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支点 / 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

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

阅读:499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具有平板状轭 铁 和形状简单的永久 磁铁 ,通过在平板状轭铁上、相对于磁极间的中心线非对称或对称地设置凹部并装配进形状简单的永久磁铁,便可实现不必 定位 和调整的结构简单的单稳态型旋转 支点 式极化电磁铁或 锁 存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从而可以提供成本低, 稳定性 好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下面是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它具有线圈组件、平板状轭铁、 永久磁铁衔铁,线圈组件由线圈绕在呈“”字形的铁芯上而构成, 其相对的两端形成磁极;平板状轭铁是插入并固定到上述相对的磁极 间,形成旁通的磁回路;永久磁铁装配到设在该平板状轭铁上的凹部 内,沿厚度方向磁化成相互不同的极性:衔铁是与该永久磁铁接触, 在电磁铁的作用下旋转运动后与上述磁极相接触的,其特征在于:在 上述平板状轭铁上、相对于上述磁极间的中心线非对称地形成凹部, 而且将上述永久磁铁装配到该凹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平板状轭铁上形成调节磁阻的磁阻调整部。
3.一种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它具有线圈组件、平板状轭铁、 永久磁铁和衔铁,线圈组件由线圈绕在呈“”字形的铁芯上而构成, 其相对的两端形成磁极;平板状轭铁是插入并固定到上述相对的磁极 间,形成旁通磁回路:永久磁铁装配到设在该平板状轭铁上的凹部内, 沿厚度方向磁化成相互不同的极性:衔铁与该永久磁铁的中心部接触, 在电磁铁的作用下旋转运动后与上述磁极接触的,其特征在于:上述 平板状轭铁相对于上述磁极间的中心线对称地形成凹部,同时,对称 于该中心线形成相等磁阻。
4.一种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它具有线圈组件、平板状轭铁、 永久磁铁和衔铁,线圈组件由线圈绕在呈“”字形的铁芯上而构成, 其相对的两端形成磁极;平板状轭铁插入并固定到上述相对的磁极间, 形成旁通磁回路;永久磁铁装配到设在该平板状轭铁上的凹部内,同 时沿厚度方向磁化为相互不同的极性;衔铁是与该永久磁铁接触,在 电磁铁的作用下旋转运动后与上述磁极接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平 板状轭铁上总体地形成一层极薄的绝缘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膜通过蒸甲苯树脂或涂敷氟树脂而形成。
6.一种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它具有线圈组件、平板状轭铁、 永久磁铁和衔铁,线圈组件通过将上下面较宽、左右侧面较窄的呈 “”字形的铁芯装配到一对树脂线圈框之间并将线圈通过树脂性绝 缘层绕在该铁芯上而构成,其相对的两端形成磁极;平板状轭铁插入 并固定到上述相对的磁极间,形成旁通磁回路;永久磁铁装配到设在 该平板状轭铁上的凹部内,而且沿厚度方向磁化为相互不同的极性; 衔铁与该永久磁铁接触,在电磁铁的作用下旋转运动后与上述磁极接 触,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性绝缘层通过覆盖上述铁芯的上下面的周 边部和左右侧面而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其特征在于: 上述树脂性绝缘层是与上述线圈框成一体地形成的。
8.如权利要求1、3、4和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支点式极 化电磁铁,其特征在于:上述永久磁铁是使用简单的矩形永久磁铁。
9.如权利要求1、3、4和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支点式极 化电磁铁,其特征在于:上述衔铁在与上述永久磁铁接触的部分设置 具有倾斜部的山形凸部,以该山形凸部为支点进行旋转运动。
10.如权利要求1、3、4和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支点式 极化电磁铁,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平板状轭铁向上述相对的磁极间 插入并固定时,是利用压入方法进行的。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特别是用简单的结构构成单 稳态型或存型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

已知的锁存型或单稳态型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由线圈组件、 山形永久磁铁和衔铁构成,线圈组件是将线圈绕在略呈“”字形的 铁芯上而构成;山形永久磁铁是利用激光焊接等方法固定在线圈组件 的铁芯的相对磁极间的;衔铁是把与山形永久磁铁的顶点接触的支 点作为中心作旋转运动的。利用加到线圈组件的线圈上的电源形成电 磁铁,使衔铁旋转后与相对的磁极接触。

下面,以单稳态型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为例说明现有的旋转 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结构和动作。

图11是现有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实施例结构的 剖面图,图12是现有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动作说明 图。

在图11中,单稳态型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01由线圈 组件102、山形永久磁铁104和衔铁105构成,线圈组件102是将线圈 102A绕在略呈“”字形的铁芯102B上而构成:山形永久磁铁是利用 激光焊接等方法固定在铁芯102B的磁极103A和磁极103B之间的;衔铁 105是把与山形永久磁铁104的顶点相接触的支点105A作为中心进行 旋转运动的。

只有在将预先确定极性的电源接到线圈组件102上时,衔铁105 以支点105A为中心作跷跷板式的运动,从一边的磁极(例如磁极103A) 的连接转换成与另一边的磁极(例如磁极103B)连接,当切断电源时, 便回到原来的磁极(例如磁极103A)一边。

为了稳定地形成单稳态(单稳定)状态,将山形永久磁铁104长 度方向的两端磁化为S极,将距山形的顶点C指定距离X的位置磁化 为N极,为了保持构成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01时的装配精度,利 用激光焊接等方法固定到磁极103A和磁极103B之间。

在图12中,图12(a)表示未将电源接到线圈组件102上的 未励磁的稳定状态,衔铁105处于与磁极103A接触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形成以铁芯102B的磁极103A→山形永久磁铁104→ 衔铁105→铁芯102B的磁极103A为环的磁路,磁通Φa沿箭头的指向发 生。

如图12(b)所示地从未励磁状态将电源接到线圈组件102上产 生励磁之后,线圈组件102形成磁极103A一侧被磁化为N极、磁极103B 一侧被磁化为S极的电磁铁,产生与电流I和线圈的卷数(数N) 的乘积相对应的作用,由相同的极性(N极)在衔铁105的磁极103A 一侧上作用着排斥力,在衔铁105的磁极103B一侧上,由不同的极性 (S极)作用着吸引力。

在该状态下,与磁通Φa一起形成以铁芯102B→山形永久磁铁104 →衔铁105→铁芯102B的磁极103B→铁芯102B为环的磁路,沿箭头方 向发生远远大于磁通Φa的磁通Φb。

图12(c)表示衔铁105从图12(b)的状态离开磁极103A而与磁 极103B相接触的反转状态。

在该状态下,由于衔铁105与磁极103B相接触,所以,图12(b) 的磁通Φb变化为磁通Φd,同时,形成以铁芯102B的磁极103B→山形 永久磁铁104→衔铁105→铁芯102B的磁极103B为环的磁路,沿箭头的 指向发生磁通Φc。

从图12(c)的状态切断电源时,通过山形永久磁铁104的N极被 设定在偏向于磁极103A一侧,和最初的状态一样,形成以铁芯102B的 磁极103A→山形永久磁铁104→衔铁105→铁芯102B的磁极103A为环的 磁路,由于磁通Φa的作用,衔铁105从磁极103B一侧回到磁极103A一 侧。

这样,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01便形成只有在接上电 源时衔铁105与磁极103B保持接触状态,当不接电源时衔铁105总是与 磁极130A保持接触状态的单稳态(单稳定)型的旋转支点式电磁铁。

图中未示出的锁存(双稳定)型的旋转支点式电磁铁是通过将山 形永久磁铁104磁化成长度方向的两端为S、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为 N极而构成。

另外,如图11所示,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在线圈组件 102的线圈外形部与山形永久磁铁104的底面部之间设有间隙,用以 确保两者之间绝缘。

下面,说明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线圈组件的结构。

图13是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线圈组件的没设置线圈 的结构图,图14是图13的铁芯剖面图。

在图13和图14中,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线圈组件 102,将上下面幅度较宽、左右侧面幅度较窄的铁芯102B设置在一对 树脂构成的线圈框111A,111B之间,在铁芯102B的左右侧面成一体地 形成树脂绝缘层112A,112B,通过绝缘层112A、112B将线圈(图中未 示出)绕在线圈框111A,111B内。

绝缘层112A,112B的厚度尺寸设定为t11,从铁芯102B的上下面 突出的高度设定为t12。

绝缘层112A,112B的成形,通常是将熔融的树脂注入金属模的模 槽内(图中未示出),使该熔融树脂均匀地流进线圈框111A,111B之 间并使其固化而形成。

这样,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线圈组件102通过在铁芯 102B的左右侧面形成树脂绝缘层112A,112B,将线圈绕到铁芯102B上 时,便可防止线圈的涂敷层剥离后产生的线圈与铁芯102B之间的短路

但是,由于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01使用山形永久磁铁 104作为永久磁铁,并以与山形永久磁铁104的顶点相接触的衔铁 105的支点105A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所以,要求山形永久磁铁104 的尺寸精度高,同时形状复杂,这就带来使成本提高的问题。

另外,为了适当地保持山形永久磁铁104与衔铁105的位置关系, 要求利用激光焊接等方法将山形永久磁铁104固定到铁芯102B的相对 的磁极103A和磁极103B之间,因而有组装麻烦的问题。

在线圈组件102的线圈外形部与山形永久磁铁104的底面部之间设 有间隙,为了充分地确保两者间的绝缘而使间隙增大时,形状将增厚, 因而就有不能实现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小型化的问题。

另外,为了使线圈组件102在线圈框111A,111B之间可靠地形成 绝缘层112A,1128,必须增大模槽以使熔融树脂容易流动,特别是线 圈框111A,111B之间的距离L0越长越有必要。

因此,绝缘层112A,112B的厚度尺寸t11增大,绝缘层112A,112B 间的外宽尺寸W0也增大,在指定的线圈缠绕空间113内所能绕的线圈 的圈数将减少,不能增加安匝数,因而有不能实现具,有要求的磁力的 旋转支点式电磁铁。

本发明的目的是指供一种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通过使用平板 状轭铁和简单的矩形永久磁铁来代替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使 用的山形永久磁铁,将平板状轭铁的凹部与平板状轭铁的长度方向中 心线非对称或对称地设置,将永久磁铁配置到非对称或对称的凹部, 便能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单稳态(单稳定)型或锁存(双稳定)型的极 化电磁铁。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通过在平板状轭铁上设置用于调节磁 阻的磁阻调整部,从而提供一种进行稳定的单稳态(单稳定)动作的 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是要通过在平板状轭铁的整个表面上形成薄 的绝缘膜,减小平板状轭铁与线圈组件的线圈外形部之间的间隙,提 供薄型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通过在线圈组件的铁芯上下面的周边 和左右侧面与一对树脂线圈框成一体地形成薄的树脂性绝缘层,使在 线圈框的规定的线圈缠绕空间内绕上更多的线圈,由此提供可以得到 大磁力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

如上所述,利用简单的结构便可实现绝缘性好、薄型并且磁力大 的单稳态(单稳定)型或锁存(双稳定)型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

因此,本发明对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具有的山形永久磁 铁的尺寸要求精度高、形状复杂而招致成本提高的问题,由于利用激 光焊接等方法高精度地固定山形永久磁铁的组装工作复杂的问题,在 线圈外形部与山形永久磁铁底面部之间设置间隙以充分确保绝缘、形 状增厚而难于实现小型化的问题和绝缘层的外宽尺寸增大引起在指定 的线圈缠绕空间内所能绕的线圈的圈数减少而不能确保所希望的磁力 的问题等都解决了,用简单的结构便可实现组装容易、小型化、磁力 大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

图1是本发明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组装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剖面图,

图4是平板状轭铁的磁阻调整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动作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锁存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总体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锁存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组装图,

图8是本发明的锁存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线圈组件的没设置线圈的 结构图,

图10是图9的铁芯剖面图,

图11是现有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实施例的结构 剖面图,

图12是现有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动作说明图,

图13是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线圈组件的没设置线圈 的结构图,

图14是图13的铁芯剖面图。

下面,对照着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下面的说明,是以将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应用于单稳 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实施例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锁存型旋 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只说明结构和动作的不同的部分。

图1~图2表示本发明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单稳态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组装图,图3是本发 明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剖面图。

在图1~图3中,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由线圈组件 2、平板状轭铁4、矩形永久磁铁5和衔铁6构成。线圈组件2是将 线圈2A绕在略呈“”字形的铁芯2B上而构成;平板状轭铁4是 插入并固定到线圈组件2的磁极3A,3B之间,在与铁芯2B之间 形成磁路的;矩形永久磁铁5是装配在平板状轭铁4的偏离中央部位 所设的凹部4A内,衔铁6是以中心部为支点进行转动,端部6A, 端部6B分别与磁极3A,磁极3B相接触的。

线圈组件2形成电磁铁,通过将极性预先确定的电源接到电源端 子2a,2b之间,就可设定出与线圈2A中流过的电流的方向相对 应(右手母指法则)的磁极3A,3B的极性(N,S极),另一方 面,就发生与线圈2A的匝数和流过线圈2A的电流值的乘积(磁动 势)成正比、与磁路的阻抗(磁阻)成反比的磁通。

如图2所示,平板状轭铁4,在线圈组件2的磁极3A,磁极 3B间的中心线X上非对称地形成凹部4A,在收容矩形永久磁铁5 时的无激励状态下,由于矩形永久磁铁5的磁力而形成的路线总是偏 于磁极3A一侧。

另外,平板状轭铁4形成由切口及孔构成的磁阻调整部分4B, 用以增加以中心线X为中心、凹部4A容积少的一侧的磁阻。

通过形成磁阻调整部4B使磁阻增加,并相对于中心线X、非对 称地形成凹部4A,将矩形永久磁铁5偏向一边设置,使其在无激励 时可靠地实现衔铁6总是与磁极3A相接触的单稳(单稳定)状态。

图4是平板状轭铁的磁阻调整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a)的平板状轭铁7通过将两侧切除而构成磁阻调整部 7B,图4(b)的平板状轭铁8是通过把中心部和两端部切除而形 成磁阻调整部8B,分别以此增加磁阻。

另外,平板状轭铁4,7和8都将其整个表面蒸上无色透明的 二甲苯树脂(化学蒸镀:CVD),在表面上形成极薄的(约5μm~ 10μm)绝缘膜。

具体地说,就是使作为原料的二对二甲苯(DPX)单体二聚物 气化,由该二聚物的热分解发生稳定的二价基对二甲苯单体(PX), 同时在基材上进行二价基对二甲苯的吸附和聚合,形成高分子量的 聚对二甲苯(PPX)的薄膜

这样,形成绝缘膜的平板状轭铁4,7和8上便形成了一层厚度 均匀的非常薄的二甲苯树脂,由于具有电绝缘性、介电性等优异的电 气特性,所以,可以将线圈2A的上端部与平板状轭铁4,7和8的 底面之间的间隙做成很小。

涂覆在平板状轭铁4,7和8上的绝缘膜可以通过涂覆氟树脂而 形成。

矩形永久磁铁5使用单纯的矩形永久磁铁,构成能被收容到设在 平板状轭铁4上的凹部4A内的与凹部4A的形状一致的形状,使与 凹部4A的底面接触的侧面磁化为S极,使相反的侧面磁化为N级。

由于衔铁6的结构如图3所示,在中心线X上的与矩形永久磁铁 5接触的部分设置着有倾斜部的山形凸部6c,衔铁6以该山形凸部 6c为支点进行旋转运动,端部6A,端6B分别与磁极3A,磁极 3B相接触,所以,可以获得稳定的旋转运动。

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的组装如图2所示,在将平板 状轭铁4压入线圈组件2内并将矩形永久磁铁5插入到平板状轭铁4 的凹部4A内后,通过将衔铁6装配到矩形永久磁铁5上,便可进行 单向的简单的组装。

另外,由图3的剖面图可知,由于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 铁1以沿中心线X垂直向下的剖面为中心,两侧成非对称结构,所以, 可以进行单稳态(单稳定)动作。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的动作。

图5是本发明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动作说明图。

图5(a)表示未给线圈组件2接通电源时未励磁的稳定状态, 衔铁6的端部6A、6B由于受矩形永久磁铁5的磁化都成为N极, 另一方面,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磁极3A总是处于S极状态,磁极 3B总是处于N极状态,所以,衔铁6便成为与磁极3A一侧接触的 稳定状态。

在该状态下,由磁极3A→平板状轭铁4→矩形永久磁铁5→衔 铁6→磁极3A的环路形成磁路,沿箭头的方向产生磁通Φ1。

从未励磁状态、如图5(b)那样地将极性预先确定的电源接到 线圈组件2上进行励磁之后,由于由线圈组件2构成的电磁铁使例如 磁极3A从S极变为N极,磁极3B从N极变为S极,所以,在衔铁 6与磁极3A之间便产生排斥力作用,在衔铁6与磁极3B之间产生 吸引力作用。

在该状态下,除了图5(a)的磁通Φ1外,由伴随接通电源而 构成的铁芯2B→平板状轭铁4→铁芯2B的环路形成磁路,产生磁 通Φ2。

图5(c)表示衔铁6从图5(b)的状态离开磁极3A侧而与磁 极3B相接触的反转状态。

在该状态下,由矩形永久磁铁5的作用,由磁极3B→平板状轭 铁4→矩形永久磁铁5→衔铁6→磁极3B的环路形成磁路,产生磁 通Φ3,同时,由电磁铁的作用,由铁芯2B→平板状轭铁4→矩形 永久磁铁5→衔铁6→磁极3B→铁芯2B的环路形成磁路,产生磁 通Φ4。

从该状态除去电源时,由于平板状轭铁4的磁极3B一侧的磁阻 大于磁极3A一侧,又由于矩形永久磁铁5是偏向于磁极3A一侧设 置的,所以,由矩形永久磁铁5的磁力产生的磁通也大于磁通Φ3, 故衔铁6与磁极3A接触,保持单稳态(单稳定)状态。

这样,由于应用了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单稳态型旋 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具有平板状轭铁和简单形状的永久磁铁,并在 平板状轭铁上相对于磁极间的中心线非对称地设置凹部并装配进永久 磁铁,同时在中心线的一侧形成调节磁阻的磁阻调整部,使结构简单 化,不必进行定位和调整,所以,可以减降成本和使性能稳定。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使用不需 要定位和调整的平板状轭铁和矩形永久磁铁,可以利用压入方式将平 板状轭铁插入相对的磁极之间地加以固定,所以,可以使组装作业简 单方便。

由于本发明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在平板状轭铁的 整个表面蒸镀二甲苯树脂或者涂敷氟树脂而形成极薄的绝缘膜,可使 线圈的上端部与平板状轭铁的底面之间的间隙很小,所以,可以实现 薄型化。

又由于本发明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在衔铁与永久 磁铁相接触的部分上,设置具有倾斜部的山形凸部,以使衔铁可以以 该山形凸部为支点进行旋转运动,所以,可以实现稳定的动作。

下面,说明锁存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结构和动作。

图6和图7是本发明的锁存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结构。

图6是本发明的锁存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总体结构图,图 7是本发明的锁存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组装图。

在图6中和图7中,锁存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1与图1所 示的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的不同点,只在于它设有相对 于线圈组件2的磁极3A,磁极3B间的中心线X对称地形成凹部 9A的平板状轭铁9。

由于平板状轭铁9相对于中心线X对称地形成凹部9A,所以, 构成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时,以中心线X为对称,磁极3A一侧和 磁极3B一侧的磁路的磁阻是相等的,从而可以构成锁存型旋转支点 式极化电磁铁11。

关于将平板状轭铁9插入相对的磁极间加以固定时可利用压入方 式进行,在平板状轭铁9的整个表面蒸镀二甲苯树脂或者涂敷氟树脂 而形成极薄的绝缘膜和在衔铁6与永久磁铁5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倾斜 部的山形凸部等结构特点都是和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相 同的。

下面,说明锁存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11的动作。

图8是本发明的锁存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动作说明图。

图8(a)是表示未给线圈组件2接上电源的未励磁的稳定状态, 由矩形永久磁铁5的磁化,衔铁6的端部6A,6B都成为N极,另 →方面,由于例如磁极3A处于S极的状态,磁极3B处于N极的状 态,所以,衔铁6成为与磁极3A相接触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由磁极3A→平板状轭铁9→矩形永久磁铁5→衔 铁6→磁极3A的环路形成磁路,沿箭头的方向产生磁通Φ1。

从未励磁状态、如图8(b)那样地将电源接到线圈组件2上进 行励磁之后,由线圈组件2构成的电磁铁使磁极3A从S极变为N极, 使磁极3B从N极变为S极,所以,在衔铁6与磁极3A之间作用着 排斥力,在衔铁6与磁极3B之间有吸引力作用。

在该状态下,除了图8(a)的磁通Φ1外,由伴随接通电源构 成的铁芯2B→平板状轭铁9→铁芯2B的环路形成磁路,产生磁通 Φ2。

图8(c)表示衔铁6从图8(b)的状态离开磁极3A而与磁极 3B接触的反转状态。

在该状态下,由矩形永久磁铁5的作用,由磁极3B→平板状轭 铁9→矩形永久磁铁5→衔铁6→磁极3B的环路形成磁路,产生磁 通Φ4,同时由电磁铁的作用,由铁芯2B→平板状轭铁9→矩形永 久磁铁5→衔铁6→磁极3B→铁芯2B的环路形成磁路,产生磁通 Φ5。

在图8(b)中,由衔铁6与磁极3B的接触而形成的旁通路 (平板状轭铁9的中心部→衔铁6→磁极3B)的磁阻很小,以及由 磁通Φ3引起的抵消作用,使平板状轭铁9的右半部的磁通Φ2成为极 小的值。

从该状态除去电源时,变为图8(d)的状态,保持衔铁6与磁 极3B相接触的稳定状态。

在该状态下,由矩形永久磁铁5的作用,由磁极3B→平板状轭 铁9→矩形永久磁铁5→衔铁6→磁极3B的环路形成磁路,产生磁 通Φ6 。

欲使从该状态变为衔铁6与磁极3A接触的状态时,调换一下电 源的极性后再接到线圈组件2上便可实现。

这样,应用了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锁存型旋转支点 式极化电磁铁11,由于具有平板状轭铁和简单形状的永久磁铁,在 平板状轭铁上、相对于磁极间的中心线使磁阻相等地对称设置凹部并 装配进矩形永久磁铁,使结构简单化,同时不必进行定位和调整,所 以,可以降低成本和使性能稳定。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线圈组件的结构。

图9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的线圈组件没设置线圈的 结构图,图10是图9的铁芯剖面图。

在图9和图10中,线圈组件2由设在一对树脂线圈框21A、21B 之间的略呈“”字形的铁芯2B和通过树脂绝缘层22绕在该铁芯 2B上的图1所示的线圈2A构成。

线圈组件2的铁芯2B是上下面较宽、左右侧面较窄的矩形剖面, 设在一对树脂线圈框21A,21B之间(线圈框21A,21B的内端间的距离 为L1)。

铁芯2B的上下面的周边部和左右侧面用树脂性绝缘层22覆盖 (铁芯2B只露出上下面的中央部的表面)。

树脂性绝缘层22由以厚度t1覆盖铁芯2B的上下面的周边部 的上下绝缘层部23和以厚度t2覆盖铁芯2B的左右侧面的左右绝 缘层部24构成。

厚度尺寸t1与图14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突出高度t12相同。

铁芯2B的上下面由上下绝缘层部23、以长度L2覆盖长度方 向的周边部(线圈框21A,21B内端一侧的周边部),以宽度W1覆盖宽 度方向的周边部。

这样,铁芯2B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便成为被树脂性绝缘层22 覆盖成剖面呈“”字形(剖面“”字形部分的尺度L3=L1- L2-L2)。

另外,对脂性绝缘层22可与一对树脂线圈框21A,21B成一体地 形成。

下面,说明线圈框21A,21B和树脂性绝缘层22的成形方法。

将铁芯2B置于金属模(图中未示出)内,然后将熔融树脂注入 模槽内。

由于熔融树脂是从使各线圈框21A,21B成形的模槽一侧能向铁芯 2B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一侧流动地注入的,所以,可以成一体地形成 树脂线圈框21A,21B和树脂性绝缘层22。

由于使树脂性绝缘层22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剖面呈“”字形, 并且将该剖面呈“”字形部分的长度L3设定得小于距离L1,所 以,熔融树脂容易流动到中央部,绝缘层22可以用比图14所示的 现有技术的厚度t11薄的厚度t2成形为非常均匀的厚度。

这样,由于厚度t2变薄,可使绕在规定的线圈卷绕空间20内 的线圈2A的圈数增多,所以,可以增加安匝数,从而可以增加旋 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产生的磁力。

如上面根据各实施例详细说明的那样,由于本发明具有平板状轭 铁和简单形状的永久磁铁,在平板状轭铁上相对于磁极间的中心线非 对称地设置凹部并装配进永久磁铁,同时在该中心线的一侧形成调节 磁阻的磁阻调整部,所以,,可以构成不必定位和调整的结构简单的 单稳态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从而可提供成本低、性能稳定的旋 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

又由于本发明使用不必定位和调整的平板状轭铁和矩形永久磁铁, 将平板状轭铁插入相对的磁极之间加以固定时可以用压入方式进行, 所以,可以提供提高组装作业效率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

由于本发明在平板状轭铁的整个表面上蒸镀二甲苯树脂或涂敷氟 树脂形成极薄的绝缘膜,可使线圈的上端部与平板状轭铁的底面之间 的间隙很小,所以,可以提供薄型化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

由于本发明在衔铁与永久磁铁接触的部分设置具有倾斜部的山形 凸部,衔铁可以山形凸部为支点进行旋转运动,所以,可以提供能实 现稳定的动作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

另外,由于本发明具有平板状轭铁和简单形状的永久磁铁,在平 板状轭铁上、相对于磁极间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使两侧磁阻相等的 凹部并装配进矩形永久磁铁,所以,可使结构简单,同时可以构成不 必定位和调整的结构简单的锁存型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从而可以 提供成本低,性能稳定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

由于本发明使用与线圈框成一体地形成的薄的树脂性绝缘层覆盖 线圈组件的铁芯的上下面周边部和左右侧面,所以,可以增加线圈的 圈数,从而可以增加安匝数,提供磁力大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电磁铁。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