杆301方向上下移动。
[0103]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压组件包括两第一滑座54、一第一被动伸缩部55、一第一主动伸缩部56、以及一第一联动板57。其中,小腿固定板51与第一联动板57可为同一板体。
[0104] 两第一滑座54分置于两第一支撑杆301上,并与第一支撑杆301滑动连接。第一被动伸缩部55沿小腿承托面300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一第一滑座54上,包括杆体和与杆体滑动套接的管体。第一主动伸缩部56沿小腿承托面300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另一第一滑座54上,其伸缩端朝向第一被动伸缩部55。第一联动板57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度,其两端外翻形成连接部,所述第一被动伸缩部55的活动端和第一主动伸缩部56的伸缩端均穿过连接部,并与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一被动伸缩部和第一主动伸缩部相对的一端均固定有侧压板,以增大侧压面积,不破坏皮组织,侧压板优选为向肢体侧凸出的半球面。
[0105] 在使用第一顶侧压组件进行胫骨断骨移位纠正时,第一主动伸缩部56伸长,第一联动板57向第一被动伸缩部55方向移动,推动第一被动伸缩部55收缩,从而使第一主动伸缩部56对患者胫骨近端的一侧进行顶压,另一侧不受力;第一主动伸缩部56收缩,第一联动板57向第一主动伸缩部56方向移动,从而拉动第一被动伸缩部55伸长,使第一被动伸缩部55对患者胫骨近端的另一侧进行顶压。通过第一顶侧压组件的使用,可以纠正胫骨断骨的侧向位移。
[0106]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主动伸缩部56采用丝杠螺母驱动,包括一第二驱动螺杆,沿小腿承托面300的横向设置,其外端连接有与另一第一滑座54固定的第二马达;以及一第一长套管,螺纹连接于第二驱动螺杆的另一端,并穿过对应的连接部与其固定。通过第二马达的正转或反转实现对第一长套管的往复驱动,实现第一主动伸缩部56的伸长或缩短。
[0107]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主动伸缩部56采用伸缩杆驱动,包括一第四电动推杆,沿小腿承托面300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另一第一滑座54上,其伸缩端穿过对应的连接部与其固定。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压组件还包括一第三驱动部58,用于驱动第一联动板57沿第一支撑杆301滑动并锁定。以调整第一侧压组件的侧压位置,适应不同患者的手术需求。
[0108] 具体的,第三驱动部58包括一电动推杆,沿第一支撑杆301方向设置并与小腿承托面300固定,其伸缩端与一第一滑座54固定。通过电动推杆的伸长或收缩,以驱动第一滑座54带动第一侧压组件沿第一支撑杆301方向上下移动。
[0109] 应用该自动牵引装置进行胫骨髓内钉接骨手术时,通过胫骨克氏针安装位上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一调距机构和胫骨断骨复位机构的选择配合使用,可纠正胫骨远端的内旋外翻角度、侧向成角畸形和前后成角畸形,以及牵引拉伸,使胫骨断口对齐并恢复下肢长度,提高髓内钉置入手术的质量,利于术后恢复,且通过各机构的自动调节,降低了医生手术的操作难度,简化操作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
[0110]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驱动两股骨克氏针安装位沿大腿承托面200同步上下移动并锁定。
[0111]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升降部,分置于每一根第二支撑杆201上,并与对应的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通过万向球铰接头003连接,两第二升降部能够单独驱动,使对应侧的两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同步沿第二支撑杆201运动并锁定,两第二升降部还能够同时驱动。
[0112] 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与第二克氏针固定时,两第二克氏针平行打入,但由于第二克氏针的置入角度不同,并不一定沿大腿承托面200的横向打入,因此在使两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与对应的第二克氏针的端部固定时,两第二升降部能够单独驱动,以使两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对应于第二克氏针的两端并固定。
[0113] 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与第二克氏针固定后,当股骨断骨存在内旋或外翻移位,两第二升降部能够单独驱动,以调节第二克氏针两端的距大腿承托面200的相对距离,从而纠正股骨远端断骨的内旋或外翻角度,以使移位的断骨复位。
[0114] 当恢复下肢长度时,两第二升降部还能够同时驱动,向股骨远端牵拉第二克氏针,缩小断骨断口,恢复下肢长度。
[0115]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每一第二升降部包括一升降臂61、一第四驱动部62、一连接臂63和安装套64。
[0116] 升降臂61与第二支撑杆201平行设置并位于其上端。第四驱动部62用于驱动升降臂61沿第二支撑杆201上下运动并锁定。连接臂63与升降臂61呈夹角设置并与升降臂61的上端连接。安装套64套设于连接臂63上。两所述股骨克氏针安装位沿连接臂63长度方向设置,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借助万向球铰接头003连接于安装套64上。
[0117]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第四驱动部62采用丝杠螺母驱动,包括一第三驱动螺杆,与升降臂61平行设置,其下端连接有与第二支撑杆201固定的第三马达;以及一第二滑块,与升降臂61固定并螺纹连接于第三驱动螺杆上。通过第三马达的正转或反转,以驱动第二滑块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升降臂61升降。
[0118]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第四驱动部62采用伸缩杆驱动,包括一第六电动推杆,与升降臂61平行设置,并与第二支撑杆201固定,其伸缩端与升降臂61固定。通过第六电动推杆伸长或收缩,从而带动升降臂61升降。
[0119]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第二调距机构,用于驱动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沿连接臂63靠近或远离大腿承托面200运动。
[0120]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调距机构包括两个自动伸缩部70,可采用电动推杆、气缸、油缸等自动控制部件,每一自动伸缩部70沿连接臂63方向设置并与一连接臂63固定,通过万向球铰接头使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与安装套64转动连接,两自动伸缩部
70能够单独驱动,以使安装套64沿对应侧的连接臂63滑动,两自动伸缩部70还能够同时驱动。
[0121] 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与第二克氏针固定时,由于第二克氏针打入位置距大腿承托面200的距离根据患者情况各不相同,第二调距部能够单独驱动,使两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对应于第二克氏针的两端并固定。
[0122] 股骨克氏针安装结构20与第二克氏针固定后,当股骨断骨存在侧向成角畸形,两第二调距部单独驱动,以调节第二克氏针两端的相对高度,从而纠正股骨断骨的侧向成角移位。
[0123]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一股骨断骨前后成角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连接臂63与升降臂61之间所成夹角的大小。通过调节连接臂63的俯仰角度,可以纠正股骨断骨的前后成角,以使移位的断骨复位。
[0124]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股骨断骨前后成角调节机构包括两第五驱动部80,分置于两连接臂63的自由端,用于驱动连接臂63沿与升降臂61的铰接处转动。
[0125]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每一所述第五驱动部80采用丝杠螺母驱动,包括一第四驱动螺杆,其与连接臂63和升降臂61形成三角形,其下端连接有与大腿承托面200铰接的第四马达;以及一第二长套管,螺纹连接于第四驱动螺杆的上端,所述第二长套管的上端与连接臂63的自由端铰接。通过第四马达的正转或反转,以使第二长套管旋进或旋出,从而调节连接臂63的俯仰角度。
[0126]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每一所述第五驱动部80采用伸缩杆驱动,包括一第八电动推杆,其与连接臂63和升降臂61形成三角形,其下端与腿承托面铰接,其上端与连接臂63的自由端铰接。通过第八电动推杆伸长或收缩,从而调节连接臂63的俯仰角度。
[0127]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一股骨断骨复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顶升组件,设置于大腿承托面200的纵向中心线位置;以及至少两个第二侧压组件,分别设置于大腿承托面200的两侧。
[0128] 还包括一束缚带,其一端与一第二支撑杆固定,另一端与另一第二支撑杆可拆卸固定,或环绕另一第二支撑杆折回后与原第二支撑杆可拆卸固定,所述束缚带环绕患者大腿的长度可调。
[0129]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顶升组件包括一大腿固定板,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度,所述大腿固定板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201滑动连接;以及一第九电动推杆,固定于大腿固定板的中部,其伸缩端凸出于大腿固定板,并固定有顶压板,顶压板优选为向肢体侧凸出的半球面。
[0130] 在使用第二顶升组件进行股骨断骨移位纠正时,控制第九电动推杆伸长,从而向外挤压股骨一端,使另一端向内运动,以调整股骨断骨的前后成角。
[0131]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顶升组件还包括一第六驱动部,用于驱动大腿固定板沿第二支撑杆201滑动并锁定。以调整第二顶升组件的顶升位置,适应不同患者的手术需求。
[0132] 具体的,第四驱动部62包括一第十电动推杆,沿第二支撑杆201方向设置并与大腿承托面200固定,其伸缩端与大腿固定板固定,大腿固定板的两端与第二支撑杆201滑动连接。通过第十电动推杆的伸缩,以驱动与大腿固定板沿第二支撑杆201运动。
[0133]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侧压组件包括两第二滑座、一第二被动伸缩部、一第二主动伸缩部以及一第二联动板。其中,大腿固定板与第二联动板可为一块板体。
[0134] 两第二滑座分置于两第二支撑杆201上,并与第二支撑杆201滑动连接。一第二被动伸缩部,沿大腿承托面200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一第二滑座上,包括杆体和与杆体滑动套接的管体。第二主动伸缩部,沿大腿承托面200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另一第二滑座上,其伸缩端朝向第二被动伸缩部。第二联动板,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度,其两端外翻形成连接部,所述第二被动伸缩部的活动端和第二动伸缩部的伸缩端均穿过连接部,并与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二被动伸缩部和第二主动伸缩部相对的一端均固定有侧压板,侧压板优选为向肢体侧凸出的半球面。
[0135] 在使用第二顶侧压组件进行股骨断骨移位纠正时,第二主动伸缩部伸长,第二联动板向第二被动伸缩部方向移动,推动第二被动伸缩部收缩,从而使第二主动伸缩部对患者股骨近端的一侧进行顶压,另一侧不受力;第二主动伸缩部收缩,第二联动板向第二主动伸缩部方向移动,从而拉动第二被动伸缩部伸长,使第二被动伸缩部对患者股骨近端的另一侧进行顶压。通过第二顶侧压组件的使用,可以纠正股骨断骨的侧向成角畸形。
[0136]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主动伸缩部采用丝杠螺母驱动,包括一第四驱动螺杆,沿大腿承托面200的横向设置,其外端连接有与另一第二滑座固定的第五马达;以及一第三长套管,螺纹连接于第四驱动螺杆的另一端,并穿过对应的连接部与其固定。通过第五马达的正转或反转实现对第三长套管的往复驱动,实现第二主动伸缩部的伸长或缩短。
[0137]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主动伸缩部采用伸缩杆驱动,包括一第十一电动推杆,沿大腿承托面200的横向设置,并固定于另一第二滑座上,其伸缩端穿过对应的连接部与其固定。
[0138]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侧压组件还包括一第七驱动部,用于驱动第二滑座沿第二支撑杆201滑动并锁定。以调整第二侧压组件的侧压位置,适应不同患者的手术需求。
[0139] 具体的,所述第五驱动部80包括一第十二电动推杆,沿第二支撑杆201方向设置并与大腿承托面200固定,其伸缩端与第二滑座固定。通过第十二电动推杆的伸长或缩短,以驱动第二滑座带动第二侧压组件沿第二支撑杆201运动。
[0140] 应用该自动牵引装置进行股骨髓内钉接骨手术时,通过股骨克氏针安装位上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调距机构、股骨断骨前后成角调节机构和股骨断骨复位机构的选择配合使用,可纠正股骨远端的内旋外翻角度、侧向成角畸形和前后成角畸形,以及牵引拉伸,使股骨断口对齐并恢复下肢长度,提高髓内钉置入手术的质量,利于术后恢复,且通过各机构的自动调节,降低了医生手术的操作难度,简化操作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
[0141] 在本公开的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中应用的电动推杆,均可替换为气缸或油缸等自动伸缩部件。
[0142]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髌骨钩状接骨板 2020-05-15 988
微创接骨板 2020-05-12 269
双轨接骨板 2020-05-13 277
组装接骨板 2020-05-13 69
接骨板 2020-05-11 785
接骨板 2020-05-11 841
接骨板组件 2020-05-13 231
胫骨接骨板 2020-05-12 521
接骨板 2020-05-11 54
一种骨科接骨板 2020-05-15 38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