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牙科学 / 牙间隙 / 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及手柄机构操控方法

器轴压式换向的控制方法及手柄机构操控方法

阅读:342发布:2023-03-04

专利汇可以提供器轴压式换向的控制方法及手柄机构操控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与 水 处理 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 饮用水 过滤。本发明公开一种净水器轴压式换向 阀 的控制方法及 手柄 机构操控方法。包括进水口、常开出水口、常闭出水口及轴向 阀体 ,其常开出水口位于轴向阀体壁上,另外两个水口分别位于轴向阀体下端和内壁上,还包括操控口、内控杆、 弹簧 体及 密封件 ;内控杆控制端伸出操控口并与下端水口相对;内控杆套有弹簧体,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内控杆和下部颈部凸台之间;内控杆通过其上的密封件与颈部凸台内腔构成内过水通道的 活塞 杆密封结构,受外 力 作用下移,其上的密封件与颈部凸台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导通进水口与常闭出水口的内过水通道。手柄机构通过在高、低 位置 之间进行切换的下压机构控制内控杆上、下移动。,下面是器轴压式换向的控制方法及手柄机构操控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净器轴压式换向的控制方法,包括进水口(1)、常开出水口(2)、常闭出水口(3)及轴向阀体(5),其常开出水口(2)位于轴向阀体(5)壁上,另外两个水口分别位于轴向阀体(5)下端和内壁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控口、外控轴套(5a)、内控杆(7)、弹簧体(6)及密封件(4);外控轴套(5a)和内控杆(7)的控制端伸出操控口并与下端水口分别位于轴向阀体(5)的上、下两端,并且,外控轴套(5a)内、外侧各设置内、外过水通道,其壁上设置径向过水孔(5d);外控轴套(5a)与轴向阀体(5)之间的外过水通道连通进水口(1)和常开出水口(2),通过外控轴套(5a)移位,改变两者之间密封件(4)与相关水口的相对位置并断开外过水通道;内控杆(7)套有弹簧体(6),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内控杆(7)和下部颈部凸台(5e)之间;内控杆(7)通过其上的密封件(4)与颈部凸台(5e)的内腔构成内过水通道的活塞杆密封结构:内控杆(7)受外作用沿轴向下移,其上的密封件(4)与颈部凸台(5e)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通过径向过水孔(5d)导通连接进水口(1)与常闭出水口(3)的内过水通道,当外力脱开后密封件(4)随内控杆(7)在弹簧体(6)作用下上移复位封闭过水间隙;颈部凸台(5e)或位于轴向阀体(5)上,或位于外控轴套(5a)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和常闭出水口(3)分别位于轴向阀体(5)的内壁上和下端;所述颈部凸台(5e)位于轴向阀体(5)下部;所述外控轴套(5a)设置具有封闭位置的环形密封带(4a);该环形密封带(4a)分别切换隔离进水口(1)与常开出水口(2),以及进水口(1)与径向过水孔(5d)的过水通道:当进水口(1)通过被环形密封带(4a)密封隔离的外过水通道连通常开出水口(2)时,环形密封带(4a)的封闭位置封闭径向过水孔(5d);当环形密封带(4a)随外控轴套(5a)受外力作用转动至进水口(1)与被隔离的径向过水孔(5d)连通时,环形密封带(4a)的封闭位置封闭常开出水口(2);内控杆(7)受外力作用沿轴向下移,其上的密封件(4)与颈部凸台(5e)之间形成过水间隙,导通进水口(1)与轴向常闭出水口(3)的内过水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簧体(6a);所述进水口(1)和常闭出水口(3)分别位于轴向阀体(5)下端和内壁上,并且常闭出水口(3)位于常开出水口(2)的上方;所述颈部凸台(5e)位于外控轴套(5a)上;该第二弹簧体(6a)套在外控轴套(5a)上,其两端分别作用在外控轴套(5a)和轴向阀体(5)下部支架之间;
与内控杆(7)联动的外控轴套(5a)的壁外侧圆周面上设置三层密封件(4),其中上层密封件(4)位于常闭出水口(3)上方;中、下层密封件(4)位于常闭出水口(3)与常开出水口(2)之间;进水口(1)通过位于下层密封件(4)下方的外过水通道连通常开出水口(2);外控轴套(5a)受外力作用沿轴向下移,下层密封件(4)由常开出水口(2)的上侧移至其下侧,上、中层密封件(4)分别位于常闭出水口(3)的上下两侧,中、下层密封件(4)分别位于常开出水口(2)的上下两侧,三层密封件封闭隔离两出水口;与外控轴套(5a)联动的内控杆(7)沿轴向下移,其上的密封件与外控轴套(5a)上的颈部凸台(5e)之间形成过水间隙,连通进水口(1)和内过水通道,并通过径向过水孔(5d)连通常闭出水口(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件(5b)和对应的卡槽(5c);该插件(5b)位于外控轴套(5a)上部;卡槽(5c)位于轴向阀体(5)上;外控轴套(5a)受外力作用沿轴向下移,其插件(5b)插入轴向阀体的卡槽(5c)内并通过旋转轴向限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簧体(6a)、插件(5b)和对应的卡槽(5c);该插件(5b)位于外控轴套(5a)上部;卡槽(5c)位于轴向阀体(5)上;所述进水口(1)、常闭出水口(3)分别设在轴向阀体(5)内壁及其下端;所述颈部凸台(5e)位于外控轴套(5a)上;该第二弹簧体(6a)套在外控轴套(5a)上,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外控轴套的插件(5b)与轴向阀体下部支架之间;外控轴套(5a)的壁外侧圆周面上设置三层密封件(4),其中上、中层密封件(4)位于进水口(1)的上方;下层密封件(4)位于常开出水口(2)的下侧;进水口(1)通过中、下层密封件(4)之间的外过水通道连通常开出水口(2);外控轴套(5a)受外力作用沿轴向下移,其插件(5b)插入轴向阀体的卡槽(5c)内并通过旋转轴向限位,其中层密封件(4)由进水口(1)的上侧移至其下侧,上、中层密封件(4)分别位于进水口(1)的上下两侧,中、下层密封件(4)分别位于常开出水口(2)的上下两侧,并且三层密封件封闭隔离进水口(1)及常开出水口(2);内控杆(7)受外力作用沿轴向下移,其上的密封件与外控轴套(5a)上的颈部凸台(5e)之间形成过水间隙,连通常闭出水口(3)和内过水通道,并通过径向过水孔(5d)连通进水口(1)。
6.一种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包括进水口(1)、常开出水口(2)、常闭出水口(3)及轴向阀体(5);进水口(1)和常开出水口(2)位于轴向阀体(5)壁上并互通;常闭出水口(3)位于轴向阀体(5)下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控杆(7)、弹簧体(6)及密封件(4);内控杆(7)的控制端与常闭出水口(3)分别位于轴向阀体(5)的上、下两端;内控杆(7)通过其上的密封件(4)与颈部凸台(5e)内腔构成内过水通道的活塞杆密封结构:内控杆(7)受正向力作用沿轴向下移或上移,其上的密封件(4)与颈部凸台(5e)之间形成过水间隙,导通连接进水口(1)与常闭出水口(3)的内过水通道,当密封件(4)随内控杆(7)受反向力作用上移或下移复位封闭过水通道间隙;颈部凸台(5e)位于轴向阀体(5)下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替代反向力的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内控杆和轴向阀体之间,在内控杆受正向力作用向下或上移动过程中复位弹簧变形;当正向力脱离内控杆后,受复位弹簧产生的反向力作用的内控杆密封件向上移或向下移动,复位封闭过水通道间隙。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开出水口(2)位于进水口(1)的上方;内控杆(7)受正向力作用带动密封件沿轴向上移,或导通连接进水口(1)与常闭出水口(3)的内过水通道并封闭常开出水口(2),或连接进水口(1)与常闭出水口(3)的内过水通道并导通常开出水口(2)。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控杆(7)控制端或连接设置控制端、铰接端和摆动支点的摆动杠杆提拉装置,或连接轴向提拉装置,其中,该摆动杠杆提拉装置通过铰接端与内控杆(7)活动连接,在控制端施加正、反向力并通过摆动支点带动内控杆(7)相应移动,导通或密封过水通道;设置轴向移动限位的轴向提拉装置至少是手动双向提拉装置或是靠弹簧复位的手动单向提拉装置或电磁提拉装置三者之一的装置,在控制端施加正、反向力带动内控杆相应移动,导通或密封过水通道。
10.一种权利要求1、6或7所述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的手柄机构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7a)的支架套(8a)、带内控杆(7)插接结构的顶推杆(10)、在高、低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轴向下压机构;该轴向下压机构由单向棘轮旋套(13)、单向棘轮外套(14)、位置切换齿轮套(15)、顶推杆(10)、限位上、下支架(11a、11b)、弹簧(12)及支架套(8a)构成;通过相同非转动插接结构(7a)及插接空间与外控轴套(5a)插接并联动的支架套(8a),设置架空和支撑顶推杆(10)的限位下支架(11a),并以套在顶推杆(10)上的弹簧(12)分别作用在顶推杆(10)和限位下支架(11a)之间;单向棘轮旋套(13)通过顶推杆(10)的插接结构(9),与内控杆(7)控制端互插并上、下联动;单向棘轮外套(14)固定在支架套(8a)内,其均布的一组轴向滑轨和一组向下的棘齿分别给出处于轴向滑轨高处的高位置a和处于棘齿咬合低处的低位置b;位置切换齿轮套(15)设置与轴向滑轨配合的滑动结构,并沿单向棘轮外套(14)轴向滑轨轴向移动,位置切换齿轮套(15)下端面均布一组向下齿牙,与沿单向棘轮外套(14)转动并也设置滑动结构的单向棘轮旋套(13)向上的棘齿配合,使单向棘轮旋套(13)单向转动并在高、低位置a、b之间移动,分别对应内控杆的上、下移动的两种位置状态,继而分别控制轴向阀体(5)内进水口与常闭出水口及常闭出水口的通断切换;固定在支架套(8a)上的限位上支架(11b)对位置切换齿轮套(15)的高位置进行限位。

说明书全文

器轴压式换向的控制方法及手柄机构操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深度过滤、净化方面。

背景技术

[0002] 使用开放式滤筒和内置滤胆的净水器具有滤胆更换费用低的优点。然而,它们在应用方面的缺陷以及不足也逐步暴露出来了。通常净水器是通过安装在机座下的滤筒直接放置在厨柜内,在更换滤胆时需要将净水器取出、架空才可以装卸位于下部滤筒中的滤胆,由于装有水的净水器很重,并且受进、出水软管牵扯,很难操作,费费时。对于使用开放式滤筒的内置滤胆,由于设置内螺纹的旋盖尺寸较大并且与筒体密封严密,需要使用专用扳手打开更换内胆。现有开放式滤筒内的内置滤胆都是随滤筒卸下后同水一起倒出来的,操作非常麻烦,至今极少有清洗滤筒内腔的范例。放置净水器的环境通常都比较差,在更换滤胆过程中外泄的水流速太快不易去除,既造成操作不便,还导致浸泡橱柜甚至损坏柜板。由于内置滤胆是串接在净水器中的,更换时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现滤筒漏水现象。由于没有解决上置开放式滤筒的内腔清洗及含有大量杂质的污水排放问题和提取内置滤胆的问题,无法将滤筒与内置滤胆的间隙设置的很小,更难以采用多滤筒下置机座模式。在需要清洗滤筒内腔时需要对进水管路进行点动开关控制,时而进水时而关闭。另外,对于也需要设置一条排放污水的专用排污管路,尤其是具有反冲清洗功能的净水器更需要。该排污管路只有在清洗排污时才开通。为此急需要有结构简单、低成本的手动换向阀方案。上述缺陷及不足致使净水器很难得到更广泛推广和提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及手柄机构操控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及不足。
[0004] 一种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包括进水口、常开出水口、常闭出水口及轴向阀体,其常开出水口位于轴向阀体壁上,另外两个水口分别位于轴向阀体下端和内壁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控口、外控轴套、内控杆、弹簧体及密封件;外控轴套和内控杆的控制端伸出操控口并与下端水口分别位于轴向阀体的上、下两端,并且,外控轴套内、外侧各设置内、外过水通道,其壁上设置径向过水孔;外控轴套与轴向阀体之间的外过水通道连通进水口和常开出水口,通过外控轴套移位,改变两者之间密封件与相关水口的相对位置并断开外过水通道;内控杆套有弹簧体,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内控杆和下部颈部凸台之间;内控杆通过其上的密封件与颈部凸台的内腔构成内过水通道的活塞杆密封 结构:内控杆受正向力作用沿轴向下移,其上的密封件与颈部凸台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通过径向过水孔导通连接进水口与常闭出水口的内过水通道,当正向力脱开后密封件随内控杆在弹簧体作用下上移复位封闭过水间隙;颈部凸台或位于轴向阀体上,或位于外控轴套上。
[0005] 所述进水口和常闭出水口分别位于轴向阀体的内壁上和下端;所述颈部凸台位于轴向阀体下部;所述外控轴套设置分别隔离外过水通道和径向过水口,以及设置封闭位置的的密封件;被密封件密封隔离的外过水通道连通进水口与常开出水口;当密封件随外控轴套受正向力作用转动至进水口与被隔离的外控轴套径向过水口连通时,密封件的封闭位置封闭常开出水口;内控杆受正向力作用沿轴向下移,其上的密封件与颈部凸台之间形成过水间隙,导通进水口与轴向常闭出水口的内过水通道。
[0006] 还包括第二弹簧体;所述进水口和常闭出水口分别位于轴向阀体下端和内壁上,并且常闭出水口位于常开出水口的上方;所述颈部凸台位于外控轴套上;该弹簧体套在外控轴套上,其两端分别作用在外控轴套和轴向阀体下部支架之间;与内控杆联动的外控轴套的壁外侧圆周面上设置三层密封件,其中,上层密封件位于常闭出水口上方;中、下层密封件位于常闭出水口与常开出水口之间;进水口通过位于下层密封件下方的外过水通道连通常开出水口;外控轴套受外力作用沿轴向下移,上、中、下层密封件分别位于常闭出水口及常开出水口的上、下两侧并封闭隔离两出水口;与外控轴套联动的内控杆沿轴向下移,其上的密封件与外控轴套上的颈部凸台之间形成过水间隙,连通进水口和内过水通道,并通过径向过水孔连通常闭出水口。
[0007] 还包括第二弹簧体、插件和对应的卡槽;该插件位于外控轴套上部;卡槽位于轴向阀体上;所述进水口和常闭出水口分别位于轴向阀体下端和内壁上,并且常闭出水口位于常开出水口的上方;所述颈部凸台位于外控轴套上;该弹簧体套在外控轴套上,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外控轴套的插件与轴向阀体的下部支架之间;外控轴套的壁外侧圆周面上设置三层密封件,其中,上层密封件位于常闭出水口上方,中、下层密封件位于常闭出水口与常开出水口之间;进水口通过位于下层密封件下方的外过水通道连通常开出水口;外控轴套受外力作用沿轴向下移,其插件插入轴向阀体的卡槽内并通过旋转轴向限位,其上、中、下层密封件分别位于常闭出水口及常开出水口的上、下两侧,并封闭隔离两出水口;内控杆受正向力作用沿轴向下移,其上的密封件与外控轴套上的颈部凸台之间形成过水间隙,连通进水口和内过水通道,并通过径向过水孔连通常闭出水口。
[0008] 还包括第二弹簧体、插件和对应的卡槽;该插件位于外控轴套上部;卡槽位于轴向阀体上;所述进水口、常闭出水口分别设在轴向阀体内壁及其下端; 所述颈部凸台位于外控轴套上;该弹簧体套在外控轴套上,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外控轴套的插件与轴向阀体下部支架之间;外控轴套的壁外侧圆周面上设置三层密封件,其中,上、中层密封件位于进水口的上方;下层密封件位于常开出水口的下侧;进水口通过中、下层密封件之间的外过水通道连通常开出水口;外控轴套受外力作用沿轴向下移,其插件插入轴向阀体的卡槽内并通过旋转轴向限位,其上、中、下层密封件分别位于进水口及常开出水口的上、下两侧并封闭隔离两水口;内控杆受正向力作用沿轴向下移,其上的密封件与外控轴套上的颈部凸台之间形成过水间隙,连通常闭出水口和内过水通道,并通过径向过水孔连通进水口。
[0009] 一种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包括进水口、常开出水口、常闭出水口及轴向阀体;进水口和常开出水口位于轴向阀体壁上并互通;常闭出水口位于轴向阀体下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控杆及密封件;内控杆的控制端与常闭出水口分别位于轴向阀体的上、下两端;内控杆通过其上的密封件与颈部凸台内腔构成内过水通道的活塞杆密封结构:内控杆受正向力作用沿轴向下移或上移,其上的密封件与颈部凸台之间形成过水间隙,导通连接进水口与常闭出水口的内过水通道,当密封件随内控杆受反向力作用上移或下移复位封闭过水通道间隙;颈部凸台位于轴向阀体下部。
[0010] 还包括替代反向力的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内控杆和轴向阀体之间,在内控杆受正向力作用向下或上移动过程中复位弹簧变形;当正向力脱离内控杆后,受复位弹簧产生的反向力作用的内控杆向上或向下移动,复位封闭过水通道间隙。
[0011] 所述的常开出水口位于进水口的上方;内控杆受正向力作用沿轴向上移至密封件位于进水口和常开出水口之间,导通连接进水口与常闭出水口的内过水通道。
[0012] 所述的内控杆控制端或连接设置控制端、铰接端和摆动支点的摆动杠杆提拉装置,或连接轴向提拉装置,其中,该摆动杠杆提拉装置通过铰接端与内控杆活动连接,在控制端施加正、反向力并通过摆动支点带动内控杆相应移动,导通或密封过水通道;设置轴向移动限位的轴向提拉装置至少是手动双向提拉装置或是靠弹簧复位的手动单向提拉装置及电磁提拉装置三者之一的装置,在控制端施加正、反向力带动内控杆相应移动,导通或密封过水通道。
[0013] 一种权利要求1或6、7所述净水器轴压式换向阀的控制方法的手柄机构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的支架套、带内控杆插接结构的顶推杆、在高、低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轴向下压机构;该轴向下压机构由单向棘轮旋套、单向棘轮外套、位置切换齿轮套、顶推杆、限位上、下支架、弹簧及支架套构成;与设置相同非转动插接结构,并围绕其设置对应支架套插接空 间的外控轴套插接并联动的支架套,设置架空和支撑顶推杆的限位下支架,并以套在顶推杆上的弹簧分别作用在两者之间;单向棘轮旋套通过顶推杆的插接结构,与内控杆控制端互插并上、下联动;单向棘轮外套固定在支架套内,其均布的一组轴向滑轨和一组向下的棘齿分别给出处于轴向滑轨高处的高位置a和处于棘齿咬合低处的低位置b;位置切换齿轮套设置与轴向滑轨配合的滑动结构,并沿单向棘轮外套的轴向滑轨轴向移动,其下端面均布一组向下齿牙与沿单向棘轮外套转动,并且也设置滑动结构的单向棘轮旋套向上棘齿配合,使其单向转动并在高、低位置a、b之间移动;轴向阀体内的活塞杆密封结构的封闭及导通位置分别对应单向棘轮旋套的高、低位置a、b;固定在支架套上的限位上支架对位置切换齿轮套的高位置进行限位。
[0014] 所述的非转动插接结构是用于手柄机构与轴向换向阀的外控轴套或旋盖插接旋转联动。该非转动插接结构或是多边形插接结构,或是偏心定位销插接结构,或是异形插接结构。
[0015] 所述的外控轴套设置与手柄机构支架套插接配合的非转动插接结构,并围绕其设置对应支架套的插接空间;所述的手柄机构通过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的支架套与外控轴套插接配合并联动;该联动至少包括轴向移动或转动二者之一的移动。
[0016] 包括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并围绕其设置对应支架套插接空间的内置旋盖及对应的滤筒;该内置旋盖通过非转动插接结构与支架套插接配合,继而通过手柄机构旋转联动与滤筒连接配合。
[0017] 对于无需带动外控轴套旋转联动的手柄机构支架套,主要作用在于手柄机构与轴向阀体5的的插接定位,以便手柄机构的轴向移动部件与内控杆同心插接联动。该支架套,既可以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可转动的同心插接结构。而对于需要带动外控轴套旋转联动的手柄机构支架套,只能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
[0018] 本发明与现有净水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解决了采用“下置机座”和“小口径滤筒”及“滤腔清洗”结构引起的内置旋盖与滤筒的便捷连接、滤腔腔壁清洗排水、过水管路的换向及反冲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机器相关结构简单、重量轻、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省力;采用同一手柄机构解决管路换向、滤筒清洗点动供水及排水、专用管路控制排污、便捷开启滤筒内置旋盖、与提手之间的连接或分离操作简便快捷。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采用带轴向下压机构的手柄机构和具有内控杆和外控轴套的轴压式换向阀连接配合原理示意图。
[0020] 图1包括第一种轴向换向阀结构和配套手柄机构结构。
[0021] 轴向换向阀结构中,轴向阀体5壁上设置进水口1、常开出水口2,其下部设置颈部凸台5e,以及常闭出水口3;其上端设置操控口。外控轴套5a及内置的内控杆7位于轴向阀体5的腔内,并且各自的上部控制端伸出轴向阀体5上部操控口。外控轴套5a内、外侧各设置内、外过水通道,其壁上设置连通内过水管路的径向过水孔5d,其轴套外圆周面上设置环形密封带4a;介于外控轴套5a和轴向阀体5之间,并被外控轴套5a和轴向阀体5径向密封的环形密封带4a,设置连通进水口1与常开出水口2的过水槽孔,和连通外控轴套5a径向过水孔
5d的通孔,以及用于封闭常开出水口2的封闭位置。在环形密封带4a上、下两侧的外控轴套
5a外圆周面上各设保安密封件4。内控杆7上套有弹簧体6,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内控杆7和下部颈部凸台5e之间。内控杆7及其上的密封件4与颈部凸台5e构成内过水通道的活塞杆密封结构。外控轴套5a控制端的外侧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7a,以便与手柄机构8插接并旋转联动。
[0022] 手柄机构结构中,支架套8a内侧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7a,与外控轴套5a控制端的外侧非转动插接结构7a对应插接。
[0023] 顶推杆10随单向棘轮旋套13轴向及旋转联动。位于其下部的插接结构9与顶推杆10a连接构成一体,其下端设置与内控杆7互套的内套。顶推杆10为上大下小的变径顶推杆
10并套有弹簧12,其下部穿过支架套8a上的限位下支架11a。该弹簧12的上端与顶推杆10环形凸台的下端接触配合,其下端与限位下支架11a接触配合。后者与限位上支架11b作为轴向下压机构限位件11的具体结构,限制位置切换齿轮套15及单向棘轮旋套13的轴向移动高、低位置。
[0024] 轴向下压机构是由带轴向槽轨的单向棘轮外套14、沿单向棘轮外套14转动的单向棘轮旋套13、沿单向棘轮外套14轴向槽轨移动的位置切换齿轮套15、顶推杆10、弹簧12、限位上、下支架11a、11b及支架套8a构成。插接结构9通过顶推杆10与单向棘轮旋套13联动。该单向棘轮旋套13由上、下两部分结构构成,其上部套在位置切换齿轮套15内;其下部围绕凸台均布六个向上的齿牙,并且在该凸台外侧另均布三个带凸条c的棘齿。单向棘轮旋套13与位置切换齿轮套15各自的六个齿互相上、下对应,并且都位于固定在支架套8a上的单向棘轮外套14内,并与其配合。按钮16套在位置切换棘轮杆15的上端,便于操控位置切换齿轮套15。
[0025] 单向棘轮外套14均布的向下棘齿齿尖和轴向槽轨高处分别给出两组高、低不同的切换位置:三个对应连通轴向滑槽高处的切换高位置a和三个对应低位棘齿齿尖的切换低位置b。单向棘轮旋套13下移并单向旋转至低位置b,对应内控杆7下移至导通位置;其旋转上移至单向棘轮旋套带凸条c的棘齿处于轴 向槽轨内的高位置a,对应内控杆7封闭位置。此时,手柄机构8仍通过非转动插接结构7a,与外控轴套5a保持对应轴向配合。
[0026] 图2是本发明采用单向棘轮旋套、位置切换齿轮套、带轴向槽轨的单向棘轮外套的轴向下压机构连接切换原理展开示意图(a处)。
[0027] 图2中,单向棘轮外套14的轴向滑轨为沿内壁圆周面均布的三条轴向槽轨。
[0028] a处为单向棘轮旋套13的棘齿切换高位置;b处为其棘齿切换低位置;e处为位置切换齿轮套15向下的六个齿,与单向棘轮旋套13的六个向上的齿之间处于非完全咬合状态。上、下配合的单向棘轮旋套13和位置切换齿轮套15圆周端面均布设置六对上、下咬合的齿牙。两部件位于单向棘轮外套14内,在单向棘轮旋套13的六个向上齿牙外侧等间隔设置三个带凸条滑动结构c的棘齿,其齿尖与向上齿牙的齿尖对齐。固定在支架套8a上的单向棘轮外套14的向下棘齿,沿内圆周面等间距分别设置三组棘轮切换高、低位置a、b,其中,每个棘轮切换高位置a对应一个轴向滑槽。单向棘轮外套14的上端设有限位上支架11b对位置切换齿轮套15进行轴向高处限位,避免其从上端跑出。位置切换齿轮套15沿圆周面对应齿尖均布的凸台d与单向棘轮外套14内的轴向滑轨对应,并且错开一个对应位置。棘轮旋套13三个带凸条滑动结构c的棘齿处于单向棘轮外套14的轴向滑槽内时,该单向棘轮旋套13处于高位置a。
[0029] 图3是本发明采用单向棘轮旋套、位置切换齿轮套、带轴向凸轨的单向棘轮外套的轴向下压机构连接切换原理展开示意图(b处)。
[0030] 图3中,单向棘轮外套14的轴向滑轨为沿内壁圆周面均布的三条轴向凸轨f。固定在支架套8a上的单向棘轮外套14的向下棘齿位于轴向凸轨的下端,沿内圆周端面等间距分别设置两组棘轮切换高、低位置a、b,其中,高位置a对应轴向凸轨;低位置对应向下棘齿。单向棘轮外套14的上端设有限位上支架11b对位置切换齿轮套15进行轴向高处限位,避免其从上端跑出。位置切换齿轮套15圆周端面均布向下的六个齿牙,与单向棘轮旋套13的六个向上的棘齿咬合,并在齿根处间隔设置三条与导向凸滑f配合的滑槽g。单向棘轮旋套13的六个向上棘齿的齿根等间隔设置三条与导向凸轨f配合的滑槽g;其下端设置内套13a。当单向棘轮旋套13的棘齿齿根与单向棘轮外套14的向下棘齿咬合配合时处于低位置b;当单向棘轮旋套13的棘齿齿根与单向棘轮外套14的向下棘齿咬合配合时的滑槽g连同位置切换齿轮套15的滑槽g一起与单向棘轮外套14的轴向凸轨f配合并位于高处时处于高位置a。单向棘轮旋套13设置内套13a用于与顶推杆10a联动配合并承受弹簧12的顶推作用。
[0031] 图4是本发明采用与第二种手柄机构插接配合,具有内控杆和外控轴套的第二种轴压式换向阀结构连接配合原理示意图。
[0032] 图4包括第二种轴向换向阀结构和配套的第二种手柄机构结构。
[0033] 在所述的轴向换向阀结构中,外控轴套5a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7a作为与手柄机构8插接并联动的非转动插接结构7a。第二弹簧体6a套在外控轴套5a上,其两端分别作用在外控轴套5a和轴向阀体5下部支架之间;进水口1是位于轴向阀体5下端的轴向水口;常闭出水口3设在轴向阀体5内壁上并位于常开出水口2的上方;颈部凸台5e位于外控轴套5a上;与内控杆7联动的外控轴套5a的壁外侧圆周面上设置三层密封件4,其中,上层密封件4位于常闭出水口3上方;中、下层密封件4位于常闭出水口3与常开出水口2之间;进水口1通过位于下层密封件4下方的外过水通道连通常开出水口2。
[0034] 在所述的手柄机构8结构中,手柄机构8的支架套8a也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7a,与外控轴套5a的非转动插接结构7a的对应插接。手柄机构的支架套8a壁上设置的两个壁孔8b。作为插接结构9的插孔件9b,沿支架套壁孔8b导向结构往复移动,其前端可以伸出支架套的壁孔8b。在导向结构的后端设置限位挡11c限制插孔件9b的回缩复位位置。与插孔件
9b后端接触配合的挤压顶推杆10a作为顶推件10与插孔件9b后端及限位挡块11c活动接触配合,其下端插接件10b穿过插孔件9b后端及限位挡块11c之间,与内控杆7的顶端对应。内控杆7的活塞杆密封结构,以及内过水通道结构仍保留图1结构。
[0035] 单向棘轮旋套13与位置切换齿轮套15、单向棘轮外套14、弹簧12、按钮16等结构、相互连接配合关系与图1~3中的相应部件相同。在此基础上,挤压顶推杆10b的上端套在单向棘轮旋套的内套13a中,并沿轴向随单向棘轮旋套13上、下移动,该单向棘轮旋套13低位置b对应内控杆7下移处于导通位置,以及插孔件9b伸出;其高位置a对应内控杆7上移复位并处于封闭位置,以及插孔件9b的复位位置。此时,手柄机构8仍通过非转动插接结构7a,与外控轴套5a保持对应轴向配合。
[0036] 图5是本发明采用与手柄机构插接配合,具有内控杆和外控轴套的轴压式换向阀的第三种结构及连接配合原理示意图。
[0037] 图5中,插件5b位于外控轴套5a上部;卡槽5c位于轴向阀体5上。进水口1是位于轴向阀体5下端的轴向水口;常闭出水口3设在轴向阀体5内壁上并位于常开出水口2的上方;颈部凸台5e位于外控轴套5a上;弹簧体6a套在外控轴套5a上,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外控轴套的插件5b与轴向阀体5的下部支架之间。外控轴套5a的壁外侧圆周面上设置三层密封件4,其中,上层密封件4位于常闭出水口3上方,中、下层密封件4位于常闭出水口3与常开出水口
2之间;进水口1通过位于下层密封件4下方的外过水通道连通常开出水口2。内控杆7的活塞杆密封结构,以及内过水通道结构仍保留图1结构。
[0038] 与外控轴套5a和内控杆7插接配合并联动的手柄机构8仍保留图1或图4 所示的结构。
[0039] 图6是本发明采用与手柄机构插接配合,具有内控杆和外控轴套的轴压式换向阀的第四种结构及连接配合原理示意图。
[0040] 图6中,插件5b位于外控轴套5a上部;卡槽5c位于轴向阀体5上;常闭出水口3是位于轴向阀体5下端的轴向水口;进水口1设在轴向阀体5内壁上并位于常开出水口2的上方;颈部凸台5e位于外控轴套5a上;弹簧体6a套在外控轴套5a上,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外控轴套的插件5b与轴向阀体下部支架之间;外控轴套5a的壁外侧圆周面上设置三层密封件4,其中,上、中层密封件4位于进水口1上方,下层密封件4位于常开出水口2下方;进水口1通过中、下层密封件4之间的外过水通道连通常开出水口2。内控杆7的活塞杆密封结构,以及内过水通道结构仍保留图1结构。
[0041] 与外控轴套5a和内控杆7插接配合并联动的手柄机构8仍保留图1或图4所示的结构。
[0042] 图7是本发明采用与手柄机构插接配合,具有内控杆的轴压式换向阀的结构及活动原理示意图。
[0043] 图7中,进水口1和常开出水口2位于轴向阀体5壁上并互通;内控杆7的控制端与常闭出水口3分别位于轴向阀体5的上、下两端;套在内控杆7上的弹簧体6的两端分别作用于内控杆7和下部颈部凸台5e之间;内控杆7通过其上的密封件4与颈部凸台5e内腔构成内过水通道的活塞杆密封结构。
[0044] 与内控杆7插接配合并联动的手柄机构8仍保留图1或图4所示的结构,只是支架套8a通过非转动插接结构7a与轴向阀体5插接配合。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实施例1。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内控杆7和外控轴套5a的上部控制端伸出轴向阀体5上部的操控口。位于外控轴套5a上的环形密封带4a的过水槽孔作为密封隔离的外过水通道,连通进水口1与常开出水口2;其上的通孔连通外控轴套的径向过水孔5d。通过转动外控轴套5a的控制端使其转动移位,改变其上环形密封带4a与进水口1和常开出水口2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使连通外控轴套的径向过水孔5d的通孔对接进水口1。同时,通过环形密封带4a的封闭位置封闭常开出水口2,便实现对原有的常开出水管路的关闭。在此基础上,按下内控杆7的控制端使其沿轴向下移,其内控杆下部活塞头7b上的密封件4与颈部凸台5e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导通轴向阀体5下端的常闭出水口3与内过水通道,并通过径向过水孔5d及通孔连通进水口1。当脱开施加在内控杆7控制端上的正向力后,密封件4随内控杆7在弹簧体6作用下上移复位封闭过水间隙。此时,进水口1连通的内过水通道处于封闭状态。
[0046] 考虑到位于内过水通道末端的常闭出水口3处于常闭状态,只是在需要对滤筒进行清洗排水或对内置滤胆进行反冲清洗的时候才需要开启,因此将内过水通道的开关控制机构设置成由操作人控制的点动机构,以便于根据清洗情况随意控制过水量。
[0047] 作为改进,将轴向阀体5,以及内控杆7和外控轴套5a三部件向上延伸,以便于设置在下置机座及上置开放式滤筒模式的净水器上表面,让操作者俯视滤腔并通过设在滤筒旁的轴压式换向阀的操控端便捷控制清洗过程,从而实现更人性化设置。
[0048] 实施例2。在图1所示实施例1的基础上,配置手柄机构8,其结构如图1中所示的手柄机构的结构。在轴压式换向阀外控轴套5a控制端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7a及支架套8a插接空间。将手柄机构8的支架套8a内侧设置的非转动插接结构7a与轴压式换向阀外控轴套5a控制端外侧的非转动插接结构7a相互插接,以防止两部件相互转动,同时,手柄机构8的插接结构9与内控杆7的控制端互插,从而通过手柄机构控制外控轴套5a和内控杆7。
[0049] 手柄机构8以轴向阀体5a为依托,通过支架套8a与外控轴套5a控制端互插并在需要时带动其旋转,切换进水口1与常开出水口2的通断。当手柄机构8通过非转动插接结构7a与外控轴套5a相互插接联动时,其内置的插接结构9与内控杆7的控制端也互插联动,构成由图1、2组合的结构。
[0050] 位置切换齿轮套15沿圆周面对应齿尖均布的凸台d与单向棘轮外套14内的轴向滑槽对应,并且错开一个对应位置使其与单向棘轮旋套13向上棘齿配合时出现非完全咬合状态e。位置切换齿轮套15借助于圆周面上均布的凸台d插入单向棘轮外套14的轴向滑槽内,并上、下移动。当单向棘轮旋套13三个带凸条c的棘齿处于单向棘轮外套14的轴向滑槽内时,该单向棘轮旋套13处于高位置a。此时,位置切换齿轮套15向下的六个齿与单向棘轮旋套13的六个向上的齿之间处于非完全咬合状态e。按钮16套在位置切换棘轮杆15的上端,便于操控位置切换齿轮套15。
[0051] 按下手柄机构8中央的按钮16,位置切换齿轮套15沿固定在支架8a上的单向棘轮外套14的轴向滑轨向下移动,推动与其处于非完全咬合状态e的单向棘轮旋套13也相应向下移动,直至其棘轮齿尖低于单向棘轮外套14下端时处于完全咬合:在弹簧12向上回弹力的作用下,单向棘轮旋套13的棘轮齿尖摆脱位置切换齿轮套15向下齿牙和单向棘轮外套14轴向槽轨的限制,由最低位置向上旋动过渡到与单向棘轮外套14向下棘齿的咬合配合,并继续旋转至单向棘轮外套14向下的棘齿齿根处即切换低位置b。在此过程中插接结构9随单向棘轮旋套13和与其联动的顶推件10向下移动。内控杆7也随插接结构9向下移动至导通位置并导通内过水通道。此时,按钮16位于提取手柄机构8的低位。
[0052] 再次按下按钮16,使位置切换齿轮套15沿固定在支架8a上的单向棘轮外套14的导向槽轨向下移动,推动与其处于非完全咬合状态e的单向棘轮旋套13也相应向下移动,直至其棘轮齿尖低于单向棘轮外套14下端时旋转与单向棘轮外套14完全咬合并沿该咬合配合面移动:在卡位弹簧12向上回弹力的作用下,进入单向棘轮外套14轴向槽轨内并移动至高位即到达切换高位置a。在此过程中,内控杆7随插接结构9随变径顶推杆10a先向下移动,再在弹簧12回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由导通位置回到封闭位置。按钮16和位置切换齿轮套15回到高位。
[0053] 在实施例2中,悬空的插接结构9通过顶推杆10与单向棘轮旋套13联动。其中,顶推杆10与单向棘轮旋套13之间,既可以采用同时具有旋转及轴向联动结构的两部件轴向互套插接模式,或者采用相互连接为一体的结构模式,满足两部件轴向下移和旋转联动需要,还可以采用只具有轴向联动结构的两部件轴向互套插接模式。
[0054] 位置切换齿轮套15与单向棘轮旋套13错开一个对应位置,是为了在两者咬合配合面设置非完全咬合状态e,有利于两者在最低处配合的脱开及对单向棘轮旋套13的导向,使其顺利过渡至与单向棘轮外套14向下棘齿的咬合配合上。
[0055] 作为上述轴向下压机构的简化结构,可以将位置切换齿轮套15沿圆周面对应齿尖均布的凸台d与单向棘轮外套14内的轴向滑轨槽对应并取消错开的一个对应位置,即保持向下的齿牙与位于轴向滑轨槽轨内的单向棘轮旋套13向上棘齿的完全咬合,从而避免出现两者咬合时出现非完全咬合状态e。
[0056] 实施例3。图1、3示出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即采用轴向凸轨的轴向下压机构与图1所示的轴压式换向阀结构配合。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保持插接结构9、顶推杆10、限位下支架11a及支架套8a的结构,以及高、低位置a、b的设置及切换原理都不变,只是改变轴向下压机构的结构,即改变切换齿轮套15、单向棘轮旋套13及单向棘轮外套14的结构,使得轴向下压机构尤其是单向棘轮外套14的结构更为简单。
[0057] 设置滑槽g的单向棘轮旋套13通过内套13a与顶推杆10联动配合并承受弹簧12的顶推作用。
[0058] 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采用图1~3所示的两种下压机构之一的手柄机构,与图4所示的轴压式换向阀结构配合构成的新实施方案。
[0059] 手柄机构8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7a的支架套8a与轴向阀体5的控制端插接配合定位,其下压机构顶推杆10下部的插接结构9与内控杆7互套配合。按下按钮16使顶推杆10随单向棘轮旋套13移至低位置b,相应的内控杆7沿轴向下移到导通位置,内控杆7下部活塞头7b上的密封件4与外控轴套5a上的 颈部凸台5e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连通内过水通道。与内控杆7联动的外控轴套5a也随之下移。位于外控轴套5a上的上、中、下层密封件4随外控轴套5a下移,分别位于常闭出水口3及常开出水口2的上、下两侧,相应封闭隔离常闭出水口3和常开出水口2。进水口1经内过水通道并通过径向过水孔5d连通常闭出水口3。
[0060] 再次按下按钮16使顶推杆10随单向棘轮旋套13回到高位置a,相应脱开施加在内控杆7控制端上的正向力后,密封件4随内控杆7在弹簧体6作用下上移至封闭位置复位并封闭过水间隙。此时,进水口1连通常闭出水口3。
[0061] 作为改进,可以将内控杆7下部的“一字型”活塞头7b设置成“T字形”活塞头7c,并将设置在“一字型”活塞头7b外圆周面上的密封件4,改为设置在“T字形”活塞头7c上端面的密封垫4b。对于采用下端轴向进水口模式的轴向换向阀5结构,采用端面密封结构可以借助于进水口1中的水压,使其在轴向换向阀5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0062] 作为实施例4派生的特例,可以通过手柄机构8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7a的支架套8a与同样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7a的轴向阀体5的外控轴套5a进行插接联动配合,并通过下压手柄机构8驱动外控轴套5a和内控杆7下移,对与进水口1连接的两个出水口进行切换,实现改变流经轴向换向阀的过水方向的目的。此时,由于内控杆7与外控轴套5a联动,因此可以省略手柄机构8的下压机构,以及按钮16,直接通过外控轴套5a控制内控杆7的活塞杆密封动作。
[0063] 为了便于操控,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轴向阀体5和外控轴套5a上分别设置卡槽5c和插件5b。手柄机构8通过非转动插接结构7a与外控轴套5a插接后,带动外控轴套5a的插件5b插入轴向阀体的卡槽5c内并通过旋转轴向限位实现位,从而使得轴向换向阀处于并保持常开出水口2管路封闭的状态。外控轴套5a与轴向阀体5既可以沿轴向下移至其插件5b插入轴向阀体的卡槽5c内并通过旋转轴向限位实现锁位,也可以在原轴向配合位置上通过直接旋转至外控轴套的插件5b插入轴向阀体的卡槽5c内实现轴向限位和锁位。当需要轴向换向阀恢复到常开出水口管路导通状态时,手柄机构8带动外控轴套5a反向旋转,使其上的插件5b退出卡槽5c并恢复原位,相应进水口1通过外过水通道连通常开出水口2。
[0064] 实施例5。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采用图1~3所示的手柄机构与图5、6所示的轴压式换向阀结构配合构成的新实施方案。
[0065] 图5和图6示出了相同控制模式下的两种水口控制结构。手柄机构8通过非转动插接结构7a与外控轴套5a插接后,带动外控轴套5a沿轴向下移至其插件5b插入轴向阀体的卡槽5c内并通过旋转轴向限位实现锁位,并使轴向换向阀处于关闭状态,并且通过内过水通道中的活塞杆密封结构和径向过水口5d 控制进水口1与常闭出水口3之间的通、断。在图5所述的结构中,通过改变下密封件4与常开出水口2的相对关系控制连通进水口和常开出水口之间的外过水通道的通、断。在图6所述的结构中,通过改变中密封件4与进水口1和常开出水口2的相对关系控制连通进水口和常开出水口之间的外过水通道的通、断。
[0066] 实施例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采用具有单内控杆7手柄机构与图7所示的轴压式换向阀结构配合构成的实施方案。
[0067] 图7示出由活塞杆密封结构及内过水通道控制的轴向换向阀的两种水口切换模式:第一种进水口1与常开出水口2连通,封闭常闭出水口3的常规过水模式;第二种进水口1与常闭出水口3和常开出水口2同时连通的清洗过水模式。对于采用出水龙头控制出水的净水器,可以借助于图7所示控制结构达到实施例1~5中切换常开出水口2和常闭出水口3的功能,由常闭出水口3排水。
[0068] 此外,在柜下机型的净水器上将该轴向换向阀设置在出水管路中,用于在关闭进水管路阀的情况下排出滤筒内的水。此时,由于连接常开出水口的管路另一端连接位于水槽上的水龙头,该出水管路中的水位无法高于滤筒中的水位并由水龙头流出。因此,滤筒内的水只能从相对位置较低的开启的常闭出水口及其管路排水。常开出水口及其管路中的水高于常闭出水口及其管路水位的部分也会从常闭出水口及其管路排出,其余部分则在关闭常闭出水口并开启进水管路阀门运行过程中由水龙头排出。
[0069] 作为实施例6的另一种模式,将进水口1与常闭出水口3的位置互换,即将进水口1设在轴向阀体5的下端口处,并将常闭出水口3设在常开出水口2上方,其他结构不变,同样可以具有相同的功能。
[0070] 实施例7。作为实施例6的派生结构,还可以将常开出水口2设置在位于轴向阀体5内壁进水口1的上方,常闭出水口3位于轴向阀体5下端口处,通过内控杆活塞杆密封结构上、下移动,构成对内过水通道的封闭及导通的三种水口切换模式:第一种进水口1与常开出水口2连通,封闭常闭出水口3的常规过水模式;第二种进水口1与常闭出水口3连通,并封闭常开出水口2的清洗过水模式;第三种进水口1与常闭出水口3和常开出水口2同时连通的清洗过水模式,同样可以实现进水口与常开出水口及常闭出水口之间的通断关系的换向切换。在实施例7中,活塞杆密封结构及内过水通道控制轴向换向阀。
[0071] 在采用单内控杆7控制进水口1与常开出水口2、常闭出水口3的导通切换模式下,所述的常开出水口2位于进水口1的上方;内控杆7受正向力作用沿轴向上移至密封件4位于进水口1和常开出水口2之间,既可以导通进水口1与常闭出水口3之间过水通道的同时封闭常开出水口2,也可以实现进水口1与常闭出水口3和常开出水口2同时连通。
[0072] 在上述单内控杆控制轴压式换向阀模式中,所述的内控杆7控制端或连接设置控制端、铰接端和摆动支点的摆动杠杆装置,或连接轴向提拉装置,或连接电磁铁装置,其中,该摆动杠杆装置通过铰接端与内控杆7活动连接,在控制端施加正向力并通过摆动支点带动内控杆7上、下移动,使得摆动杠杆绕摆动支点摆动,位于摆动杠杆绕摆动支点另一侧的铰接端与内控杆7控制端活动连接,带动内控杆7沿轴向阀体5的轴向相应上、下移动,控制轴压式换向阀相关水口的切换。
[0073] 此外,设置轴向移动限位的轴向提拉装置至少是电磁铁装置或手动提拉装置二者之一的装置,其作用都是带动内控杆7控制端上、下移动,控制轴压式换向阀相关水口的切换。
[0074] 当采用单向提拉装置的轴压式换向阀控制模式时,以复位弹簧代替复位的施加反向力,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对于下压内控杆导通模式,内控杆套有弹簧体,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内控杆和下部颈部凸台之间;当施加的向下正向力撤离内控杆后,内控杆在该弹簧作用下自动复位,位于其上的密封件密封进水口与常闭出水口之间的过水通道。二是对于上提压内控杆导通模式,内控杆套有弹簧体,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内控杆和轴向阀体之间;当施加的向上外力撤离内控杆后,内控杆在该弹簧作用下自动复位,位于其上的密封件密封进水口与常闭出水口之间的过水通道。而且对于第二种情况,还可以将固定轴向阀体的机座视为轴向阀体的一部分,将复位弹簧体分别作用于内控杆和机座之间,以便于设计轴压式换向阀结构。所述的单个电磁铁提拉装置也属于单向提拉装置,不仅包括原本伸出、通电后电磁铁芯向上收缩的开启内过水通道的向上提拉的电磁铁提拉装置,而且还包括原本收缩、通电后电磁铁芯向下伸出的开启内过水通道的“向下提拉”的电磁铁提拉装置。
[0075] 在上述采用提拉活塞杆控制进水口与常通出水口或常闭出水口之间导通切换的实施例中,活塞杆的上、下移动或采用通过电动开关控制电磁铁提拉活塞杆并借助于弹簧复位的电控装置,或采用机械控制提拉及弹簧复位装置,如采用竖直提拉机构,或采用摆动杠杆机构提拉活塞杆。
[0076] 在污水排放过程中,常通出水口既可以被完全封闭。此外,也可以将该状态下的常通出水口设计成处于半封闭状态,或者不封闭状态,以便于将此前所进行的滤胆反冲时,水龙头管路中残存的污水排出。由于净水龙头位置较高,并且排放污水时机器进水管路处于关闭状态,换向阀进水口水压较低,不影响机器排放污水。
[0077] 上述各施实例中,内控杆7受外力作用沿轴向移动,其上密封件4与颈部凸台5e之间形成的过水间隙。该密封件4即可以位于内控杆7与颈部凸台5e内壁之间,也可以位于内控杆7与颈部凸台5e的轴向端面之间。如所述的密封 件4作用于颈部凸台5e的下端面,或作用于颈部凸台5e的上端面。
[0078] 在上述相关的实施例中,对于无需带动外控轴套5a旋转联动的手柄机构8支架套8a,主要作用在于手柄机构8与轴向阀体5的的同轴插接定位,以便轴向移动部件与内控杆7同心插接联动。该支架套8a,既可以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7a,也可以设置成可转动的同心插接结构。而对于需要带动外控轴套5a旋转联动的手柄机构8支架套8a,只能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7a。
[0079] 之所以在手柄机构设置非转动插接结构7a,是为了与外控轴套5a插接配合并轴向及旋转联动,同时为与内控杆插接进行定位。
[0080] 上述各相关实施例中所述的非转动插接结构7a除正五边形插接结构外,还可以是定位销插接结构,或是异形插接结构,或是设置在支架套8下端面上的凹凸结构。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只要都是为了用于手柄机构与轴向换向阀的外控轴套5a插接旋转联动,都视为非转动插接结构7a。
[0081] 作为上述相关实施例的派生结构,单向棘轮外套14设置的轴向滑轨个数除所述的三滑轨外,还可以是四滑轨等其他结构,只需满足单向棘轮旋套13在与切换齿轮套15的切换旋转过程中,交替处于高、低切换位置a、b上,相应切换齿轮套15、单向棘轮旋套13及单向棘轮外套14的结构与图2、3的结构相似,只是各部件上均布的齿数不同。
[0082]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各实施例中的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构成新的实施技术方案,并且同样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