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诊断设备和程序 / 呼吸音 / 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

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

阅读:22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采用患者选择模 块 筛选出适合进行呼吸构音训练的患者,采用疗效评价模块对入选患者做训前发音评估,采用呼吸发音训练模块对患者进行“字诀”呼吸发音训练,采用 基础 构音训练模块对患者进行基础构音训练,进行了呼吸发音训练和基础构音训练之后,采用疗效评价模块对患者做训后疗效评价,根据训前发音评估和训后疗效评价,确定训练前后差异及训练效果。本 发明 以字诀结合基础构音训练,突破了言语训练中的呼吸异常的难点问题,对患者言语时的呼吸控制能 力 有明显改善,能够全面提高构音能力,为运动性 构音障碍 -呼吸控制异常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简便、价廉的言语康复方法。,下面是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患者选择模,用于对患者进行分类并筛选出适合进行呼吸构音训练的患者;
呼吸发音训练模块,用于对患者进行呼吸发音同步训练;
基础构音训练模块,用于对患者进行基础构音训练;
疗效评价模块,用于确定患者的训练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发音训练模块包含:
媒体播放装置,用于播放呼吸发音训练“字诀”发音口型和肢体导引动作演示;
气流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并测定呼吸气流;
分贝测试仪,用于采集声音强度数据;
声音频率测试仪,用于采集声音频率数据;
气流和声音分贝监测反馈仪,其连接气流接收装置、分贝测试仪和声音频率测试仪,用于显示气流和声音的采集数据,实时反馈给患者,并自动调整呼吸和发音的目标值;
肢体导引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患者调整肢体状态完成呼吸发音训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肢体导引辅助装置包含:电动起立床、站立架、座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构音训练模块包含:
媒体播放装置,用于播放唇、舌、下颌的训练动作演示和语音训练演示;
分贝测试仪,用于采集声音强度数据;
声音频率测试仪,用于采集声音频率数据。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装置进行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患者选择模块筛选出适合进行呼吸构音训练的患者;
步骤S2、采用疗效评价模块对入选患者做训前发音评估,以确定构音障碍的严重程度;
步骤S3、采用呼吸发音训练模块对患者进行“字诀”呼吸发音训练;
步骤S4、采用基础构音训练模块对患者进行基础构音训练;
步骤S5、在进行了呼吸发音训练和基础构音训练之后,采用疗效评价模块对患者做训后疗效评价;
步骤S6、疗效评价模块根据训前发音评估和训后疗效评价,确定训练前后差异及训练效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适合进行呼吸构音训练的患者需满足入组条件,所述的入组条件包含:
经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评定存在构音障碍,且言语时呼吸功能严重程度评定级别≥b级;
可耐受完成40分钟言语训练者;
坐位平衡达到3级;
至少单侧上肢运动功能正常或至少单侧上肢Brunnstrom≥4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进行呼吸发音训练的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3.1、采用媒体播放装置播放呼吸发音训练“字诀”发音口型、呼吸气流方法和肢体导引动作演示;
步骤S3.2、选择采用肢体导引辅助装置辅助患者调整肢体状态;
步骤S3.3、患者跟随多媒体演示进行“字诀”发音呼吸发音训练,直至发音呼吸的气流和声音达到目标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字诀”按照发音顺序包含:嘘、呵、呼、呬、吹、嘻,具体发音要求如下:
嘘:嘴紧缩后引,槽牙上下平对,中留缝隙,槽牙与舌边有留空隙,气息要点为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经过,缓缓而出;
呵:舌体微上拱,舌边轻贴上槽牙,气息要点为从舌上与上颚之间缓缓而出;
呼:舌体下沉,口唇撮圆,正对咽喉,气息要点为从喉出后,经口腔中部与撮圆的口唇缓缓而出;
呬:上下牙对齐、放松,中留狭缝,舌顶下齿后,气息要点为从齿间扁平送出;
吹:舌体和嘴角后引,槽牙相对,两唇向两侧拉开收紧,在前面形成狭隙,气息要点为从喉出,经舌两边饶舌下,经唇间狭隙缓缓而出;
嘻:嘴角放松后引,槽牙上下平对轻轻咬合,整个口腔气息压扁,气息要点为从槽牙的空隙中经过缓缓而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用肢体导引辅助装置辅助患者调整肢体状态的方法包含:
对于运动功能正常的患者,无需调整肢体状态;
对于存在站立、坐位平衡困难者,采用电动起立床、站立架、座椅等完成肢体导引。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腹式呼吸进行呼吸发音训练。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患者训练过程中,采用气流接收装置接收并测定呼吸气流,采用分贝测试仪采集声音强度数据,采用声音频率测试仪采集声音频率数据,采用气流和声音分贝监测反馈仪显示气流和声音的采集数据实时反馈给患者,并自动调整呼吸和发音的目标值。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进行基础构音训练的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4.1、采用媒体播放装置播放唇、舌、下颌的训练动作演示和语音训练演示;
步骤S4.2、患者跟随多媒体演示进行唇、舌、下颌的训练和语音训练,直至患者的声音强度和声音频率达到目标值。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唇的训练包含:舌的展开、闭合、前突、后缩运动、舌的前伸、后缩、上举;
所述的舌的训练包含:舌的前伸、后缩、上举和侧方运动;
所述的下颌的训练包含:用手拍打下颌中央部位和颞颌关节附近的皮肤
所述的语音训练包含:先发元音,再发双唇音辅音,再将已学会的辅音与元音结合训练,人后采取元音+辅音+元音的形式继续训练,最后过渡到训练单词和句子。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患者训练过程中,采用分贝测试仪采集声音强度数据,采用声音频率测试仪采集声音频率数据,采集的数据实时反馈给患者。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和步骤S5中,疗效评价模块采用主要评价指标对入选患者做训前发音评估和训后疗效评价,获得患者评定等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要评价指标包含:
Frenchary构音障碍评价表中的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和/或最长声时指标。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按损伤程度分为a、b、c、d、e 五个级别:
a级是指没有呼吸异常;
b级是指由于呼吸控制较差,流畅性极偶然地被破坏,患者可能声明他感到必须停下来作一下深呼吸,即需要一个外加的呼吸来完成这一要求;
c级是指患者必须说得快,因为呼吸控制较差,声音可能消失,患者可能需要4次呼吸才能完成此要求;
d级是指患者用吸气或呼气说话,或呼吸非常表浅,只能运用几个词,不协调,且有明显的可变性,患者可能需要7次呼吸才能完成此要求;
e级是指由于整个呼吸缺乏控制,言语受到严重阻碍,可能1次呼吸只能说1个词。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长声时指标是指:
患者在深吸气后,持续发单韵母/a/的最长时间。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主要评价指标无法完全开展时,采用次要评价指标对入选患者做训前发音评估和训后疗效评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要评价指标包含:
Frenchary构音障碍评价表中的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最大数数能、S/Z比值、响应等级指标中的一种或几种指标的结合。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大数数能力是指一个人在深吸气后,一口气连续说1的最长时间,要求发声的音调与响度控制在舒适平;
所述的S/Z比值是指患者在深吸气后,分别发/s/音和/z/音,计算两者最长发声时间的比值;
所述的响应等级指标包含五个响度等级:语声为0-20分贝;轻声为20-40分贝;交谈声为40-60分贝;大声为60-70分贝;喊叫声为70以上分贝。
22.如权利要求17、18或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6中,确定训练前后差异及训练效果的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根据Frenchary构音障碍评价表中的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进行评定:对训前发音评估获得的患者评定等级和训后疗效评价获得的患者评定等级进行比较,如果等级降低大于等于2个等级或降低到a级,则评定训练显效,如果等级降低大于等于1个等级,小于2个等级,则评定训练有效,如果等级无变化或等级升高,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6中,确定训练前后差异及训练效果的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根据最长声时指标MPT进行评定:判断MPT训练前后改变率,如果改变率小于等于5%,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
其中,MPT训练前后改变率(%)=MPT训练后-MPT训练前/ MPT训练前×100%;
或者,根据最大数数能力进行评定:判断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前后改变率,如果改变率小于等于5%,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
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前后改变率(%)=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后-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前/ 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前×100%;
或者,根据S/Z比值进行评定:判断S/Z训练前后改变率,如果改变率小于等于5%,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
S/Z训练前后改变率(%)=S/Z训练后-S/Z训练前/ S/Z训练前×100%;或者,根据响应等级指标进行评定:如果等级增加大于等于2个等级或降低到a级,则评定训练显效,如果等级增加大于等于1个等级,小于2个等级,则评定训练有效,如果等级无变化或等级下降,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

说明书全文

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人体的构音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发声系统、共鸣、构音、语音系统。其中呼吸系统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胸廓及有关的呼吸肌。呼吸系统是言语的动源,只有经过呼吸,产生气流,冲击声带振动,加之其他构音器官的活动,才能发声。言语是在呼气时形成的,如讲一段话,必须延长呼气的过程,而吸气过程要尽可能的缩短。
[0003] 运动性构音障碍,简称构音障碍, 是由于神经病变以及言语产生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从大脑到肌肉本身的病变都可引起言语异常。病因常为脑外伤、脑卒中、脑肿瘤、脑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小脑损伤、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等。表现为因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瘫痪,或肌张力异常和运动不协调等而出现的发声、发音、共鸣、韵律、吐字不清等异常,音量、音调、速度、节律、韵律异常,鼻音过重,其中言语过程呼吸控制异常是导致构音问题的根本原因,如呼吸方式异常、呼吸功能减弱、吸气和呼气协调性差、起音异常等问题。
[0004] 对于这些疾病而言,呼吸肌张力高、肌张力低或肌张力不协调,造成呼吸肌力量弱,呼气时间短或气流不协调,是构音障碍的重要原因。
[0005] 训练师往往侧重于口面部构音器官训练作为重点,忽视呼吸问题,或者训练中沿用传统的呼吸发音训练方案,忽视发音与呼吸的同步训练,一味强化肌力,刻意改变呼吸模式,患者配合性差,反而不利于恢复。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以字诀结合基础构音训练,突破了言语训练中的呼吸异常的难点问题,对患者言语时的呼吸控制能力有明显改善,能够全面提高构音能力,为运动性构音障碍-呼吸控制异常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简便、价廉的言语康复方法。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包含:患者选择模,用于对患者进行分类并筛选出适合进行呼吸构音训练的患者;
呼吸发音训练模块,用于对患者进行呼吸发音同步训练;
基础构音训练模块,用于对患者进行基础构音训练;
疗效评价模块,用于确定患者的训练效果。
[0008] 所述的呼吸发音训练模块包含:媒体播放装置,用于播放呼吸发音训练“字诀”发音口型和肢体导引动作演示;
气流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并测定呼吸气流;
分贝测试仪,用于采集声音强度数据;
声音频率测试仪,用于采集声音频率数据;
气流和声音分贝监测反馈仪,其连接气流接收装置、分贝测试仪和声音频率测试仪,用于显示气流和声音的采集数据,实时反馈给患者,并自动调整呼吸和发音的目标值;
肢体导引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患者调整肢体状态完成呼吸发音训练。
[0009] 所述的肢体导引辅助装置包含:电动起立床、站立架、座椅。
[0010] 所述的基础构音训练模块包含:媒体播放装置,用于播放唇、舌、下颌的训练动作演示和语音训练演示;
分贝测试仪,用于采集声音强度数据;
声音频率测试仪,用于采集声音频率数据。
[001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采用患者选择模块筛选出适合进行呼吸构音训练的患者;
步骤S2、采用疗效评价模块对入选患者做训前发音评估,以确定构音障碍的严重程度;
步骤S3、采用呼吸发音训练模块对患者进行“字诀”呼吸发音训练;
步骤S4、采用基础构音训练模块对患者进行基础构音训练;
步骤S5、在进行了呼吸发音训练和基础构音训练之后,采用疗效评价模块对患者做训后疗效评价;
步骤S6、疗效评价模块根据训前发音评估和训后疗效评价,确定训练前后差异及训练效果。
[0012] 所述的步骤S1中,适合进行呼吸构音训练的患者需满足入组条件,所述的入组条件包含:经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评定存在构音障碍,且言语时呼吸功能严重程度评定级别≥b级;
可耐受完成40分钟言语训练者;
坐位平衡达到3级;
至少单侧上肢运动功能正常或至少单侧上肢Brunnstrom≥4级。
[0013] 所述的步骤S3中,进行呼吸发音训练的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3.1、采用媒体播放装置播放呼吸发音训练“字诀”发音口型、呼吸气流方法和肢体导引动作演示;
步骤S3.2、采用肢体导引辅助装置辅助患者调整肢体状态;
步骤S3.3、患者跟随多媒体演示进行“字诀”发音呼吸发音训练,直至发音呼吸的气流和声音达到目标值。
[0014] 所述的“字诀”按照发音顺序包含:嘘、呵、呼、呬、吹、嘻,具体发音要求如下:嘘:嘴紧缩后引,槽牙上下平对,中留缝隙,槽牙与舌边有留空隙,气息要点为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经过,缓缓而出;
呵:舌体微上拱,舌边轻贴上槽牙,气息要点为从舌上与上颚之间缓缓而出;
呼:舌体下沉,口唇撮圆,正对咽喉,气息要点为从喉出后,经口腔中部与撮圆的口唇缓缓而出;
呬:上下牙对齐、放松,中留狭缝,舌顶下齿后,气息要点为从齿间扁平送出;
吹:舌体和嘴角后引,槽牙相对,两唇向两侧拉开收紧,在前面形成狭隙,气息要点为从喉出,经舌两边饶舌下,经唇间狭隙缓缓而出;
嘻:嘴角放松后引,槽牙上下平对轻轻咬合,整个口腔气息压扁,气息要点为从槽牙的空隙中经过缓缓而出。
[0015] 所述的采用肢体导引辅助装置辅助患者调整肢体状态的方法包含:对于运动功能正常的患者,无需调整肢体状态;
对于存在站立、坐位平衡困难者,采用电动起立床、站立架、座椅等完成肢体导引。
[0016] 采用腹式呼吸进行呼吸发音训练。
[0017] 在患者训练过程中,采用气流接收装置接收并测定呼吸气流,采用分贝测试仪采集声音强度数据,采用声音频率测试仪采集声音频率数据,采用气流和声音分贝监测反馈仪显示气流和声音的采集数据实时反馈给患者,并自动调整呼吸和发音的目标值。
[0018] 所述的步骤S4中,进行基础构音训练的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4.1、采用媒体播放装置播放唇、舌、下颌的训练动作演示和语音训练演示;
步骤S4.2、患者跟随多媒体演示进行唇、舌、下颌的训练和语音训练,直至患者的声音强度和声音频率达到目标值。
[0019] 所述的唇的训练包含:舌的展开、闭合、前突、后缩运动、舌的前伸、后缩、上举;所述的舌的训练包含:舌的前伸、后缩、上举和侧方运动;
所述的下颌的训练包含:用手拍打下颌中央部位和颞颌关节附近的皮肤
所述的语音训练包含:先发元音,再发双唇音辅音,再将已学会的辅音与元音结合训练,人后采取元音+辅音+元音的形式继续训练,最后过渡到训练单词和句子。
[0020] 在患者训练过程中,采用分贝测试仪采集声音强度数据,采用声音频率测试仪采集声音频率数据,采集的数据实时反馈给患者。
[0021] 所述的步骤S2和步骤S5中,疗效评价模块采用主要评价指标对入选患者做训前发音评估和训后疗效评价,获得患者评定等级。
[0022] 所述的主要评价指标包含:Frenchary构音障碍评价表中的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和/或最长声时指标。
[0023] 所述的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按损伤程度分为a、b、c、d、e 五个级别:a级是指没有呼吸异常;
b级是指由于呼吸控制较差,流畅性极偶然地被破坏,患者可能声明他感到必须停下来作一下深呼吸,即需要一个外加的呼吸来完成这一要求;
c级是指患者必须说得快,因为呼吸控制较差,声音可能消失,患者可能需要4次呼吸才能完成此要求;
d级是指患者用吸气或呼气说话,或呼吸非常表浅,只能运用几个词,不协调,且有明显的可变性,患者可能需要7次呼吸才能完成此要求;
e级是指由于整个呼吸缺乏控制,言语受到严重阻碍,可能1次呼吸只能说1个词。
[0024] 所述的最长声时指标是指:患者在深吸气后,持续发单韵母/a/的最长时间。
[0025] 当主要评价指标无法完全开展时,采用次要评价指标对入选患者做训前发音评估和训后疗效评价。
[0026] 所述的次要评价指标包含:Frenchary构音障碍评价表中的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最大数数能力、S/Z比值、响应等级指标中的一种或几种指标的结合。
[0027] 所述的最大数数能力是指一个人在深吸气后,一口气连续说1的最长时间,要求发声的音调与响度控制在舒适平;所述的S/Z比值是指患者在深吸气后,分别发/s/音和/z/音,计算两者最长发声时间的比值;
所述的响应等级指标包含五个响度等级:语声为0-20分贝;轻声为20-40分贝;交谈声为40-60分贝;大声为60-70分贝;喊叫声为70以上分贝。
[0028] 所述的步骤S6中,确定训练前后差异及训练效果的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根据Frenchary构音障碍评价表中的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进行评定:对训前发音评估获得的患者评定等级和训后疗效评价获得的患者评定等级进行比较,如果等级降低大于等于2个等级或降低到a级,则评定训练显效,如果等级降低大于等于1个等级,小于2个等级,则评定训练有效,如果等级无变化或等级升高,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
根据最长声时指标MPT进行评定:判断MPT训练前后改变率,如果改变率小于等于5%,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
其中,MPT训练前后改变率(%)=MPT训练后-MPT训练前/ MPT训练前×100%;
或者,根据最大数数能力进行评定:判断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前后改变率,如果改变率小于等于5%,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
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前后改变率(%)=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后-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前/ 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前×100%;
或者,根据S/Z比值进行评定:判断S/Z训练前后改变率,如果改变率小于等于5%,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
S/Z训练前后改变率(%)=S/Z训练后-S/Z训练前/ S/Z训练前×100%;
或者,根据响应等级指标进行评定:如果等级增加大于等于2个等级或降低到a级,则评定训练显效,如果等级增加大于等于1个等级,小于2个等级,则评定训练有效,如果等级无变化或等级下降,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
[0029] 本发明以字诀结合基础构音训练,突破了言语训练中的呼吸异常的难点问题,对患者言语时的呼吸控制能力有明显改善,能够全面提高构音能力,为运动性构音障碍-呼吸控制异常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简便、价廉的言语康复方法。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呼吸构音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呼吸构音训练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根据图1~图2,具体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0033]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构音训练装置,包含:患者选择模块1,用于对患者进行分类并筛选出适合进行呼吸构音训练的患者;
呼吸发音训练模块2,用于对患者进行呼吸发音同步训练;
基础构音训练模块3,用于对患者进行基础构音训练;
疗效评价模块4,用于确定患者的训练效果。
[0034] 所述的呼吸发音训练模块2包含:媒体播放装置,用于播放呼吸发音训练“字诀”发音口型和肢体导引动作演示,以便患者根据演示进行训练;
气流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并测定呼吸气流;所述的气流接收装置包含气流接收器和流量传感器,气流接收器可采用如吹气筒等装置,气流接收器收集呼吸气流,将通过流量传感器能够获取患者呼气和吸气过程中产生气流的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和总流量,转换成可显示信号并在气流和声音分贝监测反馈仪中加以显示;分贝测试仪,用于采集声音强度数据;
声音频率测试仪,用于采集声音频率数据;
气流和声音分贝监测反馈仪,其连接气流接收装置、分贝测试仪和声音频率测试仪,用于显示气流和声音的采集数据;
肢体导引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患者调整肢体状态完成呼吸发音训练。
[0035] 所述的肢体导引辅助装置包含:电动起立床、站立架、座椅等。
[0036] 所述的基础构音训练模块3包含:媒体播放装置,用于播放唇、舌、下颌的训练动作演示和语音训练演示,以便患者根据演示进行训练;
分贝测试仪,用于采集声音强度数据;
声音频率测试仪,用于采集声音频率数据。
[0037]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呼吸构音训练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采用患者选择模块筛选出适合进行呼吸构音训练的患者;
步骤S2、采用疗效评价模块对入选患者做训前发音评估,以确定构音障碍的严重程度;
步骤S3、采用呼吸发音训练模块对患者进行呼吸发音训练;
步骤S4、采用基础构音训练模块对患者进行基础构音训练;
步骤S5、在进行了呼吸发音训练和基础构音训练之后,采用疗效评价模块对患者做训后疗效评价;
步骤S6、疗效评价模块根据训前发音评估和训后疗效评价,确定训练前后差异及训练效果。
[0038] 所述的步骤S1中,适合进行呼吸构音训练的患者需满足入组条件,所述的入组条件包含:经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修定)评定存在构音障碍,且言语时呼吸功能严重程度评定级别≥b级;
体力较好,可耐受完成40分钟言语训练者;
坐位平衡达到3级(即在静态平衡下从前后左右各个不同方向给患者施加推力,打破静态平衡,使患者尽快调整达到平衡状态);
至少单侧上肢运动功能正常或至少单侧上肢Brunnstrom≥4级(Brunnstrom技术是由
20世纪70年代的瑞典物理训练师Signe Brunnstrom创立的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针对运动障碍的训练方法,主要依据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提出的“恢复六阶段”理论:即肌张力由低逐渐增高,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状态逐渐显著,随着共同运动的完成,出现分离运动、精细运动等,直至完全恢复正常)。
[0039] 所述的步骤S3中,进行呼吸发音训练的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3.1、采用媒体播放装置播放呼吸发音训练“字诀”发音口型、呼吸气流方法和肢体导引动作演示;
步骤S3.2、采用肢体导引辅助装置辅助患者调整肢体状态;
步骤S3.3、患者跟随多媒体演示进行“字诀”发音呼吸发音训练,直至发音呼吸的气流和声音达到目标值。
[0040] 在患者训练过程中,采用气流接收装置接收并测定呼吸气流,采用分贝测试仪采集声音强度数据,采用声音频率测试仪采集声音频率数据,采用气流和声音分贝监测反馈仪显示气流和声音的采集数据。根据气流和声音的测量情况实时制定目标值,如果未达到目标值,则气流和声音分贝监测反馈仪提示和引导患者往目标值努力,例如,可将目标值设定为声音强度为30-70分贝,声音频率为20HZ-20000HZ。
[0041] 所述的“字诀”按照发音顺序包含:嘘、呵、呼、呬、吹、嘻,具体发音要求如下:嘘:嘴角紧缩后引,槽牙上下平对,中留缝隙,槽牙与舌边有留空隙,气息要点为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经过,缓缓而出;
呵:舌体微上拱,舌边轻贴上槽牙,气息要点为从舌上与上颚之间缓缓而出;
呼:舌体下沉,口唇撮圆,正对咽喉,气息要点为从喉出后,经口腔中部与撮圆的口唇缓缓而出;
呬:上下门牙对齐、放松,中留狭缝,舌顶下齿后,气息要点为从齿间扁平送出;
吹:舌体和嘴角后引,槽牙相对,两唇向两侧拉开收紧,在前面形成狭隙,气息要点为从喉出,经舌两边饶舌下,经唇间狭隙缓缓而出;
嘻:嘴角放松后引,槽牙上下平对轻轻咬合,整个口腔气息压扁,气息要点为从槽牙的空隙中经过缓缓而出。
[0042] 所述的采用肢体导引辅助装置辅助患者调整肢体状态的方法包含:对于运动功能正常的患者,无需调整肢体状态;
对于存在站立、坐位平衡困难者,采用电动起立床、站立架、座椅等完成肢体导引。
[0043] 采用腹式呼吸进行呼吸发音训练。
[0044] 所述的步骤S4中,进行基础构音训练的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4.1、采用媒体播放装置播放唇、舌、下颌的训练动作演示和语音训练演示;
步骤S4.2、患者跟随多媒体演示进行唇、舌、下颌的训练和语音训练;
步骤S4.3、在患者训练过程中,采用分贝测试仪采集声音强度数据,采用声音频率测试仪采集声音频率数据,要求患者的声音强度和声音频率达到目标值,例如,目标值可设定为:声音强度控制在为30-70分贝,且声音频率控制在20HZ-20000HZ。
[0045] 所述的唇的训练包含:舌的展开、闭合、前突、后缩运动、舌的前伸、后缩、上举等运动。
[0046] 所述的舌的训练包含:舌的前伸、后缩、上举和侧方运动等。
[0047] 所述的下颌的训练包含:用手拍打下颌中央部位和颞颌关节附近的皮肤。
[0048] 所述的语音训练包含:先发元音,如“a”“u”,再发辅音,由双唇音开始如“b”“p”“m”,能发这些音后,再将已学会的辅音与元音结合,熟练以后,就采取元音+辅音+元音的形式继续训练,最后过渡到训练单词和句子。
[0049] 所述的步骤S2和步骤S5中,疗效评价模块采用主要评价指标对入选患者做训前发音评估和训后疗效评价,获得患者评定等级;当主要评价指标无法完全开展时,采用次要评价指标对入选患者做训前发音评估和训后疗效评价。
[0050] 所述的主要评价指标包含:Frenchary构音障碍评价表中的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和/或最长声时指标。
[005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Frenchary构音障碍评价表采用1998年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修定的改良Frenchary构音障碍评价表,改良版Frenchary构音障碍综合评价能够更全面地揭示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诸功能和言语特征为评价整体评估构音情况。该Frenchary构音障碍评价表中包含反射、呼吸、唇、舌、颌、软腭、喉、言语8个相关评定项目及28个子项目,本发明选择其中的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作为言语呼吸障碍严重程度的主要评价指标。
[0052] 所述的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按损伤程度分为a、b、c、d、e 五个级别:a级是指没有呼吸异常;
b级是指由于呼吸控制较差,流畅性极偶然地被破坏,患者可能声明他感到必须停下来作一下深呼吸,即需要一个外加的呼吸来完成这一要求;
c级是指患者必须说得快,因为呼吸控制较差,声音可能消失,患者可能需要4次呼吸才能完成此要求;
d级是指患者用吸气或呼气说话,或呼吸非常表浅,只能运用几个词,不协调,且有明显的可变性,患者可能需要7次呼吸才能完成此要求;
e级是指由于整个呼吸缺乏控制,言语受到严重阻碍,可能1次呼吸只能说1个词。
[0053] 所述的最长声时(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指标是指:患者在深吸气后,持续发单韵母/a/的最长时间。要求患者声音强度控制在为30-70分贝,且声音频率控制在20HZ-20000HZ,从两次记录中选择一个同时满足声音强度和声音频率条件,且数值较大的测量结果作为最长声时的最终测量结果。
[0054] 最长时间的指标用于训练效果评价时,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监测患者的最长声时是否明显的提高。最长声时指标和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结合用于训练效果评价时,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要求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或最长时间指标中的至少一类指标,有明显的改善。
[0055] 所述的次要评价指标包含:Frenchary构音障碍评价表中的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最大数数能力(MCA)、S/Z比值、响应等级指标中的一种或几种指标的结合。
[0056] 所述的最大数数能力是指一个人在深吸气后,一口气连续说1的最长时间,要求发声的音调与响度控制在舒适水平。最大数数能力指标用于训练效果评价时,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监测患者的最大数数能力是否明显的提高。
[0057] 所述的S/Z比值是指患者在深吸气后,分别发/s/音和/z/音,计算两者最长发声时间的比值。S/Z比值指标用于训练效果评价时,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监测患者的S/Z比值是否明显的提高。
[0058] 所述的响应等级指标包含五个响度等级:耳语声为0-20分贝;轻声为20-40分贝;交谈声为40-60分贝;大声为60-70分贝;喊叫声为70以上分贝。响应等级指标指标用于训练效果评价时,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监测患者的对于低分贝的响应程度是否有明显的提高。专项评定指标和最大数数能力(MCA)、S/Z比值、响应等级指标结合用于训练效果评价时,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要求专项评定指标、最大数数能力(MCA)、S/Z比值、响应等级指标的至少一类指标,有明显的改善。
[0059] 所述的步骤S6中,确定训练前后差异及训练效果的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根据Frenchary构音障碍评价表中的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指标进行评定:对训前发音评估获得的患者评定等级和训后疗效评价获得的患者评定等级进行比较,如果等级降低大于等于2个等级或降低到a级,则评定训练显效,如果等级降低大于等于1个等级,小于2个等级,则评定训练有效,如果等级无变化或等级升高,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如果评定训练显效或者有效,可以进行复训,也可以不进行复训。
[0060] 根据最长声时指标MPT进行评定:判断MPT训练前后改变率,变化率至少达到5%以上,说明有训练效果。
[0061] 其中,MPT训练前后改变率(%)=(MPT训练后-MPT训练前)/ MPT训练前×100%;或者,根据最大数数能力进行评定:判断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前后改变率,如果改变率小于等于5%,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
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前后改变率(%)=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后-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前/ 最大数数能力训练前×100%;
或者,根据S/Z比值进行评定:判断S/Z训练前后改变率,如果改变率小于等于5%,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
S/Z训练前后改变率(%)=S/Z训练后-S/Z训练前/ S/Z训练前×100%;或者,根据响应等级指标进行评定:如果等级增加大于等于2个等级或降低到a级,则评定训练显效,如果等级增加大于等于1个等级,小于2个等级,则评定训练有效,如果等级无变化或等级下降,则评定训练无效,进行复训。
[006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行单次呼吸发音训练和单次基础构音训练后,即可进行训后疗效评价。单次训练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每周的单次训练不超过5次,每个疗程为3周。呼吸发音训练、基础构音训练、训前发音评估和训后疗效评价在背景噪声小于30 dBA的隔音室内进行。
[0063]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字诀”导引术结合基础构音训练,对患者言语时的呼吸控制能力有明显改善,能够全面提高构音能力;
2、结合实时的呼吸气流和发音反馈,提高疗效;
3、结合多媒体演示,提高训练效率,节省人力;
4、简单易行,易于在社区医院和家庭推广,训练不占场地,训练依从性好,为中枢神经病损后运动性构音障碍-呼吸控制异常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简便、价廉的言语康复方法;
5、应用中国传统的运动疗法“字诀”,以病人的自主锻炼为主体,与现代康复理念有很多内在契合点,“字诀”的音气训练法与构音训练的有效结合,突破了言语训练中的呼吸异常的难点问题,弘扬中医优势,将为中医导引术在神经康复训练领域翻开崭新的篇章。
[0064]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