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双腔导管 / 一种新型双腔气管导管

一种新型双腔气管导管

阅读:744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新型双腔气管导管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腔气管 导管 ,包括主导管、支导管、旋转管。旋转管可在支导管内轴向旋转,使旋转管壁上的侧通气口对准变异的右 肺 上叶的管口,利于对右肺上叶通气。旋转管的动 力 来源于压缩气体,以压缩气体内压力抵抗 弹簧 弹力使旋转管旋转,由于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长度有关系,所以旋转管可通过设置压缩气体压力 定位 至需要 角 度。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解决右肺上叶变异患者的通气问题,降低患者的手术 风 险。,下面是一种新型双腔气管导管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新型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1)、支导管(2)、旋转管(3);主导管(1)内设有延主导管(1)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1-1),隔板将主导管(1)分为左腔(1-2)与右腔(1-3),右腔(1-3)末端管口连接支导管(2);所述支导管(2)末端管壁截面为圆环形,并且设有相对于支导管(2)末端管壁轴向旋转的旋转管(3);所述旋转管(3)的管壁(3-10)截面为圆环形;旋转管(3)内壁直径与支导管(2)内壁直径相同,旋转管(3)外壁直径小于支导管(2)外壁直径;旋转管(3)内壁内设有通气孔(3-1),侧壁上设有侧通气口(3-2);旋转管(3)中部设有与旋转管(3)同轴的圆环板(3-3),圆环板(3-3)内壁固定在旋转管(3)外壁上,圆环板(3-3)外壁直径小于支导管(2)外壁直径;圆环板(3-3)嵌入在支导管(2)管体内,并可在支导管(2)内轴向旋转;圆环板(3-3)上端设有扇形立板(3-4);支导管(2)末端内壁上设有扇形挡板(2-3),扇形挡板(2-3)上下两侧与扇形立板(3-4)的上下两侧对齐;扇形立板(3-4)与扇形挡板(2-3)将圆环板(3-3)、旋转管(3)、支导管(2)围成的腔体分成两个空腔,一个空腔为弹簧腔(3-6),另外一个空腔为通气腔(3-8);弹簧腔(3-6)内置入弹簧(3-5);旋转管(3)管壁上设有利于通气孔(3-1)与弹簧腔(3-6)通气的气孔(3-7);通气腔(3-8)设有单独通气的通气管(3-9),通气管(3-9)部分管体埋设于主导管(1)与支导管(2)的管壁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导管(2)末端管壁外侧设有环形压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导管(2)末端管壁内侧设有环形压力刻度。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型双腔气管导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双腔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0002] 双腔气管导管广泛应用于胸科手术中,双腔气管导管功能是隔离左与右肺,可使健侧肺免受患侧肺分泌物或血液的污染,当患侧肺和支导管开放时仍能保证对健侧肺的有效通气,还可以使患侧肺较快地萎陷,提供清晰的术野,并且能够根据病情需要对两侧肺进行不同的通气模式,既方便手术医生的操作,又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双腔气管导管分为左侧双腔气管导管与右侧双腔气管导管,右肺上叶变异现象较为普遍。现存的右侧双腔气管导管侧通气口位置在制造时就已经确定好,而且侧通气口位置一般都是默认患者的右肺上叶未存在变异。这种情况下采用普通的双腔气管导管无法为变异的右肺上叶通气,导致低血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0003] 为了给右肺上叶通气,可以事先利用CT或者核磁共振对患者肺部进行扫描,确定右肺上叶变异位置,然后将双腔气管导管打侧通气口的步骤放在确定变异位置后进行,这样双腔管能更好的进行右肺上叶的通气。但这种方法会大大增加患者的手术费用,而且采用后期打侧通气口的方式极易对双腔气管导管造成污染,当需要急诊时,这种方法则会耗费大量时间,严重不利于急诊。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给右肺上叶变异患者通气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双腔气管导管,不仅能快速定位变异的右肺上叶,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0005] 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腔气管导管,包括主导管、支导管、旋转管。
[0006] 所述主导管内设有延主导管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隔板将主导管分为左腔与右腔,左腔末端管口呈斜坡形状,右腔末端管口连接支导管;左腔与右腔分别设有与呼吸机相连接的接头。
[0007] 所述主导管管壁上有主导管套囊,主导管套囊设有单独通气的主充气管,主充气管部分管体埋设于主导管的管壁内。
[0008] 所述支导管管壁上有支导管套囊,支导管套囊设有单独通气的支充气管,支充气管部分管体埋设于主导管与支导管的管壁内。
[0009] 所述支导管末端设有相对于支导管轴向旋转的旋转管;支导管末端管壁截面为圆环形。
[0010] 所述旋转管的管壁截面为圆环形。旋转管内壁直径与支导管内壁直径相同,旋转管外壁直径小于支导管外壁直径。旋转管内壁内设有通气孔,侧壁上设有侧通气口;旋转管中部设有与旋转管同轴的圆环板,圆环板内壁固定在旋转管外壁上,圆环板外壁直径小于支导管外壁直径。圆环板嵌入在支导管管体内,并可在支导管内轴向旋转;圆环板上端设有扇形立板;支导管末端内壁上设有扇形挡板,扇形挡板上下两侧与扇形立板的上下两侧对齐。扇形立板与扇形挡板将圆环板、旋转管、支导管围成的腔体分成两个空腔,一个空腔为弹簧腔,另外一个空腔为通气腔;弹簧腔内置入弹簧,旋转管管壁上设有利于通气孔与弹簧腔通气的气孔;通气腔设有单独通气的通气管,通气管部分管体埋设于主导管与支导管的管壁内。
[0011] 所述主充气管、支充气管、通气管末端都设置气囊,气囊与现存的气管导管的气囊结构相同,可用注射器进行充气与抽气操作。
[0012] 通气管既可以使用注射器进行充气也可以外部接定压充气进行充气。定压充气泵能更方便的调节通气腔内的气压,可从呼吸机获取洁净气源。
[0013] 所述主导管、支导管、旋转管均由透明医用塑料制作,如PVC、胶等;主导管、支导管按照人体气管构造进行弯曲。
[0014] 在初始位置时,弹簧最长,使得通气腔腔内体积最小。
[0015] 所述支导管末端管壁外侧与内侧都设有环形压刻度值。
[0016] 有益效果:一、本发明通过转动旋转管的方式,解决了给存在变异的右肺上叶通气的难题,而旋转管在弹簧及通气腔内压缩气体的作用下进行旋转定位。由于弹簧腔存在气孔,所以弹簧腔提供给扇形立板的力主要来自弹簧的弹力。弹簧长度随着旋转管的旋转度变化而变化,而弹簧长度越短提供的弹性力也越大,所以只要控制压缩气体的气压就可以起到对旋转管旋转角度的控制。
[0017] 二、本发明在旋转管管壁上设有与弹簧腔通气的气孔,可以起到平衡弹簧腔内气压的作用,防止旋转管旋转时弹簧腔内的气体压缩,影响旋转管定位精度。在给患者通气时,弹簧腔内的气压远小于通气腔内的气压,不会影响旋转管定位精度。
[0018] 三、本发明在支导管末端设有环形压力刻度,将旋转管需要旋转的角度值转换通气腔所需达到的压力值,方便了医务人员对定压充气泵的压力值的设置。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导管与旋转管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支导管与旋转管的剖视示意图;
1主导管、1-1隔板、1-2左腔、1-3右腔、1-4主导管套囊、1-5主充气管、1-6接头、2支导管、2-1支导管套囊、2-2支充气管、2-3扇形挡板、3旋转管、3-1通气孔、3-2侧通气口、3-3圆环板、3-4扇形立板、3-5弹簧、3-6弹簧腔、3-7气孔、3-8通气腔、3-9通气管、3-10管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1] 一种新型双腔气管导管,包括主导管1、支导管2、旋转管3。
[0022] 如图1所示,所述主导管1内设有延主导管1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1-1,隔板将主导管1分为左腔1-2与右腔1-3,左腔1-2末端管口呈斜坡形状,右腔1-3末端管口连接支导管2;左腔1-2与右腔1-3分别设有与呼吸机相连接的接头1-6。
[0023] 主导管1管壁上有主导管套囊1-4,主导管套囊1-4设有单独通气的主充气管1-5,主充气管1-5部分管体埋设于主导管1的管壁内。
[0024] 支导管2管壁上有支导管套囊2-1,支导管套囊2-1设有单独通气的支充气管2-2,支充气管2-2部分管体埋设于主导管1与支导管2的管壁内。
[0025] 如图2所示,所述支导管2末端设有相对于支导管2轴向旋转的旋转管3;支导管2末端管壁截面为圆环形。
[0026] 所述旋转管3的管壁3-10截面为圆环形;旋转管3内壁直径与支导管2内壁直径相同,旋转管3外壁直径小于支导管2外壁直径。
[0027] 如图3所示,旋转管3内壁内设有通气孔3-1,侧壁上设有侧通气口3-2;旋转管3中部设有与旋转管3同轴的圆环板3-3,圆环板3-3内壁固定在旋转管3外壁上,圆环板3-3外壁直径小于支导管2外壁直径;圆环板3-3安装在支导管2管体内,并可在支导管2内轴向旋转;圆环板3-3上端设有扇形立板3-4;支导管2末端内壁上设有扇形挡板2-3,扇形挡板2-3上下两侧与扇形立板3-4的上下两侧对齐。
[0028] 所述扇形立板3-4与扇形挡板2-3将圆环板3-3、旋转管3、支导管2围成的腔体分成两个空腔,一个空腔为弹簧腔3-6,另外一个空腔为通气腔3-8;弹簧腔3-6内置入弹簧3-5,旋转管3管壁上设有利于通气孔3-1与弹簧腔3-6通气的气孔3-7;通气腔3-8设有单独通气的通气管3-9,通气管3-9部分管体埋设于主导管1与支导管2的管壁内。
[0029] 所述主充气管1-5、支充气管2-2、通气管3-9末端都设置气囊,气囊与现存的气管导管的气囊结构相同,可用注射器进行充气与抽气操作。
[0030] 通气管3-9既可以使用注射器进行充气也可以外部接定压充气泵进行充气。定压充气泵能更方便的调节通气腔3-8内的气压,可从呼吸机获取洁净气源。
[0031] 所述主导管1、支导管2、旋转管3均由透明医用塑料制作,如PVC、硅胶等;主导管1、支导管2按照人体气管构造进行弯曲。
[0032] 在初始位置时,弹簧3-5伸至最长,使得通气腔3-8腔内体积最小。
[0033] 所述支导管2末端管壁外侧与内侧都设有环形压力刻度。由于弹簧腔3-6存在气孔3-7,所以弹簧腔3-6提供给扇形立板3-4的力主要来自弹簧3-5的弹力。弹簧3-5的弹力又与弹簧3-5的压缩程度有关,即与旋转管3的旋转角度有关,当达到平衡位置时,弹簧3-5的弹力为固定值,则要求通气腔3-8内的压力为固定值。在支导管2末端设有环形压力刻度,就是将旋转管3需要的旋转角度转化为通气腔3-8内的所需达到的压力值,为医务人员设置定压充气泵的压力值提供了方便。
[0034]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以长时间手术过程为例,医务人员先将本发明通过口腔插入患者肺部,主导管1插入主气道中,支导管2及旋转管3插入右肺气道中。然后再将纤维支导管镜通过右腔1-3插入右肺中,医务人员通过纤维支导管镜辨认右肺上叶管口位置,假设右肺上叶管口位置对应压力刻度的值为3.2bar,然后医务人员则调节定压充气泵内的气压设定值为3.2bar,定压充气泵内的气体通过通气管3-9流向通气腔3-8,通气腔3-8压力增大,扇形立板3-4在通气腔3-8受到的力大于在弹簧腔3-6受到的力,扇形立板3-4会带动旋转管3旋转,扇形立板3-4达到受力平衡后会停止旋转。由于在旋转过程中会受到许多不可知的干扰,比如气道与旋转管3的摩擦力,旋转精度不会达到理想值,还需要医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再对定压充气泵的压力设定值进行微调。
[0035] 当需要旋转管3回旋时,可由医务人员减小定压充气泵的设定压力,此时扇形立板3-4在通气腔3-8受到的力小于在弹簧腔3-6受到的力,旋转管3开始回旋,扇形立板3-4达到受力平衡后会停止旋转。
[0036] 使旋转管旋转达到需要的位置。最后医务人员通过主充气管1-5向主导管套囊1-4充气,通过支充气管2-2向支导管套囊2-1,达到隔离双肺的目的。
[0037] 由于通气腔3-8无法做到绝对密封,在长时间使用时会漏气,使通气腔3-8内气压降低。为了维持通气腔3-8内压力,定压充气泵需定时检测通气腔3-8内压力,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向通气腔3-8充气,用来保持旋转管3的位置不变。
[0038]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选用注射器或定压充气泵给通气腔3-8充气。若手术时间过长则尽量使用定压充气泵给通气腔3-8充气。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可移动双腔气管导管 2020-05-12 876
一种双腔气管导管 2020-05-12 705
一种双腔气管导管定位方法、装置和导管 2020-05-13 882
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 2020-05-12 585
一种双腔麻醉导管 2020-05-13 828
一种双腔导管 2020-05-11 788
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2020-05-11 814
双腔造影导管 2020-05-14 995
双腔导管 2020-05-11 239
双气囊三腔导管 2020-05-14 90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