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行器

阅读:974发布:2020-05-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助行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创造提供一种 助行器 ,所述助行器包括车座、 扶手 、高度 调节管 、主体 支撑 管、连接架和 车轮 ,所述扶手位于车座边缘,车座底部与高度调节管顶部相连,高度调节管底部与主体支撑管 螺栓 连接,车轮通过连接架与肢体支撑管相连,所述车轮为3个或4个,所述车轮类型为PU轮或金属万向轮。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帮助使用者减轻关节负担,适用于因下肢关节病痛或股骨头 坏死 倾向等外伤造成的行走困难人员,帮助其站立行走,提高 生活 质量 。同时也适用于中老年人对腿部特别是 膝关节 损伤的 预防 ,在平时行走时使用,减轻膝盖负担。,下面是一种助行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座、扶手、高度调节管、主体支撑管、连接架和车轮;所述扶手位于车座边缘,车座底部与高度调节管顶部相连,高度调节管底部与主体支撑管螺栓连接,主体支撑管通过连接架与车轮相连,所述车轮为3个或4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个车轮包括1个前轮和2个后轮,所述的2个后轮之间通过后轮车轴相连;所述的后轮车轴与所述主体支撑管之间通过加强筋相连,所述的两个后轮之间的宽度为30±3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个车轮包括1个前轮和2个后轮,所述的2个后轮之间通过后轮车轴相连;前轮连接架通过加强筋分别与两个后轮连接架相连,所述的两个后轮之间的宽度为30±3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个车轮分为2个前轮和1个后轮,所述2个前轮之间通过前轮车轴相连,前轮连接架与车前轮轴相连,同时前轮连接架通过加强筋与后轮连接架相连,所述的两个前轮之间的宽度为25±3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个车轮分为a轮、b轮、c轮和d轮;所述的a轮与b轮之间夹为60度,所述的b轮与c轮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所述的c轮与d轮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的d轮与a轮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个车轮分为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所述的两个前轮之间通过前轮车轴相连,所述的两个后轮之间通过后轮车轴相连,所述的前轮连接架与前轮车轴相连,所述的后轮车轴通过加强筋与主体支撑管相连,所述的两个前轮之间的宽度为25±3cm,所述的两个后轮之间的宽度为30±3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个车轮分为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所述的两个前轮之间通过前轮车轴相连,所述的两个后轮之间通过后轮车轴相连,所述的前轮连接架与前轮车轴相连,所述的前轮连接架通过加强筋与后轮连接架相连,所述的两个前轮之间的宽度为25±3cm,所述的两个后轮之间的宽度为30±3cm。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座顶部距离地面高度为85±10cm,所述的支撑管顶部距离地面高度为60±5cm,所述助行器整体长度为
60±5cm。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车轴和后轮车轴为管状车轴或菱形车轴。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为PU轮或万向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助行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创造属于一种伤病者行走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下肢障碍者行走辅助的助行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年长者,年长者由于身体平衡及反应的退化,行走方面需要更多的帮助;另一方面,一些由于患病而造成下肢行走障碍的人士,也需要行走方面的帮助。为此,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的助行设备。
[0003] 据了解,在德国,50%以上的60岁老人出行需要使用一种带有四个轮子、类似小型手推车的助行器。助行器除了能方便老人行走,还配备了坐垫和车筐,成为老人上街的好帮手。为了保证老人们的安全,德国政府规定,行动不便的老人只能凭借助行器“驾照”到医院或医疗用品商店购买助行器,保险公司会为其全额报销。而没有“驾照”的老人买助行器,就要承担全部费用,约为300欧元(约合人民币2100元),因此,老人们都会到医院进行理论和实践各两小时的免费助行器培训。首先,医院的治疗师会对老人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强调出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比如,如何启动和停止助行器、如何调节助行器坐垫的高度、如何选择助行器的轮胎、如何带着助行器上公交车等。同时,治疗师还会培训老人们在使用助行器时的身体姿势以及出现意外时如何避险等。然后,老人们会在医院内的练习场上,实际操作助行器。练习场上除了有交通标识、弯道,还有草地、上下坡、石子路等模拟场景。最后,老人会在医院治疗师和当地交通局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驾驶”助行器的考试,考试合格后获得助行器“驾照”。德国各个联邦州目前都在完善法规,要求医院和医疗用品商店拒绝向没有“驾照”的老人出售助行器。同时,各地交通局还会抽查大街上老人们的“驾驶”技术,若发现技术不合格,会要求其重新培训。可见从全球度来看,老年人使用助行器,特别是安全的使用助行器已经是大势所趋。
[0004] 助行器,就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最常见助行器包括两轮和四轮助行器。如果在保持平衡方面有困难或者很容易摔倒的话,两种助行器都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当走动的时候需要助行器支撑重量的话,两轮的助行器是最好的。没有轮子的支撑腿可以防止助行器滑走。如果不需要倚着你的助行器来取平衡的话,四轮助行器可以使人走得更快些。
[0005] 拐杖是另一种常用的助行器,与手杖支撑点在手部不同,其支撑点在腋部。使用者使用拐杖时,要调整合适的高低度。拐杖过长,易使使用者腋部受压,臂丛神经易受伤:拐杖过短,使用时使用者要弯腰,而致用力不当,步态不稳。拐杖的合适长度,应是使用者直立时地面到腋窝的直线距离稍低3~5厘米。拐杖上端与腋窝接触的部位应该用海绵、橡皮垫或毛巾加固,布带缠绕,以减少拐杖上端硬处与腋窝的摩擦。拐杖头部应套上橡皮套,防止使用者走路时滑倒。行走时,应当用力握着把手,不要顶压腋窝,同时要用上臂部将拐杖夹在身边,以保持稳定。
[0006] 市场上最被广泛使用的除了拐杖之外,就是ㄇ形助行器,具有四点着地以供患者稳定支撑,但此种助行器在使用时必需用手撑住扶手,将形成支点低而上身重的情形,尤其侧边支撑组件离身体甚近,侧倒时无支撑力,当上身向外倾斜过多时,即有翻倒受伤之虞。再者,以手撑在扶手来支撑身体重量时,手掌、手腕、下臂、手肘、上臂、肩膀均同时出力,用于较长行程时,将会造成体力上的负担且容易劳累,因此ㄇ形助行器并不能符合安全、省力、方便的条件。同时,市面上其他的助行器也都是以上肢力量支撑下肢,对于年长人员来说,其上肢力量也非常弱,因此使用此类助行器并不适合,同时还会造成上肢病痛或其他危险。
[0007] 除此以外,市面上还出现了电动助行车等助行设备,该类设备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使用者携带并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8]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下肢障碍者行走辅助的助行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助行器不能很好满足老年人和下肢障碍人士需要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9] 提供一种助行器,包括车座、扶手、高度调节管、主体支撑管、连接架和车轮;所述扶手位于车座边缘,车座底部与高度调节管顶部相连,高度调节管底部与主体支撑管螺栓连接,主体支撑管通过连接架与车轮相连,所述车轮为3个或4个。
[0010] 其中,所述的3个车轮包括1个前轮和2个后轮,所述的2个后轮之间通过后轮车轴相连;所述的后轮车轴与所述主体支撑管之间通过加强筋相连,所述的两个后轮之间的宽度为30±3cm。
[0011] 其中,所述的3个车轮包括1个前轮和2个后轮,所述的2个后轮之间通过后轮车轴相连;前轮连接架通过加强筋分别与两个后轮连接架相连,所述的两个后轮之间的宽度为30±3cm。
[0012] 其中,所述的3个车轮分为2个前轮和1个后轮,所述2个前轮之间通过前轮车轴相连,前轮连接架与车前轮轴相连,同时前轮连接架通过加强筋与后轮连接架相连,所述的两个前轮之间的宽度为25±3cm。
[0013] 其中,所述的4个车轮分为a轮、b轮、c轮和d轮;所述的a轮与b轮之间夹角为60度,所述的b轮与c轮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所述的c轮与d轮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的d轮与a轮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0014] 其中,所述的4个车轮分为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所述的两个前轮之间通过前轮车轴相连,所述的两个后轮之间通过后轮车轴相连,所述的前轮连接架与前轮车轴相连,所述的后轮车轴通过加强筋与主体支撑管相连,所述的两个前轮之间的宽度为25±3cm,所述的两个后轮之间的宽度为30±3cm。
[0015] 其中,所述的4个车轮分为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所述的两个前轮之间通过前轮车轴相连,所述的两个后轮之间通过后轮车轴相连,所述的前轮连接架与前轮车轴相连,所述的前轮连接架通过加强筋与后轮连接架相连,所述的两个前轮之间的宽度为25±3cm,所述的两个后轮之间的宽度为30±3cm。
[0016] 其中,所述的车座顶部距离地面高度为85±10cm,所述的支撑管顶部距离地面高度为60±5cm,所述助行器整体长度为60±5cm。
[0017] 其中,所述的前轮车轴和后轮车轴为管状车轴或菱形车轴。
[0018] 其中,所述的车轮为PU轮或万向轮。
[0019]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帮助使用者减轻关节负担,适用于因下肢关节病痛或股骨头坏死倾向等外伤造成的行走困难人员,帮助其站立行走,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适用于中老年人对腿部特别是膝关节损伤的预防,在平时行走时使用,减轻膝盖负担。附图说明
[0020]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 图1为双后轮带后加强筋型3轮助行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双后轮带侧加强筋型3轮助行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双前轮带侧加强筋型3轮助行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无加强筋型4轮助行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带后加强筋型4轮助行器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带侧加强筋型4轮助行器结构示意图。
[0027] 附图标记说明:
[0028] 1-车座,2-扶手,3-高度调节管,4-主体支撑管,5-前轮连接架,6-后轮连接架,7-加强筋,8-前轮车轴,9-后轮车轴,10-前轮,11-后轮,12-a轮,13-b轮,14-c轮,15-d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003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创造包括车座、扶手、高度调节管、主体支撑管、连接架和车轮;所述扶手位于车座边缘,车座底部与高度调节管顶部相连,高度调节管底部与主体支撑管螺栓连接,主体支撑管通过连接架与车轮相连,所述车轮为3个或4个。
[0032] 其中,车座是符合人体腿部生理结构的舒适型车座,车座的两侧不能限制使用者大腿部分的摆动;所述的高度调节管可以采用液压调节棒或气压调节棒等符合国家安全使用规定的高度调节装置。主体支撑管上设有多个连接孔,用于和高度调节管的螺栓连接使用。
[0033] 本发明创造使用说明:首先使用者根据自身使用习惯,通过调节高度调节管来达到调节车座高度的目的,以使用者坐上去后,关节恰好不受力的高度为佳。接着使用者双脚脚尖与地面的轻轻接触,带动车轮进行移动,在使用者不费力的情况下,轻松实现助行器的代步功能,同样亦可双腿悬空作动作之势。车座可以围绕高度调节管转动,便于使用者调换行走方向,菱形车轴的设置便于车轮的转向。
[0034] 本发明创造所采用的材料为金属合金,可以为镁合金,方便老人或下肢障碍人士搬运。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助行器 2020-05-14 673
助行器 2020-05-14 216
助行器 2020-05-15 235
膝助行器 2020-05-15 791
四轮助行器 2020-05-16 293
一种助行器 2020-05-17 782
一种助行器 2020-05-18 572
助行器 2020-05-13 866
足疾助行器 2020-05-16 173
康复助行器 2020-05-11 85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