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导管鞘 / 抗菌型导管鞘

抗菌型导管

阅读:468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抗菌型导管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介入 治疗 用抗菌型 导管 鞘 ,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抗菌导管鞘鞘管、导管鞘座、三通 阀 。所述抗菌导管鞘鞘管是将抗菌药物、金属钨粉制备的抗菌粉剂和塑料母粒按一定比例混合、混炼后,挤出成型的,其中抗菌粉剂占该抗菌导管鞘鞘管总重量的1%~50%。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抗菌性能强,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的抗菌型导管鞘。,下面是抗菌型导管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抗菌型导管鞘,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抗菌导管鞘鞘管、导管鞘座、三通,其特征在于有个抗菌导管鞘鞘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导管鞘鞘管采用的原材料是抗菌药物、金属钨粉制备成的抗菌粉剂与塑料母粒,其中抗菌粉剂占总重量的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导管鞘鞘管是将抗菌药物、金属钨粉制备成的抗菌粉剂和塑料母粒混合、混炼后,挤出成型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药物选择磺胺甲噁唑+甲嘧啶、苯唑西林、氯唑西林、苄西林+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哌拉西林+妥布霉素、多粘菌素、甲硝唑、头孢菌素、青霉素、氯霉素、二性霉素B、制毒菌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塑料母粒选择聚全氟乙丙烯、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氨酯、氟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介入治疗导管鞘,特别是一种介入治疗用抗菌型导管鞘

背景技术

目前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介入治疗法因其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经被普遍运用。像这样的治疗往往需要经常性地不断地将一些介入物或液体运送到病人体内,导管鞘就像相对固定的管道,方便导管进出或多次更换导管。
穿刺时,将导管鞘套于导管或扩张管上沿导丝进入血管后,拔出导丝或扩张管将导管鞘留在血管内,作为导管进出或更换的通道,可减少对血管的损伤,也便于操作,特别是一人操作或多次更换导管时更为便利。因此,在整个介入治疗过程中导管鞘将直接与血管壁、血液接触,并可能在血管中停留相当长的时间,这就要求其除了具备光滑、柔韧性好等特征外,还应当具有抗菌性,从而杜绝由于细菌吸附等原因引发感染、引起各种血管炎症,甚至引发其他致命并发症的情况发生。
现有的导管鞘,往往比较注重其摩擦系数,没有使其具备很好的抗菌性;或者为了达到抗菌目的,简单地在导管内、外表面用浸润方式涂复含抗菌成分的材料。这样确实具有杀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取得一定的抗菌效果,但介入手术过程,由于不可预知的因数较多,又或者本身手术难度很大,这就需要鞘管在体内停留的时间比较长,而普通的导管鞘的抗菌材料涂层与血液长时间接触后,抗菌就开始大幅度下降,更有甚者出现涂层脱落的现象,这就使得导管鞘的抗菌持久性差,导致其抗菌目的无法实现,甚至可能影响诊疗目的实现。同时,用浸润方式将抗菌涂料涂抹于管体的内外表面的生产方法,须在管体挤出成型后再通过另外的工序完成,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抗菌性能强,生产工艺简单的抗菌型导管鞘,从而杜绝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由于细菌吸附等原因引发感染、引起各种血管炎症,甚至引发其他致命并发症的情况发生,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型导管鞘,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抗菌导管鞘鞘管、导管鞘座、三通。所述抗菌导管鞘鞘管是将抗菌药物、金属钨粉制成的抗菌粉剂和塑料母粒混合混炼高温挤出成型的,其中抗菌粉剂占该抗菌导管鞘鞘管总重量的1%~50%;所述的抗菌药物选择磺胺甲噁唑+甲嘧啶、苯唑西林、氯唑西林、苄西林+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哌拉西林+妥布霉素、多粘菌素、甲硝唑、头孢菌素、青霉素、氯霉素、二性霉素B、制毒菌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塑料母粒选择聚全氟乙丙烯、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氨酯、氟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安全可靠,杜绝了涂层脱落的现象,实现了长效抗菌,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安全系数。
2、工艺简单,显著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抗菌型导管鞘示意图,其中标号1为抗菌导管鞘鞘管,标号2为Y型导管鞘座,标号3为三通阀。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将磺胺甲噁唑+甲氧嘧啶与金属钨粉制得的抗菌粉剂和聚氯乙烯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抗菌粉剂占总重量的1%~50%),进行混炼后,将混合物放入挤出机,挤出成型,制得具有长效抗菌功能的抗菌导管鞘鞘管1,再将抗菌导管鞘鞘管1、Y型导管鞘座2、三通阀3依次连接并连通制造出抗菌型导管鞘。
实施例2
将氯唑西林与金属钨粉制得的抗菌粉剂和聚乙烯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抗菌粉剂占总重量的1%~50%),进行混炼后,将混合物放入挤出机,挤出成型,制得具有长效抗菌功能的抗菌导管鞘鞘管1,再将抗菌导管鞘鞘管1、Y型导管鞘座2、三通阀3依次连接并连通制造出抗菌型导管鞘。
实施例3
将二性霉素B与金属钨粉制得的抗菌粉剂和氟聚合物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抗菌粉剂占总重量的1%~50%),进行混炼后,将混合物放入挤出机,挤出成型,制得具有长效抗菌功能的抗菌导管鞘鞘管1,再将抗菌导管鞘鞘管1、Y型导管鞘座2、三通阀3依次连接并连通制造出抗菌型导管鞘。
实施例4
将多粘菌素与金属钨粉制得的抗菌粉剂和聚氨酯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抗菌粉剂占总重量的1%~50%),进行混炼后,将混合物放入挤出机,挤出成型,制得具有长效抗菌功能的抗菌导管鞘鞘管1,再将抗菌导管鞘鞘管1、Y型导管鞘座2、三通阀3依次连接并连通制造出抗菌型导管鞘。
实施例5
将诺氟沙星与金属钨粉制得的抗菌粉剂和聚全氟乙丙烯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抗菌粉剂占总重量的1%~50%),进行混炼后,将混合物放入挤出机,挤出成型,制得具有长效抗菌功能的抗菌导管鞘鞘管1,再将抗菌导管鞘鞘管1、Y型导管鞘座2、三通阀3依次连接并连通制造出抗菌型导管鞘。
以上实施例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先对病人进行穿刺,通过导丝的牵引作用,用旋转扭曲的动作将抗菌导管鞘鞘管1推入血管中,由于三通阀3,血液便不会泄漏导体外,其他的医疗器械均可通过Y型导管鞘座2与抗菌导管鞘鞘管1连接,以便于将治疗用的液体或需介入的导管、支架运到血管内需要到达的病变部位。本发明抗菌型导管鞘具有抗感染作用,可实现长效抗菌。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制备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产品、技术,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