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诊断设备和程序 / 内镜检查 / 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

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

阅读:117发布:2020-05-23

专利汇可以提供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 胃镜 检查用 口腔 检查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 内镜检查 装置;其包括胃镜咬口和压舌片;胃镜咬口的下 侧壁 内设有左右贯穿的 插管 导向通道,插管导向通道为带有一定弧度的曲形通道,且插管导向通道出口朝向右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患者咬合胃镜咬口的同时,压舌片将舌尖抵压在口腔下颚处;能够预留出更多的胃镜操作空间;在患者实施麻醉后,出现舌后坠而呼吸不畅的情况发生时,插入过程更加平滑,缩短处理时间;同时保证通气管内的气体交换通道的畅通;整个过程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患者更愿配合;插管的操作可也在患者缺 氧 状态下所进行的紧急处理,更能够被患者及患者家属所理解和接受。,下面是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胃镜咬口和压舌片;
胃镜咬口的下侧壁内设有左右贯穿的插管导向通道,插管导向通道为带有一定弧度的曲形通道,且插管导向通道出口朝向右下方;在胃镜咬口右端的插管导向通道下侧固定有呈向下弯曲且能将舌尖抵在颚的压舌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插管导向通道的左端口处固定安装有可拆装的端帽;端帽上设有供孔、吸痰孔和空气交换孔;供氧孔和空气交换孔处的端帽左端分别固定有气管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插管导向通道内套装有弧形的口咽通气片;口咽通气片上间隔设有相互独立且左右贯穿的供氧通道、吸痰通道和空气交换通道,口咽通气片的弧度与插管导向通道弧度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氧通道下端和空气交换通道下端的口咽通气片上分别设有侧孔;侧孔位于口咽通气片的弧形凸起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插管导向通道的截面呈椭圆形;口咽通气片的截面呈椭圆形;口咽通气片间隙配合套装在插管导向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吸痰通道位于椭圆形的口咽通气片中部宽段上;供氧通道和空气交换通道分别位于吸痰通道的前后两侧;吸痰通道插管通道内孔直径分别大于供氧通道的内孔直径和空气交换通道的内孔直径;在供氧通道左端和空气交换通道左端的口咽通气片上固定有气管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所述的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舌片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向上突起的限位侧沿,两侧的限位侧沿与压舌片之间形成导向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舌片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向上突起的限位侧沿,两侧的限位侧沿与压舌片之间形成导向槽。

说明书全文

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胃镜检查用口腔检查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胃镜检查是临床常见的诊疗项目,检查时一般根据患者病情及患者的耐受性,分为清醒胃镜检查和由麻醉医师实施静脉全麻下行无痛胃镜检查两种。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检查方式,均需要使用口腔牙垫支撑,一是给予胃镜操作有足够的空间;二是避免检查时误伤(咬伤)胃镜光纤。在操作时因技术要求,部分肥胖、高龄、慢性病、麻醉等状态下的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时极易发生舌后坠而导致呼吸不畅,进一步引发患者缺,spo2(血氧饱和度)下降,此时必须中断胃镜检查,给予退镜、托下颌必要时行面罩加压给氧,如处理不及时会给患者造成生命危险;
[0003] 而以往胃镜检查时为避免患者发生缺氧,都给予鼻饲吸氧,但由于胃镜在口腔的占有,使呼吸道的有效腔减少,特别是当患者发生舌后坠呼吸道堵塞、spo2下降时,鼻饲给氧的氧流根本无法到达声处形成有效气体交换,全部经口腔逸出,使用效果差。
[0004] 为上述问题,已研发出一种口咽通气管型口腔检查装置,其专利公开号为CN205338895U;该口咽通气管型口腔检查装置通过其弯曲的口咽支撑片的设置,起到压舌作用,通过口咽支撑片内设置下供氧通道、下吸痰通道和下空气交换孔,使氧流送达声门处形成有效气体交换,使患者呼吸畅通;但在对该口咽通气管型口腔检查装置的后续使用过程中发现,该口腔检查装置虽然基本达到了临床效果,但使用时,由于本口腔检查装置需在实施麻醉前,先将此装置先放入患者口腔;放入过程中,其口咽支撑片伸入至声门处,会产生会厌反射,出现恶心和呕吐的情况,使患者感到不适,十分不愿配合使用,临床效果使用不佳;而且其口咽支撑片会占用口腔空间大,导致胃镜操作空间小,影响胃镜的下入。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专利公开号为CN205338895U的一种口咽通气管型口腔检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存在患者出现会厌反射,不愿配合使用的问题;以及口咽支撑片会占用口腔空间大,导致胃镜操作空间小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包括胃镜咬口和压舌片;胃镜咬口的下侧壁内设有左右贯穿的插管导向通道,插管导向通道为带有一定弧度的曲形通道,且插管导向通道出口朝向右下方;在胃镜咬口右端的插管导向通道下侧固定有呈向下弯曲且能将舌尖抵在颚的压舌片。
[0007]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8] 上述插管导向通道的左端口处固定安装有可拆装的端帽;端帽上设有供氧孔、吸痰孔和空气交换孔;供氧孔和空气交换孔处的端帽左端分别固定有气管接头
[0009] 上述插管导向通道内套装有弧形的口咽通气片;口咽通气片上间隔设有相互独立且左右贯穿的供氧通道、吸痰通道和空气交换通道,口咽通气片的弧度与插管导向通道弧度相匹配。
[0010] 上述供氧通道下端和空气交换通道下端的口咽通气片上分别设有侧孔;侧孔位于口咽通气片的弧形凸起一侧。
[0011] 上述插管导向通道的截面呈椭圆形;口咽通气片的截面呈椭圆形;口咽通气片间隙配合套装在插管导向通道内。
[0012] 上述吸痰通道位于椭圆形的口咽通气片中部宽段上;供氧通道和空气交换通道分别位于吸痰通道的前后两侧;吸痰通道插管通道内孔直径分别大于供氧通道的内孔直径和空气交换通道的内孔直径;在供氧通道左端和空气交换通道左端的口咽通气片上固定有气管接头。
[0013] 上述压舌片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向上突起的限位侧沿,两侧的限位侧沿与压舌片之间形成导向槽。
[0014]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患者咬合胃镜咬口的同时,压舌片将舌尖抵压在口腔下颚处;能够预留出更多的胃镜操作空间,口腔内部十分清晰,胃镜医师下镜时,能够观测到医用插管件下入的位置,避免误入气管;
[0015] 在患者实施麻醉后,出现舌后坠而呼吸不畅的情况发生时,胃镜医师可利用医用通气管,一边顺着插管导向通道的初步导向,可以使通气管朝右下方(插管导向通道右后方就是声门位置)逐步向内伸入,一边通过预留空间观测通气管的位置,实现准确定位,并快速插管建立气体交换通道,使患者恢复呼吸;插管导向通道使得医用通气管插入过程更加平滑,不易卡阻,提高医用通气管插入的成功率,缩短处理时间,减少因缺氧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影响;同时保证通气管内的气体交换通道的畅通,可靠性高;整个过程是在患者麻醉后实施的,因此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患者更愿配合;该操作也可在患者缺氧状态下所进行的紧急处理,更能够被患者及患者家属所理解和接受的;具有很好使用前景,便于推广。附图说明
[0016]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4为附图附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胃镜咬口,2为压舌片,3为插管导向通道,4为端帽,5为吸痰孔,6为气管接头,7为口咽通气片,8为供氧通道,9为吸痰通道,10为空气交换通道,11为限位侧沿,12为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22]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23]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4] 实施例1:如附图1、3所示,该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包括胃镜咬口1和压舌片2;胃镜咬口1的下侧壁内设有左右贯穿的插管导向通道3,插管导向通道3为带有一定弧度的曲形通道,且插管导向通道3出口朝向右下方;在胃镜咬口1右端的插管导向通道3下侧固定有呈向下弯曲且能将舌尖抵在颚的压舌片2。
[0025] 使用时,将压舌件放入患者口中,患者咬合胃镜咬口1的同时,压舌片2将舌尖抵压在口腔下颚处;此时实施麻醉,患者的舌头能够被压舌片抵住不动;对于不会发生舌后坠患者来说,通过上述操作完全可以解决舌头封堵气管的需要;这样不仅方便操作,而且由于压舌片2只作用在舌头尖部位置,相较于专利名称为“口咽通气管型口腔检查装置”的口腔检查装置,能够预留出更多的胃镜操作空间,口腔内部十分清晰,胃镜医师下镜时,能够观测到医用插管件下入的位置,避免误入气管;
[0026] 若在患者实施麻醉后,出现舌后坠而呼吸不畅的情况发生时,麻醉医师可利用医用通气管,从插管导向通道3插入至患者口中,由于插管导向通道3的初步导向,可以使通气管朝右下方(插管导向通道3的右后方就是声门位置)逐步向内伸入,同时麻醉医生通过预留出的胃镜操作空间来观测医用通气管插入的位置,准确定位;待确认医用通气管的出气端到达声门位置后,快速建立气体交换通道,使患者快速恢复有效呼吸;
[0027] 其中,本口腔检查装置的插管导向通道3不仅仅起到导向的作用,其本身通道路径短且呈有弧度的曲形通道的结构,使得医用通气管插入过程更加平滑,不易卡阻,提高医用通气管插入的成功率,缩短处理时间,减少因缺氧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影响;也不会使医用通气管出现较大的弯折,因此能够保证通气管内的气体交换通道的畅通,可靠性高,大大降低了插管所带来的险;由于整个过程是在患者麻醉后实施的,因此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患者更愿配合;需要插通气管的紧急操作也是针对已经发生舌后坠的患者,该操作也在患者缺氧状态下所进行的紧急处理,更能够被患者及患者家属所理解和接受;所以在胃镜检查前,患者主观上更愿意使用本口腔检查装置,具有很好使用前景,便于推广。
[0028]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导向性口咽通气管型口腔内镜检查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9] 实施例2:作为实施例1的优化,如附图1、2所示,在插管导向通道3的左端口处固定安装有可拆装的端帽4;端帽4上设有供氧孔、吸痰孔5和空气交换孔;供氧孔和空气交换孔处的端帽4左端分别固定有气管接头6。其中,端帽4上的气管接头6用于快接医用通气管;端帽4中部的吸痰孔5用于向患者口中插入吸痰管;使用时,端帽4安装在插管导向通道3的左端口处,医用通气管只需连接在气管接头6处即可,操作方便;由于医用通气管不用伸入到患者口中来实现气体交换,因此给胃镜检测预留出更大的操作空间,提高本口腔检查装置的使用效果。
[0030] 实施例3:作为实施例1的优化,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在插管导向通道3内套装有弧形的口咽通气片7;口咽通气片7上间隔设有相互独立且左右贯穿的供氧通道8、吸痰通道9和空气交换通道10,口咽通气片7的弧度与插管导向通道3弧度相匹配。本口咽通气片7是集供氧、吸痰和空气交换于一体的一种通气管件;在患者发生舌后坠而呼吸不畅时,只需将本口咽通气片7插入,便可同时建立气体交换通道和吸痰通道9,操作更方便。
[0031] 如附图3所示,在供氧通道8下端和空气交换通道10下端的口咽通气片7上分别设有侧孔12;侧孔12位于口咽通气片7的弧形凸起一侧。
[0032] 其中,侧孔12起到辅助通气的作用;将侧孔12设置在供氧通道和空气交换通道10凸起一侧,能够始终保证侧孔12畅通。
[0033] 如附图4所示,插管导向通道3的截面呈椭圆形;口咽通气片7的截面呈椭圆形;口咽通气片7间隙配合套装在插管导向通道3内。
[0034] 这样可避免口咽通气片7在插管导向通道3中转动;其次,椭圆形的口咽通气片7无菱,使用更安全。
[0035] 如附图4所示,吸痰通道9位于椭圆形的口咽通气片7中部宽段上;供氧通道8和空气交换通道10分别位于吸痰通道9的前后两侧;吸痰通道9内孔直径分别大于供氧通道8的内孔直径和空气交换通道10的内孔直径;在供氧通道8左端和空气交换通道10左端的口咽通气片7上固定有气管接头6。这样布置,能够使吸痰通道9更宽,避免痰液堵塞通道。
[0036] 如附图1、2所示,压舌片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向上突起的限位侧沿11,两侧的限位侧沿11与压舌片2之间形成导向槽。
[0037]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