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喉罩 / 喉罩导气管装置

喉罩导气管装置

阅读:326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喉罩导气管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喉罩 导气管装置,其包括:(1)可充气套囊,所述套囊至少在被充气时确定中央开口,所述套囊可经病人的 口腔 被插到病人中的被插入 位置 ,所述套囊当被充气并处于被插入位置时围绕病人的声 门 开口;和(2)通气 导管 ,所述通气导管从近端延伸到远端,且所述通气导管限定内部通道、前部、后部、左部和右部,当套囊被充气并且处于所述被插入的位置时,导气管通道从所述通气导管的近端通过所述内部通道延伸到所述声门开口,其中,所述前部的壁厚小于左部和右部的壁厚,所述后部的壁厚小于左部和右部的壁厚。,下面是喉罩导气管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喉罩导气管装置,包括:
(1)可充气套囊,所述套囊至少在被充气时确定中央开口,所述套 囊可经病人的口腔被插到病人中的被插入位置,所述套囊当被充气并处 于被插入位置时围绕病人的声开口;和
(2)通气导管,所述通气导管从近端延伸到远端,且所述通气导管 限定内部通道、前部、后部、左部和右部,当套囊被充气并且处于所述 被插入的位置时,导气管通道从所述通气导管的近端通过所述内部通道 延伸到所述声门开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的壁厚小于左部和右部的壁厚,所述后部的 壁厚小于左部和右部的壁厚。

说明书全文

发明是2005年7月2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480002616.7的专利 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喉罩导气管装置。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此 种装置一起使用的改进的通气导管

背景技术

喉罩导气管装置是一种用于在失去知觉的病人中建立导气管的已知 装置。这种装置已被使用了约十三年,它提供了一种对更老、甚至更熟知 的气管内导管的替代物。气管内导管用于在失去知觉的病人中建立导气管 已经至少七十年了,其包括细长管,充气球设置在该管的远端处。在手术 中,气管内导管的远端经病人的口腔插入,经过病人的喉入口(或声开 口),而进入病人的气管。一旦如此定位,气球膨胀以便形成与气管的内 壁的密封。在这种密封建立后,可向管近端施加正压以与病人的换气。 此外,气球与气管的内层之间的密封性保持肺防止误吸(即,密封性防止 从胃涌出的东西被送入病人的肺)。
虽然它们已非常成功,气管内导管还是存在几大缺点。气管内导管的 主要缺点是很难适当地插入导管。将气管内导管插入病人是一种要求高技 术的过程。此外,即使对于熟练的从业人员,插入气管内导管有时也很困 难或不可能。在许多实例中,由于不可能足够快地在病人中建立导气管, 插入气管内导管的困难已悲惨地导致过病人的死亡。
除了该主要缺点外,也存在与气管内导管相关的其它缺点。例如,用 气管内导管进行插管经常会导致病人受到剧烈的“喉咙痛”。“喉咙痛” 主要由于管与病人的杓状软骨之间的凹口之间的摩擦导致。另一缺点在于 当以气管内导管插管时病人不能有地咳嗽。而气管内导管的另一问题涉 及其中它们被插入的方式。插入气管内导管通常需要操纵病人的头和颈, 并且还要求病人的颌被强制很大地张开。这些必要的操纵使得很难或不方 便地将气管内导管插入颈部受伤的病人。另一缺点在于:气管内导管提供 了相对较小或较窄的导气管。由于管的远端必需足够小以适合进入气管, 导气管的尺寸必须相对较窄。
与气管内导管不同,将喉罩导气管装置插入病人从而建立导气管相对 容易一些。此外,喉罩导气管装置是一种“人性化”的装置,其中如果它 被不正确地插入,它仍易于建立导气管。相应地,喉罩导气管装置常被认 为是一种“救命”装置。此外,插入喉罩导气管装置可以仅需要相对很小 的操纵病人的头、颈和颌。此外,喉罩导气管装置提供病人肺的通气,而 无需与气管敏感的内层接触,并且建立的导气管的尺寸一般明显大于以气 管内导管建立的导气管的尺寸。此外,喉罩导气管装置不会像气管内导管 那种程度地妨碍咳嗽。主要由于这些优点,喉罩导气管装置在过去的十三 年期间越来越普及。
图1A和1B分别显示了现有技术喉罩导气管装置100的透视和侧视 图。图2显示了已被插入病人的装置100。诸如装置100的喉罩导气管装 置例如在美国专利第4,509,514号进行了描述。类似于装置100的喉罩导 气管装置已被Laryngeal Mask Company of Cyprus作为“杰作”推入市场 多年。装置100包括柔软的圆柱通气管110和罩部130。管110从近端112 向远端114延伸,而罩部130与管的远端114结合。罩部130包括近端132 和大体椭圆充气套囊134。罩部130也确定了近端132向套囊134的开口 端136延伸的中央通道。导管110的远端114伸缩地配合入罩部130的圆 柱形近端132,而装置100提供了从管110的近端112向套囊134的开口 端136延伸的连续、密封的导气管。装置100还包括用于对套囊134有选 择地充气或放气的充气管138。
在操作中,套囊134被放气,而然后罩部经病人的口腔被插入病人的 咽。罩部优选地被定位,从而套囊134的远端140依靠在病人的通常关闭 的食道,从而套囊134的开口端136与病人的气管的入口通道对齐(即病 人的声门开口)。在罩部被如此定位后,套囊被充气,从而形成围绕病人 的声门开口的密封性,而这会建立从管110的近端112向病人的气管延伸 的密封的导气管。
为说明方便,术语“完全被插入配置”在此处用于指已被插入病人中 而具有如下特性的喉罩导气管装置:(1)罩部围绕病人的声门开口设置; (2)套囊被充气形成围绕病人声门开口的密封;和(3)通气导管从位于 病人的口腔外部的近端延伸到与罩部连接的远端,导管经病人的口腔和病 人的固有的上部导气管延伸,以便该装置提供从管的近端到病人的肺延伸 的密封导气管。图2显示了完全被插入配置中的喉罩导气管装置。
当装置100处于完全被插入配置中时,装置100优选地不接触气管的 内层。更合适地,通过围绕病人的喉入口的组织与可充气套囊134之间的 接触建立密封性。不同于气管的敏感的内层,喉入口的组织习惯于与外部 物质接触。例如,由于吞咽食物的动作,在到食道的途中,食品通常被挤 靠在这些组织上。这些组织因此不很敏感而不容易由于与可充气套囊接触 而受损。
美国专利第5,303,697号描述了可被称作“插管喉罩导气管装置”的 另一类型的现有技术装置的实例。该插管装置用于简化气管内导管的插 入。在插管喉罩导气管装置已处于完全被插入配置中后,该装置可作随后 插入的气管内导管的引导器。以这种方式使用喉罩导气管装置有利于通常 所说的气管内导管的“盲插入”。插入插管喉罩导气管装置只需要病人的 头、颈和颌轻微运动。一旦该装置已位于完全被插入配置中,经插管喉罩 导气管装置的通气导管,简单地通过将气管内导管插入,气管内导管就可 以被插入,实际上不需要病人额外运动。如果没有插管喉罩导气管装置的 辅助,插入气管内导管需要病人的头、颈和颌相对很大幅度的运动的情况 相比,这可以保持稳定。
如图2所示,当装置100处于完全被插入配置时,通气导管110呈现 出主要由病人的固有的上部导气管的形状确定的弯曲轮廓(即,由诸如硬 和软palettes的解剖结构和使空气在口腔与声门开口之间自由通过的咽确 定的病人的固有导气管通路)。为说明方便起见,术语“被插入形状”在 这里将用于指当喉罩导气管装置处于完全被插入配置时,导气管呈现的形 状;而术语“静态形状”或“静态配置”在这里将用于指当无外部力作用 于管时(即,当装置不被插入病人中而只是静态时),导气管导管呈现的 形状。
在插管喉罩导气管装置中,通气导管通常由刚性或半刚性材料形成, 而管的静态形状通常与管的被插入形状相同或近似相同。然而,并不是总 期望形成由刚性材料制成的通气导管。例如,通气导管使用诸如金属的刚 性材料会增加装置的成本而也会使装置的插入变得复杂。
诸如装置100的其它喉罩导气管装置使用更柔软的通气导管,对于 它,其静态形状是不同的,而比导管的被插入形状实际上更直。这种柔软 通气导管的使用可以简化插入,而减少装置的成本。然而,在插入期间还 要求通气导管弯曲或伸缩,并只要装置留在病人中,要求其保持弯曲或受 压位置。在装置100中,通过制造其静态形状轻微弯曲而不是正直的管, 可减小插入期间通气导管弯曲的量(或管静态和被插入形状之间的差别)。 图1B显示了装置100的通气导管110的静态形状。
一些因素影响着诸如装置100的柔软导管装置的通气导管的设计。通 气导管110应充分柔软以允许导管容易在静态和被插入形状之间折曲或弯 曲。然而,导管100也应该足够硬,或具有充分的强度,以抑制当折曲到 内部形式时结的形成。图3显示了作为过度弯曲导管的结果而形成结180 的导管实例。正如已知的,在这种结180处。任意导管确定的内部导气管 的尺寸大大减小。导管中结的效果在连接橡胶软管中通常会碰到。例如, 橡胶软管中形成单结可大大减小能够经过软管的量而喷洒分配。结的效 果在喉罩导气管装置中也类似。在喉罩导气管装置的通气导管中形成的任 何结本质上关闭了导管的通气通路而大大减少了能够通过导管的空气的 量。相应地,设计当导管弯曲到内部形状时不在导管中形成结的通气导管 非常重要。导管应足够柔软以允许静态和内部形状之间相对容易的运动, 但不能太柔软以导致当导管被弯曲成内部形状时形成结。
装置100以大体圆柱通气导管110取得了这种折衷。如果不考虑当导 管处于其静态位置时使导管的中央轴弯曲而不是直的通气导管的预先弯 曲(图1B所示),该导管实质优选地为圆柱形。图4显示了沿图1B中所 示直线4-4的通气导管110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通气导管110的外周 110-o为圆形。确定导管的内通气通路的导管110的内周110-i也是圆形。 此外,内和外周110-i和110-o分别以公共点C为圆心。通气导管110也 可由硬度约为50-80 Shore A的聚氯乙烯(PVC)或树脂制成。采用成人 男性的尺寸,内径Ri,(即,从中心C到内周110-i的距离)实质上等于5 毫米而外径(即,从中心C到外周110-o的距离)实质上等于7.5毫米,以 便通气导管110的壁的厚度T实质等于2.5毫米。
虽然,装置100的通气导管110实现了足够柔软以允许容易插入病人 (而在静态和内部形状之间相对容易弯曲)且足够硬以防止当弯曲为被插 入形状时形成结的硬度的折衷,导管110只要处于被插入形状时就受压。 这种压力反应出导管倾向于自动返回其静态形状。作为这种压力的结果, 如图2所示,只要装置100处于完全被插入配置时,力F就被施加到病人 的解剖结构。
存在对与喉罩导气管装置一起使用的改进的通气导管的需要。

发明内容

利用具有改进的通气导管的喉罩导气管装置,可以实现这些或其它目 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喉罩导气管装置,其包括:(1)可充气套 囊,所述套囊至少在被充气时确定中央开口,所述套囊可经病人的口腔被 插到病人中的被插入位置,所述套囊当被充气并处于被插入位置时围绕病 人的声门开口;和(2)通气导管,所述通气导管从近端延伸到远端,且 所述通气导管限定内部通道、前部、后部、左部和右部,当套囊被充气并 且处于所述被插入的位置时,导气管通道从所述通气导管的近端通过所述 内部通道延伸到所述声门开口,其中,所述前部的壁厚小于左部和右部的 壁厚,所述后部的壁厚小于左部和右部的壁厚。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喉罩导气管装置的通气导管,所述喉罩 导气管装置包括可充气套囊,所述套囊至少在被充气时确定了中央开口, 所述套囊经病人的口腔可被插到病人中的被插入位置,当被充气并处于插 入位置时,所述套囊围绕病人的声门开口,所述通气导管包括柔软的壁, 其中:所述壁包括在当导管处于被插入形状时在经受压缩或拉伸的管的区 域中的至少一厚度减小的区域,且所述壁的横断面具有外周,所述外周 包括弯曲段和线性段,所述弯曲段从第一点延伸到第二点,所述线性段从 第一点延伸到第二点。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包括可充气套囊和通气导管的喉罩导气管 装置中的导管。所述可充气套囊当被充气时确定了中央开口。所述套囊可 经病人的口腔被插到病人中的插入位置。当所述套囊被充气并处于插入位 置时,所述套囊围绕病人的声门开口。所述通气导管从近端延伸到远端。 所述通气导管确定了内部通路、前部、后部、左部和右部。当所述套囊被 充气并处于插入位置时,通气通路从导管的近端经内部通路延伸到声门开 口。前部的特征在于比左和右部更薄的壁厚。后部的特征在于比左和右部 更薄的壁厚。
通气导管的外周可确定平坦部分。所述平坦部分可从导管的远端附近 延伸到导管的近端附近。通气导管的内周可具有卵形特征。
导管几何形状优选减小当该装置被插入病人内时由装置向病人施加 的力。导管几何形状也优选增加由导管提供的通气通路的尺寸。该导管几 何形状也可有利于装置插入病人中。
简单地通过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从下述详细描述和其中显示和描述 了几个实施例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目标与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所属技术人 员而言将会变得很明显。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附图和描述将实 质上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或限定性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的本质和目标,应结合其中相同标号被用于 表示相同或相似部件的附图参考下述详细描述,其中:
图1A和1B分别显示了现有技术的喉罩导气管装置的透视和侧视图;
图2显示了完全被插入配置中图1A和1B中所示现有技术的装置。
图3显示了弯曲足以导致形成结的导管。
图4显示了沿图1B中所示直线4-4的图1A和1B中所示装置的通气 导管的剖面图。
图5A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喉罩导气管装置的透视图。
图5B和5C显示了图5A中所示装置的侧视图,其中分别显示了通气 导管的静态形状和被插入形状。
图5D显示了被分解为其组成部件的图5A-C中所示装置。
图6A显示了沿图5B中所示直线6A-6A的通气导管的剖面图。
图6B显示了沿图5C中所示直线6B-6B的通气导管的剖面图。
图7显示了沿图5A中所示直线7-7的方向的图5A中所示装置的通 气导管和罩部交叉点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图5A和图5B分别显示了当没有外力作用于装置上时, 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喉罩导气管装置500的透视图和侧视图。图5C显示了 当处于完全被插入配置时装置500呈现的形状的侧视图。因此,图5A和 5B显示了装置的通气导管的静态形状;而图5C显示了装置的通气导管的 被插入形状。如图所示,装置500具有多个与现有技术装置100共同的特 性。然而,替代通气导管110,装置500包括改进的通气导管510。图6A 显示了沿图5B中直线6A-6A的通气导管510的剖面图。图6B显示了沿 图5C中所示直线6B-6B的导管510的剖面图。因此,图6A和6B分别显 示了通气导管510的静态形状和被插入形状的剖面图。
如下面更详细地讨论,通气导管510有两个主要方面不同于现有技术 的通气导管110。首先,改进的导管510确定了平坦部分510-f(例如在图 5A中所示)。第二,至少在导管510处于静态形状时,改进管510的内 周不是圆形。相反地,它是椭圆形或卵形,或具有椭圆形的特征,如图6A 所示。如下面还将讨论的,通气导管510的结构优选地减小当装置500处 于完全被插入配置中时,由通气导管施加到病人的敏感的解剖结构的力。 通气导管510的结构还优选地减小当被弯曲到被插入形状时管510崩溃 (collapse)或形成结的趋势,并且还使由导管510确定的内部通气通路的 容量最大化,从而减小流动阻力。以下还将讨论装置500的其它优点。
图5D显示了被分解为其组成部件的装置500。如图所示,通气导管 510包括连接器区550和导管区560。连接器区550优选地与现有技术装 置中使用的连接器区相同。它通常比导管段560更硬,其近端被设计成与 标准通气装置匹配,而其远端套叠地配合入导管区560的近端。导管区560 的近端容纳连接器区550的远端,而导管区560的远端514套叠地延伸到 由罩部130的近端132确定的圆柱形开口中。如图5A-D所示,平坦部分 510-f优选地从导管560的远端514延伸到导管区560的位置562,位置 562接近导管区560的近端。
如图5A,5B和6A最好地表示,通气导管510的外周510-o不是圆 形。更准确地说,外周510-o由两段确定:弯曲段510-c和线性段510-1。 弯曲段510-c是由曲率中心C和半径Ro确定的圆的较大的弧,并从点A 到点B沿顺时针方向延伸。线性段510-1是由点A和B之间最短距离确 定的实质上直的线。通气导管510的外周中的线性段510-1的存在给了导 管“平坦的”外观。如图5A-D所示,导管510确定了实质上从远端514 到位置562延伸的平坦部分510-f。
通气导管510可被认为确定了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比较图6A, 5C和2,而尤其是显示罩部附近的通气导管部分的图2的部分,可以看出: 平坦部分510-f确定了通气导管510的前部,而后部510-p与平坦部分相 对(即,由于当装置500处于完全被插入配置时,后部510-p将邻近病人的 咽壁,而罩部130附近的平坦部分510-f相对于后部510-p将是“向前的” 或在前面)。图6A中也分别显示了通气导管的左和右部:510-左和510- 右。将会理解:当位于完全插入配置中时,前、后、左和右的指示均相对 于装置500做出的。
通气导管510确定了在导管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的内部空气通路 520。在导管区560中,空气通路520的边界被导管区560的内周510-i确 定。从上述内容可以注意到,至少当导管510处于其静态形状时,导管区 560的内周510-i是卵形或椭圆形的。卵形内周510-i的特点是具有短轴521 和长轴522(短轴521和长轴522在图6A中由虚线示出)。短轴521在 导管区560的左右侧之间延伸。长轴522在导管区560的前侧510-1和后 侧510-p之间延伸。如名称所述,长轴522比短轴521长,至少当导管510 处于静态形状时是这样。
卵形内周510-i并不是以弯曲段510-c的曲率中心C为中心。在图6A 中,虚水平线521将通气通路520两分为相同尺寸的上和下半部。如图所 示,该均分线521偏离曲率中心C,而位于曲率中心C和后部510-p之间。
如图6A所示,导管区560的前部的壁厚为T1;导管区560的后部的 壁厚为T2;导管区560的左部的壁厚为T3;而导管区560的右部的壁厚 为T4。作为导管的平坦后部和偏移的椭圆或卵形内部通路的结果,前部和 后部的壁厚T1和T2分别比左和右部的壁厚T3和T4更薄。优选地,前部 的壁厚T1实质等于后部的壁厚T2。同样优选地,左部的壁厚为T3实质等 于右部的壁厚T4。在一个成年男性尺寸的优选实施例中,导管区560的厚 度T1,T2,T3和T4实质等于1.7毫米、1.7毫米、3.3毫米和3.3毫米,而 弯曲区510-c的半径Ro实质上等于7.5毫米。在该优选实施例中,通气导 管510的导管区560由硬度范围为50-90 Shore A的PVC材料制成。
如图5A-C和2所示,当弹性柔软的通气导管被弯曲到被插入形状时, 导管自然趋向弹回到其静态形状。这种趋势导致处于完全被插入配置中的 装置向病人敏感的解剖结构施加力F。当插入的持续时间相当短(例如, 几分钟)时,这种力不是很有关系。然而,在某些环境中,可能期望使喉 罩导气管装置处于完全被插入配置持续几个小时。在这些情况下,被施加 给病人的力F(如图2和5C所示)就有关系了,而期望使其最小化。
当柔软的通气导管从其静态形状弯曲到其被插入形状时,管壁的部分 因此而变形。具体而言,至少导管前部的部分被压缩而至少导管的后部的 部分被弹性拉伸,或被置于张力下。力F主要由于通气导管的不同部分的 这种压缩和拉伸而产生。通常,通过压缩或拉伸弹性部件产生的力随着该 部件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通气导管510被弯曲成被插入形状时,分别在 导管560的前部510-f和后部510-p中出现最大压缩和拉伸。这些通气导 管510部分(即前部510-f和后部510-p)的壁厚通过设计被减小到最小。 减小受到最大压缩和拉伸的导管510区域中的臂厚有利地减小了当装置处 于完全被插入配置时由导管产生并施加给病人的力F。
除减小病人的损伤外,减小力F也有利地增加了喉罩导气管装置500 的稳定性。当喉罩导气管装置处于完全被插入配置中时,理想地,应该没 有作用在装置上、可能导致装置相对于病人移动的力。然而,力F能够导 致装置在病人中的移动。如果该力F足够大,或如果它与病人运动或病人 外部通气导管运动而引起的其它力结合,则产生的力能够导致装置在病人 内部运动。通过将力F减小到最小,装置500有利地减小了当处于完全被 插入配置时装置将相对于病人移动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减小通气导管510的前部510-f和后部510-p的壁厚有利 地减小了当装置500处于完全被插入配置中时,施加给病人的力F。此外, 减小这些壁厚有利地不会实质上影响当导管弯曲到被插入形状时导管510 抑制形成结的能力。这是由于当导管被弯曲时,导管抑制形成结的能力主 要由导管的左和右壁的厚度决定(因为当形成结时这些左和右壁沿向外方 向崩溃(collapse))。在导管510中,通气导管的左和右壁充分厚以防止 形成结而通气导管的前和后壁充分薄以减小施加给病人的力F。
导管区560的另一有利特征在于:它被构造以便提供对导管区560 的最薄部分的支撑(即前和后部510-f和510-p),从而抑制形成结。参照 图6A,虚线510上方的导管的部分的特征在于“弓形”或“拱形”。弓 形的底部处的导管壁(接近虚线521)比接近弓形顶部(接近后部510-p) 的导管壁更厚。该“弓形”源自内周510-i的卵形或椭圆形,而尤其源自 被定为成从导管的前部向后部延伸的椭圆的长轴522。这种“弓形”方便 地支撑相对较薄的后部510-p而抑制形成结。相类似地,虚线521下方的 导管部分的特点是也具有支撑薄的前部而抑制形成结的“弓形”或“拱形”。
图6B示出了通气导管510的另一优点。将管510弯曲成被插入形状 产生了推导管的前和后部的压缩力Fc。如上所述,导管510被构造以抑制 这些压缩力而防止导管崩溃(collapse),或在导管中形成结。然而,压缩 力Fc仍然对导管510的几何形状具有影响。特别地,这些压缩力挤压导 管而趋向使内周510-i更圆。更确切地说,当导管510处于静态形状时, 内周510-i是卵形。然而,随着导管510被强制成被插入形状,自然的卵 形内周510-i变形为更圆的轮廓。
当导管510处于静态形状时,内周510-i具有卵形特征,内周的长轴 522(图6A中所示)在导管的前部和后部之间延伸。内周的长轴522与将 导管弯曲成被插入形状而产生的压缩力对准或成一直线(或可选地,不管 导管510处于静态或被插入形状,通气导管510的长轴522和中心轴均位 于同一平面)。当导管被弯曲到被插入形状时,将长轴522与这些压缩力 对准有利地沿与长轴成一直线的方向缩短了内周,从而当导管被弯曲成被 插入形状时,导致内周变形为更圆的轮廓。当导管510处于静态形状时, 为大体圆形(除平坦部分510-1)的外周510-o被类似地变形为更卵形的 轮廓。当现有技术圆柱导管被弯曲成被插入形状时,静态形状中为圆形的 内和外周被变形为卵形轮廓。因此,当现有技术通气导管被强制成被插入 形状时,其内部通气通路变窄,或成卵形,从而使其更难以接着穿过插入 的导管或气管内导管,并增加经它们的气体的流动阻力。然而,当导管510 被弯曲成插入形状时,其内部通气通路变形为更圆形状,从而有利于导管 或气管内导管的插入,并保持很好的流动特性。
除上述优点外,与相似尺寸的现有技术导管相比,通气导管510的结 构也优选地提供了增加横断面面积的通气通路。参照图4和6A,所示尺 寸D为通气导管的外部后部和外部前部之间的距离。在图4中所示的现有 技术导管110的情况中,距离D简单地为导管的外径。在图6A中所示导 管510的情况中,由于导管的外轮廓不是圆形,所以距离D不是“直径”。 然而,在导管110和导管510中,距离D确定了插入导管需要的牙齿之间 的间隙(即,容纳通气导管需要的上部和下部牙齿之间的空间,或病人必 须张开其颌以容纳导管的量)。对于给定距离D,通气通路520的横断面 面积比现有技术导管110提供的通气通路的横断面面积更大。更确切地说, 与具有相同尺寸D的导管510提供的通气通路相比,具有外径D特征的 现有技术的圆柱导管提供了减小尺寸的通气通路。这就是与通路520相比, 现有技术圆柱形导管防止形成结所需壁厚产生减小横断面积的通气通路 的原因。
通常,优选地减小通气导管的外径D(和相应的牙齿之间的间隙)而 同时使导管的通气通路的面积最大。大的通气通路有利于病人的肺的通气 性,也有利于将喉罩导气管装置作为用于导引后来插入的气管内导管的插 管装置。
与现有技术圆柱管相比,通气导管510对任何给定外部尺寸D提供 了扩大面积的通气通路520。相应地,通气导管510可被构造以提供具有 与现有技术导管同样面积的内部通气通路,但同时具有减小的外部尺寸D。 使用这种通气导管构成的喉罩导气管装置提供了同样的通气能力,而同时 比对应的现有技术装置更容易地插入。可选地,通气导管510可被构造以 提供具有与现有技术圆柱通气导管相同的外部尺寸D,而同时提供扩大面 积的通气通路。与对应的现有技术装置相比,使用这种通气导管构造的喉 罩导气管装置不再难于插入,而有利地提供了增加的通气能力并允许以更 大直径的气管内导管插入。
通气导管510的另一优点在于其平坦部分510-f有利于装置500的插 入。医师通常通过将食指放在装置上、接近通气导管和罩部的连接处附近, 并通过使用该手指向装置施加压力,从而经病人的口腔和喉推动罩部,来 插入喉罩导气管装置。由于医师的手指在插入期间易于脱离通气导管,现 有技术圆柱通气导管使这种类型的插入有些困难。通气导管510的平坦部 分510-f为医师的手指提供了稳定的平台以放在上面,并在装置插入期间 向其施加压力。
装置500的另一优点涉及使用插入工具以控制装置插入病人。使用手 指控制插入的已知替代方案是使用“插入工具”。这种插入工具通常具有 远端,远端在通气导管和罩部的连接处附近连接到喉罩导气管装置。这种 插入工具通常还具有在插入期间由医师抓握并在整体插入过程中保持在 病人的口腔外部的近端。
图7显示了沿图5A中所示直线7-7的装置500的视图,且尤其显示 了接近通气导管510和罩部130交叉处的装置的视图。如图所示,通气导 管510的远端套叠地配合入罩部130的圆柱形近端。如图所示,在导管510 的平坦部分510-f和罩130的近端之间确定了间隙710。间隙710为在插 入装置500期间定位插入工具的远端提供了便利的位置。
如上面指出的,图6A显示了当管在静态形状中时导管区560的断面 视图。外周510-o已描述为由弯曲段510-c和线性段510-1界定。在该优 选实施例中,弯曲段510-c为以点C为中心的圆的主弧;线性段510-o为 在主弧510-c的两个端点之间延伸的圆的弦。然而,将会理解:根据本发 明构造的通气导管不需要具有这种精确的横断面;并且本发明大体包括确 定平坦部分510-f的通气导管。例如,代替圆的主弧,弯曲段510-c可以 按照椭圆或其它非圆形曲线。此外,弯曲段510-c无需以点C为中心。类 似地,线性段510-1无需为直线。确切地说,它也可以沿弯曲或弧形路径。 然而,线性段510-1的曲率半径优选明显大于弯曲段510-c的曲率半径, 或换言之,线性段510-1优选地比弯曲段510-c更直。此外,沿通气导管 的实际长度的任何点处的横断面优选地具有弯曲段510-c和线性段510-1 组合的特性。沿导管长度的任意点处的横断面中存在线性段510-1实际上 使导管具有期望的平坦部分510-f。
类似地,尽管优选的内周510-i为椭圆,但是应该理解:根据本发明 构造的通气导管的特征可以具有包括其它类型弯曲或曲线的内周。优选 地,处于静态形状的导管的内周不为圆形,且优选地,内周的左和右侧之 间的距离小于内周的前和后侧之间的距离。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喉罩导气管装置 2020-05-11 328
喉罩导气管装置 2020-05-12 991
喉罩导气管装置 2020-05-11 831
喉罩导气管装置 2020-05-11 437
具有位置控制翼片的喉罩通气道装置 2020-05-14 933
喉罩导气管装置 2020-05-11 1006
喉罩导气管装置 2020-05-11 888
具有纤维光学组件的喉罩通气道装置 2020-05-14 563
一种喉罩 2020-05-14 302
喉罩 2020-05-13 44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