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内窥镜 / 纤维内窥镜 / 一种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

一种可视电车载胃补液机

阅读:112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可视电车载胃补液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牧医疗补液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安全、电 泵 省 力 、车载方便的可视电泵车载 牛 胃补液机。包括动车体、混药箱、 水 泵、十字形开口器、 内窥镜 镜头、内窥镜显示器、胃管、胃管头、四通管、充气装置、水箱、药液箱、逆向吹扫气泵固定安装在动车体上,水箱与药液箱设置在车体中部偏后高于混药箱,水箱与药液箱向后开口安装有手动 阀 门 ,两箱中液体可通过开启各自的手动阀门流入到混药箱中。本补液机可以满足大小不同牛场从业人员给牛安全、便捷、高效补液的需求。十字形开口器可方便、快速将牛的 口腔 开启、固定并不伤牛口腔。,下面是一种可视电车载胃补液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视电车载胃补液机,包括动车体(1)、混药箱(2)、泵(3)、十字形开口器(4)、内窥镜镜头(5)、内窥镜显示器(6)、胃管(7)、胃管头(8)、四通管(9)、充气装置(10)、水箱(11)、药液箱(12)、其特征是:逆向吹扫气泵(13)固定安装在动车体上,水箱(11)与药液箱(12)设置在车体中部偏后高于混药箱(2),水箱(11)与药液箱(12)向后开口安装有手动,两箱中液体可通过开启各自的手动阀门流入到混药箱(2)中;混药箱(2)内外侧壁有水位刻度,混药箱(2)底部一侧有泄水管和另一侧出水口上侧有滤网过滤杂质以防堵塞水泵(3)与输水管线,混药箱(2)出水口由水管和固定在水管上的手动阀与水泵(3)相连,水泵(3)由水管与单向阀相连;单向阀与四通管(9)侧壁相连相通;四通管(9)上壁与气动单向阀连接,充气装置(10)及逆向吹扫气泵(13)固定在箱体内底部支架上,分别与四通管(9)和水泵(3)出口相连;四通管(9)前端与胃管(7)相连,胃管(7)前端与胃管头(8)相连,胃管头(8)中央镶嵌有内窥镜镜头(5),镜头周围有数个出水孔,内窥镜镜头(5)传输线从镜头往回依次通过胃管(7)、四通管(9)在其后端出去与其后上方可旋转摆臂控制箱中的内窥镜显示器(6)相连;可旋转摆臂控制箱上集成有水泵控制旋钮开关、电量显示器、水箱水温显示器、逆向气动排液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字形开口器(4)是采用有弹性的聚酯管做十字形开口器的主体材料,十字形开口器(4)聚氨酯管前端与喇叭状的聚酰胺纤维管内嵌式相连,由环绕其外距离均等的三个螺丝钉将其与聚酰胺纤维管固定,聚酰胺纤维喇叭口边缘上有一圆孔,孔上有一不锈圆环固定其上;横向是由聚酰胺纤维棒从横向中间打孔将带喇叭口的聚氨酯管穿于其中合适位置,由上下两个螺丝将聚酰胺纤维管与聚氨酯管固定;聚酰胺纤维棒两侧直径稍小,聚氨酯管套于外,两端与尼龙棒两端平齐,两端各由一个尼龙圆饼由螺丝在中心固定,尼龙圆饼边缘上各有一孔,乳胶管与两侧圆孔相连固定,乳胶管由软质外管套于其外;胃管头(8)、胃管(7)可穿过十字形开口器(4)有喇叭口的纵向中控内腔进入牛食管内,胃管(7)上有固定把手,把手上有不锈钢弹簧扣可与十字形开口器(4)喇叭口上的不锈钢圆环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窥镜镜头(5)与胃管(7)前端的胃管头(8)呈内凹式居中固定,内窥镜镜头(5)周围与胃管头(8)内壁间留有数个出液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胃管头(8)是采用聚酰胺纤维材料,由内外两层螺纹套管结构组成,外形呈子弹头形状,胃管头(8)外层分前后两段的独立外壳,胃管头(8)外层有内螺纹;胃管头(8)内层结构是一个内部中空外表有数个纵向出水凹槽,槽上有螺纹,胃管头(8)内外层结构由各自螺纹旋转固定,此结构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内窥镜镜头(5)在胃管头(8)内的前后位置;此种结构独立外壳后段可将胃管(7)夹住固定,独立外壳前段可保护固定于内层中空管内的内窥镜镜头(5),独立外壳前后段端头呈子弹头形状,可避免在食道前后移动时对其造成损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装置(10),是由固定于箱体底部支架上的高压打气筒提供气源,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动单向阀连通,气动单向阀连通于四通管(9)上壁,可在补液后拔出胃管(7)前向胃管(7)内充气,排除胃管(7)内的残留液体,也可用于在将胃管(7)插入到食道内粘在内窥镜镜头(5)表面的粘液、食糜等遮挡物进行充气清除;逆向吹扫气泵(13)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动单向阀连通,气动单向阀与水泵(3)后端输水管连通,可在补液结束后对水泵(3)和前后端输水管路内的残留液体进行充气清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通管(9)是采用聚酰胺纤维材料,呈圆柱中空形状,后端为变径中空的外螺纹圆管形突出结构,上头由一个聚酰胺纤维材质的电缆防水可伸缩接头与其连接;四通管(9)上壁有一内螺纹全通圆孔与外螺纹的气动单向阀连通;四通管(9)侧壁有一内螺纹全通圆孔与外螺纹的液体单向阀连通;四通管(9)前端外壁有螺纹与一个聚酰胺纤维材质的电缆防水可伸缩接头相连,前端是一内凹中空变径的外螺纹圆管形突出结构;四通管(9)是集内窥镜传输线、液体、气体的汇集通路,也是内窥镜镜头(5)传输线路、充气装置(10)管路、水泵(3)管路及胃管(7)管路连通装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视电车载胃补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牧医疗补液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安全、电泵省、车载方便的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

背景技术

[0002] 牛脱是牛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常见症状。疾病及各种生理性应激均可导致脱水,常见于高温中暑、胃肠感染致急性腹泻、产后体虚引起的食欲不振、产道感染,以及其他病因引起的败血症、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前胃弛缓及体内电解质紊乱,致神经系统受体内代谢
毒素抑制饮食欲消失,也见于大失血、肠阻塞引起的脱水等。由于牛体型较大,如果补液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脱水死亡。有相关科研人员设计制作出牛胃补液器,操作方便、安全、省时、省力,同时简化灌药操作,降低兽医工作强度,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发明专利(ZL201120513080.2)。牛胃补液器由药品抽送装置、橡胶导管和胃管三部分组成,其中药品抽送装通过橡胶导管与胃管链接,胃管经食道插入牛瘤胃内,而后药品抽送装置抽吸液体
药品输送至胃管,进入瘤胃,完成对脱水牛的补水。药品抽送装置原理与活塞类似,主要由压力筒、手柄和出水管组成。操作人员抽动手柄,手柄推动压力筒内活塞,将液体通过压力筒下端的吸水护罩吸入筒内,推动手柄时,液体会通过出水管流出。橡胶导管一端连接压力筒侧壁的出水管,另一端连接胃管。导管透明,可以清晰看到液体的流动。胃管部分有一定的柔软度和可弯曲性,不用开口器就可将此部分直接通过牛的口腔插入牛的食管或瘤胃
内,由导管接头、连接套、手把、弹簧、水管、出水头以及牛鼻钳组成。接头、连接管、把手与水管依次螺纹连接,水管的自由端螺纹连接有出水头。在水管外部套有弹簧管,弹簧管两端分别与把手和出水头固连,通过弹簧管防止牛只将弹簧管内的水管咬破,管的近端连接专
设计的牛鼻钳,在补液时将此装置固定在牛鼻上不宜滑落,这样可以防止水进入鼻腔发生
危险,确保操作安全。上述结构我们也在补液器的文章中获得过(详见《马补液器的设计制作及临床应用》)。
[0003] 通过上述文件分析可知,目前传统的牛用补液器胃管通过口腔进入胃中需要经过咽喉部,那里是食管与气管结合、相邻部位,由于其生理结构的原因,投放胃管时极易将胃管误投到气管中,传统辨别方法是靠从业人员听投放后胃管中胃蠕动产生的气泡、摩擦音
或嗅胃中的气味,以及投放胃管时观察或触摸牛颈部食管沟的波动来确认是否投放正确。
这种传统辨别方法需要大量实践经验并且操作不便,极易判断不清胃管是投放到胃中还是
中,经常有误投的情况发生,导致将灌服液注入到肺里致牛死亡,给从业人员和奶牛养殖场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传统的牛用补液器补液的泵液系统主要是手动提压抽水器,从业人
员使用非常费力,使用久了抽水桶内胶塞老化,灌服液中固形颗粒物久附在胶塞和管壁上,使得提压抽水器越来越费力,对从业人员体力消耗巨大,灌服头次多时更是耗力。
[0004] 传统的牛用补液器是手提桶式的,每头牛需要补液40-80升,补液前从业人员需要将桶内加好所需水量再倒入配置好的营养粉或药粉手动搅拌均匀溶解后,再提到保定好的
牛前给其补液。如果补液头次多、距离远,对从业人员的体力消耗是巨大的,工作效率无法提高,执行力也会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传统牛用补液器中胃管投放位置不易辨别、手动补液费力、移动不便等不足的可视安全、电泵省力、车载方便以及结构合理、可靠耐用的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包括动车体1、混药箱2、水泵3、十字形开口器4、内窥镜镜头5、内窥镜显示器6、胃管7、胃管头8、四通管9、充气装置10、水箱11、药液箱12、逆向吹扫气泵13固定安装在动车体上,水箱11与药液箱12设置在车体中部偏后高于混药箱2,水箱11与药液箱12向后开口安装有手动门,两箱中液体可通过开启各自的手动阀门流入到混药箱2中;混药箱2内外(右)侧壁有水位刻度,混药箱2底部一侧有泄水管和另一侧出水口上侧有滤网过滤杂质以防堵塞水泵3与输水管线,混药箱2出水口由水管和固定在水管上的
手动阀与水泵3相连,水泵3由水管与单向阀相连;单向阀与四通管9侧壁相连相通;四通管9上壁与气动单向阀连接,充气装置10及逆向吹扫装置13固定在箱体内底部支架上,分别与
四通管9和水泵3出口相连;四通管9前端与胃管7相连,胃管7前端与胃管头8相连,胃管头8中央镶嵌有内窥镜镜头5,镜头周围有数个出水孔,内窥镜头5传输线从镜头往回依次通过
胃管7、四通管9在其后端出去与其后上方可旋转摆臂控制箱中的内窥镜显示器6相连;可旋转摆臂控制箱上集成有水泵控制旋钮开关、电量显示器、水箱水温显示器、逆向气动排液开关。
[0008] 所述的一种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字形开口器4是采用有弹性的聚酯管(牛筋管)做十字形开口器4的主体材料,十字形开口器聚氨酯管前端与
喇叭状的聚酰胺纤维管(尼龙管)内嵌式相连,由环绕其外距离均等的三个螺丝钉将其与聚
酰胺纤维管固定,聚酰胺纤维喇叭口边缘上有一圆孔,孔上有一不锈圆环固定其上;横向是由聚酰胺纤维棒(尼龙棒)从横向中间打孔将带喇叭口的聚氨酯管穿于其中合适位置,由
上下两个螺丝将聚酰胺纤维管与聚氨酯管固定;聚酰胺纤维棒两侧直径稍小,聚氨酯管套
于外,两端与尼龙棒两端平齐,两端各由一个尼龙圆饼(圆片)由螺丝在中心固定,尼龙圆饼边缘上各有一孔,乳胶管与两侧圆孔相连固定,乳胶管由软质外管套于其外。胃管头8、胃管
7可穿过十字形开口器4有喇叭口的纵向中控内腔进入牛食管内,胃管7上有固定把手,把手上有不锈钢弹簧扣(钩)可与十字形开口器喇叭口上的不锈钢圆环固定。
[0009] 所述的一种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窥镜镜头5与胃管7前端的胃管头8呈内凹式居中固定,内窥镜镜头5周围与胃管头9内壁间留有数个出液、气孔(液气同孔),内窥镜镜头5周围集成有数个LED照明灯。
[0010] 所述的一种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胃管头9是采用聚酰胺纤维(尼龙)材料,由内外两层螺纹套管结构组成,外形呈子弹头形状,胃管头7外层分前后两段的独立外壳,胃管头7外层有内螺纹;胃管头7内层结构是一个内部中空外表有数个纵
向出水凹槽,槽上有螺纹,胃管头7内外层结构由各自螺纹旋转固定,此结构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内窥镜镜头5在胃管头9内的前后位置;此种结构独立外壳后段可将胃管7夹住固定,独立外壳前段可保护固定于内层中空管内的内窥镜镜头5,独立外壳前后段端头呈子弹头
形状,可避免在食道前后移动时对其造成损伤。
[0011] 所述的一种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装置10,是由固定于箱体底部支架上的高压打气筒提供气源,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动单向阀连通,气动单向阀连通于四通管9上壁,可在补液后拔出胃管7前向胃管7内充气,排除胃管7内的残留液体,也可用于在将胃管7插入到食道内粘在内窥镜镜头5表面的粘液、食糜等遮挡物进行充气清
除;逆向吹扫气泵13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动单向阀连通,气动单向阀与水泵3后端输水管连通,可在补液结束后对水泵3和前后端输水管路内的残留液体进行充气清除。
[0012] 所述的一种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通管9是采用聚酰胺纤维(尼龙)材料,呈圆柱中空形状,后端为变径中空的外螺纹圆管形突出结构,上头由一个聚酰胺纤维(尼龙)材质的电缆防水可伸缩接头与其连接;四通管9上壁有一内螺纹全通圆
孔与外螺纹的气动单向阀连通;四通管9侧壁有一内螺纹全通圆孔与外螺纹的液体单向阀
连通;四通管9前端外壁有螺纹与一个聚酰胺纤维(尼龙)材质的电缆防水可伸缩接头相连,前端是一内凹中空变径的外螺纹圆管形突出结构;四通管9是集内窥镜传输线、液体、气体的汇集通路,也是内窥镜传输线路、充气装置10管路、水泵3管路及胃管7管路连通装置。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 本补液机可以满足大小不同牛场从业人员给牛安全、便捷、高效补液的需求。十字形开口器4可方便、快速将牛的口腔开启、固定并不伤牛口腔,可使胃管7顺利通过食道进入牛的胃中,独特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胃管7误入呼吸道,避免补液致死牛的事故发生;在胃管7的前端胃管头8中央安装有内窥镜镜头5,能够将图像实时地传输给内窥镜显示器6,使操作者能够直观地看到胃管7进入牛食道、胃等器官的位置,同时还可以观察胃管7前端
经过的牛消化道内部的病变情况。胃管7前端胃管头中央安装有内窥镜镜头5,镜头周围有
数个出液、气孔(液、气同孔),可使喷出的液体或气体不断地清理镜头,使其不受异物粘结遮挡。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补液车的整体结构图;
[0016] 图2为十字形开口器的细节图;
[0017] 图3为四通管的细节图;
[0018] 图4为胃管头和内窥镜镜头的结合体细节图;
[0019] 图5为显示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和“竖着”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设计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
[0022] 一种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包括动车体1、混药箱2、水泵3、十字形开口器4、内窥镜镜头5、内窥镜显示器6、胃管7、胃管头8、四通管9、充气装置10、水箱11、药液箱12、逆向吹扫气泵13固定安装在动车体上,水箱11与药液箱12设置在车体中部偏后高于混药箱2,水箱11与药液箱12向后开口安装有手动阀门,两箱中液体可通过开启各自的手动阀门流入到混药箱2中;混药箱2内外(右)侧壁有水位刻度,混药箱2底部一侧有泄水管和另一侧出水口上侧有滤网过滤杂质以防堵塞水泵3与输水管线,混药箱2出水口由水管和固定在水管上的
手动阀与水泵3相连,水泵3由水管与单向阀相连;单向阀与四通管9侧壁相连相通;四通管9上壁与气动单向阀连接,充气装置10及逆向吹扫装置13固定在箱体内底部支架上,分别与
四通管9和水泵3出口相连;四通管9前端与胃管7相连,胃管7前端与胃管头8相连,胃管头8中央镶嵌有内窥镜镜头5,镜头周围有数个出水孔,内窥镜头5传输线从镜头往回依次通过
胃管7、四通管9在其后端出去与其后上方可旋转摆臂控制箱中的内窥镜显示器6相连;可旋转摆臂控制箱上集成有水泵控制旋钮开关、电量显示器、水箱水温显示器、逆向气动排液开关。
[0023] 十字形开口器4可便捷的将牛口腔开启、固定并不伤牛口腔,可使胃管7顺利通过食道进入牛的胃中,独特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胃管7误入呼吸道,避免补液致死牛的事故发生;在胃管7的前端胃管头中央安装有内窥镜镜头5,能够将图像实时地传输给内窥镜显
示器6,使操作者能够直观地看到胃管7进入牛食道、胃等器官的位置,同时还可以观察胃管
7前端经过的牛消化道内部的病变情况。胃管7前端胃管头8中央安装有内窥镜镜头5,镜头
周围有数个出液、气孔(液、气同孔),可使喷出的液体或气体不断地清理镜头,使其不受异物粘结遮挡。四通管9的独特结构,可根据需要,将药液或空气分别通过胃管7送至胃管头8。
本专利设计了充气装置10,可在结束补液时,或需要时将胃管7内的残留药液在气体的充实作用下排尽。
[0024] 所述的十字形开口器4是采用有弹性的聚氨酯管(牛筋管)做十字形开口器4的主体材料,十字开口器4聚氨酯管前端与喇叭状的聚酰胺纤维管(尼龙管)内嵌式相连,由环绕其外距离均等的三个螺丝钉将其与聚酰胺纤维管固定,聚酰胺纤维喇叭口边缘上有一圆
孔,孔上有一不锈钢圆环固定其上;横向是由聚酰胺纤维棒(尼龙棒)从横向中间打孔将带
喇叭口的聚氨酯管穿于其中合适位置,由上下两个螺丝将聚酰胺纤维管与聚氨酯管固定;
聚酰胺纤维棒两侧直径稍小,聚氨酯管套于外,两端与尼龙棒两端平齐,两端各由一个尼龙圆饼(圆片)由螺丝在中心固定,尼龙圆饼边缘上各有一孔,乳胶管与两侧圆孔相连固定,乳胶管由软质外管套于其外。胃管头9、胃管7可穿过十字形开口器4有喇叭口的纵向中控内腔进入牛食管内,胃管7上有固定把手,把手上有不锈钢弹簧扣(钩)可与十字形开口器4喇叭
口上的不锈钢圆环固定。
[0025] 所述的胃管头8是采用聚酰胺纤维(尼龙)材料,由内外两层螺纹套管结构组成,外形呈子弹头形状,胃管头8外层分前后两段的独立外壳,胃管头9外层有内螺纹;胃管头9内层结构是一个内部中空外表有数个纵向出水凹槽,槽上有螺纹,胃管头9内外层结构由各自螺纹旋转固定,此结构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内窥镜镜头5在胃管头9内的前后位置;此种结
构独立外壳后段可将胃管7夹住固定,独立外壳前段可保护固定于内层中空管内的内窥镜
镜头5,独立外壳前后段端头呈子弹头形状,可避免在食道前后移动时对其造成损伤。
[0026] 所述的充气装置10,是由固定于箱体底部支架上的高压打气筒提供气源,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动单向阀连通,气动单向阀连通于四通管9上壁,可在补液后拔出胃管7前向
胃管7内充气,排除胃管7内的残留液体,也可用于在将胃管7插入到食道内粘在内窥镜镜头
5表面的粘液、食糜等遮挡物进行充气清除;逆向吹扫气泵13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动单向阀连通,气动单向阀与水泵3后端输水管连通,可在补液结束后对水泵3和前后端输水管路内
的残留液体进行充气清除。
[0027] 所述的四通管9是采用聚酰胺纤维(尼龙)材料,呈圆柱中空形状,后端为变径中空的外螺纹圆管形突出结构,上头由一个聚酰胺纤维(尼龙)材质的电缆防水可伸缩接头与其
连接;四通管9上壁有一内螺纹全通圆孔与外螺纹的气动单向阀连通;四通管9侧壁有一内
螺纹全通圆孔与外螺纹的液体单向阀连通;四通管9前端外壁有螺纹与一个聚酰胺纤维(尼
龙)材质的电缆防水可伸缩接头相连,前端是一内凹中空变径的外螺纹圆管形突出结构;四通管9是集内窥镜传输线、液体、气体的汇集通路,也是内窥镜传输线路、充气装置10管路、水泵3管路及胃管7管路连通装置。
[0028] 采用手推三轮和电动四轮车体,使移动更便捷。根据牛场具体需要分为单头牛补液的手推三轮补液车和多头牛补液的电动四轮补液车两种。本补液车可以满足大小不同牛
场从业人员给牛安全、便捷、高效补液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安全、省力、便捷、高效操作的牛胃补液装置。
[0029] 进一步的,可视电泵车载牛胃补液机,包括动车体1、混药箱2、输液泵3、开口器4、摄像头5、显示器6、灌服管7、喷水头8、四通管9、充气装置10,混药箱固定安装在动车体上,混药箱的前方固定有充气装置,充气装置的前方固定有支撑架,充气装置的下方连接有四通管,灌服管通过四通管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与混药箱连接在一起,输液泵通过四通管
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与混药箱连接在一起,支撑架上连接有吊环,灌服管通过吊环固定
在支撑架下方;灌服管内放置有传输线,传输线一端通过灌服管进入混药箱后与混药箱侧
面安装的显示器连接,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摄像头,灌服管在摄像头与吊环之间的部分
配合安装有开口器;所述的喷水头通过灌服管与混药箱连接,所述的灌服管还与充气装置
连接。所述的开口器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在管壁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开口机构,灌服管穿过开口器通过灌服管内的传输线连接摄像头;所述的开口机构为与开口器管状结构主体相垂直
的立杆结构。所述的摄像头与灌服管前端平行居中固定,摄像头两侧与灌服管内壁间留有
出液空间,显示器放置在混药箱后侧中央短轴臂上固定。所述的混药箱内壁有容量刻度条,一侧有固定胃管圆孔钢管,底部出水口放置一个带滤网的消漩器,混药箱底部有泄水孔,混药箱与输液泵连接,输液泵与灌服管之间接一逆止阀;四通管侧壁通过气动逆止阀连接充
气装置。所述的摄像头上安装有照明灯珠,所述照明灯珠通过传输线与显示器的电路板电
连接。所述的动车体为手推三轮车或电动四轮车车体。所述的喷水头为一中空柱形体,其出水一端侧面上环列有数个用以出水的第一开孔,其进水一端侧面具有数个用以进水并分别
对应该第一开孔的第二开孔;还包括一导引部,位于该喷水头内部,其包括有数个通道及一或数个渠道;各通道与导引部两端相连通,各通道具有分别对应第一开孔及第二开孔的两
端;该渠道与二或多个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混药箱为长方体水箱结构,混药箱内部安装有混药机构;所述的混肴机构为滚筒、搅拌机或混药用的旋转叶片中的一种;所述的混药机头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电线与显示器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显示器内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线连接电机,控制器通过传输线与摄像头连接;控制器通过电线分别与输液泵和连接在
一起。所述的充气装置为手动式充气装置。
[0030] 工作人员对产后牛、病患牛进行灌服补液操作时,首先将十字形开口器4置于牛的口腔中固定,然后把胃管7由十字形开口器4中空管中送入牛食道,同时利用置于胃管7前端的胃管头8中央的内窥镜镜头5传回的图像,在内窥镜显示器6上显示胃管头8所到牛食道及
牛胃内的位置图像。使操作者能够正确将胃管头8、胃管7送至牛的胃内,然后将胃管7固定把手上的不锈钢弹簧扣(钩)与十字开口器4喇叭口上的不锈钢圆环固定,同时还可以观察
牛的食道及胃内部的健康情况。
[0031] 当操作人员在内窥镜显示器6上观察到胃管头8已到达牛胃内时,固定后即可操作输液泵3运行,开始进行补液过程。当对牛的补液量达到目标量时,操作者操作水泵3开关停止输液,此时手动充气装置10对胃管7内充入空气,致使胃管7内的残存药液在充入空气的
作用下完全进入牛的胃内,利用内窥镜镜头5传回到显示器6上的牛胃内部图像,可知胃管7内的残液是否被充入的空气排尽也可通过打气过程中气体阻力大小判定,以便停止充气操
作。将胃管7内部的残留药液排空的意义在于:当补液操作结束时,从牛的食道内撤出胃管7时,胃管7内残留的药液会在胃管头8移动至牛食道尽头(即口腔内)时流入牛口腔内后随着
呼吸误吸到呼吸道,这样会危及牛的生命,本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此类事故发生。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