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解剖与生理 / 脑脊液 / 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和脑脊液引流系统

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和脑脊液引流系统

阅读:220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和脑脊液引流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实施例 提供了一种 脑脊液 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和脑脊液引流系统。该装置包括:上盖、底座、限流座、抗虹吸球体、 支撑 件和 弹簧 片。上盖与底座扣合形成中空结构,限流座固定于中空结构内,限流座内形成密封腔;抗虹吸球体位于密封腔中并放置于球体安装孔内,抗虹吸球体用于封堵球体安装孔;支撑件位于密封腔中并安装于支撑件安装孔内,支撑件顶端具有支撑台;弹 簧片 位于密封腔中,弹簧片的第一端搭接于抗虹吸球体,第二端搭接于支撑台,中间具有安装部,弹簧片支座通过安装部对弹簧片进行限位。本方案解决了脑脊液引流过程中压 力 和引流速度的控制和调节、逆流问题及颅内压力快速变化带来的引流过度问题,同时方便了引流过程中的护理操作。,下面是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和脑脊液引流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底座、限流座、抗虹吸球体、支撑件和弹簧片;其中,
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相扣合以形成中空结构,所述限流座固定于所述中空结构内,所述上盖的底面封堵所述限流座的开口,以使所述限流座内形成一密封腔;
所述限流座的顶面设置有球体安装孔、弹簧片支座、支撑件安装孔和第一出液口,所述限流座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弹簧片支座位于所述球体安装孔与所述支撑件安装孔之间,所述球体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还与设置于所述上盖和/或所述底座的第二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还与设置于所述上盖和/或所述底座的第三出液口相连通;
所述抗虹吸球体位于所述密封腔中,并放置于所述球体安装孔内,所述抗虹吸球体用于封堵所述球体安装孔;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密封腔中,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安装孔内,所述支撑件的顶端具有支撑台;
所述弹簧片位于所述密封腔中,所述弹簧片的第一端搭接于所述抗虹吸球体,所述弹簧片的第二端搭接于所述支撑台,并且,所述弹簧片的中间具有安装部,所述弹簧片支座通过所述安装部对所述弹簧片进行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安装孔上与所述抗虹吸球体配合的面为锥形面或者球形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为螺旋上升的台阶状平台,所述弹簧片的第二端被调节为抵压于所述台阶状平台的不同高度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圆柱体结构和空心的第二圆柱体结构;其中,
所述第二圆柱体结构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件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圆柱体结构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结构内,并且,所述第一圆柱体结构的底部设置有调节部,所述底座上对应于所述调节部开设有操作孔;
所述台阶状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结构的顶端,并且,所述弹簧片的第二端的端面抵靠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结构的侧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片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部为翻设于所述通孔边缘的连接板;
所述弹簧片支座的顶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可滑动地插接于所述连接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为沿着所述弹簧片的边缘设置的翻边;
所述弹簧片支架的顶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翻边可滑动地插接于所述连接孔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流座和弹性膜片;其中,所述限流座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进液口;
所述引流座安装于所述中空结构内,且位于所述密封腔外;
所述引流座中具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中部与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相连通;
所述弹性模片位于所述密封腔内且封堵所述第三进液口,所述弹性膜片与所述抗虹吸球体相抵,并且,所述弹性膜片在形变状态下向所述抗虹吸球体施加向着所述球体安装孔的方向的作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液晶显示屏;其中,
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均安装于所述中空结构内,且位于所述密封腔外,所述液晶显示屏嵌装于所述上盖的顶面;
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流经所述第二管路的液体的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读取来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并将读取到压力发送至所述液晶显示屏;
所述液晶显示屏显示接收到的压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挡板;其中,所述限位挡板限制所述抗虹吸球体相对于所述球体安装孔的最大位移。
10.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袋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调节装置中的第二进液口通过第一引流管与病人的脑室或者腰大池相连通,所述调节装置中的第三出液口通过第二引流管与所述引流袋相连通。

说明书全文

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和脑脊液引流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和脑脊液引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医学领域中,对于神经外科临床治疗过程而言,脑脊液引流术(其具体可以为脑室外引流术或者腰大池外引流术)是一种非常常见和有效的治疗手段,脑脊液引流术一般都需要用到脑脊液引流系统。以用于脑室外引流术的脑脊液引流系统为例,其通常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病人的脑室通过引流管与引流袋相连通,病人脑室内的脑脊液可通过引流管进入引流袋中。目前临床上应用于脑室外引流术的脑脊液引流系统具有以下明显缺陷:各种原因导致脑脊液从引流袋中逆流到病人的脑室内,易造成病人的脑室感染;在实施脑室外引流术时,一般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来调节引流袋的高度,以控制引流速度,护理工作量大且操作难度高。应用于腰大池外引流术的引流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和脑脊液引流系统,以解决脑脊液的逆流问题,同时简化护理操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包括:上盖、底座、限流座、抗虹吸球体、支撑件和弹簧片;其中,
[0005] 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相扣合以形成中空结构,所述限流座固定于所述中空结构内,所述上盖的底面封堵所述限流座的开口,以使所述限流座内形成一密封腔;
[0006] 所述限流座的顶面设置有球体安装孔、弹簧片支座、支撑件安装孔和第一出液口,所述限流座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弹簧片支座位于所述球体安装孔与所述支撑件安装孔之间,所述球体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还与设置于所述上盖和/或所述底座的第二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还与设置于所述上盖和/或所述底座的第三出液口相连通;
[0007] 所述抗虹吸球体位于所述密封腔中,并放置于所述球体安装孔内,所述抗虹吸球体用于封堵所述球体安装孔;
[0008]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密封腔中,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安装孔内,所述支撑件的顶端具有支撑台;
[0009] 所述弹簧片位于所述密封腔中,所述弹簧片的第一端搭接于所述抗虹吸球体,所述弹簧片的第二端搭接于所述支撑台,并且,所述弹簧片的中间具有安装部,所述弹簧片支座通过所述安装部对所述弹簧片进行限位。
[0010] 可选地,所述球体安装孔上与所述抗虹吸球体配合的面为锥形面或者球形面。
[0011] 可选地,所述支撑台为螺旋上升的台阶状平台,所述弹簧片的第二端被调节为抵压于所述台阶状平台的不同高度处。
[0012]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圆柱体结构和空心的第二圆柱体结构;其中,[0013] 所述第二圆柱体结构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件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圆柱体结构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结构内,并且,所述第一圆柱体结构的底部设置有调节部,所述底座上对应于所述调节部开设有操作孔;
[0014] 所述台阶状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结构的顶端,并且,所述弹簧片的第二端的端面抵靠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结构的侧壁。
[0015] 可选地,所述弹簧片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部为翻设于所述通孔边缘的连接板;
[0016] 所述弹簧片支座的顶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可滑动地插接于所述连接孔。
[0017]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为沿着所述弹簧片的边缘设置的翻边;
[0018] 所述弹簧片支架的顶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翻边可滑动地插接于所述连接孔内。
[0019] 可选地,该调节装置还包括:引流座和弹性膜片;其中,
[0020] 所述限流座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进液口;
[0021] 所述引流座安装于所述中空结构内,且位于所述密封腔外;
[0022] 所述引流座中具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中部与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相连通;
[0023] 所述弹性模片位于所述密封腔内且封堵所述第三进液口,所述弹性膜片与所述抗虹吸球体相抵,并且,所述弹性膜片在形变状态下向所述抗虹吸球体施加向着所述球体安装孔的方向的作用
[0024] 可选地,该调节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液晶显示屏;其中,[0025] 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均安装于所述中空结构内,且位于所述密封腔外,所述液晶显示屏嵌装于所述上盖的顶面;
[0026] 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流经所述第二管路的液体的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0027] 所述控制器读取来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并将读取到压力发送至所述液晶显示屏;
[0028] 所述液晶显示屏显示接收到的压力。
[0029] 可选地,该调节装置还包括:限位挡板;其中,所述限位挡板限制所述抗虹吸球体相对于所述球体安装孔的最大位移。
[003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包括:引流袋和上述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其中,
[0031] 所述调节装置中的第二进液口通过第一引流管与病人的脑室或者腰大池相连通,所述调节装置中的第三出液口通过第二引流管与所述引流袋相连通。本方案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脑脊液均只可能从病人的体内流出,并依次经过第一引流管、调节装置和第二引流管进入引流袋中,或者脑脊液根本就不会进入密封腔内,其永远不会从调节装置逆流到第一引流管中并返流到病人体内,即脑脊液只能够单向流动,故本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脑脊液的逆流问题,从而避免了由于脑脊液的逆流而引起的脑室系统感染,进而可靠地保护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0032]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流动至第一进液口处的脑脊液的压力大于弹簧片的第一端施加于抗虹吸球体的压力的情况下,若两个压力的差值越大,抗虹吸球体被抬起的高度,即抗虹吸球体相对于球体安装孔的位移就会越大,相应地,从第一进液口处进入密封腔内的脑脊液的流速就会更快。相反,在上述两个压力的差值越小的情况下,抗虹吸球体被抬起的高度,即抗虹吸球体相对于球体安装孔的位移就会越小,相应地,从第一进液口处进入密封腔内的脑脊液的流速就会更慢。也就是说,根据流动至第一进液口处的脑脊液的压力,调节装置自身能够调节引流速度,该调节过程无需人工参与。
[0033] 可见,本方案有效地解决了脑脊液引流过程中压力和引流速度的控制和调节、逆流问题及颅内压力快速变化带来的引流过度问题,同时方便了引流过程中的护理操作,本方案还能通过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病人颅内压力。附图说明
[003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的装配图;
[003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的半剖视图;
[003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中限流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至图4中各个部件名称与相应附图标记间的对应关系为:
[0040] 1上盖;2底座;3限流座;31球体安装孔;32弹簧片支座;33支撑件安装孔;34第一出液口;35第一进液口;4抗虹吸球体;5支撑件;51支撑台;52第一圆柱体结构;53第二圆柱体结构;54调节部;6弹簧片;61安装部;7第一插接口;8引流座;81第一管路;82第二管路;9弹性膜片;10压力传感器;11控制器;12液晶显示屏;100中空结构;200密封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2]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和脑脊液引流系统。
[004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脑脊液引流系统既可以应用于脑室外引流术中,也可以应用于腰大池外引流术中。一般而言,该脑脊液引流系统在脑室外引流术和腰大池外引流术中的工作原理类似,因此,后续实施例均以该脑脊液引流系统应用于脑室外引流术中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044] 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进行说明。
[0045]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该调节装置包括:上盖1、底座2、限流座3、抗虹吸球体4、支撑件5和弹簧片6。
[0046] 其中,上盖1与底座2相扣合以形成中空结构100,限流座3固定于中空结构100内,上盖1的底面封堵限流座3的开口,以使限流座3内形成一密封腔200。
[0047] 具体地,上盖1可以由塑料材质制成,以降低上盖1的重量和生产成本,上盖1和底座2可以通过胶粘方式进行连接。当然,上盖1也可以由其他轻质材质制成,上盖1和底座2也可以通过其他可行方式进行连接。另外,限流座3可以固定于上盖1和底座2中的任一者,只需保证限流座3的开口被上盖1封堵住,以使限流座3内部能够形成密封腔200即可。
[0048] 如图2至图4所示,限流座3的顶面设置有球体安装孔31、弹簧片支座32、支撑件安装孔33和第一出液口34,限流座3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液口35和第二出液口(由于第一接插口7的遮挡,图中未示出),弹簧片支座32位于球体安装孔31与支撑件安装孔33之间,球体安装孔31与第一进液口35相连通,第一进液口35还与设置于上盖1和/或底座2的第二进液口(由于导流座8的遮挡,图中未示出)相连通,第一出液口34与第二出液口相连通,第二出液口还与设置于上盖1和/或底座2的第三出液口(由于第一接插口7的遮挡,图中未示出)相连通。
[0049] 容易看出,通过第一插接口7,第一出液口34、第二出液口和第三出液口被顺次连通起来。
[0050] 抗虹吸球体4位于密封腔200中,并放置于球体安装孔31内,抗虹吸球体4用于封堵球体安装孔31。
[0051] 其中,抗虹吸球体4可以为玻璃球体,当然,抗虹吸球体4也可以是由其他材质制成的球体。
[0052]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抗虹吸球体4对球体安装孔31的封堵,球体安装孔31上与抗虹吸球体4配合的面可以为锥形面或者球形面。
[0053] 支撑件5位于密封腔200中,并安装于支撑件安装孔33内,支撑件5的顶端具有支撑台51。
[0054] 弹簧片6位于密封腔200中,弹簧片6的第一端(图1中所示的左端)搭接于抗虹吸球体4,弹簧片6的第二端(图1中所示的右端)搭接于支撑台5,并且,弹簧片6的中间具有安装部61,弹簧片支座32通过安装部61对弹簧片6进行限位。
[0055] 需要说明的是,弹簧片支座32通过安装部61对弹簧片6进行限位的具体实现形式多样,为了布局清楚,后续进行举例介绍。
[0056] 容易理解的是,由于弹簧片6的第一端搭接于抗虹吸球体4,因此,弹簧片6的第一端会施加一作用力于抗虹吸球体4。为了使弹簧片6的第一端可靠地搭接于抗虹吸球体4,弹簧片6的第一端可以与抗虹吸球体4粘接在一起。
[0057] 对于本方案提供的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而言,在实际安装时,可以将该调节装置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患者的头部,然后使第二进液口通过第一引流管与病人的脑室相连通,同时使第三出液口通过第二引流管与引流袋相连通。
[0058] 当采用安装有本方案提供的调节装置的引流系统来实施脑室外引流术时,从病人的颅内流出的脑脊液会经第一引流管流动至第二进液口处,并从第二进液口处成功进入中空结构100内。之后,脑脊液会流动至与第二进液口连通的第一进液口35处。
[0059] 若病人颅内的压力值不太高,那么,流动至第一进液口35处的脑脊液的压力一般不会高于弹簧片6的第一端施加于抗虹吸球体4的压力,这时,抗虹吸球体4处于能够完全封堵球体安装孔31的位置,相应地,流动至第一进液口35处的脑脊液无法通过球体安装孔31进入密封腔200内,密封腔200中的脑脊液也无法通过球体安装孔31回流至第一进液口35处。
[0060] 当病人由于体位变化、咳嗽、用力等原因而导致颅内的压力突然增加时,流动至第一进液口35处的脑脊液的压力一般会高于弹簧片6的第一端施加于抗虹吸球体4的压力,这时,抗虹吸球体4会在这两个力的合力的作用下被抬起,即抗虹吸球体4会相对于球体安装孔31产生一定的位移,抗虹吸球体4无法继续处于能够完全封堵球体安装孔31的位置,相应地,流动至第一进液口35处的脑脊液通过球体安装孔31进入密封腔200内。接下来,进入密封腔200内的脑脊液流动至第一出液口34处后,其会依次经第二出液口和第三出液口后从密封腔200内流出,之后,从中空结构100内流出的脑脊液会经第二引流管进入引流袋中并被收集起来。
[0061] 容易看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脑脊液均只可能从病人的颅内流出,并依次经过第一引流管、调节装置和第二引流管进入引流袋中,或者脑脊液根本就不会进入密封腔200内,其永远不会从调节装置逆流到第一引流管中并回流到病人颅内,即脑脊液只能够单向流动,故本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脑脊液的逆流问题,从而避免了病人的脑室由于脑脊液的逆流而受到感染,进而可靠地保护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0062]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流动至第一进液口35处的脑脊液的压力大于弹簧片6的第一端施加于抗虹吸球体4的压力的情况下,若两个压力的差值越大,抗虹吸球体4被抬起的高度,即抗虹吸球体4相对于球体安装孔31的位移就会越大,相应地,从第一进液口35处进入密封腔200内的脑脊液的流速就会更快。相反,在上述两个压力的差值越小的情况下,抗虹吸球体4被抬起的高度,即抗虹吸球体4相对于球体安装孔31的位移就会越小,相应地,从第一进液口35处进入密封腔200内的脑脊液的流速就会更慢。也就是说,根据流动至第一进液口35处的脑脊液的压力,调节装置自身能够调节引流速度,该调节过程无需人工参与。
[0063] 可见,本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引流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逆流问题,同时也大大简化了引流过程中的护理操作。
[0064] 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支撑台51可以为螺旋上升的台阶状平台,弹簧片6的第二端被调节为抵压于台阶状平台的不同高度处。
[0065] 可以理解的是,当弹簧片6的第二端抵压于台阶状平台的不同高度处时,弹簧片6的第一端施加于抗虹吸球体4上的压力也各不相同。
[0066] 具体来说,若弹簧片6的第二端抵压于台阶状平台上的高度越高,则弹簧片6的第一端施加于抗虹吸球体4上的压力就越大;反之,则弹簧片6的第一端施加于抗虹吸球体4上的压力就越小。举例而言,若抗虹吸球体4当前处于不能完全封堵球体安装孔31的位置,那么,随着弹簧片6的第二端抵压于台阶状平台上的高度的增加,弹簧片6的第一端施加于抗虹吸球体4上的压力会逐渐增大,此时抗虹吸球体4被抬起的高度会逐渐降低,故脑脊液流入密封腔200内的流速会逐渐降低;当弹簧片6的第一端施加于抗虹吸球体4上的压力增大到某一阈值时,抗虹吸球体4就会回复到能够完全封堵抗虹吸球体4的位置,此时脑脊液将完全无法进入密封腔200内。
[0067] 可以看出,通过调节弹簧片6的第二端抵压于台阶状平台的不同高度处,可以较为方便有效地调节弹簧片6的第一端施加于抗虹吸球体4上的压力,从而较为方便地实现脑脊液引流过程中压力和引流速度的控制和调节。
[0068]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5的结构形式多样,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其中的一种结构形式进行举例介绍。
[0069]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件5可以包括:第一圆柱体结构52和空心的第二圆柱体结构53。其中,第二圆柱体结构53转动安装于支撑件安装孔33内,即第二圆柱体结构53的外壁与支撑件安装孔33的内壁相配合。第一圆柱体结构52固定连接并套设于第二圆柱体结构53内,并且,第一圆柱体结构52的底部设置有图2中所示的调节部54,底座2上对应于调节部54开设有图2中所示的操作孔21。
[0070] 其中,第一圆柱体结构52与第二圆柱体结构53之间可以为焊接,当然,第一圆柱体结构52与第二圆柱体结构53也可以一体成型或者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固定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71] 具体地,调节部54可以为内六形孔。
[0072] 台阶状平台设置于第二圆柱体结构53的顶端,并且,弹簧片6的第二端的端面抵靠于第一圆柱体结构52的侧壁。
[0073] 优选地,弹簧片6的第二端的端面可以为弧面。
[0074] 具体实施时,台阶状平台可以包括高度各异的多级台阶结构,多级台阶结构沿着第二圆柱体结构53的顶端的周向按高度大小顺序排列。举例而言,该台阶状平台可以包括十八级台阶结构,其中,高度最小的第一级台阶结构对应着30mmH2O的脑脊液压力值,高度第二小的第二级台阶结构对应着40mmH2O的脑脊液压力值,高度第三小的第三级台阶结构对应着50mmH2O的脑脊液压力值,每增加一级台阶,对应的脑脊液压力值就增加10mmH2O,高度最高的第十八级台阶对应着200mmH2O的脑脊液压力值。根据有限元仿真建模的结果可知,弹簧片6的第一端施加于抗虹吸球体4上的压力与台阶结构的高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满足胡克定律,因此,可以通过使弹簧片6的第二端抵压于不同高度的台阶结构上来较为精确地控制弹簧片6的第一端施加于抗虹吸球体4上的压力。
[0075] 需要说明的是,高度最低的第一级台阶结构和高度最高的第十八级台阶结构之间可以设置一端平滑的过渡台。
[0076]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使弹簧片6的第二端抵压于台阶状平台上的不同高度处时,可以使专用的六角调节扳手穿过操作孔21与调节部54配合,然后旋转六角调节扳手,以通过六角调节扳手的旋转带动第一圆柱体结构52旋转,相应地,第二圆柱体结构53也会随着第一圆柱体结构52的旋转而在支撑件安装孔33内旋转,通过准确地控制第一圆柱体结构52的旋转角度,并使弹簧片6的第二端的端面抵靠于第一圆柱体结构52对应位置的侧壁处,即可使弹簧片6的第二端可靠地抵压于设定高度的台阶结构上,故弹簧片6的第一端施加于抗虹吸球体4上的压力也会得到相应的调整,这样,流入密封腔200的脑脊液的流速也会得到调整,并且,当支撑件5采用上述结构时,该调节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
[0077] 需要强调的是,第二圆柱体结构53与支撑件安装孔33之间的间隙应该处于合适的范围内,若两者之间的间隙过大,则无法保证第二圆柱体结构53的可靠安装,若两者之间的间隙过小,则第二圆柱体结构53将难以在支撑件安装孔33内旋转。
[0078] 需要说明的是,弹簧片支座32通过安装部61对弹簧片6进行限位的实现形式多样,下面对其中的两种的具体的实现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0079] 在一种实现形式中,弹簧片6可以开设有通孔,安装部61为翻设于通孔边缘的连接板。具体地,连接板可以为折弯板。弹簧片支座32的顶端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板可滑动地插接于连接孔。
[0080] 在该种实现形式中,在操作人员调节弹簧片6的第二端抵压于不同高度的台阶结构时,连接板会随之在连接孔内滑动。由于连接板始终插接于连接孔内,这样可以避免弹簧片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与抗虹吸球体4或支撑件5脱离开来,从而可靠地保证了弹簧片6的第一端能够始终抵压于抗虹吸球体4,并且,弹簧片6的第二端能够始终抵压于支撑台51。
[0081] 在另一种实现形式中,如图2、图3所示,安装部61可以为沿着弹簧片6的边缘设置的翻边。弹簧片支架32的顶端开设有连接孔,翻边可滑动地插接于连接孔内。具体地,翻边和连接孔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并且,翻边和连接孔之间可以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0082] 具体实施时,该翻边可以为L形翻边,翻边和连接孔的数量均可以为两个,当然,翻边的形状以及翻边和连接孔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情况,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0083] 在该种实现形式中,在操作人员调节弹簧片6的第二端抵压于不同高度的台阶结构时,各翻边会随之在对应位置的连接孔内滑动。由于各翻边始终插接于对应位置的连接孔内,这样可以避免弹簧片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与抗虹吸球体4或支撑件5脱离开来,从而可靠地保证了弹簧片6的第一端能够始终抵压于抗虹吸球体4,并且,弹簧片6的第二端能够始终抵压于支撑台51。
[0084] 可以看出,当弹簧片支座32通过上述两种实现形式来对弹簧片6进行限位时,整个调节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故调节装置生产及加工起来均较为方便。
[0085] 如图2、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该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引流座8和弹性膜片9。
[0086] 其中,限流座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进液口(由于弹性膜片9的遮挡,图中未示出)。
[0087] 引流座8安装于中空结构100内,且位于密封腔200外。引流座8中具有第一管路81和第二管路82,第一管路81的第一端(图1中所示的左端)与第二进液口相连通,第一管路81的中部与第二管路82的第一端(图1中所示的左上端)相连通,第一管路81的第二端(图1中所示的右端)与第三进液口相连通,第二管路82的第二端(图1中所示的右下端)与第一进液口35相连通。
[0088] 其中,第一管路81的孔径可以为2mm,第二管路82的孔径可以为0.5mm,即第一管路81和第二管路82两者的孔径比为4,当然,第一管路81和第二管路82的孔径的取值并不局限于此,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89] 弹性模片9位于密封腔200内且封堵第三进液口,弹性膜片9与抗虹吸球体4相抵,并且,弹性膜片9在形变状态下向抗虹吸球体4施加向着球体安装孔31的方向的作用力。
[0090] 本实施例中,当脑脊液从第二进液口流入后,脑脊液会分为两支,其中,一支脑脊液在第一管路81内流动,并最终流动至第三进液口处,另一支脑脊液在第二管路82内流动,并最终流动至第一进液口35处。
[009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弹性模片9位于密封腔200内且封堵第三进液口,因此,最终流动至第三进液口处的脑脊液根本无法进入密封腔200内,但是,该脑脊液会施加一定的压力于弹性模片9,这样,弹性模片9会产生相应的弹性变形
[0092] 容易理解的是,在从第二进液口处流入的脑脊液的压力比较大时,施加于弹性模片9上的压力会比较大,相应地,弹性膜片9的变形就会非常大。此时,弹性膜片9向抗虹吸球体4施加的、向着球体安装孔31的方向的作用力比较大,那么,弹性膜片9会阻碍抗虹吸球体4的抬起,也就是说,抗虹吸球体4难以在短时间内被抬起较高的距离,相应地,从第一进液口35处流入的液体的流速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样可以较好地避免由于病人颅内压力变化过快而出现的过度引流问题。
[0093] 相反,在从第二进液口处流入的脑脊液的压力比较小时,施加于弹性膜片9上的压力会比较小,相应地,弹性膜片9的变形也会非常小。此时,弹性模9向抗虹吸球体4施加的、向着球体安装孔31的方向的作用力也比较小,该作用力不会对抗虹吸球体4的抬起过程造成明显的影响,脑脊液的正常引流得以实现。
[0094] 如图2所示,该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0、控制器11和液晶显示屏12。其中,
[0095] 压力传感器10和控制器11均安装于中空结构100内,且位于密封腔200外,液晶显示屏12嵌装于上盖1的顶面。
[0096] 压力传感器10检测流经第二管路82的液体的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发送至控制器11。
[0097] 控制器11读取来自压力传感器10的压力,将读取到的压力发送至液晶显示屏12,并在读取到的压力的变化率超过预设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
[0098] 液晶显示屏12显示接收到的压力。
[0099] 具体地,报警信号可以为语音报警信号,例如通过蜂鸣器输出设定语音。当然,报警信号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报警信号,例如文字报警信号,这都是可行的。另外,设定阈值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0100] 容易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压力传感器10、控制器11和液晶显示屏12三者的正常工作,该调节装置内还可以设置用于为这三者供电的电池
[0101] 本实施例中,在流经第二管路82的液体的压力的变化率超过设定阈值时,这说明病人颅内的压力出现了骤升的情况。这时,控制器11会输出报警信号,这样可以提示病人或者医生及时注意到该情况,并针对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有效地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另外,医生能够及时通过液晶显示屏12上实时显示的压力获知病人颅内的压力,以获知病人的身体情况。
[0102] 上述实施例中,该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限位挡板(图中未示出);其中,限位挡板限制抗虹吸球体4相对于球体安装孔31的最大位移。
[0103] 其中,限位挡板可以固定设置于密封腔200内且位于球体安装孔31的正上方,限位挡板距离球体安装孔31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
[0104] 假设抗虹吸球体4当前处于能够完全封堵球体安装孔31的位置,随着流入第二进液口处的脑脊液的压力的增大,抗虹吸球体4会被逐渐抬起。当流入第二进液口处的脑脊液的压力增大到某一压力值时,抗虹吸球体4会相对于球体安装孔31抬起至一最大位移处。这时,限位挡板将抗虹吸球体4挡住,抗虹吸球体4无法继续被抬起,相应地,从第一进液口35处流入密封腔200内的液体的流速不会再继续增加,这样可以较好地避免由于病人颅内压力变化过快而出现的过度引流问题。
[0105] 综上,该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较好地解决了脑脊液引流过程中压力和引流速度的控制和调节、逆流问题及颅内压力快速变化带来的引流过度问题,同时方便了引流过程中的护理操作,进而可靠地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0106]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进行说明。
[0107]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脑脊液引流系统。其中,该脑脊液引流系统包括:引流袋和上述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中的第二进液口通过第一引流管与病人的脑室或者腰大池相连通,调节装置中的第三出液口通过第二引流管与引流袋相连通。
[0108] 可以理解的是,当调节装置中的第二进液口通过第一引流管与病人的脑室相连通时,该脑脊液引流系统应用于脑室外引流术中;当调节装置中的第二进液口通过第一引流管与病人的腰大池相连通时,该脑脊液引流系统应用于腰大池外引流术中。
[0109] 需要说明的是,该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的具体实施过程参照上述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0110] 由于该脑脊液引流系统中的调节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故具有该调节装置的脑脊液引流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011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