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导管 / 单腔导管 / 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

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

阅读:878发布:2023-01-14

专利汇可以提供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是在T字型三通管主体架中,设计一个管口与医用 注射器 相连接的结构,称为动 力 孔。另两个管口分别与带有进入孔或排出孔的接头相连。在进入孔和排接孔的管腔中,有一特别扩张段,扩张段内是主要由 弹簧 和堵头构成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临床使用此三通管时,首先取注射器连接动力孔。当手拉动注射器杆时,针筒内产生的 负压 打开了进入孔扩张段内的堵头和弹簧,外界液体或气体从进入孔通过管腔进入注射器。停止拉动注射器杆,针筒内负压消失,进入孔扩张段的堵头和弹簧回复到原关闭状态。当手推动注射器杆时,针筒内产生的 正压 打开了排出孔扩张段内的堵头和弹簧,注射器内的液体或气体从排出孔排出。三通管起到到单向自动控制的目的。,下面是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包括三通管主体、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堵头、弹簧、进入接头、排出接头、密封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实际上有:管腔的扩张段、锥孔、堵头、弹簧、接头五部分构成,其中锥孔、堵头、弹簧的排列顺序,确定了控制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三通管主体虽为T字形,有两个管腔中设计了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并其管口有接口外丝;另一个仅作为连接注射器提供动的管腔孔,相对细、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管腔通道中的扩张段是为容纳单向自动控制装置设计的空间,在通有排出孔的扩张段上,设计出口锥孔,而通有进入孔的扩张段上,没有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新设计的堵头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前部为圆锥台,与对应的锥孔相吻合,中部为十字挡板结构(或梅花形、星形),后部圆柱体(3.3)较长伸进弹簧(4)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接头有进入接头和排出接头两种,共同点在于:接头有接头内丝,接头中间有凸起并通往外界的孔,分别称为进入孔和排出孔,孔外周有帽;不同点在于:进入接头设有入口锥孔,而排出接头不设锥孔,但进入接头可作为排出接头用。
6.根据权利要求2和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三通管的三个外接孔,能与注射器、注射针头、特定口径导管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的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接头内丝与接口外丝间有密封圈密封。

说明书全文

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一种具有一次性使用的医用三通管。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次性三通管,有一个手动旋转开关,靠手动来控制管道的封闭和开放。手动的过程繁琐,且容易出错,给医疗工作带来安全隐患。2006年本人设计了一种临床上用于“胸、腹腔抽液三通管”(专利号zl200620040991.7),首次尝试靠三通管内部控制装置,来取代手动开关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由于是初次设计,所以专利号zl200620040991.7的“胸、腹腔抽液三通管”在模具生产等方面还存在:原所设计的堵头构件结构不合理、密封性能欠佳,外形整体化困难等问题。为克服这些问题,需要重新修订外形结构和堵头形状,予以完善。

发明内容

[0003] 提供一种新类型的单向自动控制三通管,同时完善专利号zl200620040991.7设计缺陷等问题,本发明是在三通管内部管道中设单向自动控制装置,通过注射器的推拉作为动,来完成临床中液体或气体的吸入和排出功能的。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T字形三通管主体中,其中一个管腔口设计与医用注射器相连接的结构,称为动力孔。另两个管腔内各设有一特别扩张段,扩张段内是主要由弹簧和堵头构成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其管口分别由进入孔或排出孔的接头相连。临床使用此三通管时,首先取注射器连接动力孔。当手拉动注射器杆时,针筒内产生的负压打开了进入孔扩张段内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外界液体或气体从进入孔通过管腔进入注射器。停止拉动注射器杆,针筒内负压消失,进入孔扩张段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回复到原关闭状态。当手推动注射器杆时,针筒内产生的正压打开了排出孔扩张段内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注射器内的液体或气体从排出孔排出。三通管起到到单向自动控制的目的。
[0005] 进一步,三通管主体架虽为T字形,因有两个管腔中设计了单向自控装置,,所以这两个管腔的既长又粗。另一个仅作为连接注射器提供动力的管腔,相对细、短。
[0006] 进一步,管腔通道中的扩张段是为容纳单向自动控制装置设计的空间,在通有排出孔的扩张段上,设计出口锥孔。而通有进入孔的扩张段上,没有锥孔,其入口锥孔设计在进入接头上。
[0007] 进一步,广义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实际上有:管腔的扩张段、锥孔、堵头、弹簧、接头五部分构成。其中锥孔、堵头、弹簧的排列顺序,确定了控制的方向。由于锥孔本身设计在扩张段或接头上,不是独立“件”。所以堵头和弹簧的安装顺序尤为重要,两者是狭义上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
[0008] 进一步,新设计的堵头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前部为圆锥台,与对应的锥孔相吻合,起到“瓶塞”作用。中部为十字挡板结构(或梅花形、星形)起到协助封闭锥孔同时档住弹簧,其外缘靠近管腔内壁稳定整个堵头,且十字之间的空隙是液体或气体出入通道。后部圆柱体(3.3)较长伸进弹簧(4)中央,起固定的作用。
[0009] 进一步,弹簧轻压堵头,维持管道封闭状态。当有外力使管腔内压力减小到一定数值或增大到一定数值是时,引起管腔内的弹簧伸缩,协助堵头开启或关闭。
[0010] 进一步,接头有进入接头和排出接头两种。共同点在于:接头有内丝牙和接口外丝牙相连接,保证堵头和弹簧在扩张段中;接头中间有凸起并通往外界的孔,分别称为进入孔和排出孔;孔外周有帽。不同点在于:进入接头必须设有入口锥孔。而排出接头可设锥孔也可不设锥孔,因为出口锥孔已经设在扩张段上了,进入接头共用可以带来生产和装配上的方便。
[0011] 进一步,本发明三通管的三个外接孔,在连接上考虑了与临床医用管道、注射器、注射针头等的配合连接,并且三个外接孔周围附带有“锁帽”固定。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和医用注射器、注射针头、医用导管连接,完成临床上同时抽取和排出气体、液体的功能;具有操作简便、单向自动控制能力强、安全性能高的特点。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纵剖面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构造图
[0016] 图3-5是本发明堵头三视图。
[0017] 图6是本发明堵头构造图。
[0018] 图7-8是本发明三通管主体架剖面、构造图。
[0019] 图9-10是本发明进入接头剖面、构造图。
[0020] 图11是本发明工作原理图
[0021] 图中,1三通管主体,1.1动力孔,1.2进入接口,1.3排出接口,1.4接口外丝,1.5三通管内通道,1.5.1扩张段,1.6出口锥孔,2单向自动控制装置,3堵头,3.1圆锥台,3.2十字档板,3.3圆柱体,4弹簧,5进入接头,5.1进入孔,5.2锁帽,5.3入口锥孔,5.4接头内丝,6排出接头,6.1排出孔,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更好地表达本发明技术细节及其作用,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出描述。
[0023] 图1和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各部件装配连接情况:取三通管主体(1),在其进入接口(1.2)先放进弹簧(4)再放入堵头(3),使堵头(3)后部伸进弹簧(4)中央,这样当进入接头(5)与进入接口(1.2)丝丝相扣夹住密封圈(7)时,圆锥台(3.1)与入口锥孔(5.3)相吻合。不同是在排出接口(1.3)要先放堵头(3)后放弹簧(4),当排出接头(6)与排出接口(1.3)丝丝相扣夹住密封圈(7)时,圆锥台(3.1)与出口锥孔(1.6)相吻合。
[0024] 图3-6所示是本发明其关键结构的堵头(3),它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前部为圆锥台(3.1)。中部为十字挡板(3.2)结构协助封闭锥孔同时档住弹簧(4),十字之间的空隙便于液体或气体出入。后部圆柱体(3.3)较长伸进弹簧(4)中央,起固定的作用。
[0025] 图7-8所示是本发明三通管主体架剖面、构造图。三通管主体(1)为T字形的三个管腔,因有两个管腔中设计了扩张段(1.5.1),所以这两个管腔的既长又粗。另一个仅作为连接注射器提供动力的管腔,相对细、短。三通内通道中的扩张段(1.5.1)是为容纳堵头(3)和弹簧(4)的空间,在通有排出孔(6.1)的扩张段(1.5.1)上,设计出口锥孔(1.6)。而通有进入孔(5.1)的扩张段(1.5.1)上,没有锥孔。三个管腔的出口分别为:动力孔(1.1)、进入接口(1.2)、排出接口(1.3)。接口处都有接口外丝(1.4)。
[0026] 图9-10是本发明进入接头(5)剖面、构造图。接头有进入接头(5)和排出接头(6)两种。共同点在于:接头有接头内丝(5.4)和接口外丝(1.4)相连接,靠密封圈(7)密封,保证堵头(3)和弹簧(4)在扩张段(1.5.1)中;接头中间有凸起并通往外界的孔,分别称为进入孔(5.1)和排出孔(6.1);孔外周有锁帽(5.2)。不同点在于:进入接头(5)必须设有入口锥孔(5.3)。而排出接头(6)可设锥孔也可不设锥孔,因为出口锥孔(1.6)已经设在扩张段(1.5.1)上了,所以进入接头(5)可以作为排出接头(6)用,这样可以带来生产和装配上的方便。接头的两个外接孔,在连接上考虑了与临床医用管道、注射器、注射针头等的配合连接,并且两个外接孔周围附带有“锁帽(5.2)”固定。
[0027] 图11所示是本发明工作原理图。临床使用此三通管时,首先取注射器连接动力孔(1.1),取针头或针头导管连接进入孔(5.1),取收集袋的导管连接排出孔(6.1)。当手拉动注射器杆时,注射器内产生的负压使进入孔扩张段(1.5.1)的堵头(3)和弹簧(4)后退,外界液体或气体从进入孔(5.1)通过入口锥孔(5.3)和管腔进入注射器。停止拉动注射器杆,注射器内负压消失,其弹簧(4)使堵头(3)重新回到入口锥孔(5.3)内,三通管处于原始关闭状态。当手推动注射器杆时,注射器内产生的正压顶开了排出孔扩张段(1.5.1)内的堵头(3)和弹簧(4),注射器内的液体或气体从排出孔(6.1)排出。三通管靠注射器的动力操作,起到了单向自动控制的目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